書評》等恁做伙來行台語路:談《祝福的意思:等路台文版》及有聲書

2021-10-27 11:00

(九歌出版提供)

▇「雜菜麵」的文學史隱喻

2018年,青年創作者洪明道醫師的出道作《等路》小說集,甫出版即獲得文壇高度注目,也接連獲得大獎肯定。其特出之處,在於行文之間混雜華、台、日語,並更為純熟地融入台語,提煉出新的鄉土範式與語言風格,刻劃作者南方故鄉從戰後到現代的在地風景,以及日常草根人物的細膩心境。小說家以場景描繪與轉場的精密跳接,搭配大量精巧的譬喻和側寫,讓人事、景物與情感氛圍更為立體的敘事手路,創造出極富詩意的高度精緻感。

然而,在這樣優異的表現之上,小說家其實還另有企圖,濟濟讀者也並未以此滿足──在某個默契之上,雙方都不約而同地期待一部更為純粹、更為直接的版本,也就是作者以母語台語完成的《Tán-lōo》()。


(九歌出版提供)

這樣的現象,在本土語文更趨弱勢、傳承行動更為焦慮,以及獲得國家法源基礎的復振運動也更加蓬勃的現下,固然可喜。但我想探問的是,在華文閱讀市場當中,這樣的期待或轉向,為什麼值得關注,也必須討論?

過去為了推廣台語、為了服務(或說服)讀者,早就有許多一開始就用台語思考、創作的作品,而後折衷採用「台華對譯/對照」的形式問世(​)。在這樣的脈絡跟成果之後,洪明道把《等路》變成《Tán-lōo》,思維與形式上並不能說有什麼突破,即便是台文版另行規劃獨立的台語有聲書作品,也都不是創新的作法。甚至在洪明道之前,資深作家廖玉蕙、劉靜娟近期也都「轉型」以台語翻譯華文舊作或創作新作了。


將台語納入創作,或以「台華對譯/對照」形式的創作作品

但回到小說創作與翻譯的問題上,洪明道身兼作者和譯者,其翻譯的動機以及「由華入台」的翻譯路徑,卻還是相當需要留意的。

放眼戰後台語文學史,很多前行代作者是出自日常生活中使用母語的語境、經驗與記憶的「天啟」,而在創作上形成語言創新與寫實要求的直覺或反射,並「自然而然」浮現出使命感與能動性,進而引導、鼓勵他們華台雙棲或直接轉向台語創作。這也是戰後台語文學在與戰前台灣話文運動幾近斷絕、無知的狀況下,得以重返台灣文學舞台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洪明道的理路不太一樣,雖然身為作者/譯者的他沒有明說,但在《Tán-lōo》書腰上寫到的「雜菜麵」,卻透露著這個翻譯行動所要繼承的文學史脈絡和隱喻。

當初決定以台語書寫全套對話(不似黃春明式的雜菜麵對話──因為一百年前的老祖母不可能說這種話),乃是整整一年心理交戰的結果──會博得部份人的掌聲,也會挨部份人的痛罵!

東方白,〈敬答歐宗智之論《浪淘沙》〉,《台灣文學評論》2卷4期,2002.10,頁36。

大河小說家東方白提及《浪淘沙》嘗試以全台語表現人物對話,目的是為了回應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以後廣泛出現的「雜菜麵」文體,亦即行文敘事仍以華文為主,但在對話之間少量摻雜台語詞彙,增加「鄉土色彩」的寫法。平心而論,東方白苦心還原歷史語境寫成的《浪淘沙》依舊不是台語小說,但這樣的轉機,在文學史上可以說是相當有代表性的跨語現象之一──說是跨語,這種回頭使用母語創作的現象,或許用「返語」來理解還更精確。

在書腰上借用典故,自喻《等路》是華台攪做伙的、不純的「雜菜麵」,而《Tán-lōo》則是一碗道道地地、用料實在的「虱目魚丸麵」,這不只是一個食物的比喻而已,而是站在一個明確的文學史座標上,小說家開始思考語言如何衝破文類的語際線,和台語之間互相召喚,並明確繼承了台語文學運動,或近如胡長松等前行創作者的路線與思想,進一步追求語言的純化,挑戰語言成規並建立新的審美標準。

這是台灣新生代創作者的文學史視野,也是台語創作的豐厚底氣。


小說家洪明道(九歌出版提供)

▇因為是台語:在翻譯和重寫之間的美學辯證

《Tán-lōo》自《等路》中選錄5篇作品譯為台文版,另加入一篇新作並製作有聲書,若讀者詳加比對,會發現《Tán-lōo》除了以台語思考、表現的必要調整之外,在某些段落其實做了相當明顯的增刪改動。換言之,兩者雖是原文和譯文的關係,但在時隔3年後,小說家在翻譯前針對「舊版」的修飾調整,或是翻譯過程中同步進行「新版/修訂版」的處理,都讓華文版和台文版的差距,變得比原著/譯本要來得大。

在這裡也有幾個有趣的提問:如果我們終於能(透過有聲書)看懂台文版,同意台語確實讓小說家建構的世界更加完整,讀者們對語言的感受也更深刻,那麼,過去在華文創作的脈絡下對《等路》這般「中文化的台語寫作」的高度評價究竟意味著什麼?

儘管不能否認的是,洪明道對「台語入文」的操作在這個文體傳統之中確實有其勝出之處,但台語進入華文的美學判準,是建立在什麼樣的語言成規或閱讀品味之上?那種「既相似又陌生」的美感,或所謂混雜的美學,是否也在提醒我們華文的「界線」與「極限」,並反向突顯了台灣(華語)文學審美機制對於台語(文學)的理解與接受本就相當不足,因而對於使用台語入文的作品相對保護的某種立場?

這一切,最終要質問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面目完整的台語文學作品?台語文學跟華語文學的審美基準,又該如何在這個過程當中分辨彼此,獲得更精準的評價?

這個問題,也連帶影響了讀者閱讀《Tán-lōo》時,應該如何理解、玩味兩個版本之間的內容落差──《Tán-lōo》的增刪,是小說家經過沉澱與進步的技藝,發現《等路》不足之處而進行的處理?還是台語的語言特色(或某種翻譯/不可譯的困難)而讓兩個版本呈現了相當的差異?從《等路》化身為《Tán-lōo》的過程當中,台文版究竟只能是譯文?還是更接近重寫、再創作?而這當中,因為「以台語思考而必須的改寫」,如何讓《Tán-lōo》變得更有特色,或在失色處能突顯跟華語的根本差異?

在此,我想試著舉出幾個有感的例子,透過比較閱讀的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例如在〈虱目魚栽〉當中的一段:

華文版:
他們兩個人站了很久。阿弘哥不斷說以前的事,小翠只是聽。這種時候說話是危險的,還不如忠於一開始的慾望。越是說話,他們發現越來越多兩人的共通點……(底線為本文強調所加,下同)

台文版:
𪜶兩人徛真久真久,阿弘講的攏是以早的代誌,小翠恬恬佇遐聽。話那講,𪜶那發覺著兩人相𫝛的的所在誠濟。

在這段描寫當中,華文版明確指出了阿弘哥跟小翠之間的「慾望」和關係,但台文版卻直接刪除這段直白的描述。此處,不知是作者覺得華文版原本就寫得太多太赤裸,還是在台語的語境跟傳統當中,原本就有蘊藏某種含蓄、曖昧的語感,甚或說話的邏輯或情調,淺淺帶過,隨著情節鋪陳就能讓這樣的慾望不言而喻?

另外如〈村長伯的奮鬥〉當中寫到:

華文版:
正當我要把整袋瓜子殼扛出去丟的時候,村長伯走向了我,給予小弟這份機會。

台文版:
就佇我欲共規袋仔的瓜子殼扛去摒的時,村長伯仔拄佇咧走揣人才,予小弟這个機會……

此處華文版的「走向」,在前文的脈絡中比較接近「走動、接近」,跟後文連看,才會聯想或延伸出「尋找、洽問」的意思。就這樣的語意推演而言,讀起來是稍微跳躍勉強,彷彿村長伯一開始就有要找「我」的意圖而接近過來。但台文版翻譯成「走揣人才」的意思非常精確,就是「到處尋找」而同時又有移動的意味。顯然此處突顯了台語在語意當中,存在更精妙深邃的情境,把這句解壓縮成華語可能就得寫成:「正當我要把整袋瓜子殼扛出去丟的時候,剛好遇到忙著招攬人才的村長伯,他走向了我,給予小弟這份機會。」

原則上,《Tán-lōo》大致按照《等路》原本的寫法翻譯過來,在小說家細膩的語感以及大量的比喻側寫中,兩種語言共享同一套敘事風格基礎,甚至將華文的原句翻譯成台文的過程中,還創造了更多的陌異感(當然這樣的陌異感也有可能是往「華語化」傾斜)。


小說家洪明道(九歌出版提供)

然而,《Tán-lōo》的改動工程依然浩大,不但要將文句大量調整為台語語法,甚至得改變語序,同時也略過了不少微觀的華美描述和修辭。例如一句「火直直逼近符咒,把躲在纖維裡的雨水都拖出來」,這般在華文的語境當中極度纖細的擬人,到了台文的語境當中被作者割捨。從翻譯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原文可能不太好完全以台語對譯;但從台語表現的角度來說,有沒有必要跟華語一樣把句子雕琢到這樣的程度,則是一個值得討論的美學議題。

「火直直倚近符仔,將紙絲當中的雨水攏拖/牽/抽出來……」很顯然非不能而是不為,只是在翻譯的過程中,作者是基於對原文的修訂,或基於兩種語言特色的差異化,或根本上是台語翻譯困難而做出更動或省略?透過這樣的對讀,確實可以找到許多玩味討論之處,同時在兩種版本的落差跟調度之間,也能找出現代台語文學在舊有傳統跟語言創新的火花當中,維持面腔但又能持續進化的路徑。

▇聆聽洪小姐的三重失語:有聲書的表現和台語文學的期待

在多數大眾的本土語文能力依舊停留在能聽、會說、在家學就好(甚至這樣的閱聽眾也越來越少)的此刻,台語文學的出版和推廣,無論是自學需求或閱讀理解,大抵還是需要「有聲書」的輔助。然而,目前的閱讀市場對於「有聲書」的認知、想像和定位,很可能還停留在做為紙本/電子書的配件或附贈教材的階段而已。但除了「朗讀」、「配樂」以外,「有聲書」做為「獨立的」、「書」的面向──而非把書的文字直接變成聲音──還有什麼其他的可能性?

和過去常見紙本書附帶有聲內容的形式不同,《Tán-lōo》在書中附上試聽段落,至於「有聲書」則是採取獨立商品的形式另外上架。這樣的作法有其實驗性與市場意義,一方面,在「有聲經濟」蔚為趨勢的當下,我們或許該試圖畫出「有聲書聽眾」的市場輪廓,實際將有聲內容的媒介特性,以及「不只是贈品附件」的商品價值與成本呈現出來。另一方面,根據不同的書種需求和製作等級,我們也應嘗試將紙本閱讀跟有聲內容的體驗做出區隔。

面對台語文學如此小眾而有限的銷量與成本壓力,《Tán-lōo》團隊不計成本投入遠比華文內容更為艱難且耗時的製作挑戰。除了邀請鄭順聰老師進行台語審定外,錄音過程中的正音、腔調、氛圍調整,以及錄製過程中為求表現配音者聲音特色與台語聲韻之美進行的細部要求,完全展現在《Tán-lōo》堪稱劇場等級的有聲內容當中。精準、節制的音效,點綴在故事與人物情感的表現之間,不管是隨著Spotlight打亮配上令人會心一笑的BlingBling,還是阿伯一個腸胃不好的響屁嚇走遠方的烏面抐桮,在熟悉的鄉下人車聲中,朝向未知遠方悠揚而去的火車行軌聲,以及路竹洪小姐在失聰的世界中牙牙學語發出的ìnn-ônn話語……

「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薯條、雪碧、可樂的台語怎麼講,更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洪小姐的版本。」在麥當勞店員聽不懂台語,洪小姐說不清台語,以及本書讀者嘗試摸索台語的三種失語之間,《Tán-lōo》的台語有聲版深切地呼喚我們,一起來走這條台語路,並溫柔傾聽世間人的心內話。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祝福的意思: 等路台文版
作者:洪明道
出版:九歌出版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250px-deng_lu_.png 等路​
作者:洪明道
出版:九歌出版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洪明道
台大醫學系畢業。1991年生,原高雄縣人。現職成大醫院住院醫師,在病歷和小說中打滾。
創作以小說為主,以《等路》獲2019年臺灣文學金典獎及蓓蕾獎、金鼎獎。曾獲臺南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等小說首獎。希望能當台灣小說界的美空雲雀。於《秘密讀者》發表多篇評論,其他評論散見於《聯合文學》雜誌。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