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譯者的甘苦誰人知?吳家恆訪宋瑛堂《譯者即叛徒?》

  • 吳家恆(譯者、古典音樂台主持人)
2023-02-01 20:00

(本文照片提供:宋瑛堂)

大凡從事翻譯的人,多半有一種不太喜歡拋頭露面、寧願為人服務的性格,寧可某種程度上隱身幕後,甚至為人作嫁。看到眾人的目光焦點、榮耀集中在原作或作者身上,也不會心生嫉妒,反而會打心底為他們高興,因為深知目光與榮耀的重量,能夠「與有榮焉」就感到心滿意足。

但是宋瑛堂寫了《譯者即叛徒?》一書,以29篇文章談論翻譯,分享30多年翻譯心得、抒發心情,提出一些對翻譯的看法。但這麼一來,他也就「唰」地一聲,拉開了譯者面前的帷幕,把自己推到台前,直接面對讀者觀眾了。

譯者雖然往往隱身幕後,但並非與榮耀絕緣,也沒有「免於被批評」的自由。有些讀者買書會看譯者,好的譯者至少在圈內也為人稱道。但是,基於「樹大招風」、「燒餅掉芝麻」的道理,譯者也常受批評,甚至還會受原作盛名之累,成了箭靶。要知道有些原著名氣大、地位高、難度也高,譯者等於是走在萬丈深淵,稍有閃失,動輒得咎。

譯者有原罪?我偏要說幾句

譯者若是有錯在先,不宜辯解,何況「翻譯即背叛」,任何翻譯都經過語言的轉換,譯者的折射,不可能只有一種翻法。有時無涉對錯,只是見仁見智之分。但是譯者既然落了文字、印了出來,就已經在明處,誰看到都可以說上兩句。就算面對思慮不全的偏見,譯者也不見得有辯解的機會,就算真要一一討論,那也是回應不完的。這個時間不如拿去多翻幾個字、多賺幾塊錢稿費,還比較實在。至於外界的批評指教,也只能虛心接受,慢慢消化領受了。

博客來OKAPI編輯郭上嘉在向宋瑛堂邀稿寫「譯界人生」專欄時,請他寫一些「實戰血淚」,可能也是存著類似的想法。宋瑛堂說,看看手邊積了幾本「嗷嗷待譯」的書,本來想婉拒,而且如果寫些「信達雅」的看法,這方面的論述已經很多,自己「既非教授,也不是翻譯的博士碩士,我何德何能,敢在這裡大放厥詞?」

郭上嘉邀稿殷切,提議「先寫個三篇就好」。宋瑛堂想了幾天,厚積翻譯經驗卅載,薄發三篇,應該不成問題,而且藉著寫稿,也可以抒發疫情的苦悶,也就答應了。於是寫成〈譯者也有加菜金──加拿大圖書館「公共出借權」補貼這樣算〉、〈惱人的高頻字〉和〈文學譯者也能駐村〉三篇。


2020年開始的譯者專欄(圖片翻攝自OKAPI)

文章一刊出,引發眾多共鳴,很多人分享轉寄,而且這些人宋瑛堂多半不認識。陌生讀者的肯定,是最大的鼓勵;讀者的回應,會引發更多的題目,為繼續寫下去提供了動力。文章累積到一個程度,出版社慧眼提議,再經過彙整、調整、補充,就成了《譯者即叛徒?》。

翻譯靠google、ai意思差不多就好…嗎?

出書之後,有何反應呢?宋瑛堂說他看到有讀者提到,很高興有譯者寫這方面的內容,「身為譯者的人有很深的感觸,想要進翻譯這一行的人,也可藉此知道箇中狀況。」

整本書以「序」開場,第一句就說:「考輔大翻譯研究所失利,是我職涯最大的收穫。這可不是唱衰翻譯學位。」如此起手式,細細品味,很有學問。尤其看到序的結尾,「不深究理論,意圖不高不遠,非必要不引經據典,避談空泛氤氳的精氣神,只盼每一則文章能給讀者至少一丁點實質收穫。像輔仁研究所送我的那份厚禮一樣。」

宋瑛堂最後一句重提輔仁落榜,首尾呼應,且以句點與前句隔開,重量不言可喻。可見宋瑛堂多年翻譯,經手的名作無數,論標點符號的講究,文字的琢磨,文章的布局,已經內化成文字思維的一部分。

如果不談理論,不吊書袋,避免空談,那要談什麼?從宋瑛堂一開始寫的三篇,可以看到他的「三個關切」:翻譯太難,報酬太少,受到的尊重不夠,這也是這本書的三條主線。

〈譯者也有加菜金〉寫的是宋瑛堂看到國外圖書館對借閱的補貼,不僅及於作者,譯者也能霑及雨露。讀者在書店買書,銷書收入有一部份會以版稅的形式進作者的口袋。但如果圖書館購書,買了10冊,卻有成百上千名讀者借閱。一些讀者選擇借閱而不購買,也就減少了出版社的營收。水退船低,作者拿到的版稅減少,長期下來,不利於創作。

所以公共圖書館以借閱次數為基準,補貼作者,甚至有聲書的聲優、插畫、編輯、攝影,都是受補助的對象,譯者也在其中。論其精神,也就是對一本書做出貢獻的人的肯定,同時也挹注創作的源頭活水。

只是這個做法在台灣尚在起步階段,一是這會讓圖書館捉襟見肘,排擠購書預算,二是牽涉到對翻譯的重視程度。看待翻譯,可能很多人還是有著「體用之別」,文本原典是「體」,翻譯是「用」。原創的當然高於翻譯,這點任誰都會同意,但這個邏輯推下去,很容易把翻譯貶為「雕蟲小技」。尤其現在AI當道,Google翻譯盛行。看不懂的文字,管它什麼語言,複製貼上,一秒鐘就譯出來。雖然辭未必達意,但是「差不多差不多就好」,翻譯何難之有?


翻譯並非意思到就好,機器翻譯尚無法掌握作品的文學性(圖片翻攝自Google翻譯)

這種想法,大概沒有譯者會贊同。玄奘大師對後世做出最大的貢獻,就是翻譯佛經。翻譯是人類文明交流的重要活動。佛經翻譯與佛教的流行互為因果,古希臘羅馬的典籍著作透過翻譯的方式回流歐洲,才有後來的文藝復興。即使是二流的翻譯,其價值也勝於三流或不入流的原創。與其寫一篇東抄西抄的論文,不如好好把一篇重要文章翻譯出來。

此處翻譯,請問單兵如何處置

能意識翻譯過程中的種種難處、陷阱,而且能妥善處理,並不容易。這是宋瑛堂在《翻譯即叛徒?》著墨最多之處,也是譯者或對翻譯有興趣的人受益最多、心驚膽跳之處。

同為旅美傑出譯者的施清真在臉書貼文說她原本就是專欄文章的忠實讀者,集結成冊之後更是一口氣讀到尾:

Part 2 「譯者的罪與罰」簡直是教科書,處處值得畫線作筆記。woof、yap、yip、ruff/arf、growl、bow wow都是狗叫聲,諸位知道有何差別嗎?(詳見〈唧唧、嗡嗡、汪汪!中文擬聲詞夠用嗎?〉)?諸位知道egg roll不是蛋捲、society page不是社會版、pudding不一定是布丁嗎?(詳見〈別被貌合神離的語文損友騙了〉)瑛堂以他多年的翻譯經驗娓娓道來,讀了增長知識,我甚至讀得直冒冷汗,生怕自己犯了書中指出的錯誤。

的確,宋瑛堂說的不是雲裡霧裡的理論,而是每個譯者單兵都可能遭遇的狀況。他寫「高頻字」,也就是像of course、maybe、fuck這種作者常用的字,每個譯者都處理過。若是貼到Google翻譯,大概只會對應出一種譯法。但就像宋瑛堂碰到的狀況,一本300多頁的小說,fuck出現了200多次,總不能每次都翻成「幹」吧?任何翻譯理論大師都不會告訴讀者如何處理fuck,但這就是實戰譯者的日常。怪作者?跳過不翻?都不是辦法。宋瑛堂把這些東西寫出來,不是在檢討別人,而是提醒自己。「我罵作者為何用同樣的字,也是在罵自己的詞彙不夠多。」

讀者如果碰巧也做翻譯,讀起來就會心驚膽跳,如坐針氈了。當作者寫到某個常用字的吊詭與難搞時,不免捫心自問,細心尋思,自己是不是犯過同樣的錯誤。這就像在吃最後晚餐的耶穌門徒,聽到耶穌說,「你們之中有個要賣了我?」眾門徒紛紛問說:「是我嗎?」


譯者與作者的合作才能產出兩邊都滿意的作品。宋瑛堂與《分手去旅行》作者安德魯・西恩・格里爾(Andrew Sean Greer)

為了避免犯錯,譯者唯有虔心誦唸「信達雅」口訣,這三件事只要能站得住腳,就能挺過譯海波濤。尤其「信」放在首位,忠實乃是譯者不能違背的天條。不過,這個原則推到一個程度,就會出現艱澀拗口的忠實翻譯。但是宋瑛堂長期觀察,發現「英翻中譯者多數側重精準務實,以忠於原著為依歸,但在文學方面,西方譯者更重視藝術表現,以風格取勝,在忠實和美感之間無法兩全其美時,往往不惜違背原文的字義。」

的確,只要把《道德經》、《莊子》這種言簡意賅、風格優美的經典的英譯本找來看,就會發現譯者做了很多的選擇與取捨,意義的正確固然重要,但是風格的優美與可溝通性也同樣要照顧到。而通往羅馬的,不會只有一條路。至於要翻得胖瘦、濃淡、艷素,那就取決於原文的樣態、譯者的理解、斟酌與選擇。

此外,宋瑛堂還指出一點,英語是國際語言,這也意味著,不同的英語國家對同一個字的理解,可能會有差異。《哈利波特》在美國出版,不只是銷售地域不同而已,有些字在從英國版到美國版的過程中,也做了轉換(翻譯),即使這兩個版本看起來都是使用英文。

翻譯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譯者即叛徒?》說的其實就是宋瑛堂在翻譯過程中所考慮的因素、斟酌的過程,以及所做的決定。譯者要做的決定極多,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做決定。每個字要做決定、每個片語要做決定、每一句要做決定,就像棋手每一著,背後都有一番複雜的思考與計算。甚至翻到後面,譯者有可能因為有了新的理解,而必須回頭修改前面的處理。

甚至很多決定無關乎字義,而是文字的節奏。尤其是文學小說,不只是知識的傳遞,還有氣氛的營造。宋瑛堂以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為例,這是他花最多時間才進入的作家,「因為他寫的東西有很多考量。法蘭岑把節奏放慢,把時間感加長,而這是很難用中文表達的。」宋瑛堂只能用比較長的語句,企圖表現節奏的放慢,「這時候我就覺得自己的中文不夠好。」


宋瑛堂近期譯作,類型、風格、議題廣泛

「建議讀原文書」,譯者QQ

翻譯的困難、複雜,足以支撐翻譯成為一門有專業門檻的專業,譯者不僅不是叛徒,還是一個值得受到尊重的職業。即使不尊重翻譯,那也不要踐踏翻譯。最後一篇〈讀者來踢館〉,就是圖窮匕見,一刀刺向來踢館的讀者,替譯者們一吐怨氣。施清真就說「此文深得我心」,且看宋瑛堂是這麼說的:

最奇怪的是有一種人,不知到底是不是讀者,總喜歡蹦進來歪樓,丟一句「建議讀原文書」就走……。既然懂原文,何不體貼一點,列出原著才讀得到的好料?精通到可以原文讀透透,為什麼還寫中文來討論中文版?在此誠心建議這些人,去逛逛亞馬遜或Goodreads,用英文跟老外長談,既能刷存在感,成就感也必定噴井。

晉惠帝一句「何不食肉糜?」引來無數的訕笑和罵名,「何不讀原文?」也是一秒得罪所有的譯者,因為這句話等於是全盤否定了譯者的努力。至於此文舉了很多讀者的「指教」,像是「連書名都翻錯」、「機器翻譯無誤」,其實暴露的是讀者對於出版業的陌生。

宋瑛堂口不出惡言,但是罵得淋漓盡致,收起筆鋒,還是語重心長:「我覺得大家太重視譯者,認為怎麼樣都不會翻錯的譯者才是好譯者。但我敢說,沒有一個譯者敢說自己的翻譯絕對沒有問題。如果真的要挑毛病,一定可以找出來。這是每一個譯者都知道的事情。」如果有哪個譯者敢拍胸脯保證,說自己的翻譯絕對沒問題,「那這樣的譯者不是叛徒,而是騙徒!」

宋瑛堂的文字鮮活靈巧,如果走寫作路線,不要受原作的限制,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豈不是更加快意?對此,或許是謙虛,也或許是知道自己的斤兩,宋瑛堂並不做此想。他本來就沒想到自己寫這些東西可以出書,何況看過那麼多厲害作家,眼界也高了,自嘆不如。這些作品的精采處,往往也就是難翻譯的地方,如果把困難處去掉,這些作品也就變平庸了。這是一體的兩面,無法只取其一。

更何況,翻譯文學作品的難處,形成了一座抵禦AI入侵的堡壘。AI已經有能力翻譯一些非小說的書籍,但是還沒辦法譯出具有可讀性的小說,所以,宋瑛堂以翻譯文學小說安身立命,一時三刻,還不會受到威脅。如果有一天連文學小說也可交由機器翻譯的話,不要說文學譯者沒有立足之處,恐怕就連人類這個物種,也是可有可無的了。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譯者即叛徒?
作者:宋瑛堂
出版:臉譜出版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宋瑛堂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臺灣大學新聞碩士,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文學譯作包括《內景唐人街》、《幸運之子》、《分手去旅行》、《十二月十日》、《霧中的男孩》、《修正》、《迷蹤》、《該隱與亞伯》、《霧中的曼哈頓灘》、《斷背山》等。非小說譯作包括《長橋》、《親愛的圖書館》、《鼠族》、《被消除的男孩》、《間諜橋上的陌生人》、《永遠的麥田捕手》、《蘭花賊》、《宙斯的女兒》等。

相關著作:《譯者即叛徒?:從翻譯的陷阱、多元文化轉換、翻譯工作實況……資深文學譯者30餘年從業甘苦的真實分享》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