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絕版書《鴨川食堂》重新問世,尋找記憶中溫潤感動的味道

  • 蕭裕奇(作家、「癒。旅。京都」粉專版主)
2025-09-07 11:50

(底圖來源:unsplash

雖然不只一次在「癒。旅。京都」粉絲專頁推薦過柏井壽的各種京都書寫,但我似乎沒有提過,我自己成為柏井壽老師的書迷,其實並非那些寫京都文化或旅行的書籍,而是他的小說《鴨川食堂》。正是因為這套書,才讓我對柏井壽更加欽佩,第一次讀《鴨川食堂》距今,大概也快10年了。

《鴨川食堂》出版多年,早已絕版。這次重新出版,光是封面就很有味道,由臺灣插畫家川貝母以全新角度詮釋,新版的翻譯也是我自己很喜愛的日語譯者王蘊潔。

「鴨川食堂」是一間開設在普通民宅、沒有招牌也沒有菜單的食堂,除了提供美味的料理,更是一間「追索記憶滋味」的偵探事務所。店主是曾任職刑警的鴨川流,女兒小石則是負責抽絲剝繭地找出味道記憶線索的人。店主和女兒,會根據這些線索,重現委託人想要找尋的菜餚,將滋味復刻出來。


京都常見的民宅町屋。(圖源:維基

來訪的客人,大多是看了雜誌《料理春秋》上的廣告,由於沒有寫地址,他們常會在東本願寺附近的巷弄,一邊走一邊張望,找尋像是民宅的食堂。走進食堂,店主鴨川流會先端上京都的風土料理,他呈上的料理都非常精緻可口,充滿京都旬味,就連碗盤也很講究。或許只有柏井壽這麼了解京都的人,才能描寫得如此道地。

用完餐後,小石就開始偵探工作,詢問客人想找尋的菜餚與故事。通常二個星期後,再請客人回來食堂,將他想尋找的滋味復刻出來。至於費用,則是由客人自行認定價值與金額的。這讓我想起,許多日本的傳統旅館是在旅程結束時,客人感到值得才收取旅費一樣。

閱讀《鴨川食堂》時,總會忍不住想起另一部膾炙人口的漫畫《深夜食堂》,雖然故事主題是食物,但是其實講的全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記得多年前,在京都的一個冬夜,我走進了一間在出町柳附近的食堂,這間由老爺爺、老奶奶經營的食堂,選項不多,但我和年幼的孩子點了一碗熱騰騰的烏龍麵。那碗烏龍麵的滋味與溫暖,至今仍在心頭,記得當時吃麵的時候,我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鴨川食堂(1):尋味之旅的開始》中關於烏龍麵的篇章。


烏龍麵。(圖源:維基

這次出版的最新《鴨川食堂(3):味蕾與心的重逢》中,幾篇故事的委託人要尋找的記憶之味,其實都不是什麼特別的料理或店家,而是非常簡單的家常菜,也是身旁重要的人所做的菜餚,但因為人生際遇的轉變,這些料理的滋味被鎖在記憶的抽屜中,無法拾回。

例如,其中有兩篇要尋找的記憶滋味是咖哩飯和炒麵,想想這兩道是多麼尋常的家庭料理,然而要做出和某個人所烹調的味道完全相同,卻又是何等困難。

但那道咖哩飯其實是委託人的女兒,當年希望能獲得父親諒解所做的。而炒麵則蘊藏著曾被譽為天才鋼琴家的委託人,在311大地震後、一段無法有結果的戀情。來到鴨川食堂,最後竟然能將這些往昔記憶中的味道找回來。老實說,讀完真的非常感動。

不禁令人佩服作者柏井壽能用質樸不矯作的方式,把這些故事寫出來,還結合了京都的季節風情與尋常的家庭料理滋味,實在是太有巧思了。


日式炒麵。(圖源:維基

說來有趣,因為《鴨川食堂》中食堂的位置,就位於東本願寺附近的正面通。有許多年,我回京都時,都會住在東本願寺附近的一間町家民宿「鈁屋」(令人難過的是這間民宿後來拆除了)。我在那裡度過了彷彿是家一樣的時光,也常在附近的巷弄閒晃,那一帶有很多兩層樓的日式老房子,我曾在老屋前想像著,這是否就是「鴨川食堂」呢?

我也曾經想過,如果自己走進鴨川食堂,會想要尋找哪一道記憶中的料理呢?或許我也會和書中的那些客人一樣,並非是尋找的菜餚有多美味,而是藉由那道料理,彷彿重新回到記憶中的時空,那往往才是最讓人無法忘懷的。

鴨川食堂1~3 
鴨川食堂、鴨川食堂おかわり、鴨川食堂いつもの

作者:柏井壽
譯者:王蘊潔
繪者:川貝母
出版:晴好出版
定價:11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柏井壽

1952年出生於京都府,從大阪齒科大學畢業後,在京都擔任牙醫的同時,創作宣傳京都的魅力散文、各地遊記與以京都為舞台的小說。

天生熱愛旅行,為報章雜誌擔任京都特輯的顧問,有「京都旅宿權威」之稱。同時也擔任眾多電視節目與雜誌的京都特輯監督。

著有《極致京都》、《日本百名宿》等作品,小說作品有《鴨川食堂》、《鴨川食堂搬家》、《海近旅館》、《卡爾‧艾比斯教授的京都奇異見聞錄》、《京都明星飯店》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閱讀通信 vol.347》繞遠路不算是迷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