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事》無聲的轉介者,半世紀翻譯功夫:譯者林添貴與彭淮棟的結晶

2018-05-07 15:54
譯者林添貴(左)及彭淮棟(擷自youtube)

4月最後一個周末,極為罕見地有兩場以譯者為主的活動:「半個世紀,百本譯作:林添貴的經驗分享會」與「其人,其譯:紀念彭淮棟,兼談台灣近四十年來的翻譯」。林添貴譯作等身,譯筆快利,尤其擅長近代史與國際政治,翻譯百本書,實是可慶賀之事。彭淮棟數十年孜孜不怠,翻譯各領域重量級作品,年初傳出猝逝的消息,令人愕然慨嘆。

兩場活動一喜一悲的緣起,兩位名家翻譯速度一快一緩,各擅勝場,但同樣讀者遍布海內外華文世界,也影響數個世代學子。占台灣書籍市場相當大比重的翻譯書,最重要、但卻常隱身不被看重的譯者,終於得到注目與討論。

▉紀律與堅持累積的豐碩果實

林添貴從事翻譯近半世紀,各方條件的集合加上譯者堅持不輟,才有百部譯作的豐碩果實。資深媒體人張作錦更稱之為後人難以超越的「林添貴障礙」。

lin_tian_gui_huo_dong_xian_chang_.jpg
譯者林添貴

林添貴自述百本譯作中最喜歡的一部是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的《大棋盤》。90年代初期冷戰剛結束,布氏即開始關切25年後的世局,全書深入淺出、剖析透徹。1997年林添貴赴溫哥華採訪APEC峰會返國途中,在機場購買、機上看完,即推介給立緒文化。

百部譯作中林添貴個人最感動的一本書,是《紐約時報》夫妻檔記者紀思道、伍潔芳(Nicholas D. Kristof & Sheryl WuDunn)所寫的《東方驚雷》,充滿人道主義關懷的採訪實錄。至於最奇特的一本書,則是《李潔明回憶錄》。當年《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邀請前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James R. Lilley)寫自傳,英文初稿交卷後,由林添貴搶譯出版。然而,李氏原稿需經美國中央情報局審閱,竟然晚了三、四年才得以出版,造成前所未見的中譯本早於英文原書出版的例子。

dong_fang_jing_lei_-horz.jpg
《東方驚雷》原文書封及紀思道(左)、伍潔芳夫婦(取自Random House官網

這場半個世紀,百本譯作的活動,得到出版社與讀者熱情的回應,不僅僅是祝賀譯者的成就,彰顯主辦者「藉此表達對翻譯這門行業的尊敬」,也讓出版社惕勵:讀者具有分辨譯者優劣的能力,譯者雖然不是創作者,卻是決定作品生死好壞的關鍵。

紀念譯界奇才的殞落

peng_huai_dong_huo_dong_xian_chang_.jpg
於紫藤廬舉辦的彭淮棟紀念講座

對比林添貴分享會的歡欣,另一場聚會則是沉痛的。與彭淮棟相識甚早的戴明學院負責人鍾漢清憶起大學時的青春歲月,其「漢清講堂」網誌上有7段視頻,難得地留存下低調的翻譯家身影;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單德興細數與彭淮棟分別在薩伊德(Edward Wadie Said)作品裡擔任譯者和導讀者的合作……舊友小聚並不只為追思翻譯家的早逝,年輕一輩出版人胡金倫、台大翻譯學程陳榮彬、譯者林熙強等人的與會,透露出想要讓彭淮棟這個人、讓翻譯這件事得到更深刻討論的意圖。

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錢永祥在引言中說:「以彭淮棟這個人的獨特個性以及他在翻譯事業的成就,希望不是把他送走之後,就將這人、這一頁歷史封存。希望在這個聚會裡,由認識他的朋友重新勾勒一次他的形象。其次,除了出版社人情委託的書之外,他自己選書翻譯,《俄國思想家》、《文化與社會》等書都是他自己關心的議題,顯示他對知識思考的切入角度;而他的譯筆獨特,不像時下的翻譯,讀者常需要停頓思考,這部分也值得評論。最後則是脫離譯者的脈絡,談談翻譯在今天台灣的文化發展上所起的作用是什麼?」

其人:勾勒譯者的面貌

做為譯者,彭淮棟的獨特個性在其勞作歷程表露無遺。彭淮棟的翻譯生涯始於70年代末,二十幾歲便自英文翻譯了湯瑪斯.曼的《魔山》。到了90年代,他已透過自修具有不錯的德文閱讀能力,最後更窮數年心力,直接根據德文翻譯出曼的鉅作《浮士德博士》。可見其對語文的熱愛,以及鑽研學問的恆心毅力。

彭淮棟喜讀古典文學,尤尚魏晉文章,加上記憶力絕佳,文章讀進去記住了,下筆自然就流洩出來,成就他大量融合文言文的翻譯風格。從東海大學中文系退休的彭錦堂說,彭淮棟的文字造詣每每令他驚異。除了自修德文,浸淫古典音樂勤練鋼琴,臨帖自學的書法也達開展的水準,他的語言能力,藝術能力,以及思想與感受上的連結,都掌握得非常好。

除了廣為人知的英翻中,彭淮棟中譯英的能力亦備受肯定,他大三的翻譯老師、終身師友魏淑珠說:「東海外文系英文寫作的課程,洋老師給他98分。他讀英文就和文言文一樣,很快就背下來了。程度好到在台大念研究所時,老師以為報告不是他寫的。」

單德興稱許彭淮棟是free spirit,才氣高不受規範約束。「有才華、有個性、有獨特貢獻,而且那獨特的貢獻是我們學界中人無法達成的。」彭淮棟曾應邀在師大翻譯所演講,會後問答的熱烈程度,可看出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講者給師生的震撼。

peng_huai_dong_-3.jpg
譯者彭淮棟(擷自youtube

其譯:信達雅之外

彭淮棟一生譯書數十本,範圍多元:從文學小說、音樂、商業書、傳記/日記,尤其是哲學、文化研究等思想性書籍,均為大家之作。但信實正確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他在〈彭淮棟譯歷自述〉中曾自言:「譯事之難,睹他人之失,惕自己之過。當時常思孔子『吾欲寡過』一語,深感翻譯無功,寡過為得。」

曾與彭淮棟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共事的中研院研究員李有成,提及教學上常用的《文化與社會》,以及薩伊德的《鄉關何處》和《晚期風格》,他常要求學生除英文本外,也能參閱彭淮棟的中譯本;而他自己撰文論述時,只要是彭譯的作品,即可全然安心引用,不必費神自己翻譯。

彭淮棟翻譯的態度就如和尚譯經,專注審慎,享受箇中苦樂參半的滋味。數十寒暑的成就不僅見於有形的實體書籍,許多中文裡沒有適切對應的字詞,藉由他查考字根、細究文理而創發新詞,例如哲學家博藍尼(Michael Polanyi)提及的「異議分子」(dissident)、「脈絡」(context)、「框架」(frame)等,又或者他在媒體工作上,將頻繁出現的政經層面的諸多字詞,審定為「議題」(issue)、「市場占有率」(market share)、「存活」(survival)等用語,今日都已是習以為常的用語。若以輸入法電腦選字,彭淮棟反覆推敲琢磨的精鍊語詞常無法自動帶出正確的字,彭錦堂更說,他的翻譯「是對人工智慧的抵抗」,這在AI當道的時代更有其意義。

2015年,彭淮棟獲頒「譯藝獎」時,曾撰文概述自身翻譯歷程,融合古文精煉典雅的文字,完全表現出他譯筆的獨特況味。他的用字需要咀嚼,文章如詩,或許不符合現代讀者的習性,但他的拗口是蓄意的,他的典雅有實驗性,所以文字不僅可以達意,把用長段英文表現的內容傳遞出來,甚至在句法上也很精妙,這樣的能力在處理討論中國古典文學時特別管用。密西根大學中文教授林順夫出版中國古典文學論文集《透過夢之窗口》,其中英文稿有九成是特地商請彭淮棟翻譯的,林順夫在序文中稱許彭的翻譯:「精確流暢,尤其典雅」。

彭淮棟獲頒「譯藝獎」譯歷自述影片

「譯事三難:信、達、雅」在彭淮棟舉重若輕的譯筆下消融,更可直追中國古典文學「雅」的傳統。彭錦堂分析:彭淮棟在《浮士德博士》導論中犀利指出,「雅」就是曼和阿多諾的根本差異所在。書中有一段標為「托瑪斯.曼曲終歸雅,與阿多諾終須一別」。對曼而言,雖然世界無可救藥,但還是有一絲希望,這就是雅的態度,是中國士大夫文學的精神傳統,是最好意義下的保守主義(conservatism)。彭淮棟使用文白交融的中文,就是保留最好的傳統。

由此,彭錦堂更追問:彭淮棟譯筆後面的理念是什麼?因為無論譯得多好,那些書的內容都是湯瑪斯.曼、博藍尼或威廉斯的思想,那麼,譯者是存在的嗎?

彭錦堂認為,彭淮棟的思想巧妙地藏在譯筆裡。以《浮士德博士》第569頁最後4行來做說明:

(此段前面鋪陳了徹底的絕望)「請和我一同諦聽:一組樂器、一組樂器相繼退場,作品聲音漸渺漸去之際,獨留一把大提琴的高音g,最後的一語,裊裊的餘響,以pianissimo-Fermate徐徐冥然而逝。接著了無一物。寂靜與暗夜。但那縷在寂靜中迴盪,已經不在而靈魂猶自存想諦聽的聲音、沉哀之聲,已不再是哀音,深意已變,化成暗夜裡一盞燈。」

阿多諾的世代是徹底的沒有希望,曼在最後絕對的絕望中卻帶出一點點希望。最後這毫無理由的希望,就是一盞燈。而這個「一」字,前面已經出現「一同」、「一組」、「一把」等六七次,其中「了無一物」的一,即使不懂德文,也知道原文不會有「一」的內涵,英文的Nothing也沒有「一」。從形式上來看,那個「一」是不可能被忽略的,譯者是有意的,或者可以說,即使是無意的,高手的直覺就是如此。這是翻譯藝術的成就,他掌握了語言,還轉譯出另外的東西,湯瑪斯.曼如若有知,應當也會同意彭淮棟這樣的翻譯。

翻譯,及其所創造的

單德興也回應彭錦堂的看法:彭淮棟「做為翻譯家,甚至可說是翻譯文體家(stylist),他自鑄新詞,在翻譯上、在選書上都可以做為正式論文研究的對象。」在台灣,翻譯一直不被重視,學者從事翻譯被目為不務正業,這種「雕蟲小技」在學術升等上也不被認可,幸而還有幾個人(如單德興、李奭學)認為這是值得做的事。

設立「譯藝獎」肯定翻譯質量的鍾漢清提及,當年曾有中研院院士級的人物質疑:「Michael Polanyi的書怎麼能翻譯呢?」彭淮棟以一生埋首的成果證明:翻譯不僅可能,甚至可以是一門藝術。他不僅留下實體的譯本,也深深影響了出版這一行。

1994年入行的前遠流出版副總編輯吳家恆,憶及彭譯本《智慧書》對他從事翻譯、編輯的實質幫助。《智慧書》的作者葛拉西安(Baltasar Gracián)是17世紀西班牙的耶穌會士,與培根同時代,下筆也與培根散文有相通之處,重觀點之精闢、行文之凝鍊。吳家恆說:「彭淮棟採用的翻譯策略,少白話的蕪雜,而有文言的凝鍊……我當年花了些力氣去對照、研究彭淮棟的翻譯,對於我自己從事翻譯,特別是後來處理、核對、翻譯史景遷的作品,得到不少幫助。」

zhi_hui_shu_-horz_0.jpg
左:彭淮棟所翻譯的《智慧書》;右:葛拉西安(取自wiki

出身哲學系所、現任教台大翻譯學程的陳榮彬與彭淮棟不相識,卻是「讀他翻譯作品長大的」。出身學界的林熙強,喜歡文白交雜的簡練,新近重譯史景遷《大汗之國》獲極高評價;彭淮棟的風格,也鼓舞他在日後譯事上有所堅持。

翻譯在台灣的處境仍是艱難的:無論林添貴或彭淮棟,都是「業餘」的翻譯。這裡的業餘不是相對於專業的貶抑詞,而是直指出版界的痛處──以翻譯為業的代價有多高。微薄的稿酬要做為養家糊口的營生,譯者勢必以極快的速度進行,在處理複雜或難度較高的文本時必有缺漏。而受限於翻譯書版權年限短暫(一般簽約後5-6年版權到期),出版商也支付不起那麼高的時間成本,若非譯稿品質絕佳,加上出版社尊重文火慢燉、以時間換取品質的作業模式,否則無以留下這麼多好譯作。

錢永祥最後總結時說道:這場聚會不只是朋友的私情,也在文化意義上肯定了彭淮棟。經過多年的呼籲,學院總算開啟經典翻譯計畫的發端;看到年輕一輩譯者的優秀翻譯,明顯地察覺台灣的翻譯優於對岸。即使紙本書市場今非昔比,但外國事物更全面地進入現代的文化生活中,翻譯,值得我們更認真看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