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坦奈爾,我要教給你熱切癡狂。」
「台灣製造」的正體中文新譯版《地糧》,在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誕生一個半世紀後翩然降臨,澆灌文學的豐美麥田。這部作品是紀德在旅行北非和義大利後,於1897年出版的一部青春回憶錄,作品彷彿在採擷散落人間的豐美糧餉,以長篇散文詩的形式,禮讚生命與自然、歌頌慾望與愛,儼然是洋溢喜悅與激情的泛神主義快樂頌。
《地糧》也深具超越時代的特質,大膽挑戰世俗觀點,深深影響其後數個世代的創作者及讀者。「凡令靈魂失去清明、與喜樂形成對立的,就是罪惡」——這句出自《田園交響曲》(La Symphonie pastorale )的名言全然呼應《地糧》的精神。在旅遊氾濫、媒體溢流的今天,《地糧》格外像是一篇真純獨特的心靈頌歌;而透過現已不多見的創作風格,閱讀這些上上個世紀之交年輕跨國旅行者的體驗、見聞、人生感觸及生命情懷,品嘗一道道時而辛辣嗆烈、時而Q彈有勁、時而細緻雋永的地糧,反而令人耳目一新,直呼暢快。
翻譯紀德著作的美妙機緣要回溯到2015年。那年春末夏初,麥田出版資深編輯徐凡女士來函詢問翻譯《遣悲懷》(Et nunc manet in te )及《紀德日記選》的意願。
我心頭一怔。安德烈.紀德……中學勤習法文時,即已屢屢在參考書籍中讀到這個名字。大學期間,透過畢安生(Jacques Picoux)老師的關係,接觸到某單位出清的藏書,隨手挑了一本《背德者》(L’Immoraliste )。其後,在台北信鴿、在巴黎多處書店,陸續購入紀德的作品,細細咀嚼其文字之醇美、思慮之真摯、論述之深切。
左起:《田園交響曲》簡體版、《遣悲懷》繁體版與《背德者》簡體版書封
但,將那樣的珠璣文句化為語言特質迥然不同的中文?這個如永恆星辰高掛世界文學天頂的人物,我可敢與他交手?
忐忑接下翻譯紀德作品的任務後,才知這重擔下蘊藏何等壯美的旅途。除了字字句句間的無盡推敲(翻譯永遠是種背叛與不完美,但如何竭盡所能不負原作精神?),每個人名、地名,每部援引的著作,背後都有一串精彩故事、一份深刻思維、一段與作者有關的情緣 。愈是蒐羅,愈覺文獻史料如江似海,卻經常只能透過簡短的譯註,與讀者約略分享;期盼這些註解能協助讀者理解原著背後的一些意涵,並在後續的探索與研究中發揮拋磚引玉的功能。
尼可拉.布維耶(Nicolas Bouvier)在《世界之用》末尾寫道:「世界就像一道水流,它從你身上穿過,在一段時間中把它的顏色借給了你。」紀德的文字何嘗不是這道水流!翻譯過程中,大小驚喜俯拾即是,地糧色彩染遍周身。鋪陳在書中的地點、事物,無時無刻不與自身人生軌跡交錯。
舉例而言,在搜尋資料時,偶見紀德巴黎寓所的影像,才猛然想起許多年前,自己與來訪友人漫遊巴黎街頭,也曾特地走到七區凡諾街那塊紀念牌前留影;又如拿坡里:在紀德之後一個世紀初度造訪時,那裡的街巷、水岸,仍處處流露他在《地糧》中描繪的景象(「拿坡里猶如淫蕩的浴女」;「面向大海和陽光的小理髮店。熱烘烘的碼頭;掀起才能進門的簾幕」;「濃烈迫人的橙花香氣從花園飄來,還有夏夜鳥兒的歌聲;那些鳥兒時而停止歌唱,於是我們隱約聽見浪濤的聲響」)。讀者若在譯文中感受到某些熱切癡狂,其中可能包含幾絲由那種牽引與啟發幻化而成的幽微元素。
2016年初,在台北書展巧遇慕名已久的法國作家香塔兒.托瑪(Chantal Thomas)。拜讀其作品《記憶的咖啡館》(Cafés de la mémoire )、《追憶潮落時》(Souvenirs de la marée basse ),似見紀德身影流連其間,探問之下,得知紀德果真是伴隨她成長的大師。
《記憶的咖啡館》與《追憶潮落時》書封
同年夏末,行腳來到印尼龍目島海邊,適逢《遣悲懷》出版在即,遂終日「閉關」在面海的房間露台,對著小螢幕敲敲打打。住隔壁的夫妻檔是全渡假村僅見的法國人,某次從海中上岸之際,終於忍不住開口:「你一定是旅遊記者,正忙著趕稿。」我拿起電腦旁的紀德《日記選集,一八八九–一九四九》(Journal : Une Anthologie 〔1889-1949〕 )——對方眼睛一亮:「我哥準備高等教師資格考的研究主題就是紀德!我在他家也看過這本書!」隔年訪法,有幸與這位兄長見了面;儘管他後來從政,卻從未忘記初衷,除兼任一詩人之友會會長,杯觥交錯之際談起紀德,依舊滔滔不絕……
這些因緣巧合,豈不都是凡間大地的醉人食糧?
今天,在布萊頓寒氣逼人的岸濱,隔著蒼茫深邃的英倫海峽,彷彿看到紀德仍在對岸諾曼第的自家莊園,舉筆譜寫動人篇章,與農民攜手耕耘大地,無私投入一次大戰的後援工作 。紀德啊紀德,我何能何徳,在另一個時空,與你的文字、你的行跡,如是糾纏! ●
地糧‧新糧
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suivi de Les nouvelles nourritures
作者:安德烈.紀德 (André Gide)
譯者:徐麗松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安德烈.紀德 (André Gide)
20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之一。父親是巴黎大學法學教授,叔叔是政治經濟學者。家族祖先曾為胡格諾教徒,母親為虔誠天主教徒,家中濃厚的宗教氣息使紀德自小於拘謹保守的教養中成長,卻也奠定他日後轉向企圖拆解教條框架、擁抱個人價值的重要動力。
少年時代的紀德就是愛好讀書、勤於筆耕的少年,21歲發表第一部作品《安德烈‧瓦爾特筆記》,隨後幾乎每年都陸續出版新作。1908年參與創建《新法國評論》雜誌,啟發無數後世歐洲知識份子。紀德批判法國對殖民地的剝削、為囚犯人權奔走聲張、投身難民救助慈善工作、對共產思想萌生興趣而訪問蘇聯,始終走在時代的尖端。
194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文筆平易近人,充滿文藝氣息,同時也以真誠、無懼的愛及深刻的心理洞見,呈現人類的問題與現況」。同年也獲頒英國牛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作品廣納小說、回憶錄、評論集、散文集,代表作有《地糧》、《窄門》、《背德者》、《紀德日記》等。自小勤記日記的紀德,晚年致力於畢生日記的整理與出版,其日記忠實展現他求索真理的心靈歷程,被譽為「一部開放、多元、千姿百態的文本」,甚至被視為「一代大師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Tags:
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取自wiki)與其著作《地糧》
「台灣製造」的正體中文新譯版《地糧》,在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誕生一個半世紀後翩然降臨,澆灌文學的豐美麥田。這部作品是紀德在旅行北非和義大利後,於1897年出版的一部青春回憶錄,作品彷彿在採擷散落人間的豐美糧餉,以長篇散文詩的形式,禮讚生命與自然、歌頌慾望與愛,儼然是洋溢喜悅與激情的泛神主義快樂頌。
《地糧》也深具超越時代的特質,大膽挑戰世俗觀點,深深影響其後數個世代的創作者及讀者。「凡令靈魂失去清明、與喜樂形成對立的,就是罪惡」——這句出自《田園交響曲》(La Symphonie pastorale)的名言全然呼應《地糧》的精神。在旅遊氾濫、媒體溢流的今天,《地糧》格外像是一篇真純獨特的心靈頌歌;而透過現已不多見的創作風格,閱讀這些上上個世紀之交年輕跨國旅行者的體驗、見聞、人生感觸及生命情懷,品嘗一道道時而辛辣嗆烈、時而Q彈有勁、時而細緻雋永的地糧,反而令人耳目一新,直呼暢快。
翻譯紀德著作的美妙機緣要回溯到2015年。那年春末夏初,麥田出版資深編輯徐凡女士來函詢問翻譯《遣悲懷》(Et nunc manet in te)及《紀德日記選》的意願。
我心頭一怔。安德烈.紀德……中學勤習法文時,即已屢屢在參考書籍中讀到這個名字。大學期間,透過畢安生(Jacques Picoux)老師的關係,接觸到某單位出清的藏書,隨手挑了一本《背德者》(L’Immoraliste)。其後,在台北信鴿、在巴黎多處書店,陸續購入紀德的作品,細細咀嚼其文字之醇美、思慮之真摯、論述之深切。
但,將那樣的珠璣文句化為語言特質迥然不同的中文?這個如永恆星辰高掛世界文學天頂的人物,我可敢與他交手?
忐忑接下翻譯紀德作品的任務後,才知這重擔下蘊藏何等壯美的旅途。除了字字句句間的無盡推敲(翻譯永遠是種背叛與不完美,但如何竭盡所能不負原作精神?),每個人名、地名,每部援引的著作,背後都有一串精彩故事、一份深刻思維、一段與作者有關的情緣。愈是蒐羅,愈覺文獻史料如江似海,卻經常只能透過簡短的譯註,與讀者約略分享;期盼這些註解能協助讀者理解原著背後的一些意涵,並在後續的探索與研究中發揮拋磚引玉的功能。
尼可拉.布維耶(Nicolas Bouvier)在《世界之用》末尾寫道:「世界就像一道水流,它從你身上穿過,在一段時間中把它的顏色借給了你。」紀德的文字何嘗不是這道水流!翻譯過程中,大小驚喜俯拾即是,地糧色彩染遍周身。鋪陳在書中的地點、事物,無時無刻不與自身人生軌跡交錯。
舉例而言,在搜尋資料時,偶見紀德巴黎寓所的影像,才猛然想起許多年前,自己與來訪友人漫遊巴黎街頭,也曾特地走到七區凡諾街那塊紀念牌前留影;又如拿坡里:在紀德之後一個世紀初度造訪時,那裡的街巷、水岸,仍處處流露他在《地糧》中描繪的景象(「拿坡里猶如淫蕩的浴女」;「面向大海和陽光的小理髮店。熱烘烘的碼頭;掀起才能進門的簾幕」;「濃烈迫人的橙花香氣從花園飄來,還有夏夜鳥兒的歌聲;那些鳥兒時而停止歌唱,於是我們隱約聽見浪濤的聲響」)。讀者若在譯文中感受到某些熱切癡狂,其中可能包含幾絲由那種牽引與啟發幻化而成的幽微元素。
2016年初,在台北書展巧遇慕名已久的法國作家香塔兒.托瑪(Chantal Thomas)。拜讀其作品《記憶的咖啡館》(Cafés de la mémoire)、《追憶潮落時》(Souvenirs de la marée basse),似見紀德身影流連其間,探問之下,得知紀德果真是伴隨她成長的大師。
同年夏末,行腳來到印尼龍目島海邊,適逢《遣悲懷》出版在即,遂終日「閉關」在面海的房間露台,對著小螢幕敲敲打打。住隔壁的夫妻檔是全渡假村僅見的法國人,某次從海中上岸之際,終於忍不住開口:「你一定是旅遊記者,正忙著趕稿。」我拿起電腦旁的紀德《日記選集,一八八九–一九四九》(Journal : Une Anthologie 〔1889-1949〕)——對方眼睛一亮:「我哥準備高等教師資格考的研究主題就是紀德!我在他家也看過這本書!」隔年訪法,有幸與這位兄長見了面;儘管他後來從政,卻從未忘記初衷,除兼任一詩人之友會會長,杯觥交錯之際談起紀德,依舊滔滔不絕……
這些因緣巧合,豈不都是凡間大地的醉人食糧?
今天,在布萊頓寒氣逼人的岸濱,隔著蒼茫深邃的英倫海峽,彷彿看到紀德仍在對岸諾曼第的自家莊園,舉筆譜寫動人篇章,與農民攜手耕耘大地,無私投入一次大戰的後援工作。紀德啊紀德,我何能何徳,在另一個時空,與你的文字、你的行跡,如是糾纏! ●
地糧‧新糧
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suivi de Les nouvelles nourritures
作者:安德烈.紀德 (André Gide)
譯者:徐麗松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安德烈.紀德 (André Gide)
20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之一。父親是巴黎大學法學教授,叔叔是政治經濟學者。家族祖先曾為胡格諾教徒,母親為虔誠天主教徒,家中濃厚的宗教氣息使紀德自小於拘謹保守的教養中成長,卻也奠定他日後轉向企圖拆解教條框架、擁抱個人價值的重要動力。
少年時代的紀德就是愛好讀書、勤於筆耕的少年,21歲發表第一部作品《安德烈‧瓦爾特筆記》,隨後幾乎每年都陸續出版新作。1908年參與創建《新法國評論》雜誌,啟發無數後世歐洲知識份子。紀德批判法國對殖民地的剝削、為囚犯人權奔走聲張、投身難民救助慈善工作、對共產思想萌生興趣而訪問蘇聯,始終走在時代的尖端。
194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文筆平易近人,充滿文藝氣息,同時也以真誠、無懼的愛及深刻的心理洞見,呈現人類的問題與現況」。同年也獲頒英國牛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作品廣納小說、回憶錄、評論集、散文集,代表作有《地糧》、《窄門》、《背德者》、《紀德日記》等。自小勤記日記的紀德,晚年致力於畢生日記的整理與出版,其日記忠實展現他求索真理的心靈歷程,被譽為「一部開放、多元、千姿百態的文本」,甚至被視為「一代大師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法文有譯思》翻譯,都是「激情」惹的禍?
「法文有譯思」單元,由台灣法語譯者協會(ATTF)與Openbook閱讀誌共同企畫,關注翻譯現場,邀請不同譯者分享經驗,引介重要譯人譯事,不定期刊登... 閱讀更多
法文有譯思》Parij:參與一場用文學挑戰歷史的實驗
「法文有譯思」單元,由台灣法語譯者協會(ATTF)與Openbook閱讀誌共同企畫,關注翻譯現場,邀請不同譯者分享經驗,引介重要譯人譯事,不定期刊登... 閱讀更多
法文有譯思》偶然巧合翻譯緣
「法文有譯思」單元,由台灣法語譯者協會(ATTF)與Openbook閱讀誌共同企畫,關注翻譯現場,邀請不同譯者分享經驗,引介重要譯人譯事,不定期刊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