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433 勾勒創作精神內裏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東京日日

東京ヒゴロ
松本大洋著,馬世儀譯,大塊文化,32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松本大洋的創作看起來沒有邊界,這次他將焦點放在資深漫畫編輯身上,不是天才,沒有衝擊性事件,確實是「日日」的日常積累出來的心情與舉動。也因此,我們有機會見到漫畫家以編輯的視角、世界漫畫首都東京為舞臺,細膩地勾勒出漫畫文化的內裡。這是當事人的體會,移形換位的傾吐,可能也是一種帶著省察的呢喃。【內容簡介

成為人氣聲優

精準打造聲音的表情!配音、動畫、戲劇、表演、自媒體工作者都該知道的30件事
平光琢也著,邱香凝譯,原點出版,460元
推薦原因: 議   實   獨 
台劇口條比尷尬?本土有聲書聽袂落去?那不妨參考一下這部日本聲優的求生手冊。雖然乍看像是網紅在賣隔離霜,但對聲音表演的精細思考,入行接案的眉眉角角,無一不是千錘百鍊的經驗談,看得人心喜心酸心驚慌,果然是來自聲優之鄉的聲音。【內容簡介

可畏的想像力

當代小說31家
王德威著,麥田出版,63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此書收錄了王德威教授橫跨20年(2002-2022)的書評,其評述對象集中於華文小說,但有著超越文類的重要時代意義。20年間的小說創作不僅呈現千禧之後的文學景觀,同時也反映了不同世代在同一時空下的史觀與感覺結構,亦為這20年間的社會現象提供深刻記錄。作者的評述展現了可畏的文學之愛,亦是華文文學史不可繞過的重要存在。【內容簡介

東京輓歌

東京エレジー
安西水丸著,黃鴻硯譯,鯨嶼文化,40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青之時代

青の時代
安西水丸著,黃鴻硯譯,大塊文化,40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安西桑的漫畫特別有種「面白感」,在白紙上畫一筆不疾不徐的線條,這邊是白色的臉,那邊卻成了白色的背景。呆萌的造型,飄忽的詩意,天大的祕密不擇地皆可出,世界啪地破裂了,卻也雲淡風輕。你忽然懂了為什麼村上春樹會喜歡他,因為一種名為alter ego的愛。【東京輓歌:內容簡介】【青之時代:內容簡介

如果這樣,會怎樣?2

千奇百怪的問題 嚴肅精確的回答
What If ? 2:Additional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蘭德爾.門羅(Randall Munroe)著,黃靜雅譯,天下文化,5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what if ?」系列作者曾在NASA工作,後轉業創作科幻文學,這硬蕊的背景與奇思妙想的能力讓這一系列不同於一般知識型科普書,而是挑戰知識界線的思考練習。書中那些「無用」的問題和答案,讀來比獲得實用知識更能刺激想像力,也更有閱讀快感。【內容簡介

那一夜,莫札特的門有人在敲

瓦力著,寶瓶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樂 
這是一本少見的音樂小說作品,每則短篇以一部音樂作品為主題,訴說一則你我可能身在其中的人生故事,讓每篇小說讀來有如深刻另類的樂評。全書透過音樂連動,主題集中在情感、人際關係、記憶,有幾篇讀畢就像樂音驟停、亦有餘韻懸宕繞樑,有時也會激發聆聽的衝動,讓人很想上音樂app搜尋歌曲後再繼續閱讀,是一次連動感官的閱讀體驗。【內容簡介

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

邱貴芬著,政大出版社,32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
以「台灣文學」為主體,此書探究的並非以民族語言先行的文學建構,而是導向全球化、(青年)世代、影像與網路數位媒介、生態批判與研究思潮等路徑,以思考在地文學的世界之路。作者自1980年代末期以來,即是參與台灣主體性與文學思辨的重要學者,書中序言雖透露此作可能為其「畢業之作」,然收山之作並非細數過往30多年結下的果實,而是開啟全新的思考,為台灣文學研究領域播下新的種子。【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報導》「楊德昌讓我看到全世界」,日本名導濱口竜介談楊德昌 ft. 「一一重構:楊德昌」特展

國家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共同舉辦的「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將於7月22日正式開展。為了展現楊德昌的國際影響力,主辦單位特別邀請近年接連拿下柏林、坎城影展、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國際獎項的日本新一代導演濱口竜介來台,參與楊德昌紀念展活動。記者會上,濱口對楊德昌的敬慕之情溢於言表.他說:「我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可以因為楊德昌而來台,感到非常榮幸,也很感謝來看我作品的觀眾。」

「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由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北藝大電影創作系教授孫松榮共同策畫。兩位策展人歷時3年,整理與研究楊德昌導演遺留下來的各式手稿、文件與檔案,許多珍貴檔案將首次公布於眾。不少楊德昌電影更已經過數位修復,將同步於影視聽中心播放。

台灣與日本電影人彼此濡染熏陶早已經年,侯孝賢曾因為喜愛日本名導小津安二郎,而拍攝致敬作《咖啡時光》;從不諱言是侯孝賢粉絲的是枝裕和爽快接受金馬獎邀請,將特別貢獻獎頒給侯孝賢,蔚為佳話。此次濱口竜介為已故的楊德昌訪台,無疑在日台電影交流中,再添一則美談。

國家影視聽中心藉此機會,播放濱口竜介近年獲獎的成名作《在車上》及其他作品,並安排一連4天的電影見面會。公告一出,座談場次立刻售罄,濱口的魅力可見一斑。Openbook特別整理記者會中的問答菁華,與讀者共饗。

➤30歲以後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非常衝擊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問:導演這次來台,有沒有計畫去拍攝《一一》的圓山大飯店,或是享受台灣的美食?

濱口:這次是我第3次來台灣。第一次是在2016年,也就是7年前。上一次是5年前,中間隔那麼久是因為疫情的關係。這次很高興又有機會來台灣,只是今天(7/20)是我行程的第3天,還沒有很多機會可以出去玩。

2016年那次,我有在網路上找楊德昌導演拍攝地點的總整理網頁,一一標起來。那次主要是以《一一》為主,看了很多拍攝的景點,譬如《一一》高架橋下的空地。之前主辦單位也有邀請我去吃很好吃的台菜,就是侯孝賢導演很常去吃的台菜餐廳。因為太好吃了,所以我很想要在離開台灣之前再去吃一次!

問:導演是否想過跟哪位演員合作?比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金士傑、張震?

濱口:有機會的話,我當然覺得很榮幸。但我不太會特別指明跟誰合作。如果有機會跟楊德昌或侯孝賢導演作品裡的演員合作,我會感到很開心。雖然我心裡有希望合作的對象,但我不太想說出來。

問:曾經想過成為楊德昌作品裡的哪個角色嗎?

濱口:我倒是沒想過這個問題。我是1978年出生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拍攝時,我是國中生,電影中有一場戲,是學生下課之後,鐘聲一響,裡面的同學就「哇!」地跑出教室。那場戲我看得很舒服很過癮,如果有機會可以成為其中一位同學的話,感覺很不錯。

問:楊德昌導演作品對您的影響?

濱口:20幾歲時,我其實看不太懂,當時也不是真的受到影響。30歲後回頭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感到非常衝擊。它是一部超越電影的電影,彷彿讓我看到全世界。我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思考:為什麼這部4小時的電影,有這麼大的魔力?

如果這對我今後的作品有什麼影響的話,它讓我明白:每位角色和演員,透露出來的不只是台詞,而是多於台詞之上的東西。我在自己的電影《歡樂時光》也盡量提供演員細節資訊,他們知道愈多事,便會無意識地掌握和發展角色。


(沈雅婷攝)

➤關於演員與《在車上》

問:請問導演與各國演員合作的經驗與想法?

濱口:其實跟外國演員合作,我沒辦法將他們當成一個項目來講,因為每個人都很有特色。可以特別提一下台灣藝人袁子芸,她會很積極主動提供她的想法,跟我提議:導演我可以這樣演嗎?日本的演員比較偏向聽從導演指示,或是思考導演想要達到什麼效果。像袁子芸這種特質在日本演員中是比較少見的。

問:導演接連幾部片都是挑選較為知名的男演員,這方面有什麼講究嗎?怎樣的演員特質會比較吸引您?

濱口:我通常選演員的大方向是:選我喜歡的演員。「喜歡」的意思是,電影的拍攝時間都會很久,如果我不喜歡這個演員的某些特質,後面就很難愉快的合作下去。所以如果有機會試鏡,我通常不會讓演員演戲,而是會安排跟他們聊天,看彼此溝通順不順暢。

但是像(《在車上》男主角)西島秀俊這種知名的演員,因為他出演過大量的作品,我很清楚他會有怎樣的演技和樣貌,所以就會直接邀請他來飾演。

演員特質方面,我比較重視的是「平衡」,比如對自己及他人是否誠實。

我在試鏡時,會選擇跟演員聊天,但演員因為想得到這個角色,他說出來的話會刻意貼近角色,這樣對話就無法成立。這時候,我會刻意挖出演員想要藏起來的部分。如果怎樣都挖不出來,那就表示演員也沒辦法適時地掏出自己,這樣在演戲的時候也會造成問題。

還有另一種演員,是單純比較不容易妥協,不想改變自己,這也是一個問題。我想再以袁子芸的範例來講:因為我們是線上試鏡,一開始我並沒有特別說明是要翻拍村上春樹的作品,只說是拍契科夫《凡尼亞舅舅》的角色,袁子芸是要試艾琳娜的角色,幾乎是女主角。後來我們告知她,其實電影是改編村上春樹的作品,那她就不會是女主角,而是女三或女四配角,這樣還願意演嗎?袁子芸跟我說:「我認為角色沒有分大或小,如果我覺得自己演的是小角色,那我就永遠是小演員。」我認為她的心態很好,所以就放心地把角色託付給她。 


袁子芸於《在車上》飾演劇場演員。(東昊影業提供)

問:《在車上》改編自村上春樹《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短篇〈Drive My Car〉,但電影中卻大量引用契科夫的《凡尼亞舅舅》,導演是否對互文性情有獨鍾?

濱口:當初我會想改編《在車上》,其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裡面有很大的舞台戲劇成分。加上它並不是以戲劇為主題,而是主角本身是舞台劇導演又是演員,所以他可以很精準的把戲劇身分融入在這個原作裡面。契柯夫本來就是我滿喜歡的作家,在《睡著也好醒來也罷》裡面,我也引用了契柯夫《三姐妹》中的戲劇台詞。

《在車上》後半段會出現這麼多舞台劇的內容,是因為男女主角夫妻的關係跟《凡尼亞舅舅》是完全可以對應的,他們相互對應。只要看了劇中劇,就可以了解這部電影裡面人物的關係。在村上春樹原作是短篇的前提下,劇中劇可以把短篇的後續拉出來,讓大家看到更廣的故事全貌。

至於接下來的作品會不會再有這麼多舞台劇的成分?是有可能的,我並不討厭這種形式,不過短期內我應該不會再運用這種手法。


《在車上》電影海報(東昊影業提供)

➤感謝觀眾與獎項的回饋

問:經過多場映前映後的互動,導演有什麼想法?

濱口:《暗湧情事》這部電影是我讀研究所時期的畢製作品,我真的不敢相信有這麼多的觀眾會前來觀看,對於這點我非常感激。

問:互動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問題讓您印象較深刻?

濱口:印象最深刻的其實不是問題,而是有位觀眾跟我分享他對我作品的想法。比如《暗湧情事》片中有幾個角色在玩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昨天映後分享時,有個觀眾發現我作品中常常出現遊戲的設定,他引申到我《在車上》裡面也有在讀腳本的設計,其他戲裡也有工作坊劇情等等,這些都跟遊戲有關。我自己並沒有刻意安排這些元素,所以聽了之後覺得滿有道理的,很開心他這麼仔細地看我的作品。

問:所以導演是喜歡玩遊戲的人嗎?

濱口:與其說喜歡,不如說我忍不住就會為我作品的內容加上一些規則。就像剛剛說的,為人類加上了規則之後,可以激發人的一些潛力,讓他發揮出跟平常不一樣,沒辦法發揮出來的能力。

問:得獎對您的意義?

濱口:我非常感激獲得獎項。我從20幾歲開始立志要拍電影,真的沒想過會有現在的成績。我一直都是普通的電影迷,作為電影迷,雖然獲得了電影獎,並不代表這部作品會是好作品,但現在我的作品站上了被檢驗的舞台,也開始面臨影迷朋友、時間的試煉。接下來的二、三十年,我必須要證明自己的作品有沒有這樣的價值。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報導》2023臺灣文學獎創作獎首獎名單揭曉,贈獎典禮將於8/5舉辦

持續反映當代文學趨向的臺灣文學獎今(7/21)日公布得獎名單,今年共有116件作品參賽,經過20位評審、4場評審會議競爭,最後由9位優秀的創作者於各文學項目掄元。

創作獎共計四大項:臺語文學創作獎、客語文學創作獎、原住民華語文學創作獎與劇本創作獎,除劇本創作獎,其他每項再分為新詩、散文、小說三類。首次參與評審會議的國立臺灣文學館林巾力表示,或許由於疫情的擾動,今年創作獎的參賽者數量略減;不過,這也給了館方戮力推廣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動力和契機。

今年臺語文學創作獎的投稿量一如既往為四大類最多,共54篇。黃明峯敘事長詩〈跤跡〉得到新詩首獎肯定,以第二人稱道出英國首位駐臺外交官斯文豪(Swinhoe)在臺灣的冒險足跡,臺語文學評審團認為讀來「不時有聲,定定有影,讀者心內有回音」。散文首獎由王永成懷念故友的作品〈白頭鵠仔〉獲得。小說首獎得主林連鍠以作品〈相伨〉描摹相互扶持的友情和親情,敘述誠懇,角色塑造活跳具體。

客語文學創作獎新詩首獎由何卿爾的〈老相館〉獲得。評審團指出,本作在字裡行間突顯留存老相館的情感價值,在客語、詩歌意象、結構與主題上都有優異表現。散文首獎由何志明的〈永久个頭擺〉奪魁,其作描寫童年期父母離異後,母親缺席的孤單與空虛,透過修辭表現出文章的張力與深度。小說首獎由張郅忻的〈打拳頭〉掄元,深刻描繪打客家獅的民俗文化與傳承、師兄弟之間的情誼,取材主題與人物塑造皆有過人之處。

原住民華語文學評審團表示,今年創作者皆勇於挑戰當代原住民文學創作的邊界,形式與內容皆表現顯出強烈企圖心,量少質精。新詩首獎由游悅聲獲得,作品〈Ghap〉(泰雅語:種子)運用隱喻敘寫遠離部落的族人,只要惦念部落有如內心埋下一枚種子,種子將長成巨樹般的想望,終會歸鄉。散文類首獎作品是〈看了鴻鴻老師戲我的〉,作者Ihot Sinlay Cihek運用阿美族語將動詞放置在句首的語法特色,鋪陳「行動」(動詞)總是先於人(主詞)之意識,展開原住民族認同、邦查女性身體的自覺與反思。小說類首獎由漢名程廷的Apyang Imiq〈大腿山〉獲得,藉抒情細膩的筆觸,書寫女主人公Kimi的情欲。

本屆劇本創作獎首獎從缺,評審團對於做出此決議表示遺憾,強調唯有創作者更細緻琢磨寫作技法,廣泛與敏銳關注各形式劇種典範,才能召喚出屬於當代劇本的精神。

8月5日(六)14:30將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演講廳舉辦「創作獎贈獎典禮」,邀請文學愛好者共襄盛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