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病從所願:我知道病是怎麼來的
▉評審推薦語
王榆鈞(決選評審,音樂創作者、歌者)
這不僅僅是分享給病友的疾病書寫,翻閱每篇散文,看似輕盈直白的語句裡蘊含著詩意,而在背後,無法想像那是一個人身心抵抗、接納、在低限的生活所需中,如何堅毅地與病共生共存。
「這是一條捷徑。不只因為病距離死亡最近,而是在一切的體驗之中,病是最準確的、最有效的,並帶領我們,將過去的經歷遠遠拋開⋯⋯這就是人世間唯一的一條路,好讓我們,重新做人。」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走過的歷程,讀到這段文字,竟有當頭棒喝之感。
從哲學角度關照到理解自身病痛的來由,作者一篇篇緩緩記錄下與書店、貓咪、婚姻、母親的關係乃至生命價值等等。相對於給予貓咪無限的愛,乍看之下隱匿對於人、對於世界的某些回應有點「冷」,然而在浸泡於那冷之後,會發現某種埋得很深的「熱」,那是朝向文學的執拗。
當我們小心翼翼地閱讀,腦中也許會浮現瑞蒙・卡佛的詩〈害怕〉(Fear)。將恐懼傾瀉而出之後,隱匿的文字長成肩上的翅膀,越過心理對於疾病理解的鴻溝。散文之後,是12首疾病之詩,每一首都不偏不倚襲擊,無法辨識揮拳的方向性,痛感扎實存在,清醒與模糊對焦中,那樣寫實又超脫。不忍它是揭示苦痛淬鍊的智慧,同時又當史蒂諾斯般成癮服用。
在隱匿的書寫裡,她讓人們相信,文學也可以是疾病的救贖,寫作是活下去的泉源。●
▉獲獎作家:隱匿

▉作家得獎感言
|
作者簡介:隱匿 |
2022Openbook好書獎》9場導讀講座,全台分享會接力開跑
【第1場 @桃園】斷食善終:送母遠行
【第2場 @新北】為何要重寫台灣美術史? ——台灣美術兩百年成書過程
【第3場 @臺中】偽魚販指南的指南
【第4場 @臺南】由暴力帶來的恩典——談《夜的大赦》成書過程
【第5場 @桃園】菊花如何夜行軍
【第6場 @新北】那麼近,那麼遠的無家者:《危殆生活》的發想與成書過程
【第7場 @臺中】再見的練習
【第8場 @高雄】走進布農的山
【第9場 @新竹】從前從前,火車來到小島
2022Openbook好書獎
來看看超過440位讀者的年度好書吧!
得獎好書,各大網路與實體書店熱烈推廣中
指導單位:

主辦單位:
贊助:
合作夥伴: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