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Openbook好書獎》閱讀大使郭婞淳心中的10大好書

「身為運動員,每個階段我都有很明確的目標,而且一年之中所有比賽日程都會排出來,時間就定在那裡了,它不會等你出現最佳狀況才來遷就你,也不會因為你受傷或任何事情而改變,所以運動員不可能比完一場賽事就鬆懈,只能持續不斷的訓練。」

「142公斤目標就擺在那裡」——郭婞淳目前是三項舉重的世界紀錄保持人,但早在破紀錄之前幾年,她就已經碰到142公斤這個重量,一直想辦法攻克它。「在世大運時,你知道你的這個目標還沒達成、你的奧運還沒達成,面對它時你不會想太多,唯一心念只有把它舉起來。」

郭婞淳說,競技運動比的是「當下」,沒有人知道那個當下會發生什麼事情,不管任何狀況都要有心理準備,所以必須時時刻刻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狀態,才有可能在賽場上把最好的自己表現出來。

也因此,郭婞淳十分倚重陪她走過各個生命重要階段的每一本書籍。

「我覺得無論哪個當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很多時候選擇書籍也是如此。每個階段、每個情緒,我都會碰巧翻到跟我當下心情很match的書籍,當下接收到的力量也只有自己知道。」

所以本次擔任好書獎閱讀大使,她想對Openbook讀者推薦其中10本曾經在她最需要的時候,碰觸到她心靈的好書,也希望藉由它們,能為讀者帶來力量。

➤Book 1:《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

與書相遇的第一個重要生命階段,是林敬能教練要求郭婞淳除了訓練之外,還要注重閱讀。在那之前,教練送她一本舞蹈家許芳宜的《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

其實郭婞淳最初對舉重是排斥的,國中時甚至選擇逃避,會放教練鴿子,一點都不想上學。直到國三贏得第一面舉重金牌,她才重新思考未來方向,但訓練與比賽過程的背後,也遭遇許多挫折與磨難。

「那時我還滿小的,翻開這本書一看,『哇!這個女生真的非常苦』,因為她還不懂英文就踏出國門。從她的經歷發現,遇到事情她也會逃避退縮,但她可以很快就調整好,然後與命運直球對決。」

這本書十分激勵青少年時期的郭婞淳,她自承:「從那時開始,我就受到芳宜老師很大的影響,我告訴年輕的自己,你不能因為比賽輸了就很頹廢。」

➤Book 2:《真原醫》

2014年,郭婞淳在仁川亞運前4個月因訓練受傷,右大腿肌肉有80%斷裂,在人生最低潮煎熬的時期,她認識楊定一博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他送給我的一句話。一開始我感受不深,直到自己慢慢去經歷,才體會到這句話不是叫人隨波逐流,而是不要去預設立場、只要盡力而為。過程中每個經歷對你而言都會是最好的安排。也就是不管結果是好是壞,都將驅使人朝著目標路徑,修正與前進。」

郭婞淳鼓勵讀者:「老天給你的挑戰跟挫折,一定是認為你可以的。就算是討厭小時候爸媽或教練罵你念你或給你的規定,也許等你長大才會漸漸懂得,當初那些討厭的事物對自己是最好的禮物。」

楊定一對郭婞淳的影響同樣非常大,郭婞淳曾接受他的身心靈治療,他所著的預防醫學書籍《真原醫》,以通過驗證的科學角度來強調「徹底改變心念才能真正恢復健康」。郭婞淳對書中印象深刻的部分還有「彩虹飲食」,可讓身體對疾病發揮自行治癒的力量,她說:「也就是每種顏色的食物都要吃喔!」

➤Book 3、4《我心我行.Salute》《出發.Run for Dream》

時間來到2020年,奧運因疫情延期,郭婞淳開始有時間指導學弟妹。「不同年紀看書,想法也會不太一樣,多年後許芳宜老師再出新書《我心我行.Salute》,在我看來就有點傳承的意味。」

郭婞淳讀這本書時,有很多想法跟許芳宜不謀而合。她說:「我很認同芳宜老師在身體上的一些觀念,尤其大家對舉重的刻板印象就是『力氣大』,但事實上很多運動項目對身體的控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她書裡也提到這部分,讓我心有戚戚,覺得又有人懂我了。」

到了2021年東京奧運,在資格賽與正式比賽期間,郭婞淳有4場國際賽,她發現陳彥博《出發.Run for Dream》書裡的超馬也正好是4個站,於是郭婞淳用書中的比賽來照看自己的競賽,拿陳彥博書裡一站一站的正向力量激勵自己,每一場「出發」,就是挑戰自己的極限、征服心中的極地。

郭婞淳都稱呼陳彥博為學長。「雖然舉重跟超馬是不同的項目,但因為我們彼此都是運動員,看他的書我都會『哇喔!』個不停。」談到兩人的有趣互動,她笑說:「他還畫過頭髮炸開、很搞笑的我,很多體育記者也很喜歡拍我們使力時的醜照,看了會讓人很生氣那種。」

➤Book 5、6《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雖然舉重是個人項目,以前面對輿論或外部壓力時,也多半是教練在扛,但不管任何領域,每個環境都有人際關係要面對,很多年輕人出社會也會面臨到職場裡人的問題。郭婞淳說,當漸漸知道自己被賦予的身分不只是運動員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就必須得多多學習。

慕顏歌《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就是郭婞淳用來學習人際關係的書。書中提到「善良,是一種選擇,但善良不該等同妥協或吃虧,缺乏標準的善良,會為難自己,又慣縱了他人。」讓她從中領會到成熟人格應有的善良法則。

「曾寶儀《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裡面也說到,『要靠近好的能量』。其實不只是人,包括你選擇閱讀的東西、包括網路上的言論,都會影響到你的能量。」郭婞淳說她很喜歡曾寶儀這本書,是因為裡面說到很多令她非常認同的點。「包括以前的我不會這麼想、現在開始改變我的想法的時候,這時突然看到這本書就覺得好巧。只要出現這種好像有人懂你的感覺,我就會畫線,再抄進我的小本本裡。」

➤Book 7:《天才的人間力》

當被問到「如今都沒有對手了,妳要如何自我挑戰?」時,郭婞淳提到鈴木一朗。他是堅持貫徹夢想的男人,棒球在他身上不僅僅是運動,更像是職人精神,日復一日從棒球延伸到生活與生命。

郭婞淳舉了鈴木一朗《天才的人間力》裡的一句話:「要比較的人,永遠是自己」,來做為前面問題的答案。她說:「自己的目標不會只有獎牌的顏色,對自己抓舉、挺舉上表現的成績,也是追求的動力。」即使今天沒有對手,但郭婞淳的紀錄一直在那邊,她希望未來可以再超越。

➤Book 8、9、10《少,但是更好》《你走慢了我的時間》《你想活出怎樣的小鎮》

郭婞淳深信當自己生命需要的時候,就會有一本適合的好書來到她身邊。拍攝好書獎宣傳影片時,她正在看葛瑞格.麥基昂《少,但是更好》,裡面也提到「世界上最強大的莫過於適逢其時」,郭婞淳對這個概念心有戚戚。此外,這本書不是教人如何在最短時間完成最多事情,而是如何只做正確的事、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別人期待你過的生活。

她推薦的10本好書,還包括張西的散文《你走慢了我的時間》。作者規畫了為期30天的環島小旅行,離開令人喘不過氣的臺北,敲開一扇又一扇願意供自己留宿的陌生的門,並參與他們的生活。

還有地方創生先行者何培鈞的《你想活出怎樣的小鎮》,書中描述作者在15年時間中,如何重新思考人與自然、土地的關係,將觀光提升為教育事業,以行動、熱情與理想,淬煉出扭轉地方的力量,促進海外城鄉議題的合作,開闊在地的視野與格局。

在運動領域坐擁廣大粉絲的郭婞淳,令人好奇在閱讀領域,是否也會是某位作家的粉絲?結果她說:「我真的很常買同一作者的書(欣賞一個作家會把他的書全數看過一遍那種程度)。除此之外,就真的看感覺了,會視當下的心情跟需要而定。」

她還說自己有點小叛逆,偶爾會挑些用反話、負能量刺激人思考的書。「也就是現在流行的某些不那麼雞湯的書,畢竟這個社會確實有些問題迫使人得要去面對,所以這樣的書有時也會吸引我。」

➤舉重若輕:強大背後是作為榜樣的使命感

談到自己的書《舉重若輕的婞念》,郭婞淳說甫出書時,Peter Su《我也曾想過,殺了過去的自己》,也很符合她當時忐忑的心情:「我一直擔心會不會有人看?會不會有人看完覺得『還好』而已?我明明很在意,卻又假裝不在意。」後來她從Peter Su書中看到「在意又沒關係,承認就好」,才接受自己患得患失的情緒。

《舉重若輕的婞念》是郭婞淳的第一本書,由她本人口述、葉士弘採訪撰文。她說葉士弘是很棒、很值得信任的體育記者,「他非常懂我想表達的,在書中他不會只告訴大家『郭婞淳很強』,而是替我講到一個很重要的點——郭婞淳跟凡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在很多選擇跟很多事件的面前,不會一開始就選擇放棄,而是會賦予自己使命感,做堅持下去的選擇。」

她希望大家也能從書中發現這點,並且看完書之後也能套用到自己的生命上。「士弘使用的筆法不會很艱澀,很多人跟我說很容易看完。因為他知道我受益於閱讀對我的影響,所以也希望藉由這本書讓更多小朋友發現閱讀沒有那麼難。」

「我很開心有很多小朋友留言給我,說他們看了很感動,有的還打了一大段文字,說希望自己以後面對挑戰也可以像我一樣堅持下去。小朋友有這樣的想法,反過來說對我就是一種力量,讓我再次體認到一句話或一個行動,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郭婞淳還表示,小讀者的回饋,促使她想要成為比現在更好的人,帶給她做好一個榜樣的動力。

郭婞淳說著說著,眼裡開始有淚光在閃,不禁問她:「妳是個容易掉淚的人嗎?」她說自己真的非常愛哭,尤其是人生走到現在的階段,不管是回想過去受傷或生命中的某些心情,都很容易被觸動。「我現在變得超感性的,但就是盡量克制自己......」突然,經紀人冒出頭來斬釘截鐵反駁她:「沒有沒有!完全沒有!有時聊著聊著,妳眼淚就嘩啦嘩啦流下來。」

率真又感性的舉重女神郭婞淳,因為讀者而感動泛淚,面對自己的人生,她還有很多體悟,希望未來這些都能轉化成下一本鼓舞人心的書。「尤其在奧運前後,我的狀態有很大的不同,包括看待事情、迎接挑戰的心態跟想法也很不一樣,我覺得如果要再融入一點自己的生活面向,我想我有一些感受,可以再寫一本書出來。」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郭婞淳推薦的十本書(還有一本郭婞淳新書)

  • 《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許芳宜、林蔭庭,2018,天下文化。【內容簡介➤
  • 《真原醫》,楊定一,2012,天下生活。【內容簡介➤
  • 《我心我行.Salute》,許芳宜,2018,時報出版。【內容簡介➤
  • 《出發.Run for Dream》,陳彥博,2018,圓神出版。【內容簡介➤
  •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慕顏歌,2017,采實出版。【內容簡介➤
  •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曾寶儀,2021,天下生活。【內容簡介➤
  • 《天才的人間力》,張尤金,2021,奇光出版。【內容簡介➤
  • 《少,但是更好》,葛瑞格.麥基昂,2018,天下文化。 【內容簡介➤
  • 《你走慢了我的時間》,張西,2017,三采文化。【內容簡介➤
  • 《你想活出怎樣的小鎮》,何培鈞,、楊麗玲,2020,天下文化。【內容簡介➤
  • 《郭婞淳:舉重若輕的婞念》,郭婞淳、葉士弘,2022,天下文化。【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11-23 11:00
OB短評》#402 打包多國飲食、文化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日本文學館紀行

陳銘磻著,聯合文學,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樂 
二次大戰後日本推行文化重建,多年來已於各地成立頗具特色的文學館,成為日本文學研究、文化資產、地方文史乃至於觀光產業中重要的代表特色。作者結合自身學養以及實地見聞,從日本文學館入手,引領讀者深入淺出地認識日本文學地景,有助於台灣社會對日本文化的進一步認識。【內容簡介

四季裡的港式湯水圖鑑

從食補身,常民餐桌上的養生湯水良方與飲食故事
包周著,幸福文化,460元
推薦原因: 實   樂 
隨著多年來香港新住民的移入,香港文化早已成為台灣多元社會中的重要組成,並實際體現在日常飲食中。本書圖文並茂地分享港式湯水作法,除了是具實用性的食譜外,同時也畫龍點睛地穿插文字解說,從飲食文化的角度提供認識香港常民文化有趣的參考。【內容簡介

文化幽靈

歷史已經看不見的傷,為什麼還是我們生活中的幽靈?
Phantom Narratives: The Unseen Contributions of Culture to Psyche
賽繆爾.金布爾斯(Samuel Kimbles)著,王浩威、楊菁薷譯,心靈工坊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在這本頗具開創性的榮格派作品中,美國非裔作者提出了「幻影敘事」這個生動的概念:當一個集體面臨生存威脅時,常會啟動這樣的敘事機制來加以應對,然而日後卻也深受其束縛,以致於無法真正處理歷史創傷,敞開心胸迎向未來。對仍在尋求主體認同的個人與群體而言,包括台灣在內,如何識破並化解既有的幻影敘事,是無可迴避的一大功課。【內容簡介

柘植義春漫畫集

枯野之宿、窗邊的手(限制級)
柘植義春著,黃碧君譯,大塊文化,40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短評同見於《貧困旅行記》【內容簡介

柘植義春漫畫集

無能之人(限制級)
柘植義春著,黃碧君譯,大塊文化,4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文   樂 
短評同見於《貧困旅行記》【內容簡介

貧困旅行記

柘植義春著,陳幼雯譯,大塊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這3本柘植義春同時登台,實在是讀者之福,從文集《貧困旅行記》所收錄的旅行年譜中,約莫可以看出另外2本漫畫的靈感出處,考證性、互文性絕佳。旅情是柘植作品的一大脈絡,原本是為了人間蒸發而出遊,卻遊出了一篇篇的奇情、奇想、奇幻漫畫。有點無賴派,又有點散策風,動不動就撞進現實中的異世界,作者果然是逃逸的能手,「彷彿自己來自他方,如今依然在蒸發中」。【內容簡介

尋隱日本

美學評論家與世外隱村的一期一會
かくれ里
白洲正子著,高詹燦譯,麥田出版,52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白洲正子總给人「華族閨秀」的印象,委婉,大氣,見多識廣,從感覺出發的文字平易近人,不掉書袋,遇見民間高手也很樂意多說幾句。這本文集是作者與《藝術新潮》合作的隨筆集結,探訪當時(60年代末)的隱村祕境和風俗文物,為快速發展的日本尋求一處心靈依歸。時過境遷,如此之文難再得。【內容簡介

一個人的巴黎江湖

炸蝦人在法國
fshrimp 炸蝦人著,大田出版,399元
推薦原因: 設   議   樂 
作者用詼諧幽默的漫畫圖像,向讀者介紹其遠赴法國的創作歷程。在富有閱讀樂趣的同時,亦能鼓舞台灣青年勇於海外追夢,築夢踏實。【內容簡介

淡季專家

從地獄朝鮮出走里斯本的那一年
비수기의 전문가들
金瀚旻(김한민)著,徐小為譯,臉譜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議 
韓國社會的階層化以及工作壓力,使得喘不過氣來的青壯年人口有「地獄朝鮮」的說法,與台灣年輕人所謂的「鬼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本書作者以簡明輕快的圖像搭配文字,敘說脫離韓國、移居葡萄牙的個人心路轉折,在個人抒情寫作的同時,亦為讀者思考人生觀念以及社會議題提供特殊視角。【內容簡介

現代世界六百年

15-21世紀的全球史與環境史新敘事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 A Global and Environmental Narrative from the Fifteenth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馬立博(Robert B. Marks)著,向淑容譯,春山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過往有許多著作提醒讀者不應以「歐洲中心史觀」討論大航海時代以降、現代社會與歷史的發展,此書不僅止於批判歐洲中心論,而是具體提出「亞洲」、「環境」兩條路徑,重構600年來的世界變遷發展。書中的「亞洲」集中於討論「中國與印度」這兩個前文明帝國,並強調其自古擁有的強勢資源如何影響世界局勢;「環境限制」更挑戰了西方工業革命的優越史觀,反論其內部的環境匱乏才迫使工業革命的發生。對於台灣讀者來說,這本通論雖然清楚易讀,但同時也挑戰著我們內在的西方視角。【內容簡介

體驗設計

打造觸動情感﹑深植價值的沉浸式空間之旅
Worlds of Wonder:Experience Design for Curious People
艾瑞克.巴爾(Erik Bär)、史坦.博斯威爾(Stan Boshouwers)著,李雅玲譯,馬可孛羅文化,88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議   樂 
本書以設計概念與方法為基礎,討論人與空間的關係,並強調其中主觀、感性等要素。要言之,本書體現設計並不是單純的計算與畫圖,而是一門具有人文溫度的學問。【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東亞書房》山田風太郎獎獲獎作《地圖與拳》展現戰爭力道與人性樣貌,及其他藝文短訊

【得獎消息】

▇第13屆山田風太郎獎於上個月底發表,科幻小說家小川哲的《地圖與拳》(集英社),在淺倉秋成《不是我的炎上》、砂原浩太朗《黛家的兄弟》、蟬谷惠實《她的妻子》及早見和真《八月之母》等強敵中脫穎而出,成為本屆獎項得主。

小川在2015年就讀東京大學博士班期間,推出個人首部作品《寂靜烏托邦的這一面》(暫譯),描繪被高度情報管理及個資搜集箝制自由的反烏托邦社會,之後又以《遊戲的王國》、《謊言與正典》等作,奪得日本科幻大獎及山本周五郎獎。

今年中發行的架空歷史小說《地圖與拳》,描寫日俄戰爭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半個世紀間,出身日本的密探、俄羅斯的神父、被叔父騙到不毛之地的孫悟空、為尋找不存在島嶼而遠渡重洋的冒險家須野等人,在滿州一個不知名都市不斷重複的鬥智與殺戮的故事。評審委員朝井まかて,認為《地圖與拳》展現出戰爭力道與人性樣貌,可謂一部宏大的歷史小說暨戰爭文學。

▇第75屆野間文藝獎評選結果於本月4日出爐,松浦理英子以《光之文集》(講談社)榮獲本屆文藝獎,町屋良平則以《書的孩子》(講談社)奪得本屆新人獎。

松浦著有《拇趾P紀事》、《犬身》、《最愛的孩子》等代表作,並持續透過作品中關於性的描寫,傳遞出她對身體感覺、性別理論,以及體制化性別規範的想法。在今年初出版的小說《光之文集》中,松浦以作中作的形式,勾勒昔日「劇團瑪丹娜」的迷人魅力。

劇作家兼演員破月悠高在2年前意外過世。悠高的妻子久代,發現他未完成的戲曲遺作,取材自他們學生時期曾參加過的劇團。意識到這一點的久代,因而詢問當時同在劇團的團員,是否願意續寫悠高的作品,並收到前團員們撰寫的文稿。集結而成的《光之文集》,以劇團時期曾是大家夢中情人、某天卻神秘消失的女性賀集光來命名。松浦從6名男女不同角度的書寫,再現他們眼中的劇團瑪丹娜,以及青春時代複雜的情感和記憶。

奪得新人獎的町屋良平,則是才踏入文壇3年,便以《1R1分34秒》抱回第160屆芥川獎的新銳作家。去年底發行的《書的孩子》,以類似私小說的形式,探問小說與書寫的意義。

【業界新聞】

▇旅德日本小說家多和田葉子,今年度以《在地球各角落發光發亮》(英譯名:Scattered All Over the Earth),第2次挺進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最終候選名單,可惜這次在評選中,未能贏過阿根廷作家薩曼塔.施維伯林(Samanta Schweblin)的《七座空屋》。

美國文學界享譽盛名的國家圖書獎,自2018年起增設翻譯文學部門,而多和田的《獻燈使》,正是2018年第1屆翻譯獎得主。同樣來自日本的小川洋子,也曾在2019年以《祕密結晶》(英譯名:The Memory Police)入圍,可惜未能抱回獎項。今年入圍的《在地球各角落發光發亮》,講述一名在歐洲留學的女學生,因為自己島國故鄉消失,而踏遍世界各地,尋訪與自己有同樣母語之人的全球化時代故事。


日本小說家多和田葉子二度進入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最終候選名單,可惜未能獲選。(右圖來源:Wiki

▇超人氣漫畫《昨日的美食》,在上個月底發行系列作第20集,並同時推出紀念特裝版。由於太過暢銷,在發行日前,日本所有網路書店庫存幾乎被預約一空,不得不緊急增刷。

《昨日的美食》是吉永史自2007年底開始,在講談社月刊漫畫《Morning》連載的作品,描繪一對男同志伴侶樸實而溫馨的柴米油鹽飲食生活。這部作品在2019年被改編為同名日劇,由西島秀俊及內野聖陽主演,在日本及周邊各國蔚為話題。隨著漫畫20集發售,出版社也趁機推出特裝版,搜羅故事連載至今出現的料理及食材,並提供食材與料理對應漫畫集數的逆向索引大全,帶給讀者既愉快又實用的閱讀體驗。

▇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近年以《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等電影,創下海內外驚人票房紀錄,幾乎成為日本新一代國民動畫大師。他的全新力作《鈴芽的門鎖》,亦於今年11月在日本上映。資深動畫研究學者暨評論家土居伸彰,於上個月出版新書《新海誠:國民動畫作家的誕生》(集英社),從新海誠的背景、藝術風格、對現實、人物和情感的刻畫,以及歷年來的作品,探究沒有大型工作室支持的新海,如何走出有別於宮崎駿或庵野秀明等動畫大導的個人風格,並獲得「國民作家」的認可。土居並將新海誠的作品,與世界動畫史及潮流相互對應,提供賞析新海作品的全新視角。

【作家動態】

▇著有《星期四喝可可》、《失物請洽圖書室》、《紅與藍與草圖》,2021及2022年連續奪得書店大獎第2名的青山美智子,在這個月推出新作《明月高懸的林間》(ポプラ社),書寫人與人之間看不見的聯繫。

故事登場人物,包含從服務多年的醫院辭職的護理師、紅不起來卻不想放棄夢想的藝人、和家人關係改變而覺得寂寞的機車維修員、希望脫離父母早點自立的女高中生,以及在工作領域順風順水、家庭生活卻失去平衡的手工藝創作者。過著各自生活的他們,皆是Podcast節目「無月之語」的聽眾。他們對月亮相關的話題著迷,自身也經歷著月亮般的陰晴圓缺。出版編輯三枝美保評述,青山透過這部作品傳達,即便生活看似日復一日,明日卻必然與今日不同,而這種「悲傷與寂寞不會永遠持續」的訊息,彷彿在新冠疫情後格外孤獨的社會中,點亮一盞溫暖的燈。

▇著有《一點一滴》、《愛,不由自主》、《初戀》等作的直木獎作家島本理生,於本月初發行新作《憐憫》(朝日新聞出版)。

曾經是人氣童星的沙良,陷入了演藝工作的發展停滯期。對演藝圈感到倦怠的她,渴望認識不知自己身份的人,並因緣巧合地在某個夜晚,與名叫柏木的男人開啟了一段混沌不明的關係。洶湧的情感宛若洪水,幾乎讓她無法喘息。沙良在柏木身上,感受到了強烈的憐愛與憐憫。備受矚目的戀愛小說家島本,透過對於情感的細緻描摹,勾勒出與愛相似、卻又無法稱為愛的微妙男女關係。

▇《疫病神》、《惡果》、《破門》作者黑川博行,於本月底推出全新犯罪推理長篇《連鎖》(中央公論新社)。

食品公司社長篠原的遺體,在高速公路的緊急停車帶遭人目擊。篠原的妻子向大阪京橋署提交調查申請,認為丈夫可能是因票據無法兌換導致資金週轉不靈而自殺。京橋署的刑警上坂與磯野,原本從自殺方向展開搜查,卻在逐步了解篠原的人際關係、巨額保險金、票據下落等細節後,漸漸得以梳理網絡下的千頭萬緒,並在連鎖關係中看見一環扣一環的複雜真相。

▇2019年以《學校是死亡的味道》獲得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部門獎的日本恐怖大師澤村伊智,本月初發行最新長篇《奪命惡夢》(暫譯,ばくうどの悪夢)(角川出版),為《邪臨》、《喪眼人偶》等比嘉姐妹驚悚系列再添續作。

從東京搬回父親老家後,故事主人公便開始受惡夢侵擾,並在夢醒後,發現腹部出現了之前沒有的痣。除了他以外,他父親好友的孩子們,也深受夢魘所苦,其中的一人甚至離奇死亡。夢境是否會殺人?下一個死的是誰?他們又為何持續做著惡夢?試圖了解夢境緣由的主角,收到超自然作家野崎與真琴贈與的護身符,惡夢似乎也暫時消停。然而不久後,夢境再次來襲,這次出現在夢裡的,是個名為「比嘉琴子」,渾身黑色穿著、讓人不寒而慄的女人。奪命夢境究竟源自何處、主角又是否能從這個怪異的危機中全身而退呢?

▇著有《一瞬之夏》、《凍:挑戰人生極限的生命紀錄》及《深夜特急》系列的文學獎作家澤木耕太郎,於上個月底出版前後耗時25年的紀實文學巨作《天路的旅人》(新潮社),書寫日本前特務西川一三的行旅傳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還是年輕人的西川,作為特務潛入中國內陸。日本戰敗後,他喬裝成西藏喇嘛留在中國,持續未完的旅途,數次於生死邊緣徘徊,並在其後根據自身經驗書寫《秘境西域八年潛行》一作。澤木以西川的著作及一年期間的密切訪談為基礎,撰寫他著作史上最耗時也最精湛的「旅行文學」新篇,呈現西川作為一名旅人極為特殊的人生經歷。

▇「要是惹怒了小人,可是會渾身穿孔而死喔。」2019年以出道作《孵化》榮獲第39屆橫溝正史懸疑恐怖大獎讀者獎的瀧川沙梨,於上個月底發行新作《惠的家裡有小人》(幻冬舍)。

患有密集恐懼症的小學老師美咲,最近遇到了棘手的班級霸凌問題。霸凌的對象,是目前與母親同住在「惡魔之館」的轉學生小惠。為了關心小惠而開始和她交換日記的美咲,卻發現小惠在日記中,畫上了與人類相似,卻有著無數個小眼睛的詭異小人插圖。他們出現在書桌裡、地毯下、隱蔽處,彷彿惡魔般隨時鎖定目標。恐怖小說新星瀧川以令人身歷其境的筆觸,描繪出讓讀著惶惶不安、每翻一頁都心跳加速的驚悚幻奇物語。

▇去年以短篇小說集《Small World》入圍直木獎、今年入選書店大獎第3名的一穗ミチ,在本月初發行全新感人傑作《請在光之處》(文藝春秋)。在一個老舊的社區中,我第一次與她相遇。她與我之間,無論是穿的、吃的、還是住的,都全然不同。然而不知為何,只要她開懷大笑,我也能露出笑容。她若哭泣,我亦悲傷。從被她吸引的那日起,殘酷的現實於我而言亦能泰然處之。即便了解彼此之間不可能,我仍希望,一瞬間的幸福,能持續到永遠。為何非她莫屬,不是她的話,我便無法覺得幸福呢?一穗以橫跨四分之一世紀的故事,講述主角2人命中註定的相逢與別離。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