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2018遇見閱讀:熊熊遇見你-打卡送好禮

到水里鄉立圖書館附近景點與最喜愛的一本書合照後,打卡上傳【悠遊樂活水里趣】臉書,即贈送幸福好禮,限量300份,送完為止

世界閱讀日

 

▇世界閱讀日 玩家指南:六大類活動主題攻略

全國20個縣市圖書館、100多家獨立書店進行了大串聯,每個地方都有專屬的在地活動串聯:

  • 橫跨北-中-南-東-離島
  • 解謎×律動×劇場×自由寫作×親子×桌遊×創意市集

zhu_tu_3_0.jpg

點選這張圖片,搜尋離家最近的世界閱讀日活動:

wen_sheng_hao_fb2_821x312.jpg

原始資料取自: iculture

南投縣近期活動

童書評》在遠遠守候與走近陪伴之間:讀《大熊不孤單》

周圍太嘈雜的時候,你還聽得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嗎?如果眾人的目光與期望排山倒海而來,你還能守住心底的一片寧靜嗎?《大熊不孤單》以搶眼的圖像與獨特的色彩氛圍,烘托出想要逃離群眾追逐的大熊,如何找到真正知音的奇妙故事。整本書彷彿充滿叮叮噹噹的音符,忽而短促急迫,忽而靜謐溫柔,原來許多時候我們也要在歷經波折後,才會發掘自己心裡真正珍視的聲音。

本書的圖像語言張力十足,在令人眼花撩亂的滿版動物畫面與大熊需要獨處的留白頁面間,彼此拉鋸,你來我往,此起彼落的演繹大熊的心情樂章。蝴蝶頁上,森林裡所有動物們的目光全望向同一個方向,雖然畫家只用黑白灰幾個單純的顏色繪製全部的動物,讀者卻可以辨識出他們其實形形色色,身形各異,習性也不同。


《大熊不孤單》內頁。(遠流出版提供)

延續到下一個跨頁,更多動物現身,同樣露出殷殷期盼的神情。眼看大家全部圍繞在鋼琴周圍,原來他們都被動人的琴聲吸引而來。接下來非常多鳥兒與非常多蝴蝶,幾乎把大熊團團包圍,他們不讓大熊有喘息的空間,不斷要求他再彈、再彈、再彈。

畫家運用靈活的構圖,營造出追逐、進逼與對峙的場景。大熊都躲到樹上去了,他的重量把樹枝壓到低垂,動物們還是不放過他。這一頁就連字體都一同加入了緊迫盯人的行列。大大小小的「再彈」字體,彷彿敲擊出重量,也像包圍大熊、拚命逼迫大熊的意念,不許他休息。

這一頁畫面的重量似乎完全偏向右方,遙遙相對的,只有站在樹左邊,看起來身形相對單薄渺小的斑馬。斑馬手上拿著紅書,安靜的看著這一切。


《大熊不孤單》內頁。(遠流出版提供)

大熊突然大吼一聲的畫面震撼力十足。作者放大大熊的比例,黑壓壓的身影幾乎佔了畫面三分之二,他巨大的吼聲使一旁的鳥兒全部驚跳起來。不過大熊的舉動就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他心裡所有的不安與焦慮全都劇力萬鈞的放射出來。他只不過「想舒服的躺在樹枝上放空,聽風和樹葉一起玩耍的聲音」呀。

優秀的鋼琴家、任何藝術創作者,甚至每個人,都需要這樣屬於自己、安靜沉澱,純粹聆聽感受,什麼都不想的時光。可是眾人的期望卻扼殺了這種回歸簡單、把時間還給時間的寧靜光陰。書中描繪出強加的期盼,甚至崇拜與掌聲,都有可能綑綁束縛生命裡本來可以享有的自由自在、放鬆與悠閒。

故事裡的斑馬與其他動物們相對,能用不同的態度與情懷欣賞大熊美麗的音樂。他不曾窮追猛打,只是坐在樹幹上,遠遠聆賞大熊的演奏。好幾頁裡,斑馬都靜靜待在離大熊一段距離以外的地方,直到大熊情緒大爆炸,所有動物都離開,斑馬才提議朗讀給大熊聽。即便大熊拒絕,斑馬也沒有絲毫不悅,只是把自己之前在閱讀的書留給大熊。


《大熊不孤單》內頁。(遠流出版提供)

彼此相伴的友誼就這樣悄悄滋長。不強求、不指責,揉進許多安靜的等待,隨時願意為對方朗讀,肩並肩聆聽風吹草動、這個世界美妙的各種聲音,看日昇月落,也一塊兒放空。

畫面裡幾個畫龍點睛的視覺線索,讓這則故事洋溢著詩意。大樹上唯一的紅色楓葉呼應著斑馬手裡的紅書,都象徵眾聲喧嘩裡靜默美好的意念——不必從眾,可以靜靜體會自己獨特的生命步調。

故事尾聲,一個杯子換成兩個杯子,因為我們可以彼此體恤、相互了解,可以分頭各忙各的,也可以咕嘟咕嘟,一起喝杯甜蜜的友情茶。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大熊不孤單
作者:馬克.費爾坎普(Marc Veerkamp)
繪者: 耶絲卡.費爾斯特亨(Jeska Verstegen)
譯者: 林敏雅
出版:遠流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馬克.費爾坎普(Marc Veerkamp)

1971年出生於荷蘭阿克馬爾(Alkmaar),從小便立志成為作家。他最初以記者身分展開職業生涯,專注於教育相關議題,後來逐漸轉向文學創作。如今,他主要為電影、電視和劇場撰寫劇本,同時也持續創作書籍。《大熊不孤單》是他與插畫家耶絲卡.費爾斯特亨合作的第一本繪本。在這本書中,他找到了最恰當的文字,而她則創作出與之相得益彰的圖畫。

繪者:耶絲卡.費爾斯特亨(Jeska Verstegen)

1972年出生於荷蘭台夫特(Delft)。從小便熱愛繪畫,常沉浸在由圖像構築的夢幻世界中。她接受過網頁設計的專業培訓,自1990年起開始為童書繪製插圖。除了插畫創作,她也從事寫作。她與馬克.費爾坎普合作的繪本《大熊不孤單》,獲提名 2024 年德國青少年文學獎(Deutscher Jugendliteraturpreis)繪本類。此外,她的作品《繩索與真相》(Het touw en de waarheid)(由 Lemniscaat 出版)榮獲荷蘭金畫筆獎(Goldener Pinsel)。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漫射計畫》漫畫家葉明軒、柯宥希:濃縮在一個畫面裡的得獎心情

➤ 「啊,得獎啦!」的那些年:漫畫家葉明軒回想來時路的感動風景

由於主題是金漫獎,所以畫出了這一路以來的心境變化 ~~~如果知道每年報名金漫獎的作品有多少,就會明白「入圍就是肯定」這句話不是安慰而已,是貨真價實的肯定。

其實我沒得獎的次數比得獎多,只是別人不會記得,很感謝各屆評審對我漫畫生涯的肯定,不勝感激!


漫畫家簡介:葉明軒

英國倫敦布魯內爾大學設計與品牌策略碩士。
2012年以《無上西天》獲文化部第三屆金漫獎少年漫畫組優勝,
2015、2016、2019年以《大仙術士  李白》三度獲得金漫獎肯定。


➤ 「啊,得獎啦!」的那些年:漫畫家柯宥希記起最值得感謝的那個人

對於一個漫畫家來說,最常見到的風景就是自己的工作桌,能站上金漫獎的頒獎臺,在那的風景猶如一瞬。
在頒獎臺上,我會記得謝謝協助過我的人,但我始終忘記謝謝一個人⋯⋯
 

那個人就是自己。

妳的辛苦,妳的痛苦,妳畫漫畫時的快樂,當妳已經失去卻還想找回熱情的焦慮,我都知道。
無論未來是否有再得獎,謝謝妳一直以來始終如一,謝謝妳從沒想過要放棄畫漫畫。


漫畫家簡介:柯宥希

出身嘉義的漫畫家,畫風清澈透明,擅長描繪細膩的人性故事。
出道就一直在畫少女漫畫,但作品常被說是「披著少女漫畫皮的青年漫畫」,
自出道以來,曾六度(2011、2012、2013、2015、2016、2018)榮獲金漫獎,兩度獲得日本國際漫畫賞的肯定。

代表作:《許個願吧!大喜》、《有何不可》、《小丑醫生》。


➤【第10-15屆「金漫大獎」得獎作品】

  • 【第10屆】《粉紅緞帶》©星期一回收日/東立出版社
  • 【第11屆】《時渦》©NOBI璋/奇果文創
  • 【第12屆】《獅子藏匿的書屋1》©小島/原動力文化

  • 【第13屆】《星咒之絆》©Moonsia/LINE WEBTOON
  • 【第14屆】《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上、下)》©布里斯/台灣角川
  • 【第15屆】《一桿秤仔(漫畫版)》©阮光民/前衛出版


本文轉載自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同意刊登,原標題與連結為「一頁漫》『啊,得獎啦!』的那些年:葉明軒」及「一頁漫》『啊,得獎啦!』的那些年:柯宥希」。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5-10-11 09: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