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當我們變老,當藝術留下存在:楊純鑾《此刻.我在》藝術與照護相遇

如果我也活到90幾歲,我會想什麼?會希望怎麼生活?會變成什麼樣的老人呢?——這是從事藝術照護多年的楊純鑾,想問自己的話。

原本擔任護理師的楊純鑾,因為在加護病房見到太多驟逝的生命,毅然決定追求一個沒有遺憾的人生。1996年,她放下工作飛往法國就讀語言學校,隔年考進藝術學院,5年後,於巴黎賽爾茲高等藝術學院畢業回台,投身藝術創作,身兼美術館工作。2009年她再度赴法修習藝術治療,2011年返台後,一邊重拾護理專業,一邊投入「藝術介入失智照護」相關工作。

今年3月,楊純鑾策畫展出她帶領機構長者創作的藝術展,近日出版同名書籍《此刻.我在:藝術與失智照護的相遇》。書中,她梳理如何將藝術帶入安養機構、陪伴長者的歷程,搭配他們的圖畫、捏陶、插花等作品。文圖輝映,讓人感受到陪伴者與長者的生命交遇,如此溫暖動人。


法國高齡長期照護醫療機構的藝術治療(圖源:《此刻.我在》/南方家園)

➤面對藝術時他們不用幫助

任何人都會變老,對生老病死的坦然,是具護理與藝術雙重背景的楊純鑾,最深的體悟。「每個長者都走過了人生,經歷很多故事。我常常覺得,他們光是活到現在就已做出了貢獻,我的角色不是老師,而是向他們學習。」

那麼,藝術對他們而言是什麼?「我認為所有的治療,最重要的都是自我覺察。藝術最終不也是讓人看見self(自我)嗎?面對他們正經歷的艱難關卡,我是跟他們一起經歷藝術,試著從中找尋力量的人。」楊純鑾以溫和堅定的口吻說。

2018年,楊純鑾以「『此刻.我在』失智長者藝術團體方案設計」獲選國藝會共融藝術專案,先後在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板橋榮民之家帶領長者藝術團體,也針對機構照顧者提供藝術工作坊。

過去幾年來,她的身影總是穿梭在醫院與長照機構間。護理工作下班後,她除了每天5小時的短暫睡眠,便是忙著思考如何帶領藝術團體、準備材料,以及對長者循循善誘,讓他們從幾乎與外隔絕的靜默中探出頭,與世界接線。

相較於過去在美術館從事兒童藝術教育,孩子們表現的精力旺盛,長者則囿於體力與疾病,常常不願意動手。楊純鑾苦笑,「若我有什麼挫折,就是來自於他們沒反應。」因此為了「破關」,她就像個不斷打怪解題的人,遇到陰天長輩心情低落,她就先帶領他們肢體活動。因為食物容易引起共鳴,有時她改為創作料理,先在家試用各種水果和材料,設計果凍製作課程,或者為了降低難度,以麵糰取代陶土讓長者捏塑。還有因應不同操作性,不論水彩、粉彩、蠟筆或作畫的紙質等媒材,都要再三琢磨。


採訪地點約在楊純鑾會定期教課的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當老人家們在起居層活動時,我們借用了他們的活動中心進行採訪。

「藝術的範圍很廣,重點就是要刺激感官知覺、讓他們有所表達。」但最難的終究是現場的引導應變。楊純鑾描述,一開始機構的照服員不免「提醒」她,「有的阿公脾氣大,有的阿嬤根本不說話也不動,事情沒有妳想的那麼簡單喔!」

面對生活和語言能力下降的長者,確實挑戰很大。她笑說尤其是榮民之家的許多超高齡長者重聽,她上課都要用吼的。但她畢竟是長年待在精神病房的護理師,不怕衝突場面,也熟悉會談技巧,「有時他們突然大發雷霆,或抱怨發怒,我都保持開放心態。因為藝術就是表達情感,憤怒也是一種情感,我尊重他們所有的情緒,接受這個過程不一定和樂。」

相對地,楊純鑾要求照護人員「絕不幫忙」,「因為幫忙就是降低他們的能力。我們不用怕錯,而是給他們自由,讓他們在揮灑中,感到安全。」因應失智與高齡的身心狀況,她設計「自畫像」、「家的樣子」等主題,激發他們的創作欲,「因為華人社會重視家庭,他們談起父母、伴侶和孩子時,總是充滿回憶,勾動最深處的情感。」

從他們樸拙的筆觸,和創作中坦露的隻字片語,確實能感受到這些長者心中強烈的感情。書中描繪他們不論是對著鏡子描摹自己,羞赧地說「我很醜」,或畫出童年記憶裡「溫柔的媽媽」,甚至闊別的家鄉院子裡的那棵樹,都讓旁人驚覺:「原來他們還記得!」用積木一起堆出家園的集體創作,則讓他們藉由觸覺、堆疊的練習,重塑空間感,增進與人互動。

楊純鑾說,今年3月展出這些作品時,許多長者的兒女不禁在展場潸然淚下,既感動父母還擁有如此豐富的創作和表達能力,也感傷他們人生記憶的深濃遲重。更有路人驚艷於這些充滿藝術性的作品,竟出自失智長者之手。


今年3月位於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此刻.我在」失智長者藝術創作展覽。(圖源:《此刻.我在》/南方家園)

➤面對畫布,此刻在就夠了

楊純鑾回顧留法期間,因實習時被分配到安養機構,意外讓她從「兒童」轉向「高齡」的藝術照護領域。除了因緣際會,近年她照顧罹癌的母親、失智的父親,加上自己年紀漸長,心境也越來越適合陪伴高齡者。

尤其父親的失智歷程帶給她很大衝擊。「被爸爸遺忘是很深的傷痛。他從失智到中風、失語、癱瘓的病程很快,最後他住進護理之家,大多時候雙手被約束在床上。我常想,若是那雙手,可以早點讓他捏捏土、畫畫、碰一些媒材,會不會好些?」在臨床護理現場,她深知「約束」是不得已,「但是,有什麼能讓約束可以少一點?」親歷之痛,推動著她持續在這條路上前進。

楊純鑾回憶面對父親的失語、失智,她往往好奇:「他在想什麼?」回頭看自己的藝術創作,不也常聚焦於「在消逝中尋找存在的事物」這類主題嗎?她能同理失智長者面對空白畫布時,猶如迷途般的恐懼,也明白他們可能一轉頭就會忘了眼前這幅畫是自己所繪,「他們失去了認知能力,但當下的感受卻仍存在。」雖然疾病令人傷懷,但這不就是人生?「只要此刻,我在,就夠了。」

不過,楊純鑾特別釐清台灣對「藝術治療」的迷思。她表示國內專業學習的管道有限,也沒有明確國家認證的執照,而民間則對藝術治療有過多美好想像,「不是畫畫就是藝術治療,藝術治療也不是萬靈丹,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相較於「治療」對應著「疾病」,楊純鑾審慎地將自己的計畫定位為「藝術介入照護」,這也是承襲自法國「文化在醫院」這項國家計畫的觀念——將藝術文化作為共融、關照的一個方式,同時藝術家本身也藉此實踐自己的創作,或說,以社會行動作為藝術創作的形式。

而這樣的藝術「介入」,除了減緩疾病造成的退化、提升長者生活品質,也可進一步與醫療結合,例如將失智者所創作的圖像、捏塑等表現納入研究分析,幫助醫療診斷等。


募集數位相機給失智長者使用,讓他們能仔細觀察周遭,與環境產生連結。(圖源:《此刻.我在》/南方家園)

➤「老年」是文明的展現

在法國生活感受到的文化差異,則讓楊純鑾反思台灣當前的社會價值觀。她認為,法國文化看重整個「人」,以及家庭與工作的平衡,不把休息當作懶惰,但工作時全力以赴,「例如我在藝術學院的同學,一進工作室可以十幾個小時不休息,或為了進圖書館在大雪中排隊。」台灣社會則有點陷入追求數字與表象的焦慮,以數據為目標做事,從小教育不夠重視「我是誰」的自我探索。

一個社會如何看待「老年」,更是文明的展現。

楊純鑾描述當年在法國實習的那間大型養護中心,硬體設備和照護品質都很好,除了醫師外,配備有心理師、職能治療、藝術治療等專職人員等,入住的長者多能坦然接受「這就是我的老年」。反觀台灣的照護機構,數量、品質不一,加上多數人一輩子以家庭為重,視離家為畏途,住進安養院若非無奈「為了不麻煩孩子」,也常帶著濃濃傷感。

更令她心驚的是,她曾在台灣某個場合遇到一位「貴婦」當面質問她,為何不從事兒童藝術教育,而要把心力花在這些「終究要死的老人」身上?

「如果一個社會沒有把老人照顧好,這個家庭沒能安頓好,家中的下一代如何能好好工作?」楊純鑾感慨,「其實相較於老人,我更擔心我們的年輕人。」她盼望台灣社會可以慢下來,擴大視野,沉澱心情,年輕人能脫離「競爭」或「躺平」的M型化兩極端,更自我覺察、接受自己。

台灣走向高齡社會,楊純鑾陪伴長者,也從他們身上,學習準備自己的老去。「現在開始就認真地活,學習『原諒』,原諒自己和他人,不要讓過不去的糾結帶到老年生活。」陪伴父母終老的歷程,則讓她發現因過去相處太少,以致照顧時不清楚他們真正的喜好,因此更能體認:「人生留到最後的記憶不是功名,而是生活平凡片刻中的情感。」

去年起,楊純鑾有感於時間心力有限,選擇離開護理工作,全心投入藝術介入照護,以及藝術醫療跨域合作的培力計畫。回想當年負笈法國,原以為就此離開醫療,如今她帶著溫暖的笑容說:「很感謝上天,讓我能夠結合這兩個領域。」

因為「共感」,楊純鑾溫柔承接了所有人最脆弱的部分——親人的老與病。面對人生無可避免的老病,我們需要的除了醫療,還有一份寬解與接受,而藝術的陪伴,或能在這條漫漫長路上,帶給我們自癒癒人的能量。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此刻・我在:藝術與失智照護的相遇
Here I Am, at this Moment: Encounter of Art Intervention in Dementia Care
作者:楊純鑾
出版:南方家園
定價:4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楊純鑾

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賽爾茲高等藝術學院,目前為陽明交通大學護理博士候選人。

具護理與藝術治療背景的藝術創作者。因熱愛藝術,放下護理至法國全心探索藝術,因緣際會,再回到醫療現場。多年的藝術創作、藝術教育與臨床照顧經驗,體驗藝術的力量與可能,繼之進行藝術與照顧的相關研究,逐步實踐藝術與醫療照顧跨領域結合。

個人藝術創作以錄像為主,探討「消逝與存在」、「脆弱與生命力」。2009年開始於法國進行失智藝術治療研究,2011年返臺後持續高齡族群的藝術介入,2018年起主持共融藝術計畫,進行失智藝術團體,期望從實務經驗中找到適合臺灣文化的長者藝術介入模式。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4-11-19 18:30
報導》2024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 文學類 入圍名單公告

台灣法語譯者協會主辦的「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Prix de la Traduction ATTF–BNP PARIBAS)公布2024年非文學類入圍名單,共有5部作品進入決選。


製表:Openbook閱讀誌

➤文學類第7屆,譯作類型多元,出版社眼光獨到

今年文學類評審團由台灣法語譯者協會之三位會內專家所組成,分別為清大中文系副教授羅仕龍、中央法文系教授甘佳平,以及師大歐文所兼任助理教授黃慧玉。初選階段的評定首先檢視譯作是否忠實呈現原文,接著討論中文譯文之達與雅。三位評審皆對所有報名作品經過兩週的審閱與評分,最後共聚一堂進行最終綜合討論,自今年符合報名資格的16件參賽作品中,選出5位入圍譯者及翻譯作品。

本屆翻譯獎參賽作品領域多元,包含經典重譯、大眾文學、青少年議題或對自然環境之關注等,文體表現差異性大。整體而言,譯作品質優良,出版社選題視野漸闊,有別以往對法國文學的既定想像。評審表示,樂見此番轉變:出版社雖不斷拓展值得引介之當代法國文學作品,卻未忽略對歷代名作之廣幅關照。今年的作品中,從莫泊桑、沙特乃至艾力克.菲耶,既未偏廢經典、亦能開展當代性,頗值肯定。此外,本屆參賽譯者的背景多元,可見證不同領域多元知識應用於翻譯實踐中,豐富了翻譯多層次之可能面貌與潛在風景。

三位評審經過詳細討論後,選出入圍的5本作品。

➤入圍的5本作品

首先是由黃馨逸翻譯之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得主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探討人與藝術關係的小說《蕭邦的傳聲者》,以精準且引人入勝的文字,真實地轉述還原了作家的寫作風格,成功帶領中文讀者進入了靈異和理性,藝術和紀實的對決空間。

2021年及2023年曾入圍的譯者林佑軒,今年再次以法國龔固爾文學大獎得主蕾拉.司利馬尼(Leïla Slimani)的作品《夜裡的花香》獲得青睞,評審羅仕龍表示:「譯者巧妙運用語言節奏,在字裡行間織造出流動的視覺美感,以及飽含詩意的音樂性。」

此外,由繆詠華帶來的小說作品《德國幻想曲》(作者:菲立普.克婁代Philippe Claudel)。評審黃慧玉認為:「此譯作展現了精確的法文掌握,並以優美流暢的中文再現原作,翻譯技巧尤其出色,堪稱文學翻譯的典範。」

曾入圍2016年、2018年及2022年翻譯獎的譯者嚴慧瑩,此次帶來法國存在主義巨擘沙特(Jean-Paul Sartre)的長篇小說《嘔吐》。譯者對原文的哲理概念與抽象思維掌握得當,巧妙轉化為原創性的語言與情境,為讀者帶來震撼的閱讀體驗。

最後是由譯者呂佩謙翻譯之法國19世紀寫實主義文學代表作家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的《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集2》。「譯者以最貼近原文的方式,真實地再現了莫泊桑散文作品的特色,將人物情感的轉折呈現地細膩到位,是一本讓人可以輕鬆重讀經典的好譯作。」評審甘佳平如此評論。


三位評審與入圍譯作合影(左起:黃慧玉、羅仕龍、甘佳平/圖源:台灣法語譯者協會)

2024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決選評審團將由5位會內、會外專家學者組成;在兩個月的詳細審閱後,於2025年1月上旬進行決選會議,選出獲獎者。頒獎典禮則將於2025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法國館舉行。

2015年開辦的【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已邁入成果豐碩的第10年。自2018年正式更名為【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Prix de la Traduction ATTF–BNP PARIBAS)以來,文學類譯作翻譯獎今年已來到第7屆。此獎除獲得國內譯者、出版人與讀者之肯定,法國在台協會及法國巴黎銀行台北分行更是鼎力支持。評選結果獲國內媒體報導,亦年年登上法國出版專業媒體「圖書週報」(Livres Hebdo)及「法國文學翻譯協會」(ATLF)會訊。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報導》從金曲獎到Openbook好書獎,從設計到溝通大師——專訪白輻射影像

真實的影像混搭吸睛的插畫,在現實的場景中營造出繽紛的奇幻感,今年Openbook好書獎系列主視覺推出後即備受關注及好評。這些足以勾引愉悅心情的設計,出自三度與Openbook團隊合作的「白輻射影像」。

設計是什麼?面對這個「大哉問」,白輻射影像創辦人洪鈺堂繞個彎回答:「我們是很愛問問題的團隊。問問題不是為了想得到答案,而是去觀察,觀察客戶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另一方面,在設計工作中,他不想只自我定位為「乙方」,「有時換個角度思考,我們會把自己當成甲方,建議客戶來玩些什麼、做些沒做過的創新。」

➤成員跨域,作品多元

雖然是設計團隊,但簡直也是溝通大師——要能聆聽到客戶的「弦外之音」,也刺激客戶踏出嘗試的那一步。而這樣的特質,或許就來自白輻射影像成員的多元背景。

2016年創立的白輻射影像,創辦人/藝術指導洪鈺堂具有資訊、多媒體設計背景;創意指導曾傑曾任編輯、記者、策展人;藝術總監莊騰翔的美術資歷則橫跨平面到展覽空間設計。目前公司團隊為7人,平均年齡30多歲。曾傑笑稱成員「有男有女,有直有彎,LGBTQ友善」,而洪鈺堂最自豪的則是成員的資歷很跨域,觸角各不同,且思維彈性,因此能激盪更多火花。

在圖像當道、影像氾濫的時代,設計工作者的挑戰可謂更大了。而白輻射影像近年的合作面向寬廣,從金曲獎主視覺、電視台視覺包裝、藝術季活動形象,到企業公司品牌識別等,涵蓋藝文、商業、科技等產業。

洪鈺堂表示,白輻射影像2023年擔任金曲34視覺統籌,這個龐大的任務剛好可以檢視團隊過去以來累積的「多元」歷練。因為這份專案包含了平面的整體形象、影片動態敘事、典禮的現場空間,甚至是電視轉播時的螢幕字卡設計等,需要各種載體的高度整合。不只視覺設計要連貫,每個步驟的執行也需精準流暢,非常需要跨領域的團隊合作。

➤向外溝通聆聽焦慮,向內溝通激盪創意

曾傑則強調,「釐清需求」是每個專案最重要的前期工作。尤其有些產業如半導體業,客戶本身對創意、設計工作較不熟悉,合作經驗少,需要更多時間溝通。客戶對設計的需求,有時是為了建立形象、有時則是為了吸引消費,洪鈺堂補充,如果有時提案不被接受,「我們就會檢討,是否我們太靠近『設計』了,而沒去聆聽到客戶的焦慮。」

焦慮,或許不是客戶在開會時能夠自我剖析的事,卻是設計團隊可以透過對話敏銳感受到的重點,因此白輻射影像會花非常長的時間溝通。另一方面,設計有時也要主動發現客戶的技術和產品特質,才能進入下一個創意發想的階段。例如他們在與精品文具「物外」合作時,就將其獨特的「筆」的設計,帶到舞蹈家、米其林主廚、文資修復師等「職人」工作場域,在形象影片中,呈現其專業、精緻與匠人精神的品牌精神。


白輻射作品:「物外」2024品牌形象片《鑄筆師》

對白輻射影像來說,承接了客戶的需求後,「設計不是單打獨鬥的事,而是團隊合作。」洪鈺堂表示,他希望團隊內大家的聲音都不一樣,「每個意見背後都是一種洞察,都非常珍貴。」他笑說,意見不同不是為了「吵架」,而是彼此刺激、啟發,慢慢從一個起源,落實到具體的設計。

➤創意發想,沒有極限,但有期限

在團隊中被稱為「傑哥」的曾傑負責創意發想,常提出獨特觀點,給予團隊不同於常態的思考刺激,進而引發共鳴。他表示,發想過程中新的想法總是不斷冒出,「但要把握一個前提:沒有最好的創意。因為設計沒有終點,只有平損點。」畢竟實務上,每個專案都有執行時間,「在彼此的點子都達到和諧的階段,就會在團隊內部提出定案。」

發想既是天馬行空,有時也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必須突破「前朝」成果。例如金曲獎已是行之有年、具有全國高度的獎項,也帶給每年的設計團隊莫大壓力。

白輻射影像團隊先花了好幾個月,研究歷年來金曲獎的視覺呈現,發現早年的設計主題曾圍繞在「獎盃」造型,以凸顯其崇高性;後來的設計脈絡,則走向較抽象的概念呈現,如音樂連結土地與社會、音樂的本質等。

他們最後決定提出「音樂的力量」概念,以流體的圖像呈現音樂的「滲透性」。洪鈺堂說:「甚至希望大家從海報、影片到典禮,整個金曲活動結束,有一種溼答答的感覺。」


白輻射作品:2023年「金曲34」主視覺

➤虛實交織,如同閱讀讓想像力無限延伸

今年Openbook好書獎以「帶上一本書,你並不孤單」為主軸,白輻射影像也以這一句文案,開啟創意發想的旅程。

Openbook好書獎同樣是年年都舉辦的獎項,如何在原有的概念下融入新元素?白輻射團隊分享,他們所理解的Openbook好書獎不像影視圈的「三金」獎項具官方性格,「比較是出版業和讀者之間的橋樑,是推廣好書的平台,在調性上更為自在、casual(隨性)。」

莊騰翔第三度擔任Openbook好書獎的主設計師,他認為,設計首重「維持品牌一貫的形象和理念」,而Openbook好書獎擁有「打開書」這個明確的意象,因此2021、2023年的主視覺都圍繞著這個概念,並在線條、色彩上融合一點當代的科技感。


白輻射作品:2021及2023年Openbook好書獎主視覺

「但這次的文案較抽象,是心靈層面的『打開』,從閱讀打開自己的想像力。」團隊幾經發想討論,以「想像的朋友」定調:「打開書,就像跳出很多想像的朋友。」因此決定透過真實影像搭配插畫,創造出奇幻感。透過一系列5張設計組圖,以城市、海灘、草原等場景延伸閱讀的情境,不像過去只是「打開一本書」這麼直接的表達。

曾傑表示,雖然當初曾考慮使用圖庫的影像素材就好,「但既然創意核心是『想像的朋友』,就應該在攝影師真實拍攝的影像中,加上插畫的創作,這樣才能呼應主題。」

因此,白輻射影像邀請了3位攝影師林科呈、黃銘進及Kris Kang合作,請他們提供符合風格、具有生活感的照片。其後白輻射影像埋首於六、七十張照片中細細挑選。除了色調和情境符合,還要有足夠的留白加入插畫,以創造成一幅「有故事」的畫面。

構思插畫角色,則是個無中生有的過程,更需要精準的溝通,和想像的實踐。插畫師阿比在發想階段就找了很多插畫風格的圖像,一步步趨近核心,最後設計出畫面上這幾位有點古靈精怪、色彩繽紛的角色。


2024Openbook好書獎主視覺插畫角色設計早期線稿。

負責執行的莊騰翔則不斷在攝影、插畫間來回實驗搭配,希望能傳達「在安靜的情境裡、從書本跳出奇思妙想」的設定,讓兩者的「虛與實」達到美妙融合。由他操刀的字體設計,則提出兩款截然不同的風格,一為具經典質地如《紐約時報》的字體;二為較野生感如《破報》的字樣。最後與Openbook討論定奪,搭配在畫面上,創造出「名為Openbook的城市居民想看的書」這樣可愛的海報概念。

洪鈺堂說,有時候設計師長久鑽研風格,會逐漸忘記自己曾經能揮灑的自由。所以他與團隊常常建議客戶「一起玩」,「那不一定是策略上的分析,而是感性層面的,去嘗試新方向。」

從這個角度而言,白輻射影像讚譽Openbook非常開放地勇於創新,在深厚的信任基礎上,放手讓他們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因此,這次他們不僅成功讓Openbook好書獎的視覺形象「換口味」,達到影像上吸睛的效果,也持續扣合好書獎與親近大眾、推廣好書的職志,讓大家跟著這樣的圖像,用一種愉快的步調出發,踏上通往閱讀的道路。

2024Openbook好書獎 系列主視覺

攝影師林科呈按下快門的瞬間,將日常的時刻暫停成奇幻的書頁,他捕捉繁忙城市中的行人,匆忙卻富有動態的隨興一刻。

在今年好書獎的主視覺中,手中的書成為連結不同人物的核心元素,無論現實中的行人,還是插畫中的角色,書籍隱匿於巨大的城市,而風箏般飄逸的書頁或隨身攜帶的書籍,顯示知識和文化在城市中的流動。

「你手上的書也是我想讀的,好像也在說我們是同一種人,『閱讀』有了一種不孤單的陪伴感。」洪鈺堂說道。

「在這張視覺中,我們想像兩人共坐在一把傘下,而海邊各種荒誕的生物,都在談戀愛,」洪鈺堂解釋。

各式各樣的奇幻角色讓海灘景象變得如此不尋常——俯躺的烏龜、依偎的章魚、坐在塔頂上以及行走於海灘上的動物,宛如陷入戀愛的情景,生動呈現將萬物成雙的概念。誇張而有趣的形象與現實的場景融為一體,形成既真實又奇幻的對比,彷彿所有生物都在陽光下,各有其世界,卻互相陪伴。

透過攝影師林科呈的作品,傳遞在喧囂中找到溫暖的閱讀體驗,彷彿夏日海灘上的每個生命,都以自己的方式度過那份不孤單的時光。

這張視覺藉由攝影師Kris Kang的藝術視角與插畫中的童趣,營造出充滿溫馨與奇幻色彩的閱讀場景。Kris Kang擅長透過簡潔的構圖與自然光影的運用,捕捉人與環境細膩的互動,這張作品透過閱讀,讓時光變得愜意而舒適。

人與狗一起躺在地毯上靜靜閱讀,充滿家庭的溫暖氛圍。頭頂書本的大象到好奇的小鴨和貓咪,圍繞著閱讀的人,使平凡的室內場景變得充滿想像力,書中的角色彷彿也跑進真實世界,所有生命共享寧靜的閱讀時刻。

或許我們都曾有想像中的朋友。閱讀不只是個人的探索,這張視覺以溫暖而童真的方式,展現閱讀的悠閒與安適。

結合攝影師黃銘進的作品與插畫的想像力,呈現充滿詩意的閱讀場景。黃銘進以其豐富的旅居經歷,透過細膩的人像攝影與恬靜的自然景致,將這幅作品中的讀者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予人青春與惆悵的感受。 

人手握書本,信步於草地,旁邊的粉紅色巨型插畫角色,其溫暖的姿態守護著讀者,像電影中的大熊,溫柔而充滿安全感,黃銘進詩性的視覺語彙捕捉了這一瞬間,在淡藍的天空與純白襯衫中,青春也是一場現實與想像的旅程,象徵書的守護者,也像怕人受傷的那位重要朋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4-11-18 12: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