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單及完整專題,全文上線!
年度中文創作|年度翻譯書|年度生活書|年度青少年圖書|年度童書|決選評審團|導讀講座
記得2022是怎麼開始的嗎?Openbook閱讀誌在這充滿起伏跌宕的一年時間,閱讀了將近3000本書,將其中211本送入決選,誕出最後4大類各10本的年度之書。在好書獎第6年,同時也是疫情邁入第3年的時刻,世界已漸漸從蟄伏的狀態中甦醒,我們並未征服災難(所幸也未被災難征服),而是在日常與書寫中與之共存。台灣的創作視野不斷擴張,有異地的觀看,也觀看異地;閱讀姿態從痠痛的脖頸解放,更平等地與萬物對視。
等待自由的這一年裡,我們都經歷許多,才幸運地駐足於此。這份書單亦然,輾轉於初選、複選、決選,突破愛書人、創作者與專業學者的挑戰,最後與你相遇。慎重為讀者呈現的評審報告,透露豐碩的出版戰果:精心的策畫、獨樹一幟的風格、發人深省的日常,以及純然好看的故事。
Openbook邀請讀者打開2022年度書單,用閱讀充盈力量,準備在新時代迎向世界。
2022Openbook好書獎
評審報告
年度中文創作
- 《女兒》,零雨著,印刻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鄭安齊著,沃時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 黃克先著,春山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沒有信箱的男人》,夏曼.藍波安著,聯合文學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走進布農的山》,郭彥仁(郭熊)著,大家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夜的大赦》,曹馭博著,雙囍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波間弦話》,柳丹秋著,時報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病從所願:我知道病是怎麼來的》,隱匿著,聯合文學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煙街》,沐羽著,木馬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臺灣美術兩百年(上:摩登時代,下:島嶼呼喚)》,顏娟英、蔡家丘總策畫,顏娟英等23人撰,春山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年度翻譯書
- 《他們說我是間諜》,凱薩琳.韋德瑞著,梁永安譯,衛城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母親的歷史》,莎拉.諾特著,王翎譯,臉譜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江戶城裡的異鄉人》,艾美.史丹利著,林士棻譯,遠足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提摩希.史奈德著,陳榮彬、劉維人譯,衛城出版
- 《版權誰有?翻印必究?》,王飛仙著,林紋沛譯,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哥本哈根三部曲:童年、青春、毒藥》,托芙.迪特萊弗森著,吳岫穎譯,潮浪文化出版
- 《惡托邦記:核城市到鐵鏽帶,未忘之地的歷史》,凱特.布朗著,黃煜文譯,左岸文化出版
- 《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作者:傑森.德里昂著,攝影:麥可.威爾斯,賴盈滿譯,左岸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影之島》,文:大衛・卡利,圖:克勞岱雅.帕瑪魯奇,穆卓芸譯,大塊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隱谷路》,羅伯特.科爾克著,黃佳瑜譯,麥田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年度生活書
- 《再見的練習》,文、圖:林小杯,是路故事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致未來的男孩們:掙脫「男子氣概」的枷鎖》,太田啟子著,洪于琇譯,尖端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食托邦:一餐一世界:用美味打造永續未來》,卡洛琳.史提爾著,周沛郁譯,果力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偽魚販指南》,林楷倫著,寶瓶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江婉琦著,木馬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尋找母樹:樹聯網的祕密》,蘇珊.希瑪爾著,謝佩妏譯,大塊文化出版
- 《菊花如何夜行軍》,鍾永豐著,春山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憂鬱者之歌:精神病房掙扎求生實錄》,卯月妙子著,何姵儀譯,台灣東販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畢柳鶯著,麥田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鰻漫回家路:世界上最神祕的魚,還有我與父親》,帕特里克・斯文森著,陳佳琳譯,啟明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年度青少年圖書
- 《別鬧了,動物大人!》,文:瑟巴斯欽.莫羅,圖:萊拉.貝納比,林凱雄譯,積木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稻垣榮洋著,楊詠婷譯,仲間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雲朵屬於誰?》,文:馬里歐.柏哈薩爾,圖:傑哈爾.迪布瓦,藍劍虹譯,字畝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年度童書
- 《守護馬來熊的女孩》,文:阮莊,圖:吉特.茲東,王念慈譯,菓子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洞》,文、圖:馬努葉爾・馬爾索,葉淑吟譯,大塊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從前從前,火車來到小島》,文、圖:黃一文,玉山社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畫家馬一邊》,文、圖:湯姆牛,遠見天下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童話陪審團:刑法篇、民法篇》,作者:法律白話文運動,插圖:小島研究站、Ahui,親子天下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潛入迷你王國:小巧蜂蟻,驚奇無比》,文:安娜・貞洛斯基,圖:伊莎貝拉・西穆勒,許少菲譯,快樂文化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 《蔬菜六勇士》,文、圖:鶴田陽子,蘇懿禎譯,步步出版(特別收錄:作家得獎感言)
台灣獲獎作家群像

一起來閱讀超過440位讀者的年度好書吧!
獲獎好書 導讀講座
閱讀大使 奧運金牌選手 郭婞淳
年度論壇
決選評審團
得獎好書,各大網路與實體書店熱烈推廣中
![]() |
|||
![]() |
|||
![]() |
贊助:
|
|
合作夥伴:
![]()
|
![]() |
||
編劇書簡EP1》階級易擺脫,唯愛難割捨 《初戀》(First Love)與《位置》的母女關係
應是開始當記者不久,有次回彰化老家,母親從房裡衣櫥(她向來私藏許多珍貴物品的地方)拿出幾支要價不斐的名牌香水,玻璃瓶身精巧細緻,logo閃亮璀璨,香奈兒、寶格麗、迪奧、克羅埃⋯⋯但奇怪的是沒有外包裝紙盒,且每瓶約僅有七八分滿。「一個在機場當清潔工的阿姨給我的,免稅店推出新款這些試用品就要撤走,有夠浪費,所以她拿回來分送姐妹淘。」母親要我挑自己喜歡的香味,欸但我的工作比較需要的是舒壓止痛的薰衣草精油或萬金油啦,我沒說出口,胡亂這兒噴噴那兒嗅嗅,最後大概是挑了支漂亮的瓶子。
十多年過去,我似乎沒成為母親心中期待的那個妝容細緻穿著正式隨時都散發香氣的女兒,對香水也始終沒什麼興趣。於是,這段回憶從來不曾被召喚起——直到上週看了Netflix重磅推出、滿島光主演的日劇《初戀》。
➤藏在愛情故事裡的階級
從小立志要當空服員、從貧窮小鎮飛出去的野口也英(滿島光飾),卻因人生種種際遇輾轉流連回到故鄉機場當清潔工,勞動一天下班時,她向領班要了飛機餐剩餘的甜點,想帶回家讓兒子開心。看到這一場戲時,彷彿吃進了《追憶似水年華》裡的瑪德蓮(這個典故也被《初戀》用在第八集的重要轉折),初入職場的年輕的我、將免稅店香水視若珍寶的母親、那些從機場收回來的香水瓶,以及噴灑在老家房間裡的各種白麝香、雪松、佛手柑等前中後調香氣,瞬間翻湧,滿至眼眶。
母親作為一個中部鄉下基層公務員,正如野口也英的藍領母親(小泉今日子飾),勤奮工作,為的是不讓子女複製她的階級,可以去到一個更高尚、賺錢不那麼辛苦、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的階級。小泉今日子將這位柔韌又堅強的母親詮釋得絲絲入扣:阻攔女兒與初戀男友來往時的強硬,得知女兒將嫁作醫生娘時的虛榮,最後看著女兒離婚帶著小孩回娘家、每日辛苦做工如她一般,悵惘、不甘、心疼、包容,但只要拿出女兒高中英文演講比賽的獎狀和照片,看到年輕光芒耀眼的女兒,仍有無盡的驕傲。
野口也英嫁入醫師豪門世家,與勢利眼高貴婆婆的一場對手戲在狀似八點檔的設計中躍出了光彩。豪門媳婦裝扮的也英從高級超市採買回來,婆婆說起醫院五十週年慶祝會恐怕不適合邀請也英母親來,「她的階級跟我們不一樣吧。」(中文字幕譯作:她跟我們格格不入),日文對白刻薄直接使用了「ステージ」(stage)一詞,無怪乎也英無法容忍。
「為了能上好的大學,成就一番事業,我從小就刻苦學習,想要實現這一切,就是因為我不想變成我媽媽那樣子。我媽媽是個沒受過教育的勞動者,她從沒吃過1250日圓一盒的放養雞蛋,當然也沒喝過2500日圓一瓶的特製有機蕃茄汁,為什麼?因為她25年來每天工作12小時,有時通宵到早上,在家鄉的工廠裡工作,一個人辛辛苦苦把我養大。我們生活並不寬裕,但她發工資那天會到附近的購物中心買衣服給我,哪怕她這麼多年都穿著同樣的衣服。為什麼這樣的母親,要容忍其他人對她的蔑視?我絕對不允許你侮辱我媽媽!」
整段近兩分鐘的獨白,滿島光不卑不亢、嚴正捍衛母親,鏡頭在明亮清水模豪宅、滿島光盈滿淚水的眼眶、天真懵懂的兒子、冷漠的醫師丈夫與孤傲冷笑的惡婆婆之間流轉,下一場便是也英提著行李返回娘家。
另一次關於階級的尖刻表現。則是也英到東京上大學,加入自衛隊的初戀情人並木晴道背著枕頭棉被等行囊來探望她,晴道在也英那些愛慕虛榮假惺惺的同學前受了委屈,憤而離去,他對也英說:「你幹嘛討好這些裝腔作勢的假東京人!」接著,便是讓人傻眼的車禍橋段。但若沒有接續的意外,或許也英也將隨波逐流、迷迷糊糊變成假東京人之一,比失憶更悲慘,不知哪日才會甦醒。
➤在《初戀》之前,是母親先給了一個《位置》
《初戀》播出以來觀眾瘋狂追捧,掀起追劇潮。宇多田光膾炙人口的同名歌曲、懷舊氛圍、絕美純愛、車禍失憶、豪門媳婦惡婆婆外加單親媽媽奮鬥記,在這些看似不新鮮的情節套路之下;在雪中相擁、校園天台初吻、逆光獨舞,這類影迷早已被養大胃口的日式影像美學堆疊之中,《初戀》還能在每集丟出震撼彈,我認為靠的是這些深刻細膩的對白與獨白,以及精準俐落的轉場。
而底層母女複雜心結的刻畫,不由得想到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在私小說《位置》的書寫。《位置》收錄了〈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家庭寫真,分別於她的父親與母親過世後下筆。2000年初次引進在台出版,我為誠實的書寫動容不已,當時我也開始嘗試寫作去填補與父母之間的鴻溝,一句「我寫作說不定是因為我們之間再也沒話說」深深鑿進心底。
雖有二十多年不曾再翻開,但始終記得小說中的「我」描述母親「把酒瓶夾在兩腿之間用力拔瓶塞」的卑微低俗。「我要搬遷到不同的階層去,想掩藏和她相像的那一部分。」安妮·艾諾比起野口也英更強烈,在〈位置〉裡寫父親在她同學面前強作高尚卻弄巧成拙,在〈一個女人〉寫對母親的鄙夷與叛離。
安妮·艾諾嘗試從歷史、階級去發掘普遍共通的意涵,以此去理解自己的父母,與自己所出世界進行和解。她成了重要的作家、導師,甚至得到了這世界最高層級的諾貝爾文學獎,這已超越了「翻轉階級」。但我始終記得〈一個女人〉的最後一句,母親死後,「我失去了和這個我所從出的世界最後的聯繫」。
也許對寫作者而言,「我可以到達哪裡?」的追尋,最終等同於「我從哪裡來?」的探問。
若問野口也英從哪裡來?《初戀》裡的也英媽媽,絕對不是甘於工廠庸常生活的女性,她愛上穿著白西裝、洋派作風、浪漫會寫詩的風流男士,一生困在北海道小鎮,卻會帶著女兒也英去機場的咖啡廳,為兩人各點一杯冰淇淋蘇打。機場,象徵往高處飛,象徵自由。母女之間的小儀式,也延續到也英與兒子的相處模式,這不再是階級的複製,而是愛的延續。
若問野口也英到達了哪裡?開場即在札幌開計程車維生,最後與同事艱苦度過了低迷疫情時節,結局卻來了大翻轉,她終於使用了護照、搭上飛機,不僅尋回失去的記憶與初戀,也實現了當年未竟的夢想。對於夢幻又美好的收尾,我倒不覺得浪漫過頭,因為滿島光緊緊擁抱的,不只是初戀對象,更是她所從出的世界。
《初戀》的不同的情節片段,會成為每個人不同的「瑪德蓮」。至於那瓶記憶中的香水,是什麼牌子、瓶子長什麼樣子、氣味又是如何?我後來噴過嗎?用完了嗎?我仍然完全想不起來。但我會永遠記得,它不是來自百貨公司專櫃正品,而是一名機場清潔工阿姨送給媽媽、媽媽又送給我的。那是這個「位置」的我,才能獨享的愛。●
作家、編劇,現任教於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6年以〈父後七日〉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並擔任同名電影編導,於2010年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與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重要編劇作品有電視劇《徵婚啟事》、《滾石愛情故事》,電影《癡情男子漢》等。文學著作有散文集《化城》,短篇小說集《親愛的小孩》,長篇小說《真的》、《自由遊戲》、《希望你也在這裡》等。
La Place/Une femme
作者: 安妮.艾諾(Annie Ernaux)
譯者:邱瑞鑾
出版:皇冠出版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