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通信 vol.198》處女座詩人吳晟的愛與偏執,其實很感人啊ಥ‿ಥ
大家對處女座的印象,大多是有潔癖跟節儉。但通通編的腦海裡,說到處女座想到的卻是:擇善固執、寧為玉碎,還有屬性傲嬌(欸?)
譬如說詩人吳晟對人的愛實際且含蓄:將母親陳純形象植入作品〈農婦〉;在愛荷華宿舍窗邊結巴為妻子讀詩;與兒子和解後組成一搭一唱走唱團,到各地巡迴。他對事物的愛則慷慨激昂到令人不可思議:為上萬藏書蓋屋;為環保運動進展在生日慶祝時不忘揪人開會;為台灣生態造林,發現樹種錯誤後,不惜親自砍下誤植的400多棵陰香樹,以此維護台灣原生物種,還寫了一本宣揚種樹的書。
但詩人隨著年紀漸長,還是有可以妥協的部分,比如女兒吳音寧說,現在稿紙上寫錯字,父親不再整張重新謄寫了(而是手動剪下貼上)。目宿媒體即將上映的紀錄片《他還年輕》,能看到吳晟與孫女玩耍的場景,在他們身後的,就是出於處女座的固執一步步搭建起來,常常討論起義話題的「樹屋」,還有從辛苦手植台灣原生林「純園」飄來,混雜彰化在地的草根氣息。
正如吳音寧敘述的:「他(吳晟)的創作是在他生活裡的一條路徑。生活是他的創作,裡頭也有條屬於文學的路徑,存在於這整體的創作之中。」這樣結合思想與實踐、無比偏執的愛,細思極感人啊(✿ ♡‿♡)
【封面故事】那些在吳晟家蹭飯的日子,兼《他還年輕》試映趴 ft. 吳音寧、江育達、吳建樑、周馥儀
本周其他精彩好文,請看以下嚴選文章:
- 【閱讀隨身聽S7EP2】演員連俞涵/詩是一種暗場,從山羌閱覽室到《女演員》
- 【國外愛這味,法國】蓄勢待發的台漫旋風,吹向歐洲市場ft.蓋亞總編李亞倫、版權經紀人武忠森
- 【書.人生.陳德政】成為人的條件—讀卡夫卡《變形記》
- 【每周好書.童書短評】#94 陪孩子在自然科學中挖掘秘寶,迎接喜悅
蘇丹的犀角|鴿子郵差的送信之旅|好髒的科學|我們的椿象圖鑑|海上奇幻漂流|我的爸媽離婚了|我和媽媽|地球寶寶早安|超能力科學百科|我,微生物&我
- 【每周好書.OB短評】#384 捕獲生之面貌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艾未未:千年悲歡|植物學家的筆記|圖解普魯斯特|菊元百貨|赤道線的南洋密碼|這才是以色列|為什麼有些國家愈救愈窮?|毛主義|古典音樂之愛
- 【每周好書.OB短評】#385 關切城市與生態內裡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食托邦|夜官巡場|邊際危城|三分鐘 創世紀|我是照顧者|台灣建築史綱|香港_何去何從|在冰川消失之前|就像現在這樣|蒙古與伊斯蘭中國
【8/26~9/4活動預告】
雖然已過立秋,但天氣仍然炎熱,讀者參加閱讀活動請留意防疫和防曬,通通編祝大家平安健康,清涼愉快。
●7/29-8/29
▶Peter Mann 「《芭樂歌》出版紀念展」
地點:Mangasick(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0弄2號B1)【活動頁面➤】
●8/19-9/4
▶《ARTISTS IN TAIWAN》2022臺灣插畫.漫畫家藝術精選特展
地點:誠品書店高雄大遠百店(高雄市苓雅區三多四路21號17樓)【活動頁面➤】
●8/27-8/28
▶人權曬書祭——與自然共讀:植物故事踏查工作坊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活動頁面➤】▶過手職人文學市集——成為你今日的散文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9/1-9/30
▶第六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創作獎」徵件【活動頁面➤】
●8/26(五)
14:00-15:30
▶文學創作者著作權宣導講座:作家簽約應注意什麼?
地點:中央書局(臺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235號)【活動頁面➤】19:30-21:00
▶星期五的月光曲~台積電文學沙龍:馬翊航×陳柏煜
地點: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六巷10號)【活動頁面➤】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新書分享會
地點:三餘書店(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活動頁面➤】
▶《叩問》與《夢迴》—— 藍祖蔚的台灣電影備忘錄
地點:永樂座(臺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3號2樓)【活動頁面➤】19:30-21:30
▶《他還年輕》電影講座——從紀錄片看詩人吳晟的書寫與行動
地點:財團法人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敏隆講堂(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活動頁面➤】20:30-21:30
▶SUMMER READING丨陳鳳馨【 外行人看K線,內行人觀察世界秩序】
地點: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3F典藏敦南專區(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樓)【活動頁面➤】
●8/27(六)
14:00
▶漫畫審查制之後——台灣漫畫市場的混亂與萌生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125號)【活動頁面➤】14:00-16:00
▶【九歌・洪範・爾雅譽揚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大廣間(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14:00-17:00
▶《凡尼亞舅舅》+《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聯合發表會!
地點:桃園區公民會館三樓(桃園市桃園區中華路8號)【活動頁面➤】14:30-15:30
▶《療癒陷阱——被世界遺棄時,你想如何被接住?》新書分享會
地點:誠品書店臺中園道店3F 閱讀書區(臺中市西區公益路68號)【活動頁面➤】14:30-16:30
▶你哥影視社|《塔塔加的回憶》書籍/特映分享會
地點:季風帶書店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98號2樓)【活動頁面➤】15:00-20:00
▶詩人永樂一時快閃
地點:永樂座(臺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3號2樓)【活動頁面➤】19:00-20:30
▶「那些年,抹殺文學生命力的國文課本」文學裡的社會運動系列講座②
地點:左轉有書(臺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1號)【活動頁面➤】19:00-21:00
▶從《變裝的藝術》看變裝文化及其與女性主義之糾葛:變裝的男人與化妝的女人、對手與戰友
地點:女書店(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活動頁面➤】19:30-21:10
▶在我詩中最遠的地方:詩集《蕪地芳草》交流會
地點:邊譜(臺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408號)【活動頁面➤】
●8/28(日)
10:30-12:30
▶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是真的!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階梯閣樓(高雄市前鎮區新光路61號)【活動頁面➤】14:00-16:00
▶《他還年輕》電影講座——紀錄片創作與吳晟詩歌
地點:春秋書店(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1巷7號)【活動頁面➤】14:00-17:00
▶徐行文學路|風土走讀:古都的藝文多重時空
集合地點: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臺南市中西區友愛街8-3號)【活動頁面➤】14:30-16:00
▶《他還年輕》電影講座——詩人沒在寫詩的時候:阿潑談吳晟與他的「負荷」
地點:臺南政大書城(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活動頁面➤】15:00
▶星期日午後的那場約會_《身心靈大全集》新書分享會
地點:日榮本屋(苗栗縣苗栗市中山路129號)【活動頁面➤】15:00-16:00
▶和貓魚一起養老虎×《我想養老虎》新書分享會
地點: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兒童館(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5樓)【活動頁面➤】15:00-16:30
▶日本昭和犯罪歷史實錄——《東洋惡女十二名錄》分享會
地點:梓書房(臺中市西區福人街89號)【活動頁面➤】19:30-21:30
▶七等生與世界文學
地點:永樂座(臺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3號2樓)【活動頁面➤】
●8/31(三)
19:30
▶《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反抗,所以存在》新書分享會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中3館2樓拱廳(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活動頁面➤】
●9/1(四)
19:00
▶鍾玲《我的青芽歲月》新書發表會|台北場
地點:財團法人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敏隆講堂(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活動頁面➤】
●9/2(五)
15:00-17:00
▶重拾老臺菜的味覺記憶——《1940在台南》新書料理分享會
地點: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COOKING STUDIO(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樓)【活動頁面➤】19:00-21:00
▶率土之濱:環台漁港講座與走讀#1 八尺門不是門,和平島上不和平
地點:新北燦爛東南亞主題時光書店(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活動頁面➤】
▶我們的文學夢講座:凌明玉《小說之味與第二個人生》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2樓(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19:30-21:30
▶那些女孩、母親,還有男人們的〖受苦,和創傷〗——《尋找尊嚴》線上講座
地點:線上講座【活動頁面➤】
●9/3(六)
14:00-16:00
▶《沖繩自古以來,不是日本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書發表會
地點:有時聚聚(臺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240號1樓)【活動頁面➤】15:00-16:00
▶從吉卜力興衰看宮崎駿與高畑勳《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新書分享會
地點:誠品R79出版糧行/藝文沙龍(臺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內)【活動頁面➤】19:00-20:30
▶見證洋裁時代的更迭──《港都洋裁師》新書分享會暨對談講座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2樓(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19:00-21:00
▶率土之濱:環台漁港講座與走讀#2 不能以陸地的標準看待在海上生活
地點:新北燦爛東南亞主題時光書店(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活動頁面➤】
●9/4(日)
14:00-16:30
▶Road to World Cup足球應許之地——新書分享會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14:30-16:00
▶重讀一本藝術的青春之書:鄭治桂談《關於羅丹——熊秉明日記擇抄》
地點:雄獅星空(臺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9號2樓)【活動頁面➤】15:00-17:00
▶《入境大廳》讀者見面會
地點:薄霧書店(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02號3樓)【活動頁面➤】
●6/25-10/16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
地點:臺南美術館2館2樓展覽室E-H(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活動頁面➤】
OB短評》#386 宛如墜入神妙世界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藍調之王:羅伯.強生
Love in vain: Robert Johnson 1911-1938
編劇:J.M. 杜邦( Jean Michel Dupont),漫畫:梅佐(Mezzo),李建興譯,大辣出版,650元
推薦原因: 設 樂
視覺強烈也強大的一本圖文傳記書,在厚重、深描的黑色筆墨下,揭露的是美國20世紀初期以來、重重堆疊的種族黑暗史,也是羅伯.強生這位27歲即早逝的爵士樂手留下的各層次影響力。羅伯.強生的生命經歷與圖像完美結合,淋漓盡致地呈現圖像小說這一創作類型的魅力,精彩的視覺讓人物傳記內容的暴力、衝突、矛盾、痛苦等情感也躍然紙上。【內容簡介➤】
●越簡單越強大
奧坎的剃刀如何釋放科學並塑造宇宙
Life is Simple: How Ockham’s Razor Set Science Free and Shapes the Universe
約翰喬伊.麥克法登(JonJoe McFadden)著,吳國慶譯,鷹出版,58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樂
這本書討論「神學」與「科學」間幾世紀以來的矛盾,但採取「說一場精彩故事」的寫作策略,因此讀來就像是小說般引人入勝。特別是第一部分以中世紀方濟會修士(此書主角奧坎)在占星術、天文物理、政治權謀、哲學文學等領域穿梭的知識冒險,簡直像再次遭遇了40幾年以前安伯托.艾可在《玫瑰的名字》裡創造的神妙世界。第2部分則回到此書重點,細數介紹「奧坎的剃刀」所留下的科學發展影響,是一場跨學科的閱讀體驗。【內容簡介➤】
●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從顏色、行為到奔跑速度,科學如何改寫恐龍的歷史與形象
The Dinosaurs Rediscovered: How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is Rewriting History
麥可.班頓(Michael J. Benton)著,王惟芬譯,臉譜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益
恐龍作為考古科學的研究對象一直有其獨特的重要性,之於大眾讀者亦有一定的認識與情感連結,跨時代、地域、文化的出現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為了研究恐龍化石所能帶來的一絲一毫生物性線索(體型姿態、物種習性等),科學界相應發展出新學說與技術,以重構人類在可理解的時空中無能相遇的物種,讀完此書也像是參與塑造了一個新世界。【內容簡介➤】
●雞雞到底神不神?
馬陸的步足、蛇的成對半陰莖、雄鴨的螺旋陰莖……從生物千奇百怪的生殖器官,看牠們的「啪啪啪」帶給人類的啟示
Phallacy: Life Lessons from the Animal Penis
艾蜜莉.威靈罕(Emily Willingham)著,張馨方譯,臉譜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此書是雞雞專科。作者手把手帶讀者拿起一支放大鏡,對準有的沒的雞雞,以張揚有趣又精確的文字呈現生物生殖樣態的多樣性和性器官的多功能性。從肉體的生殖器官出發,一路談到性行為與物種繁衍,除了直球對決得一清二楚,也揭開人們對於雄性性器官社會性的誤解與陳見。【內容簡介➤】
●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
Ghibliotheque: Unofficial Guide to the Movies of Studio Ghibli
麥可.里德(Michael Leader)、傑克.康寧漢(Jake Cunningham)著,李達義譯,黑體文化,80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益
吉卜力世界之所以成功動人,近年來由旗下動畫大師、推手親自陳說的內部觀點已屢屢可見。本書則是出自歐亞大陸遙遠彼側,兩個英國吉卜力控為大家做到滿的宮崎駿動畫功課。透過24部動畫,一「部」一腳印,提供了扼要的吉卜力背景知識,也藉由影評深入電影背後的文化世界,帶來一片新鮮生動的新視野。書中所收錄的英版電影海報,更是少見的亮點。【內容簡介➤】
●尋找尊嚴
關於販毒、種族、貧窮與暴力的民族誌
In Search of Respect: Selling Crack in El Barrio
菲利普.布古瓦(Philippe Bourgois)著,葉佳怡譯,左岸文化,7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益
深入90年代紐約東哈林的扎實田野,這部經典民族誌的深刻細描,揭示了由族群衍生出來的價值觀、社群結構與販毒、暴力、性別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書名正標題「尋找尊嚴」與副標題「販賣快克」所形成的違和感,正反映了作者於現實中所見的少數族裔處境,而作為社會創造者的國家在背後的存在感,更是令人難以忽視。【內容簡介➤】
●台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
ユネスコ番外地 台湾世界遺産級案内
平野久美子著,楊玉鳳譯,聯經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世界遺產為當今人們認識歷史與文化觀光的重要媒介,本書由10位日本專家共同執筆,共選出18處台灣足以登上世界遺產的自然與文化潛力點。這些潛力點台灣人或許都曾走訪,但透過「他者」的視野與描述,我們將一窺日本作者群眼中美麗且具有文化底蘊的台灣。【內容簡介➤】
●絲路上的帝國
Empires of the Silk Road: A History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Bronze Age to the Present
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著,苑默文譯,聯經出版,6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本書從中央歐亞大陸的視角出發,介紹古代至當代活躍於此一地區人群的歷史,比如曾活躍於歐亞草原的斯基泰、匈奴、突厥、維京、契丹、蒙古人等。此區域的族群、語言、宗教信仰複雜多元,作者充分展現史家本領,利用多樣的語言與史料,建構此區歷史。中文譯本的問世,將有助於華文讀者增進認識,從全球互動的角度,思考絲路上的人群如何串連起中央與東部歐亞大陸,及其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內容簡介➤】
●王權劇場
中世紀法蘭西的慶典、儀式與權力
陳秀鳳著,聯經出版,75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談到歐洲中古時期,王權與宗教是十分重要的課題。王權如何證明統治的合理性與施展政治權威,王權禮儀是其中關鍵。本書以中世紀法蘭西王權為討論對象,闡述如何藉由禮儀、特定器物來建構並展示王權。本書有助於讀者理解歐洲中古王權禮儀的內涵、人們對於王權與宗教的想像,以及王權禮儀所反映出中古法蘭西地區人們的集體心態與信仰元素。【內容簡介➤】
●不講理的共和國
國家暴力與帝國利益下的犧牲品,一部原住民族對抗美國西拓的血淚哀歌
Unworthy Republic: The Dispossession of Native Americans and the Road to Indian Territory
克勞迪奧.桑特(Claudio Saunt)著,羅亞琪,臺灣商務,6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益
今日我們該如何理解「美國史」?除了脫離英國走向獨立的歷史之外,從原住民視角闡述有別於傳統的歷史敘事,近年來也十分受學界關注。在19世紀美國向西拓展的歷史過程中,原住民如何被白人資本家剝削,不但失去土地,也喪失各種原有的資源。書中強調,原住民是美國向西拓殖的受害者。從原住民的角度,「美國」是國家暴力的行為者,國家為了商業與政治利益而損害原民的權益,此一歷史敘事深具反省意義。【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