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評》大創意的想像世界:張子樟評保羅.比格爾《銅山國王》

互文現象是當代文學作品無法避免的。有了互文,作品更具閱讀趣味,內容更為豐富。作者如何在行文中適當的引用或插入閱讀經驗,是種閱讀回饋,而且必須恰到好處,不讓讀者感覺用得勉強或和前後段落無關。適當的互文還可以使文字更具魅力。但互文不只是添加部分文字而已,還得仰賴優美的文字敘述。

細讀《銅山國王》,不妨從此角度切入。

▇輕量級的互文模仿

《銅山國王》的原文是荷蘭語(書名Het sleutelkruid,意思是鑰匙草),這說明了每則動物故事中人物的不尋常名稱、短語的非典型轉折,以及安徒生童話的熟悉回聲之由來。本書是在擬人化動物風靡一時的年代寫就的,書中的兔子,使讀者想到了哈里斯(Joel Chandler Harris)的布雷爾兔(Br'er Rabbit);田鼠和城市鼠讓我們想起了Hannibal the Hamster系列故事的倉鼠漢尼拔,又像《老鼠與摩托車》(The Mouse and the Motorcycle)的拉爾夫(Ralph)一樣大膽勇敢。

毫無疑問,作者可能是「無意識的」在其他名著或名家的影響下寫了這本書,例如《一千零一夜》、《坎特伯雷故事》、托爾金(Tolkien)的《哈比人》或路易斯(C.S. Lewis)的《納尼亞傳奇》;然後是寓言傳統,可以往上一直追溯到《伊索寓言》,稍晚的還有格林兄弟的童話以及諸如梅林和亞瑟王等冒險經歷。嚴厲的批評者可能會認為,作者是否有意識的以與早期作家相似的方式撰寫了他的書。但細讀之下,《銅山國王》還只是一個輕量級的互文模仿。

▇馬拉松接力故事

構成本書人物基礎的動物是最吸引人的。書中出現不同的動物(包括狼、松鼠、家兔、鴨子、大黃蜂、綿羊、曱蟲、獅子、噴火龍、田鼠和城市鼠、燕子、驢子)以及矮人各自述說一段不平凡的故事,而最後由神醫收尾。這種馬拉松接力的目的,在於譲國王的心臟繼續跳動,拯救的對象恰與《一千零一夜》的情節形成對比。後者主角莎赫札德為拯救無辜姊妹,毅然前往王宮,每夜講故事吸引國王,前後講了一千零一夜,終於使國王感悟。她藉由自己的勇氣和口才,救了自己和無數少女的性命。

這本書除了是由不同動物輪流敘述牠們生命中不㝷常的遭遇之外,最有趣的是,許多故事內容彼此相互聯繫,或者故事主角是國王的舊識,因此可以進一步瞭解神祕的千歲國王和他的銅堡。全書使用令人著迷的、看似簡單的散文,但寫得相當精美雋永,讓人深深感受到這的確是經典之作。

書中有關田鼠的敘述,也許最能強調作者寫作既簡單又有意義的價值。在短短的幾個段落中(如「蒲公英」和「雨滴」),他為讀者提供了關於生死的有意義觀察結果,比起最詳盡、最哲學化的論文,產生更大的影響。簡單的散文和淺顯的敘述支撐著大創意和高度想像的世界。

▇悲歡離合的情感投射

《銅山國王》本身包含三個要素:關於曼索林國王是否能夠存活下來的情感問題;神醫試圖尋找鑰匙草的冒險經過,為主線故事提供了額外的緊張感;來到銅堡的動物向國王述說各種療癒性故事,以使他的心臟保持跳動。作者將這三個元素緊密連結,成就情節迷人的篇章。


《銅山國王》作者保羅.比格爾(取自paulbiegel

比格爾在書中透過不同動物的生命歷程,細述傳達了友誼、親情、損失、疾病、死亡、希望等不同主題,呈現人們悲歡離合的情感投射。作者將所有元素交織融合,展示了他身為名家的精湛寫作技巧。

這個美麗而動人的故事,以其引人入勝的敘事與微微的淒美感,深深打動讀者的心靈。比格爾出色的筆調充滿了驚悚的冒險故事、激動人心的曲折劇情和令人難忘的角色,其中的俠義和高貴人物的形塑既富於想像力,文字又樸實無華,立即將讀者拉進故事中直到結局才能掩卷。

▇寫奇幻若烹小鮮

這是一個奇幻故事的黃金時代,每個生物——有時甚至是無生命的物體——都有聲音和故事可以講述,而這些精采故事都可以歷久長存。然而,人與書互動以及與電子遊戲或電影互動的心理過程是有差異的。文字要求更高,文字是作者在頁面上投射含義的影子,我們都可以從頁面上構築自己的故事及人物形象。在這個電子時代,如果我們停下來讓雙眼和雙耳離開電子設備一分鐘,我們也許會聽到他們的聲音,見到他們的身影。

比格爾宛如文學聖殿中的大廚,以他豐富的閱讀經驗,擷取其他大家的精華,並且在書寫時懂得如何選擇適宜的材料。因此,即使文字深具互文意味,但筆下展現的卻是經由截取、收錄、篩選後,再交融傳送出的高人一等作品。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銅山國王
Het Sleutelkruid(The King of the Copper Mountains)
作者:保羅.比格爾(Paul Biegel)
譯者:賴雅靜
出版:小麥田出版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保羅.比格爾(Paul Biegel)​
保羅.比格爾在1925年出生於荷蘭布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國待過一年,期間於《Knickerbocker Weekly》雜誌上發表許多文章,回到荷蘭後,開始在報紙上發表連載漫畫,隨後成為卡通工作室的作者。近30歲時他說故事的天分得到出版社的賞識,第一本兒童小說《金吉他》即獲得荷蘭CPNB全國閱讀日最佳書獎。自此,比格爾妙筆生花,故事源源不絕、獲獎無數,1964年出版了代表作的《銅山國王》,榮獲荷蘭金筆獎。1965年以《凋零城的花園》獲得荷蘭金筆獎,1972年以《小船長》、《十二個強盜》獲得荷蘭金筆、銀筆獎,其後又多次抱回荷蘭童書的重要獎項,包括Woutertje Pieterse獎、阿姆斯特丹兒童評選最佳童書獎等等,是荷蘭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

1996年,保羅.比格爾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提名;1999年被授予荷蘭獅子勳章,此為荷蘭國民最高榮譽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張子樟(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2021-05-22 20:00
書.人生.阮光民》飄忽無形的緣份奇妙的接通了

小時候常幻想長大可以坐進駕駛艙駕馭機器人,按右上方的鈕就能發射飛彈,壓著操縱桿上的紅色閃電標誌,機器人眼睛會發射雷射光束,或者是拉起左前方拉桿,腳底就會噴火飛上天。可是我沒料到人生會有那麼一天,把自己裝進玩偶裝裡,嘗試駕馭可愛。

穿著大象玩偶裝時,身上是只剩一件內褲的,也就是說,我成為布偶的真皮組織。

帶頭的前輩是個大約30歲瘦高的大哥,他手抱著長頸鹿的頭說,穿上布偶裝後,你就成為那個布偶的角色,動作要放開點,別彆扭,別覺得丟臉,不會有人知道裡面是你。分組後我點收傳單邊想,實在很難想像真的有一種男人是靠裝可愛謀生的。小時候在遊樂園裡,以為擁抱的那些角色的內在,可能都是叔叔。然後,我現在成為欺騙小孩情感的大哥哥了。

穿玩偶裝發氣球與傳單是在高一的暑假,算是第二份打工。第一份打工是國中,在罐頭工廠負責將輸送帶的罐頭拿起來安放在紙箱內。輸送帶的速度比迴轉壽司快上10倍,我和同學常反應不夠快來不及抓取,旁邊的阿姨們還能邊包裝邊從容看著我們手忙腳亂的糗態。或許她們此刻可以這麼優雅,是因為見識過名為青春的輸送帶在一眨眼就過去的緣故。

高一那次打工的地點是斗六圓環。斗六那時候還是民風純樸的小鎮,在七逃仔眼裡,我們這種穿卡通人物裝打工的人是「假鬼假怪」,倘若今天我穿的是廟會神將裝,我在他們眼中會是個咖。果然人對於另一個人的尊重程度,大多是來自於表象。

布偶看出去的視野大約只有Beta錄影帶的大小,但仍可清楚看到七逃仔騎著裝有霹靂車跑馬燈的名流100斜板。他們挑釁地騎經我身邊,是確保我能清楚聽見他們順風丟下的五字經問候的距離。我可以理解,這個年紀的憤怒,很多時候是替自己的青春感到難堪。不過,起碼當下的我正享受小孩子與媽媽們的簇擁愛戴,雖然也清楚那不是真的我。

我猜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拿榔頭槌釘子時,明明計算清楚角度與距離,偏偏榔頭還是砸到手指頭。事過境遷,已經忘記當時要釘什麼,也忘了當時的痛,卻記得敲到手指的畫面。當我看到《天橋上的魔術師》中的〈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時,彷彿榔頭敲到手的畫面重現。

曾經聽老一輩的說過,有錢的人才有資格說緣份。緣份的促成確實要透過很多具體的型態,畢竟它們是無形的,如同頻率、光、氣味。人們用實體的物去形容無形的,我猜是為了方便於智慧傳承。

緣份就是一個人在某天下雨趕著去搭車,錯過平常搭的那班車,分不清是喘氣或洩氣的走進某間地下一樓書店,遇見某本書。到了某年,這個人又遇上某個人,那個人腦子冒出個念頭,就把原本不相干的、飄忽無形的緣份接通了。

我認為漫畫角色雖然是創造出來的,但他們也是活的,有些活得比創造他們的人更長久。正因為如此,我不喜歡太早把故事說死,以至於畫漫畫、想故事的方式,已經習慣只設想後幾頁的分鏡台詞和後面的大概輪廓,生活中也習慣只預想到明、後天,頂多是這禮拜想做些什麼。

所以,當有人問我對於未來有什麼打算與規畫時,會讓我陷入像在大海中漂流的無助,就算說出答案,也是像小時候玩七巧板找不到正確位置時敷衍的硬湊拼貼。我會想,眼前三張白紙都還沒下筆,怎麼能夠自信的規畫後面要畫完多少白紙。可能我往後預想的都不遠,如同人低頭散步,所以前方出現難以置信的驚喜自然就變多。

2015年是個驚喜,華山朗讀節的「譯動國界」活動,策展人提議用漫畫的方式演繹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這個念頭,把2011年為了躲雨等車,在地下書店蹲著看小說,回想高一夏天打工的我奇妙的接通了。

老巷弄是會很快帶人回到以前的裝置,為了揣摩小說角色的內心體會、感受時代停滯的氛圍,除了白天走上北門附近的天橋看著中華路,我有幾次是夜裡去鑽行龍山寺的小巷弄。在此居住的生命大多瀰漫著陰暗、潮濕的氣息,似乎白天的陽光也流不進這些巷弄的迷宮縫隙,但即使如此仍然活躍沓雜。流浪的人與動物被四周的高樓圍著,困久了,懶得掙扎,自然就把自己留在過去,提不起勁離開前行。但感覺這些人也沒有因此感到哀傷,可能往前看已經沒有所謂的選項,也可能在這裡只要席地而坐或躺臥,仰著頭就可以看見很美的霓虹。

台北的5月已經感到炎熱,漫畫的進行都會有個期限,心裡會焦急,但也清楚焦急下產出的不會是那麼好的東西。我常會為了如何畫出小說裡的魔幻寫實感覺而頭脹,有幾次需要冷靜,甚至打開冰箱把頭埋進去。這個動作也像是打工時要戴上有點重量的玩偶的頭,眼睛閉著叫自己的腦子不要思考,但仍會分心浮現高一的夏天。鼻子彷彿聞到玩偶裝裡濕熱的氣味,看見那台呼嘯而過的名流100與少年,還有小朋友故意向前用手戳玩偶一下又退回原地保持距離,笑嘻嘻的看玩偶如何反應,以及大家在儲物間穿著內褲尷尬的背對背套上玩偶裝。

現在回想,人跟書或者人跟人之間的緣分,有點像是我當兵時有次行經大亞百貨前的天橋上被擺攤的算命仙叫過去,說了些不確定是否實現的預言;像武俠片學成下山時師父給一個錦囊,規定你多年後才能打開看裡面寫了什麼;也像是高一那年夏天的汗水,在預告說,有一天我會在布偶裝上積累成晶透的鹽粒,並且逃過洗衣機的洗滌。

也可能是,人活著的一天一天又一天,都是穿越時空的緩步行進。


阮光民
台灣漫畫界積極努力不懈的創作者,其作品屢獲獎項肯定,包括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獎第一名、新聞局劇情漫畫首獎、文化部金漫獎青年漫畫類首獎等。2017年更以《用九柑仔店1:守護暖心的所在》榮獲第八屆金漫獎「青年漫畫獎」和「年度漫畫大獎」雙料肯定。2011年起多次受邀赴國際交流,如法國香貝里漫畫節、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及德國柏林文學學會駐村等。

其作品大多描繪臺灣社會的獨特溫馨故事,尤其擅長刻劃人情義理、捕捉家族、親子、人性糾葛等微妙情愫,以幽默溫暖的方式呈現濃厚的人文關懷。創作作品:《東華春理髮廳》、《幸福調味料》、《天國餐廳》系列三冊、《警賊:光與闇》系列二冊、《用九柑仔店》系列五冊等,並跨界合作舞台劇《人間條件》漫畫版 及《天橋上的魔術師  圖像版》。《東華春理髮廳》與《用九柑仔店》亦改編成偶像劇,備受矚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1-05-20 12:00
漫射計畫》責編是作品的製作人:專訪台灣 LINE WEBTOON事業部總經理崔準榮

聊起自己擔任責編的《貓貓蟲咖波》,以及跑到台中拜訪漫畫家的往事,是崔準榮受訪時笑得最開懷的時刻。最初在LINE friends負責IP業務的他,曾負責開拓中國業務,因為對IP產業的熱情,2017年加入韓國Naver公司旗下的漫畫平台Naver Webtoon,負責台灣 LINE WEBTOON的市場內容策略。2021年,他接任台灣 LINE WEBTOON事業部總經理,雖因疫情無法如過去經常訪台,不過,一談起作者時便格外興奮,由此可看出他對漫畫充滿感情。

2014年LINE WEBTOON進入台灣市場迄今,已過了7、8年,「條漫」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崔準榮說,最初平台上其實只有海外作品的連載,目前的台灣創作者,則已累積近100位。

崔準榮表示,一開始,不少台灣漫畫的風格受《女神降臨》等韓國作品精緻畫風影響,但近年台灣作家已呈現多元的個人畫風,分鏡技巧更加細緻,譬如簡士頡的《北投女巫》,可視為箇中翹楚。

不僅如此,劇情上也出現了更多結合在地特色的元素,譬如洪元建的《宅男打籃球》描繪一群魯蛇追逐籃球夢的故事,有現實糾結,也有在地的笑料,故事中有以地名來做球隊的命名,如「北投溫泉隊」,也有以平凡早餐店來命名的「美又大籃球隊」。崔準榮補充:「還有近期漫畫裡的『竹北攻城獅』走出二次元的空間,現在已經成為三次元真實的球隊『新竹街口攻城獅隊』,最近我們進行實體主題球賽的異業合作,引起讀者共鳴並到場支持,在Youtube搜尋都可以看到剛剛說的《宅男打籃球》實體球賽的影片。」

在LINE WEBTOON的諸多分類中,最受讀者喜愛的是劇情類與愛情類,各占34%與27%。崔準榮提到,「有個性或占主導權的女主角,最近非常受到讀者喜歡。」他以《北投女巫》的鍾小曼為例,不僅個性獨特,且有自戀的人設,搭配誇張的肢體動作和台詞,令讀者目不轉睛。改編自知名韓國網路小說的《再婚皇后》,講述拒絕逆來順受的皇后,完全顛覆以往女主角的設定,在韓、台兩地都吸引非常多女性讀者。

「最近『奇幻類』作品也很受矚目,」崔準榮舉例,由桑原編劇、羅寶繪畫的台灣作品《引路人》,圍繞七爺八爺信仰,講述男主角在喪生後成為引路人的故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133到136話,真實刻畫了同性婚姻和安寧議題,不被祝福的感情,卻有伴侶堅定陪伴,令人感動且深思。《引路人》有獨特的題材,反映在地生活,也具備民間習俗,我很推薦這樣的作品。」

崔準榮推薦的另一部作品是穿越類型的《全知讀者視角》,改編自韓國人氣網路小說。目前韓國很多Naver Webtoon漫畫都是從網路小說改編的,這是熱門的趨勢。崔準榮也提到,不管是《全知讀者視角》或《再婚皇后》,原本的網路小說即有高人氣,劇情已有完整的故事,因此「改編時,最重要的是怎麼『編輯』,不能只採用小說的內容,需要漫畫家跟作者進一步編輯這樣的故事,這是非常重要的。」

由於LINE WEBTOON是數位平台,讀者對作品的喜好可化為後台數據,供責編與作者參考。瀏覽量是最基礎且重要的數據,按讚數、留言數、愛心數則反映了讀者對每回內容的喜愛程度,有時出現具話題性的劇情時,很容易引起讀者熱烈互動和反饋。一旦數據出現忽低忽高的現象,責編便會與作家討論原因,找出解決方式,進而刺激閱讀。

「責任編輯」的工作對Naver Webtoon來說,類似影劇的製作人(Producer)。籌備新作時,責編首先會與作者討論素材與故事方向,並集思廣益,以IP概念來打造作品。上線後,則透過對後台數據的分析,協助提升創作質量。「責編最大的任務是:多多溝通。」崔準榮說,每一件作品的處理方式都是case by case,他提到:「如果我們覺得故事上有什麼問題的話,首先要調整故事線。故事沒有問題,但數據有下降的趨勢,就會盡快準備活動,但方式要跟作家一起商量(作家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商量後做成一個好的活動。有些活動是作品級別的小活動,如果認為作品需要大型活動的話,我們也可能擴大規模,比如每月活動或是異業活動都是可以考慮的。」


《漫射報》第4期的封面插畫,出自漫畫家A ee mi之筆,描繪人類帶著自身的殘缺,向外探索宇宙的旅程,最終在閱讀中,得到內心的補滿。詳細內容請上「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粉專(圖:臺史博提供)

Naver Webtoon不僅擁有許多人氣IP,也有專屬的影視製作公司。2020年他們在台灣舉辦與影視產業的交流會,母公司的完整商業建置與準備,讓旗下作品有機會接觸更多角的合作。崔準榮提到,近期有不少亞洲影視公司,正與LINE WEBTOON接洽台灣的漫畫作品。他認為:「在影視化的部分,最重要的是『題材』,雖然有些作品真的很有人氣,但很難影視化。以韓國而言,雖然很多影視公司都很關注Webtoon,但選題時會側重在『題材』是否具吸引力,不管是否有高人氣。對影視公司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題材。」

「我們在台灣工作的目標之一,是提供創作者好的環境,如果作品有人氣或題材具吸引力的話,未來也會爭取在其他國家連載,給台灣作家更好的機會。」崔準榮如此表示。


▇《漫射報》第4期,全臺發放中!

索取地點詳情:請點我

了解更多《漫射報》,歡迎上「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臉書專頁

【數位漫畫平台】系列報導

若本專題對您有所助益……

「數位漫畫平台」系列報導中,我們觀察到日本偏向以「電子版」漫畫指稱數位形式的漫畫,有著強烈自紙本外延、轉化的思考;法國則以「數位」漫畫稱之,包含科技、數位藝術的概念,與紙本漫畫平行為兩種不同藝術。而台灣《CCC創作集》則偏向參考韓國模式,以半官方之力打造的數位建設。Openbook閱讀誌希望探知的是:數位漫畫平台在不同國度各自發展的脈絡,以及台灣未來可能的樣貌。若報導對您有所啟發和助益,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1-05-19 19:15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