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書房》宮崎駿獲世界奇幻獎終身成就獎,及其他童書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
因出演《星際爭霸戰》(Star Trek)系列電影而成名的美籍日裔演員喬治.武井(George Takei),攜手另外3位創作者,發表圖像式的回憶錄《They Called Us Enemy》,記述珍珠港事件後,出生於洛杉磯、年僅4歲的自己與家人,遭到政治性「剝奪財產、集中收容、武裝隔離」的經驗。在父母保護下的年幼武井,曾經以冒險的視角,理解鐵絲網內的部分時光;孩童獨有的觀點,與營區內的嚴苛處境,及武井往後的青少年時期形成強烈對比。
出版之際,武井在擁有近300萬名粉絲的推特上表示「我知道什麼是集中營,我曾經待過兩個,就在美國境內。是的,我們正在重現這樣的集中營」,對美國當前的邊境拘留設施作出回應。
-
2018年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得主、《我家在海邊》的插畫家席尼.史密斯(Sydney Smith),即將推出第一本個人創作圖畫書《Small in the City》,描繪包裹在層層冬衣之下的小孩,獨自行走於巨大的城市中,身形顯得渺小無比。「我知道在城市中當個小傢伙是怎樣的⋯⋯」,小孩語帶同理、安慰的情緒,時而提出如何在城市中找到溫暖、舒適躲藏地點的建議,似乎是對誰訴說著關心,但他仍然踽踽獨行;跟隨小孩探索城市的腳步,彷彿進入解謎的歷程般,讀者將逐漸拼湊出他的說話對象。
-
哈潑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創設32年來,首次出版已故作家從未公開的作品:兒童文學家露絲.克勞絲(Ruth Krauss)的遺作《像一朵蒲公英大吼》(Roar Like a Dandelion)將於10月上市。這本獨特的字母書以26首單行詩組成,繪者薩吉歐.盧希爾(Sergio Ruzzier)精準捕捉克勞絲幽默、睿智的文字調性,創造令讀者會心一笑的超現實氛圍。
以清新、簡潔文字風格著稱的克勞絲,與同是繪本創作者的丈夫克拉格特.強森(Crockett Johnson)最知名的合作繪本為《胡蘿蔔種子》,也曾與繪本大師莫里斯.桑達克共同發表多部經典,包括《洞是用來挖的》、《歡迎蝴蝶來參觀》及凱迪克獎作品《一座非常特別的房子》(A Very Special House)。桑達克年輕時常是克勞絲夫妻家中的座上賓,而這段亦師亦友的經驗促成他在晚年創辦「桑達克交流計畫」(Sendak Fellowship),每年與2到4位獲選的年輕創作者在鄉下共度4周,分享生活、藝術知識和智慧,而插畫家盧希爾正是2011年交流計畫的成員之一。
-
1977年憑藉《黑色棉花田》榮獲紐伯瑞獎的非裔美籍作家蜜爾德瑞.D.泰勒(Mildred D. Taylor),距離上一次發表羅根家族系列小說近20年後,終於將在明年1月出版最後一集《All the Days Past, All the Days to Come》,首刷預計10萬本。新書中,《黑色棉花田》的女孩凱西.羅根已成長為年輕女性,生活在20世紀中期的美國,目睹非裔美國人大遷移(Great Migration)、人權運動的方興未艾,踏上人生的旅途,尋找自身在世界的位置。
-
美國史上首位佩戴頭巾參加國際賽事的穆斯林運動員,奧運擊劍銅牌選手的伊布蒂哈吉.穆罕默德(Ibtihaj Muhammad),與青少年小說作家S.K. Ali及插畫家Hatem Aly合作,將於10月共同推出圖畫書《The Proudest Blue: A Story of Hijab and Family》。
故事描述穆斯林女孩Faizah第一天上小學,這天也是六年級的姐姐Asiya第一次配戴頭巾(hijab)的日子;Faizah好喜歡那海水般湛藍的頭巾,跟在姐姐身邊就像是陪伴著一位公主,他感到無比驕傲。沒想到,走出家門,他才發現並不是大家都認為頭巾很美麗。有的小孩竊竊私語、嘲笑,甚至咆哮「我要把你頭上的桌巾扯下來!」Faizah氣炸了,但是,看到姐姐和朋友們從容、自信的態度,他似乎明白了尊嚴和另一種驕傲。
【得獎消息】
- 2019年世界奇幻獎(World Fantasy Awards)的終身成就獎由宮崎駿和傑克.齊普斯(Jack Zipes)獲得,同時,主辦方發布包括長篇、中篇、短篇最佳奇幻小說等8個類別的決選名單,得獎者將於10月31日至11月3日的世界奇幻會議公布。
【業界新聞】
-
美中貿易戰延燒至書籍產業。美國總統川普8月1日宣布,將自9月起對價值3000億美元、包括書籍在內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此前,出版商、印刷廠、書商已因關稅問題組成代表團前往華府,提出書籍應排除在此項政策之外。以整體產業而言,書籍利潤微薄,近年來,不少美國出版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在中國印書;而加徵關稅勢必抬升書價,降低消費者購買意願,導致書店和出版商破產的機率提高。
美國出版者協會(AAP)負責全球業務的Lui Simpson(取自mefest.com及AAP官網)
美國出版者協會(AAP)負責全球業務的Lui Simpson特別強調:「製作技術複雜且創新的書籍,包括許多童書,目前大多只能在中國印刷。」此外,他認為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有助於傳播思想和美國價值,並且,加徵關稅意味著破除美國向來「不阻礙教育、科學及文化媒材流通」的傳統。再者,若單純以政策觀點討論,書籍並非中國政府的重點產業,即便提高關稅,不但無法在貿易戰中取得優勢,反而傷害到美國的出版業和讀者。●
OB短評》#197 收攝慾望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人魚紀
李維菁著,Whooli Chen繪,新經典文化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以為李維菁已經寫遍情感百態,孰料這次竄入更細微的人際關係孔竅,鑽探男女間的權力拉扯。孤寂的人尋求回應,同時遇上友伴與對手,獲得溫情之際也被重重挫傷,只有死亡讓人寧靜。渴望成為絢爛人魚的女子最終回歸平凡,以走路取代舞蹈,如離世的作家,每一步都姿態美麗。
敘事在傳奇與寫實間取得平衡,文字行走有節,是自黃碧雲《血卡門》後關於舞蹈題材最好的華文小說。【內容簡介➤】
●明暗
めいあん
夏目漱石(Natsume Soseki)著,章蓓蕾譯,麥田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可以寫成本土長壽劇的婚姻家庭狗血題材,夏木漱石點石成金,煉就亨利詹姆斯+杜斯妥也夫斯基極端細膩的心理描寫。本書以明暗意象貫穿全書,由表面一小角逐漸揭露,向下挖掘精神幽深地層。眾角色擺盪社交情境與內心深處慾望間,讓讀者被引入中產階級的虛妄世界,嗅聞到光鮮下的腐爛。
以瘻管治療開篇,直探人性的陽影和陰影,這本夏目的遺作堪比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同樣以小寫大,人物簡單,內心活動卻宛如諸神的黃昏。小說雖然未完成,寓意卻開採不盡,時代氛圍噴薄而出,生活細節引人入勝,這又讓人想起《紅樓夢》。這部謎作高深難測,單單一本,就足以收攝整個明治維新的經驗。【內容簡介➤】
●私藏東京.橫濱古今紀行
跟著老照片、古地圖,探索城市發展的軌跡
東京.横浜今昔散步
原島廣至著,鄭景文譯,出色文化出版,799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實 樂
日本的紀行書滿坑滿谷,這一冊則以古今對照圖說殺出重圍。每張照片都是現成的明信片,上了顏色的人物猶如時空旅人,恍恍惚惚搞穿越,翻個幾頁就跌進大河劇裡去了。
從「江戶」成為「東京」,是日本現代史的縮影。若結合了地理的發展,則更是東京灣地區的發展。橫濱作為東京的外港,自然形成的犬牙交錯佈置。本書結合了歷史與地理,以踏查的方式,提供了大量關於近代日本發展的線索與可供思考的問題。【內容簡介➤】
●典藏台灣史(一)史前人群與文化
劉益昌著,玉山社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獨
台灣史的研究曾經是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因此會有「顯學」與「險學」的危機。近年來因為社會的重視,有大量資源投入台灣史研究,得以漸次建立研究的學術架構。用台灣的考古證據講台灣的故事,台灣史前史的考古研究,有顛覆大中國史觀的效果。這本學術性甚強的著作,完整地呈現了考古學界的學術發展與突破。【內容簡介➤】
●容忍與自由
打開胡適思想世界的第一扇窗
胡適著,臺灣商務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益
除了教科書知識外,我們對胡適有多少理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除了有胡適紀念館外,更有胡適研究群,現已累積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本書除了學術研究外,更致力於重新「激活」胡適與當代讀者的關係,用心值得大力肯定。【內容簡介➤】
●直探匠心
李乾朗剖繪台灣經典古建築
李乾朗著,遠流出版,60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益
建築剖繪是本書的妙趣所在,這些經典建築的樑柱結構、山節藻梲,都在作者的巧筆之下袒裼裸裎,別有一股鬼斧神工的性感。本書不只是有圖有真相,還示範了一種兼具直觀與藝術的圖解,讓人一眼就能看穿建築師的匠心。【內容簡介➤】
●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
透視經濟成長數據的迷思
The Growth Delusion: Why Economists are Getting It Wrong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凌大為(David Pilling)著,吳國卿譯,聯經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益
世人對GDP還在執迷不悟,這本書就是專程來破除迷信的,順便也把現有的各種「國家發展指標」拿來檢討一下,鞭個幾下,不知怎的就很大快人心。最後的結論尤其漂亮,神來一筆,直逼頓悟:經濟只是想像世界的一種方法。
本書透過對GDP慨念的重新檢視,解決了不少我們從其他學科無法解決的疑惑。【內容簡介➤】
●冥王星任務
NASA新視野號與太陽系盡頭之旅(繼阿波羅號與航海家號後,二十一世紀人類再度探索未知星球的傳奇故事)
Chasing New Horizons: Inside the Epic First Mission to Pluto
艾倫.史登(Alan Stern)、大衛.葛林史彭(David Grinspoon)著,鄭煥昇譯,時報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益
太空探險是個激發全人類好奇心的事 ,本書詳細介紹了進行太空旅行任務的歷程。
NASA的太空探險在文化意義上,其實是美國開國西部拓荒精神的延伸,而冥王星多年來已成為太陽系遙遠他方的象徵。本書詳細描述橫亙27年的飛掠冥王星計畫,將長征遠方寫成熱血冒險史詩。然而這個計畫仍是太空競逐的一部分,帶有炫示科技實力的意味。本書呈現的科學家探索熱情固然讓人感動,但傳奇底下也潛伏著國際科技競賽與人類的野心。【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