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33 陪孩子傾聽對話,欣賞獨特
●當小偷的第一天
文、圖:劉旭恭,巴巴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這本書很特別,每一頁的大小都不一樣。開始掀頁時,頁面逐漸變寬,我們因而看到了貓老大、小豬、小狗、小狐狸、小老鼠各自偷來的東西;之後,頁面又逐漸變窄,上演著這群小偷為了逃出監獄,各自使出的無厘頭花招。這樣的「階梯書」創作,著實考驗作者功力,一方面要顧及版面變化,一方面又要把故事說得自然流暢,實在不容易。也非常開心這本作品問世,讓本土創作的風格與形式更上一層樓。 【內容簡介➤】
●喵嗚~漫畫論語教室
ニャーるほど論語道場
文、圖:上重☆小百合(上重☆さゆり),小島毅監修,李彥樺譯,小熊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知
用漫畫來重新演繹《論語》,是拉近經典與孩子距離的好方法,而這本來自日本的翻譯作品,角色全是貓咪:有孔子投胎轉世變成的教室老師「喵公」,以及三隻常擦出爆笑火花的貓咪學生,畫風誇張逗趣,對話充滿生活感,不過於碎念或說教。透過一則則短篇故事,深入淺出說明論語內容與精神,原本艱澀難懂的文言字句,一下子變得簡單可親多了。 【內容簡介➤】
●人體大百科
The Big Book of the BODY (Big Books)
文:米娜.雷西(Minna Lacey),圖:彼得.艾倫(Peter Allen),李欣怡譯,臺灣麥克,36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骨骼、血液、肌肉、器官、神經、皮膚……這些人類身體的重要成分,在書中都有清楚且詳盡的解說,尤其當拉開長達90公分的跨頁時,從頭到腳、從上到下,人體奧妙盡現眼前,一覽無遺,真的會讓讀者眼睛熠熠發光。清晰得宜的圖像編排,以及親近易讀的文字描述,讓這本書讀起來,有著實用性、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多重享受。 【內容簡介➤】

《人體大百科》內頁(臺灣麥克提供)
●妮子的玩具箱
文:陳素宜,圖:楊麗玲,國語日報,280元
推薦原因: 知
作者回憶自己的童年,以溫暖有情的文字,把我們帶回那個「自己的玩具自己做」的年代:鳳梨罐頭做高蹺、菜頭刻燈籠、日曆紙折紙飛機、草葉子當毽子踢……獨一無二,玩也玩不膩。一篇又一篇的小短文,把心愛的玩具箱裡頭,那些取材大自然、自己動手做的小童玩,描繪得趣味又懷舊,歷歷在目,帶領孩子越過時空,去體會那個沒有玩具專賣店的時代,上輩人的童年是怎麼過的。 【內容簡介➤】
●特別的朋友們
특별한 친구들
文、圖:慶惠媛,蘇懿禎譯,剛好閱讀,320元
推薦原因: 趣 文 圖
這本書,肯定是小小恐龍迷的菜;而對爸媽讀者來說,書中那個穿著恐龍裝的調皮小子,也真夠活靈活現,因為自家寶貝在經歷「恐龍狂熱」時,的確就是這個樣兒啊。所謂「情人眼中出恐龍」,放學路上的天橋、地磚、斑馬線、溜滑梯……,在孩子眼中,都成了各式各樣的史前恐龍巨獸,有驚奇有冒險,也考驗著讀者的想像力,有趣極了。作者畫風暢快輕巧,把小男孩天真滿足的神情,以及在街上追逐恐龍好朋友身影的速度動感,表現得有滋有味。 【內容簡介➤】
●可以跟你做朋友嗎 ?/為什麼要說對不起 ?
Les p'tits philosophes/Les p'tits philosophes 2
文:蘇菲.弗爾羅(Sophie Furlaud),圖:朵樂蒂.德蒙弗里(Dorothée de Monfreid)、索萊達.布拉沃(Soledad Bravi),許若雲、賈翊君譯,上誼,280元
推薦原因: 知
為什麼要上學?一定要第一名嗎?男生女生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要道歉?可以說謊嗎?想做什麼就可以做嗎?……,這些問題,很多父母應該被問到耳朵出油了吧,但到底該如何回答,或帶領孩子對話討論呢?這兩本圖文對話書,透過多位可愛的動物角色,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情境式的討論,如同打乒乓球般,你一句我一句,正反意見交雜辯論,有點像是現實生活中孩子在鬥嘴,但也示範了面對問題後,如何思辨的過程與成長。願意花時間對話,傾聽多種不同的聲音,體認答案不只一個,是這本書教給我們的事,推薦給親子共讀讀者。 【內容簡介➤】
●這不是個好主意
That Is NOT a Good Idea
文、圖:莫.威樂(Mo Willems),陳宏淑譯,上誼,28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這是一本不按常理走的故事書。書中角色很簡單:一隻衣冠楚楚卻不懷好意的狐狸,以及一隻看似好傻好天真的鵝小姐,當我們都以為鵝小姐上了當,即將成為狐狸嘴邊肉而不自知,而著急地跟著小雞們齊喊:「這不是個好主意!」時,作者莫.威樂卻在最後一頁,來個結局大轉彎,讓讀者眼鏡碎遍一地。
威樂曾在「芝麻街」當過編劇,有著在短時間短篇幅內,精確掌握劇情節奏與戲劇效果的熟稔功力,卡通式的簡潔畫風,更讓這部作品猶如俐落幽默的極短篇,看了真的覺得好玩好笑好過癮啊。 【內容簡介➤】
●恐龍X光
공룡 엑스레이
文、圖:慶惠媛,賴毓棻譯,剛好閱讀,33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圖
這間診所很不一樣,看診的醫生是恐龍,病患也全是恐龍,還細分成恐龍骨科、放射線科、藥局呢!診間裡的對話有點爆笑,但也很寫實,像是暴龍嫌自己的手太短很不方便、劍角龍頭上腫個大包究竟要不要緊、慈母龍為了照顧寶寶體重直直落……安啦!無論是什麼疑難雜症,來到這裡都可以獲得醫病也醫心的相談及診療服務喔。
這其實是一本關於恐龍的知識繪本,卻完全不生硬枯燥,甚至覺得這些面帶愁容的恐龍好有人味,好親切。作者從大家都有的「看病」角度切入,自然流暢地帶出關於恐龍的百科知識,津津有味,充滿臨場感。這樣的題材同時也啟發孩子,懂得欣賞自己與他人的獨特之處,天生我材必有用。 【內容簡介➤】

《恐龍X光》內頁(剛好閱讀提供)
●骨之旅
從海洋到陸地,看見人類與萬物的演化關係
ながいながい骨の旅
文:松田素子,圖:川上和生,李彥樺譯,小熊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從來不曉得,骨頭是如此的奧秘與重要,對於生物從海洋走向陸地,對於人類的演化歷程,皆扮演關鍵性的角色。關於演化的科普書籍很多,但卻很少見從「骨頭」觀點出發,來串敘幾十億年生命起源與演化的漫長歷史,並且以平等的眼光,訴說人類與其他生物在地球上的生存與相處。書中知識量充足,插圖明亮優美,圖文比例恰到好處,章節亦環環相扣,非常值得推薦。 【內容簡介➤】
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圖像表現.創意
專訪》王鼎鈞:作文是練習使用本國語文的初階,文學創作是使用本國語文的極致
訪問/傅士玲
整理/Annie Liu
照片/王鼎鈞提供
1963年您出版了第一本書,從那時算起,您寫作超過50年了。還有,1945年您的文章第一次在副刊發表,如果從那個時候算起,您寫作超過70年了。是什麼動力支持您寫這麼久,這麼專心?
因素應該不止一個,把所有的因素歸納起來,得一個共同的核心:我愛中文,非常愛中文。中文美麗,她的前身是圖畫;中文神祕,她的前身是符咒;中文溫暖,她是中華文化傳遞的薪火。
您說中文溫暖,是不是因為人在外國,需要擁抱中華文化?
不完全是那樣。我第一天坐進教室的時候,我就覺得中文溫暖,算術冷酷。中文裡頭有天地君親師,有唐宋元明清,有金木水火土,算術裡頭只有雞兔同籠。
現在您一天的時間大致如何安排?是否有固定的時間閱讀、寫作?
我不能自由支配我的時間,一生都是用零碎的時間寫作。我也不能有系統的讀書,總是隨著工作的需要零碎閱讀。我在這方面乏善可陳。我想現代人應該練一種功夫,如何利用零碎的時間規畫自己的完整。
前幾年,您的寫作量依然不小,最近修改補充作文五書,接下來還要修改補充人生三書,工作量也很大。寫作是一件勞心勞力的工作,怎樣和養生並重?
我並不注意養生,但是有意外收獲。這些年,寫作是我的修行,寫作的時候心裡沒有雜念,沒有惡念,不求自利,與人為善。這樣做,本來是為了提高寫作的境界,對健康也有益處。寫作是我的祈禱,我把祈求,盼望,反省,抱怨,都從這裡釋放出去,與讀者對話,上達天聽,這樣寫成的文章言之有物,對健康也有益處。我把寫作的時間分成段落,中間做體操做復健運動,利用運動的時間思考,這樣做本來是為了增加寫作的效率,同時對健康也有益處。
您最喜歡的作家?為什麼?
當年我們學習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叮囑大家:文章是人家的好,這句話對我影響深刻。每一位作家都有他的長處,我閱讀,為了把他的長處找出來,跟他學,三人行皆是我師。學一個字是一字師,學一句話是一句師,當然還有一事之師,一理之師,一境界之師。
王鼎鈞
與您聯絡時發現,您的信件結尾常出現「從我的iPad傳送」,「從我的iPhone傳送」。您經常使用3C產品嗎?每天使用的時間大約多少?
我執筆寫字已經有困難,幸虧電腦救了我,也可以說電腦救了漢字。純粹當做工具看,漢字有缺點,電腦幫襯它,給它補救。漢字進了電腦,更可愛了,書寫,查找,編輯,都方便多了。想當年曹雪芹如果有電腦,他在怡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要省多少力氣,後四十回千古難斷的公案也不致發生了。
您前後寫了五本書跟年輕人一同討論寫作(《作文七巧》、《作文十九問》、《文學種籽》、《古文觀止化讀》、《講理》),現在木馬文化以「作文與寫作系列」的名稱出版全新典藏版,您做了不少修正與補充。記得您曾經勸告老作家不要修改從前的作品,對於當年如此暢銷、叫好叫座的作品,是什麼原因或想法,讓您破例修改?
圖書館把書分成兩大類:想像的和非想像的。人到老年,最好別去修改以前想像的作品,我們見過一些例子,越改越差。非想像的作品可以改,有時候必須改,我們見過一些例子,越改越好。我這些談作文談寫作的書可以修改,其中一本《講理》,有許多章節重新改寫。
在〈新版自序〉中您提到,《講理》的體例模仿《文心》,幼年這本書深深影響了您。能否談談這本書如何影響您的寫作?
這本書模擬了中小學作文課教學的情形,針對性如此明顯,我的感受強烈。著作者葉紹鈞和夏丏尊兩位先生,從文學的高度穿透作文,又以作文為斑管窺探文學,啟發性大,對我影響至今。
您的作文系列,也能給今天的年輕人同樣的啟發嗎?
但願如此,這是我的祈禱。這幾本書雖然不是一氣呵成,其中脈絡一貫,作文是什麼?是練習使用本國語文的初階。文學創作是什麼?是使用本國語文的極致。前段是師渡,後段是自渡。有人說學校的作文教學妨礙文學天賦發展,我不認為如此。
這裡面還有一個作用,作文成績好,升學考試的時候占優勢。我重視讀書升學,重視那幾門冷酷的課程,從不嘲笑分數、名次、畢業文憑,因此我也勸別人重視國文和作文。在作文這一門,我認為可以追求分數名次,同時也追求了使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我希望能在這方面盡一點力量。
說到文學,這一系列裡面有一本《文學種籽》,看樣子您是把這本書放在這條路的終站,迎接絡繹而來的人。這本書有什麼背景故事嗎?
我在大概20歲的時候,讀過艾蕪寫的《文學手册》,那時候我很需要這樣一本書,但是他的《文學手册》對我並沒有多少幫助。我一直找另外一本,找到的是《文學概論》,大學一年級的教科書,未免艱深。
終於我想自己寫一本。我的《文學種籽》也許就是《文學概論》的通俗版。我推廣文學,做的是通俗工作,信條是以執簡馭繁、化難為易。不過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初到紐約,沒有任何參考書,全憑自己的記憶和體會,所以有特色,發生影響。
有什麼題材或故事,您想寫但是還沒有寫?
沒有了,借用毛姆的一句話:我是熄滅了的火山。●
▉作文與寫作系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