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25 陪孩子親近藝術,體驗科學

隨光轉動

亨利・馬諦斯的虹彩之舞
The Iridescence of Birds
文:佩特莉霞.麥拉克倫(Patricia MacLachlan),圖:海德莉.胡柏(Hadley Hooper),宋珮譯,維京國際,300元
推薦原因:  圖   創 
法國北部的天空,總是灰濛濛,但小馬諦斯的生活卻充滿豐富的色彩、線條與想像,母親巧手塗繪的彩盤與父親送的鴿鳥,是他最初的藝術啟蒙。書裡的復古仿舊色調,引領讀者回首藝術大師的童年時光,與他一起停、看、感受生活中隨處的美麗,了解那強烈獨特的個人風格,是如何被形塑及觸發。


sui_guang_zhuan_dong_1.jpg



sui_guang_zhuan_dong_2.jpg

(維京國際提供)

這是一本別出心裁,看了令人愛不釋手的傳記繪本,無論是構圖、線條、形體、配色或者媒材應用,都「非常馬諦斯」。作者與繪者做足研究功課,卻刻意退位不搶鋒頭,以一種非常自然親近的轉化手法,將大師風格元素再呈現、再創作,為童年經驗溯源,也讓作品自己發聲。【內容簡介

原來如此,美術館!

Jak se dělá galerie​
文:德雷.克洛巴克(Ondřej Chrobák)、羅斯提斯雷夫.科綠卡內克(Rostislav Koryčánek)、馬丁.維內克(Martin Vaněk),圖:戴維.波姆(David Bӧhm )、伊爾吉.弗蘭塔(Jiří Franta),鄒嘉容譯,小天下,720元
推薦原因: 知 
三百年前歐洲貴族的珍奇屋裡,收藏了儀器、工藝品、動物獸角,還有糞石!展覽空間一定要是白色立方體嗎?去美術館除了看展覽還能幹嘛?一場展覽從無到有規劃成形,需要哪些人的腦力體力財力激盪呢?從私家畫廊到公眾展場,從靜態展品到互動設計,美術館一路走來的演變,令人大呼驚奇。
市面上介紹藝術大師及經典作品的專冊很多,談論藝術歷史及繪畫創作的書籍也不少,但把焦點集中在「美術館」這個空間場域,而且以繪本形式,談論其由來、發展、經營、服務、台前幕後運作祕辛的作品,可就不多見了。這本2017年波隆那拉加茲童書獎的得獎之作,以幽默清楚且生活化的文字及插圖,帶領讀者以全方位角度,去探究親近與美術館相關的所有人事物,是一本充滿趣味性的美感教育入門書。【內容簡介

混血孤兒院

神祕的捕歌器
The Wonderling
文:米拉.巴爾托克(Mira Bartók),圖:Lulu Chen,謝靜雯譯,親子天下,380元
推薦原因: 文 
歡迎來到「任性與私生生物之家」孤兒院,這裡收容了各種怪胎、草包、失親孤兒、混種生物,絕大部分身世不明,有些甚至沒有自己的名字。13號,一隻只有單側耳朵的混種狐狸,卻能聽到萬種細微聲響,牠決心逃離孤兒院,去高牆外的世界闖一闖,除了找尋自己的名字,也翻轉自己的命運,在對抗孤兒院院長邪惡計畫的過程中,一步一步,終於了解何謂愛、尊嚴以及希望。
宛如狄更斯經典之作《孤雛淚》的升級版,這本小說除了刻畫弱勢、針諷現實,懷抱善惡對立、兒童成長的雋永主題外,更以豐富的擬人動物角色、緊湊冒險的情節、奇幻迴盪的場景,成功增添了故事情節的感官想像與畫面張力。難怪好萊塢已買下電影版權,摩拳擦掌改編躍上大螢幕。流暢優美的中文譯筆,也為這部小說加分不少,讀來非常享受。【內容簡介

屋頂上的露西

지붕 위 루시
文、圖:金知妍,張琪惠譯,三之三文化,27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這屋頂是我的!」每當有其他貓咪想躍上屋頂,露西總是如此大喊,宣示這一大片黑色屋瓦,是牠玩耍、吃飯、休息的專屬地盤,謝絕打擾,閒貓勿近。但當雨越下越大,露西的黑白毛皮淋得濕漉漉,心情也開始空虛寂寞覺得冷。牠心想,獨樂樂真的不如眾樂樂,若有朋友並肩欣賞放晴美景,感覺一定棒透了。


wu_ding_shang_de_lu_xi_1.jpg



wu_ding_shang_de_lu_xi_2.jpg

(三之三文化提供)

輕巧的篇幅、精短的文字,以及淡雅的色彩畫風,交織成這篇動人的故事,與朋友分享的快樂,當然勝過獨自擁有。有伴,是加倍的幸福。主角露西的萌樣微笑,搖著尾巴在屋簷上的身影,肯定讓貓迷舉雙手投降,大呼可愛爆表受不了。【內容簡介

找媽媽

Akim court
文、圖:克羅德杜柏(Claude K. Dubois),賴羽青譯,格林文化,28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砲彈轟隆襲來,沒有時間猶疑喘息,只能頭也不回,倉促且無助地逃亡,逃離毀壞的家園,逃離無情的戰場。逃亡中與家人分離的阿金,無家可歸,只能一直跑,一直逃,期望有一天能與想念的媽媽再度重逢。

zhao_ma_ma_2.jpg

zhao_ma_ma_1.jpg

書中文字極少,但張力十足的圖像節奏,讓讀者心情隨著情節起伏懸宕,直到最後才能鬆一口氣。鉛筆素描一頁又一頁,那黑白交織且快速流動的筆觸,像踏在心上的紛瑣步伐,呈現出戰火場景的驚心動魄,也刻畫出孩童眼中的焦慮、悲傷及勇氣。【內容簡介

動物謠言追追追1

牠們都是大壞蛋嗎?
Myths and Stereotypes about Animals
文:派芙拉.漢納寇凡(Pavla Hanáčková),圖:琳.道爾(Linh Dao),連緯晏(Wendy Lien)譯,親子天下,32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蝙蝠、狐狸、黑貓通通跑出來大喊冤枉,童話故事裡的牠們總是演出反派角色,一出場恐怖厄運跟著來,但在真實生物世界裡,劇本根本不是這樣演的啊。老鼠都是吃起司長大的嗎?鴕鳥真的會把頭埋進沙子裡嗎?錯錯錯,真是一連串的誤會啊!
這些長年以來「以貌取人」、「以訛傳訛」的動物迷思,都在這本趣味圖畫書中得到平反。除了用可愛繪圖及幽默故事介紹動物的真實習性外,書中更抽絲剝繭追溯這些刻板謠言的成因由來,還給動物們一個公道,引導孩子判斷學習正確的生物知識,對小動物產生同理且深刻的觀察與認識。【內容簡介

跟大師學創造力4

達文西的藝術創舉+21個趣味活動
Leonardo da Vinci for Kids: His Life and Ideas, 21 Activities
文:珍妮斯.賀伯特(Janis Herbert),陳佳琳譯,字畝文化,380元

跟大師學創造力5

貝多芬與他的音樂+21個創意實驗
Beethoven for Kids: His Life and Music with 21 Activities
文:海倫.包爾(Helen Bauer),陳佳琳譯,字畝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知 
從文字及圖片認識人物的一生,是傳統傳記的呈現方式。但這兩本書不一樣,孩子不只讀傳,還可以從書中精心安排的實驗及遊戲,去體驗及想像大師們所處的時代氛圍,成為他們的創意夥伴,一起迎接挑戰,成就人生。例如,你可以跟達文西一塊畫鳥類素描、玩玩鏡像書寫,或是幫貝多芬寫一封介紹信、設計音樂CD封面……這些穿插書中的趣味活動,躍動了閱讀節奏及人書互動,大大激發孩子從做中學的理解樂趣,不只用眼看,更學會身體力行,走入科學家及藝術家的生命經驗裡。【《跟大師學創造力 4》內容簡介】【《跟大師學創造力 5》內容簡介

番薯原來是外國人

種出來的37堂植物課
文:葉綠舒,圖:柯欽耀,國語日報,280元
推薦原因: 知 
一顆小種子,背後其實有著飄洋過海、錯綜複雜的Long story,值得被挖掘、流傳及傾聽。讀完這本書,好驚訝原來我們每天常吃的稻米、番薯,都是千百年前因緣際會落地的「植物移民」,絕非土生土長的台灣種。而被視為外省象徵的芋頭,其實比番薯早來了好幾千年呢。
植物的歷史,其實也是飲食的歷史、文化的歷史,作者以本土觀點出發,鎖定台灣37種最常見的糧食、蔬果、香料,一一剖析它們的身世與行跡,題材獨特,知識豐富,開啟孩子認識盤中吃食的一扇親近之窗。由於是把報紙專欄文章集結成冊,建議編輯在圖文編排以及文字整理上,可再多加一把勁,讓書本的整體風格與閱讀更加清楚流暢。【內容簡介


識性.味性.學性.像表現.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話題》讓孩子的優點被看見:《讓孩子飛》作者羅賓森與嚴長壽對談
螢幕中為美國教育專家專家肯.羅賓森(Sr. Ken Robinson),右為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天下文化提供)
螢幕中為美國教育專家專家肯.羅賓森(Sr. Ken Robinson),右為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天下文化提供)

肯.羅賓森是國際知名創新、創造力與人力資源專家,合作對象遍及歐亞美洲政府、500大企業與國際機構。除了TED至今最熱門的演講、超過6300萬瀏覽人次的「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他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讓天賦自由》、《讓天賦發光》作者,並於2003年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

嚴長壽放下圓山飯店、亞都麗緻飯店總裁身分後,專心為公益與教育效力,現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與台東縣私立均一實驗高級中學董事長。兩人在教育上的理念不謀而合,均呼籲家長不必短視考試成績,而應多面向讓孩子嘗試,進而發現其天賦與熱情,才能因應與家長自身經驗迥異的未來。

▇孩子的優點在教育體制中能被看見嗎?

《讓孩子飛》書中,羅賓森收集了許多家長的苦惱,例如孩子在教學體系中,優點不被重視,缺點卻被放大。或是學校真的可以讓學生找到自己的潛力嗎?學校會真的可以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嗎?

羅賓森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在美國,高中輟學率高達30%,這些孩子並非不愛學習,只是他們不愛去學校上學。高輟學率代表問題不在單一學生,而是整個教育體制。他說,由於科技與數位社群的發展,未來社會需要具備的是創造力、應變力、協作力、高EQ與團隊精神,但學校卻用標準化、考試、過度競爭來扼殺這些能力。

羅賓森認為,學校並非單獨存在,而是受到政策、經費、社會文化等交互影響。政府以高等教育打造國家形象,學校力求漂亮的升學成績來爭取經費,老師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遵循校方升學政策,家長期盼孩子進入明星學校,以求未來工作保障。

這些環環相扣的因素下,課程安排過度強調STEM等實用科目,而忽略人文、藝術與生活教育。老師要求學生反覆練習甚至背誦標準答案,以保證在升學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卻無視於個別學生的差異,進而扼殺部份學生的天賦,甚至斷送原本大有可為的未來。

pixbay_2.jpg
圖片來源:pixbay

▇學業至上的教育,只拿95分崩潰大哭

嚴長壽提到,他大約10年前即認識羅賓森,「第一次讀到羅賓森先生的書,覺得太棒了!立刻帶了6本去見台灣當時的教育部長。」嚴長壽回憶,在與教育部長晤談的過程中,他發現當時的部長非常忙碌,只能處理眼前問題,無法為長遠計。嚴長壽嘆口氣說,因此書中的理念雖好,卻非在上位者心之所繫。政務官因為任期限制,必須著眼於現場問題,「但教育是長期的,改變也是長遠的」。

也因此,嚴長壽不奢求政府的教育政策參照羅賓森書中遠見,而反求諸己,化身為關心教育議題的作者,一字一句寫下諫言。並在台東創辦均一實驗高級中學,期望不只坐而言,而能真正起而行,建立一個教育典範。

羅賓森也並非一昧反對教育體系,他自己是傳統教育的受惠者,一路以優異的成績拿到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學位,又回到大學教書。觸發他檢視教育體制疏漏的,是他的女兒凱特。凱特與羅賓森的學習途徑迥異,她無法認同學業至上的教育體系,「每個在洛杉磯念書的高中生都只想著畢業後進入常春藤盟校,他們會因為考試『只拿95分』而當場崩潰大哭。」

16歲那年,凱特選擇離開學校,在父母的建議與陪伴下,在家自修、擔任志工與課餘打工。她上網進修珠寶設計與手工編織、進入社區大學選修兒童心理課程、參加洛杉磯大學(UCLA)的公開講座,並在唱片公司打工。畢業後,她在創新教育機構擔任諮詢師,並且非常感謝這段自學歷程,讓她找到人生的方向。

羅賓森以親身經歷告訴家長,「人性(Humanity)的豐富與複雜,與其所代表每個孩子能展現的各種特質天賦,遠非教育機構所能涵蓋,因此,家長需要成為老師、學校的助手,看見你的孩子獨特的潛能。」

yan_chang_shou_dong_shi_chang_.jpg
均一實驗高中董事長嚴長壽(天下文化提供)

▇課本知識Google就有,激發好奇心讓老師來

嚴長壽進一步以台灣教育現狀回應。他認為,2000年時台灣經濟一片大好,主政者為收買民心,訴求打開聯考窄門,廣設學校,造成現今超過160所大學,加總的招生名額甚至比大學學齡人口還多。學校為了招攬學生,避免因人數不足而倒閉,變得來者均收,不敢篩選學生,結果是興趣不同、才能不同的學生,共讀同一套教材,整體越來越向下沉淪。

嚴長壽說,教育的自然演化已不足以應付快速變遷的未來社會,「我們需要一場教育革命!」他對家長與老師大聲疾呼,要放下所有過往經驗,讓自己歸零重新開始,因為網際網路構成前所未有的數位社會,老師無法依憑經驗來教導學生,更毋庸期待對孩子的未來有所助益。

「老師所要傳遞的課本內容,現在全在網際網路。Google、Facebook上隨手可得,因此老師的角色不再是授業,而要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學生能主動學習,找到熱情和目標。」嚴長壽說。

以均一學校的教學舉例,這個體制外的學校,從小學到國高中部,全校僅130人,以注重人文與美術教育著稱。嚴長壽分享,最近有一位公民老師,帶著學生扮演敘利亞難民,從沙灘掙扎著匍匐上岸,被追趕、威脅、飢寒交迫、骨肉分離等。短短30分鐘的課程,師生們都流下眼淚,他們從體驗中同理難民的處境,也拉近了現實上遙遠的地理距離。「這時候才來談什麼是中東、敘利亞在哪裡?什葉派與遜尼派為何衝突?難民政策怎樣兩難……這一切才有意義呀!」這位老師不要求學生背誦課本上的冷硬說明,卻透過排練體驗,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種子。

qu_diao_hu_zi_final.jpg
Photo by Matese Fields on Unsplash

▇未來的世界不斷在變

羅賓森與嚴長壽不約而同地從孩子的人性面出發,從每位孩子相異之處,尋找到他們對應世界的方式。108新課綱即將上路,面對廣大的家長,嚴長壽苦口婆心地說:「學歷不代表能力,與其一面批評現狀、一面任憑孩子受填鴨式教育之苦,不如大膽一點,放開手,讓孩子盡情去嘗試吧。」

羅賓森也提到:「不要為孩子的未來設限,也不要認為過去你既然是那樣受教育的,你的孩子也該接受這樣的系統……由於世界不斷在變,這樣的看法可能是錯的。你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在不同層面的發展,幫他們找到才能和興趣,讓孩子創造自己的人生——畢竟你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bep041.png讓孩子飛:別讓僵化體制扼殺孩子的未來
You, Your Child, and School:Navigate Your Way to the Best Education
作者: 肯.羅賓森(Ken Robinson)
    盧.亞若尼卡(Lou Aronica)  
譯者: 廖月娟
出版:天下文化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肯.羅賓森(Ken Robinson)​
國際知名創新、創造力與人力資源專家。合作對象遍及歐洲、亞洲和美國政府,以及國際機構、世界500強企業、非營利組織和世界頂尖文化組織。他的演說充滿熱情,鼓舞人心,善於以幽默勵志的方式傳遞深奧的知識,廣受歡迎。他告訴全世界讀者,在全球經濟新形勢下,商業、教育與組織的需求應如何變化。2003年,因為對文化藝術的卓越貢獻,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2005年,他被《時代雜誌》、《財富》與CNN聯合評為「主流之音」。著有《讓天賦自由》、《讓創意自由》、《讓天賦發光》、《發現天賦之旅》等書。

盧.亞若尼卡(Lou Aronica)
曾創作兩本小說,並與他人合著非文學類作品,包括與拉派爾(Clotair Rapaille)合著的暢銷書《情感行銷的符碼》(The Culture Code,天下文化)。現與妻子凱莉及四名子女居住於美國康乃迪克州。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Stacy(文字工作者)
2018-07-21 20:01
閱讀通信 Vol.003》青春的閱讀是一生的養分

整理:阿多利

係金A,青春時的閱讀是一生的養分!在本週的報導中,通通編看到大安高工同學青春的臉龐,認真專注的神情,就不禁想起上週BL的精彩文章(喂)不是不是,是想起自己念高中時,時常和朋友討論已經看完圖書館哪一區的書櫃,準備要進攻下一個書櫃。青春真好~~~喔不是,是閱讀真好。

以前借書要填書後的借書卡,蓋還書日期章,但大安高工舉辦的閱讀挑戰賽已經在用APP答題,程式還是同學自己寫的!通通編是否該躲回老人山洞(嗚嗚)⋯⋯雖然書總是讀過一本忘一本,但那些藏在文字裡的回憶,會在多年後重讀時,偷偷跑出來。

本週「書.人生」專欄邀請到作家李欣倫,分享她的重讀經驗:二十來歲讀書看到孩童的描寫覺得浪漫,等到真的當了媽,才發現媽啊一切都是災難。重翻書可以和過去的生命對話,這是閱讀的樂趣,是的你的青春都被書抽走了(好可怕)

kan_tou_3-ol-01.jpg

本週多篇文章都用不同角度提到青春,快去翻一本你中學時讀的書吧,本週文章請見:

  • 【書・人生・李欣倫】一個母親的誤讀
    (小孩總是用純真的臉龐,把你的世界搞得一團混亂(白眼)唉唷但作家把自己與孩子的故事,又寫得這麼搞笑又讓人感動......)
  • 【書評】遺恨自成傳奇:淺評鍾曉陽《遺恨》的新意
    (《遺恨》的後記〈傳奇不在〉雖然只有幾百字,但文字好苦好苦,用它搭配書評一起服用,一次補足作家逝去的歲月)

zhu_tu_s_0.jpg

  • 【話題】向手塚致敬!大家一起來畫黑傑克
    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今年90歲冥誕,各行各業的達人一起來畫他們心中的怪醫黑傑克,通通編最喜歡川菜館小開的畫(偷告白XDDD)

zhu_tu_68.jpg

/21(六)~7/29(日)活動預告

通通編整理了接下來兩週的全台閱讀活動,祝你能找到假日出遊的靈感!
對了對了,我們近期做了一個「移動閱讀233」專題,裡面有3種書店旅行路線跟233個全台閱讀空間大盤點,出去玩之前也可以參考喔。想要自己找藝文活動?請上:Openbook閱讀通

7/21(六)

14:00
夏日好寫詩-暑假系列活動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 齊東詩舍 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活動頁面➤】
14:00
《聽大師說海洋》海洋鯨靈 與 海洋探索

地點:長榮海事博物館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活動頁面➤】

2f754cb7-5e5d-4cc2-b441-efdc569a22cf.jpg
14:00 ~ 16:00
原來,改變一個人可以這麼簡單!動機式晤談的改變力

地點:高雄婦女館 演講廳  高雄市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77號 活動頁面➤】
14:00 ~ 16:00
講座:誠品與在地關係 ─ 閱讀與分享

地點: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館  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144號 活動頁面➤】
14:30 ~ 15:30
《當日本 OL 變成了韓國不良主婦》新書分享會-台北場

地點:金石堂信義店 5F龍顏講堂 臺北市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二段196號5樓活動頁面➤】
15:00 ~ 16:30
少女彼此凝視|台南林檎二手書室

地點:林檎二手書室  臺南市南區國華街一段24號活動頁面➤】
15:00 ~ 17:00
冒煙的何止於汽車!——廖玉蕙新書分享會

地點:行冊 walkingbook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33號1樓活動頁面➤】
16:30 ~ 18:00
黑天鵝效應-7月唐恩讀書分享會

地點:唐恩書店  臺南市中西區衛民街70巷28號活動頁面➤】
19:00 ~ 21:00
同性婚姻的法律想像力:納思邦的人性與法學觀點

地點:1987商周書房  臺北市臺北市民生東路2段141號 1F活動頁面➤】
20:00 ~ 21:30
[敦南夜講堂]寫一趟回家之路

地點:誠品書店敦南店 2F 藝術書區閱讀桌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45號活動頁➤】

7/24(二)

10:00
2018樂音幼享閱讀趣──親子活動

地點: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影音館1F 臺中市霧峰區中正路738-1號 活動頁面➤】

7/27(五)

19:00 ~ 21:00
離家與返家之間:《保密到家》&《囚徒劇團》

地點:新手書店  臺中市西區中興里向上北路129號  活動頁面➤】

bbe901a5a-1072-42d7-ab89-82a35a145f72.png
19:30 ~ 21:00
【文學讀書會-七月】工作日誌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727b0713-928d-4d78-ad96-7b9744ed61b8.jpg

7/28(六)

09:30 ~ 16:30
2018關係治療法核心理論訓練工作坊

地點:台北「張老師」中心  臺北市臺北市大直街20巷18號活動頁面➤】
10:00
為兒童說故事-2018親子繪本系列活動

地點:齊東詩舍  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 活動頁面➤】

1511354221188_6.jpg
14:00 ~ 15:00
《當日本 OL 變成了韓國不良主婦》新書分享會-台中場

地點:金石堂福科店 1F咖啡區  臺中市西屯區福科路479號活動頁面➤】
14:00 ~ 16:00
謝旺霖╳駱以軍——《走河》新書座談會

地點:誠品敦南店視聽室  臺北市臺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號B2活動頁面➤】
14:00 ~ 16:00
《太陽之子 古英勇》新書分享會 認識部落裡永遠的太陽

地點:涴莎藝術展演中心永華館  臺南市中西區永華一街75號活動頁面➤】
14:00 ~ 16:00
講座:蔡淇華《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新書分享講座(台北場)

地點: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3樓 演講廳  新北市板橋區貴興路139號3樓活動頁面➤】
14:30 ~ 15:30
離家與返家之間:詩人對談
地點:曬書店  臺南市台南市新營區中山路93-2號2樓活動頁面➤】
19:00 ~ 21:00
青春不落幕—你甲我作伴 新書彈唱會

地點:海邊的卡夫卡 Kafka by the Sea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44巷2號2樓活動頁面➤】

a0d16d57-51ba-4ade-aad3-11c8da9e008c.jpg

7/29(日)

14:00 ~ 15:30
棄的位置|《棄之核》新書分享會

地點:新手書店  臺中市西區向上北路129號活動頁面➤】
14:00 ~ 16:00
講座:蔡淇華《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新書分享講座(台中場)

地點:精武圖書館4樓 大講堂   臺中市台中市北區精武路291-3號活動頁面➤】
14:30 ~ 16:30
走河》新書分享會——誠品台中園道店

地點:誠品台中園道店3F藝術書區  臺中市西區公益路68號3樓 活動頁面➤】
19:00 ~ 21:00
自由人高橋步全球行腳活動【台灣站】─高橋步X山﨑拓巳
地點:金石堂信義店5F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二段196號5F活動頁面➤】

b270e4f5-df72-4679-833a-6908d4d3347e.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