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書房》2017年總回顧:四大通路的日本暢銷書排行榜
東販、日販、日本亞馬遜,及日本公信榜。(Logo取自各家官網)
東販、日販、日本亞馬遜,及日本公信榜。(Logo取自各家官網)

2017年只剩下幾天,從明治時期就改過新曆年的日本街頭充滿年味。走進超市處處都在播放耶誕歌曲,街上人行道旁的銀杏已被修剪成一片光禿。大學裡也進入了寒假的氣氛,這週上完課,下次跟老師同學見面時已經是新的一年,於是下課時一片「預祝您新年快樂」(よいお年を),我這個老派台灣人入境隨俗也跟著說,但還是覺得怪怪的不習慣。

年底了,各種統計資料也紛紛出爐。2017年書市排行榜前幾名的面孔,在幾家不同單位的統計下,有些許出入,其中的差異饒富興味。

日本目前較知名的書籍銷售統計資料,有日本本地出版通路商日販、東販的資料,專業的情報統計公司Oricon日本公信榜,和來自美國的網路書店巨擘日本亞馬遜4家。日販(日本出版販賣公司)和東販(東販公司)是日本出版界的兩大通路商。這兩間公司是日本3500家出版社,以及12000家書店之間的中介,除了負責書籍的物流、退貨等服務,也兼具金流功能。

日本出版市場從90年代末期就陷入長期的不景氣,2015年的日本出版市場,銷售金額僅有15,000億日圓,與書市景氣最熱的1996年的26,000億日圓相比,有1兆日圓的營收蒸發不見。日販和東販為了因應不景氣,也提出了出版共同流通計畫,或者建立大型物流中心,以減少倉儲成本,即時應對書店需求,並掌握數據,改善書籍物流的效率。

tohan.jpg
東販2017銷售排行榜(擷取自官網)

日販2017.jpg
日販2017銷售排行榜(擷取自官網)

2017年兩家通路商的銷售榜單其實相似度很高,反映出日本書市今年的市況。第一名由高齡94歲的直木賞作家佐藤愛子奪得。她的散文集《九十歲有什麼可喜》在兩家排行榜都拔得頭籌。這本散文集原本是在八卦週刊雜誌《女性Seven》連載,獲得中高齡女性的支持。出版後讀者更擴大到各個性別及年齡層,不分男女老少都為她直率不加修飾的筆鋒傾倒。

生命.jpg年過九旬還創作不倦的作家,不僅只有佐藤愛子一人,另一位高齡95歲的比丘尼瀨戶內寂聽,也於日前發表了「最後的長篇小說」《生命》(いのち,講談社)。《每日新聞》12月18日的專訪當中,提到瀨戶內寂聽用盡最後的力量,透過小說這種虛構的文體,表現60、70年代兩位日本知名女作家河野多惠子和大庭美奈子的競爭關係,以及包含性生活的夫婦關係等等。相信本書在明年的暢銷排行榜上應能占有一席。年齡對日本作家來說並不是一種限制,反而是人生經驗智慧積累的優勢。

日販及東販的榜單,本刊已在日本書房》12月藝文短訊有簡潔扼要的介紹,在此就不重複。可惜這兩家公司的榜單只有排名,並沒有提供實際的銷售數字,想要比較同一作家不同年份作品時會受到限制。

幸好Oriocn日本公信榜的榜單,就提供了詳細的銷售數字。Oriocn日本公信榜於1967年創立時,公司名稱是Original Confidence公司,1992年才改名為Oricon公司,中文習慣譯成「日本公信榜」。

該公司每天、每週、每月、每年都會在網站上公布音樂影像作品的銷售數字,是日本最具公信力的銷售榜單之一,台灣的日本流行樂迷都十分熟悉。其實除了音樂及影像產品,日本公信榜也有針對書籍銷售進行調查,每週發表含銷售數字的排行榜。除了書市整體的排行榜以外,也依照漫畫、文庫、寫真集、輕小説、文藝、時尚流行、美容瘦身等10種分類排行,非常即時且詳盡。

oricon01.jpg
日本公信榜(擷取自官網)

日本公信榜的銷售排名,跟日販或東販的榜單雖然略有出入,但大致方向是相同的。比較令人注目的是,村上春樹的《刺殺騎士團長》與上一部長篇小說《1Q84》的比較。

在日本公信榜的統計中,村上《刺殺騎士團長第一部》強壓直木賞與書店大賞的雙料冠軍,恩田陸的《蜜蜂與遠雷》,以50.2萬本拿下「文藝」分類的第一名。這是村上繼2009年《1Q84 BOOK1》、2010年《1Q84 BOOK3》、2013年《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之後,第四度摘下此分類的冠軍,也創下了個人最多次年度冠軍的紀錄。

《刺殺騎士團長》在日本是分成1、2兩部販售,兩本初版各印了50萬本,總計100萬本。和《1Q84 BOOK3》初版50萬本,開賣前再版20萬本總計70萬本,以及《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初版30萬本,開賣前再版20萬本相比,可說是不相上下。

murakami01.jpg
村上的《刺殺騎士團長》開賣首日是書店盛事。(圖片擷自youtube)

《刺殺騎士團長》開賣第一週的銷售數字,分別是26.7萬本、21.1萬本,合計47.8萬本,與7年前的《1Q84 BOOK1》、《1Q84 BOOK2》第一週合計35萬本的銷售量比起來,有個好的開始。可是全年度的銷售數字,《刺殺騎士團長》第一部賣了50.2萬本,第二部賣了41.9萬本,雖然仍是銷售大熱門,但與熱銷300萬冊的《1Q84》系列相比,好像有點不如預期。

許多讀者把《刺殺騎士團長》銷售的不如預期,歸因在村上的小說廿年來似乎不停重複,了無新意。然而評論家栗原裕一郎在網路媒體《東洋經濟Online》上的書評認為,我們確實可以在村上的長篇小說作品找到一個他反覆書寫的「結構」:懷著喪失感虛無感的主角,不停找尋某種東西(彈珠玩具、羊、女朋友、妻子)。世界有兩層,主角往來現實世界和異界之間,藉以推展故事。異界的某個邪惡的存在(羊、小人),試圖入侵現實世界……然而這樣的反覆並不是江郎才盡,而是村上春在摸索,如何用最好的「隱喻」(metaphor)來勾勒他想表達的理型(idea)。也就是說,村上的長篇小說中反覆書寫同一結構的過程,是作家漫長的格鬥。

同樣銷售成績不如前作的,還有知名諧星又吉直樹。又吉在2015年以小說《火花》擊敗諸多對手,拿下日本純文學新人大獎「芥川賞」,驚動了日本社會。《火花》不僅總銷量超過280萬本(含單行本及文庫本),也帶動刊載《火花》全文以及當屆「芥川賞」選評內容的文藝雜誌《文藝春秋》的銷售量,超過113萬冊,是該雜誌有史以來第二高的銷售成績。銷售創下佳績的《火花》,2015年立刻拍成連續劇,今年更拍成電影,由知名演員菅田將暉與桐谷健太領銜主演,在日本熱潮不斷。

然而跟《火花》相比,又吉今年的新作《劇場》就沒那麼耀眼。在日販與東販的排行榜中擠進了前20名,公信榜的統計排行36名,賣出23.4萬本。成績雖然不俗,但難與前作相比。又吉在暢銷文學作家與諧星之間要如何平衡,相信是他接下來的課題。

amazon2017.jpg
日本亞馬遜於年末推出各類商品的銷售排行榜。(取自官網)

最後是日本亞馬遜網站的銷售排行。亞馬遜從2000年進軍日本起就勢如破竹,在日本取得極佳的銷售成績。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2016年日本亞馬遜的營業額年增率超過17%,突破了一兆日圓,是日本零售小賣業的第六大公司。亞馬遜並沒有公開每年販賣書籍的營業額,但一般認為已超過日本本地所有的網路及實體書店,成為日本最大的「書店」。

根據《每日新聞》的報導,日本亞馬遜自今年6月起,決定取消部分與通路商日販的合作,如果消費者訂購沒有庫存的書籍,亞馬遜不再透過通路商叫貨,而是直接向出版社訂貨。亞馬遜的理由是減少物流時間,加快配送效率,使消費者能更快拿到想看的書。但是日本出版者協議會則認為,亞馬遜試圖取代通路商,假若讓亞馬遜的勢力繼續壯大,未來小出版社可能會失去與亞馬遜的議價權。可以看出,日本亞馬遜掌握了日本出版市場相當的份量,對出版社來說,是又愛又懼怕的對手。

白石麻衣04.jpg

亞馬遜的排行榜和其他三個排行榜相當不同。比方前述的《九十歲有什麼可喜》,或《蜜蜂與遠雷》,在亞馬遜的前20名中都不見身影。亞馬遜排行榜的第一名是料理研究家柳澤英子的食譜《瘦身常備菜》,第二名是偶像團體「乃木坂46」成員白石麻衣的寫真集,第三名是日本翻拍成連續劇的勵志書《被討厭的勇氣》,是再次入榜。柳澤的另一本食譜《全部微波!瘦身常備菜》(全部レンチン! やせるおかず 作りおき: 時短、手間なし、失敗なし)也拿下第十名,在亞馬遜排行榜前十名當中占有兩個席次。

瘦身常備菜02.jpg柳澤這幾年除了食譜之外,也上了幾個綜藝節目,《瘦身常備菜》系列熱銷165萬本,並不是冷門書,可是在日販和東販的前20名當中都沒有這兩本書,日本公信榜的排行榜中,《全部微波!瘦身常備菜》以40.9萬本位居11名,《瘦身常備菜》則是以32.8萬冊拿下19名,勉強擠進前廿。

綜觀日本亞馬遜的榜單可以發現,實用工具書占居不少位置。除了第1、第10名是柳澤的食譜外,第6和16名是TOEIC多益考試用書,13、17、20名是《最熱門有趣的漢字練習》系列,18名是佐久間健一的《模特兒私藏!體幹歸零瘦身》(モデルが秘密にしたがる体幹リセットダイエット)。也就是說,前20名當中,實用工具書就占了8本,和其他排行榜大不相同。

亞馬遜除了是網路書店,也販賣各式各樣的商品,包含各種食品或日常消耗品。也許消費者在購物的同時,也順便將這些實用工具書放進購屋車裡,造就了與其他通路不同特質的榜單。

網路購物除了便利快捷,另一個特色就是更為隱密。也許有許多人不好意思進實體書店購買偶像寫真集,在網路書店購買就沒有這層顧慮。這或許是白石麻衣的寫真集能攻占亞馬遜排行榜第二名的原因。星野源的《從生命的車窗向外望》(いのちの車窓から)也不在日販和東販的前20名,在日本公信榜也只有26名(25.6萬本),在亞馬遜的排行榜上則是拿下第12名。

日本書市雖然陷入長期的不景氣,至今仍看不到隧道出口的亮光,儘管如此,日本的出版市場還是顯露出一定程度的活絡氣氛,暢銷作家仍具有一定的號召力,不同類別的書籍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回顧了2017年日本書市的暢銷書籍,有數到您的心頭好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現場》差點開下山崖,也要把書帶給你——新北市圖行動書車上山下海奮鬥記
行動書車司機鍾先生(左)與新北市立圖書館課長李毓偉。
行動書車司機鍾先生(左)與新北市立圖書館課長李毓偉。

冬至午後,新北市立圖書館(文後簡稱「新北市圖」)行動書車駛進菜寮捷運站外的中山藝術公園,車蓋朝四周掀起,彷彿鮮花盛開一般,揭露了滿載書籍的車廂,來往行人紛紛駐足翻閱。

新北市腹地廣袤複雜,圖書資源分配不均,偏鄉地區更為明顯。102年縣市升格之後,新北市圖啟動行動書車服務,載著滿滿的書流浪到山間海邊,深入社區、學校、看守所,將書帶到更多人身邊。

▇ 人在哪,書車就開到哪!

目前新北市圖自有四輛書車,載書量達兩千多本。司機鍾先生說,每當書車車廂一展開、燈光一打,總能立刻抓住路人目光,尤其相當受小孩歡迎,他們時常想爬到車上玩耍。

行動書車開遍大街小巷,不只將書送到大家面前,也提供即時辦證借閱的服務。加上新北市圖的「通借通還」措施,整合了新北市共29分區的藏書資源,民眾除了從書車借還書,也可直接至分館歸還,鼓勵民眾走進圖書館,善用館藏資源,「只要你使用過行動服務,就會提高走進圖書館的機率!」新北市圖課長李毓偉說道。

新北市圖行動書車自103年起開始停靠各大交通據點,或者積極參加大型活動,出沒人潮洶湧之處,加強推廣閱讀風氣。

目前行動書車固定的停靠據點包括捷運菜寮站、淡水站、永寧站以及樹林火車站等地。李毓偉回憶道,當初為了尋覓適當的交通據點,買了捷運一日票各站跑透透,與當地機關多次協調才得以順利合作。

IMG_0413.jpg

IMG_0012.jpg

IMG_0169.jpg

▇ 飛天遁地深入鐵窗,分享閱讀的自由

偏鄉圖書資源普遍不足,書車成為令人引頸期待的百寶箱。曾經書車開往全校師生僅有十數人的雲海國小,下課鐘一響,小朋友便迫不及待飛奔過來看書,老師直接帶學生到書車旁上作文課,當天館員還與師生共進營養午餐,荒僻山間頓時成為完美的開放圖書館。

穿梭於蜿蜒山路,書車也發生過下山時煞車失靈的驚險狀況。流浪途中雖有風雨,卻往往在某些罕為人知的角落看見最美的風景。李毓偉分享道,某年書車來到林口山上收容街友的觀照園,原本不抱太大希望,沒想到借閱情況非常踴躍,與社會對於街友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我感覺到他們真的只是時運不濟,但還是很想要改變自己,為自己做點什麼。」

特別的是,新北市圖行動書車的落腳處還包括了少觀所及看守所,館員吳菁菁表示,因為受刑人證件不在身邊,便由各室舍監辦理團體借閱證,採團體方式借還書籍。

吳菁菁觀察到,旅遊類及食譜書最受女性受刑人的歡迎。也許,在行動及飲食都受限制的囹圄中,唯有閱讀能帶人抵達鐵窗外自由的一端。
IMG_0452.jpg

IMG_0209.jpg

 從「書車」到「書房」,行動服務再進化

新北市圖行動書車服務至今,借閱冊數及辦證人數逐年皆有平穩成長,但行動書車能抵達之處終究有限,新北市圖今年六月推出體積更小、機動性更強的「行動書房」,深入私人企業、醫療院所、大賣場、捷運站內等室內場所,以特製的移動式書櫃進行展示。書櫃展開後就是行動服務臺,提供諮詢辦證借閱服務,書箱兩側擺滿精選書籍,每次展出皆有精彩的主題展覽及知識互動服務。

被問到最有趣的行動書車或行動書房經驗,圖書館員都有滿滿的故事分享,有人談起在醫院帶銀髮族讀者一邊做體操一邊問答,有人聊到了前往看守所服務時的學習,故事五花八門,但共同點就是訴說故事時,館員臉上都掛著笑容與希望。

新北市圖積極拓展行動服務,不僅希望喚起大家翻書的熱情,也希望將閱讀的美好帶進每個角落。那一張張期待的臉孔,讓每一台使命必達的行動書車,有了溫暖的停泊之處。

▇​ 行動書車的心臟:發電機

IMG_0858.jpg
鍾先生所指的藍色物體,便是發電機。

小小的發電機,是行動書車的心臟。發電機蓄滿電力,連接筆電讓工作人員即時為民眾辦理借書證及借還書服務;當天色漸暗,發電機也為書車提供燈光,照亮每一本等著被翻閱的書。

▇ 讀力時代:行動書車快閃活動

DM_1.jpg

DM_3.jpg

主辦單位|文化部
承辦單位|台北書展基金會、新北市立圖書館
執行單位|獨立出版聯盟
協辦單位|臺北市立圖書館、基隆市公共圖書館、Openbook閱讀誌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12-25 18:52
世界書房》12月歐美童書藝文短訊

▉7年前,甫從大學畢業的艾蜜麗.默柏利(Emily Moberly)前往宏都拉斯的雙語中學教書時,發現班上的孩子幾乎從來沒有自發地讀完任何一本書,因而立志要燃起他們對閱讀的熱愛。趁著返家度假,她帶回一整個行李箱的書本,在教室設立了一座小型圖書館,這些書改變了這些學生的生命。

後來默柏利雖然回到美國,轉到其他領域工作,卻不時聽聞這些學生的消息,他們大半都成了終生熱愛閱讀的讀者。默柏利大受鼓舞,在好友的協助下,於2010年募款催生了「旅行的故事」(Traveling Stories)這個非營利組織,目的在「提高孩童的識字率與金錢管理技巧,幫助他們脫離貧窮,成為具有生產力的社會團體成員。」

這個非營利組織初期的工作目標是在國際社區開設圖書館,包括蘇丹南部、柬埔寨、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和菲律賓,7年後的今天則將主力放回到默柏利自己國內的社群,特別是「孩子們到處閒逛的地區」。


linda-reading-1024x768.jpg

「旅行的故事」志工為服務地區的兒童朗讀童書。(取自官網)

2011年,默柏利在聖地牙哥的農夫市集設置了第一座「故事帳篷」(StoryTent),提供2歲到12歲的讀者們相關的圖書。孩子們挑選一本書,讀給志工聽。每讀完一本,或聽了一本書,就可以得到幣值一塊的「故事錢」(book bucks),累積的故事錢可以兌換自動鉛筆、玩具黏土,甚至簡易烤箱等獎品。

「旅行的故事」在各地的推動,都有顯著的成效,不論是哪個地區的兒童們,都展現出對書本的渴望及對閱讀的興趣。默柏利認為,「雖然貧窮與飢餓等問題看來比低識字率的問題迫切,但學習閱讀對於孩子的一生有長遠的影響,閱讀有助於孩子們變得獨立,打破貧困的惡性循環。」


James_Baldwin02.jpg

鮑德溫及其為兒童創作的童書。(取自wiki)

▉著名的非裔美籍小說家、劇作家及人權鬥士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唯一一部為兒童寫作的圖畫書即將再版上市。1976年,鮑德溫的圖畫書《小人兒、小人兒:童年的故事》(Little Man, Little Man: A Story of Childhood)由Dial出版社出版,不過當時「快速又靜悄悄地」絕版。2018年8月,美國杜克大學出版社將重出這部作品,採用與原版相同的巴黎藝術家優蘭.卡札克(Yoran Cazac)的插畫、加入鮑德溫研究學者尼可拉斯.巴格(Nicholas Boggs)和珍妮佛,德希爾.布洛迪(Jennifer DeVere Brody)執筆的介紹文,鮑德溫的姪子TJ卡瑞法(Tejan “TJ” Karefa)撰寫的前言,以及由卡瑞法的姊姊艾莎寫作的後記。

卡瑞法姊弟在曼哈頓的童年時光,正是鮑德溫寫作這本書的靈感來源。TJ央求經常來訪的舅舅寫一本有關於他的童書,當時居住在法國南部的鮑德溫於是創作出這本童書。據作者的自述,本書「讚頌非裔小孩們的自尊。」這個故事的主角是4歲的TJ,他住在生氣勃勃的哈林區,與朋友們一起玩,為鄰居跑腿。在成長過程中,TJ遭遇成人世界的現實,不斷面臨新挑戰,可是這個小人兒始終懷抱遠大的夢想。

本書的新版得以問世,得歸功於紐約大學英語系助理教授尼可拉斯.巴格。他大學時期在圖書館發現了這本絕版書,後來在輾轉聯絡的過程中,鍥而不捨地連繫上插畫家卡札克本人,促成這個再版計畫。相較於《小人兒、小人兒》當年稀稀落落的迴響,巴格相信這本圖畫書在今日可以被更多人理解,因為「人們需要日益多元化的書本,也有愈來愈多書籍跨越了童書與成人書之間文類的界線。」


Pat Hutchins.jpg

《母雞蘿絲去散步》作者哈群斯。(圖片擷自youtube)

▉童書界失去了兩位受人喜愛的作者,分別是創作《母雞蘿絲去散步》和《晚安,貓頭鷹》的佩特.哈群斯(Pat Hutchins),還有以「薔薇村的故事」鄉間故事系列聞名於世的吉兒.巴克蓮(Jill Barklem)。

1968年出版的《母雞蘿絲去散步》是哈群斯的第一部童書作品,她也因這本書受到全球讀者的讚譽。哈群斯一生總共創作了四十多本童書,其中多部都已成為童書史上的經典,有些被改編為大受歡迎的電視劇集,有的成為課堂上的讀物,或為作者贏得格林威大獎的殊榮。


Jill Barklem.jpg

巴克蓮「薔薇村的故事」曾改編成動畫。(取自官網)

以英國鄉間為背景的薔薇村系列,總銷售量七百萬冊以上。巴克蓮筆下每一本故事都經過仔細的考據,耗費兩年以上的時間寫作。舉例來說,她會先在自家廚房試作故事裡出現的每一道料理,確認那些料理真實可行。這些細膩的觀察,隨著薔薇村的故事,在全世界風行超過35年的時間。


SharedImage-76576.jpg

派丁頓熊。(取自官網)

▉因為創造出派丁頓熊受到全球讀者熱愛的麥可.龐德(Michael Bond)雖然於今年6月過世了,但他身後留下了一個禮物──根據報導,派丁頓熊系列的最後一集《聖保羅大教堂的派丁頓》(Paddington at St Paul's)將於2018年作者逝世周年時與大家見面。
作者的女兒凱倫.詹可(Karen Jankel)表示,父親在過世前完成了派丁頓最後一集的故事。在新的故事裡,派丁頓在拜訪倫敦著名的地標時,被誤認為合唱團的男孩。詹可表示,「我父親的筆下有魔法,我想他不會希望別人在他過世後繼續撰寫這個系列的故事。」
巧合的是,最後一集故事的出版日,也將是派丁頓系列第一集故事《一隻叫派丁頓的熊》出版60周年的紀念日。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12-23 09:16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