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絢

張亦絢作家

台北木柵人。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早期作品,曾入選同志文學選與台灣文學選。另著有《我們沿河冒險》(國片優良劇本佳作)、《晚間娛樂:推理不必入門書》《小道消息》,長篇小說《愛的不久時:南特 / 巴黎回憶錄》(台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台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

照片攝影:陳怡絜

書評》小學同學與連環謀殺案:張亦絢評臥斧《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

2023-03-28

我對教我罵髒話的朋友道:「我什麼髒話都可以罵,但『婊子養的』不行。」「為什麼?」「因為,」我毫不猶豫地道:「我小學同學C的媽媽就做這一行。」說完這話,我自己都嚇一跳:原來,小學同學對我的影響,...閱讀更多

書評》從博物館周邊到給力繪本:淺談《娃娃博物館奇案筆記》

2022-02-12

嗯,我並不覺得把安迪.沃荷做成襪子就是最好的點子,但離開南科考古館時,可以帶個捲尺,頗讓我心滿意足——換成另一人,狀況也許又會倒過來。然而,大體而言,用心對待其「周邊」的博物館,屬於少數。...閱讀更多

書評》文學作為今天的交代:張亦絢談小說合輯《大疫年代十日談》

2021-10-29

《大疫年代十日談》這本集結29篇故事的小說集,在美國是2020年7月出刊的。我翻看自己同年6月的日記,有「疫情:美國已有超過12萬人死亡,台灣加零多日後,有原因不明的零星確診。」一句。同年8月,則是...閱讀更多

評論》張亦絢主編九歌109年小說選:這是因為我們還能夠假設

2021-02-09

在擂台上使出一記漂亮的左勾拳,這值得喝采 ; 但左勾拳要是用在街上或其他地方,就叫「人身傷害」。如果不意圖傷害,也非愛好拳擊,目標是讓人們透過實際體驗,思索暴力、身體界線或其他尚無以名之的內容,那麼...閱讀更多

話題》經典誕生全紀錄:重建卡繆《異鄉人》的「文學白皮書」

2020-04-21

還是文學少女的某日,友人在咖啡廳裡,對我說起卡繆的《異鄉人》。我嚴厲地說:「妳必須全部重讀。」——這不是要說,卡繆從很早以前就是談資。而是,當我憶起那一刻,我萬分訝異於一事:《異鄉人》...閱讀更多

書評》我不知道如何去愛:讀《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

2019-12-23

我對精神疾病有多少了解呢? 很多年前,我曾前去聆聽在巴黎舉辦的「精神疾病與民主」國際研討會。在那裡,第一次聽到義大利的學者報告,由巴薩格利亞醫生(Franco Basaglia)...閱讀更多

2019臺灣文學金典獎.決審觀察》張亦絢:小說少而美:知性引辯論

2019-10-22

詩集是這次決選作品中,數量最多且引起較少爭議的。除有一本詩集引起現場詩人評審立即與強烈的對立之外,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選擇的標準似乎自動從選出好詩集,自然調整為開創性足夠與否。也許是在這種情勢中,...閱讀更多

話題》小說家的非虛構分身:張亦絢談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

2019-08-19

每回,我聽說拉丁美洲的小說在台灣很難推廣給大眾時,都會大吃一驚。曾有一個時期,我感覺到四周的氛圍在在都表明了,最出人意表的文學,只會在拉美誕生——或許那種興奮之情是有點偏執與過頭了,...閱讀更多

書.人生.張亦絢》我的破爛寶貝

2019-03-28

我喜歡逛書店這事,差不多算病態吧。書店一進眼簾,很難不進去晃兩下。不是都說有芳香療法嗎?可能就是這點道理,書店有書店的味道,或許還有療效。記得有回我在床上讀零雨的《田園 / 下午五點四十九分...閱讀更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