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繪本"相關的文章列表
大人讀繪本》用圖畫呈現的文學:看Image3系列繪本
一隻大白鯨魚出現在繪本的精裝封面上,這部繪本是一般書本的兩倍大,書名是《亞哈與白鯨》。如果你讀過《白鯨記》,也許會猜測這是把文學名著轉變成繪本形式,打開一看,... 閱讀更多
現場》貓哥駕著唐吉軻德,為新住民巡迴推廣閱讀
搭乘火車一路欣賞東北角小鎮的自然風光,經過溫泉之鄉礁溪、緊鄰海水浴場的福隆、貓比人多的侯硐,來到相對靜謐的瑞芳。遊客在此兵分兩路,其一轉往親子遊重鎮基隆海洋科學館,另一股人潮湧向悲情城市九份金瓜石,... 閱讀更多
活動》當個台語好學生,說繪本故事給老人聽
大媽坐殿、二媽吃便、三媽愛人扛、四媽閹尻川、五媽五媽會。 「為何叫大媽坐殿咧?」說書人站在媽祖前與眾多老人中間,用不太輪轉的台語費力解說——原來,因為「伊最大仙」,所以又叫鎮殿媽祖;... 閱讀更多
人物》讓孩子建築自己的夢與未來:專訪在法國做圖畫書的葉俊良
「在巴黎開童書出版社的台灣人」,葉俊良的這個身分,屢屢引起眾人的好奇。而他不僅在法國成立鴻飛文化出版社(Editions HongFei Cultures),以發行人、... 閱讀更多
對談》如果忍者紅通通——繪本畫家林小杯與木內達朗的對話
如果一個紅通通、非常吸睛的忍者,因為色彩高調、任務失手被發現了,結果會怎麼樣呢? 2016年,繪本畫家林小杯赴日本演講,其後與步步出版編輯總監高明美逛遊東京書店時,... 閱讀更多
繪本書房》不怕破梗,一讀再讀:當國王遇見青蛙
故事有一條界線。在為孩子們陳述時,我總會小心翼翼地提醒自己:別越了界。生怕一旦破梗、劇透了,孩子對結局的期待也跟著被消減,甚而可能剝奪他們自行閱讀的興緻。 因此,... 閱讀更多
人物》「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沉重又輕盈的流亡:專訪旅德繪本作家張蓓瑜
怎麼跟小朋友介紹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這位敏感而憂鬱的思想家?又該怎麼跟他們談論流亡這件事呢?在德國從事繪本創作的張蓓瑜,找到了「行李箱」這個切入點,帶給我們《... 閱讀更多
繪本書房》嚴不嚴重?要不要緊?—C'est grave!C'est pas grave!
在某超市櫃檯,我掏出會員卡結帳,櫃檯人員熟練地刷著卡一邊說:「你好!請問有會員卡嗎?」語聲落定時,我正把他刷好歸還的卡片收進皮夾。「嗯?」我滿臉黑人問,抬頭微笑看著他。... 閱讀更多
童書評》這邊亮,那邊亮,好像許多小星星:評《水中的光亮:螢火蟲生態繪本》
大約3年前,我和家人搬進東海大學的教師宿舍,宿舍前有一片很大的草地。記得有天晚上外出回家時,在黑暗的草地上看見好幾顆閃爍著螢光綠的小亮點在飛舞,一家人都很興奮地大聲叫出來:「螢火蟲耶...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