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370 吹來一陣真摯情思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綠之歌 -收集群風-
緑の歌-収集群風-(上.下)
高妍著,臉譜出版,70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獨
初次翻閱這套漫畫作品時,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乾淨」。除了畫風、分鏡、腳本乾淨清新以外,其中兩條情感線也收放適得,讀完心靈清澈輕盈。這兩條「感情線」包含了初初萌芽的戀愛情思,還有真摯熱切的、對於音樂、對於細野晴臣的私感受,兩條線悠悠延展後,匯聚為一首成長之歌。故事旁枝點綴了台灣的獨立音樂場景、流行文化記憶、城市空間移轉,身在故事描繪之時空背景下的讀者,或許會有種成長記憶被喚醒且安放的情感共鳴。【內容簡介➤】
●零零落落
黃春明著,聯合文學,40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這本詩集充滿「童言童語」,來自黃春明擷取孫兒輩同伴的日常體驗,也來自作者自身的童心大發。因此詩作讀來情感純粹,富有宇宙星月、山海自然、動植物意象,也有鄉村地景、小鎮人情、生死別離等諸多感觸。這類由成人角度切入,但不是只為兒童而寫的「童詩」體裁,有些讀者或許會聯想到日本的金子美鈴、谷川俊太郎等人,也欣見台灣文學大家豐富了這一詩的領域。【內容簡介➤】
●性的奇妙歷史
聖妓、英國雨衣與閃亮的尿液,連性學大師都(可能)要跪著讀的情慾讀本
A Curious History of Sex
凱特.李斯特(Kate Liste)著,林楸燕譯,日出出版,8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穩紮穩打的性知識,洋洋灑灑,活色生香,絕對可以滿足你的意淫與期待。然而女性之性的篇幅明顯輾壓男性之性,未免有些失衡,隱隱飄出第三波女性主義的萘丸味,當然父權還是無所不在,沙文也照樣該殺。【內容簡介➤】
●版權誰有?翻印必究?
近代中國作者、書商與國家的版權角力戰
Pirates and Publishers:A Social History of Copyright in Modern China
王飛仙(Fei-Hsien Wang)著,林紋沛譯,臺灣商務,56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選題優,文獻足,鋪陳錯落有致,詳實勾勒出現代版權概念進入中文界的曲折過程,一舉把我們的版權觀從「六一二大限」往前回推了一世紀,功不可沒。期盼作者乘勝追擊,續寫二戰後的中文版權考。【內容簡介➤】
●內景唐人街
Interior Chinatown
游朝凱(Charles Yu)著,宋瑛堂譯,新經典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益
此作透過戲中戲的敘事手法,調度多重的種族與性別刻板印象、同化與歧視經驗、邊緣位置,完成一部批判力道精準、荒謬自嘲不遺餘力、冷靜而情感滿盈的獨特作品。小說標題的「內景」(interior)同時指向劇場舞臺的布景,也是唐人街在一個文化熔爐中的異國景緻,更是一個華裔男性主體形成的內在景觀。在這樣宏大的議題下,輕巧暢快的敘事節奏反倒促成微觀的經驗映照,讓此書在各方面都是一次特別的閱讀體驗。【內容簡介➤】
●我們想去的地方
달까지 가자
張琉珍(장류진)著,胡椒筒譯,新經典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當代韓國小說有一派致力捕捉記錄現代生活的速度感,那不只展現在「快點、快點」文化,還有韓文的語感(年輕人的語句),以及快速回應流行趨勢的議題能力。這部小說集合了上述特徵,敏銳觀察當代韓國年輕人的無望與慾望,將之寄託在虛擬與暴增並存「以太幣」,並以快速轉換的場景內容,讓讀者與小說主角們一起經歷冒險,也一起檢視了當下的生活與心境。【內容簡介➤】
●西元一千年
探險家連結世界,全球化於焉展開
The Year 1000: When Explorers Connected the World—and Globalization Began
韓森(Valerie Hansen)著,洪世民譯,時報出版,5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全球化發生在什麼時候?作者指出,西元1000年正是人類全球化的重要開端。本書的一大特色是視角廣大,移動的人(商人、僧侶等)與物(貿易商品、器物等)都是形塑全球跨域交流史的關鍵中介,在西元1000年共同跨越全球的大陸與海洋。透過書中的梳理,可以見到全球各地城市與港口彼此串連,共譜了一幅全球物品、人與知識交流的樂章。【內容簡介➤】
●攀登的奧義
從馬洛里、尼采到齊美爾的歐洲山岳思想選粹
The Meaning of Mountaineering: The Collected Essays of Late 19th Century European Thinkers
詹偉雄選編,劉麗真、林友民、李屹譯,臉譜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思 樂 獨
本書的編輯,形成了一部先賢語錄。登山先驅們的文字間勾勒出「登山」如何成為現代意義的登山,一項體育活動,乃至極限運動的雛型,也拉出登山思想史的足跡。而這些他們屹立於片片山風之中的呢喃,亦為我們帶來沉浸式的閱讀,讓我們得以隨其腳步看見百年前山的瑰麗與險惡,也在他們的思緒中思辨人與山,存在與征服間的關係。【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2022台北國際書展》法國主題館魅力來襲!「我閱讀,故我在」的閱讀靈光現場
2022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為法國,主題館由法國在台協會、法國國際出版協會及信鴿法國書店共同策畫,以「我閱讀,故我在」為精神標語,推出三大特展及專屬沙龍,展示來自80家法國出版社約2,000本書,完整呈現法國藝文風貌。
法國在台協會學術合作與文化處處長柯柏睿(David Kibler)表示,面對嚴峻疫情,各參與單位都極盡全力協助書展成形,使台灣與法國出版界、國際專業人士、參展讀者有共同交流的機會。
本屆法國主題活動規畫以「混種」方式呈現,包括現場展示、線上活動與展覽場外的延伸特別活動(館內專屬沙龍、講座與工作坊,及旅法閱讀記憶等,數量達50多場)。有聲步道更是今年的驚喜設計,參觀者能聽到經典法文詩、法國小金塊童書獎得獎作品的有聲版,一飽耳福。
➤法國主題焦點活動
為呼應主題國的文化精華,開幕典禮特別邀請法國女高音羅安娜(Anne Rodier)擔任演出嘉賓,由台灣音樂家張士能擔任琵琶伴奏,將與書展來賓以音樂語言交流。
法國主題國館的焦點活動,還包括「即興漫畫音樂會」與「法國之夜」。即興漫畫音樂會由法國漫畫家Bastien Vivès與台北MAFIA跨域藝術合作,透過即時連線展開遠端漫畫即興創作並進行座談。法國之夜的上半場將由法國漫畫家Stéphane Levallois搭配台北打擊樂團PartnerS Duet雲端共同演出。下半場則由法國音樂家Eric Bijon手風琴表演,為法國默片配音。此外,輔仁大學法文系師生也將搬演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蒙迪安諾(Patrick Modiano)作品《我們人生的最初》。
有聲內容是台灣出版界近年高度關注的趨勢,本屆書展邀請到法國知名出版集團馬德里格爾《聽閱讀》總策畫洛爾.薩潔(Laure Saget)、法國有聲書重要推手孔雀羽有聲書協會會長賽西兒.帕盧辛斯基(Cécile Palusinski)、致力女性書寫與觀點的女性出版社社長克莉絲汀.維倫紐夫(Christine Villeneuve),與台灣資深講者共同探究:聲音美學如何走入讀者生活?產業創新策略如何將有聲內容轉化為實質收益?
跨媒體數位出版方面,法國館邀請到Small Bang創意工作室負責人皮耶・卡東(Pierre Cattan),分享將在6月安錫國際動畫影展發表的「多媒體互動式橫向卷軸漫畫」《風行者》(La Horde)。本作改編自阿蘭.達馬吉歐(Alain Damasio)知名小說《逆風部落》(La Horde du contrevent),結合輕巧而有應用性的數位形式,除了圖像,還加入聲音敘事,打造獨特的聯覺閱讀體驗,將書中的哲學思維與史詩敘事以新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
法國館也將展示全世界僅此一本的跨媒體創作繪本《世界之樹》,由孔雀羽會長帕盧辛斯基負責介紹。這本近2公尺高的作品,結合圖畫、詩、音樂、動畫等多媒材,加入擴增實境(AR)與立體書的概念,讀者可透過App與之互動,將現場塗繪的筆跡以平面圖動態呈現。這部作品改變既有的閱讀體驗,也讓與會者親自了解內容出版在科技輔助下,未來所能展現的新穎型態。
➤三大特展:從經典到當代,橫跨文字與圖像
本屆法國館策畫了三大特展:「追憶.普魯斯特」、「探索世界的靈光乍裂」,以及「法國經典作家珍稀手稿展」,從經典到當代,讓讀者不必遠渡重洋即可一睹大師創作菁萃。
2022年適逢法國文豪普魯斯特百年冥誕,為表敬意,法國主題館精心策畫「追憶.普魯斯特」特展。其中有來自法國圖書館與私人收藏家提供的普魯斯特手稿、塗鴉、照片,同時邀請改編普魯斯特作品的法國漫畫家史蒂芬.黑雨(Stephane Heuet)線上座談,樂評家焦元溥和《追憶似水年華》譯者群,也將親臨書展現場,與讀者分享普魯斯特的魅力。
現場設置的「普魯斯特有聲步道」,節錄《追憶似水年華》12則精華片段,中文版將由導演戴立忍朗讀,法文版則由Thélème與Frémeaux兩家出版社提供,讓台灣讀者透過聲音沉浸、欣賞普魯斯特作品之美。
「探索世界的靈光乍裂:艾曼紐.勒帕吉漫畫原稿展」則以圖像為主。法國安古蘭漫畫大獎ACBD得主勒帕吉(Emmanuel Lepage)精選20幅代表作原稿供台灣讀者觀賞,其中包含已在台出版的《那年春天,在車諾比》、《Ar-Men地獄中的地獄:照亮布列塔尼死亡海域,阿曼燈塔的故事》的精彩內頁。
由法國在台協會與國家圖書館共同策畫,來自臺灣收藏家澄定堂特別出借的「法國經典作家珍稀手稿展」,讀者可見到法國浪漫主義女性代表作家喬治・桑(George Sand)、《鐘樓怪人》作者維克多・雨果(Victor-Marie Hugo),以及《基度山恩仇記》作者大仲馬(Alexandre Dumas)等大師的手稿。
➤17位來自法國的專業人士
本屆書展將有17位法國專業人士以雲端連線現身或親自訪台,包括小說家、漫畫家、繪本作家、史學家、人文研究者、有聲出版推廣者與數位工作者,背景豐富。其中台灣讀者較為熟悉的除了曾獲龔固爾文學獎及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蒙迪安諾,還有以《天上再見》三部曲獲龔固爾文學獎的作家皮耶・勒梅特(Pierre Lemaitre);小說《再見吾后》獲費米娜文學獎,同名作品改編為電影《情慾凡爾賽》的法蘭西斯院士香塔勒・托瑪(Chantal Thomas),以及曾任路透社記者,以《長崎》獲得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的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
跨域創作者代表,則有深研藝術、電影與設計的斜槓漫畫家巴斯提昂.維衛斯(Bastien Vivès);曾參與《X戰警:未來昔日》電影角色設定的漫畫家史蒂芬・拉維瓦(Stéphane Levallois);同時進行插畫、音樂創作的漫畫家大衛・普魯東(David Prudhomme)。
現任法國參議員卻熱愛文學的葛利歐(Joël Guerriau)同時也是個繪本作家,公餘之暇寫作不輟,創作了數本青少年與兒童故事,最著名的作品為《女巫費姬的祕密》。改編普魯斯特百萬鉅作為漫畫的史蒂芬.黑雨則出身廣告界,2001年起專注於這項艱鉅工作,預定出版全12冊。
今年的法國主題館透過紙本、有聲書及跨域互動的多元形態,呈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參展讀者可藉此加深對法國經典或當代作品的認識,享受超越想像的閱讀樂趣。●
2022TiBE台北國際書展 Taipei International Book Exhibition
➤日期:2022.6.2(四) - 6.7(二)
➤地點:台北世貿中心展覽一館一樓展場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展覽時間:
6.2-6.7(週四~週二)10:00-18:00
6.3-6.4(週五~週六)10:00-22:00
➤Tibe台北國際書展官方網站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