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326 用想像回望過去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冊)
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編,王德威等155位作者著,麥田出版,1200元
推薦原因: 知
屬於「當下」的文學史專書,同時對「文學史」的概念提問,以事件而非作品鋪寫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時刻,也連結並觀照當代的史觀。編者悉心擘畫了一種新的編年史,雖然以線性時間(1635-1949)為軸線,但讓「歷史」隨機亦有機地開枝散葉,構築文學事件的宏觀密林,亦可細觀枝葉脈絡。書中收錄的文章亦高度多元,不侷限於學術分析、亦有作者創作觀,並幾乎涵蓋了當今華文文學研究的重要學者與篇章。【內容簡介➤】
●迴圈奇譚
Tales from the Loop
賽門.史塔倫哈格(Simon Stålenhag)著,李建興譯,啟明出版,130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獨
●電幻國度
The Electric State
賽門.史塔倫哈格(Simon Stålenhag)著,李建興譯,啟明出版,1300元
推薦原因: 設 議 文 樂 獨
●洪水過後
Things from the Flood
賽門.史塔倫哈格(Simon Stålenhag)著,李建興譯,啟明出版,130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獨
史塔倫哈格的作品很可能是這個時代的《銀翼殺手》,好在它們一現身就受到青睞,激動的書迷奔相走告,影視改編也陸續進行。霧霾深鎖的末世場景,比例驚人的巨大結構,若有所思的日常細節,恍如童年的既視廢墟……文明之後,世界繼續,但它該繼續嗎?畫面與文字的碰撞餘韻嫋嫋,遲遲不散,令人想起存在的惆悵,宇宙性的鄉愁無邊無際瀰漫開來——這正是所有科幻大師的根本魔法。【迴圈奇譚:內容簡介➤】【電幻國度:內容簡介➤】【洪水過後:內容簡介➤】
●女孩與性
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
Girls & Sex: Navigating the Complicated New Landscape
佩吉.奧倫斯坦(Peggy Orenstein)著,溫璧錞譯,高寶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議 益
青少年的性啟蒙大概是父母和本人最煩惱的事情之一。本書作者的策略是與多位少女聊她們(與同儕)的性相關經驗,再就自己的想法闡述分析這些「現況」。這些對談讓人意外,面對眼前這位「阿姨」,少女們其實挺聊得開。除了情感關係、身體觀、身體權、性行為等性教育經典議題,多元性別亦納入了視野。家長或青少年們都能從這些鮮活的言談,再多知多想一些。少女們的自述也成為一處又一處的田野,既讓讀者們一窺更貼近現實的美國青少年生活,也取得考察當下青少年文化的一手材料。【內容簡介➤】
●親密關係暴力
以愛為名的虐待與傷害
No Visible Bruises: What We Don’t Know About Domestic Violence Can Kill Us
瑞秋.路易斯.斯奈德(Rachel Louise Snyder)著,張馨方譯,馬可孛羅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議 益
「親愛關係暴力」一詞,今日已時有所聞。原書名「內傷」(No Visible Bruises),作者關心的並不只是當事人(施暴者與被害人)之間來龍去脈的表象,或化約地給出教戰守則,而是花了相當的力氣調查,由各種關係人的眼光出發,反向追索家人何致被家人殺害。回放式的追跡在閱讀上帶來解謎的效果。將關注擴大至親友關係人,也有助釐清事件前的涓涓細流,提醒我們:「親愛關係暴力」的影響不只有直接受害者,周遭的親友也同樣受到難以復原的內傷,需要撫慰治療。【內容簡介➤】
●吃佛
從一座城市窺見西藏的劫難與求生
Eat the Buddha: Life and Death in a Tibetan Town
芭芭拉.德米克(Barbara Demick)著,洪慧芳譯,麥田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益
從世代統治阿壩的美顙王族之後、將軍嗣裔到平凡的庶民,他們所吐露出那受傷缺殘、為火炙熨的生命旋律,在《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作者筆下,譜寫成「阿壩」這個地方的一首藏族命運交響曲。將這片青康藏高原東緣的聚落套入「城市」的概念,恐怕是有點微妙,將此地的族群、政治視同於香格里拉的藏族,也過於簡化高原東西區緊張又依存的歷史。但在報導與被報導人的身心姿態,與隨時推移的風土景觀書寫中,確實能找到跳脫單純善惡對立,深刻了解事態發展因素的線索。本書寫出了「阿壩」地區近60年有機鮮活但不甜美的生命史。【內容簡介➤】
●流動的疆域
全球視野下的雲南與中國
Between Winds and Clouds: The Making of Yunnan (Second Century BCE to Twentieth Century CE)
楊斌著,韓翔中譯,八旗文化,6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中國西南的高原山地何以從遺世獨立逐步成為今日的雲南?脫出了理所當然地將雲南視為中國一省的觀點,作者明晰地論述了地理位置,與華夏王朝的折衝樽俎,中國各時代對此地的理解,所謂「雲南人」的形成,經濟樣式的轉型,乃至雲南成為「中華民族」一員後的處境與問題。本書是一幅以雲南自身為中心的雲南史圖像。經過作者的梳理,「雲南」的生成與發展,成為另一種了解邊區的角度。而逐步釐清中國西南疆域變化後,今日「中國」內涵,以及國族與地方認同關係的複雜亦隨之浮現。初見書名或許不太容易掌握作者的意圖,但閱讀起來問題意識明確,架構清晰,化繁為要的兩千年「雲南」歷史,新鮮亦具省思。【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漫射計畫.漫畫閒聊》看漫畫長大的兩兄弟:漫畫家哥哥NOBI璋與動畫師弟弟黄俊碩
碩:小時候爸媽怕我們在外面學壞,就買漫畫跟遊戲把我們留在家裡,結果兄弟倆都愛畫畫。
璋:我們還是視傳系的學長學弟,漫畫畫完編輯說OK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碩:我最近的成就感是完成「牡丹社事件故事館」的多媒體設計,本來今年5月終於要開幕,因疫情關係延後。
璋:我很喜歡俊碩的這次作品,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璋:入圍是一種肯定,得獎方面,因為每屆的評審都不同,標準也會不同,所以我認為得獎真的靠運氣。記得有奧斯卡短篇動畫得主說:「動畫是創作者生命的濃縮」,可能花了一年時間只做了一分鐘動畫。創作本身是滿痛苦的過程,常常會自我懷疑,但好故事通常都必須經歷痛苦懷疑的過程,才能創作出來,這沒有捷徑。
碩:創作雖痛苦但美好。創業後我也常懷疑自己,會想乾脆回去創作算了,但很多人事物趕著我往前跑,讓我堅持下來。我想自我懷疑是超越自己、突破瓶頸的必經過程吧。
璋:雖然我弟做動畫、我畫漫畫,但都是「說故事的人」,常在靈感上互相幫忙,最重要是兄弟可以直來直往,如果當初有一人去做餐飲,可能就聊不起來了。
碩:對,我們討論過程會很火爆,但得到不少提升。我在技職學校兼課,發現學生畫工都很好、技法很強,普遍缺乏的反而是想法跟創意,還有溝通能力。在ACG 產業,當工具與技術越來越發達,大家能力都一樣時,你有某方面比別人突出,就能跟同儕產生差異。
璋:學生時代就是要練,沒有捷徑。最重要是要有興趣跟熱情,我也是逼自己多學一點才能走到今天。談到臺灣的ACG產業,我覺得前景比較好的還是遊戲。
碩:動畫的話,可能是影視特效、商業動畫。若年輕人想經營自己,要想辦法去開發大眾、或是特定族群會喜歡的內容。現在YouTube是不錯的平台,只要有創意、有個人風格,像我個人挺喜歡微疼跟洋蔥的,畫風雖然簡單還是很多人看。
璋:關於畫漫畫,日本的編輯曾給我一段建言,我印象很深,也許可以跟大家分享:「漫畫家並不是『畫風還可以、故事結構也還可以、分割格子也還可以、台詞也還可以、主角也還可以』的這種人,而是『畫得不好、故事結構也不好、分割格子也不好、台詞也不行,但你畫的主角個性很會吸引人』這樣的漫畫家。」●
▇《漫射報》第5期,全臺發放中!
索取地點詳情:請點我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