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書房》美國出版界最大的惡夢—川普執政如何影響美國出版產業
美國總統川普自上任以來,在經濟、政治、外交、移民上的瘋狂政策,無時無刻不佔據著新聞版面。然而川普的影響力並不止在這幾個層面上,這位美國有史以來最受爭議的總統,也正對出版業及整個創意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如果說愛看書的歐巴馬是出版產業最好的朋友與推手,那麼不愛看書、講求速食(instant satisfaction)不講求事實的川普,則可能是出版產業所面臨過最大的惡夢。
▉文化預算大幅刪減
以房地產致富的川普,反知識傾向(anti-intellectualism)眾所皆知。他曾表示沒有時間看書,認為看長篇文章或書本是浪費時間,他只讀「段落、特定領域、章節」。
競選期間,川普就曾多次提及,他當選後將刪減人文藝術預算及科學研究預算。果不其然,上任前一天,The Hill 新聞隨即報導,川普的交接團隊已經計畫刪減多項政府預算,比如私有化製作大量知識性節目的公共廣播公司(Public Broadcasting)──包含普受美國知識份子支持的公共電視台(PBS)及公共廣播電台(NPR)。
計畫中也預計全數砍掉國家人文補助和國家藝術補助。這兩項補助是作家、藝術家、年輕學者、小型獨立出版社,甚至圖書館最重要的補助來源之一,整體金額只是政府總預算中的九牛一毛,但對於藝術創作者的重要性卻非同小可。這些預算刪減提案,正式確認了川普政府對於知識與藝術產業的立場,也震撼了美國出版界,讓所有大型出版社及出版傳媒紛紛同聲一氣發表聲明,捍衛知識與藝術的價值。
在競選期間及上任後的這段日子,川普對於「言論自由」的不尊重、箝制與報復,也是讓出版業及整體創意產業不安的根源。去年(2016年)當他的副總統候選人彭斯(Mike Pence)前往百老匯欣賞歌舞劇《漢彌爾頓》(Hamilton: An American Musical)時,該劇立場左傾的自由主義派演員群,在台上對彭斯唸了一封批評有加的請願信,隔天,川普即親上推特要求《漢彌爾頓》演員道歉。

▉無視出版倫理
姑且不論「漢彌爾頓」卡斯群公開挑戰彭斯的做法是否得宜,川普雖然無懼於霸凌他人,對於外界對其個人和團隊的批評卻經常訴諸報復及箝制,這當然與出版社奉為圭臬且賴以生存的「言論自由」原則背道而馳。
對知識與學者的不重視,加上對言論自由的箝制主宰,都更強化了川普政府對「事實」的選擇性認知。CNN報導指出,川普親選的國家安全顧問克萊莉(Monica Crowley)2012年重批歐巴馬政府的《他X的到底發生什麼事?》(What the (Bleep) Just Happened?),書中有多處抄襲。原出處對比書中段落一字不差,抄襲是鐵的事實,但川普團隊仍然跳出來為其人馬護航,發表聲明指出:克萊莉的書是由美國著名出版社HarperCollins出版,有出版社的聲譽背書,她的書絕不可能有抄襲情事,這樣的指控只是出於政治動機。
這樣的回應,等於直接槓上了出版社,將責任推給HarperCollins,並以HarperCollins的出版名譽做為籌碼。幾天後,HarperCollins宣布將克萊莉的書從所有通路全面下架,打了川普政府護航自己人的舉動一巴掌,直接承認克萊莉的書確實抄襲。這一仗雖然HarperCollins打得漂亮,不向政治勢力低頭,卻也讓出版界極度憂心,川普政權對於智慧財產權的重視與相關決策,前景堪憂。
▉出版計畫全面洗牌
除了政策與立場的傾向令普遍左傾的出版業疲於應付之外,川普的意外當選,也讓一直以為希拉蕊篤定當選的出版業措手不及。原預定出版、討論共和黨全面崩盤的「自省書」,或者繼續攻擊希拉蕊的「對抗當權者書」,在川普確認勝選後,出版計畫不得不全面洗牌。

針對選舉後沮喪挫敗的選民,出版業開始計畫出版所謂的自救書(self-help),及更多對抗川普執政的評論書及回憶錄。比方在川普正式宣誓就職前,即有出版社推出了《熬過川普執政指南》(The Trump Survival Guide),另有出版社集結27位支持自由及進步主義的各界評論家,推出反川普短文文集《我們現在該怎麼做》(What We Do Now)。
回憶錄方面,最受矚目的當然是希拉蕊新近簽下的出版計畫。這本預計2017年秋天出版的回憶錄,將以影響希拉蕊至深的名言為主幹,但最大賣點則是她對於本次大選的反思。另一本萬眾期待的回憶錄,是來自屢成為川普批評箭靶的NBC女記者圖爾(Katy Tur)。大選期間,圖爾負責報導川普的競選新聞,對他批評有加。而川普對這位身為女性的新聞記者,則極盡羞辱詆毀之能事,不但稱她「三流記者」、為她取了個帶有貶義的小名「小凱蒂」(Little Katy),並在佛羅里達及南卡羅來納等地的造勢晚會中煽動支持群眾譏笑她。曾經收到川普支持者死亡威脅的圖爾,歷經這一切卻始終不為所動,強勢以對,也因此成為上遍左傾政論節目的明星記者。圖爾將匯整這段報導川普勝選之路的心路歷程,回憶錄《難以置信》(Unbelievable)同樣預計2017年秋天出版。

▉偏激仇恨言論登上出版殿堂
另一方面,保守選民浮上檯面,也使得知識份子主導的出版業,不得不重新看重右派選民的閱讀喜好。美國各大出版集團大多原本就有立場較保守的出版品牌,但向來並不受主流社會注意。自從川普當選後,右派人士與出版大老的出版計畫急速增加,也開始受到放大檢視,甚至造成左派作家集體抵制此類作品出版社的爭議。
川普執政後,一路支持他的極右派新聞媒體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在廣大保守民眾的人氣,加上在位者的加持下,地位水漲船高,也開始主導輿論與話題走向,一步一步從網路開始,掌握實體出版的發言權。布萊巴特的資深總編輯波拉克(Joel Pollack)搶在川普正式就職前出版了《川普如何贏得選戰?》(How Trump Won?),捧川普、嘲諷希拉蕊,保守讀者反應熱烈,一路暢銷。
近期最大的右派出版爭議,是布萊巴特新聞網最惡名昭彰的技術編輯宜諾普洛斯(Milo Yiannopoulos),居然也與出版集團賽門舒斯特(Simon & Schuster)旗下的保守出版品牌門檻(Threshold)簽下了天價出版合約。根據報導,門檻出版社砸下25萬美元的預付款重金簽下宜諾普洛斯,3月即將推出新書《危險》(Dangerous)。
25萬美元的預付款支付給從未出版過的新人,在出版界史無前例,也說明了出版社多麼相信宜諾普洛斯有足夠的魅力讓此書熱賣。而正如所料,此書的出版訊息一出,預售量成績馬上走紅,書未上市就成了亞馬遜的銷售冠軍。
▉憂心人士群起抵制
以憤世嫉俗、貶低自由派人士及污蔑女性等偏激仇恨言論(hate speech)受到歡迎的宜諾普洛斯,在自由派人士眼裡,是個再危險不過的人物。他的推特先是因偏激言論被停權多次,最後更終身被禁止使用推特。大型出版社居然給予這樣的人物更大的發言權,讓他掌握更傳統持久而主流的發言平台,這讓許多自由派人士憂心仇恨言論的主流化,並失望出版集團為了利益折衷了心中那把道德的尺。
與賽門舒斯特旗下的童書出版社合作的眾多童書作者及插畫家聯名寫了一封公開信給集團首長,抗議出版商與宜諾普洛斯的出版協議。芝加哥書評網站(Chicago Review of Books)也宣布抵制賽門舒斯特,此後一年都不評論隸屬該集團的出版品。連著名的女權主義者,著有《糟糕的女性主義者》(Bad Feminist)等暢銷書的蓋伊(Roxane Gay),也取消原訂與賽門舒斯特旗下子出版社合作的新書計畫。蓋伊表示她無法容忍自己為女性發言的書,與一本散播仇恨與煽動民眾的書在同一家出版集團出版。
川普執政對於出版界的影響,重點並不在於他是共和黨員,而是他與出版界所信守的原則往往背道而馳。然而更令人憂心的是,川普的崛起所帶起的保守派煽動人士正在佔據出版平台,他的勝利正逐步正當化某種對話模式及出版模式:當攻訐、報復與污蔑可能變成出版主流,當仇恨言論讓大型出版社買單,登上書籍殿堂,川普執政證明了出版道德可以輕易被收買,出版原則可以輕易妥協。這場出版界的惡夢,比任何決策的影響更深遠。●

童書》一首民謠,如何變成三本精彩繪本
好的兒童圖畫書,是化繁為簡的文學藝術創作。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化」字,它可以使淺顯易懂的童書,也能雋永而深刻,具有文學和藝術的價值。這種轉化的工夫,考驗著創作者的才華,以及是否有真正的原創力。
童書的主題幾乎都是正確且富意義的,因此童書的高下之別,不在主題,而在於表現手法。
去年底推出中文版,由美國作家艾利斯沃斯(Jim Aylesworth)和畫家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合作的新書《外公的大衣》,是值得參考的例子。這本書是根據意第緒民謠〈我有一件小外套〉重新撰寫的圖畫故事。在此之前,已經有兩本圖畫書改編自這首民謠,分別是1992年的《爺爺一定有辦法》,和1999年的《喬瑟夫有件舊外套》,而且,兩部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得獎作品。
這首民謠的歌詞是:「我有一件小外套,舊得不能穿了,啦……,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啦……,我想了一想,把它改成一件新夾克,啦……」
順著歌詞唱下去,夾克被改成背心,背心改成領帶,領帶改成釦子,直到釦子不見了,什麼都沒有了。最後則是「我可以把這些做成一首歌,啦……」(
英文版歌詞)
歌謠內容不僅傳達出物盡其用的節儉、解決問題的頭腦、舊翻新的環保意識,此外還展現了無論如何都能無中生有的智慧、創造力和樂觀精神。而這三個版本的繪本,雖然根源相同,具有相同的核心概念(主題),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爺爺一定有辦法》畫面上有上下兩條敘事線。(上誼提供)
《爺爺一定有辦法》的主角是名叫約瑟(常見的猶太男性名字)的小男孩。他還是個小寶寶的時候,爺爺為他縫製了一條毯子。當他漸漸長大,毯子變得老舊了,爺爺便將毯子改成外套。祖孫親情的脈絡,強調了爺爺的愛與智慧,增添故事的溫度,也象徵對傳統的尊重。
小毯子是很多孩子普遍的童年經驗,容易引起共鳴。故事裡的外套不斷被改造,與約瑟的成長也息息相關。這些變化在圖像裡不言而喻:約瑟穿著外套牽著爺爺的手走路、穿著背心上小學、戴著領帶參加安息晚餐(這時約瑟有小妹妹了)、釦子不見時正在幫媽媽打水。最後什麼都沒有了,男孩拿起筆,寫下這個故事。
這本書的圖像,也描繪了猶太家庭的生活和環境。這些文化歷史的訊息,並沒有出現在文字敘述裡,而是在場景中,明確展現充滿猶太人獨特文化風俗的生活空間。而故事主角的情感和行為,則表現出普遍的童年經驗。
除了主要的故事線,書頁下方有另一條敘事軸線,是一窩老鼠收集爺爺剪下的碎布,做成衣物來佈置牠們的家庭。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加了趣味,而且強化了主題涵意。原書名直譯是「無中生有」,這也正是民謠的主要涵意。作者加上豐富的角色和情節後,使它更貼近兒童讀者。
《喬瑟夫有件舊外套》利用挖洞技法,強調出外套的變化。(維京國際提供)
《喬瑟夫有件舊外套》採取了完全不同的表現方式和風格。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大約40歲的猶太男子,文字以類似民謠歌詞的形式,敘述外套改造的過程,不過增加了主角在過程中去市場、參加婚禮、唱歌、拜訪親人等生活事件。簡約的文字,因為具有歌謠般的節奏感和音樂性,很適合朗讀。
這本書的重頭戲在圖像部份,綜合媒材、拼貼和切割挖洞的設計,使畫面充滿了愉快的活力。濃郁的色彩、幽默又充滿文化特徵的圖像細節,加上精心設計的構圖,洋溢著文化慶典的歡樂,營造出熱鬧但不混亂的視覺效果。畫面的節奏與文字相呼應,讓讀者彷彿可跟著主角手舞足蹈。
全書以一種變魔術般的奇妙氛圍,詮釋「無中生有、不斷創造新東西」的主題,也表現出樂觀的精神。這本書以純熟的藝術技巧和豐富的圖像語言,獲得了凱迪克大獎。
(編按:本書最後附有〈我有一件小外套〉歌譜,歌詞已經中文化。在youtube上則可以找到各種不同版本的英文歌詞演唱影片,譬如以下這支:)
《外公的大衣》以全新的敘事角度,為傳統的民謠賦予豐富的意義。(水滴文化提供)
三個版本中最後出現的《外公的大衣》,有重複語句、適合朗讀的文字特性,也兼顧故事應有的情節與情感。它採取了全新的敘述角度,由母親對孩子講述她的外公從東歐移民到美國,在不斷縫補、改造衣服的過程中,辛勤工作、建立四代家庭的故事。
這個版本最厲害的地方,是將傳統猶太民族的特性,融入現代美國的生活,就像讓傳統重新扎根生長。原本因改造舊外套而發展出無中生有的創造性,演繹成一個家族從無到有的故事,巧妙結合了物品再生的環保意識,與人類世代的傳承。
作者以口述家庭歷史以及文化融合的概念,賦予這個舊題材前所未有的新意,提昇了改編的價值。畫家麥克林托克擅長考證史實及講究細節,從封面、書名頁開始,無不細緻描繪歐洲移民踏上美國土地的真實場景。畫中重現了舊時代的器具、生活方式,猶太文化禮俗和現代日常居家生活等。畫面上還有許多文字沒有講出來的故事,讓讀者自己想像和思索,也鼓勵讀者訴說自己的家庭故事。
這三部繪本作品,雖然都取材自同一首民謠,卻各自表現出獨特的高明巧妙,以新穎的表現形式或觀點,向讀者示範了什麼是真正的創作。●
Something from Nothing
文、圖:菲比.吉爾曼(Phoebe Gilman)
譯者:宋珮
出版:上誼文化公司
定價:250元
【內容簡介
Joseph had a Little Overcoat
文、圖:席姆斯.塔貝克(Simms Taback)
譯者:方素珍
出版:維京國際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My Grandfather's Coat
文:吉姆.艾利斯沃斯(Jim Aylesworth)
圖: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
譯者:柯倩華
出版:水滴文化
定價:280元【內容簡介
(Old Yiddish folksong)
1.
I had a little [overcoat] as old as could be
Tra lala lala lalala Tra la la
And what I'd ever do with it I just could not see
Tra lala lala lalala Tra la la
So...... I...... thought a little while
And made myself a [jacket] in the very latest style
Tra lala lala lala
Tra lala lala lala
Made... a... jacket in the very latest style
2.
I had a little [jacket].....And made myself a [vest]
3.
I had a little [vest].......And made myself a [tie]
4.
I had a little [tie]........And made myself a [button]
5.
I had a little [button].....And made myself a [nothing]
6.
I had a little [nothing]....And made myself a [son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