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書房》山田風太郎獎得獎作 《藍色時刻的你們》以年輕照護者為題,及其他藝文短訊

【得獎消息】

■第14屆山田風太郎獎於10月底出爐,小說家暨護理師前川譽以《藍色時刻的你們》(東京創元社)奪得本屆獎項。前川在2017年以出道作《人生清除公司》榮獲白楊社小說新人獎,其後陸續出版《疼痛的祕密:夜幕降臨的醫療刑務所.南病舍》、《明日町星星糖商店街:7個美味的心物語》等作。

本次得獎的《藍色時刻的你們》,是一本以「年輕照護者」為題的故事。2010年,在宮城縣就讀高中的小羽,因母親患有思覺失調症,不得不肩負照護及家務的雙重壓力。只有負責照料躁鬱症祖母的同學航平,以及照顧酗酒母親和幼弟的凜子,能理解小羽的鬱悶情緒。當時,一名溫柔的女性青葉,對孤立無援的他們給予理解和支持。正當生活逐漸改善時,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卻帶來翻天覆地的衝擊。

前川從小羽、航平、凜子等人的「過去」,寫到2022年的「現在」。他在採訪中提到,他在這次作品的取材中,不僅關心長大成人的年輕照護者們如何生活,也一併提筆書寫最初想寫的,東日本大震災相關內容。

■第76屆野間文藝獎評選結果於本月6日出爐,小說家川上弘美以今夏出版的《愛情是短暫的,抑或是泳池底的牛排》(講談社),成為本屆獎項得主。

川上自1996年踏入文壇後屢創佳績,出版的第2部單行本《踏蛇》即獲芥川獎,其後又以《耽溺》、《老師的提包》、《真鶴》等作囊獲諸多知名獎項。在本次的得獎品中,她聚焦身為小說家的「我」、經歷了離婚和手術的小安,以及作詞家阿和,這3個在加州公寓共度童年的好友。各自度過半世紀人生,並擁有積累的時間、經驗,以及愛情回憶的他們,再次於東京重逢,並產生新的生活交會。川上透過緩慢、漸進、輕柔的筆觸,書寫屬於成年人的愛情。

【業界新聞】

■文學獎得獎作《皇家賓館》、《蛇行之月》、《家族的完成》作者櫻木紫乃,上個月與人氣攝影師中川正子合作,推出首部照片故事集《她們》(角川出版)。

因人際問題而選擇孤獨一人的一子,被家務、工作、育兒壓得喘不過氣的萌音,以及和最愛之人分離的阿景,這3位年齡、背景迥異,懷抱各自煩惱的女性,因為在某間咖啡廳中度過的片刻時光,產生微小卻確實的變化。櫻木與中川透過文字與畫面、故事人物眼中的光景,以及她們前進的步伐,共同傳遞出「沒問題,我們擁有足以克服當下的力量」的溫柔訊息。


照片故事集《她們》內頁(圖片來源:amazon

■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今年秋季上映後,相關書籍也從11月1日起陸續推出,包含收錄603張宮崎駿手稿的《蒼鷺與少年電影動畫腳本資料畫集手冊》,刊載電影美術設計、背景及人物畫稿的《宮崎駿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美術畫集》,以及《電影漫畫:蒼鷺與少年》、《德間動畫繪本:蒼鷺與少年》等周邊書籍。隨著關聯作品逐步登場,這部從製作宣傳期就充滿神祕感的動畫,背後故事也將變得更清晰明瞭。


《宮崎駿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美術畫集》刊載諸多電影動畫畫作。(圖片來源:amazon,©︎ 2023 Studio Ghibli)

以「世界規模最大二手書店街」廣為人知的東京神田神保町,於今年10月底到11月初舉辦「神田古書祭」。這個活動發起於昭和35年,今年已邁入第63屆。沿著靖國通會場約500米長的人行道上,共林立超過100間書店,陳列上百萬本藝術書籍、圖鑑及文庫本圖書,海內外遊客可以在這條充滿書香氣息的街道,共同享受「讀書之秋」。

雖然近年來書籍數位化的風潮逐漸興起,但神田古書店聯盟負責人表示:「古書店街目前比疫情前更加繁榮,且希望親自入手實體日本舊書和漫畫的外國觀光客也正在增加。」

東京神田神保町舉辦「神田古書祭」活動,吸引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

【作家動態】

■2021年以《命運操弄者:特斯卡特利波卡》成為直木獎及山本周五郎獎雙冠王的佐藤究,於今年10月推出直木獎獲獎後首部作品《幽玄F》(河出書房新社),描寫天才飛行員與戰鬥機F共同開展的奇妙命運。故事主角易永透,16歲那年在航空自衛隊三澤基地航空節上,看到被稱為「毒蛇」的F-16戰鬥機,霎時明白自己生命的意義。如願成為自衛隊頂尖飛行員的他,在26歲時駕駛更先進的F-35戰鬥機,發揮出令人驚嘆的才能。然而,在人生巔峰,他卻因為突發的身體狀況,不得不辭去飛行員職務。

佐藤在這部作品中,處處透露對文豪三島由紀夫的致敬。例如主角易永透之名,讓人聯想到三島的長篇巨作《豐饒之海》最終卷《天人五衰》中的「安永透」,而名為毒蛇的戰鬥機,也呼應三島在《太陽與鐵》中提及的,象徵無限、循環、破滅與再生的「銜尾蛇」意象。文藝評論家清水良典認為,本書不僅僅是對三島的致敬,也可說是發展形的二次創作。

■著有《關於少女的殺人告白》、《連彈》、《偷狗》等作的文學獎作家佐藤青南,於本月初發行小說新作《一億圓的狗》(實業之日本社),呈現人類慾望與動物純真交織的謎團。「有了這隻狗,就能成為人生勝利組?」真實身分為公司約聘人員的梨沙,在社交平台上將自己塑造成六本木名流的妻子,並發表漫畫《浪犬櫻花,成為港區女孩》。

某天,一位出版社編輯聯絡梨沙,希望將她的作品發行成冊,並拋出「若能在影音平台竄紅,上億收入不是夢」的誘惑。無法抗拒發財美夢的梨沙,勇敢地採取了行動,卻捲入了意料之外的案件。兇手是誰?說謊的又是誰呢?實業之日本社文藝出版部藤森文乃及齋藤由梨亞評述,這部作品展現精湛的心理描寫和戲劇性,並帶來超乎預期的結局,可說是身為愛狗人士的作者佐藤,才能打造的全新閱讀體驗。

■將往90大壽邁進的日本全方位創作鬼才筒井康隆,於本月初發行全新小說集《謝幕Curtain Call》(新潮社),自稱「這可能是我最後的作品集」。筒井在1965年踏入文壇,近60年來著作等身,曾出版《東海道戰爭》、《穿越時空的少女》、《夢之木坂分岐點》、《清晨的加斯巴》等名作。

新作《謝幕》共收錄25則傑作短篇,作者筒井從其文學中主要角色聚首的「回放」開始,將多年累積的筆力和思索全然投注其中,意圖讓讀者或捧腹大笑、或恐懼難安,時而感動落淚,時而夢幻抒情。筒井將這本文學技藝集大成的合集,當作其謝幕之作,責任編輯則說「我不相信!」,對文壇大師未來的作品表示期待。

■著有《颶風之王》、《肉彈》、《對土贖罪》等作的文學獎作家河崎秋子,於本月底推出全新小說《同類相殘》(新潮社),書寫人與自然的激烈交鋒。出身北海道酪農之家的河崎,過去作品經常觸及自然及動物等題材。在《同類相殘》中,河崎以明治末期的北海道山區為舞台,講述一位名為「熊爪」、依靠野獸般敏銳嗅覺與獵物對抗男子,其人生如何與一隻不冬眠的熊、一位神祕的盲眼少女,以及對俄戰爭的時代變遷緊密交織。

透過這部精彩的動物文學,河崎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探討人類與動物間的業力與悲哀。台籍旅日作家東山彰良,將本書評為:「無法以『當下的幸福』這種虛渺的人文主義思想衡量的、赤裸且毫無保留的故事。」

■新人作家東圭一,在今年5月以時代小說《奥州狼狩奉行始末》,奪下第15屆角川春樹小説獎,並獲得評審委員今野敏、今村翔吾等人一致好評,得獎作品在本月中由出版社角川春樹事務所正式發行。對江戶時代馬業興盛的地區而言,狼害是個由來已久的問題。因此,奧州地區設有專門捕狼的職務,人稱「狼狩奉行」。

主角岩泉亮介的父親3年前不幸身故,繼承家業的兄長也臥病在床。為了家族,亮介受藩主之命,擔任狼狩奉行職務,然而眼下,狼群中卻出現了被稱為「黑絞」的巨大頭狼,率領狼群引發前所未有的狼害。在追逐黑絞的過程中,亮介意外發現父親死亡的真相,甚至察覺到藩內的歪風。東圭一透過狼群狩獵的主軸,描繪的自然與人的關係,以及人類世界的風起雲湧。

■著有《燦然於天地》、《熱源》、《海神之子》等佳作,又在今夏以《Passion》奪得中央公論文藝獎的川越宗一,於11月初推出新作《福音列車》(角川出版)。書名同名短篇〈福音列車〉,講述佐土原藩主的第3個兒子島津啓次郎,在明治維新以後,到美國海軍兵學校留學,並被黑人靈魂音樂深深吸引的經歷。

本書亦收錄的其他4個故事,包含描寫勞動階級和白人農場主在夏威夷發生衝突的〈虹之國的武士〉、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海軍諜報人員為主角的〈南洋之櫻〉、刻畫一位不願執行命令的逃兵加入蒙古馬賊團的〈黑旗下〉,以及描寫印度國民軍少女維娜,與日本陸軍少尉蓮見孝太郎,在英帕爾戰役時產生人生軌跡交錯的〈向德里前進〉。川越透過5則閃耀的「福音」,捕捉日本史與世界史碰撞的瞬間。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Annie(文字工作者)
2023-11-25 12:00
書評》下崗工人搖滾──《冬泳》讀後感

1996是班宇的小說集《冬泳》中經常出現的紀年。這一年,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歷程中,經濟體制的審查階段結束了,開始與各會員國進行市場談判。為加速調整經濟體質,中國政府促使大量工人自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國有企業下崗,「冬泳」的7個短篇故事即發生在下崗現象最普遍的工業重鎮──東北瀋陽。

所謂「下崗」,其實是變相失業,放在臺灣脈絡,類似長期的無薪休假。此時工人進退兩難,若選擇離職,則可能拿不到工齡補償。但即便等到了,也往往大打折扣。有些國企以各種藉口拖欠,甚至不給。在全球化的風潮中,工人下崗乃為私有化鋪路。工人解僱了,國有企業隨即低價變賣。班宇這麼描述:

「工廠先是賣給一群人,許多人被裁掉,剩下的需要競聘,重新簽訂用工合約;工廠後來又轉讓給一個人,更多的人失去工作,變得無所事事。折騰幾次之後,班立新的工作變得十分繁重,上夜班時,通常都是一宿無法闔眼,空曠的車間裡,經常有重物墜地的聲音長久迴盪,所有人比從前要更加沉默、辛苦,即便這樣,他們也只能得到從前一半的工資。」

➤中國的《內布拉斯加》

中年工人受到的衝擊最重,社會與家庭地位急遽下墜,膽前顧後皆茫然。導演王兵撼動於這個巨大的失落,拍出轟動國際影展、片長九個多小時的紀錄片《鐵西區》(2003)。鐵西區正是瀋陽的重工業區;影片中,面臨下崗命運的工人在士氣崩潰的工廠有一搭沒一搭地應付工作。中國學者呂新雨曾評論:

「讓人震驚的是反復鋪陳的洗澡情境,不同的工人們以同樣麻木的神情在鏡頭前裸露他們的肉體,肉體被還原爲一種客體的存在,被暴露的生殖器表現的卻是肉體的去勢,身體的裸露與否已經不構成對文明的定義,文明和慾望一起消失,剩下的只是被強大的工廠機器所閹割的無能的肉體,以及不能被肉體實現的本能:他們毫無表情地坐在電視機前,螢幕上播放的是肉慾的赤裸裸的三級片的錄影帶,肉體成爲『物』和『他者』的存在。」

王兵以冷靜、歷史性的局外人鏡頭,記錄了集體經濟變革初期,工人的無助與頹墮。班宇的小說集則以下崗為命運原點,回顧了那一代工人的掙扎與另謀生計的踉蹌。他們缺乏本行以外的專業,沒有資本,體力漸衰,更難掌握市場趨勢,但面對改革開放的機會之窗,他們勇於轉行創業。其中一位下崗工人班立新如此鼓勵他的失志同事:「樹挪死,人挪活,別太擔心,總有出路。」

如同出身於窘迫工人家庭的搖滾樂創作歌手Bruce Springsteen(1949-)不會採取Bob Dylan那樣的先知觀點與知識分子語言為藍領階級發聲,1986年出生於鐵西區工人村、父母從瀋陽變壓器廠下崗時正值敏感青少年階段的班宇,面對那些被經濟與社會轉型無情扯扭的工人命運時,也難以端著疏離的眼光與高蹈的語氣。畢竟銘刻在心的,是父母及其同事經歷的磨難,家道的顛簸,以及他自己與同年身陷的困境。

集中有多篇小說(〈肅殺〉、〈空中道路〉、〈梯形夕陽〉)的主要人物自「瀋變」下崗,指出了作者的社會認同,也說明《冬泳》具有某種工人家庭的傳記性質。班宇從而發展出他的小說藝術,即運用工人語言——確切地說是東北瀋陽工人的語言,創造了一個凶險、殘酷的後集體經濟社會,讓讀者見識身陷其中的下崗工人如何經歷了前途的動盪、人生的波折與人際關係的解離。

小說的言語快捷,少少、簡單、直覺而生的形容詞,甚至常常只有動詞,色調悶鬱,場景變換迅速,幾無知識分子式的傷感與詩意表達,總而使小說的閱讀過程迴蕩著工人搖滾般的音樂感,讓人不由得想起Bruce Springsteen中期的灰暗專輯《內布拉斯加》(Nebraska)。

➤寒風中的人性羅盤

小說風格儘管泠洌,工人的尊嚴、情義以及想要保全家庭完整的頑強責任感是基調,這也是為什麼「冬泳」可被認定為優秀工人小說的核心因素。但班宇令人折服與動容之處在於.他讓此基調罕稀地閃爍,彷彿寒風中疾行,不經意於路邊瞧見的螢火,總予人幽微但象徵性深刻的生命暖意。

〈盤錦豹子〉的葬禮中,主角孫旭庭作為失敗兒子奮力擲出的鹹菜罐子,以及他作為失敗的父親,為護衛僅有的家屋「從裂開的風裡再次出世」的生銹菜刀,晃亮的正是生命尊嚴。

〈肅殺〉的下崗父親終於找到借出未還的營生用二手摩托車時,不作聲地看著艱難維持家計的狼狽工人兄弟狂揮著旗子,歡呼一車經過的同城足球隊迷並引動他們合唱隊歌。工人的認同與相挺的情誼,盡在那雙沉默的眼神中矣,似也兼向英國工人的足球文化致敬。

在〈空中道路〉裡,家庭有如工人勞動意義的壓艙石,他們之間相互掩護家庭旅遊、珍惜記憶,其中一位有案底的工人,遇見朋友幹架時想衝入助陣,卻害怕再度失去親情機會而緊緊握住匕首。

故事集中的另一條主線是下崗工人的子女。這一代處於敏感的中學、青年階段,前途深受影響。有國家保障與各種福利支持的就業狀態一去不復返,職場漂泊的低薪時代來臨,演化主義式的人生觀與幸福小康的家庭想像變得不切實際、遙不可及。

標題小說〈冬泳〉被安排相親的兩位男女,在漠然、速簡的對話中透露了他們迥異於上一代的人生觀與婚姻觀。傳統婚姻價值觀中的男性中心主義萎散,女性更為決斷,而在認清未來不值得期待的冷酷現實中,男女之間誰主誰次已無所謂。


瀋陽市一隅。Photo by Michael Myers on Unsplash

性愛脫鉤,〈槍墓〉中有如生理習慣一般的做愛,男女間的對話與關係去除了任何的浪漫,頹廢的語言風格令人想起沙林傑的《麥田捕手》。但在類似後龐克(post-punk)的語言音樂性,與隨機而遇而安的性愛關係中,工人的情義依然不時閃爍著,乃至〈冬泳〉結束在驚駭的殺人捨身以保護愛人的脆弱單親家庭。

最後,作為直視大轉型期的文學作品,善長說故事的作者,在面對荒誕的社會現象與匪夷所思的處境遭遇時,沒有上癮,他冷靜而畫龍點睛地指出其中環環相扣的命運與人際關係。

在小說集的最長篇〈工人村〉中,一句「黑社會都是這座樓的兒子」,讀者便可藉以想像集體經濟的過去,並脈絡化這個時代性的大流散。而再怎麼離奇——班宇提醒我們,皆應在人性的羅盤中找到出發的路。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冬泳
Winter Swimming
作者:班宇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班宇

1986年生,小說作者,瀋陽人。

擔任過出版社編輯,自2007年起書寫音樂評論和文化專欄,筆名坦克手貝吉塔。2016年開始小說創作,2018年以小說〈逍遙遊〉獲得「收穫文學排行榜」短篇小說首獎,進入大眾視野。同年發表出道作《冬泳》,獲得了嚴肅文學與普羅大眾的關注與認可,隨後入選2018年度《收穫》推薦青年作家、《鐘山》之星文學獎年度青年作家、《GQ》智族2019年度人物、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最具潛力新人」、花地文學榜年度短篇小說作家、第四屆茅盾新人獎等,是目前最受矚目的青年作家之一。

2022年受邀,與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學者進行交流;2023年以文學策劃的角色參與了電視劇《漫長的季節》的製作,為電視劇點綴出一抹濃厚的詩意,帶動了更多讀者對他文學創作的關心。同年,改編自班宇小說的電影《逍遙.遊》榮獲影展肯定,收錄於《冬泳》書中的小說〈槍墓〉也即將改編為電影。

已出版小說作品有《冬泳》、《逍遙遊》、《緩步》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3-11-24 18:30
人物》若非如此,恐怕忘記傷痛的普世性: 專訪《童話世界》唐福睿

唐福睿截至目前為止的每一個創作初衷,似乎都有一個亟欲抗爭的原型。《八尺門的辯護人》源自1986年的湯英伸事件,而近期出版的《童話世界》,則是面向臺灣近10年來所面對的、各種因權勢不平等而引發的性侵害問題。

他旁徵博引,借助自己長年來的律師經驗,從諸多真實的法庭資料中尋找例證。本次的創作有一個極大的企圖心,「我想讓大家明白,『性侵』是具有普世性存在的,在很多不同情節、不同案子中,會驚人發現相似的脈絡。如果我們過度關注在特定主題上的話,會產生一種誤導——好像單一事件解決了,我們就沒事了,但普遍性的傷痛卻遠遠無法被正視。」

➤​藝術必然美,卻不必然高尚

我們可能都是健忘的,而遺忘的良藥不是快樂,卻是下一場更劇烈撕扯的傷口。

2017年《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文中描述的主題,加上極富文采的小說張力,迅速引發各界關注,而作家林奕含在出版後幾個月的離世,更使這個主題展開鋪天蓋地的討論。

彼時,遠在洛杉磯唸電影的唐福睿當然也關注到了此事,卻又不僅止於此而已——或許是因為距離的緣故,他凝望家鄉的波瀾,看見的是一整片海洋的風暴。

他說:「在這本書以前,還有一件事情也影響我很深,就是2015年輔大校園發生的性侵案。我研究所就是念輔大的,那件事情發生的地點,就是我每天經過的地方。當時我明確意識到的事情是:即便一個擁有高度專業的人,還是會犯下一些顯著的錯誤。」唐福睿說,言下之意,指的不僅只是案件的當事者,還有事發以後、諸多在旁侃侃發言之人。

《童話世界》的概念如斯應運而生。「與其說,這個作品想討論的是性別,我覺得更多的是強勢與弱勢之間的對立吧。」唐福睿把話說得很清楚。

性別是一客觀的事實,然而強弱之分,則是隨著環境、局勢之不同,而時時刻刻流動的狀態。就好像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活得像是瓶中水,偶爾流向甜膩的童話,又偶爾被現實世界的殘酷傾覆,無法準確釘在其中一端。

唐福睿說,過去執業律師的那些年中,帶給他無可撼動的影響應是這個才對——在牆與雞蛋之間,他選擇站在雞蛋的那一邊。在光與陰暗之際,他選擇不要放棄凝視黑暗的本質。後來他轉戰電影與文學創作,處理議題的角度轉換,但心意終究不變。

「藝術必然是美的,但是它不必然高尚。當你閱讀作品的過程中會,一步步剝除藝術這個包裝,最後看見的人性,那依舊是原始、充滿人的慾望的。」唐福睿說。

➤​《童話世界》的替代性創傷

事實上,「童話」的本質不就是如此嗎?又美又殘酷。以童趣的故事,裹著現實的真相,好像不願讓孩子太早接觸世界的醜惡,又怕太多軟言甜語會讓他們誤會世事的運行道理、進而失去強悍的心智,因此偷藏暗渡的把部分殘忍埋進字裡行間。

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小說《童話世界》是一場不可逆的閱讀之旅。

唐福睿是挪用經典的高手,他以耳熟能詳的童話,如小紅帽、青蛙王子……等元素拆解,使這些看似無害的故事,成為加害者的披風,搖身一變化作超級英雄,蒙蔽受害者的眼睛,由此進入女孩子的身體。事已至此,童話不再是睡前故事,而是床上的軟言藉口,以此說服一個個純真的女孩子真愛的存在、慾望的合理,說服她們不要抵抗,打開身體,交付自己。

——大騙子。

沒錯,我們知道這是一場騙局,是因為無論是作為觀眾或者讀者,都站在相對安全的距離去感受,所以能更冒險地往更深入的暗裡鑽去。從創作者的角度來說,亦然。


《童話・世界》劇照。(圖源:傳影互動)

唐福睿解釋,自己之所以不斷探觸這麼多深沉的議題,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他覺得在創作者的位置,感受相對安全。他洞悉每一個親自創造出來的謊言,知道惡的目的,也知道善的不牢靠,知道法律的限度,當然也知道傷痛的無限性。站在明亮的地方,直視暗影的細節,他要成為一個看見全景的人。

談起作品的時候,唐福睿的語氣始終溫溫的。

「不只一個人跟我說過,我寫的東西,跟我這個人的特質落差很大。我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可能⋯⋯我的確算是個富有正義感的人吧。記得小時候我一直很想要當風紀股長,可是我的個性就是這樣,班上大概覺得讓一個這麼溫和的人當風紀會出事吧?所以我從來沒有當過。」唐福睿笑著說。

那麼,後來成為律師,乃至創作,是不是對學生時期那份正義感的彌補呢?這不得而知。倒是,藝術是否終究作為一個絕對「安全」的距離?這問題在近年也不斷朝他逼來。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把創作跟生活分很開的人,應該不會特別受影響才對。在寫作時的確要很專注沒錯,不過一旦停筆,我還是能馬上回到家庭跟生活之中。可是,《童話世界》在2022年剛上映的時候,我好像感覺到創作者的替代性創傷,確實是存在的。」

唐福睿解釋,那是映後在全台跑宣傳的日子。他完全沒想過,在現場會有這麼多「倖存者」站出來與他對話——說得更精準的話,應該是「我沒想過,他們會願意來看這種題材的電影。」拍攝期間唐福睿也曾經擔心,若有類似經歷的人,是否會勾動他們痛苦的回憶?是否會有被強迫性代言的難熬?「所以我一直無法想像,他們會帶著什麼心情來看。可是映後宣傳時,意外的遇到了很多主動分享類似經驗的人。」

當時,這樣的狀態實在太密集、且猝不及防的發生。與他面對面的眼神與談話,從電影院延伸到廳外。即便是這樣傾心的互動,唐福睿也確實知道,短短幾分鐘的相遇無法給予什麼實際的援助,「所以那陣子無力感很強,宣傳期跑到後來,每天起床我都是沮喪的。」

或許吧,藝術給予的「距離」有時不是推遠,卻是推近了我們與苦難的關係。方此之時,我們只能選擇正視或者迴避。

唐福睿在創作過程中逐一發現,人是這樣軟弱無力,多數面對傷痛的時候仍是一籌莫展。與此同時,卻又是那樣強悍固執,即便知道自己對抗的是如此難被撼動的巨石,他還是希望能夠不閃躲不逃開,把這一切記錄下來。

➤​寫在電影之後,小說的召喚儀式

多個不同的身分,帶給唐福睿不同的思考視角,卻一再堅固了他創作的心。

如人所知,《童話世界》是先拍攝出電影,才進而完成了小說,他在後記亦坦言,此舉吃力不討好,文字化其實是效益很低的實踐——是啊我們都知曉此理,並同時明白,寫作之人少有顧及效益,且無論如何這事總是吃力的。

雖然如此,文學創作的過程像是一種召喚的儀式。在電影以後,唐福睿握著作品的靈魂,以文字補入意念與血肉,將影像限制的部分給補入。不管別人怎麼看,此舉對於創作者來說意義非同小可。

所謂影像拍攝時給予的「限制」,其一是經費上的考量。《童話世界》有一個極美的互動,描述男女主角在火車行至山洞時,因周邊干擾的轟隆聲而打斷彼此的對話,在停頓之際,二人的連結依然存在,其中的情愫在若有似無的狀態中「嘈雜地」萌發。這幕場景,是一開始就在唐福睿腦中成形的。但現實是——

「那一幕超難拍。」唐福睿解釋:「我們預算有些,只能租一列車廂,而且就只有臺北到花蓮單趟的時間,你必須要在這一趟的限制底下拍完。但我們無法控制山洞經過的時間啊,最後試了很多辦法,還是放棄了。」

都來,全部都來!在電影裡放棄的畫面,全讓他們在小說中實現吧。場景是其一,割捨不下的角色亦然。

在《童話世界》的小說中,立體了「社工」一職的重要性。事實上,這不僅是在影像難以多著墨的角色,同時也是社會中無比重要、卻經常被忽視的一個位置。

「社工超,級,重,要。」唐福睿非常用力地強調,「我當律師的過程中,也處理過很多性侵相關的案子。現場如果沒有社工,你真的不知道怎麼與當事者展開對話。因為律師很少有心理輔導的專業,但面對這樣的案子,你跟對方無法單純的只是律師與客戶的關係。」

律師在乎的是輸贏,而社工在乎的是復原的可能性,後者更往內心的修補走去。唐福睿對於社工的刻畫,表現了他對整體環節的堅持。

如其最初所言,《童話世界》的核心目的是希望展現出該議題的「普遍性」。性的傷痛不是一棵突兀而顯眼的樹、砍掉就沒事了,那是野草,難以根除,且隨處可見。創作的目的並非淡化傷痛,而是開展出更多面向、更多對話的可能性。

「如果看待一件事情,完全從憤怒、憎恨出發的話,我們會少理解很多事情。我想知道一個人為什麼去愛、為什麼去爭取、最後為什麼會犯錯。」


《童話世界》劇照。(圖源:傳影互動)

唐福睿拋出一連串的「為什麼」,一再呼應他於小說後記中所寫下的,善與惡之間「幽微的界線」。人應該是越活越明白,許多事情無法非黑即白的二元判定。

在思考、寫下這些事情的同時,他能夠感覺快樂,「但是感受到多少快樂,就會有多少痛苦產生。」他說,創作就是這麼公平的事情。

話雖如此,「如果不能持續挑戰那最幽微的界線,我們總有一天會忘記自己在反抗什麼。」唐福睿在後記中寫下的最後一句話,如今在現實中發亮,無關乎快樂,亦是他沒能放下創作的理由之一。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童話世界
作者:唐福睿
出版:鏡文學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唐福睿
  
於臺灣取得法律碩士學位,並以律師為業5年後,獲得教育部公費獎學金,赴美國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攻讀藝術創作碩士,主修電影導演。以成為編導並重的創作者為目標,得益於法學訓練及訴訟經驗,擅長以寫實手法描繪法律制度下的人性困境。首部編導電影《童話.世界》以權勢性交為主題,獲選為2022年臺北電影節閉幕片,入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等六項大獎。

另創作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探討死刑與族群,榮獲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首獎,成書後再獲2022年臺灣文學獎蓓蕾獎、2022年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3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首獎等三項文學大獎,並親自擔任同名影集之編劇、導演。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