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從惡童到《東京日日》(下):「松本大洋蒐集計畫」幕後 feat. MaoPoPo

隱身在南京東路的商辦大樓裡,身著藍色條紋T恤的編輯林怡君,步伐快速穿梭在辦公室內的書堆與人類之間。就在採訪開始前,面色有些疲倦卻仍充滿活力的她彷彿想到什麼:「你們這次照片可以用上次採訪的那張個人照就好嗎?」她流暢的接著說:「把原本藍色背景P成黑色就好。」語畢,整間會議室瞬間歡樂了起來。

資深漫畫/圖文編輯MaoPoPo(小毛),a.k.a.大塊文化副總編輯林怡君。2021年,各大年度出版獎項的獲獎名單上,幾乎都能看見她編輯的作品。然而她還有另外一個身分,是松本大洋在台出版的幕後重要推手。

離開時報文化的圖文書編輯職務,過了5年接案人生後,2016年再度返回出版戰場,大塊文化原本沒有專門的漫畫系列,她帶著兩個big name向董事長郝明義提議出版。聽到自己熟悉的漫畫家,郝先生爽快答應,「好啊!我們來做漫畫!」

其中一個宛如通關密語的big name,就是松本大洋。

➤初步的勝利

觀察敏銳的林怡君,很早就隱隱感覺到某些松本大洋同好的存在。不論是《惡童當街》電影上映、絕版漫畫的價格炒作,《Sunny》的迴響,或是香港「松本大洋外星分部」FB粉絲頁的成立⋯⋯種種現象都顯示,松本大洋的出版時機已然成熟。彷彿一鍋即將沸騰的熱水,熱氣正衝擊著鍋蓋吱吱作響。

第一步,林怡君先從已絕版20年的經典作品《惡童當街》下手。2017年,《惡童當街》由大塊文化重新出版,首刷便在各通路創下驚人銷售佳績。她回憶起當年書展的盛況,《惡童當街》在開展第一天就賣到缺貨,還有經銷商來到大塊展位,希望購買保留給現場的首刷贈品現貨。

《惡童當街》的成功,讓林怡君和出版社上下都對松本的漫畫信心滿滿,於是第二部推出被譽為神作的《乒乓》,套書首刷就是6000套。

然而,當時台灣市場上的日漫仍以少年漫居多,松本大洋系列的出版與推廣,自然不能僅僅倚靠作家與作品的名氣。「這跟主流人氣漫畫是完全不同的操作。」林怡君說。因為在數量上無法取勝,便將重心擺在品質,「我在製作上很注重一些細節,這是我自己個人的龜毛。」

畢竟相較於一般定價150元的漫畫,一本要價300多元的漫畫,就是需要不一樣。

例如,手寫狀聲詞。

➤愛漫畫的人集合!

從2017年的第一部《惡童當街》,以至今年出版的《東京日日》,為了重現日文原版在畫面與文字上的聲響效果,松本漫畫中的狀聲詞不但要中文化,還必須致力貼近原始畫面的呈現。於是,林怡君找來同是松本粉絲的漫畫創作者力本,負責手寫狀聲詞,另外還有專門負責「排版手寫字」的設計師。

「松本大洋是個對狀聲詞非常非常講究的人,我想他的狀聲詞一定不假他手,應該都是自己做的。尤其是《乒乓》,」她激動的說:「如果不懂日文,這部充滿音效的作品,就會變成默劇。」


《乒乓》松本大洋/ 大塊文化
PING PONG © 1996 Taiyo MATSUMOTO / SHOGAKUKAN

雖然台灣漫畫市場對狀聲詞的不處理或是用現成字體取代的方式行之有年,大多數讀者也早已養成默契,「當看習慣我們做的漫畫,或許哪一天你讀到沒有做成這樣的漫畫,會覺得有一點不習慣——如果讀者有這樣的感受,就算是對我們的肯定了。」

林怡君欣慰坦言,在編輯松本大洋的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心中有愛的人。例如,從來不敢看出版成品,唯恐自己寫的字破壞松本大神畫面的力本;或者因為無法忍受松本的漫畫中文版「富奸」,忍耐到《竹光侍》第8集出版完畢,才一口氣追完的朋友。

「一看就知道有愛啊!」這是她對身邊松本大洋同好們的最高讚賞。

「松本大洋蒐集計畫」至今邁向第7年,大塊也已累積出版了松本的11部漫畫作品,以及一部繪本。然而問到松本大洋對於台灣漫畫市場的影響,林怡君認為,真正影響台漫出版生態的,或許不是哪個特定的漫畫家或作品,而是幕後出版人的共同努力。

「我覺得那是一個整體,因為大家一起,我們才有可能把『那個東西』打開。」細數近年來投身做非主流漫畫的出版社,從長期出版歐漫的大辣,以及慢工、臉譜、積木、遠足、獨步、鯨嶼、新經典⋯⋯,還有長年認真經營展覽和漫畫推廣的公館漫畫私倉Mangasick。「讀者不只看大塊的出版品,也會看其他家的作品。」在漫畫、圖像閱讀市場愈趨分眾多元的時代,林怡君樂觀認為,「讀者群越大,對大家都有好處。」

如果時光倒轉回到30年前,其實是沒辦法這樣做松本大洋的,她坦言。

➤出版只求三件事:堅持、堅持,還是堅持

撇除個人品味的愛好,林怡君最初想做松本大洋漫畫的決定,其實是基於對漫畫市場的判斷,以及出版操作上的掌握。很多時候,私心的喜好不一定能跟當下的台灣市場接合,就必須做出取捨。林怡君舉《東京日日》書中的段落為例:當漫畫家立花老師向已離職的漫畫編輯鹽澤坦承自己創作心路的轉變,「從今以後,我只畫我自己想畫的東西⋯⋯」林怡君指著書上的對話框直喊很多編輯和作者對這段非常有共鳴:「然後,書就賣得越來越差了。」


《東京日日》松本大洋/大塊文化
© 2021 Taiyo MATSUMOTO / SHOGAKUKAN

遇到不受業界看好,甚至難以被市場接受的好漫畫,林怡君語氣肯定的說:「這個就要給它時間,讓子彈飛。」如同當年在時報文化,她大膽成立Graphic Novelty(圖像小說)書系時,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

「我剛開始要出圖像小說時,遇到非常非常大的阻礙,是現在難以想像的阻礙,因為那時候沒有人在做。」她舉例:「就像《歐赫貝奇幻地誌學》,當時繞了很大一圈,很多人都很喜歡,但大家都不敢出,就覺得這個好難喔。」

這幾年間書市的變化,終究是一場與時間的耐心較量,「這個就是比氣長啊,」林怡君感慨:「其實真的是要長久,才可以看出它的效果。」回顧這段開拓圖像出版市場的荊棘之路,她如此總結:「這是一個過程,但我真的覺得很棒。」

➤時代在變,價值不變

在數位漫畫平台當道的世代,身為紙本漫畫編輯的林怡君如何應對?「我覺得無所謂,就像現在又有人回去聽唱片一樣。」她淡定說道:「比如廣播曾經好像快死掉,但現在Podcast紅到不行。」身處出版產業近20年,她確信,紙本書作為歷史悠久的載體形式,一定有其不可被取代的道理。例如目前在台灣最大網路書店博客來,紙本漫畫的銷售量還是非常好。

站在漫畫產業前線,直接面對市場與讀者的立即反饋,林怡君的態度仍保持從容,認為紙本漫畫如今更像是某種意義上的「收藏品」,因為編輯、印務耗盡心力追求精緻的功夫,是數位漫畫無法呈現的。

例如,松本大洋在1998年將自己為東京「黑劇團」所寫的劇本《花》,畫成單冊的漫畫作品。大塊則以精裝大開本的繪本規格出版,完美展現松本刻意追求木版畫般的粗獷筆觸,以描繪部落祭典與神靈,視覺效果生猛而震撼。


《花》松本大洋/大塊文化
Hana by Taiyo Matsumoto © Taiyo Matsumoto, 2002

為了完整蒐集松本大洋不同時期的畫風,以及不同語言譯本的出版書封,林怡君從製作《花男》時期,便開始將所有版本的封面都買下,另外做成書衣、周邊卡片、海報,或者變成橫幅摺頁收進書中。「我們就是有什麼就全部都收就對了,所以買台灣版最划算。」她笑著說。

收藏是因為有愛,能夠將心中的「松本大洋蒐集計畫」具體執行,絕對是充滿了愛。在訪談結束前,我們問身為長年粉絲的林怡君,在松本大洋的多重宇宙中,最嚮往哪個世界?「假設有機會可以去看一看的話,」她想了想:「很難選,真要選的話,應該就是《惡童當街》和《竹光侍》。」

下一題!如果能夠改變松本大洋筆下角色的命運,會想改變什麼事情嗎?林怡君秒回:「松本大神耶,你想要改變他什麼?!」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東京日日1
東京ヒゴロ1
作者:松本大洋 
譯者:馬世儀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松本大洋

1967 年出生於東京。1987 年進入講談社「Afternoon 四季賞」的秋季賞準入選,從此出道。

長篇漫畫作品包括:《ZERO》、《花男》、《惡童當街》、《乒乓》、《GOGO Monster》、《No.吾》、《竹光侍》(和永福一成合著)、《Sunny》、《羅浮宮的貓》等。另著有短篇集、畫冊,以及繪本等。

其中《竹光侍》獲得第15 回手塚治虫文化賞漫畫大賞,《Sunny》獲得第61 回小學館漫畫賞、2017年第20回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受賞。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3-09-20 14:00
話題》創作者的啟發之物:小叮噹、華沙皇家城堡畫作與駐村。鄧九雲X鄭琬融X汪正翔讀《夜裡的花香》

➤鄧九雲:每個看過的展覽,會在日後成為創作的火花

2016年,丹麥,哥本哈根。

那是一棟挑高的古建築,我在電腦前面,點開一個錄像。老女人的聲音道著:當最後一位父母過世後,妳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家族裡最老的人。我聽著全然陌生的語言,眼睛盯著英文字幕以及那一張張宛如畫像的照片──只有局部的身體,譬如鬆弛的頸紋,與打針後貼著紗布的手臂。女人講述自己年輕時害羞到不敢跟別人一起坐電梯以及各種密閉式的交通工具。她愛上一個人,但覺得對方對她來說太好了。他們很快分手。最近她聽說他死了,終身未婚。然後另一個女人開始說話。

幾天後從丹麥回國的飛機上,我立刻著手書寫〈一對母子的訪談稿〉(收錄在《暫時無法安放的》),講述一位極度害羞的母親與她重度思覺失調症的兒子。這篇故事後來被我繼續帶到小劇場,與影像的世界。但錄像其中的細節內容已慢慢變淡。

今年我整理爆炸的郵箱時,意外發現當年寄給自己的一個連結(簡直就是時空膠囊),點開正是當年的那個影片,叫做《Jag är Jag》(《我是我》)。再次重看了幾遍,尤其細讀當年我可能錯過的藝術家的論述:

我們似乎有一種固有的慾望,根據別人的群體歸屬將他們放在同一個盒子裡。通過描繪五個隨機選擇的老人,我想展示他們的個性──隨著他們的變化和年齡的增長,這些個性往往會被剝奪。

於是我回想第一次看這錄像的那一刻更接近某種天啓——不是打開第三隻眼,或是得到什麼靈感,比較像是突然聽懂了一種語言的感覺。當然那不是丹麥語或瑞典語,籠統地說可能是「藝術」或是「創作」。

2017年,日本,東京。

錄像、攝影、訪談後來成了我靈感的資料庫、救援小隊,以及生活庇護所。這一路走來,我直到最近才發現,自己多愛在小說裡讓攝影師串場,每一本小說都會插入一篇形式破格的「訪談」。有天我自問,為什麼那麼愛寫這種不日常的問答。後來我找到一個答案:因為那是最能執行不可靠第一人稱敘事的方法。

疫情前每年去日本,就是用走的去看展,把腿走斷了就泡溫泉吃拉麵。記得那天在閉館前不到一小時擠進森美術館。票一買完我就後悔了,想像自己會看到一堆草稿、平面、立體、變裝變色的「哆拉A夢」──這名字叫得有些生疏,始終不願承認我們集體的童年已成過去式。

「沒想到,站在小叮噹面前的我竟然哭了。」

這是從東京回臺北的飛機上,我寫下的第一句話,後來成為一篇自己非常喜愛的散文。其實我已經很少寫散文,有感而發的事物愈來愈少所以更顯珍貴。我想起網路上流傳藤子不二雄未完的結局。有個版本是我最喜歡的:小叮噹壞掉了,大雄奮發圖強成為一位科學家修好了小叮噹。小叮噹醒來對著大雄說:大雄,你功課寫完沒?彷彿這30年什麼都沒有發生。而大雄人生最認真的夢想,是修好自己的童年。

「原來小叮噹不代表童年,不代表夢想。他是愛。有一天,我也終能學會如何修好自己的小叮噹。」

這是那篇散文最後的一段話。

2023年,臺北。

我對白盒子與非典型展演空間的熱愛,絕對不亞於那熟悉的黑盒子與劇院。第一次有「策展」的機會,是因為我寫了一篇完全發生於白盒子展場的短篇小說。書出版後,就一直有個強烈的慾望要把小說裡面那虛構的展,給真實地辦出來。回想起來,就是從那時開始,「虛構、真實與想像」成了我整體創作的核心。

今年我的研創計畫如願進駐了空總C-LAB,也因地緣優勢,很幸運地參與到年度大展《崩塌記憶之宮》策展人親自上陣長達3個多小時的導覽,其中最喜歡的一件作品是Rutherford CHANG的《我們收購白色專輯》。「記憶」一直是創作者值得玩味的議題,我自己也曾在2017年,在上海為一家珠寶商策畫了一檔名為《層層疊疊的記憶》的展覽。

「每一件記憶都是複數事件。」

我以這句話作為當年展覽論述的開場。如今事隔6年,探討「記憶」的慾望持續到現在,當我在閱讀安妮.艾諾《如刀的書寫》,以及布列東是如何透過不斷取消虛構來逼近所謂的真實時,這些腦海中如實的展覽記憶,在我的意識中以反覆、隨機的方式小小自爆,成為粲亮的靈感來源。

➤鄭琬融:從佇立原地看畫的人,成為在世界任何一處作畫的人

近幾年,寫作之於我的意義開始轉變,變成一個不屬於我的東西。

記得5年前第一次出國、第一次看到皇宮時的震撼,那時剛抵達華沙,皇家城堡在二戰被炸毀,是戰後重建起來的。我首度體會到金碧輝煌是什麼感覺,可另一個緊隨在後的情感,令我羨慕的是:居然有人這樣慷慨地對待一件件藝術品。

整個房間裡掛滿畫,只有寥寥數件家具,是個交誼廳,不作其它功用。當年我22歲,在地狹人稠的臺灣沒看過這樣的房間,何況這裡連續好幾間都是如此。當然我應該把它看作一間博物館,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畫被展覽的方式有別於美術館與畫廊,更像是藝術品居住的地方。

而今想來,藝術品在那間屋子裡的裝飾性或許是過分強烈了。在那城堡之中,收藏與欣賞的意義可能蓋過了原作所要呈現的。若是展在美術館中,其文化與歷史的一面可能更為清楚。但也有可能,為了裝飾性的畫作(肖像、人像),作品本身就缺乏要批判或引起思考的意志。


照片提供:鄭琬融

我曾經認為文學之中的「美」便如城堡之中的那些畫,有著高超的技巧與令人驚豔的語彙。多年後才意識到,作品中可以有這些沒錯,但真正重要的根本不在於此。

出身工人階級的安妮.艾諾在《如刀的書寫》中提及,她清楚地認識到文學是敵人的語言,這些詞藻華麗、兜著圈子講話的模樣是她一生要與之抗衡的。彼得.漢德克則在《夢外之悲》裡談到:「文學向來就是一個回憶與表達的機器。」於是選擇什麼去回憶與向什麼表態就顯得重要。奧爾嘉.朵卡萩在諾貝爾文學獎致詞〈溫柔的敘事者〉中坦言,誰掌握了敘事,誰就掌控了一切。而為了敘述當今變幻莫測的當下,我們需要更新舊有的敘事,找到新的觀點,以及寓言的方法。

這幾位文學家都各自找到了文學之於他們的意義,而我呢?

當以裝飾性為優先的美學被置於後,我的語言又開始變形了。文學家的一生或許就像是一場大型實驗,要找到願意被人聆聽的腔調,還要設法用自己的觀察對他人產生漣漪。

然而這種尋找過程中,時常在半途就被一個標籤給框限住。我的作品曾被標註為女性書寫,或者當這個標籤在我面前出現,我不由得有種與之對話的義務感。

女性書寫是什麼呢?從過往的作品中,我猜想或許是陰柔、母性、注重生活細節吧。但那不正是刻板印象下的女性?如果我既不陰柔、也不是個母親、生活又大喇喇地率性,那我該從何書寫起呢?

似乎種種我想要追尋與探索的,都要冒著這標籤隨時會否決我的風險。我感到奇怪,不應該是由我,擁有這個身分的人,去開拓關於此標籤的定義?

會不會那些遠離性別刻板印象的事件,正好才是此書寫該深掘的部分?比方說,放下男女之間常有的優劣價值,不去討論究竟是男人或女人觀察力較好,而是分享各自觀察到了什麼,列比當中的差異。

但非得要具批判性才能從裝飾性中擺脫出來嗎?我想並不是這樣的。奈莉.沙克絲的《蝴蝶的重量》中能讀到許多以抒情撫慰人心的作品,她的作品中有明確的對象,也有其用意。

轉了這麼一圈,我想到至今還是會對城堡之中的畫感到讚嘆,看得目不轉睛,可是那個羨慕藝術品被如此對待的我已經消失了。如今我渴望書寫的是,就算沒有特別為它挪出空間,也能常駐人心的詩。不需要特別對待,不需要束之高閣,因為我相信藝術品不需要「居住」,而是盡可能到處走動。

比起身處博物館,周圍擺滿各種花紋的瓷器、油畫、標本,被書環繞更能令我安心,它們是通向世界各個未知內心的入口。書寫至此,我這才驚覺,作為讀者的我,追求的也是能與有所共鳴的文字相伴,供我一個理解世界的角落,而不是美麗的文字本身。


照片提供:鄭琬融

➤汪正翔:到異地去駐村,「活在當下」也是一種創作

不知道是不是人在駐村,看《夜裡的花香》有種強烈的同理感,譬如為什麼我要來到「這裡」、渴望與人接觸又渴望孤獨、到底要不要在房間的窗邊吸菸,以及這整個活動到底是不是一種展演。

但是同一時間,我跟作者司利馬尼也有不同心情。我自認是個當代藝術創作者,特別是偏向觀念的創作者,所以我對那些「簡單」的作品並沒有抱持著批判或試圖克制批判的念頭,也沒有用文字去梳理我「在這裡」的複雜心情。確實我每天都會發一篇紀錄,但並沒有把它當成創作。我的作品很明確的就是一個當代的展覽,我在這裡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它。

我不禁想像,如果被迫要用文字來書寫這一切,我應該會不知所措。不是因為不擅長文字,而是我不認為文字能夠給予這整件事足夠的意義。我會在博物館一晚之後寫出一堆廢文,然後覺得一無所獲。然而做展覽為什麼就比較有意義?仔細思考發現,這是出於一種習慣。多年以來,我深信用展覽來創作是最重要的,所以即使駐村期間無所事事、生活中有各種不便,但只要完成一個展覽,我就覺得一切足以告慰。

駐村或者被關在博物館之所以不會那麼不可忍受,並非因為它能提供全新的體驗,而是它提供不同經驗的同時,又可以把這個經驗放回我們的習慣中。

熟悉當代藝術理論的人,一定會對這種試圖找到唯一的救贖感到厭倦,就像司利馬尼在書一開始反思那種孤絕的藝術家形象。為什麼我們覺得藝術家要斷絕一切打擾,要忍受孤獨?不是因為藝術家自虐,而是因為藝術家相信有個巨大的報酬。關於這種心態的批判有很多,但我們真的可以把這些拿掉嗎?如果沒有這個巨大的意義,我們在「這裡」到底是為了什麼?

雖然我對於駐村有許多困惑,但有件事是駐村最吸引人的,就是看到不一樣的質地,包括特殊的生活環境或特殊的人。你會忽然發現,人可以「這樣」活著。按理說這件事很容易發生,只要去一個地方旅行就會得到這種不一樣。其實不然。


汪正翔駐村的工作室。照片提供:汪正翔

不一樣的質地不是指有什麼不同的內容,而是內容被凝聚的程度。我想起小時候很喜歡把麥當勞可樂的冰塊倒出來,握在手中,讓這些冰塊凝聚在一起。我想像如果真的成功了,這個東西就會變成不一樣的質地,就像泥土成為鑽石一樣。

但也可能,冰塊還是冰塊,然後在我手中慢慢變成水,最後什麼都沒有。可是這樣也不見得不好。在藝術村認識的人,99%日後都不會聯絡,我臉書上還有一堆加德滿都的朋友,但他們就像是另外一個世界。駐村所發展出來的作品,通常也不會帶來收益,或者成為正式的展覽,因為駐村本來就是在有限的條件之下創作。當然日後這些作品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完整的作品,然而在駐村的當下你無法預料這些。

因為這些原因,駐村到一定時間,你會進入「活在當下」的狀態,跟朋友聊天是為了跟朋友聊天,做作品是為了做作品。這對於創作者是很基本但又很容易消失的狀態。不是功利的想要透過作品或人脈獲取什麼,但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就因此活在當下。因為活在當下是一種對於某段時間或生命終究沒有意義的體悟,因為感受到了這個,所以我們只能活在當下。這種情緒無法透過道德式的呼籲達成,後者仍然帶給你意義,所以你會活在意義的狀態之下,就不會活在當下。

駐村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創作貼近這種狀態——如果作品沒有明天,那現在就會成為作品。就像夜裡的花香一樣,它的誘人並不是可被觀賞或可以送人,而是到了明天白天就會被熱氣所蒸散,成為「昨天夜裡」。想到這裡,我們就會活在此刻,而不是此刻的意義。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夜裡的花香:我在博物館漫遊一晚的所見所思
Le parfum des fleurs la nuit
作者:蕾拉.司利馬尼( Leïla Slimani)
譯者:林佑軒
出版:木馬文化
定價:33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蕾拉.司利馬尼(Leïla Slimani, 1981-)

出生於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父親是銀行家,母親是醫生。17歲時離開摩洛哥,赴巴黎求學,從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ESCP歐洲高等商學院畢業後,於《青年非洲》(Jeune Afrique)雜誌擔任記者,負責北非領域。

2011年,兒子出生後,蕾拉在報導阿拉伯之春期間被逮捕,隨後她辭去工作,專職寫作並投入小說創作。曾任法國總統馬克宏OIF(法語圈國際組織)的個人代表、2023年國際布克獎評委主席。

首部小說《食人魔的花園》(Dans le jardin de l'ogre)於2014年一出版便廣受好評。2016年,出版第二部小說《溫柔之歌》(Chanson douce);這本以紐約真實社會案件為背景所寫成的作品,甫一出版即引起巨大迴響,不僅在法國締造驚人銷售佳績,更贏得法國龔固爾文學大獎。

《夜裡的花香》不同於蕾拉的小說作品,是以非虛構的文體呈現,更加貼近作者的生命歷程,運用誠實、真摯的筆觸,直面創作的艱難與美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書評》微小瞬逝的永恆:讀《向晚的飛行》

當全球矚目的新聞播出「月船三號」成功登陸月球南極消息時,我手邊正翻到《向晚的飛行》書稿第14章。

那是作者海倫.麥克唐納(Helen Macdonald)描述自己與專攻火星研究的探險家、太空生物學兼行星地質學者娜塔莉.卡布羅(Natalie Cabrol),一同去到高海拔沙漠考察偵測火星生命方法的篇章,名為〈她的軌道〉。麥克唐納是極盡描述細微之物的觀察者,同時亦非常擅長推進故事:透過一趟科學調查的探險旅程,她聚焦於卡布羅與其研究工作嵌合相映的人生故事,讓讀者耽溺於她屢屢揭露隱藏之物的冒險裡。

廣袤無際的鹽沼、幾十億年的行星演化、浩瀚的宇宙、火星的溝谷和枯湖、鹽塊裡微生物的遺跡……麥克唐納鉅細靡遺地在所觸、所聞的當下環境抒寫,領著讀者身歷其境,參與那趟艱辛卻壯麗的旅行,同時也沉浸在火星研究者自身生命維度的層次思考之中。

麥克唐納寫道,卡布羅曾在著名天文學家奧杜因.多佛斯(Audouin Dollfus)教授的手掌中,見過小心翼翼存放於保險箱裡的月球土壤——當下她帶著興奮之情,卻發現月壤無異於世間已知物質的外觀,一時失望、直覺「並沒什麼特別」的心情,卻在那晚仰望月夜的瞬間,得到如天啓般的領略:「剛才看了覺得沒什麼的月壤,剎那間像是世間最寶貴的東西。珍貴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它來到這裡經歷的路程。」

彼時卡布羅年輕生命的頓悟,引導著她窮盡一生追尋土星生命。而這美麗繁複的星軌清晰顯化於麥克唐納的筆下,在日後因緣際會,在「月船三號登陸月球南極」新聞發生的此刻,跨越時間與空間尺度展開對話,讓仰望著同一個月球的讀者感到顫動,彷彿窺見了人類數千年來的祕密──始終好奇於地球之外宇宙的無盡探索,亦是「生命如何存在」的終極探問。


阿波羅17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圖源:wikipedia)

➤哲理與愛的追尋

閱讀麥克唐納的文字,常令人不經意陷入悠長的沉思,像是愛麗絲尾隨著兔子掉入穿越時空的洞穴裡,經歷一趟趟大開眼界的神奇旅程。她常透過事件誘發讀者的好奇心,客觀描述與場景再現的筆觸栩栩如生,在細筆聚焦如顯微鏡下現形的微物鏡頭之下,又瞬間迤邐出壯闊遼遠、層次堆疊的繁複圖景。她鑽研極致的物外之趣、弦外之音,卻更能「深究人直覺感受到的神聖,以及這種直覺的本質」,進而引發哲學與靈性層次的共感,令人心旌搖曳。

麥克唐納清透精灼之筆,讓《鷹與心的追尋》(H is for Hawk)甫出版即刷亮英國書市排行榜,以破竹之勢獲2014年「山繆.強森獎」(Samuel Johnson Prize)傳記類最佳圖書及「柯斯塔圖書獎年度之書」(Costa Book of the Year)等獎項。這位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附屬研究學者,旋以詩人、插畫家、自然學者及作家等多重角色,在自然文學的寫作領域中嶄露頭角,後續並受邀撰寫《紐約時報雜誌》專欄。

《鷹與心的追尋》述寫因喪父而開始馴鷹,歷經7年心路,是結構縝密、層次遞進的長篇敘事。《向晚的飛行》這本散文集則由41篇長度不一、主題各異的短篇集結而成。

文章包含從蟲魚鳥類研究與日常觀察延伸而出的哲學思考;科學調查與其背後森羅棋布的政治、經濟、文化脈絡;人類圈養、飼育、育種、觀賞各式野生動物行為背後的情感分析與辯證;亦記敘作者人際網絡所接觸到的天文學者、生態科學研究者、保育組織、人權議題團體等,跨領域疊加、拓展出來的視野邊界與專業知識。

我特別喜歡其中略長的篇章,文字層疊遞進、鋪陳,呈現出作者多元豐盛的思路軌跡。每篇文章如同精彩獨立的單元劇,展讀時可以隨順心意次序,穿梭於書頁之間閃現的優美字句與故事情節中,如閱讀專欄隨筆般沒有負擔,卻又在一不留神之間,被作者優美的笛聲引領走入繁複的森林,沉浸在霧般詩意迷濛的心緒之中。

麥克唐納提到,書中多篇文章都在練習「向人類的種種歸因和假設提出質問」。她形容如同16世紀歐洲貴族蒐羅藏品的「珍奇櫃」(Wunderkammer),自然物和人造物相鄰排放,閱讀樂趣就像在觀看「性質迥異的物品相互映襯,突顯了外型的異同,輝映彼此的美及各自張揚的低調」。

若要用一個共通的主題標註於這個珍奇櫃上,那可能是「愛」——作者嘗試用不同的眼睛觀看周遭,因而辨識出對人以外周遭生命構成的,閃閃發光的世界之愛,重新體會事物紛亂複雜的美好。


Cabinet of Curiosities, 1690s, Domenico Remps. 17世紀的義大利畫家Domenico Remps所畫下的珍奇櫃。

➤文學與科學的接近

閱讀《向晚的飛行》過程中,我確實體現到凝視、把玩「珍奇櫃」中各異物件,卻一一映現內在質地的奇妙經驗。作者如說書人一般,吸引你拾起一片羽毛、掂量一顆布滿岩藻的石頭、採摘一朵充滿寓意的蘑菇——接著,透過凝視手中之物,打通連結過往歷史的時光隧道,亦在巨量的科學知識鋪陳之下,瞥見鑲嵌其中駁雜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脈絡。聚焦愈久,便發現意義開展得愈發深遠,漸漸呈現出哲學的意味來。物件不再只是物件,而擴充了自我邊界的理解,映照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向來在自然文學的閱讀經驗中,我深受複雜之中的純粹所吸引,尤其是具有詩性的聯想、精確的譬喻,兼具科學理性與文學感性的風格,常同時帶給我思辨上的邏輯追求與文字美學、靈性共振上的感動。麥克唐納無疑是嫻熟於這類風格的出色作家。

我們往往把科學想成純粹、客觀的事實,但可以想見,科學對世界提出的問題,其實悄悄受歷史、文化、社會左右,而這些影響往往是看不見的。

—《向晚的飛行》

麥克唐納在《向晚的飛行》中,多次提到寫作方向上的自我探索,包括「科學」與「文學」在寫作中所擔配的角色:「科學所做的事,是我希望更多文學也能做的事。我希望文學也向我們指出,人其實活在一個縝密複雜的世界裡,這個世界不全然只與我們有關,也不單單只屬於我們。世界從來就不屬於我們。」

身為自然史研究者與熱中觀察的書寫者,麥克唐納反覆對比18世紀以前,過往人類在自然中所獲得的生命經驗,與近代整體環境受到氣候變遷、棲地喪失、物種滅絕瀕危的現況。多數都市居民早已習慣失去大樹、鳥鳴、蟬聲的人造環境,甚至在現代建築中,為了隔絕蟲鳥侵擾而改變屋簷設計,也讓棲居都市中的鳥類失去避雨築巢的空間。這些難以聯想其關聯性的改變,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衝擊著野外生物的族群分布與存續。

她憂心地寫道:「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正在發生,我們既然來不及挽救,或許就該把現在還能寫的盡可能都寫下來,為過去做個盤點。」於此,書寫的動機除了科學數據的客觀陳述,亦帶著委婉的勸諫:「我們需要硬科學為衰退的速率和規模建立模型,研究發生的原因和可行的對策。但我們也需要文學;我們需要訴說這些消失代表的意義……文學能引領我們認識世界的質地,而我們正需要這麼做。」


渡渡鳥是全新世滅絕的代表之一。圖為船隻Gelderland的日記草圖,記錄了 1601 隻渡渡鳥,作者為Joris Laerle。(圖源:wikipedia)

在科學、文學與哲學之外,作為自然史的研究者,麥克唐納從未停止在時間與空間的軸線上著墨,擦亮讀者對於當下覺察的敏銳度,以及行動的可能性。

在〈先兆〉中,她以「偏頭痛」的經驗延伸譬喻,如同人類對於森林火災、永凍土層融化、地層下陷海水上升……等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影響察而不覺:「我們知道它就在那裡,但同時也認定它不存在。」她進而呼籲人們應該盡快組織起來,在進程中策動齊心協力的大規模集體文化行動——「譯為末日的『Apocalypse』一詞,初始的意思是揭示,是顯現,是洞見,是揭曉本來未知之事。我祈禱眼前的末日所帶來的啟示,是我們能認知到自己有力量介入干預。」

正如同在〈向晚的飛行〉中,作者將雨燕視為共同體的寓言,以飛升至對流邊界層頂端的特殊自然行為「vesper flights」隱喻說明:「雨燕飛到超越的高度,讓自己明確判斷身處的位置,明白接下來該做什麼,安靜卻充分地為下一步指引方向。」

雨燕教導人類如何為全體的福祉和未來的繁盛做出最佳決定,而海倫.麥克唐納以其精銳之筆,在他者生命裡照見自我生命的領略,堅定訴說著——永恆藏匿於微小瞬逝的事物之中,閃現著神祕的平凡,就算我們不相信,奇蹟依然存在,而「奇蹟就在那裡等待我們揭曉」。


飛行的雨燕(圖源:Kentish Plumber/flickr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向晚的飛行
Vesper Flights
作者:海倫.麥克唐納(Helen MacDonald)
譯者:韓絜光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4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海倫.麥克唐納

作家、詩人、插畫家及自然學者,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附屬研究學者。著有暢銷書《鷹與心的追尋》,以及隼屬猛禽的文化史,書名就叫《隼》(Falcon)。另包含《沙勒的魚》(Shaler’s Fish)在內,出版有三本詩集。曾任劍橋大學耶穌學院研究員,也曾是專業養鷹人,並協助管理歐亞各地的猛禽研究及保育計畫。現為《紐約時報雜誌》撰稿作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張卉君(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
2023-09-18 19:3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