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書房》未告知二度改編,漫畫家合田螢冬對出版社象徵性求償日幣3元,及其他藝文短訊
【業界新聞】
■日本出版業近日發生一起漫畫作者對出版社求償的訴訟案。漫畫家合田螢冬自2021年開始,接受文華社委託繪製三石眼鏡的網路小說《小惡魔教師Psycho》漫畫版,連載2年多來,為文華社創造了超過7億日圓的營收。
然而,握有小說版權的原作開發工作室「taskey」,2022年宣布將自行推出直式全彩漫畫。合田控訴出版方不僅未告知便將作品二度漫畫化,新版直式漫畫更有多處照抄她對原著的詮釋。自己努力創作獲得迴響後,輕而易舉地被他人收割成果,文華社與taskey卻對侵權一事消極處理,讓她覺得彷彿被用過即丟。
今年8月29日,合田在社群媒體透露,她已向文華社提出訴訟,求償後發漫畫未履行報告義務損害金1日圓、出具虛假報告損害金1日圓、以電子郵件造成精神痛苦損害金1日圓,共計3日圓的象徵性賠償。
■講談社等日本出版巨頭,為防止漫畫原畫逸散,今年5月共同出資成立社團法人「漫畫檔案機構」,並在8月宣布正式營運。過去,漫畫原稿在印刷製本後,未妥善歸還漫畫家、又或者被發現流落海外拍賣會的問題時有耳聞。對此,講談社與集英社、小學館、角川等15家出版社,決定透過漫畫檔案機構,保障創作人權益及守護珍貴文化財。
此機構以秋田縣橫手市的增田漫畫美術館為據點,著手進行手稿收集、保管等工作。增田漫畫美術館館長大石卓提到,漫畫檔案機構整理、保存原稿之餘,亦希望未來能予以活用。此外,後續也預計以經營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的京都精華大學為中心,在日本西部成立另一處漫畫原稿大規模保存據點。
■日本東京大學於9月1日在彌生校區正式開設「大江健三郎文庫」,紀念今年3月逝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大江在小說創作之際,總是反覆修改草稿,連作品標題都會斟酌再三,因而留下諸多未發表的小說、評論稿等珍貴資料。東大將大江共約1萬3000張親筆原稿全面數位化,在文庫中向研究者開放,這個文庫也成為目前日本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作家檔案庫。參與紀念儀式的大江次子櫻麻提到:「我從懂事起,就深刻記得父親執拗地一筆一畫反覆書寫的身影。文庫的設立,若能對今後文學研究有所貢獻,就是最讓我們感到快樂的事了。」
【得獎消息】
■第18屆中央公論文藝獎評選結果於8月出爐,川越宗一的《Passion》(PHP研究所)與佐藤賢一的《刀劍交鋒》(中央公論新社)同為本屆獎項得主。
川越宗一在2018年以出道作《燦然於天地》奪得松本清張獎,其後亦創作出直木獎得獎作《熱源》,以及《海神之子》、《未竟的王道》等佳作。新作《Passion》以「最後的日本人牧師」小西曼西奧的人生為軸心,講述異文化的相遇、摩擦,以及自紛爭中萌生的希望。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到江戶初期,當時名為彥七的小西曼西奧,是基督教大名小西行長之孫,以及對馬藩主宗義智之子。然而關原之戰讓彥七的人生天翻地覆,他不得不在迫害下逃亡。由小西家遺臣拉拔長大的他,背負著家族再興的重任,並承受信徒們因禁教令產生的不安。川越透過小西的人生,刻畫基督教脈絡下的「受難」(Passion),更寫出活在受難時代的人們,為自身信仰與自由發出的吶喊。
另一位得獎者佐藤賢一,則是擅長歷史題材的小說家,著有《傭兵皮耶爾》、《王妃的離婚》、《法國大革命物語》等作,並在2020年以《拿破崙》三部曲,奪得第24屆司馬遼太郎獎。本次得獎作《刀劍交鋒》,與川越的《Passion》同樣將故事設定在江戶初期。佐藤以精湛的筆法,將強敵們的對決名場面描寫得有聲有色,講述有馬喜兵衛、吉岡一門、宍戸某、佐佐木小次郎、宮本武藏等劍客鏗鏘有力的熱血對決。
■第59屆谷崎潤一郎獎亦於8月底公布評選結果,津村記久子以今年3月推出的長篇家族小說《水車小屋的尼尼》(每日新聞出版),奪得本屆獎項。得獎作品資訊,詳見〈2023年3月號 東亞書房〉。
【作家動態】
■繼《蚱蜢》、《瓢蟲》、《螳螂》後,暢銷推理作家伊坂幸太郎,於今年9月底再添人氣殺手系列續作:《777 Triple Seven》(角川出版)。在殺手系列中,伊坂以「蟬」、「蜜柑」、「檸檬」、「虎頭蜂」、「兜」等各具特色的登場人物,訴說殺手們在黑暗世界與日常生活的游移,以及他們的願望與信念。
新作《777》中,曾在《瓢蟲》登場、在殺手界外號「瓢蟲」的頂尖殺手七尾,繼之前的新幹線任務被人攪和後,這次又將在東京的超高級飯店,被捲入複雜案件中。霉運至極、往往出師不利的他,這次依然能夠全身而退嗎?
■暢銷系列作《心靈偵探八雲》作者神永學,於本月中發行出道20週年紀念作《拉撒路的迷宮》(新潮社)。月島與好友一同參加湖畔別墅舉辦的密室逃脫解謎遊戲,需成功找出殺人事件兇手,才能順利逃生。然而,參加活動的8名男女,卻在現場發現了真正的屍體。另一方面,轄區的刑警紗和,與來自總部的久賀搭檔,針對一名身染鮮血的男子展開調查,卻發現該男記憶全失。隨著兩起事件交錯,令人驚愕的真相也將浮出檯面。
《拉撒路的迷宮》將推理解謎發揮得淋漓盡致,作家阿津川辰海等人大讚故事寫作技巧及出人意料的反轉。神永本人也說道:「我沒有自信可以寫出比這更有趣的小說了。」
■以出道作《屍人莊殺人事件》一舉奪得推理小說排行榜4冠王及多項文學獎的今村昌弘,於本月底推出新作《Dispel驅魔》(文藝春秋)。小學6年級的勇介,出於對超自然現象的興趣,想爭取成為公布欄委員,在平時乏人問津的公布欄刊登驚悚故事,沒想到優等生皐月居然成了他的競爭者。皐月提出申請的原因,實則是為查明表親麻里姐的死亡真相。
麻里在去年奥神祭前一天,被發現陳屍於雪地中,現場除了第一發現者的足跡外,未遺留任何足跡與兇器,案件也自此膠著。令人不解的是,對奇聞怪談並不感興趣的麻里,筆電中卻留有名為「奥郷町七不思議」的檔案,且內容只涵蓋6個神祕事件。隱藏的第7個案件,與麻里的死亡是否有著什麼關聯性?今村以小學6年級生的搜查冒險,挑戰青少年文學、神祕學及本格推理的融合。
■著有《棋盤之夜》、《曾經是超能力者的她》、《大和撫子向前衝!管它以後會怎樣!》等得獎作品的宮内悠介,於上個月底發行新作《尋找勞里.庫司庫》(朝日新聞出版),上市前便引起話題,並廣受作家、評論家、書店從業人員大力推薦。勞里.庫司庫出生於蘇聯時期的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他在電腦發展的黎明期,便展現罕見的程式設計才能,並遇見與他想法極為契合的俄籍摯友伊凡。
然而,隨著蘇聯瓦解、愛沙尼亞獨立,勞里等人的友情與人生,也被歷史巨輪碾壓得支離破碎。故事從追尋勞里足跡的「我」的視角,講述個體相較於時代與國家的渺小和脆弱,及其不屈的堅毅與強悍。作家小川哲評述:「本書並非狹義的懸疑小說。它也不是狹義的BL作品。既非狹義的純文學,也不是狹義的科幻小說。但在此同時,它又集懸疑、BL、純文學與科幻於一身。就如同勞里誰也不是一般,這本書同樣規避傳統分類,拒斥任何語言與文體的定義,靠著優雅且情感豐富的筆觸一氣呵成。」
■以「百鬼夜行」及「巷說百物語」系列囊獲多項文學大獎的妖怪推理作家京極夏彥,繼2006年的《邪魅之雫》後,於今年9月推出新作《鵼之碑》(講談社),睽違17年再續「百鬼夜行」京極堂的故事。
因女兒擁有殺人記憶不知如何是好的作家、追查三具消失遺體的刑警、被妖光愚弄的僧人、調查失蹤者的偵探、為了聽到死者之聲而到訪的女人、隱身暗處的公安,以及彷彿奇美拉般拼湊而出的怪物幽靈,面對這些詭譎人物與怪誕現象,舊書店「京極堂」的店主,這次要如何挖掘真相,並驅除附身妖怪呢?
■以《4TEEN十四歲》、《不眠的真珠》、《北斗:殺人少年的懺悔》等作屢創佳績的直木獎作家石田衣良,本月中推出暢銷系列《池袋西口公園》第19部續作:《被神詛咒的孩子》(文藝春秋)。還在唸高中的瑠夏,在父親過世之後,母親全然沉迷在新興宗教「天國之木」,讓她成為被放養的「宗教2代」,甚至因為被天國之木教祖看上,而被選為候補新娘。水果行偵探阿誠,以及G少年國王安藤崇,該如何從邪教團體的手中拯救瑠夏呢?
石田以書名同名短篇,捕捉安倍遇刺、攝理教性侵案等事件背後,共同反映的現代宗教問題。除了〈被神詛咒的孩子〉外,本書亦收錄以投機酒商、演藝圈私生飯、連續強盜集團為主題的其他3個短篇,再次刻畫「池袋的麻煩終結者」阿誠,與各種棘手案件鬥智鬥勇的精彩故事。
■著有《安傑爾之蝶》、《冬雷》、《銀花之藏》等代表作,擅長書寫複雜人際關係及幽微情感的小說家遠田潤子,於本月底推出全新作品《邂逅之瀧》(光文社),勾勒一對戀人宛如詛咒般無法逃脫的愛情。在紀州的山間小鎮有著一帘名為「紅瀧」的美麗瀑布,那裡流傳一則傳說,講述女子被命中註定的愛情與深愛的戀人背叛的悲劇。而傳說中的兩位主角,卻無法輕易與彼此分離。
遠田將故事從現代回溯到大正、江戶、安土桃山、南北朝,描寫屬於兩人的命運螺旋,如何在不斷重啟中再次纏繞,以及屬於他們的愛情、哀痛與感動。●
對談》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繪本創作對談:劉旭恭X李若昕
臺灣新生代繪本創作者李若昕,2017年推出的繪本《小班》近日重新繪製,並發展成系列故事,以嶄新面貌隆重推出。這個陪伴孩子成長的生活故事,透過一隻喜歡發呆又喜愛獨處的貓頭鷹小班,帶著孩子一起「飛」出舒適圈,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維京國際邀請李若昕與一直以來用溫暖童趣又幽默的繪本,陪伴許多孩子長大的資深繪本創作者劉旭恭,一起分享他們的創作路。
➤兩位是創作上的良師益友,談談你們是因何種緣分認識的?
劉旭恭:會和若昕認識是因為她來上我開設的「繪本製作」課程,那時她創作很認真,做了滿多書。後來她去英國唸書,開始出版自己的作品,有時創作上若有問題,也會來找我一起討論分享。
李若昕:學⽣時期對老師的《好想吃榴槤》繪本印象深刻,申請研究所時,希望透過參與課程做出⼀些繪本故事作品,就報名老師的課程。
老師的課大多是⽤引導⽅式,讓我們對繪本創作有更多練習與想像。期間我嘗試創作的第⼀本⼩誌,是⽤圖像說故事的無字、拉⾴形式⼩書。之後偶爾也有參與老師、同學的創作聚會,都是很棒的創作養分。
➤你眼中的對方是什麼樣的創作者呢?
劉旭恭:若昕是個頭腦聰明,邏輯觀念清楚,很有自己想法的創作者。她的論述很理性,也有浪漫的氣質,畫風唯美可愛也有藝術感,是很奇妙的感覺和組合。聽若昕說,她有去彰師大授課。她不論去上課或是創作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觀點,畫風清新夢幻,色調優美。
李若昕:在我⼼⽬中,老師是故事製造機(是故事⼩天才)。老師的創作上充滿許多⿁點⼦,有許多奇思妙想。故事中時常藏有⼩幽默,很受⼩朋友喜歡。老師也是認真且有創作豐富的前輩作家。相比之下,幽默的部分我還需要多加練習(笑)。
我⾃⼰的繪本故事較著重在環境氛圍,對情緒和感受有較多描述。通常我是先完成畫⾯和概念,再逐漸將整個故事建構出來。以前做書較少考慮到和讀者互動的部分,近幾年創作故事時會更深入思考。老師的許多繪本都留有與讀者的互動空間,是讀了後會微笑的有趣的書。
➤談談兩位最喜歡的繪本或繪本作家。
劉旭恭:我喜歡的繪本作家滿多的,其中最令我好奇的是島田由佳到底是怎樣的人。她創作的「包姆和凱羅」系列繪本,通常都有一隻大動物和小動物。他們的關係很有意思,彼此對待的方式很像朋友或是大人與小孩,一人搗亂,另一人就收拾善後。裡面的圖像有很多細節,故事非常有趣,有幽默的情節,畫風也充滿了想像力,有種很魔幻、天馬行空的感覺。
通常我會喜歡的創作者,是因為我跟他很像,另一部分則是因為他有我自己沒有的部分。島田由佳精細的畫風是我欠缺的,但大動物與小動物陪伴的感覺,我的作品也有這個部分。
李若昕:這系列很有名,我也滿喜歡的。感覺⼩孩都超喜歡!我認識許多有⼩孩的家庭都有這系列的書。
近年很喜歡⼀本開本較⼤的圖像⼩說《簡愛.狐狸與我》(Jane, the Fox, and Me)。記得⽂字作者是劇作家,繪者是Isabelle Arsenault。書中圖⽂敘事節奏細膩流暢,內容描述喜歡閱讀但在學校很孤單的小女孩,她正在讀《簡愛》這本書,故事穿梭在日常和閱讀的世界。作者透過畫⾯、顏⾊跟分鏡的流轉說故事,其中有很多學校⽣活情節的描述。
Arsenault氣質沉穩的筆觸和顏⾊轉化,有娓娓道來的安靜⼒量。以灰階⾊調處理多數畫⾯,透過某幾處的顏⾊加入、堆疊去帶領情緒轉折,非常好看。起初我是因為畫風美麗⽽買,但隨著畫⾯與分鏡的節奏慢慢堆疊,讀到故事結局時覺得很感動。
劉旭恭:我們家也有這本書欸!她的畫風很好看,故事的情緒鋪陳和堆疊,描寫得很動人,滿喜歡的。這是這個畫家很好看的一本書。
李若昕:之前看過這本書的創作過程介紹。因為是圖像⼩說,⾴數量大,作者做了很多版本去調整中間分鏡的規劃安排。故事很動⼈,很喜歡Arsenault透過畫⾯細膩講述的⽅式。
➤創作繪本時,兩位是如何發想,如何完整呈現作品的脈絡和想法?
劉旭恭:繪本故事通常從一個「概念」和「靈感」,發展成故事。比如有一天我們家一起看棒球比賽的轉播,我太太問了許多棒球比賽的問題,兒子說媽媽怎麼連這個都不懂,我太太就很氣。我因此想到一個故事:關於三隻小豬和一隻小老鼠去看棒球比賽的故事。三隻小豬是棒球門外漢,而小老鼠是資深球迷,一直翻白眼,覺得三隻小豬怎麼都不懂比賽。
故事先從一個概念發展,再想要怎麼寫、慢慢加入情節。我之前看比賽,曾有一隻狗衝進球場,球員一起去抓狗,這也是可以加入故事中的一個情節。比如一隻狗狗大鬧棒球比賽,不懂規則的三隻小豬原本覺得很無聊,後來覺得真是精彩,資深球迷小老鼠卻覺得這隻笨狗毀了這場比賽。同一件事讓他們有了不同的反應,感覺就會很有趣。
如果想到有趣的點子,我會想一想用怎樣的故事呈現(包括角色和劇情)。等到想得差不多時,會在紙上寫下每一頁大略的文字,再依此構想草圖。有時也會在紙上塗鴉亂畫,想想每一頁的分鏡,進一步完成草圖跟彩圖。我會嘗試媒材,試著用不同的顏料來畫彩圖,常常需要試畫很多張。一旦感覺對了,第一張彩圖確認後,就會依照這樣的風格前進,一張一張的畫,慢慢完成整本書。
李若昕:關於故事腳本,我通常是先有想法與概念,再來才是更多圖⽂的加入。我會將⽣活中的想法和感受先簡單記錄下來,可能記在紙上或⼿機中的備忘錄。像我有寫過⼀個關於頭髮捲捲的⼩老鼠,煩惱⾃⼰頭髮很捲的故事(因為⾃⼰有⾃然捲……),把一些生活中的快樂憂傷事件,寫成小故事。慢慢發現,通常我的故事⽅向會跟感受與情緒有關。
最近幾本繪本創作,我更在意讀者的閱讀感受,畫⾯、⾴⾯和故事整體是否留有空間。繪圖上也比過去更重視細節描繪,期待透過畫面建立更多故事氛圍。
以前我的作品偏向實驗性質,更重視畫⾯本⾝。比如有一本版畫印製的作品,圖像裝飾性強,但敘事不夠明顯。若是一開始就希望故事線明確的作品,我會先寫下完整的故事,再進入圖像創作。起始的意念不同,也會影響創作過程的順序。
不變的是,我期許⾃⼰的繪本故事都能保有主⾓的⾃由度和⼀些⼩任性,讓角色在他信任的環境中⾃由的去探索,認識世界也認識⾃⼰。
每次做書的過程都不太相同,例如最近與美術館合作的繪本,架構設定上需要加入特定的元素與素材資料,是很有趣的挑戰和形式。
➤請若昕跟我們聊聊《小班》使用的創作媒材和選用的原因。平時有沒有特別喜歡使用的創作媒材呢?
李若昕:《⼩班》這次是以不透明⽔彩為主,搭配⼀些油性⾊鉛筆和蠟筆的筆觸。繪製這個系列時,每⼀本會依照故事的調性進行⾊彩上的設定。透過不同色盤去呈現每個故事的氣氛基調。
除了⼿繪⽅式之外,我也很喜歡版畫創作,覺得版畫的製版、印刷過程中的勞動和有機性,都很迷⼈。我特別喜歡透過版印,讓平時作品的筆觸線條與畫⾯想法,以新的氣質在紙上呈現。
我讀研究所時,曾以絹印(網版印刷)創作拉⾴形式的繪本,去年又嘗試了較多版種。最近主要以紙凹版創作版畫,期待可以找到適合⾃⼰作品調性,也⽅便在家執⾏的形式。
➤同為繪本創作者,旭恭老師在創作時,對於媒材選擇的考量又有哪些?平時喜歡使用的創作媒材是什麼?
劉旭恭:我通常不會使用固定的媒材,總是想做一些改變,不太想跟上一本用一樣的媒材。我很少畫單張圖,對故事較有興趣,圖像都是為了故事,比較少只想著圖像。使用媒材也比較隨緣一點,有時看到其他人使用的媒材,也會想嘗試看看。比如最近出版的《雨》,本來試著用水墨,後來發現不好控制,因此嘗試色鉛筆、壓克力顏料和彩色墨水。為了找到適合的媒材感覺,我一直在實驗中嘗試。
我喜歡壓克力顏料、彩色墨水、鉛筆和水彩等,也有嘗試用廣告顏料,有種鮮豔色塊的感覺,會看實驗結果決定要用什麼顏料去做。最近也想試試看混合媒材。
➤小班是一隻「貓頭鷹」,若昕是如何設定角色情境的畫面與細節呢?旭恭老師有類似的經歷可以分享嗎?
李若昕:小班故事中的發呆圖,是從⼀張絹印版畫作品開始的,藍色的夜晚裡,樹梢有一隻小貓頭鷹。相較於之前很⾃由、直覺,以較短時間就把書完成的方式,這次以⼩班為基礎出發,再創作延伸新的故事時,我重新整理了故事架構與世界觀,有更多小細節的設定。設定世界觀的過程中,自己也更認識⾓⾊,對畫⾯構思和故事進⾏有更多幫助與想像。
設定上,⼩班是溫帶森林中某種中型品種、顏⾊偏淺的貓頭鷹。在故事創作、畫⾯發想時,先決定可能會遇到的動物朋友、⽣活的氣候等。有了⼀條更明確的線牽引,也有助於後面故事的設定。
雖然這本不是科普書,但有做基本的架構設定,在和出版社討論溝通時滿有幫助的。設定好⾓⾊個性,就能夠思考⾓⾊遇到問題時相對的反應。如果寫故事時⾓色有點出格,也可以很快察覺到。
劉旭恭:通常我剛開始寫故事的時候,不太知道這個角色是幹什麼的,但寫一寫會意識到,這個角色帶有什麼意涵。比如《誰的家到了》原本故事中有一位司機先生,但後來跟出版社討論後,因應情節拿掉這個角色。後來《車票去哪裡》的主角我設定是司機先生,我太太就說我把司機救回來當男主角這樣……
李若昕:老師不願意把這個角色丟掉(笑)。
劉旭恭:像《雨》這個故事是小和尚的故事,我覺得他是我先前作品《五百羅漢》的羅漢前身——當他還沒到天上當羅漢之前是在廟裡當和尚,這些角色其實彼此是有關連的。若昕的故事會有脈絡性的世界觀,我則不是這樣做,我是先做再說,邊做邊想角色之間的關連。若昕很理性,很像製作人先做設定,像版畫也是要很理性的思考。但她的作品又很浪漫,是很奇妙的組合。
➤故事中的小班和兩位有沒有什麼共通點呢?
劉旭恭:我自己是很宅的人,不太會和別人保持聯繫,有時我滿享受單獨的感覺,有時也會渴望和別人交流。小班和我滿像的,不太與人接觸,比較懶得社交,宅在家也ok,可以自得其樂。我滿認同書中安靜的生活感,能夠體驗到小小樂趣,這部分很吸引我,覺得很棒。
李若昕:其實我大部分繪本都是很直覺的去做,不會在創作階段就做分析或整理。⼩班的故事因為先前得到過⼀些讀者的反饋,也帶著我去思考書與⾃⼰的關係。
起先我並沒有覺得⼩班和⾃⼰相像,覺得只是那個階段的作品,階段目標是透透過⾓⾊來訴說⼀個⼩故事。但後來往回看,當時或許潛意識有把許多的⾃⼰加進去。
這次新版的⼩班,應該是享受待在⾃⼰舒適圈的狀態。不是說他對世界沒有好奇⼼,但他有點⾃得其樂,有點保守,也有⼀點慢熟。但當有個契機出現時,他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決定。
➤聊聊兩位最想跟讀者分享新版《小班》的一件事。
劉旭恭:最近讀到一本書,講高敏感族,有些人不喜歡大量社交或太頻繁活動,是個性較安靜與自得其樂的人。看《小班》的讀者可以覺得,原來我也是這樣,很喜歡獨處、與朋友有距離,自己也可以得到生活的快樂。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很活躍、活潑、主動積極,重要的反而是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節奏感」。
這本書可以讓很多讀者去感受,生活的節奏是來自於自己內在的感覺。我覺得和小班一樣享受自己獨處的生活很不錯,偶而和朋友相處也很棒,出門和在家都好。這本書很值得讓大家都看到!
李若昕:謝謝老師,老師幫我回答了。通常作品出版後,就會投入其他⼯作,這次不同以往,真的很開⼼有機會可以重新製作《⼩班》。繪製與整理過程雖然比一開始想像的更有挑戰,卻也有滿滿的收穫。
重新繪製⼩班,等於再次把故事拿回來檢視與整理,與過往的自己相處對話,是很特別的體驗。這次以系列書的計畫寫了新的故事,期待之後透過更多故事,來展現⼩班不同的⾯向。
➤請兩位聊聊目前手上的創作,以及即將出版的作品。
劉旭恭:剛剛交稿的書是《雨》,10月即將出版。講廟裡長大的小和尚,去學毛筆字。下雨很煩,他每天都會寫一個毛筆字「雨」,那也是他唯一認得的字。有一天京城發生大旱災,和尚們準備經書要去祈雨,小和尚也帶著自己寫的毛筆字一起下山去幫忙,最後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還有剛剛提到棒球場的故事,正在創作中。另外還有一個故事,是之前有機會跟電影資料館合作電影繪本,但最後沒有合作成功。這本書在講電影幕前幕後的故事,我對這種設定很著迷,覺得很有趣。
李若昕:⼿邊有兩本書正在製作中。⼀本是與嘉義美術館合作的⾃寫⾃畫繪本,書裡藏有許多⼩資訊,主題與找尋有關。這本書的構圖設計和製作過程都不同以往,我很期待。
另⼀本是⼩班系列故事的第⼆集。接續第⼀本的結局,⼩班開始有動⼒想踏出家門,他經過森林的不同角落,都遇上⼀些新朋友……很期待之後與⼤家⾒⾯!●
小班
作者:李若昕
出版:維京國際
定價:37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李若昕 Jo Shin Lee
喜歡唱歌、亂跳舞,喜愛書本中的圖文節奏,與版印過程中的反覆與獨特。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英國劍橋藝術學院童書插畫碩士畢業。著有繪本《小黑》,繪有《Still a Family》、《小不點》等作品。近期致力於製作《小班》系列童書。曾任教於學學及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現居灣區,開啟創作新生活。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