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卸除神祕性,從審美與趣味知識掌握解讀塔羅的鑰匙:讀《塔羅博物館》

當代是透明、公開的時代,網路科技與社交媒體的發達,讓人們難像過往一樣保持相對的神祕性。對我來說,閱讀《塔羅博物館》的經驗印證了這個概念。

作者拉媞西亞.巴比耶(Laetitia Barbier)身兼學者、策展人與塔羅師的多重身分,曾在巴黎索邦大學獲得藝術史學士學位的她,以圖像為主體,華麗地為讀者梳理出塔羅牌、占卜牌在西方社會的發展脈絡及應用起源,且在揭露其歷史淵源的過程中,也將塔羅及占卜牌卡的神祕性一併解構了。


不知名藝術家創造的《古代命運遊戲》(Jeu du Destin Antique)最早在1860年代發行,20世紀末迪塞爾出版(Editions Dusserre)和皮亞尼克發行了摹本,使牌組在當代仍流通。(取自the world of playing cards

本書內容雖有深度歷史敘述,可說是一部文化史,但閱讀後會發覺沒那麼嚴肅。除了圖文並茂、串接知識的過程有如說故事般有趣,作者繞過神祕學的艱澀部分,與大眾文化、流行文化連結,讓閱讀體驗能回歸到人們拿起牌卡的那一瞬間,從字裡行間與圖像感受到自然湧現的故事。

圖像是構成這本磚頭書的主要元素,也是讓讀者得以認識塔羅牌,讓神聖感日常化、透明化的重點所在。市面上,一般塔羅書以牌義、牌陣運用等實務說明為主,解牌教學多半融合了傳統解釋及作者個人的經驗歸納。更甚者,是借用塔羅牌的象徵意涵,連結到如卡巴拉祕法、占星學、榮格學派心理學,或者女性主義式的詮釋,把塔羅進一步推向更高深的知識領域。

《塔羅博物館》卻不提供這種斷言式的牌義介紹,反而著重在視覺象徵的「展示」。翻開書,看到鋪展開來的圖像之外,也會發現作者總會詩意地選擇一幅畫、一個意象,或者一首歌來啟動、唱和每一張圖卡的獨特旅程。書中所展示的牌卡,其歷經時間有多長,能解讀的範圍就多廣闊。例如,大阿卡納牌「愚人牌」,作者先展示了16世紀的畫作〈發笑的弄臣〉,接著呈現各式各樣的塔羅牌愚人造型。我們可以從巴比耶的說明及展示,追索15世紀以來同中有異的愚人牌所蘊涵的不同意義:既是現實的(弄臣、小丑),又是神話的(莫墨斯,Momus);既是狂歡的代言,也是野人的表徵。


左至右:《發笑的弄臣》(Laughing Fool)、神話人物莫墨斯(Momus)、通用偉特塔羅(Universal Waite Tarot)愚人牌。(取自wikipedia)

塔羅牌義隨歷史與文化的拓展,不再限於制式。這麼一來,知識形成再也不是經由特定的權威、經典書目,或哪個說法、派別來規範與定義,解讀牌卡也不一定得限制在「占卜」功能。

從審美的觀點來看,人人都有權自由解讀牌卡,甚至進行創作。這也說明了為何在本書最後一個單元,作者特別列舉了她私心喜愛的、由不同藝術家基於各自理念創作的象徵牌卡:超越現實與自然、跨越種族和性別,甚至單純以元素為符號的現代牌卡。


造型童趣奇幻、用色活潑的世界末日嘉年華會塔羅(The carniva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tarot deck),是作者巴比耶推薦的牌組之一。(取自KAHN & SELESNICK

本書除了向讀者說明,牌卡遊戲如何自中世紀以來,經由貿易和旅行跨國傳播,讓貴族、平民手中都有一副牌卡,另也揭示了占卜牌卡從流行娛樂轉換成神祕主義占卜工作的演化過程。作者寫就本書的歷程,就像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嘗試:當時是COVID-19疫情期間,她所考據的資料來源,大多是由圖書館員協助取得的內部數位化資料。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另一種「知識解密」的過程。從數位化古籍出現於書中的歷史牌卡,除了織就與補足塔羅及占卜牌卡歷史的脈絡,也讓人們一窺當時平民的生活、娛樂、想望,以及渴望與神聖事物連結的關係。簡單說,就是敘述故事。


出自義大利米蘭博羅梅奧家族(Casa  Borromeo)1440年代的壁畫,顯示一群在玩塔羅(tarocchi)遊戲的人。(取自wiki commons

作者巴比耶有如說書人講述塔羅牌史上具革命性人物時,口吻富有人情味,令人印象深刻。和其他塔羅書不同的是,巴比耶闡述歷史與人物時,讓讀者有能從條理分明的敘述裡,掌握到各種人物在塔羅歷史脈絡出現的奧妙契機和關鍵作為,並且讓這些人物的面貌親切可人,而不是火花般燦爛驟現,隨後就迅速消失在神祕暗夜裡。

她以「野心勃勃、包羅萬象」形容18世紀的博學之士熱博蘭(Antoine Court de Gebelin),點出他是第一個對世人宣稱「塔羅是祕傳工具」的先鋒,其著作《原始世界》賦予塔羅牌的定位,使塔羅牌的意義與運用型態在未來「重新被發明」。

作者描述第一個出版牌卡占卜書籍與技術指導的埃特拉(Jean-Baptiste Alliette),其實是「出了名容易變節」的「精明商人與多產作家」。思想家艾里法・李維(Eliphas Levi)之所以成為19世紀神祕學權威,其實是遇到情傷才離開教會、投身「鑽研高魔法」。至於介紹孕育出當代最盛行的偉特塔羅、托特塔羅的英國金色黎明赫密士會(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時,作者則犀利地說「塔羅牌在英國不是真的用來玩樂」,一下子突顯出英國與歐洲大陸迥異的性格。


熱博蘭(Antoine Court de Gebelin)。(取自wiki commons

巴比耶將塔羅視為歷史產物——孵化自歐洲社會的文化經驗。反倒讓我們清楚地經驗到,原來塔羅是富有異國情調的文化載體。一副牌在手,我們就可以便捷地欣賞到不同於自身文化的淵源和趣味。

回顧自己學習塔羅的歷程,我想起許多塔羅牌老師的諄諄善誘:去查看牌面人物的顏色、姿勢、背景、表情,透過跟牌進行連結、推敲出自己的意見、蒐集牌帶來的靈感⋯⋯這些都是正面的、塔羅初學者該做的練習。不過,每張塔羅牌的涵義很廣,有時候很難從圖像出發,自然地與牌連結、自我投射而作出解讀,往往只能不無困擾地硬記。或許,我就在等待像《塔羅博物館》這樣的書,從此不再需要額外花時間上網搜尋整理各家說法,自行筆記塔羅牌義的圖像解讀、歷史淵源又是什麼,才能理解老師說的那些奇妙涵義。

塔羅牌卡在帶給人們心靈層次的共振之餘,在開放的年代,也更能盡其所以地延伸人們瑰麗的投射。閱讀《塔羅博物館》的你,不管是基於一窺神祕學的想望,還是藝術審美的眼光,在被歷史允許的範圍裡,解讀塔羅的鑰匙,似乎就握在你手裡了。


偉特牌組(canva / rattanakun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塔羅博物館
作者:拉媞西亞.巴比耶(Laetitia Barbier)
譯者:林金源
出版:漫遊者文化
定價:18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拉媞西亞.巴比耶(Laetitia Barbier)

出生於法國,是一位學者和策展人,也是專業的塔羅牌占卜者和老師。她在巴黎索邦大學獲得藝術史學士學位。她的文章和研究曾在知名媒體Atlas Obscura、Vice和Death: A Graveside Companion(Thames & Hudson)一書中收錄與展示。自2012年以來,在病理解剖博物館(Morbid Anatomy Museum)擔任編程總監和館長。

個人網站Instagram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3-06-15 10:45
書評》盜木的兩難:《盜木賊》VS《報導者事件簿:神木下的罪行》

近現代的森林保護熱潮始終未減,從早期的美國國家公園運動,保留無人荒野的主張,近期蘇珊.希瑪爾膾炙人口的科普傳記《尋找母樹》,講述樹木透過菌根溝通,形成廣袤地表的樹聯網,影響更多藝術家、作家、電影工作者,創造出電影《阿凡達》靈魂樹,闡述樹與人類生命的連結,甚至理查.鮑爾斯的普立茲得獎小說《樹冠上》以結構恢弘的樹木故事,啟發更多讀者,同一時期,林業背景的德國作家彼得.渥雷本一系列書寫森林生理生態的書籍,反省現代的林業政策與制度,也喚起讀者反思人樹關係。

在台灣,禁伐檜木林的林業政策,伴隨著護樹運動的覺醒,成為主流論述,區域性的森林開發問題,近年仍一再發生,例如環評爭議的數個關鍵區域、台灣東南區殼斗科森林的砍伐問題,身處後2020年的我們,又再度被這些森林破壞的事證提醒,只要人類利用樹木與土地開發的需求存在,盜伐森林只是反映出真實世界的貪婪與供需失衡。


《報導者事件簿002:神木下的罪行》漫畫 / 森森

➤盜伐的逼不得已

《盜木賊》、《報導者事件簿:神木下的罪行》這兩本奠基於現場採訪的報導,恰恰填補我們對於理解森林保護現況的缺口。我們首先會驚訝,時至今日,林業先進國家竟然仍有盜木案件,北美與台灣的盜伐,竟有許多驚人的相似。或許歸因於地質年代的古大陸連結,扁柏屬在東亞與北美間呈現間斷分布,兩地的檜木森林在自然科學上有親緣的關聯,北美洲的巨木樹瘤,與台灣的幾種根瘤木塊,成為最受青睞的標的物,盜木賊多為現場受到土地與自然資源利用限制的在地弱勢居民。

與美國案例更類似的,台灣版本的盜木案件中,將近一半是偏鄉的原住民。這兩本書討論了究竟是哪些原因,讓身處擁有森林資源的在地居民淪為山老鼠?

在台灣的林木盜伐案件中,紅檜、扁柏、肖楠、以及牛樟是主要的盜採樹種,市場端的木材產品需求驅動犯行,例如從嘉義流行起來的聚寶盆、號稱治療癌症的牛樟芝、開運的木雕,隨著兩岸交流、醫療需求、乃至現代人擁有木藝的心靈渴望,在合法市場無法滿足的情形下,都成為盜採誘因。


雲霧環繞中,「嘎拉賀神木A區」通往「把家灣」的原始路徑,一棵「重複被切割」的樹頭,是持續30年來此地被不斷盜伐下,殘存的見證。攝影/余志偉;報導者提供

巨木分布有其熱點,盜伐者進入原始森林中挑選樹木,經過支解後從林道步行分批運出木塊,最易查獲的是揹工,他們需要熟悉地形,是身強體壯者的體力活,但也是風險最高最易被捕的現行犯,盜伐初期由漢人與原住民勾結,演變為新住民移工受雇、甚至也曾有檢察官破獲工廠產業鏈下的藥物控制集團犯案。

勤跑台灣山區部落的研究人員或是山林管理者,大概都有機會聽到耳語,某某受訪者或是協作者曾是山老鼠,甚至有些部落朋友無奈地表示,因村莊青壯年男性紛紛入獄,形同寡婦村。時間來到1995年前後,也有部分部落青年擔任國家公園或林務局的巡山員,自然面對一些部落內外的矛盾,在《盜木賊》與《報導者事件簿:神木下的罪行》也有類似的事件報導,社會希冀轉變盜採者為守護者,但這種教科書級別的典型轉移,畢竟得來不易,若是盜木誘因無法消除,弱勢者仍置身受害場域,恐仍難以從經濟壓力下翻身。要保護巨木,仍需理解真正的盜木動機與結構,才能避免憾事一再發生。


在返回司馬庫斯舊部老家的路上,涉入盜伐案即將入監的在地居民北互依看著路旁樹上的樹瘤。攝影/余志偉;報導者提供

➤見樹也見林的盜伐防治

事實上,公部門也很積極地面對與改變,掌管全台主要林地的林務局,在2017年後,選擇公布盜伐熱點,這是非常大的政策轉變,由於登山族群日增,在全台開放山林政策的前提下,原本巨木分布區經常需要隱匿點位避免盜伐,老實說也是欲蓋彌彰,不如讓全國登山客成為共同守護者,資訊透明是邀請權益關係人守護的第一步,在政策上路後,的確平息了部分保守思維的疑慮。

也因巡山人手經費的不足,需要更好的執行工具,台灣在盜伐的科技執法上,林務局與法務部已經進行合作,包括檜木的DNA資料庫,建置重要老樹的分子圖譜,讓未來司法單位能靠盜採林木和贓物的檢體,核對證實木材來源,我們在《盜木賊》書中可以讀到這些檢調的辛苦,過去犯案證據都必須利用贓物樹瘤與現場老樹的紋路作為比對依據,現今建立分子指紋資料庫,透過科技證據可以產生更多嚇阻作用。事後防範之外,現場紅外線攝影則建立了更好的防線,在巨木生長的人煙罕至的區域,監測技術的預警作用以及影像紀錄,能增加作案難度,消弭一些犯案動機。

更務實討論,呈現犯案動機與分析案件,才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關鍵,因此《報導者事件簿:神木下的罪行》訪談整理林務局委託台北大學陳湘繁教授「盜伐歷史資料統計分析項目應用於竊取森林主副產物犯罪問題與防治研究計畫」,對於盜木熱點、動機、犯案者分析的整理呈現,本書故事漫畫,便來自這些血有肉真實案例的訪談資料再創作。

《盜木賊》意圖則更宏大,在理解市場供需對原生地居民的脅迫後,作者將鏡頭轉向亞馬遜熱帶雨林,那裏是全球更大的盜木試煉場,我們赫然發現林業管理剝削在地居民,造就家園內盜伐者的普世性。

➤還林於民,讓盜木賊回歸守木人

全球化的今日,國與國間的貿易來往密切,已開發國家的林產品需求,經常造成森林資源供應國的盜伐壓力。山林是在地原住民的家,當國家擁有公有林地,掌握了開發權力,商業經濟體通常不屬於在地族群,經濟市場產生強烈的社會剝削,在林業制度不保障原住民的現實下,遠離森林家鄉的原住民,也失去與山林共存的管理能力,消失的傳統生態智慧,被大規模林業技術所取代,商業獲利的同時,究竟有多少回饋能回歸到在地社群以及環境?

《盜木賊》批判了美國國家公園的無人公園乃至以樹木為主的保育運動概念,但是,公眾意識覺醒曠日廢時,如果沒有當年環保倡議者阻止水庫開發或是經濟開發,難道居民就不會因為城鄉生活差距而離鄉背井?沒有了護樹的社會共識,山林權益同樣不會掌握在在地居民手中,部落消滅恐怕更早發生。但一切都只是事後諸葛,在苛責懲罰盜木者的同時,我們必須誠實面對,每一筆森林的消費,我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喝的每一口水都來自森林,對於盜伐案的發生,身在地球村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別稱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每少一些都會影響穩定地球氣候的能力。© European Wilderness Society CC (Image by European Wilderness Society via vociglobali.it)

人類世正在面對物種大滅絕,肇因於人類的族群數量,壓迫到自然環境的平衡,開發導致棲地消失與生態系崩潰,如果要終止人類自毀生境,必須要大刀闊斧的做出改變,生態系的破壞牽扯更多權益關係人,除了在地族群,甚至必須考量時間軸上的後代子孫。我們在保護森林上能做的,是資訊與資源的共享,在地社區的尊重與讓利,回歸強取豪奪而來的原住民權益。

無論在全球林業端倡議的小規模社區林業、環境責任林業、甚至台灣近年推動的林下經濟,都應該釐清權益關係人,優先讓在地社群主導參與,避免只是引入外來業者造成在地經濟難以永續,在各種小規模林業活動上,更應落實自治與在地參與。在台灣也有為數不多的人工林,推動合法國產材的使用,可以讓林業產銷更透明,消費者獲得選擇權,降低對其他國家熱帶雨林的盜採。而企業界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反省與檢核更是重要,不應僅追求碳權數據的漂綠,不要只是口號種樹,優質企業可以發揮正面實質的社會力量。

《盜木賊》、《報導者事件簿:神木下的罪行》以真實案例滿足我們對盜木現場的好奇,並提醒我們身為木材市場的使用者,沒有人是局外人,我們的行為可能加成盜伐的動機,但也可能透過反省,復育因過度利用,已經不再理所當然的森林生態系。


《報導者事件簿002:神木下的罪行》漫畫 / 森森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盜木賊:直擊森林犯罪現場,揭露底層居民的困境與社會問題
Tree Thieves: Crime and Survival in North America’s Woods
作者:琳希.布爾岡(Lyndsie Bourgon)
譯者:何修瑜
出版:臺灣商務
定價:4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琳希.布爾岡

作家與口述歷史學者,也曾是二○一八年的國家地理學會探險家(National Geographic Explorer)。她致力撰寫環境以及環境和歷史、文化與認同交會的議題,專欄文章曾刊登於《大西洋》(The Atlantic)、《史密森尼》(Smithsonian)、《衛報》(The Guardian)、《牛津美國人》(Oxford American)、《永世》(Aeon)、《海象》(Walrus)、《赫茲利特》(Hazlitt)以及其他報章雜誌上。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報導者事件簿002:神木下的罪行
作者: 報導者、張子午、林慧貞、森森、余志偉
出版:蓋亞出版
定價:299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報導者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致力於公共領域的深度及調查報導。非營利營運模式使我們得以不受商業廣告、政治人物與財團左右,保持新聞獨立與自由。所有營運經費仰賴社會大眾贊助,竭誠歡迎認同《報導者》理念的你,以實際行動贊助支持。

「從盜伐到買賣──圍繞千年神木的罪行與交易」
《報導者》深度報導團隊
策劃˙主編/張子午
文字/張子午、林慧貞
漫畫/森森
攝影/余志偉
專案管理/洪琴宣
編輯/張詩芸、陳思樺
圖表設計/江世民、林珍娜、黃禹禛
行銷/陳星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董景生(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研究員兼組長)
2023-06-14 11:00
現場》在記憶迷宮,爬梳性、愛慾與革命的日常沉積:崔舜華X逆彌談《蓋層紀》

陰雨綿綿的5月初,天色灰暗如《蓋層紀》封面。那是斑駁油漆、雪景、斷壁與人體肌理的抽象綜合,靠近似能聞到灰燼的氣息。推門進入對談現場有河書店,削瘦高䠷、一身深藍與黑的香港作家逆彌,與對談作家崔舜華的鮮豔衣著恰成對比。

逆彌出生於1997年,大學主修電影剪接,從中學時期開始在香港《聲韻詩刊》、《字花》、《虛詞.無形》等文學期刊發表新詩與評論。《蓋層紀》是他第一本出版的小說作品。Openbook選書小組從本書聯想到《傾城之戀》:「書中的『愛.戀』並非時代中的爆裂物,而是生活中的軟墊,吸震抗壓,以承受信仰、親情、革命理想、極權、疾病、性與身體的暴力。」

逆彌說起原先小說取名《那些我們無以承載的》,考量到書名太長、也無涉及意象,因此定名時重新改為《蓋層紀》。蓋層紀是蓋亞大陸分崩的起源,作家崔舜華在推薦序提到,小說內「分裂」的裝置無所不在:「性,瘟疫,革命,神。每一次內或外部的爆裂,都讓人陷入茫茫黑暗。」

逆彌表示:「我用這個很久以前陸地發生過的分裂,去說明一種關係的分裂。它實際歷經的時間,可以代表心理狀態的時間。2014到2021年其實也不到10年,但是主角內心情緒的時間感彷彿過了千百年。」黑暗、迂迴而矛盾的書寫,也跟逆彌設定的主角性格有關:「他沒辦法成為自己覺得很有用、很強的抗爭者,這種挫敗感,讓他不停地質疑自己。」

崔舜華談起當初收到《蓋層紀》推薦序邀約時並不抱預設,一讀書稿卻驚艷不已。她說:「這本書是黑色的,一切都在黑暗裡進行著,沒有白晝。彷彿作者的生命跟香港生活完全是一團黑暗的混沌。」逆彌說明:「這本書是我梳理自己的一個過程。香港有很多很多事情,還沒結束、還沒梳理,就開始另一件。」

書內黑暗矛盾的情緒,來自2019年香港集體經驗與私我回憶。逆彌意圖跳脫宏觀敘事、偉大理想,藉由《蓋層紀》進行的內在探索,以2019年反送中運動為錨點往前回溯:2016年魚蛋革命(又稱旺角騷亂)、2014年雨傘運動。崔舜華回顧香港這幾年的變動,形容「像一場精神官能症的熱病」。她從《蓋層紀》感受到,逆彌書寫了香港城近5、6年來游移的狀態,「什麼都來不及結束,也什麼都來不及開始。」

大學主修剪接的逆彌,用文學技法拼接街頭與家庭。逆彌筆下主角在雨傘運動期間是血氣方剛的17歲,向基督徒父母出櫃男同志身分時掀起家庭革命,與街頭抗爭即景並陳:

第一顆催淚彈射出時,我抓住聖經毆向父親的臉,他一巴掌摑在我眼角上。我忍著淚拾起跌到地上的電話,把鐵閘撞開,衝出去,母親在家門嚎叫我的名字。我走了十八層樓梯到地面,銀包鎖匙也沒帶,死也不回頭。九二八,星期日。......二O一四年,在這家的四百呎裡,我的吶喊,抵抗,佔領,革命。

——《蓋層紀》

讓主角走向狂亂反抗的,並不是母親處心積慮帶主角去醫院身體檢查有無異常、勸戒向天父禱告懺悔,而是偶然看見父親用螢光筆標出聖經《啟示錄》的句子:「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汙穢的,叫他仍舊汙穢;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

順著主角同志性向不被父母接受的話題,崔舜華問起逆彌書中的香港同志桑拿場景,其「陷入黑暗的迷惑與背光性」是否就如同近年香港社會氛圍?崔舜華認為,兩者都「充滿了液體,充滿了氣味,讓人迷路」。

小說裡,逆彌以「H」指稱桑拿。主角第一次前往桑拿,時值19歲,是2016年魚蛋革命發生後某一日。主角隨交友軟體上認識的網友,走過複雜小路,抵達牆上黏貼著「百無禁忌」春聯的H入口。逆彌認為,桑拿的確很像城市:「很大的迷宮,看不到裡面是什麼。只看到一條光很微弱的路。整個空間的黑暗感,跟我對香港這個地方的黑暗有很大的連結。在城市裡,空間決定了人怎麼去生活、怎麼去工作、怎麼去行動,桑拿也是同樣的狀態。」

現場逆彌也強調「迷宮裡的死路」這個譬喻:「死路這個意象很重要,像走到盡頭只能回去,沒辦法再去前。有一個人,沒有動,只是待在盡頭裡面,好像在等待另個人的出現。這是主角在桑拿裡面看到的一些畫面,我覺得這個畫面好像代表了很多人在香港也等待著一些東西,也同樣在盡頭裡面等待。」

崔舜華接著銳利追問:「在苦難的現實之中,面對死亡、傷害,面對整座城市都與你走反路,你沒辦法抗拒整個時代的危難的時候,愛的位置,究竟在哪裡?」

逆彌用《蓋層紀》的告白性質回答:「本書像對情人的告白,也是對自己的告白,其實是一種要不停去質疑自己的過程,其中有很多矛盾、很多不同元素的糾纏,譬如愛跟性的糾纏;黑暗、壓抑的社會氛圍跟主角的糾纏,無法簡單形容。」在逆彌稱為「跳動的心理描寫」的意識流文字裡,讀者來回往返於黑暗與惶惑的迷宮,直到讀到〈跋〉裡作者隱約吐露虛構與真實的邊界:「這段關係,這種愛,以及牽連著這些的那些,之記憶,我都不允許消失。」

在所有回憶化作灰燼前,逆彌已透過小說結尾的文字,回應自己:「也許,時間並不辜負誰的心,世界也不虧欠誰的靈魂。因沒有一個神可以拯救世人,沒有一個人可以挽回自己。在所有的黑暗中,我祈求,即使再微小的光,即使再微小的聲,終究,也會被看到,也會被聽見。」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蓋層紀
作者:逆彌
出版社:松鼠文化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逆彌

生於1997,香港。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主修剪接。影像作品《庇里牛斯山的城堡》入圍2015年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2018年《離境》入選鮮浪潮國際短片節並獲IFVA評審推薦。自中學時期開始在《聲韻詩刊》、《字花》與網刊《別字》、《虛詞.無形》、《SAMPLE樣本》等平臺發表不同形式的詩和評論。《蓋層紀》為第一本出版作品。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3-06-13 12:05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