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暨金蝶獎得獎名單今(12/28)日公布。計有9位首獎得主,將獲頒10萬元獎金及獎盃,首獎作品之出版社將獲頒3萬元獎金及獎盃。2024金蝶獎則頒發予金、銀、銅獎得獎設計師,各有10萬、8萬及5萬元獎金及獎盃。
由於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並無設置編輯獎,主辦單位書展基金會說明,會將編輯獎的獎金,改為鼓勵其他首獎得主背後的出版社:凡是今年獲得首獎的幕後出版社,都將獲頒3萬元獎金,以示嘉勉。
➤香港浪潮來襲 格外強者輩出
2024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徵件分為「小說獎」、「非小說獎」及「兒童及青少年獎」,報名總件數達691件,經過兩階段評選出10本入圍書籍、3名首獎得主,2024年也將提供獎金,獎勵各獎項首獎作品的幕後編輯團隊,肯定出版社的專業能力。
本屆小說獎、非小說獎均展現香港文學席捲浪潮,競爭十分激烈。2024年小說獎三位首獎得主橫跨港、馬、台:張貴興《鱷眼晨曦》延續南洋婆羅洲,再造巔峰;譚劍《姓司武的都得死》,透過香港特有的「丁權」制度,鋪陳出一部精彩絶倫的推理故事;鹿苹《甜麵包島》以優美如詩的筆觸勾勒出島嶼風情,慈悲觀照、情懷真摯。
非小說獎尤以生態自然、知識普及、人文田野與詩集最為突出豐富,當代香港主題也占一席之地。本屆大獎得主陳列《殘骸書》、李怡《失敗者回憶錄》、吳聰敏《台灣經濟四百年》在生命經歷、關切主題、創作風格各有不同,卻都是「以一生換取的作品」。
本屆兒童及青少年獎作品題材、風格多元,在致力為3歲到18歲讀者選出可讀性與品質兼具的好書下,最後以創作技藝的成熟和創新、想像力的深度、作品的格局和啟發性為考量,選出幾米《明天,我會去到什麼地方?》、林柏廷《牆壁大戰》、林大利攜手張季雅、陳宛昀《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為本屆兒少獎大獎作品。
➤小說獎首獎層級豐富,非小說獎首獎架構台灣閱讀新高度
2024年小說獎三本首獎作品,風格題材迴異。張貴興繼2019年《野豬渡河》後二度獲書展大獎小說獎肯定。評審團表示,《鱷眼晨曦》以充滿荊棘疼痛暴力輻射出南洋移民的傳奇史詩,無比絢爛的風格美學,為我們一次又一次揭開一座只有在小說家夢境裡的婆羅洲變形圖景。而譚劍《姓司武的都得死》以滅門血案揭開序幕,故事卻佈局綿密,節奏明快。
鹿苹《甜麵包島》小說餘韻迷人,總能以一種同理的凝視但不介入的視角,緩緩推進人物的哀歌輓歌,使讀者不斷反芻咀嚼。作家鹿苹雖不克出席,卻以讓人動容的影片傳達感言。影片中,她表示,想以說故事來抗衡世間必然的災難,並希望自己能夠當一個持續思考、以想像來建造,並感受「一切可觸及的微物和心緒」的人。她相信,真誠的感知能傳導出去,且期望透過故事傳達給他人「在世界的某一處我感受到了什麼」。
本屆非小說獎文類與取材豐富,陳列《殘骸書》直面白色恐怖痛史、李怡《失敗者回憶錄》見證香港興衰的遺作、吳聰敏《台灣經濟四百年》為跨度最長的台灣經濟史,為台灣架構出視野開闊的閱讀新高度。
繼2014年《躊躇之歌》拿下書展大獎非小說首獎後,陳列再度以《殘骸書》二度獲獎。《殘骸書》為陳列穿梭五十多年時空,凝視景美和綠島,重新喚起人們對白色恐怖的反省與記憶。李怡的遺作《失敗者回憶錄》,以「失敗者」為自傳命題,為未來的香港人存紀錄、敲警鐘,實則為歷史留下一個勇敢的註腳。
頒獎現場,李怡的遺孀邱近思現身致詞,並引述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名句:「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邱近思表示,李怡這本書也是為台灣而寫,因為他認為台灣太不了解中共政權,不知如何保護自己,希望《失敗者回憶錄》能對於台灣讀者有所幫助。
吳聰敏《台灣經濟四百年》看似深奧,但簡潔曉暢,以28個專題切入時空,巧妙穿插數據和史料,以經濟學的視野解讀台灣,文字中有溫度,是優秀好讀的科普書。
➤兒少獎首獎:創意與啟發性至上
2024年書展大獎兒童及青少年獎,拿下首獎的三部作品分別以創意、啟發性取勝。
繼2019年以《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拿下首屆兒童及青少年獎首獎,幾米《明天,我會去到什麼地方?》從書名頁開始的小房子設定,每一個想像的轉換都有驚喜,讓學前孩子可以抓住翻頁的律動和節奏感,期待跨頁展開時的驚奇,是一本成熟可讀性高的晚安讀物。
林柏廷《牆壁大戰》藉由兩個愛在牆上塗鴉的男孩間衝突,使學齡前幼兒到國小高年級兒童,都能從中發現意義、獲得樂趣。尤其作者以誠懇自然、不說教也不做作的表現方式,創造出原創圖畫書少見的格局與深度。
評審團認為,本屆青少年長篇小說雖明顯少數,但仍表現不俗。尤其寫給高年級讀者的知識類不易處理,特別是科普自然、生物、生態相關知識,由資深研究者親手帶路可說越來越受到關注,《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林大利便以斯文豪為例,在結構嚴謹之餘,不忘輕鬆轉換氣氛,帶孩子體會臺灣自然探索的驚奇,實屬難得。
➤金蝶獎:挑戰讀者眼球,設計緊扣書籍主題延伸詮釋
邁入第20屆的「金蝶獎:台灣出版設計大獎」,是國內表揚書籍設計最重要的獎項。總計170件報名,選出13件入圍作品,除了頒發金獎、銀獎、銅獎各1名,及榮譽獎10名,都將送至德國萊比錫書展角逐「世界最美麗的書」設計大賽,持續為台灣爭光。
決審後選出最後13強,並由葉忠宜《清潤凝香:若深甌》、智海《觀景窗》、鄧彧與何萍萍《那城THAT CITY》,拿下金、銀、銅三獎。評審團指出,本屆作品整體裝幀及內容從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出發,直接挑戰讀者眼球,且不只強調酷炫,而是講究設計是否緊扣書籍主題,進行延伸詮釋。
金獎作品《清潤凝香:若深甌》設計恰如其分。評審許和捷指出,書頁設計以明代「若深甌」所特有的藍色釉色為基調,以暈染方式搭配在圖片與版面的留白之中,富有溫柔的節奏變化。不同質感的美術紙做附錄與扉頁,增加了翻閱時的觸感變化。整體紙材上的選用,搭配鮮明又相符的視覺調性,良好的襯出書籍的精華與特色,從裝訂方式到加工細節,處處都可見到不同元素與《清潤凝香:若深甌》主題意象的相互呼應。
銀獎作品《觀景窗》,不像書的外型,跨越文字的藝術書籍創作,形塑成一本任何語系使用者,帶到哪都可以翻,不但可自己創造內容,非常貼合二創世代,書籍細節安排到裝幀工法也足夠精緻,頗令人玩味。
銅獎作品《那城THAT CITY》書本尺寸設定為大開的版面,52篇引人深思的政治圖像,搭配封底以紅色色紙作為書腰,覆蓋旁邊堆疊的屍體,並在上面印著碩大且清晰的「自由」二字,實際翻開書腰後卻出現以虛線所構成的「香港 (the city)」,整體概念充滿強烈的諷刺,簡單暴力又寓意深遠,呈現的手法讓人感受到強烈的視覺衝擊。
「2024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暨金蝶獎」頒獎典禮將於2024年2月20日書展開幕典禮舉行,所有入圍作品將於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賞館」精彩呈現。
金蝶獎得主與評審團代表合影
為了推廣好書,2024台北國際書展「城市在閱讀」串聯全台市立圖書館,將於1月20日至2月25日響應書展「閱讀造浪」、荷蘭主題國及書展大獎得獎書籍為主題進行展出。新北市圖將於2024年1月8日展至2月25日止,北市圖則於2024年2月26日至3月19日接棒展出。
2024台北國際書展更將「寒假閱讀節」規模擴大,呼應「TPASS通勤月票」將北北基桃擴展成一日生活圈,首度邀請桃園市立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加入延伸閱讀效應,除北北基校園外,桃園市國小亦首度加入免費申請閱讀學習護照行列,當學生完成內容,持學習護照至北北基桃合作圖書館可換取禮品,2024台北國際書展現場亦可再兌換書展閱讀好禮的雙重好康,歡迎親子寒假期間多多利用圖書館豐富資源,開學後齊聚書展體驗閱讀樂趣。
此外,2023年12月28日至2024年2月4日,台北書展基金會與位於松山文創園區北側澡堂的「不只是圖書館」,共同主辦「台灣最美麗的書.2020-2024金蝶獎—台灣出版設計大獎作品展」將展出連續5屆金蝶獎得獎作品,讓讀者盡情閱覽近5年的金蝶獎得獎書籍,展現台灣書籍設計的獨特風采。
台北書展基金會和誠品書店合作「2024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閱讀造浪講座」,邀請本屆兒童及青少年獎首獎得主林柏廷(《牆壁大戰》作者),以及兒童及青少年獎評審召集人柯倩華,於2024年1月6日下午在新店裕隆城誠品書店進行「藏在圖像裡那些有趣的事情」對談。●
2024第17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名單
小說獎
張貴興《鱷眼晨曦》(時報出版)
鹿 苹《甜麵包島》(印刻文學)
譚 劍《姓司武的都得死》(蓋亞文化)
非小說獎
陳 列《殘骸書》(國家人權博物館、印刻文學)
李 怡《失敗者回憶錄》(印刻文學)
吳聰敏《台灣經濟四百年》(春山出版)
兒童及青少年獎
幾米《明天,我會去到什麼地方?》(遠見天下)
林柏廷《牆壁大戰》(遠流出版)
林大利/張季雅、陳宛昀《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親子天下)
第20屆金蝶獎台灣出版設計大獎
金獎 葉忠宜《清潤凝香:若深甌》(異雲書屋)
銀獎 智海《觀景窗》(挪石社)
銅獎 鄧彧/何萍萍《那城THAT CITY》(大塊文化)
童書》翻轉現實幽默無邊:讀小松申尚《小偷貓老大》、《小羊阿理》系列繪本
閱讀小松申尚的繪本故事,你會產生一種很奇妙的感覺:當故事還在緩慢前進,你已經推開了那扇門,走入全然幽默的故事新世界裡。
無論是俠氣干雲、樂於助人的《小偷貓老大》,或是充滿童趣、俏皮可愛的幼兒繪本《小羊阿理和鱷魚包包》、《小羊阿理和蝙蝠雨傘》,近年來,在日文繪本界逐步嶄露頭角的小松申尚,透過豐沛的想像力,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繪本故事,帶著我們同遊天地。
小松的故事不僅翻轉了現實邏輯和一成不變的遊戲規則,更透過虛構的說故事力量、幽默逗趣的誇飾筆法,刻畫出迷人、富含個性的多樣化角色,讓角色為我們引路。閱讀時,我們會流連忘返於故事途中,反覆咀嚼、仔細玩味那些令人發噱的幽默話語,進而跟隨著角色們抵達奇異的世界。
這樣的繪本故事極具魅力,宛如乘坐著魔法飛毯,飛向遠方,自由穿梭於現實和想像的邊界,也讓人不由自主聯想到閱讀經典繪本的感受,比方說朱迪絲.克爾(Judith Kerr)的《來喝下午茶的老虎》,以及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的《瘋狂星期二》。
在小松申尚和插畫家加納果林合作的《小偷貓老大》書中,盤據商店街,經常在水產海鮮店門外流連,眼角帶著令人畏懼幾分的十字刀疤,時不時還會露出鋒利尖牙的貓老大,初登場即讓人印象深刻。
「你好,魚老闆!今天天氣不錯,我想偷一條秋刀魚,可以嗎?」與圖像恰成反差萌的敘事口吻,讓貓老大的威嚴和氣勢瞬間消失,卻在讀者心中留下友善倍增的親切感。
《小偷貓老大》的故事情節更是充滿別出心裁的幽默感。正當電視播報著,「今天各地都是好天氣,不過您所在的地區,有一點奇怪,天氣是晴時多雲秋刀魚,局部地區下鯖魚。」貓老大眼底所見並非人類世界,而是「貓科世界」,無怪乎接下來出現了令人莞爾的叮嚀,「建議您出門攜帶雨傘、雨具,如果再帶上魚網和鍋子,就更好了。」
小松申尚以獨特的貓科動物視角,為故事揭開序幕,預告了「貓柳幫」的小偷們(全都是貓),即將上場捕魚的祕密行動。小偷們竟如俠客般慷慨仗義,為水產店魚老闆的生意著想,叫人不愛上這個腦洞大開的故事也難啊!
好故事是神奇的魔法飛毯,是來喝下午茶時大快人心、讓人大開眼界的老虎,是夜晚搭載著青蛙去探險的漂浮睡蓮,也是小偷貓老大眼中非比尋常的「雲、雨、魚」。這是貓的世界,人類才剛抵達,等待被馴養。
小松將故事邏輯和現實邏輯的差異,完美的運用在繪本中。除了《小偷貓老大》幽默怪誕的情節之外,也有充滿童心、童趣的可愛角色「小羊阿理」。系列繪本《小羊阿理和鱷魚包包》、《小羊阿理和蝙蝠雨傘》,不僅讓幼兒故事閱讀起來興味盎然、充滿無邊界的想像力,也為孩子和大人的日常增添輕鬆愉快的生活感。
故事的成功,也歸功於繪本作家秦好史郎的角色塑造和圖像魅力,閱讀時不禁讓人懷疑,小羊阿理到底是不是「穿著羊皮的人類幼童?」但無論如何,這都不減損閱讀帶來的快樂,還有讀者們對於小羊阿理的喜愛。光是看見小羊阿理愛不釋手的拿著鱷魚包包、蝙蝠雨傘,看他走出家門,到處晃來晃去的逗人模樣,看見阿理因好奇而自然流露出生動、鮮活的表情,繪本就充滿了「看點」和「笑點」。三本書由同為繪本作家的米雅執筆翻譯,故事的語言趣味和角色的俏皮個性,盡皆保留在書中,一覽無遺。
每當小羊阿理對「鱷魚包包」和「青蛙錢包」有所求時,他們總會「噗哈——!」「嘓嘓」,毫無異議的張大嘴巴來幫忙,然後不害臊的對小羊阿理說出這句撒嬌話:「你好討厭喔!」天真無邪,可愛又頑皮的同伴,恰好貼近幼兒渴望有人陪伴、渴望生活中有玩伴的深層心理狀態,同時,也表現出故事中的角色「鱷魚包包」和「青蛙錢包」,其實都備受小羊阿理的寵愛呢!
透過閱讀,試著打開故事的那扇門,走入新世界,你將發現,快樂的餘波正在你心中蕩漾。●
作者:小松申尚
譯者:米雅
繪者:秦好史郎
出版:小天下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小松申尚
譯者:米雅
繪者:秦好史郎
出版:小天下出版
定ㄨ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小松申尚
譯者:米雅
繪者:加納果林
出版:小天下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小松申尚
1980年出生於日本高知縣香美市。2020年以《小偷貓老大》榮獲日本第18屆繪本大賞故事類大賞。其他繪本作品:《小羊阿理和鱷魚包包》(日本第13屆繪本故事大賞)《小羊阿理和蝙蝠雨傘》(中文版由小天下出版)《小羊阿理逛市場》。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