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北國際書展》發揮譯者洪荒之力!林蔚昀談在台灣推廣波蘭書的10年長途

翻譯是創造空間,讓外國和本地相遇

文學翻譯是什麼?如果要用一個東西來比喻它,你會用什麼來比喻?公開我的答案之前,我想要用一個字來談翻譯上的文化差異:kamienica。

kamienica是中世紀歐洲為了解決城市擴張、人口大量移入的問題所興建的建築物,一棟房子裡面有許多間公寓,且多半老舊到沒有中央暖氣。這樣的房子要如何翻譯成台灣讀者所熟悉的中文呢? 多房公寓?老公寓?光講「老房子」,台灣可以對應到的東西太多了。和kamienica最像的是建於1960-70年代的步登公寓。但步登公寓也無法完整翻譯kamienica的特色。或許可以這樣介紹:有著步登公寓的功能,長得像迪化街街屋,歷史比日式老房子或李宅還悠久的老屋。

回到翻譯是什麼?我會說,翻譯是建立連結和橋樑,讓外國和本地相遇。不是維持陌生或完全在地化,而是創造出一個空間,讓兩者相遇。詞語不僅只是詞語,能否透過翻譯讓讀者感到熟悉、親切、有共鳴,才是關鍵。在此,我想以我推廣《鱷魚街》的經歷為例,解釋我所做的轉譯。


波蘭老城廣場上的kamienica(林蔚昀提供)

跨越台波文化隔閡:布魯諾.舒茲筆下的牛蒡與覆盆子

布魯諾.舒茲 (Bruno Schulz, 1892 - 1942)是波蘭猶太人,以《肉桂店》(即《鱷魚街》),《沙漏下的療養院》兩本書,和卡夫卡、普魯斯特齊名,成為20世紀波蘭最偉大作家之一。

《鱷魚街》的繁中版書名來自同名短篇小說,原文書名是《肉桂店》(Sklepy cynamonowe)。波蘭人對肉桂有感情,台灣人不一定有,好在本書英文編輯重新取名為鱷魚街,我住在英國時才會訂這本書,讀了感動才會跑去波蘭。

開始翻譯《鱷魚街》的時候,我曾經拜託我先生去克拉科夫的舊書店買一套11本的字典,這套字典叫Słownik języka polskiego pod red. W. Doroszewskiego,裡面有很多古老的詞語。舊書店的老闆叫做愛德華.史明維克(Edward Śmiłek),他手往桌上一拍,問我老公:「先生您買這個要做什麼啊?」我老公就說:「我太太要翻譯舒茲。」老闆就笑一笑,說:「台灣的讀者能了解舒茲嗎?」那老闆這麼說,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他也是個舒茲迷。但是我聽到時有點不高興,覺得台灣讀者再冷門的文學都可以讀了,不要小看台灣讀者!但我也開始有點擔心,舒茲真的有這麼普世嗎?我讀舒茲很感動,但是其他讀者呢?

舒茲作品讓我很有共鳴,但仍感到文化隔閡,比如:

「在那肩膀上,八月那邋遢、旺盛的女性生命力蓬勃發展,長出一片肥大的牛蒡,它們以多毛、巨大的葉片以及肥厚、茂盛的綠色舌頭支配了整個地區。那些牛蒡像是有著豐乳肥臀的婦女,大剌剌地攤開裙子往地下一坐,連自己的身體都快被這些瘋狂、碩大的裙子吞沒。」

必須承認,我第一次看到這段文字時想:「蛤?他在說什麼?」因為我想像中的牛蒡,應該是牛蒡沙拉,或是壽喜燒裡面的牛蒡。我很困惑,於是去問我老公Pawel Gu。我老公說:因為牛蒡在波蘭不是拿來吃的啊,它是一種雜草。我從來沒看過以雜草方式存在的牛蒡,所以他就在克拉科夫開始了尋找牛蒡之旅,去烏克蘭也幫我拍了牛蒡。我看到這一片牛蒡的時候心裡想著,啊這就像是姑婆芋嘛⋯⋯如果有人跟我說,牛蒡就像姑婆芋,就很好理解了。


野生牛蒡真的長得很大很茂盛,非常壯觀(林蔚昀提供)

另一個讓我感到有隔閡的東西,是覆盆子果汁。舒茲在他的小說中,說覆盆子果汁可以在藥局買到,說它是「濃稠、高貴的液體」。第一次看到時,我還沒去波蘭,沒喝過覆盆子果汁。我想像它既然藥局有賣,可能是一種感冒糖漿,可是感冒糖漿不是很難喝嗎?為什麼大家平常會拿來喝呢?

後來我到了波蘭,終於知道:喔,覆盆子果汁是用覆盆子加糖,讓它自然出水做成的果汁,有點黏稠,但是又不會太黏稠。波蘭人把覆盆子果汁當成一種民間療法,著涼快要感冒的時候加在熱茶中喝下去,可以怯寒。這時我就豁然開朗了:波蘭人的覆盆子果汁,就像我們的川貝枇杷膏嘛!這樣理解,遙遠的覆盆子果汁就變得很親切了。

要怎麼把這親切感傳達給讀者呢?以註釋在《鱷魚街》書中補充之外,我也在台北舉辦了小型藝術節。為了讓台灣讀者品嘗到覆盆子果汁,我從波蘭寄了3瓶過來,在當時波黑美亞咖啡食堂展出(即現在Rebirth)。本來打算讓大家配茶或配啤酒喝,但運送過程中有漏出來,所以只好改成用看的。


「覆盆子果汁行星」活動,在波黑美亞咖啡食堂(林蔚昀提供)

我以舒茲為主題舉辦的小型藝術節,其中包括:展覽、講座、行為藝術。我成立粉專,花了一個月在上面每天打書。這本書當時是在聯合文學出版,所以《聯合文學》雜誌也熱血地邀請我當客座主編,規劃了50頁專題,讓讀者看到舒茲的重要性,還有他怎麼感動世界各地的讀者。

展覽內容,我找了覆盆子果汁、手搖風琴、鳥、人偶、女鞋、舊物、郵票作為7個主題,找了7家台北獨立書店辦展,有如舒茲七大行星在台北降臨。當時在誠品辦講座活動,講座海報有銀河,細看就像淡水河。


活動海報是我先生設計的。七大行星的插畫,是我花錢找住在克拉科夫的俄羅斯藝術家德米特里‧施維翁科夫-基斯梅洛夫(Dmitrij Szewionkow-Kismiełow)特別畫的。因為太漂亮,後來也有把它收到書中當拉頁(林蔚昀提供)


左為「音樂盒行星」在小小書房,右為「鳥行星」在有河Book。(林蔚昀提供)

透過展覽,我想做的不只是把舒茲帶來台北,而是讓舒茲及其作品和台北地景結合,和台北人文風景對話。為了讓舒茲和台北的人文風景對話,讓他的作品能在台北「深度旅遊」,而不是只是像外國觀光客,來一下就走,7間合作的獨立書店也是仔細挑選過的。打書期剛好碰到聖誕節。波蘭聖誕節要做12道菜,習俗上還要放一副空碗盤,給意料之外的客人。我們意料之外的客人就是舒茲,我們邀請他一起吃平安夜晚餐。


和(椅子上的衣服頭像)舒茲一起吃平安夜晚餐(林蔚昀提供)

為什麼要辦藝術節去宣傳一本書?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多成本?因為,我相信波蘭文學值得讓台灣讀者看到,而且可以給出版市場、文化帶來好的影響。我相信文學可以成為一座橋樑,讓台灣人和波蘭人互相交流、理解彼此,畢竟,我們都有悲慘受壓迫的歷史。另外,我很希望舒茲可以賣得好,因為我也想繼續靠翻譯波蘭文學吃飯啦。

做了這麼多宣傳,大家應該很想知道有沒有幫到銷售吧?作為一本文學純度很高的純文學,《鱷魚街》賣得不錯,它是當年誠品選書,在香港誠品有打入暢銷。在台灣也是長銷書。2016年詢問出版社時已三刷。這本書後來也售出簡體版權。作為波蘭文學引起台灣書市注意的第一彈,《鱷魚街》一鳴驚人。但如果只有一本成功,就只會曇花一現,不會成為現象。要成為現象,就要持續出版,並且持續引起討論。沒錯,我一開始設立的目標,就不只是讓舒茲這位作家的作品被看到。我的目標,是打開市場,使波蘭文學、波蘭文化被看到。

一些人、一些事,會讓你覺得翻譯、推廣文學還是有意義的

我是個翻譯,翻譯之外,還可以選書、審書、推廣書、行銷書、找補助。我都推廣我認為有意義、有價值,卻不那麼好賣的書。我在宣傳時,往往不求大賣,但求可以把每本書的商業可能性發揮到極限。此外,我也必須觀察市場需要什麼書,台灣需要什麼書。那我接下來想講講,我怎麼在台灣推廣柯札克。

雅努什.柯札克是個猶太波蘭醫生、作家、教育家。本名亨利.哥德施密特(Henryk Goldszmit, 1878-1942),也被人稱為「老醫生」或「醫生先生」,為兒童人權與教育奉獻畢生,被譽為波蘭兒童人權之父。他寫了很多本書和文章,其中有寫給小孩看的小說,也有寫給家長看的關於教育理念的書。

第一本我決定推廣到台灣的柯札克著作,是教育隨筆《如何愛孩子》。這本書其實是那種大家一看就覺得很難賣、很難推廣的書:首先,因為它很厚,有520頁。再來,書中議題很嚴肅,在講兒童人權,對家長有挑戰性,也不是傳統的親子教養書。但2014年3月,台灣立法院正式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大家都想知道兒童權利是什麼,但市面上很少這樣的書,這就創造了空缺,讓《如何愛孩子》可以去填補。

之後,柯札克在台灣越來越受矚目。2019年,兒童權利公約公布30週年的時刻,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和新北市政府邀集專家學者選出兒童權利公約書單,柯札克的《當我再次是個孩子》和《麥提國王執政紀》也有入選。2020年,景美人權館做了一個兒童人權展,那裡面也有講到柯札克。

在這邊,一定要提台灣兒童人權的旗手,兒童文學界女神林真美老師。她曾經翻譯關於柯札克生平的童書《好心的國王: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的故事》,是在台灣推廣柯札克的先行者。真美老師也有讀《如何愛孩子》,後來也在各種場合推薦、導讀他的書。於是,就在《如何愛孩子》的成功下,柯札克《麥提國王執政紀》、《麥提國王在無人島》、《布魯卡的日記》、《當我再次是個孩子》、《猶太區日記》也都陸續出版。這其實讓我蠻高興的。

10年前,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跟我說,波蘭文學在台灣賣不好。然而,現在大塊也想出版波蘭文學。很感激他當年很誠實跟我說出版市場的狀況。如果沒有他,我可能不會宣傳舒茲,就不會開始這10年推廣波蘭文學的旅程了。當然啦,也要感謝史明維克老闆那句:「台灣人讀得懂舒茲嗎?」今天我可以告訴他,不只讀得懂,還很有共鳴。

這個世界並不是有柯札克捍衛兒童人權理念的作品,兒童就會生活得無憂無慮很快樂。推廣好的文學,也不表示世界就會變得美好。文學沒這麼了不起。但是,有時候,會有一些人、一些事,會讓你覺得,文學還是有意義的,翻譯、推廣還是有意義的。

回首10年來時路:波蘭文學在台灣

2011年,當我踏入波蘭文學翻譯時,台灣的波蘭文學作品只有10本,沒有本土的波蘭文學譯者。2022年11月,根據波蘭圖書協會的統計手冊(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波蘭圖書協會的攤位可以拿這本冊子),如果包括2023年初書展前後要出版的波蘭作品,已有80本左右。12年來,台灣出版了70多本波蘭文學書籍,平均一年5到6本。這80本中,包括30本左右的童書,其他則是經典文學、當代文學、劇本。

波蘭文學能在台灣立足,也是因為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持續和台灣讀者解釋:什麼是波蘭?什麼是波蘭文化?波蘭的歷史長什麼樣子?今天,台灣本土波蘭文譯者至少有5位:我、翻譯《獵魔士》長篇的葉祉君,翻譯《辛波絲卡談寫作》的粘肖晶,翻譯《地下世界.水下世界》的陳音卉、翻譯《怪誕故事集》的鄭凱庭。以前是我們買中國的譯本,今天他們也會買我們的。

我認為,波蘭文學在台灣走到今天這一步很不容易。台灣出版市場的東歐文學中,目前最紅、最有活力的應該就是波蘭文學。要繼續發展,就需要有人投入經營。譯者很重要,有譯者才有翻譯,但其實譯者也需要市場、需要有健康活潑的出版生態,才會想要投入文學翻譯。不然去當口譯或是去大公司上班還可以賺更多錢啊,為什麼做文學翻譯?

翻譯10多年後,我也在想:我要往何處去?我要繼續翻譯嗎?我有達到我當時設立的目標:建立一道波蘭和台灣文化交流的橋樑嗎?好像只有完成一半⋯⋯台灣人對波蘭和波蘭文學有認識了,但波蘭人對台灣和台灣文學有同樣的興趣和瞭解嗎?

在波蘭,依然沒有關於台灣文史類的書。我發現,當我想要和波蘭朋友介紹台灣時,知識是有欠缺的。為了不忘初衷,我去研究台灣和波蘭歷史將近4百年來的交集,我正在寫的書也是關於這個主題,書名暫定《在波蘭尋找台灣》(或應該更好玩/聳動,叫《波蘭台灣愛恨情仇四百年》?)

總結,推廣不是一個人的事。常有人說台灣市場小,台灣人不讀書,但我覺得台灣是一個很好的市場,我們有能力容納各國文學,暢銷文學,冷門文學,台灣作家寫得很棒,台灣讀者素質很高,台灣出版界十分優秀。在此,我想要對台灣出版界致上我最深的感謝和敬意。

我希望了解台灣,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和波蘭人介紹台灣的歷史和文學,引起他們的興趣。我奉獻了10年青春給波蘭文學,現在我該奉獻剩下的人生給台灣了。


帶台灣繁中版和中國簡中版的《鱷魚街》紙本書,去舒茲的故鄉(林蔚昀提供)


  • 2023台北國際書展活動|窗的彼端,光的彼端:認識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人生故事
    時間:2/3(五),18:00 - 19:00
    地點:紅沙龍
    講者:林蔚昀(譯者、作家)、劉維人(譯者)
    活動詳情:字畝文化臉書
  • 2023台北國際書展活動|辛波絲卡和她的時代:《辛波絲卡:有紀念性的破銅爛鐵,好友和夢》新書發表分享會
    時間:2/5(日),15:30 - 16:30
    地點:紅沙龍
    講者:林蔚昀(譯者、作家)
    活動報名:臉譜出版Accupass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3-02-01 11:30
2023台北國際書展》開展日,OB帶你看波蘭主題館、逛海泱泱兒童館、吃湊陣辦桌,造訪特色有趣的展區!

2023年第31屆台北國際書展於今(31)日至2月5日在台北世貿中心一館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及國內出版人,得以在台北國際書展重聚。今年參展國計有33國,共有470家國內外出版社參展、超過30位來自世界的國際作家將親臨台灣,與讀者面對面交流,更有244場台灣作家的閱讀活動,延續年節的熱鬧滾滾。

【波蘭主題國館】

波蘭書協、波蘭台北辦事處與書展基金會共同合作規劃波蘭主題國,邀請6位作家、2位插畫家、偕同10家波蘭出版社,在主題國館內規畫豐富有趣的古籍、文學與圖像展覽。


國內外讀者們在主題館翻看來自波蘭的各種書


來自波蘭國家圖書館的古籍展品


那些年,拿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作家們


Netflix熱門影集《獵魔士》原著作者薩普科夫斯基昨日霸氣現身,眼神超殺持劍留影。據說他本人會不定時出現展場,歡迎用鏡頭捕捉野生的本人!(書展基金會提供)


波蘭插畫展,聚集許多對圖像有興趣的讀者


筆觸畫風皆充滿想像力的波蘭圖畫書,讓人每本都想翻看看!

【海泱泱兒童主題館】

今年由種籽設計策劃的「海泱泱兒童主題館」,藉由16個海洋生物為線索,包括座頭鯨、抹香鯨、白海豚、鸚鵡螺、飛魚、鱟等海洋生物為引,啟發讀者對海的親近與嚮往。


由廢棄垃圾回收後重新被賦予生命的可愛海洋生物,你最喜歡哪一隻?


孩子湊近牆上的貝殼,驚呼:「我聽到海豚的聲音!」


海泱泱兒童主題館現場有豐富海洋主題延伸選書,讓大小讀者都能悠遊書海中,更加了解海洋生態(書展基金會提供)


精細小巧的海洋生物圖鑑與小模型,光是看著就能感受到海風陣陣吹拂~~

【閱讀的各種可能!打破你對讀書的刻板印象】

讀字工地、呼籲湊陣(Tàu-tīn)之外還認真辦桌的九歌出版、推出虛擬實境電影及有聲書的國家人權博物館,還有太空感十足的淨零漫遊展區及數位主題館,千萬不要錯過!


讀字工地的標語太幽默!


擺放詩人陳昭淵《廢弱萌life is oops!——生活糟糕語錄》的神秘角落


九歌出版的倉庫文案從不讓人失望!湊陣鬥陣已傻傻分不清楚><


九歌的時事敏銳度,讓大家只能遙望車尾燈。先前引起熱烈討論的「辦桌」話題,居然在書展出現實景!?


國家人權博物館以「致自由:人權∞」為主題,期望人權的發展能夠從面對歷史、保存遺產到思索未來


國家人權博物館展位設置《靈魂與灰燼:臺灣台色恐怖散文選》有聲書視聽裝置,期待能透過數位科技體驗,展現人權議題無限延伸的進步動力


今年書展特設淨零漫遊展區宣導環保概念,期望愛書人也能愛護地球


打造太空世界般的寬敞車廂,讓讀者進行掌間閱讀的「數位主題館」

 【除了書,還有更多的書!】

文學書區,由臺灣文學館邀集九歌、文訊、印刻文學、洪範、爾雅等5家人文雜誌出版社結盟聯展。書展大賞館則展示近期獲得台灣獎項肯定的好書作品,包括: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金蝶獎、金鼎獎、金漫獎,及2022年Openbook好書獎,愛書人必定要去逛啊!此外,義大利館漫畫刊物也不惶多讓。讀書不分國界與形式,管他文字書或圖像書,只要是好書,都快快與我們一起進入書展,拿起來讀吧。


老字號出版社浪漫的集聚一堂


書展大賞館好像有眼熟的擺設......?你沒看錯!各位觀眾,2022年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等你來讀


法國館讀者戴著貝雷帽出現,elegant!優雅啊!


義大利館展示精彩圖像作品


認真的版權會議也在進行中


義大利館的漫畫刊物封面人物,你認得多少人?


2023TiBE台北國際書展  Taipei International Book Exhibition

➤日期:1/31(二)-2/5(日)
➤地點:台北世貿中心一館
➤展出時間:
週一至週四、週日 10:00-18:00
週五、週六 10:00-22:00
更多詳情:台北國際書展臉書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3-01-31 14:10
2023台北國際書展》「讀字工地」熱烈開展,注意,安全閱讀第一!

相隔4年,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終於回到第一季舉辦,將自1月31日至2月5日,於世貿一館盛大開展。開展前的最後衝刺日來到展場,一眼就能看見高聳的鷹架、鐵梯和帆布,這是由獨立出版聯盟、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讀力公民行動主辦的「讀字公民」書區,以「工地」為主題,再次緊抓讀者的目光。

▇ 在施工聲響中,打造閱讀和出版的地基

2022年以「讀字便利店」獲得最佳展位設計獎金獎的讀字公民書區,今年以「讀字工地」主視覺重磅登場:約3公尺高的鷹架,掛上施工帆布,裡頭還停靠著一台宣傳車,水泥手推車、大鐵桶都出現了,甚至立起大洋傘、擺滿塑膠椅。看著電動旗手引導讀者進場,想必會感到驚奇,也會納悶:「為什麼是工地?」

獨立出版聯盟祕書長劉霽表示:「每年都會由聯盟成員和設計團隊集思廣益,發想主題。讀字工地的概念是來自於,每年台北國際書展開展前兩天的世貿一館,在一陣陣工具敲打聲響與煙塵之中,各式文明與知識的堡壘漸漸成形,一切就緒之後,身為書展靈魂的書本也才能一一上架。因此,工地是最好的象徵:被疫情破壞的秩序正在逐漸恢復,而我們都仍在自己的工地裡打拚,沒有放棄。」

穿越管線與鋼架,來到過去上演工地秀的大舞台,這是書展期間的講座區:新書發表會、作家對談,甚至還可以「拷問」漫畫家,場場精彩。繼2019年「讀字上雲端」製作文件夾和杯墊紀念品,今年更搭配工地元素,推出限量周邊如T恤、運動毛巾、打火機,甚至有「讀字工地安全閱讀語錄貼紙」,像是「閱讀中,請勿靠近」、「天乾物燥,小心閱讀」,每張都充滿笑點。現場還張貼許多改編自工地常見的塗鴉與警告標語,例如「閱讀的國度近了」、「青少年協會讀遍全國」、「高壓危險,讀字發電」、「讀者眾多,小心慢行」,為工地增添更多活潑氛圍。

讀字工地持續為獨立出版發聲,設置超過40間獨立出版社/出版人展位,安排超過40場充實講座。期盼熱愛閱讀的讀者前來,一起構築腦海中的讀字工地,拓展專屬於自己的閱讀天地。

▇ 悠悠十年,獨立書店記錄時代精神

今年適逢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成立10週年,展區布置富有時光氣息。場內搭蓋的「拾年工寮」以鋼骨和鷹架象徵書店為讀者建構認識自我與集體的空間,坐落其中的「高壓危險」電箱,說明了建築物需要接通水電才得以活絡,如同書店在社會扮演著「接通知識管路」的角色。工地周邊常見的電動旗手也在此指引交通,邀請讀者一覽書店鑲嵌在時代中的模樣,重新思考與定義書店的價值。

獨立書店文化協會以「拾年」為題,出版《IndieReader獨書人》特刊與《拾冊》,象徵拾起被時間淘洗過的吉光片羽,呈現與時代脈絡密不可分的書店經營與叢書出版歷程,由此刻劃獨立書店的理念與精神。

IndieReader獨書人》特刊邀集走過10年的書店主理人,聊聊開店頭10年的經營點滴以及與當時社會背景的關聯,實為珍貴的時代紀錄;也收錄長年關心圖書產業的專業視角,剖析圖書定價、書店存廢等論述。印製精巧的《拾冊》以「書店」為推薦單位,讀者可以從該書店精選的「人生必讀十本書」清單,認識店主聚焦的領域和議題,突破時間侷限,擴展更深更廣的閱讀視野。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企劃執行楊庭瑄提到,協會今年也規劃許多精彩的講座,邀請書店店主一起對談,或與社會組織代表共講。去年《台灣書店歷史漫步》推出日文版,協會特別邀請來自日本的福爾摩沙書院及H.A.B 書店店主現身說法,分享日本書店的十年歷程。此外,協會在2022年底舉辦香港系列講座,獲得眾多迴響,決定在本屆書展擴大規劃多場香港文化活動,讓讀者透過文字與聲音,更加認識香港的迷人之處。

▇ 公民小蜜蜂,一同勤作工

由眾多非政府組織NGO集結的「讀力公民行動」,今年推出的主題是「小蜜蜂」。小蜜蜂最初指的是街頭倡議者隨身攜帶的小型麥克風,後來延伸泛指「街頭宣講行動」。展場中布置了許多社會運動元素,模擬NGO走上街頭如何與社會進行對話的情境。

召集人楊書瑋提到:「大家參與集會遊行的時候常常會看到宣傳車,我們都叫它『戰車』。今年我們把這台戰車開進書展會場,跟大家介紹讀力公民行動各團體的核心理念、倡議內容和新發表的書籍。」而宣傳車的擺設不只具有象徵意義,NGO團體更將站上宣傳車,如同平常上街頭遊行,在各講座時段向大家倡議、短講,讓宣傳車在展場裡成為公民發聲的舞台。

談到今年書展的規劃,楊書瑋說:「淨零排放。展場布置採取『環保再利用』概念,現場許多工地常用的道具,像是鷹架、水桶、木板,甚至地毯,都是租借來的,可以回收,重複再利用。」身為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副祕書長,楊書瑋更強調「綠領就業」,也就是環保與勞動議題的整合。像是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致力推廣的「手作步道」,即是以「手工」的角度,來思索步道的設計、施作與維護,與自然環境深度結合,不但能做出適合更多人使用的步道,還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讀力公民行動」日益壯大,今年亦有新血加入。「香港邊城青年」自2019年成立,希望集結力量,同時倡議在台港人權益。追求民主自由的路上,台港一直並肩同行,同為香港人組成的「如水協會」,以台灣為出版基地,創辦《如水》雜誌,這次書展也會展出最新一期,探討流散時代的香港文化。


(書展基金會提供)

▇策展人真心話


獨立出版聯盟祕書長劉霽

➤獨立出版聯盟祕書長/一人出版社社長 劉霽:放輕鬆來工地逛逛吧!

路邊工地這麼多,但總是有點危險,這裡很安全,而且有知識性,又有文學性,可以讓你有不一樣的感受。

歡迎大家抱著輕鬆的心情前來,到一個專屬閱讀的工地逛逛。一起平平安安閱讀,開開心心回家。

➤讀力公民行動召集人/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副祕書長 楊書瑋:把戰車開進書展裡!


讀力公民行動召集人/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副祕書長楊書瑋(左)與讀力公民行動發言人/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馬明毅

大家可能常看到我們在街頭上,也常看到這台宣傳車,但一定沒有想到這台戰車會載著我們的宣傳品出現在書展裡,我覺得這會是一個很新奇的畫面。希望大家可以來書展,跟我們的工作人員見面、聊聊天,瞭解一下倡議團體平常在做些什麼。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企劃執行楊庭瑄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企劃執行  楊庭瑄:拾起時間的韻味吧!

這次我們以「時間」為骨幹,用刊物向讀者訴說書業的變與不變,陳列經典書籍來描繪社會各階段的歷程,也透過講座呈現書店與社會間的關聯。歡迎讀者來我們的展區,感受獨立書店的時代精神,也歡迎大家拿著各縣市的獨立書店觀光地圖、書店指引手冊,走訪台灣各角落的書店。最後,「書店微光」火柴盒復刻登場,錯過可惜!

歡迎前來一起讀字、探究,以好奇心和對閱讀的熱情,搭蓋最有台灣味的閱讀風景。

▇活動場次表

「讀字工地」將於1/31(二) 起至2/5 (日)止,每天上午11點至晚上6:00,於展區進行不間斷的講座,尤其2/3(五)和2/4(六) 2天,配合2023台北國際書展開展時間,講座更持續至晚上10:00。

「讀字工地」展區位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D321展區,以「拾年」為主題,在展區參展書目以及講座安排上,邀請讀者一起思考書業與社會的發展軌跡,並重新思考與定義書店的價值。

詳細活動表,請點擊圖片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