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阿福的笑與夢:顧玉玲讀歐大旭《倖存者,如我們》
李福來是華裔移民第三代,成長於馬來西亞的貧窮漁村,他努力、認真、勤奮、不服輸,符合所有力爭上游的特質。全球化下的資本跨國流動,工業污染進入漁村,改變了原有的勞動生態,從而也帶動窮人在城鄉、國界間絡繹不絕的遷徒。
從早年落地生根的移民,到現今透過合法、非法管道移動的外勞,以及冒險偷渡的難民,以先來後到及膚色等因素排列成不同種族階序的勞動力,阿福因而可以當上領班,管理一群更弱勢的南亞、中亞、非洲移工,還可以臨時調動沒身分的黑工填補漏洞。往上攀爬的人生似乎是可能的,但「時代改變了,可是工人的生活從未改善」,阿福也只是在底層游移,任何一點意外,都可以摧毀所有努力。
打從一開始,讀者就知道阿福殺人了,但為什麼走到這一步?
《倖存者,如我們》的故事沉重,但敘事筆調如詩,說著阿福的快樂與悲傷,尊嚴與失落,荒瘠中的溫暖與殘酷。作者歐大旭(Tash Aw)對於貧窮漁村的人際網落,邊緣人如何相互擠壓、義氣相挺,有極細膩的描述。
全書以台前、台後的雙軌敘事串連,視角與主述都來自阿福:主軸是往昔,探究阿福殺人事件,回溯他的成長、勞動、思索與掙扎,以非線性的倒敘交疊拉出主角的生平與環境變遷。副軸是現在,阿福接受社會學家譚素敏訪談的順時序歷程,從兩人互動中呈現階級差異,以及受訪問者不會說出口的觀察與內在轉折。台前的主要故事,質問時代如何輾壓個人微小的努力,是誰在殺人?台後的對話張力,則挑戰了溝通是可能的嗎?誰在說話?說誰的故事?
■無言以對的笑
書中第一句阿福自述:「你要我談人生,不過我談的只有失敗。」底層的人一再受到打擊,人生多由失敗綴補而成。阿福不怕苦幹,戰戰兢兢,傾盡全力翻身,工作與婚姻都危危顫顫懸在幸福的崖邊,稍一不慎就要墜落。這麼認真打拼的阿福,在書中卻出現幾次不明所以的突兀失笑,都是在厄運當頭的緊急時刻,他既不出口辯解,也無大動作洩憤,就是失笑,令旁人錯愕。
我們第一次看見阿福突兀地發笑,是在法庭上。當義務律師述說阿福悲慘、未受太多教育,簡化到只剩「毫無希望,是個無法選擇人生的人」,企圖引發陪審團的同情,阿福當場大笑,停不下來,用雙手摀住臉,直至打消年輕律師的熱情與決心。
扁平化的弱勢者故事,只餘刻板印象的悲情,彷彿他只是等待被救援與憐憫的可憐蟲。也就在這場不識好歹的法庭花絮中,阿福說出他為何要接受採訪:「她(律師)弄錯了細節,所有人都弄錯了細節。也許你(譚素敏)可以徹底改正這一切。」細節是什麼?他從家鄉的暴風雨、洪水、蛇、蟲說起,細節是環境,是生活,是所有努力與徒勞無功,是接二連三的意外與崩毀。
之後,阿福在現實生活中的兩次發笑,都在他無預警被開除的時刻。一次是他工作十年的養殖場,原本備受賞識,卻遭老闆娘無證據地指控他偷竊,阿福當場想罵髒話、想砸破玻璃櫃、想踢倒架子,但這些洩憤的動作他一項也沒做,而是咧開嘴笑著,直到被罵:「笑什麼?瘋孩子。為什麼你要笑?」
又隔數年,他在肥佬蟹海鮮樓工作,不惜受傷也要保全店裡遭搶的現金,但最終被老闆以獲利不足而解僱,斥責他無知、不了解世界運作方式,彷彿他只是個不懂事的粗人。阿福當場大笑至掉下眼淚,笑到旁邊的工人也跟著傻笑,「沒錯,他發瘋了。」
兩次失業前的大笑,都出現得突兀、不合時宜,宛如瘋癲。當阿福因殺人案接受審判時,前雇主與同事到場作證他的失控之笑,確認他的精神不穩定,無法意識現實的嚴重性。阿福在法庭上再度摀嘴迸出笑聲,檢查官盯著他像在說:「這傢伙瘋了。」瘋癲是有危險性的,笑是阿福非言語的自我表述,再沒有現成的語彙可以指認他感受到的背叛、難堪、冤屈、不滿,他咧開嘴笑了,而人們說他瘋了。
阿福的笑,是他僅存的行動,意義紛亂不明,毫無實質作用,卻有效地打斷、干擾了既有程序,令人驚愕,令時間暫停,以抵擋廉價的同情憐憫。世界太荒謬,倖存者無言以對,只能失笑。
■武俠英雄的夢
阿福的夢,直到第二部描述童年時才出現。他與母親流離失所,攢錢買下靠海的荒地,墾拓、除草、挖沙、整地,母子辛苦打造農田與魚塭,安身立命。唯有想像的白日夢,支撐少年阿福艱辛的奮鬥,他幻想整個村莊受到海怪蹂躝,他藉著勞動鍛練身手,終於擊敗怪物,保衛所有村民。「他們不會知道那位武俠英雄的身分,不過有些人在家中歡聚慶祝時會私下說,是阿福救了我們大家。」
武俠夢幾乎是所有弱小孩童心中最澎湃的夢想,為受壓迫的人伸張正義,打倒地主、土匪、惡魔,為善不欲人知卻廣為流傳受到愛戴。那是他心中真正的翻身,有尊嚴的利他與自我成就。
現實卻是夢的反面。全球暖化導致大潮接連來襲,海浪吞噬家園,母子倆連申請補助、或貸款買新地的權利也沒有。
「我們生錯了種族、信錯了宗教──誰會幫助我們?政府一定不會。我們知道像我們這種沒錢的華人根本連試都不用試。」
最困苦的時刻,母親檢查出結腸腫瘤,醫生說至少長了十年怎麼不早點就醫?母親卻像個佛教徒似地,說必須面對自己的命運。這一幕令人鼻酸,窮人的常態,原本的小病痛拖到無法解決,就算不拖也沒錢治療,最終只能說一切都是命。看似宿命、認命,實則是沒有條件對抗或改變。母親過世了,英雄夢碎了,阿福卻笑了。「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在笑」,這可能是他最早有意識的發笑,命運太殘酷,窮人不是不努力,不是不想改變,但個人微弱的力量就像他扛負的沙包,風一吹就倒,海一來就散。
殺人案之前,領班阿福管理的外勞集體得了霍亂,但沒有錢就醫,養殖場荒廢缺氧,他再一次逃匿到白日夢裡,幻想一把火燒掉養殖場,把病毒趕到地底,用混凝土埋掉重建,老闆返回時將見到健康員工及嶄新養殖場,讚美阿福:「你真是個武俠超級英雄。」在阿福的武俠夢中,大潮與霍亂都得能夠被解決,他成為英雄人物,但現實裡,悲劇將至,終將吞食他的人生。
現實是如此脆弱,生活條件千瘡百孔,經不起任何意外,但意外永遠等在前方。不佔人便宜、容易心軟、不願開除生病外勞的阿福,總幻想階級翻身,將擋在眼前的阻礙劈砍殆盡,為民除害,成為英雄。颱風與病毒都是外在的環境破壞,有錢人愈賺愈多,窮人無從抵擋,他幻想幫助受迫害的人,打垮怪物,燒掉霍亂,驅除一切障礙,抗敵保衛村民與工人。但最終,素昧平生的奈及利亞移工穆罕默德.阿夏杜爾,成為阿福無路可去時,眼前唯一可見的路障,他自幼時便鍛練的勇氣與身手,竟只能欺負比他更弱勢的非法黑工。
被全球化浪潮推擠遷徒的勞動者,滅頂者眾,倖存者載浮載沈。阿福成為凶手,在自述中向受害者吐露心聲:「你的名字已經被遺忘了。你跟我其實很像,我的朋友啊。」社會將遺忘他們的臉孔與姓名,他犯的罪將被扁平為任何一個華人流氓的罪,很快就沒有人記得了。這些近似呢喃的話語,若是在公開場合,有一般人、正常人、有名有姓有臉孔的人在場,不管他們是否願意聆聽,阿福可能也只好閉上嘴巴,突兀地笑起來吧?●
|
|
|
作者簡介:歐大旭(Tash Aw) 之後陸續出版作品包括廣獲媒體書介好評的《沒有地圖的世界》、讓他二度入圍曼布克獎、獲選全美公共廣播電台及BOOKPAGE雜誌年度好書的《五星豪門》。 |












OB短評》#340 以圖像縫補詩意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樹下長椅
Un Peu de Bois et d’Acier
克里斯多福.夏布特(Christophe Chabouté)著,木馬文化編輯部譯,木馬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這本圖像小說不帶一字一句,全書描繪形形色色的人經過或駐足一座公園樹下的長椅,讀者在畫面中感覺季節更迭、生命的消逝與創造、獲得與失落,撼動人心。作品的文學性與詩意來自對於「時間」精彩的呈現,閱讀上的滿足則在於圓滿的結局,那種淡淡的、剛剛好的溫度,讀來非常舒服且餘韻久久。【內容簡介➤】
●cocoon繭
沖繩姬百合隊的血色青春
cocoon コクーン
今日町子(今日マチ子)著,黃鴻硯譯,臉譜出版,280元
推薦原因: 設 議 文 樂 益
本書以漫畫描繪史實、少女與戰爭、清新香氣與煙硝味、情竇初開與性暴力,這些對比拉扯著讀者的世界觀,讓閱讀同時甜美與不安。翻閱每一頁都知曉將朝向毀滅之境,然而又駐足在每個四方格裡暫時安然無恙的少女的姿態與言語,而那些封存在漫畫描繪的少女身上的,是對戰爭與生命永恆的叩問。【內容簡介➤】
●門小雷Kylooe三部曲:十週年紀念典藏全集
Kylooe 1~3
門小雷(Little Thunder)著,臉譜出版,135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這十年來在日本法國屢獲殊榮、IG追蹤人數近百萬的香港漫畫家,在這套作品集中創造了一個以「夢」為敘事節點的漫畫世界,在其中性別、慾望、友情、消費、城市、暗夜等元素都有深刻的描繪,而「夢」的意象則擾亂時間的線性發展、抹去現實與虛幻的界線。這樣的核心主軸透過漫畫家精緻的筆觸細節、具高度辨識的色彩運用下,發揮得淋漓盡致。【內容簡介➤】
●希望你也在這裡
劉梓潔著,皇冠文化,30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以IG發文的標籤(hashtag)帶出貫穿整部小說的標題「希望你也在這裡」,閱讀一開始就提點了旅途的目的與缺席,而這樣的懸念就安放在小說中出現的每個人物身上,昭示了生命在逸出軌道時也能自成常態與日常。那些缺席的其實一直在場,目的也不在終點而是出發,小說流暢的敘事讓生活奏摺舒緩,讀畢不禁輕嘆,為了故事、也為了闔上書的不捨。【內容簡介➤】
●先養狗,然後……養了貓。
犬を飼う そして…猫を飼う
谷口治郎著,高彩雲譯,大塊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設 樂 益
明明是微不足道、人人都會經驗的生活小事,為何讀來如此震動內心?已故日本漫畫家谷口治郎擅長將平凡人事物(如一個中年上班族每天一直吃飯)中的細微波動、溫度與觸感、留白呼吸的空間擘畫於紙上,讓老調重複的生活有了生命感、日子也活了起來。一幅幅貓狗寵物的寫實畫面,映照生命最本質的需求與難處,無能為力的時候就一起躺著吧。【內容簡介➤】
●微塵
楊牧著,洪範文化,50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益
詩人已遠行,而本書作為詩人的「最後一本詩集」,不僅有舊作重印,亦有未發表的新作補遺,且每首詩作,均附修改手稿,單首詩作最多達到7種改寫版本。未發表者,則細分「未結集」與「未定稿」,清楚標誌創作的進程,或以一座花園成形的進度觀之。而詩人的創作足跡雖已至終點,但回望那路徑上、依稀可見空氣中的微塵,就在那同一首詩的不同版本與改寫,以及在不同時空心境下的筆觸裡,發著光。【內容簡介➤】
●星空下的隔離病房
The Pull of the Stars
愛瑪.唐納修(Emma Donoghue)著,楊睿珊譯,臉譜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後,兩年間有一波波出版書籍聚焦各歷史時期的大流感與傳染疫病,其中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更經常被視為當代之鑑。本書原文書名取自流感一詞的義大利文詞源,源於古人以為疫病是星象「影響」而產生;小說的4個章節分別以4種顏色為題,指的則是流感病人從發病到死亡的臉色變化。小說以精彩的敘事技藝,將前述歷史移到我們較少提及的愛爾蘭,並且與當代一樣,對女性醫護人員面對疫病的勇敢與犧牲有細緻刻畫,同時也凸顯家庭、階級、性別等社會議題。【內容簡介➤】
●洞見
像社會學家一樣批判思考,美國思辨教育的共同必修課,用以檢驗各種主張與立論依據的能力
Is That True? Critical Thinking for Sociologists
喬.貝斯特(Joel Best)著,吳妍儀譯,麥田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批 思 益
許多人提到「批判思考」,會在中文對位成「批評」或是對立意見,但此言差矣。本書回到社會學訓練路徑中梳理「批判思考」的核心內涵:找到論據以判別真相,而真相又非單一面向可以涵蓋。因此保持提問的距離、換位思考的彈性、不將知識視為理所當然的態度,就是此書欲呼籲的主題,也是資訊駁雜、人人都是意見領袖的當代社會,最需要培養的能力。【內容簡介➤】
●見築百講
1684-2020高雄經典建築
侯慶謀、陳玉霖、陳佑中、陳家宇、陳坤毅、黃于津、黃則維、劉呈祥、蔡侑樺、蔡寧、龍霈著,遠足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益
本書以清晰易讀的資訊內容、工整舒服的圖文編排寫成一部高雄建築圖鑑,記錄了橫跨近3個半世紀以來的建築演變,也是從建築看高雄史的入門佳作。大量建築記錄鋪展出高雄作為港口城市與通商地緣的特色,也讓建築自身乘載且構築了獨特的都市史,由此挖掘出這座城市被工業發展遮蔽的豐富身世。【內容簡介➤】
●臺灣老桌遊
從大富翁、龜博士升學、到天地牌與飛車龍虎鬪,完整收錄懷舊珍貴老遊戲
陳介宇、陳芝婷著,聯經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益
當西方「桌遊」文化進駐台灣各個小酒吧、咖啡廳、專門店之前,台灣人玩什麼?本書為讀者考古台灣在地的紙上遊戲發展,同時也為不同世代的人贖回消逝已久的童年記憶。圖像與知識並陳猶如百科圖鑑,讓人不禁埋頭尋找自己記憶的對象。這也是一本連結之書,遊戲與在地文化的連結、記憶與物件的連結、也是人與人間的連結。【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閱讀通信 vol.356》音樂就是要好聽,書就是要好看啊!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