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285 愛索離群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

陳信傑著,啟明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樂  
生於電動間、長於遊戲間的小說家,以生命中最重要的養分:「電玩」為思維佈局,寫成一則則人的故事。電子遊戲世代作者的文學生命和寫作取徑,可能會讓不靠練功進級吃丹藥長大的讀者有些卻步,實際閱讀起來卻十分容易進入。本書將人的孤獨、慾望、抉擇轉以冷感、幽默、日常順勢推展,即使是對於可悲、無奈、殘忍的述說都時有令人稱快稱妙的表達。同者共鳴,異者驚奇,各種感受反應連番湧上,目不瑕給,身心充實。【內容簡介

黑鳥不哭

Sing, Unburied, Sing
潔思敏.沃德(Jesmyn Ward)著,彭玲嫻譯,時報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在後種族時代、「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運動浪潮下,這本小說不為認同政治背書,而是寫出認同政治之前即已存在(且不在)的生命之歌,這頌歌來自黑人靈歌、口述傳統,也來自不能呼吸之人留下最後的氣息。作者以充滿詩意、抒情的筆觸,寫下結合生死、黑白、男女、老幼、自然與超自然的多重觀點,而非停留在上列的對立二元,也不止於悲情、期於控訴,是讀來讓人數度起雞皮疙瘩的絕佳作品。【內容簡介

天才的責任

維根斯坦傳
Ludwig Wittgenstein: the Duty of Genius
雷伊.孟克(Ray Monk)著,賴盈滿譯,衛城出版,1000元
推薦原因: 知   益  
這部傳記在成書30年後,首次有了中譯本。作者為學院中的哲學家,研究領域即維根斯坦所立基的分析哲學,與帶來重大影響的數學哲學。本書對於維根斯坦的出身、家族、所處時代細細著墨,使得他的思考、辨證、主張都得到了安置,是了解大師生平與思想的經典自習教材;對其心思的深入追究,個人形象的栩栩描述,則令已飄然遠去的天才之魂呼之欲出。作者對維根斯坦身影及其時代的勾勒,說明了所謂「天才」的內涵。【內容簡介

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

國族、極權、歷史記憶,人民為何再次臣屬於普丁的國家?
The Future Is History: How Totalitarianism Reclaimed Russia
瑪莎.葛森(Masha Gessen)著,蔡耀緯譯,馬可孛羅出版,680元
推薦原因: 知  
本書透過4位主要政治人物與二十多位相關人士,細緻呈現俄羅斯30年來急速變遷的歷史景觀。在作者悉心譜寫之下,極權主義不是一個獨裁者所為,而與戰爭、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等時代脈動緊緊嵌合,各色人物在其中也發揮重要的牽引力量。人們對國家的愛,成了缺乏信仰的時代成就偉大的依歸。【內容簡介

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
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著,許瑞宋譯,春山出版,6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議  
由研究窮人經濟、受諾貝爾桂冠肯定的2位經濟學家合寫,以非常易讀、充滿故事性與智慧的內容重新定義經濟學的社會意義。本書以「經濟學(家)如何失信於人」開啟一段修復之路:修復經濟學失敗之處與服務於社會的功能、修復社會與差異(偏見)他者(移民)的裂痕、修復失控的經濟成長迷思與「開發社會」的優劣假象,最終要修復全球不願誠實直面問題並共同承擔的癥結。全書讀來確實為經濟學(家)扳回分數,然而經濟學(家)能否再次偉大,就在於讀者大眾的參與評斷。【內容簡介

沙灘上的薛丁格,生活中的量子力學

Schrödinger à la plage : La physique quantique dans un transat
查爾斯.安托萬(Charles ANTOINE)著,拉奇.馬拉伊(Rachid Maraï)繪,林承賢譯,臺灣商務印書館,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益  
量子力學不是拿來理解的,而是要感受它。這句從電影《天能》借來的梗,恰恰好讓一個文科生可以放心地從文化性的引導與解釋,進入此書精心安排的量子世界。本書的靈魂人物——物理學家薛丁格如何在沙灘上,與一隻貓、和愛因斯坦,重新定義、開拓1920年代以來的量子力學,是一則非常有趣的故事。【內容簡介

舌尖上的外交

從幕末到明治,細數日本近代史上最美味的算計
歴史のかげに美食あり 日本饗宴外交史
黑岩比佐子著,陳心慧譯,遠足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樂  
日文原書名為「歷史的後台藏著美食:日本饗宴外交史」,談論驅動歷史事件的另一股隱性力量——美食、宴會。這樣的視角在《大使閣下的料理人》、《信長的主廚》等漫畫中亦有所見。本書作者將焦點集中於幕末明治時期,從培理敲開日本深鎖多時的大門,到日本與各國建立外交關係,西式會館飯店的設立,軍事衝突後的談判,以11位重要人物作為節點,經由飲食文化的內容與變化,鋪陳出幕末維新日本史另一幅樣貌。其中最引人留意的,莫過於自史料爬梳出的多次宴會詳盡菜單,那一道道菜色確實展現了折衝、謀略、成敗之外,歷史的後台。【內容簡介

台灣灶咖,家滋味

廚房裡的飯菜香,每個人最想吃的媽媽味料理
巧可著,創意市集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實   樂  
日常與年節交織,菜餚共年度行事連綴,鋪陳出常民視野的飲食文化。作者為每道食物寫下一篇篇札記,既解釋了年節與該飲食活動的關係,也道出自身的生命記憶。家常的語氣中包裹著溫潤生活風貌,讓讀者不自覺也勾連起自己的記憶。「包粽子」、「炸芋丸」、「吃豬腳」等帶著動詞的標題,更意味著食物不只是「給食之物」,那些製作的行動與過程才是深植你我心中的關鍵。
飲食承載日常、節氣,非常個人也出於社會。本書以療癒且帶點鄉愁的插圖驚喜地呈現飯桌的前、後台,出入廚房與市場、把玩食材與記憶、轉換季節與人世風景。內容呈現的雖是最平常不過的菜色、食譜、傳統,但也透過重構平常,讓日常再次凸顯。【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百工plus漫畫.戲劇治療師》用表演讓病童忘卻痛苦,重拾能量面對困境與死亡:讀《小丑醫生》

身為戲劇治療師,時常會被問:「所以你要演戲給他們看嗎?」、「那我自己在家裡看劇就好了啊!」這類的問題。

戲劇治療是有意圖並系統化地利用戲劇的創作歷程,促進心理健康、個人成長與轉變。在這過程中,治療師陪伴個案進行各種戲劇創作:故事、角色、玩偶、即興劇、面具、隱喻與象徵等等,來協助個案表達、經驗與探索各種議題。也就是說,我們是陪伴個案創作,而不是演戲給他們看。

雖然戲劇治療與小丑醫生是不同的專業,進行的方式也很不一樣,但在閱讀《小丑醫生:最後一次說再見》這本書的時候,對於小丑醫生與病童間的互動卻有特別深刻的感受。

小丑醫生是直接面對並陪伴生命中的病痛,甚至死亡。

當兒童身處病痛,感到害怕與無助時,會產生面對未知的恐懼,被困在醫院裡的孤單,以及即將離別的悲傷。透過各種表演,讓病童能暫時忘卻痛苦,感到歡樂,同時也讓他們更有創意和能量來面對困境。


"小丑醫生-最後一次說再見-"©柯宥希(顆粒)‧逢時/鏡文學/尖端出版All rights reserved.


"小丑醫生-最後一次說再見-"©柯宥希(顆粒)‧逢時/鏡文學/尖端出版All rights reserved.

但小丑醫生絕非只是表演一些有趣的把戲來逗小朋友開心這麼簡單,像書中描述的,小丑醫生們需要經過專業的課程與訓練,在直接與病童互動時,需敏銳地觀察並給予不同的表演和回饋。此外,小丑醫生並非心理治療師或醫師,仍必須和其他醫療專業之間相互合作。

這不是一時興起的志工服務,他們必須長期、持續、每週穩定地到醫院為病童與家屬演出,才能與兒童之間建立起信賴與肯定安全感。小丑醫生們的訓練裡,除了需要學習兒童發展、疾病的常見症狀等課程之外,還包含了心理諮商相關,例如情緒抽離、病童病逝後的心情調適等等,因為助人專業者,更需要學習自我的心理照護。

本書女主角自己經歷了失去妹妹的傷痛,透過成為小丑醫生的學習過程,面對自己在當時無法表達出來的失落,從悲痛中走出,幫助他人的同時也療癒了自己與家人。雖然現實不會像故事般美好,但看得出本書作者很用心的做足調查,描述主角從悲傷中成長的過程,讓讀者可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了解小丑醫生。

「戴上紅鼻子,製造歡笑。摘下紅鼻子,學習面對悲傷。」本書的後記文中有這句話,歡笑是痛苦的良藥,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對真正的悲傷。看完這本書除了觸動人心的生命故事,也讓人對於願意在散播歡笑的同時,承接悲傷與痛苦情緒的小丑醫生們肅然起敬。

小丑醫生:最後一次說再見​
原作:逢時
漫畫:柯宥希
出版:尖端
定價:22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0-10-13 19:45
20年後,再畫一次.阮光民》更改了結局 ft《警賊》的大家
  • 本期漫畫家:阮光民


漫畫家阮光民(攝影:陳藝堂)

台灣漫畫界積極努力不懈的創作者,作品屢獲獎項肯定,包括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獎第一名、新聞局劇情漫畫首獎、文化部金漫獎青年漫畫類首獎等。2017年更以《用九柑仔店1:守護暖心的所在》榮獲第八屆金漫獎「青年漫畫獎」和「年度漫畫大獎」雙料肯定。2011年起多次受邀赴國際交流,如法國香貝里漫畫節、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及德國柏林文學學會駐村等。

作品大多描繪臺灣社會的獨特溫馨故事,尤其擅長刻劃人情義理、捕捉家族、親子、人性糾葛等微妙情愫,以幽默溫暖的方式呈現濃厚的人文關懷。創作作品:《東華春理髮廳》、《幸福調味料》、《天國餐廳》系列三冊、《警賊:光與闇》系列二冊、《用九柑仔店》系列五冊等,並跨界合作舞台劇《人間條件》漫畫版 及《天橋上的魔術師  圖像版》。《東華春理髮廳》與《用九柑仔店》亦改編成偶像劇,備受矚目。

  • 決定重畫的那一幅

  • 前情提要

2017年出版的《警賊:光與闇》最早叫「壞警察」,是阮光民在擔任漫畫家賴有賢的助手期間,投稿出版社的漫畫比賽,獲得第一名的作品,當時電影《無間道》當紅,阮光民以此為靈感,2003年開始在《GO漫畫創意誌》連載,正式取名叫「光與闇」。沒想到後來雜誌停辦,這部作品也隨之停擺,從未正式出版成書,直到14年後,這部初心之作才有機會重新出版。
《警賊》的故事劇情在善惡兩個極端之間拉扯,張力十足,符合書名的背後意義:「警」、「賊」字面上是對立的兩個字,但台語裡「察」跟「賊」的發音幾乎一樣,因此「警賊」象徵人的內心隨時在光明與黑暗之間切換的狀態。

  • 全新畫作

  • 漫畫家給讀者的話

我沒料到在20多年後,可以更改故事的結局。

這麼說不是在感嘆無法回頭更改人生這件事。若真的改了,或許就不會成為現在了。

選擇《警賊》(20年前叫「光與闇」)重畫,單純是因為出版社勇於冒險要出書。原本單純的手續變得複雜,是因為20年前的光碟遺失了,幸好原稿還在。人類真的很妙,發明光碟燒錄是為了擔心紙張損遺失,現在卻是紙張救援了整件事。

整理稿子過程像翻日記,也想起當年毫無心理準備就被告知下檔的心情。那時的我很不爽很不服氣,不過經歷一些事後,就會對其實很多的結束不是操在己了然於心。20年前在畫最後一回時我的念頭是,自己像完成電影後還要自己畫電影看板的人,在一邊畫一邊回想連載期間跟角色對話,每一筆每一撇都是道別。完工後嘆口氣說:「終於……還是結束了……」

是啊,所有事並不會因為捨不得就能躲避掉告別。

重新整理稿子時,我並沒有去更改故事的過程,我只增加幾頁的扉頁、跨頁與結局。重新繪製這些角色就會想起以前畫稿子的畫面,當時的草稿對於細節處會畫得好正式,因為會擔心描墨線時人物會畫歪。那時眼睛是看著草稿描著,很像小孩子拿著字體範本練寫字。

現在我幾乎沒有草稿了,可以在白紙上找出分鏡脈絡,台詞在腦中生成後也落在紙上,感覺自己進步了。

但是這樣不好。畢竟未來某天,腦子也會像電腦一樣當機,甚至遺失檔案救不回。

紙上的圖像文字,還是牢靠一些。

  • 漫畫家新動態

2020年10月出版《警賊II》,描述辦案一向不按牌理出牌的唐武,與一群情義相挺的好夥伴,再度遇上難解的犯罪案件,面臨人性的灰色交界,不停地被挑戰。


《警賊II》內頁圖(漫遊者文化提供)


《警賊II》內頁圖(漫遊者文化提供)


《警賊II》首刷獨贈全彩圖(漫遊者文化提供)

警賊 II
作者:阮光民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0-10-12 11:42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