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93 陪孩子被幽默撞擊發笑,在靜謐中尋得平靜

我都用姊姊的舊東西

おさがり
楠茂宣(くすのきしげのり)著,邱瓊慧譯,北村裕花繪,青林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
小奈總是用姐姐的舊東西,心裡非常不平衡,她多麼羨慕別人能擁有新玩具、新文具、新衣服啊!老師於是分享了一個關於回憶及珍惜的故事,幫助小奈解開心中千千結,也讓所有孩子明白:送出舊東西,代表我長大了;接收舊東西,代表我被愛護著。原來舊東西也可以是好東西呢。
小奈的心聲其實是很多孩子的心聲,這本書除了耐心同理聆聽,更把孩子帶到充滿生活溫度的場景與實例裡,去發掘並珍惜物品傳承的善意與情意,一步步感受自己的成長轉變,下一次無論是給予或接受,心情都會是得意而舒坦的!【內容簡介

博物館與它的產地

郭怡汝著,Arwen Huang 繪,親子天下,420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11–12歲)、國中
這本書從希臘繆思女神開始談起,從博物館的字義與起源一路說到現代轉型與突破,接著來趟紙上巡禮,細數大英博物館、羅浮宮、開羅博物館、大都會博物會、故宮博物院等重量級景點的展覽風格與館藏祕辛,帶著讀者一層層揭開神祕面紗,享受穿越時空和幕後窺奇的雙重樂趣。作者把學養見識成功轉化成輕盈趣味文字,知識深淺拿捏得剛剛好,幫助讀者愉悅打開眼界並滿載知識。版面編排上,建議可增加場館照片的份量及尺寸,採用出色大器的圖像呈現旖旎風貌,閱讀感受將更震撼加分。【內容簡介

星星是暗夜的眼睛

幾米著,大塊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11–12歲)、國中
悲傷與撫慰同時流淌,看似靜謐卻又細細私語,喚起了失落與回憶。幾米溫柔的筆,存封了人生中種種看似衝突卻又並存的情感,每人讀了都有各自的沉澱餘韻。書中那些飄浮著、背對著、閉著眼的小小身軀,或許未曾離去,閃耀過光芒如今變成暗夜眼睛,留駐在如夢的圖畫裡,穿透你我,繼續注視著世界。【內容簡介

砧板進食中

まないたにりょうりをあげないこと
文、圖:繁田佐也加,米雅譯,小山丘出版,329元
推薦原因: 趣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
正當所有廚師忙得不可開交,流理台上的砧板居然張口吞掉了蝦子,把大家嚇得更加手忙腳亂。這張砧板不但多話貪吃,還會嫌東嫌西指定菜色,廚師們只得各顯神通偷偷餵食,這邊一口那邊一口,砧板體重直線上升,後來發福變成厚片人啦!讀這個故事從頭到尾保證笑聲不斷,卡通般的誇張肢體表情以及帶點詭異味道的擬人手法,讓看似平常的生活物件變得生動起來,是本大人小孩都會喜歡的暢快幽默文學。【內容簡介


《砧板進食中》內頁(小山丘出版提供)

鍋子罷工中

りょうりをしてはいけないなべ
文、圖:繁田佐也加,米雅譯,小山丘出版,329元
推薦原因: 趣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
遇上一個笑點低又脾氣大的鍋子,動不動就把湯料噴灑出來,不合口味的食材也吐光光,廚師們當然決定把它晾起來,少用為妙囉。也就在這個故事點上,這只不合作的鍋子開始展現角色層次,它認真忍住了笑,不再任性欲為,即使燙青菜也全力以赴,試圖讓廚師重新接受它。一連串深刻緊密的心路歷程,為這個奇想故事添加轉折與深度,貼近孩子的成長心境,從故事裡得到改變的決心與力量。【內容簡介


《鍋子罷工中》內頁(小山丘出版提供)

寶寶眼中的媽媽圖鑑

엄마 도감
權廷玟(권정민)著,尹嘉玄譯,大塊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趣   文   圖   創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
跟屁蟲、黏人精、總是睡不飽卻又身手矯健、前一秒像公主後一秒大發怒……原來在初生寶寶的眼裡,媽媽是這般奇異又真實的存在啊!明明就是大人了,在睏意、疲累、焦慮、關節炎的夾殺攻擊下,樣貌行為卻發生翻天覆地改變,改頭換面的進化幅度可不輸新生兒呢。
大部分的育兒日記都是從成人角度出發,這本書反其道而行,改從寶寶的眼光去觀察新手媽媽的各種身心變化,用充滿生活感的漫畫速寫呈現,一幅幅熟悉不過的景象於是有了超乎常理的解讀趣味,不僅勾起媽媽心坎裡的酸甜回憶,也讓孩子重溫襁褓時光,交換對彼此的回憶與愛意。【內容簡介


《寶寶眼中的媽媽圖鑑》/大塊文化,The Mummy Book (엄마 도감) © Jungmin Kwon, 2021 (權廷玟)

香蕉事件

バナナじけん
高畠那生著,米雅譯,拾光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小學中年級(9–10歲)
前方車上的香蕉沿路掉,後頭的猴子一路猛吃、兔子一路摔跤、鱷魚背上則堆滿果皮……蜿蜒的山路上,故事就這樣無限迴圈重複著「掉、吃、摔、堆」爆笑四節拍。直到司機轉過頭來,驚覺三箱果車竟空空如也,徒增三隻精疲力盡動物的苦惱之際,再來一個精采大迴轉,香蕉的肉回來了,皮也回來了,動物們也笑顏逐開,這一切實在太神奇了!如同魔術般流利又驚奇的漂亮收尾,不僅讓人笑到肌肉發酸無力,還嚐到人生得失的哲學滋味。【內容簡介


《香蕉事件》內頁(拾光出版提供)

影子

Shadow
蘇西・李(Suzy Lee)著,大塊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圖   創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
「喀」的一聲,閣樓燈滅,女孩用散落的雜物玩起光影遊戲,明暗交錯、黑黃對比的極簡背景下,埋藏玄機的想像派對就此展開。蘇西李的作品看似簡單,卻總一再刷新我們對於書本藝術的既有想像,在她的寬闊不設限、邏輯結構緊密的巧思設計下,書頁成了上下翻動的舞台,現實與幻想原本分踞裝訂頁的兩端,一路唱和對應著,後來竟大膽跨過界線,影子們頓時全部活了起來,一場黑暗之中的獨角戲於是有了魔幻又喧鬧的繽紛滋味。【內容簡介


《影子 Shadow》/大塊文化 © Suzy Lee

勇敢的獅子兄弟

Vi är lajon!
詹斯.麥特森(Jens Mattsson)著,陳靜芳譯,珍妮.盧坎德繪,小麥田出版,34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小學中年級(9–10歲)
獅子兄弟永遠肩並肩在一起,玩著充滿默契的想像遊戲,客廳、房間、醫院、病床都是他們馳騁吼叫的草原,即使被點滴針筒綑綁,也繼續胡鬧搗蛋下去,因為這是他們克服病痛的方式,也是他們守護彼此的方式。
這本來自北歐的繪本,透過比喻方式描寫一對男孩手足如何透過想像力與遊戲,去面對罹病後的生活情感變化,無論是敘事角度或構圖色調都令人耳目一新。隨著場景轉換推移,儘管無力感逐漸沉重,愛的力量卻始終堅定抗衡著,繽紛化解了哀傷,引人望向希望。【內容簡介


《勇敢的獅子兄弟》內頁(小麥田出版提供)

早安森林3 養蜂人家

張哲銘著,信誼出版,220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7–8歲)、小學中年級(9–10歲)
張哲銘再次用細膩溫潤的彩筆,畫出森林野地的泥土綠意,帶領小讀者近距離見習養蜂人家的採蜜、釀蜜日常,從每一項步驟每一幅畫面裡,體會對自然萬物的尊重與疼惜。除了情感優美的繪圖外,這本書在編輯製作上亦極具用心,字體編配得宜、語句淺顯溫和,版面也保有足夠的呼吸留白,符合一本優質橋樑書該有的模樣,讓閱讀剛起步的孩子能夠輕鬆跟上節拍,自在徜遊在文字與圖像裡。【內容簡介


識性.味性.學性.像表現.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196》鬼月來聽《夜官巡場》佐《睡魔》,不用納涼也一夜好眠~

時節進入鬼月,夜晚燈火通明的百貨賣場卻傳出嗩吶聲與鑼鼓齊響!這是裝咖人樂團的台文專輯+精裝小說《夜官巡場》發表會現場,專輯裡收錄了嘉義民雄火燒庄的遊鬼棄神,小說裡則記下羅漢、乩身、二二八受難者等邊緣人物,有形界與無形界的底層社會雖然卑微但也互相庇蔭,通通編坐在冷氣開放的誠品音樂,卻感到了一絲人情溫暖。

「鄉下真的不一樣,因為台北好像比較少好兄弟。」百合花樂團主唱林奕碩唐突的分析為發表會帶來笑聲,卻也讓人一下子跌入懷舊的鄉愁中。《夜官巡場》記錄了人云亦云的鄉野傳奇,也以魔幻寫實筆調,賦予政治受難者一個如白日夢般的Happy Ending。

通通編想起圖書醫院導覽活動中,修復員手中正在修復的那本古蘭經,先是清出了不知在何時何地悄悄進駐的蟲子,還要手工染出接近數百年前的紙張色澤、牛皮封面鑲嵌的寶石早已被挖空……修復員神神祕祕地說,古蘭經初來乍到時,發生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怪事,讓人嘖嘖稱奇這本經典的不凡氣場。

書籍不只承載了時空,更帶著我們穿越人世間與無形界,如果睡魔的法器是沙子,那麼通通編願以書為我的法器。

【封面故事】拜請地方鬼神入文的火燒庄民俗搖滾:裝咖人《夜官巡場》小說不插電講唱會

​本周其他精彩好文,請看以下嚴選文章:

  • 【每周好書.童書短評】#92 陪孩子嗅析文字芬芳,感知淡雅綿長的情感

    大西老師|誰會戴手套?|貓咪亮相了!|莫內的花園|遺忘之屋|改變,世界不一樣了|丹尼爾的美好一|Hello,設計!|巴士暴龍|瑪麗愛穿什麼就穿什麼
  • 【每周好書.OB短評】#381 片片圖像中建構歷史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京都的誕生|老倫敦.從酒吧出發|如何解讀現代與當代藝術|貓主子的科學|狗麻吉的科學|地獄地圖|留聲機時代|明治小說便利帖|地底世界地圖|吉原花街裏圖解

【8/12~8/21活動預告】

天氣炎熱,讀者參加閱讀活動時務必留意防疫和防曬,通通編祝大家平安健康,清涼愉快。

7/29-8/29

Peter Mann 「《芭樂歌》出版紀念展」
地點:Mangasick(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0弄2號B1)【活動頁面

8/20-8/21

14:00-17:00
【決審入圍者分享會】-紅樓詩社7th拾佰仟萬出版贊助計畫

地點:左轉有書(台北市中正區鎮江街 3-1 號)【活動頁面

7/16-8/20

每週六14:00-17:00
深度閱讀賈克.洪席耶《影像的宿命》

地點:手心境界共享空間(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97巷1號2樓)【活動頁面

8/12(五)

19:00
當異鄉成為築夢之地──漫畫家張季雅與《異人茶跡》裡的異鄉人們

地點:三餘書店(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活動頁面

19:00-20:00
劉梓潔《化城》新書分享會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3樓(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19:00-21:00
從1960s-2022,西門町的青春密碼

地點:西門紅樓2F劇場(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10號2F)【活動頁面
【疑案沙龍】案件虛構化!《搜查瑠公圳》:台灣首樁女子分屍案的謎團!@賴俊羽導演
地點:謎團製造所(臺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00號8樓)【活動頁面

19:30-20:30
身為演員的時間切割術:連俞涵談工作與閱讀,以及口袋詩集大揭露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活動頁面➤

19:30-21:00
《我城存歿》線上新書分享會:壓迫下活出希望,一個香港哲學教授經歷的香港現代史

地點:線上講座【活動頁面➤

8/13(六)

14:00-16:00
《未來的光陰:給臺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備忘錄》新書分享會

地點:有河書店(臺北市北投區東華街二段380號1樓)【活動頁面】​

14:30-15:30
《曙光:來自極東祕境的手札》新書分享會

地點:微貳獨冊(臺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46巷56號)【活動頁面

14:30-16:00
探究海,一場沒有終點的旅程──​ 栗光《再潛一支氣瓶就好》新書分享會

地點:文房・文化閱讀空間(臺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7巷1號)【活動頁面】​

15:00
航行在真實與虛構間:《醉舟》的奧德塞之旅——朱嘉漢《醉舟》新書分享會

地點:春秋書店(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1巷7號)【活動頁面

15:00-16:30
【臺史博對話錄系列講座】為什麼有些原住民不見了?──考古與歷史的日常對話

地點:臺南政大書城(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活動頁面

15:00-17:00
「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真實的「牠」們
地點:臺灣文學基地悅讀館(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活動頁面
食物的傳承和羈絆────《揚子堂糕餅舖》新書座談會
地點:永樂座(臺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3號2樓)【活動頁面

16:00-17:30
《艾未未:千年悲歡》新書分享會

地點:飛地nowhere(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2號)【活動頁面

16:00-18:00
形塑現代世界:從「覺醒」與「南方浪潮」看西方文明未曾重視的一個側面

地點:銅鑼灣書店(臺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5-1號10樓)【活動頁面

19:30-20:30
SUMMER READING丨楊世泰【露營這麼好玩?!戶外達人實操《野地露營聖經》】

地點:誠品書店臺中園道店(台中市西區公益路68號3樓)【活動頁面

20:00-21:00地點:
信義週末夜讀_作家甘耀明【台灣文學作品裡的眾妖群像】
地點:誠品書店信義店典藏敦南專區(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樓)【活動頁面

8/14(日)

14:00-16:00
一個如妳這般的:何玟珒《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 ×張馨潔《你是盛放煙火,而我是星空》新書分享會

地點:瑯嬛書屋(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165巷6號)【活動頁面
比國片更需要搶救的電影評論: 另一種電影研究和電影史研究如何可能?
地點:楫文社(新北市永和區林森路112巷9弄1號1樓)【活動頁面

14:00-17:00
他還年輕》電影講座——詩與歌的對話:吳晟詩文與當代流行音樂的交會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2樓(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15:00
星期日午後的那場約會:《身心靈大全集》新書分享會臺中場
地點:梓書房(臺中市西區福人街89號)【活動頁面

15:00-16:00
海科館潮境珊瑚礁的復育趣聞與《蔚藍紀元》新書發表會
地點:誠品R79(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內)【活動頁面

8/18(四)

16:30-20:00
《異域》、《無國籍公民》映後座談暨《朱延平七日談》簽書會
地點: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新北市新莊區文藝路2號)【活動頁面

8/19(五)

19:00-21:00
【疑案沙龍】「執念蒙蔽雙眼,愛將是地獄唯一活路」《迴陰》背後的創作靈感
地點:謎團製造所(臺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00號8樓)【活動頁面

19:30-21:00
中小學生必讀海洋百科!——《海洋100問》新書分享會
地點:逃逸線書室(新北市三重區朝陽街31號)【活動頁面

20:00-21:00
不只魔鬼和十字路:羅伯強生
地點:誠品書店信義店音樂館(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樓)【活動頁面

8/20(六)

10:00-12:00
​▶宜蘭文學館︱暖暖身:小野「我心中的一條河:冬山河」
地點:宜蘭文學館(宜蘭縣宜蘭市舊城南路縣府二巷19號)【活動頁面

10:30-11:30
​▶《是誰在冰箱啊?》故事分享會
地點:日榮本屋(苗栗縣苗栗市中山路129號)【活動頁面

14:00-16:00
​▶白色恐怖中的藝文陣線與當代劇場轉譯——《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新書座談
地點:瑯嬛書屋(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165巷6號)【活動頁面
《空笑夢》新書分享會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2樓(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19:00-20:30
簡鴻模《蘭嶼徒步環島不要載我》新書分享會
地點:永樂座(臺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3號2樓)【活動頁面

8/21(日)

14:00-16:00
他還年輕》電影講座——不動的行動派詩人
地點:三餘書店(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活動頁面

14:30-17:00
【線上哲學讀書會】轉型要正義,就須面對《父輩的罪惡》
地點:線上講座【活動頁面
《撒哈拉,一片應許之地》新書分享會
地點:何嘉仁民權書店(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07號B1)【活動頁面

15:00
阿橋社出版 |做個創作者,要讀哪些書?
地點:臺南政大書城(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活動頁面

6/25-10/16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
地點:臺南美術館2館2樓展覽室E-H(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活動頁面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08-12 11:20
書.人生.陶曉嫚》在金錢權力的腳本中讀理想

以記者身分外出行走,我經常收到受訪者和出版社致贈的公關書,從個人如何工作休閒交友保健選股買房投資理財,到總體的社會議題區域經濟世界趨勢,人間無處不學問,加上自購的小說、漫畫、人文社史和相關工具書,賃居的住處不管有幾個書架,總是處於超載狀態,每逢搬家特別需要斷捨離。

18歲迄今我已搬遷過14次,後面6次是隨先生赴美攻讀博士和謀職。美式自助搬家得自己打包裝箱搬上大貨卡,自駕數小時到下一個落腳點,倒轉一遍卸貨拆封上架的流程,光陰、遷徙與禁不起負重的中年肉體替我揀選出一系列國內外新聞人的雋永作品。

猶記新人時期被告誡:「新聞不是作文,忘掉學校教的一切,業界有業界的玩法。」幸或不幸,我從未選修過任何新聞理論,不需拋棄卻也無所適從,周刊的前輩很忙無暇手把手帶領,還好書中的大前輩永遠都在——華爾街日報首席主筆William E. Blundell透過《報導的技藝》提醒我,記者必須駕馭小篇幅做大敘事,撰稿方式應取決於故事的性質而非個人偏好,並且把讀者的好奇與追問放第一。

要量產出消費者願意買單的內容,記者必須廣泛閱讀、凝視現實世界的人事物,「腦中如果沒有隨時醞釀著兩三個案子,就不算稱職」,至於多方涉獵和貪多嚼不爛的差別,是有沒有提出深入且獨到的觀點,替讀者拆解事物的表象。

每當我快被巨量資訊滅頂,總會想起Blundell的定錨:「以小說家的觀點來撰寫報導,尋找可以在採訪與撰稿中強調的潛在喜劇、悲劇、諷刺或衝突元素,尤其是主角和對手之間的緊繃關係。」虛構的小說和非虛構的報導有共通點,就是用精采的故事直擊人心,這讓最終目標是創作的我又能按捺著和各種麻煩周旋,抓破腦袋寫出精采。

精采的故事未必清新脫俗,更多是細書地表俗惡之最——金錢、權力與它們的衍生性八卦。美國記者Ian Urbina在《罪行海洋》中報導一系列海上掠奪和違法行為;日本記者清水潔鍥而不捨地追蹤看似蓋棺論定的命案,《被殺了三次的女孩》踢爆警方瀆職,催生出《跟蹤騷擾行為規範法》,後續他以《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揭發不成熟的DNA鑑定技術與官官相護,如何導致17年的冤獄,讓連續姦殺女童的真兇逍遙法外。

轉跑政治新聞的那些年,我曾目睹一位黨政高層的機要感慨,他所屬的政黨有太多人把權力想簡單了,「極致的權力是要人站著對方就不敢坐著,要人跪著對方就不敢站著,有了這樣的權力,還要擔心沒有錢嗎?」

想練成能從日常或不起眼的事件中勾稽出金權的能力,亟需一本快速建立「這個人是誰?是怎樣的出身背景?為什麼他會到這個位置?」的祕笈,曾任記者的作家陳柔縉為此痛下過苦功,在沒有Google大神可以拜的年代,她以人工爬梳超過4000張結婚啟事和訃聞,彙整出台灣31個頂層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集合成《總統的親戚》一書。

《總統的親戚》第一版的資料基準點是1999年6月,第二版增加後續12年的豪門聯姻和人際關係,今天讀來也毫無脫節感,乃是族譜具備永恆的真實性。

真實性太重要了,畢竟政治線上謠言無限多,例如某回餐敘,一名資深記者得知我負責追蹤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的新聞,忽然神祕兮兮地湊過來咬耳朵:「洪秀柱是太平天國皇帝洪秀全的後代,她命中注定該坐龍庭。」

聞言,我仔細研讀資深記者的神情是否在開玩笑,見他認真援引玄學分析起各政治山頭的氣數,彼時我的手提袋裡已常備電子書閱讀器,可惜我直到2021年歷史學家史景遷逝世後才購入他的經典六書電子版,來不及翻出《太平天國》大推一番。

2016年選舉的大局早定,即使內心疲乏,我仍鞭策自己貫徹職責。然而,權力腳本在2015年10月中旬改寫,藍營候選人更換,雜誌社內跑線的記者也一起更換,我一方面慶幸壓力在開票日前提早解放,另一方面卻感到頓失重心,症狀雷同鎮日高喊要跟處厭了的戀人分手,當真一刀兩斷後,才驚覺留白的時光失序至此。

光是報導金錢權力,都會被它們的引力牽得暈頭轉向,我也就更好奇那些出生在金權核心的人們,他們的起點超越凡人一輩子甚至幾世代累積的終點,這樣的人如何維持自我?又怎麼去發揚個人的核心關懷?

翻開陳柔縉歷時13年取材寫成的《宮前町九十番地》,記錄推動台日關係的關鍵人物張超英的傳奇一生——張超英的祖父張聰明在日治時期因開採煤礦致富,由於母親早逝加上幼時體弱多病,醫生囑咐多泡海水浴調養,祖父在淡水購地蓋別墅,讓他可以常住海濱休憩,一回張超英戴著祖父的百達翡麗去游泳池,名表放在置物櫃失竊,祖父只嘆了口氣,所以長輩們都戲稱,姐姐張超雄是阿公阿嬤的金孫,他便是鑽石孫了。

鑽石富家子的父親張月澄投身抗日,夢想有朝一日回歸祖國,卻在二二八事件中遭到監禁,祖父趕緊花費鉅資疏通黨政高層,前往現址是西門町獅子林的臨時拘留所保釋兒子。同一批被捕的台籍菁英除了張月澄,僅有基隆顏家的顏滄海獲釋,其它人或遇害或下落不明,張月澄的理想與希望完全粉碎,曾一起抵抗威權的同志們也消逝無蹤,喪失生命熱情的張月澄不願與家人多說一句話,獨自在書房度過孤絕的餘生。

台灣內部動盪,祖父期勉張超英「過鹹水才會大」,先將他轉去英國人設立的淡水中學練英文,再送他去香港和日本念書。立志當記者的張超英考取明治大學政經學部,原本還要赴耶魯大學攻讀碩士,卻因簽證卡關返台,他憑藉流利的英日語考進新聞局,在兩蔣親信把持的官僚內致力將台灣推向國際。

獨裁統治下對國際宣傳台灣的「自由民主」,形同在外國媒體面前粉飾太平,張超英明白坦承才能贏得長久的友誼和尊重,絕不勉強說台灣是自由民主國家,總向外媒表達台灣在過渡期一步一步改革,希望能成為真正的民主政體。多年來他一直秉持這份初心,讓原本沒人關注的台灣新聞躍上日本三大報頭條、為時任新聞局長的宋楚瑜安排密會日本首相、將李登輝塑造成日本家喻戶曉的政治明星。

張超英的官銜是駐日代表處新聞組長,在科層中稱不上「大人物」,陳柔縉記述文武百官十中有九喟嘆懷才不遇,嫉妒並攻訐為何是其它人更上層樓,她與張超英相識來往十幾年,他的惋惜都是台灣沒辦法更有尊嚴、更進步、更民主。

無視功名利祿堅持理想容易嗎?我在體制內歷練8年,現在遊走台美兩地獨立接案,總算將創作投向市場,戮力第二本、第三本以及後續更多創作。尚未成就大事,也還沒練成不計個人榮辱的修養,究竟還要努力多久?前輩們的文本在長夜中點起一盞燈:永遠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藝術。


作者簡介:陶曉嫚
生於1986年,台大經濟系畢業,擔綱傳媒業螺絲釘時期跑過財金與政治線,參與過網路媒體的創業,現在致力創作,著有小說《性感槍手》、報導文學《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漫畫編劇《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08-11 11: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