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92 陪孩子嗅析文字芬芳,感知淡雅綿長的情感
●大西老師
おおにしせんせい
文、圖:長谷川義史,林真美譯,維京國際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7–8歲)、小學中年級(9–10歲)
一堂有著奇怪規矩的美術課:從第1節上到第6節、只能用16號畫筆;一位有著莫名堅持的美術老師:用筆帶動手肘、帶動身體,不只用眼還要用心,放入自己的情緒……原本想偷懶摸魚的小屁孩們,在這段時而搞笑時而正經的過程裡,慢慢搞懂了畫畫這回事。
藉由這本自傳圖畫書,長谷川義史向影響自己深遠的大西老師說謝謝,也帶著讀者上了一堂輕鬆自在的美術課,結尾的那張畫不光是咖啡色而已,還藏了無盡的感動與回憶。【內容簡介➤】

●誰會戴手套?
장갑은 누가 껴?
文:崔順永,圖:長谷川義史,曹一竹譯,維京國際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
帽子、手套、口罩,一件件看似平凡的穿戴品,在輕快韻律文字與長谷川義史的圖畫召喚下,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幽默模樣,每回出場都讓人好生期待。書的主題簡單,氣氛層次卻豐富出奇,版面節奏拿捏得剛剛好,觸發孩子對服裝、職業的多種認識與聯想,並愉快回顧自己的穿著經驗,把閱讀與生活自然而然連結在一起。【內容簡介➤】

●丹尼爾的美好一天
Daniel’s Good Day
文、圖:米夏亞齊(Micha Archer),吳其鴻譯,米奇巴克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小學中年級(9–10歲)
何謂美好的一天?散步去奶奶家的路上,丹尼爾得到了許多答案:是晴朗的天氣、平穩的風、蜜蜂拜訪花朵、禮貌的一句請和謝謝,或者是懷中寶寶酣睡好眠……。一段段愉悅的對話,透露出抒情而腳踏實地的生活感,原來快樂可以如此簡單實在。在如詩的明亮畫面裡,我們隨著主角丹尼爾完成一趟輕盈旅程,在去與返、問與答的清晰結構中,逐漸感受到情感堆疊連串,繼而開啟屬於自己的美好想望,讀完心情也飛揚起來。【內容簡介➤】

●貓咪亮相了!
ねこのずかん
文、圖:大森裕子,林芝儀譯,小魯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9–10歲)、小學高年級(11–12歲)
那麼多,那麼萌,每隻都睜著晶亮亮瞳孔,姿態撩人可愛,這樣一本小巧精緻的貓咪圖鑑,任何人看了都要融化投降。細膩講究的手繪圖像,不僅描繪出貓咪時而傲嬌、時而親近的神祕美麗,也讓讀者一目瞭然牠們的身體構造、習性、種類。圖像成功代替文字傳達知識,把關於貓咪的一切講得清楚又溫馨,無論大人小孩都能享受其中。【內容簡介➤】
●莫內的花園
In de tuin van Monet
文、圖:凱潔.維邁爾(kaatje Vermeire),闕雅廷譯,遠流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7–8歲)、小學中年級(9–10歲
莫內的生平與藝術,對讀者來說早已不陌生,然而翻開這本書,卻不禁再度著迷於那光影與色彩所交織成的繽紛永恆,嗅析文字的芬芳,碰觸那瞬間的至美。為了向大師致敬,作者特別採用印象派形式技法,讓手繪與拼貼交融層疊,刻畫出一幅幅的斑斕河岸、繁花原野及波光湖面,讓人彷彿走入畫裡,一一走訪莫內生命中的重要靈光時刻,看見大師眼中的豐沛色彩,體驗其精彩波瀾的藝術生命。【內容簡介➤】

●遺忘之屋
The Forgettery
文:火月桂(Rachel Ip),圖:蘿拉.修斯(Laura Hughes),葉嘉青譯,字畝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
所有被遺忘的物品、時光、聲音、氣味,都收藏在森林深處的「遺忘之屋」裡,艾蜜莉與奶奶一起探訪這個如夢之境,打開層層疊疊的樓門抽屜,如遊戲般一一喚醒溫習,而這段獨屬於祖孫兩人的愛與親暱,永遠都不會隨時間淡散。作者使用充滿想像力的口吻與圖像,訴說關於「回憶」與「失智」的生命課題,情感淡雅綿長,細細地流淌於字裡圖間,表現可圈可點。【內容簡介➤】
●改變,世界不一樣了
文:周姚萍,圖:孫心瑜,小天下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9–10歲)、小學高年級(11–12歲)
病毒改變了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卻純真如昔,持續注視著身邊的微小美好:一只載滿食物的愛心餐盤、書店櫥窗裡的一首詩,或是戴著口罩的露天海灘教學,皆成了大疫時代裡閃耀光芒的童年印記。細讀書中16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童真生活小記,用沉潛溫暖的心情看待所有好變化與壞變化,世界彷彿再度緊密鮮活了起來。【內容簡介➤】
●巴士暴龍
バスザウルス
文、圖:五十嵐大介,黃鴻硯 譯,大塊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
廢棄的巴士長出了手腳,嘎嘎喀喀行走在深夜城裡,夜復一夜,只載同一位老奶奶,重複著相同的路徑。當熟悉身影再也不出現,巴士暴龍扭身而去,崩裂的椅座長出新生命,再也沒人知道牠究竟前往何方。從漫畫到繪本,五十嵐大介游刃有餘展現功力,力道氣息飽滿帶勁,遊走在魔幻與現實、詭異與溫馨之間,難以定義卻富含弦外之音,小孩子可能聯想到龍貓巴士,成人則嚐出等待果陀的荒謬氣息。【內容簡介➤】

●瑪麗愛穿什麼就穿什麼
Mary Wears What She Wants
文、圖:基斯.尼格利(Keith Negley),劉亞菲譯,聯經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
這本書取材自美國女權主義者瑪麗.沃克(Mary Walker)的真實故事。在女人只能穿裙子的19世紀,她大膽穿上褲裝,直率回應眾人:「我不是穿男孩子的衣服,我穿的是我自己的衣服」,勇敢展現思考自主與身體自覺。作者選用簡潔鮮明的線條與色塊呈現歷史人物,輕巧卻不失力度,相當具有個人風格。透過情節與對話,孩子可以理解瑪莉所面臨的時代挑戰,學習她在面對群眾壓力及不成文規定時,如何處理情緒並勇於承擔後果,比起一味的歌功頌德,這樣的細膩鋪陳更能打動讀者內心。【內容簡介➤】
●Hello,設計!
日用品的神奇故事
Hello Design!
文:伊莎貝爾.湯馬斯(Isabel Thomas),圖:奧荷莉.吉耶黑(Aurélie Guillerey),宋珮譯,維京,350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11–12歲)、國中
看完這本書,孩子將驚奇發現「設計」無所不在,一整天的食衣住行育樂,從早餐用的叉匙杯碗、家裡的桌椅電器、出門穿戴的衣褲鞋帽,還有教室各種書本文具,每一樣都是經過巧思設計而來的成果,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美好。透過書中靈活且貼近生活的解說,孩子可以磨亮眼光,隨時隨地敏銳觀察物品的造型、材質、用途,想一想何謂好的設計、如何改良會更好看更好用。清楚明亮的圖像與版面,讀起來活潑愉悅,徹底傳達設計的實用與美學精神。【內容簡介➤】
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圖像表現.創意
閱讀通信 vol.195》好繪芽獎正在尋找🔎有作品在心裡大喊「ლ (゚ д゚ ლ ) 把我畫出來!」的創作者
上周末,通通編與B編分頭前往雲林土庫與風城新竹,邊工作邊聽莊世瑩老師主講「繪本大師的百年足跡」。雖然遇到驚心動魄的交通誤點(好險沒影響抵達時間,汗),但台下聽眾眼神閃亮、手不停抄寫的鼓勵,讓世瑩老師原本就豐富的故事更加源源不絕而稍微超時(聽眾真幸福啊ヾ(´︶`*)ノ♬),活動最後圓滿收尾,大家滿載而歸。
講座中,通通編最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世瑩老師說明圖畫書是「翻頁的藝術」,她介紹了被稱為「現代圖畫書之母」的《彼得兔》作者波特女士崛起的20世紀初:「現代圖畫書的樣貌就是從這時候確立的。圖畫也擺脫了插畫的配角意味。在圖畫書裡,圖像的力量是跟文字等同,甚至於圖畫的力量,可以再去擴充文字沒有說到的。」
正是因為圖畫書具有的獨特力量,能夠與創作者對話、引導、協調出完成品的編輯,也顯得格外重要。
最近第2屆好繪芽獎繪本創作獎助活動即將在8月中旬起跑。獲得好繪芽獎助後,除了獎金,還會指派「分期審核委員」。不論是畫到一半卡住需要建議、跟出版社交手需要沙盤推演,都會陪伴創作者去面對。分期審核委員施政廷說,大多數的繪本獎都是評選「已完成的作品」,而好繪芽獎發掘的是「未來的作品」,因為,「讓過去不被認識的才華被看見,讓默默創作的人從Nobody變成Somebody,就是對創作者最直接的鼓勵 。 」
心動嗎?快來準備投稿吧 (⁎⁍̴̛ ᴗ⁍̴̛ ⁎)‼(幫忙捲袖子)
【封面故事】助懷抱繪本創作夢的你一臂之力:第二屆好繪芽獎繪本創作獎助活動起跑

本周其他精彩好文,請看以下嚴選文章:
紅線|看得見的臺灣史|臺灣美術兩百年|血色大地|失落的衛星|遊樂場所|背叛者|女,走往身體的朝聖|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病從所願
現代身體的再現|紅色褲襪男|東京空間人類學|植物芬芳的日常異想|喪屍腦科學|賣書成癡的真心告白|囚徒|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8/5~8/14活動預告】
天氣炎熱,讀者參加閱讀活動時務必留意防疫和防曬,通通編祝大家平安健康,清涼愉快。
●7/29-8/29
●7/16-8/20
●8/5(五)
●8/6(六)
●8/7(日)
●8/11(四)
●8/12(五)
●8/13(六)
●8/14(日)
●6/25-10/16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