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119 陪孩子在純粹圖文裡弛放、奔馳

和平與戰爭

へいわとせんそう
谷川俊太郎著,Noritake繪,游珮芸譯,三采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越是簡單,越有力量,這本書一針見血描述戰爭,即使是小小讀者也能心有所感。清爽白皙的頁面上,左右對比的短句與清淡的黑白線條訴說著「和平時的我」與「戰爭時的我」 有什麼不一樣,孩子一眼就能感受那迎面而來的震撼變化,並一頁頁把焦點從「我」推至「家人」、「盟國」、「敵國」,拉高角度越過衝突悲傷,望向永恆的太陽與希望。寥寥數語,靜靜定格,卻清楚傳達了強而有力的呼喊,闔頁之時,會有更多的省思與想像浮現心上。【內容簡介


《和平與戰爭》內頁(三采文化提供)

最大的草莓蛋糕

金怡妃、劉清彥著,蔡侑玲繪,親子天下,38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小學低、中年級(7-10歲)
牛奶糖、煙囪捲、千層派、菠蘿麵包……量身訂做的糕點,獻給每位獨一無二的家人,愛意藏在味蕾裡、字句裡,嘗之無盡,觸動心扉。來自偏鄉的布農族女孩金怡妃寫下自己的成長故事,體貼的心包容了家庭的不圓滿,字裡行間的情感那麼真、那麼暖,讓人不僅心疼她的成熟懂事,也為她的創意與心思喝采。用愛發酵的作品,誠懇不花稍的調味,讓這本書有著與眾不同的滋味。【內容簡介

你真的知道樹是什麼嗎?

Everybody Knows What a Tree Is
傑森.古魯爾(Jason Gruhl)、玄奘.馬克.約克(Genjō Mark Yorke)著,思凱・阿里(Skye Ali)繪,張家葳譯,大穎文化,32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圖 
適讀年齡:小學全年級(7-12歲)
跟著書裡的孩子們一起童言童語,打開敏銳五官去親近「樹」這個看似古老卻又熟悉的生物,把知識眼界刷得更亮更新。作者非常用心安排每一頁的主題,從遠景、近觀、俯瞰、仰望、分層、剖面、科學、文學等多元視角觀點,好整以暇把關於所有「樹」的知識一網打盡,抒情詩意的圖像色彩也讓人彷彿置身在大自然裡,跟著樹一起生活、一起思考,聆聽枝梢間悄悄話,挖掘更多藏在綠意間與泥土下的奧秘。【內容簡介


《你真的知道樹是什麼嗎?》內頁(大穎文化提供)

草蜢的幸福雜貨店

Het geluk van de sprinkhaan
敦.德勒根(Toon Tellegen)著,祖敷大輔繪,林敏雅譯,未來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文 
適讀年齡:小學中、高年級、國中(9-15歲)
各式各樣動物來敲門,牠們想買的東西一個比一個古怪瘋狂,從實體的鞋襪、身上的刺、吃不完的蛋糕,到抽象的時間、洪水、羞恥……簡直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嬌小神秘的草蜢老闆卻從不拒絕,再無理、再龜毛的要求牠也使命必達,一則則的荒謬趣味推疊出最後的結尾驚奇。關於人生、關於慾望、關於幸福,作者用了好多靈活巧妙的隱喻與象徵,帶著讀者一步步往更深的內心走去,濃烈的想像力安放在細緻的文字裡,每一款角色與每一個物件都耐人尋味。【內容簡介

小怪獸和雞皮疙瘩

給大人、小孩面對不安的處方箋
かいじゅうたちは こうやってピンチをのりきった
文、圖:新井洋行(Hiroyuki Arai),賴惠鈴譯,上誼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創 
適讀年齡:小學低、中年級(7-10歲)
怕黑、怕鬼、怕考試、怕死掉、怕軟綿綿的東西……,當這些恐懼情緒被畫成了一隻隻可以直視、可以溝通,有點古怪又可愛的黑白小怪獸後,似乎就沒有那麼可怕懾人了;作者也把雞皮疙瘩畫成了一枚枚黃色小星星,像是閃爍的訊息警報,隨時提醒我們哪裡有危險——轉個念,其實害怕和恐懼都是可以被面對、共處的東西,請大方自然接受他們吧!跟著黑白黃三色的幽默故事,慢慢發洩梳理感受,大人小孩都能得到深深撫慰,跨越自己心中的那道坎。【內容簡介

恐龍變成鳥

從鳥巢看演化的故事
TORI WA KYORYU DATTA, 鳥は恐竜だった
鈴木守著,陳幼雯譯,遠流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圖 
適讀年齡:小學全年級(7-12歲)
栩栩圖解各種鳥巢的樣式與結構,細細推演恐龍與鳥類的演化關係,鈴木守用深厚的繪畫功力與科學涵養證明自己不僅是一名勤於創作的長青作者,更是一名高竿的知識圖像藝術家。他的筆觸透露一股對自然的尊重與敬意,寫實入扣不厭其煩,畫出了生物的活與美,大小遠近比例精準無可挑剔;他的眼光也始終保持嚴謹與深情,帶著讀者一起假設、聯想、推理,由眼入心領會生命奧秘軌跡。能把藝術與知識如此完美結合,投入主題熱情不輟,圖像盈滿生命力與說服力,唯鈴木守是也,大師盛名當之無愧。【內容簡介


《恐龍變成鳥》內頁(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少年讀人類的故事1

人類為什麼可以主宰地球
Unstoppable Us Vol1: How humans took over the world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著,張睿洋繪,賴慈芸譯,未來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國中(11-15歲)
哈拉瑞果然是說故事的高手,用一本書篇幅便把600萬年人類演化歷史剖析得生動淋漓,在橫跨考古、地理、生物、科學的厚實架構之下,提綱挈領找出關鍵亮點,帶著讀者一起溯源過去、思索未來。在他的統整提問與幽默敘事下,眾多名詞與事件不再又臭又長,各個都成了有著切身關聯、懸疑又啟發的好聽故事,方向清晰,感情豐沛,看待自己與世界從此有了不一樣的觀點。流暢達雅的中文譯筆表現亦可圈可點,時空縱深盡現,讀來興味盎然,是一本非常推薦給少年讀者的歷史入門書。【內容簡介

有真與有真

유진과 유진
李琴䬁(이금이)著,李煥然譯,聯經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文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國中、高中職(11-18歲)
性暴力事件過後,一位「有真」被家人強迫忘掉過去,另一位「有真」則帶著記憶前行,當同名同姓的兩人國中再度相遇,模糊難解的童年往事又被勾起,新舊交疊的精神創傷讓青春幾乎失去了顏色,只能巍巍顫顫呼喊著迷惘、渴望著愛。
這本小說涉及兒童性侵害、同儕霸凌、親子陪伴等議題,兩名少女各自以第一人稱交叉陳述著自己的家庭與成長難題,在反覆訴說與記憶回望之間,鋪延出更深沉的懸疑與壓抑。作者寫作細緻成熟,寫盡所有角色的愛與愁,字字句句藏著傷也透著光,文字的撩動與撫慰盡在不言中。【內容簡介

夏天

여름이 온다
蘇西.李(이수지)著,賴毓棻譯,步步出版,750元
推薦原因: 趣   文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全年級(4-12歲)
一個字都不需要,任何的腦補也嫌多餘,所有的愉悅、自由、熱烈都已盡現在圖像裡,請享受這份無字書所帶來的純粹愉悅!你可以一邊聽韋瓦第的〈夏〉一邊翻頁,讓樂章與畫面同步弛放,感受Suzy Lee創作此書的獨特心意,當然也可以全然放鬆如一張白紙,不設限欣賞著每一線條與色彩,回味自己記憶中強勁繽紛的、玩興大發的夏天。從靈感激發到圖像表現,從音樂性的穿透躍動到想像力的奔馳餘味,這本書都有著不可思議的極致展現,一部經典之作就此誕生。【內容簡介


《夏天》第一樂章(여름이 온다 Copyright © 2021, Suzy Lee. All rights reserved. )


《夏天》第三樂章(여름이 온다 Copyright © 2021, Suzy Lee. All rights reserved. )

休假

휴가
文、圖:李明愛(이명애),張靜宜譯,青林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適讀年齡:小學中、高年級(9-12歲)
脫掉厚重大衣與陰鬱心情,穿過長長隧道,赴一趟久違的假期;擁擠沙灘上、幽靜林徑裡,時而沸騰時而寧靜的色彩不停變幻,驅走疲憊與無力,心情步履終於再度輕快了起來。作者用亮燦燦的黃、紅與沉甸甸的藍、黑作對比,巧妙呈現休假前後的情緒變化,縱使全書沒有文字與對白,讀者們也能掌握色彩所釋放出的焦點訊息,在短短數頁的出走日記中,感受戀戀難忘的美好療癒。【內容簡介


識性.味性.學性.像表現.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人物》獨自走訪13座城市,會面找路突圍的出版行動實踐家:張紋瑄談《紙上極限運動》

烈日當空,秋老虎發威的11月初,工作室落腳在台中的當代藝術家張紋瑄,穩健走在前頭,領著Openbook特派員來到台中旱溪。光照太強,眼前景物對比調到最大,恍惚間有如置身異國,正肩負任務、前往某處田野調查。

台中這麼大,為什麼專訪取景想去旱溪?

張紋瑄在聊天室鍵入:「我之前有一系列的計畫是做謝雪紅,然後因為她被賣到台中時,似乎住在旱溪附近,前幾年我出國之前也住台中時就會在旱溪晃。」查了一下,原來謝雪紅跟張紋瑄同樣出身彰化,只是年紀差了正好90歲。

2018年,張紋瑄獲得國藝會補助,2年間獨自踏訪巴西、祕魯、墨西哥、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非歐美中心」的13座南方城市,造訪地方組織、獨立出版社與圖書館,與近30位藝術家、設計師、理論家、史學家、NGO研究者、教育者交流。當時的他也不過27歲,剛從北藝大藝術跨域研究所畢業,同時成立了書寫公廠Writing FACTory。

旅途結束後,他精選了18個案例,收攏在2022年出版、中英雙語的《紙上極限運動:出版實踐的全球南方取樣》一書。自序中,他簡筆帶過旅行時當地的事態,讓人讀了驚心:

旅程中我遇到了墨西哥有史以來最血腥的總統大選的開票;遇到了巴西的世足賽狂熱;遇到了祕魯因少女被放火燒死而激起的性別熱議;遇到了新加坡開埠200年的砸重金歡慶;遇到了印尼前總統哈比比(Bacharuddin Jusuf Habibe)辭世;遇到泰國社會因為武漢肺炎升溫而越來越緊張。就算我對一地的經濟、政治、社會情況再不熟,訪談對象們在談自己實踐的緣由之時,各種議題的簡史就會鋪展開來。


《紙上極限運動:出版實踐的全球南方取樣》書影。(書寫公廠Writing FACTory提供)

張紋瑄分享:「面對這趟隻身一人的踏訪旅程,我期許自己不是外部評論者對上實踐者的客觀訪談,而是實踐者對上另一位實踐者的會面。這些踏訪都是我一個人跑。最近為了籌備展覽,翻找出書中不能放的動態影像,發現很多鏡頭都又晃又過曝,重新剪輯時,邊碎念當時自己怎麼沒有好好拍,才想起很多時候我並沒有能力好好拍。」他回憶:「可能正因為當時在異國,太緊張或太害怕了,可能隨時被攻擊的心理預設,總讓我全身皮膚感覺刺刺的。」

無法同行的讀者,透過閱讀張紋瑄的文字,得以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氛圍與政經局勢,並認識藉由書寫/出版作為藝術及政治實踐行動、五花八門的工作者。除了台灣讀者相對熟悉的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先驅史明爺爺,還有諸多在日常中實踐理念的人物:有人創辦另類教育空間,讓無國籍的孩子有上學的地方,有人開設獨立書店、製作小誌及獨立刊物、翻譯引介國際思潮,拓寬威權體制下國民閱讀的尺度。

有的人更在意系統,而另一些更在意個體;有的人更在意理論,而另一些更在意實踐;有的人出了很多本書,而另一些可能一本也沒出過——無論如何,文字成為這些人最大的公因數,即使方向或許不同,但所有人都在越來越保守、右傾、基本教義派的世界中找路突圍。


張紋瑄在墨西哥訪問黑貓出版社(Gato Negro Ediciones)的里昂(León)。(書寫公廠Writing FACTory提供)

今年9月,《紙上極限運動》發行了韓文版。11月,在初選、複選評審的把關下,《紙上極限運動》確定進入2023年Openbook好書獎決選書單,亦是唯一一本自費出版的入圍書。

雖然是自費出版,張紋瑄從內容到裝幀卻絲毫不馬虎。他找來擔任2020金曲獎裝幀設計評委、執行2021金曲獎視覺設計,在專輯設計領域名聞遐邇的楊士慶為書籍設計操刀,並邀請熟悉藝術理論與表演藝術的賴柔蒨擔任編輯,端出一本書衣以銀粉為底,書名用搶眼螢光綠字體印刷的厚實小書。

《紙上極限運動》限量500冊,封底邊角印著序號,內附迷你攝影別冊。把書衣卸下展開,還可以看到記載作者足跡的全彩世界地圖,比照明星出新專輯的重金規格,工作團隊陣容跟產出成品都可說是非常豪華。

為什麼書衣要用銀粉?閱讀時讀者手指沾黏脫落,不就破壞原狀了嗎?

「就是想讓大家留下閱讀的痕跡,」張紋瑄說。

那書內的畫重點跟空白處的手寫字呢?

「透過手寫字帶來的第一人稱印象,希望引誘讀者挖掘更多比較文本,展開網狀閱讀的可能。」他補充:「這些超連結的功能不是註腳,而是為『為何出版』的不同理由說情,讓每個具有差異的南方個案都不會只是孤證。」


(書寫公廠Writing FACTory提供)

特派員忍不住低聲問,這書成本很高吧?張紋瑄聽了露出苦笑。他坦言,初次做書又是自費出版,沒有人能討論,不懂如何拿捏發行成本,「這已經是一本artists' book了。獨立書店進貨七折,賣一本賠一本。」沒有出版社的業務跟經銷商,都自己送書舖貨嗎?「對,騎車去一家一家(書店)送書,也自己排版、跑印刷廠。」

張紋瑄看起來無奈,但沒有懊悔的情緒。他認為,書擁有得以承載「可觸、可感、可流通資訊」的特性,而不僅只是「列印上文字、圖像內容,一落被裝幀起來的紙」。他打造的書,本身就自成一個展覽空間了。

談起自己作為創作者時,涉及印物、書寫的藝術計畫,他說:「我想做的事情與其說是實驗,不如說是一點都不現代、不跨域的嘗試:有沒有可能回到專業分工之前的狀態,來想書、做書、讀書?當創作、流通、評論等動詞分別被發派給作者、出版者、讀者,當各種分工之間沒有任何換位的可能,也就更難期待書籍出版後,有什麼新的思想啟發或後續行動產生。」因此,對他而言,在自由嘗試書本「內容的形式」之外,「形式的形式」更是重要的命題。

張紋瑄分享:「在書性(bookness)的思考上,我從兩條路徑得到許多養份,一條來自極權下的獨立出版(samizdat),另一條來自詩歌運動與前衛藝術匯流的另類出版。」

他深受烏利塞斯.卡里翁(Ulises Carrión)的啟發,這位墨西哥觀念藝術家將書視為時間與空間的連續體(space-time sequence),並認為作者寫的不是書,而是文本,在〈做書的新藝術〉(The New Art of Making Book)這篇宣言般的短文中,他說:「舊藝術的作者寫字,新藝術的作者做書。」(In the old art the writer writes texts. In the new art the writer makes books.)

在書裡,張紋瑄交代,選擇獨立出版(samizdat)作為首章節的名稱,目的就是想整合「以書寫、出版想像一種社群的生成」的專訪案例:「由書的製作及流通所連結起來的人們,同時也建立了當權者不允許,或是實踐者認為需要,卻尚未存在的結社。」

他提到俄裔英籍的人權運動家布可夫斯基(Vladimir Bukovsky)對samizdat的定義:「我自己寫作,我自己編輯,我自己審查,我自己出版,我自己發行,並讓自己為此去坐牢。」在這樣的語境中,作者自身的理念思想跟書頁文字,成為彼此密不可分的存在,並透過出版成書的行為,賦予思想存在的明證及動態的傳播性質,同時給定了出版行動介入公共的政治意涵。

張紋瑄曾於2018年前往秘魯,訪問藝術家安德烈.馬洛根(暫譯,Andrés Marroquín)。他在2010年與友人共同創立梅爾與穆勒出版社(暫譯,Meier und Müller)、2014重啟出版計畫時,將名稱改換為梅爾.哈米里茲(暫譯,Meier Ramirez),並在藝術家、策展人、做書人、教育者的身分間自由切換。

受訪時,馬洛根面對張紋瑄,分享他對於是什麼引發運動(movement)的思索:「音樂或是語言,但目前為止我在想更大的可能性是語言,只有語言有能力催生、發動所有運動,而且和其他所有東西比,它也是唯一有辦法反身地分析、定義自己是什麼的工具:我們用語言談藝術,用語言談音樂,但只能用語言談語言。」

將自己的理念思想書寫下來,以獨立書刊(independent publications)的型態出版,亦延續了挑戰主流意識形態、貫徹反抗精神的DIY文化實踐。

張紋瑄表示:「在這些獨立出版品中,有的像藝術家的書,有的像期刊雜誌,有的像報紙,甚至有些就像是一般連鎖書店可以買到的、再公式化不過的書籍,儘管形式迥異,相同的是每種形式都標定了實踐者想要觸及的目標客群。」

但對他來說,有個啟發是:不管形式是怎麼樣,這些實踐者似乎都是從閱讀寫作以及最終的出版中,回應了一種他們觀察到的「暴力」。「透過實踐,讓人類處境中的暴力形式明確化,也讓他們想像中的公眾也能指認暴力是什麼。因為出版就是使內容得以面向公眾,所以不管有沒有人標誌這份刊物是政治實踐,它本身就是隱含政治性的行動。」

張紋瑄看著桌上的《紙上極限運動》,侃侃而談:「它同時是我在實踐的一種評論方式——可不可能存在一種評論方式叫『實踐評論』呢?不是針對這些實踐對象的最終成果(他們的書)來做書評,而是針對他們在出版實踐中如何想像、如何重新放置自己,同時又如何以出版實踐來回應世界的變動。」

新北市美術館今(2023)年4月於鶯歌啟用後,11月10日舉辦大型展覽「2023移地行動—游人如織」,書寫公廠亦是參展單位。問張紋瑄這次又想怎麼玩?他眼神明亮:「這次展覽《又是國王叫我騙子,客人叫我醫生的一天》,我給了一個基於《紙上極限運動》踏訪成果所衍生的虛構框架——假設不同背景的出版實踐者為『密醫』,為社會診斷的病況,將成為各自的出版原因及結果。」

張紋瑄說,這次他運用了兩個展間,規劃出三個子展區:「好孩子症候群」對應《紙上極限運動》第一章節「獨立出版」案例,「人稱失用症」對應第二章節「宣言」,「因果恐慌症」對應到第三章節「檔案」。展區內陳列了實踐者的出版品,同時會播放重新剪輯的踏訪錄像。

此外,他還在展覽空間放置點滴架,上頭掛著依照三種社會病情所寫就的極短篇書頁。觀眾可以拿了紙頁,走到展間內另闢的診療室,透過諧擬臨床教學的影片,自由運用桌上的工具縫製成小誌帶走。


新北市美術館「2023移地行動—游人如織」中,《又是國王叫我騙子,客人叫我醫生的一天》展覽現場(書寫公廠Writing FACTory提供)

訪談進入尾聲,張紋瑄要分享自己深受啟發的4本好書,推薦給Openbook讀者:

  • 鈞特.葛拉斯(Gunter Grass),《鐵皮鼓》(推薦原因
  • 魚豊,《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推薦原因
  • 尚.惹內(Jean Genet),《陽台》(The Balcony)(推薦原因
  • 姚一葦,《姚一葦劇作六種》(推薦原因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時間的噪音》沒有列於書單內,卻有一句書摘,在不同場合被張紋瑄書寫、投影、傳誦:「當不完全的記憶遇到不充足的紀錄時,那一刻所產生出的確定性,就是歷史。」不論是寫書人、製書人、讀書人,或者抹消身分界線的出版行動者,或許都在各自的戰鬥位置上,為世界創造及延續不同質地的歷史。

在《紙上極限運動》扉頁,張紋瑄致敬的對象是一生致力推廣左翼台灣民族主義的史明歐吉桑。

在他流亡日本時,白天賣餃子、高粱,收店之後到凌晨三點才是寫作時間。1962年發行的《台灣人四百年史》日文版、作為獨立台灣會的機關報發行的《獨立台灣》(1968-1974)都是在這段斜槓時間中完成。《獨立台灣》的內容包含讀者投書、行動報告、時事評論等,也有不少由歐吉桑撰寫的歷史、理論、戰略相關文章,每月發行量3000至7000冊不等,寄送到北美、歐洲、巴西等地免費贈閱,台灣本島則由地下工作夥伴偷渡帶回去秘密流通。

2014年至2015年間曾協助史明整理、撰寫回憶錄的張紋瑄認為,史明終其一生似乎都在想著如何把資訊透過有效形式——歌曲、地下刊物、傳單、書籍、地下電台、講授——來與大眾溝通,其精神讓他感佩。若有機會再見到史明,他想悄悄對歐吉桑說:「雖然您在世時,講的內容都是歷史、理論、戰略,沒直接提到出版策略,但是您讓我意識到『出版』這個將大千世界折疊起來的關鍵字。」張紋瑄在旱溪草叢間,展露真摯笑容,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3-11-10 12:05
現場》沒有所謂的香港黃金時代,重要的是個人選擇與行動:陳寧、王聰威談《枝繁葉茂》

對談從一首香港經典流行曲開始,陳百強〈一生何求〉。冷暖哪可休,回頭多少個秋。準時抵達的聽眾剛推開書店大門,就驚訝察覺自己沾進了80年代末濃厚的香港氛圍。現流冊店有曾經舉辦音樂會的音響設施,《枝繁葉茂》的作者陳寧與小說家王聰威靜默坐著,聆聽一個被人稱之為黃金歲月的時代遠去,隨著陳百強的歌聲裊裊完結。沒料到我所失的,經已是我的所有。

陳寧無縫接著朗讀《枝繁葉茂》的第一章選段:歌生於1989年,電視劇《義不容情》4月開播,街知巷聞。主題曲〈一生何求〉寄盡一生滄桑與迷惘,熒繞家家戶戶窗前。歌者丹尼(陳百強,Danny Chan),彼時紅到盡頭,歌人合一,靈魂歎息。是年電台的金曲頒獎禮,最受歡迎男歌者,三甲排名順序:賴士利(張國榮,Leslie Cheung)、亞倫(譚詠麟, Alan Tam)、丹尼。

➤人聲

用廣東話的韻律與節奏切入,讓觀眾感受作者的腔調語感,這是陳寧新書《枝繁葉茂》在台灣唯一一場發表的開場。與談人王聰威是作者將近20年的舊識,也是她的長期讀者。對於新書,他提出了這個問題:陳寧一直是以散文為主的寫作者,以前即使有出版短篇小說集(《交加街38號》),但大部分讀者讀起來的感覺,筆調和情感都是散文式的。現在初次挑戰長篇小說,如何看待身分和技法的轉變?

「寫作者在漫長的路上,肯定會用到不同文類。」陳寧以過往的工作經驗來分享:從頭到尾只寫散文的作者是很少的。她曾經同時在兩岸三地都有開專欄,想當然不會只寫一種文類。「不是我去選文類,而是編輯找我寫稿。」她相當佩服有些小說家以小說為志業,每隔一陣子就能寫出厲害的小說。然而陳寧沒有想那麼多,她只是因應想寫的東西選擇形式,「坦白說,是小說找上了我。」

重點在於被選擇,一種被動。《枝繁葉茂》從2018年開筆,源於作者生命裡一些比較重要的朋友相繼去世。他們在壯年或風華正茂之時離開,如若對談開場時引用的陳百強和張國榮。「我很想去寫一個我所經歷的香港時光,很自然就使用了小說,因為散文無法承載這些東西。」儘管如此,2018年開始寫的長篇小說碰上了2019年的香港社運,立刻就被擱置了。「故事透過我被寫出來,我是一個中介。我有非寫不可的動力,下一本書還是會用小說這個體裁,這樣比較能寫出我想寫的東西。」

➤腔調

死亡的召喚,政治的切斷,被動的還有寫作的技術。2019年陳寧曾經停筆,還有一個原因是她其時尚未找到這部小說的腔調。如若那段開場時唸誦出來的引文,被撰序的鍾曉陽定義為「地道語與典雅語混雜的風格化語言,熱筆寫史,暖筆寫情,冷筆寫無常」。王聰威也指出,過往陳寧散文的句子比較長,但《枝繁葉茂》的句子很短,有一種說書式快拍子的感覺。

陳寧採用的是粵語的腔調,她指出故事裡的香港作為舞台,有著不同的聲音:歷史可以用典雅筆法,而人物可以麻甩,小說不是為了書寫官方的歷史角度,而是以人物的角度來顯出歷史的背景和細節。《枝繁葉茂》寫一個在香港成長的普通女生,她受殖民地教育,接觸外來西方文化。

「我想告訴大家在香港這個殖民地成長時會碰到甚麼,對小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校教育。主角是一個殖民政府用心培養的精英,但不是所有人都是精英,不是精英的人就會被刷走。我特別想寫的是即使一般被認為無憂無慮的小學時期,也會碰上分級制。」沒有選擇,又逢階級,那是香港潛藏的「贏在起跑線上」遊戲規則,《枝繁葉茂》刻劃的就是這40年的香港。在這裡,陳寧特別強調的,其實是「沒有所謂的黃金年代這回事」。

說到香港的黃金時期,基本上人人都會直接聯想到80年代的盛況。經濟的狂飆,娛樂的鼎盛,然而這些在陳寧眼中都是後見之明。「19年的社會運動,20年的國安法,很多人離開了香港後懷念以前的香港。但我始終懷疑——我出身新聞界,所有事情我都會先懷疑——80年代是我家人朋友們經歷的香港,但那時並不覺得是黃金時代。」她引用My Little Airport〈那陣時不知道〉:置身的日子都發亮。

➤記憶

但《枝繁葉茂》要講的不是最好的時光,就以開場時播放的〈一生何求〉為例,在媒體塑造及大眾印象裡,陳百強是正派而張國榮是反派。大家懷念的80年代裡,張國榮其實過得不怎麼好,但後來張國榮紅了又把陳百強比下去,陳百強亦敏感受傷。「那是我所知道的真實香港:不管甚麼時代生存都很困難。然而,就算發生了甚麼事情,世界也會運行下去,總是有甚麼在生長。」在形容大環境之時,陳寧一反先前提到的各種被動狀態,存在主義者般地強調了個人的選擇與能動性。

這40年來,香港有無數的大事件,在陳寧的眼裡一次比一次更強。近來10年已經有2014年、16年、19年三次抗爭。「比較事件的強度是沒有意義的,我希望無差別地對待所有歷史事件。」她嘗試用個人體驗來解讀歷史,換言之,將歷史的意義從宏觀的敘事轉移到主觀的情感上:「有些人也許會覺得2014比2019更嚴重,又或有些人的心早在1997已經離開了香港。我在書裡不是要處理某個歷史事件,而是寫香港這40年來在某些人的眼裡,是長成這個樣子的。」

「最重要的,是主體要在自己身上,人的選擇和行動才是最重要的。時代沒有大家說的那麼好,也沒有說的那麼壞。」陳寧在對談結尾如此寄語讀者:「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選擇,就足夠了。」而這段話,也是王聰威所歸納的《枝繁葉茂》:守護歷史,見證時代。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枝繁葉茂
作者:陳寧 
出版:遠流出版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陳寧

香港作家,有筆名塵翎。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畢業,獲英國政府Chevening Scholarship赴英國University of Essex修讀社會學碩士,獲亞洲文化協會(ACC)獎學金赴美國研習當代藝術,曾旅居巴黎、台北、紐約。曾在兩岸三地媒體撰寫評論和專欄,現於香港《明報》定期發表。

除文字創作外,也涉獵音樂領域,與獨立樂隊my little airport合作。

著有散文《八月寧靜》、《風格練習》及短篇小說《交加街38號》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3-11-09 18:3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