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S9EP4》郭怡美書店趙偉仁/百年老屋的書店一歲了,歡迎交朋友
郭怡美書店開業一年了,去年開業時,Openbook閱讀誌特地專訪了書店創辦人郭重興與經理人趙偉仁,一年不到的時間,郭怡美書店已成為了大稻埕新地標,台北市重要的文化地景。我們再次邀請趙偉仁到閱讀隨身聽節目中,聊一聊這一年的冒險與實驗,書店的變與不變、營收結構如何想像?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精華摘錄】
➤郭怡美書店,台北新文化地景
主持人:郭怡美書店的崛起,好像沒有過多久,現在已經是台北市的文化地景,這樣的稱呼,對你來說有壓力嗎?
趙偉仁:其實還滿自然而然的,郭怡美的建築在大稻埕本來就滿具知名度。郭怡美商行是百年老屋,空間的設計非常有特色,在老屋中本來的知名度就還滿高的。
書店進來之後,因為投資人資源給得多一點,所以書店的呈現方式也跟其他書店不一樣。譬如我們的書量,一開始是以3萬本到5萬做規劃,可能大家比較少看到書很多的獨立書店,所以才會一開幕後,吸引到大家的目光。
➤老厝與古典音樂
主持人:在郭怡美剛開幕不久,郭社長問我可不可以在這邊策劃一些音樂的活動。因為他們小時候住在這邊,音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就展開一連串的音樂活動。
趙偉仁:很多人來郭怡美聽完音樂會,覺得很輕鬆,因為這是音樂本來的樣貌。在台灣,尤其是像古典樂,或者我們最近辦的崑曲,很多時候,都必須到大型的表演場所,正襟危坐,悠閒感相對比較缺乏。
藝術或說藝文欣賞能力的養成,台灣的場所還不夠多,如果台灣認為藝術對於人文涵養的培育很重要,那我們會需要更多藝術家表演的場地,只有兩廳院或大型戲曲中心是不太夠的。作為主辦人、場地方,除了這是商業行為之外,提供音樂家適合中小型的場地,意義也滿大的,給聽眾朋友一些適合入門,甚至進階的小型的音樂會。
➤書店的變化與不變
主持人:不知道在一年之後,回想書店經營過程裡,你做了哪些改變,或者有些東西沒有改變?
趙偉仁:最基本的核心是對於「閱讀」的信仰。我們常說,要不是郭社長有很強的信仰,郭怡美書店開不起來。要不是郭社長有很強的信仰,認為只要書夠多,人就能走進來,那書店開不起來;要不是郭社長的信仰是書店要純粹一點,不要賣文創,這也做不起來。
在我的規劃中,如果純數字來想像,多賣一些咖啡,少一點書,多一些商品會更好,但郭怡美的發展會變相對平庸、安全。我們一路走來,會發現說其實台灣愛看書的人,比我們想像中的多。
我對於書店的實際經營,會悲觀一些,郭社長會樂觀一些,但是我們整個走起來,第一年是比郭社長預期的樂觀狀況好一些。因為「書籍的純粹性」,讓很多人開始覺得,你們真的是很用心想要做一間書店,因為你們都沒有其他東西。這件事是有傳達到讀者的心中,所以得到讀者的支持,但我們現在想做的是,不只是因為支持而來郭怡美書店,而是因為喜歡郭怡美書店的書,所以才來郭怡美。
➤書店的營收結構
主持人:所以經營上有什麼樣的困難點?
趙偉仁:業績啊。
主持人:可能很多讀者都覺得郭怡美已經活力相當夠,人潮也滿多的。
趙偉仁:這是高峰、離峰現象,週末時人流量大,買書的人多,但是週間相對不足。其實每個月也不太一樣,7、8月特別好。9月、10月相對差一點。
另一個問題是,書店本身的成本相對高,越大的書店房租越高,人力也越多,第三個是商品的毛利結構 ,因為毛利其實很穩定,但還會受到價格上的競爭。書店進貨價,我想很多關心書店朋友已經知道,我們跟經銷商拿可能是7折,有些出版社對我們比較好,可能給我們65折。我們給會員9折,那你只剩下2折到2.5折。這些利潤要支出房租、水電等等,整個賣量要非常的大。
有時候讀到一些重慶南路盛世或者誠品信義店剛開業的坪效 ,每小時坪效上百萬。現在只要看到櫃檯裡面,有人在排隊結帳,你心裡就覺得書店的生意不錯,那種落差感其實非常大。
因為我們有見過以前買書是多麼兇殘,跟現在這種買書不太一樣。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或者是說,還要開發一些其他事,比如收費講座或者畫展,我覺得會更實際的貼近書店未來的營收目標。
➤跟郭怡美交朋友
主持人:可以談一談會員嗎?因為郭怡美從開業就有會員制度,現在很多組織也都希望說用會員抓住一些願意跟你發展長久關係的人。
趙偉仁:坦白說,我們一開始設定的會員,希望是一些重度的閱讀者,我們會設定選書顧問幫他做每月的選書與書籍推薦。目前加入會員最直接好處是,可以享有9折購書。我們不喜歡的一件事是,「讀者來書店買書,是為了支持書店」。有些客人他來書店買書,直接開書單給你,他想要跟你購買,書店裡有的書就賣,沒有的書幫他調。但是這件事情,其實只要他願意,在網路書店可以直接搞定,他特地來書店買,是為了支持書店。我們也會賣,按照一般獨立書店的價格,原價。讀者用原價購書,簡單講,是讀者想讓書店賺錢,但這種設想對我來講,它不是正常的商業。
我們還是希望,書的價格能跟網路書店的折扣稍微靠近,所以提供給會員9折,只要讀者願意常來,你可以有9折的折扣,我們提供的服務,是我們幫你選書,選出你可能喜歡的書,你來書店看到喜歡的書,也可以得到相對一點優惠。讀者可以用不會跟網路書店差別太大的價格把買回去,這是我們原先設定會員的用意。
我們的會員很簡單就是一句話:「跟郭怡美交朋友」。我們把你當朋友,所以願意提供折扣,也歡迎你常來。這就是我們最初的原意,也希望經由這些累積,購書超過8000元之後,成為我們的VIP。我們對VIP很好。一年有10杯飲料,等於你每個月來,郭怡美就請你喝一杯咖啡。●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臺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OB短評》#445 面向剽悍、真實生活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
跨國勞動在臺灣
Underground Lives: Stories Untold for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簡永達著,春山出版,620元
推薦原因: 批 議 樂 益
此書以位於台中的第一廣場為民族誌場域,細緻呈現生活於其中的主要族群:移工們(越南、印尼、菲律賓)。如同台北車站等各地交通樞紐周遭,都已發展出以移工為主要消費主體的經濟鏈,移工來台後不僅是留下其勞動血汗,更改變城市景觀,也帶入多元的飲食文化與生命故事。因此書中呈現的「地下社會」或許可指向更深層的人力政策、仲介市場、勞動人權等議題,而這些需要檯面化的公共議題,更急需讀者們參與介入改變。【內容簡介➤】
●沒有小孩的她們
一段女性抉擇生與不生的歷史
Without Children: The Long History of Not Being a Mother
佩吉.歐唐納.海芬頓(Peggy O’Donnell Heffington)著,廖素珊譯,衛城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從「non-mother」(非母)這一詞彙的弔詭性出發,此書思考生育與母職如何限制了各個社會對於女性生命的想像。作者十分清楚表明,母職本身並非問題,而是母職被拿來做了什麼?為何成為所有女人必經的唯一選項?並試圖以「不生小孩的女性」經驗,重新結構「女性」的歷史建構。【內容簡介➤】
●決鬥那天
The Art of Rivalry
陳柏煜著,時報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陳柏煜的思,從無邪到有邪,又從有邪到無邪,這是煉金術的基本操作。所有的二元對立相剋相生,因為決鬥,所以分裂,因為整合,所以決鬥,鬥來鬥去,直至無限。踵事增華,皆是為了宇宙的緣故。【內容簡介➤】
●媽媽們
清潔工媽媽與她們的第二人生
엄마들
馬榮伸(馬英信)著,徐小為譯,臉譜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此作描繪無名的媽媽們,但不是歌頌其勞苦功高,而是讓他們在書中回歸動物本能(而非母性),強調其身體勞動、情慾、情緒與生命力。特別是後中年的母親們,在子女有能力照顧自己起居後(但又尚未獨立),經常會再投入勞動性高的職場、遭遇新的人際關係,也需要重新校準自己的人生步調。故事就來自這有機的生命循環裡,因此讀來生猛又真實。【內容簡介➤】
●請說「國語」
看語言的瀕危與復興,如何左右身分認同、文化與強權的「統一」敘事
Speak Not: Empire,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詹姆斯.格里菲斯(James Griffiths)著,王翎譯,臉譜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以「國語」的霸權性為主題,對於台灣讀者來說並不陌生,但作者非常巧妙的選定英國威爾斯、美國夏威夷與香港作為聚焦探討的案例,更能凸顯在「一國之內」的「國語」問題。語言作為文化與生活重要的載體,其歷史與組成並非恆久不變,而是有機變化與因應變化。作者細緻呈現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粵語,在國家組成變動、族群文化重建、語言教育與政策中,如何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問題與挑戰。【內容簡介➤】
●寫字療疾
臺灣文學中的疾病與療癒
李欣倫編,遠流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從台文館展覽延伸出的專書策劃系列,此書對於特展有著實質的引介功能,並且擴及到展覽因實體資料的局限而未及之處。書中收錄文章不僅止於文學研究領域的討論,亦有文化史、醫療史、創作觀點的介入,也連結了病者、醫者、照顧者等多重位置的經驗呈現與反思,充分展現了當代台灣社會探討疾病的各種進路。【內容簡介➤】
●蜂
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
BUZZ: The Nature and Necessity of Bees
索爾.漢森(Thor Hanson)著,駱宛琳譯,貓頭鷹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漢森又交出了一本自然書寫的典範!蜂群對生態的重要性人盡皆知,但作者卻能將歷史、演化、環境、物種之間的千絲萬縷,梳理得如此簡白迷人,知識滿滿,卻入眼即化,連舌根都嚐得到蜂蜜的甜香。【內容簡介➤】
●哈姆奈特
Hamnet
瑪姬.歐法洛(Maggie O’Farrell)著,葉佳怡譯,新經典文化,46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把莎士比亞的家人從歷史的縫隙中挖出來,填上飽滿的血肉與高清的細節,作者膽識過人,成績亦斐然,讓16世紀的失去與哀傷顯得如此當代而動人,就連莎翁也難有置喙的餘地。【內容簡介➤】
●一百零一個活下來的理由
如何面對自殺情結
杜秀娟著,健行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此書作者曾失去過至親,這也是書寫的起點。但書中內容意不在揭露,而是以自身作為自殺者遺族的苦痛經驗為引,結合作者嘗試透過心理學思考撐住自己的方法,以及後續作為倖存者摸索出的生命內涵,為自殺遺族的複雜與深刻的生命經驗,留下珍貴的紀錄與指引。【內容簡介➤】
●陷眠者Sleeping Brain
KUCHiXO著,相之丘藝文公司,142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獨
「圖像小說」的定義各式各樣,或者不拘一格、拒絕定型的千變萬化,才是這類創作最根本的特質。無論如何,既然強調「小說」,就一定具備程度不一的文學質地,在現實之中找到超越現實的孔隙,在虛構之中覓得最真實的人性。這部以台灣歷史為起點的作品,既像童話又像寓言,用不可思議的想像,一層一層掀起了平和的表象,逼迫人們正視這座島嶼從未凝結的傷口。那是史家的考據和作家的文字難以觸及的層次,完美詮釋了「圖像小說」的奧妙和重要。【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