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425 像生活鎮定軟墊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蓋層紀
逆彌著,松鼠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獨
初讀此作會讓人遙想1940年代的《傾城之戀》,或再更近一點的《愛在瘟疫蔓延時》。只不過書中的「愛.戀」並非時代中的爆裂物,而是生活中的軟墊,吸震抗壓,以承受信仰、親情、革命理想、極權、疾病、性與身體的暴力。書中自顧自流淌的意識、記憶、言語、感傷、體味,不若書名萬年積沉的地質,而是似水,即使年華不再。【內容簡介➤】
●島國毒癮紀事
那些在製販、司法、醫療、社區裡的用藥悲劇與重生
The Many Faces of Addiction: Taiwan’s Eternal War on Drugs
李雪莉、曹馥年、楊智強、陳潔、《報導者》團隊著,春山出版,540元
推薦原因: 議 益
從跨國產業鏈、電子煙笑氣等新興毒品、吸毒成癮者、法醫警角色與應對到戒斷之路,此書透過多年的深入調查、硬蕊的議題辯證、觸碰針孔搓刺的心靈傷痛,全面記錄了近年台灣島上的藥/毒紀事。當然這些主題讀起來很難,讓人經常感到無力,但也更顯此書的重要,與企劃成書的艱難,非常值得挑戰的一次閱讀經驗。【內容簡介➤】
●你道是浮花浪蕊
崔舜華著,寶瓶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崔舜華的散文有著詩人獨有的魅力,那些看似漫不經心、出自本能、如囈語的文字,有時鏗鏘直擊核心,有時隱喻誨深,這些時刻有時透露著決絕,每個文字寫下就讓他死去,像部分的自己。作者未死,但有如一倒退主體,寫越多越自我懷疑,吃了藥離常人之樂更遠。然而,總有落下隊伍的人們,轉身就能辨識彼此,或在此書辨認自己。【內容簡介➤】
●夜行紀錄
羅貴祥著,二〇四六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此書乍看之下是為香港過去幾年、行走在運動暗影中的人物作誌,然而開篇祭上的古典敘事與語法,或各篇連結不同世代散落斷裂的經驗,讓文字拉開景深、搭起城市中多重時空與歷史。而無論寫下多麼複雜的身世,此書實則為一部集體情感紀事;這個城市正背著光夜行,也似乎一轉身就能見光。【內容簡介➤】
●昨夜涉水
李蘋芬著,時報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在預期此詩集將為生活抒情、為事物寫意時,讀完第一輯詩,卻感受到作者深藏寫「形」的功力。不僅是將寫作鏡像主題執行得通透暢快,對於物質、身體的掌握亦令人驚艷。閱讀此詩集讓人感到文學的鎮定能量,享受詩作之餘,也讀出新的日常感受。【內容簡介➤】
●從前,有個錄影帶店
葉郎著,新經典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這部錄影帶史精氣神俱足,把你過去的觀帶記憶一一勾了出來,包括那些私密的初體驗,赫然有業鏡之感。作者穿針引線的功夫了得,老神在在就把當年的換機潮串成系譜,一掌打通任督二脈。影像背後的故事也說得精彩,金權大戰高潮迭起,各路奇葩百家爭鳴,創意與資本,限制與自由,好一場永不落幕的影視生死鬥。早在Netflix之前,我們就已經是追劇狂魔了。【內容簡介➤】
●歐洲鬼地方
戰後德國靈異治療的狂潮,如何揭露科學理性所回應不了的創傷?
A Demon-Haunted Land: Witches, Wonder Doctors, and the Ghosts of the Past in Post-WWII Germany
莫妮卡.布萊克(Monica Black)著,張馨方譯,衛城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這本戰後德國的靈療民族誌,挖出了一整塊鮮為人知的日耳曼陰影,巧妙解構了世人稱道的西德奇蹟。不論是集體還是個體,一旦重度受創,往往也只有信仰才能提供回穩的力量,不論你相信的是什麼。作者的爬梳周延而細膩,中立而有溫度,思辨質疑盡在不言中。反觀當今蓬勃發展的另類療法——從民間的求神問卜到百花齊放的身心靈療癒,如能以復魅(Wiederverzauberung)的角度伴讀此書,當別具啟發性。【內容簡介➤】
●我的身體,你的商品
那些女性對於欲望、權力與個人意志的自我掙扎
My Body
艾蜜莉.瑞特考斯基(Emily Ratajkowski)著,賴嬋譯,堡壘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批 議 樂
冰雪聰明的女性書寫,聰明之處不在於通透,而在於不透——把自己對美貌紅利與身體自主的糾結全盤托出,既淺顯又深入,頗能引人共情,再加上名模經歷的加持,真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身體向來的是自我認同的大哉問,本書不掉書袋,卻能犀利觸及身體與自我的本體論,敏銳度絕佳。在一個顏值即價值的世界𥚃,這樣的討論可謂切中時弊,男女通吃。【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圖書折扣秩序》電商通路與出版業對話,達成共識建立常態性溝通平台,但成效難以期待
出版業面臨的圖書折扣戰,有解嗎?電商平台的圖書折扣議題自去年底延燒至今,今(19)日由文化部及數位發展部聯手召集「圖書折扣秩序議題」對話平台會議,促成出版業與電商通路代表出席。這也是這波爭議以來,雙方首度面對面開會協商。
今天與會的人員,出版業包括三大出版公協會與天下雜誌、天下文化出版社代表,電商業則包括中華民國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代表,以及4家電商平台博客來、momo、PChome、樂天Kobo的圖書最高主管,共十多人應邀出席。
會議前,出版方提出的5項訴求包括:遵守圖書定價精神、不以大幅折扣或變相補貼混亂市場;圖書銷售事先溝通、建立常態性折扣秩序溝通平台;不因價格競爭惡意懲罰或下架圖書作品等,電商通路方也表達尊重立場。據了解,會中雙方同意「立即建立常態性溝通平台,持續對話與合作」。
會議歷時兩個多小時,但據與會者透露,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生忠提到,希望未來能夠回歸商業的協調機制;博客來文化事業部部長張靜如表示將共同促進書市共榮;出席的momo電商業務三處處長莊欽印全程未發言,會後受訪也僅表示:「由公會代表發言。」
中華民國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吳政鴻提議,成立一個溝通小組或委員會,當出版業電商平台間有不同意見,可透過這個機制去做溝通,也可作為未來推動圖書折扣相關立法的諮詢單位。他的提議得到現場認可,據悉雙方因此現場迅速建立了Line群組。
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時報出版社董事長趙政岷則在會後坦言:「有點灰心」,「會議中只是行禮如儀,並沒特別感受到對方的態度或誠意,我承認我太天真了,但有溝通總是好的。」
他表示,五點訴求只是字面上希望彼此尊重,並無實質約束力,未來要改變折扣戰情況,只能靠兩個力量:「一是靠momo和博客來的兩位老闆,蔡明忠和羅智先,另一個就是訴諸消費者了。」
在出版界痛陳書籍折扣破壞市場生態的同時,圖書銷售龍頭博客來第一季財報也顯示,今年首季虧損741萬元,雖無法得知站內圖書銷售與其他百貨銷售的占比,但如何面對日益蕭條的書市,是出版上下游同時要思考的問題。
趙政岷表示,時報今年第一季在博客來的業績,與去年相比已經掉了1200萬,在momo的業績成長也有限,「可見低價對讀者的誘因不見了,薄利卻沒有多銷。」他指出momo為了打壓博客來,持續「賠錢賣書」,卻把出版社也賠進去,「打到後來若只剩一家電商獨大,出版市場也掉一半了,momo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趙政岷也認同會中其他出版業者提到,「我們開這個會,關鍵原因是產業的上下游在不對等的狀態。」 因為現實情況是,每家出版社對通路商而言的占比可能不到1%、2%,但momo和博客來加起來的銷售額對出版社的占比將近50%,「這在談判上本身就不對等」。出版業者表示,站在自由經濟的立場,全世界的電商都有折扣,只是對於經營電商平台的集團來說,圖書銷售的占額非常小,但每年的談判都持續在降折扣,「這對產業生態是扼殺的行為。」
今年3月博客來推出萬本書籍下殺66折,掀起業界廣大討論。3月底包括時報、遠流、三采、大塊、聯經、親子天下、讀書共和國等14位出版社代表,發起籲請政府制定「圖書折扣秩序制」立法的連署,獲得300多人連署。
立委陳培瑜緊接著在4月11日召開「市場通路惡性競爭,文化產業的未來在哪裡?」公聽會,邀請公部門與出版業者、學者共商對策。不過公聽會主要圖書銷售電商博客來、momo都缺席,現場也有部分出版業者如南門書局,發表反對圖書折扣制立法的意見。當時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便承諾,將邀集出版業者與電商通路雙方坐下商談。
延伸閱讀➠ 現場》電商書價折扣惡戰,出版、通路與讀者各表立場,文化部:擬短期解決方案,未來朝立法進行
不過,大多數出版社業者事前對今天的會議並不知情,或對協商結果「不抱期待」。今天應邀出席會議的資深書店人羅玫玲也印證:「今天的發言有一半是虛的。」因電商代表幾乎都由公會代言,雖然提到會配合出版業的共識,「但出版很難有共識的,因為大家的銷售方式不同。」而在場的公平會則重申《公平交易法》的規定,指出目前上下游協商不適合論及價格與折扣。出版人因此退而求其次,希望回到兩、三年前的折扣,並有定期溝通平台。
羅玫玲表示,連月來的輿論風向,對電商折扣多少產生了壓制效果,例如近期年中慶未再出現流血折扣,去年8月因不配合折扣而被momo片面下架的小魯出版社,近日出版品也已重新上架,「感覺有點推進,或者是在營造氛圍。」她認為,「讀者」是書業的衣食父母,當我們在討論折扣亂象時,永遠要把讀者利益放到最核心,才可能共創榮景。因此,即使未來立法推行圖書定價制,圖書產業仍要面臨數位時代的考驗。「如何將自己提升到創新的「知識內容產業」,是比圖書定價制更重要、長遠的課題。」
另一方面,文化部作為出版主管機關,在促進出版業與電商溝通上雖已盡力,但推動圖書折扣的相關立法,在社會及業界仍舊未有共識。出版業者大多認可文化部的努力,但也認知到,除了期待公部門的協助之外,或許在書籍銷售上,更該尋求仰賴電商通路之外,市場求生的方法。●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