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250 形構思考相貌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樹之書
知識發展的樹狀視覺史
The Book of Trees: Visualizing Branches of Knowledge
曼努埃爾.利馬(Manuel Lima)著,林潔盈譯,大塊文化,60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本書揭開「樹狀思考」的前世今生,從歷史上各式樹的圖像、畫像談到當代「樹狀圖」視覺體系指向知識構成的方法。本書不只是色彩化、具體地形構了「思考的長相」,也彷彿攤開了每一頁歷史時刻人類的腦袋。【內容簡介➤】
●慍怒
The Heart’s Invisible Furies
約翰.波恩(John Boyne)著,李昕彥譯,凱特文化,50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由愛爾蘭男同志的生命史,貫串二戰後愛爾蘭從宗教與國族主義陰影,轉向關注弱勢族群人權的漫長歷史。敘事有愛爾蘭獨特的尖酸幽默,亦有苦澀的同志離散(diaspora)經驗,在戲劇性轉折間,蘊含細膩的情感描寫,將憤怒與淚水點染成有溫度的大歷史。【內容簡介➤】
●春蠶吐絲
殷海光最後的話語
虹色のチョーク
陳鼓應著,臺灣商務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益
殷海光是戰後台灣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生前最後談話的出版自是珍貴。本書為殷海光癌末臥榻期間口述,由陳鼓應筆錄,再交由其確認,過程嚴謹且具溫度。本書的編輯、書寫,也可視為陳鼓應對殷海光治學與人格堅信的明證。【內容簡介➤】
●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
《罪行》德國律師的思索
Kaffee und Zigaretten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著,姬健梅譯,先覺出版,310元
推薦原因: 思 樂
如果所有的古代史都是現代史,那所有的散文也都會是政治文。本書核心在反覆關照「自己」的意識、認知、知識的脈絡,進而因個人的誠懇而型塑了近代德國的集體承擔。【內容簡介➤】
●病人說了什麼,醫師聽到什麼?
如何讓診間出現有意義又清楚易懂的病醫對話
What Patients Say, What Doctors Hear
丹妮爾.歐芙莉(Danielle Ofri)著,李穎琦譯,天下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益
醫院與醫療制度創造了醫病關係,在病人與醫生一來一往的對話背後,雙方知道自己說了什麼,並真切理解了對方的意思嗎?溝通如何真正的成立,本書是精彩的醫病潛台詞分析書。【內容簡介➤】
●驚異北齋
一次看懂《北齋漫畫》躍然紙上的動感
北斎漫画 動きの驚異
藤久、田中聰、小林忠(藤 ひさし)著,邱香凝譯,健行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葛飾北齋的視覺對國人已不陌生,現今讀來依然津津有味,許多早已被丟棄的生活細節、人物關係、情思,仍能持續產生共感,並召喚存在於現代精神體之下的人性。【內容簡介➤】
●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
當代指揮大師的工作技藝、曲目觀點與後臺故事
Maestros and Their Music:The Art and Alchemy of Conducting
約翰.莫切里(John Mauceri)著,竇永華譯,大寫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大多時候我們只有在音樂會中,透過指揮家接近音樂,卻很少聽到指揮家之於音樂的「日常生活」。認識音樂或許可以從「把音樂還原成日常物件」開始,聽指揮家如何驚訝、好奇、疑惑、焦慮,以及種種任性的感受。【內容簡介➤】
●雜碎
美國中餐文化史
Chop Suey: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安德魯.柯伊(Andrew Coe)著,高紫文譯,遠足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舌頭是世界大同的器官: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憑著記憶中的家鄉味掙口飯吃,調理出適合當地味蕾的口味,開枝散葉成各色創意料理和吃法。這本美式中餐史細數種種吃的軼事,排華、友華燴為一鍋,戰爭為了吃,和平也靠吃,很有折衝樽俎的了然。【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閱讀通信 Vol.85》看《做工的人》,一起肖想發夢捏冷汗
又到了一週一回的通通編時間,本週真是巨星雲集,通通編迷妹般地追星閱讀,Podcast邀請萬芳分享與獨立書店的緣分,以及日記不翼而飛的趣事;國寶楊秀卿以歌本尋根,使母語再一次誕生;以及台劇《做工的人》導演鄭芬芬、編劇洪茲盈與原著林立青專訪。
閱讀台劇《做工的人》專訪分享的各種幕後故事,看劇中各個活靈活現的角色細節、深厚的情感刻畫是如何誕生的,還有林立青如何帶兩位女性編劇、導演「混入」以男性為主的工人場域進行田調⋯⋯著實吊足通通編的胃口啊!尤其是文中林立青分享提到「劇中的『夢想破滅』是原本我寫作時想迴避的,但在劇本中隨著夢想破滅後又出現,隨著一次、兩次、三次的開發,反而顯得更真實」,如雨後春筍般的夢想,不氣餒迎戰生活的態度,十分振奮人心啊ᕦ(ò_óˇ)ᕤ
報導過程中,O編與B編搶先看了台劇《做工的人》前兩集的首映會,回來後兩人不藏私地與大家分(ㄒㄩㄢˋ)享(ㄧㄠˋ)一番:
O編:「看過原著《做工的人》,書中透過作者的眼睛觀看辛苦的做工的人,看劇時卻會讓我跟著所有角色一起肖想發夢捏冷汗,覺得所有人都是做工的人。」
B編:「而且!不只是感受到工地的環境和氣味,劇中有點天、又愛做發財夢的角色們,或是對著丈夫無奈破口大罵,卻為家庭百般著想的女性角色,像是活生生從日常走進劇中的人物,更讓人有共鳴啊!」
通通編沒跟上試映,只能看文章流口水⋯⋯沒關係!這個週末台劇《做工的人》就要首播了,通通編已將冰箱填滿零食汽水,預備到時候進入沙發馬鈴薯模式。:.゚ヽ(*´∀`)ノ゚.:。
【專訪】即使只是小人物,也能成為別人的英雄:訪《做工的人》導演鄭芬芬、編劇洪茲盈及作者林立青
本週其他精彩好文,請看以下嚴選文章:
我要在我的房間睡覺|小睡鼠有七張床|幸福的狐狸|蒼蠅的日記|遇見世界古文明系列套書|神啊,你在嗎?|神奇收費亭|美麗的地球|愛家的小鳥|兒子的謊言
【每週好書.OB短評】#249 多維交織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邊緣人的合奏曲|祖先的故事|天使與昆蟲|譯者的難題|傷心咖啡館之歌|螢火蟲之墓|戰後日本大眾文化史|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
【每週好書.OB短評】#250 形構思考相貌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樹之書|慍怒|春蠶吐絲|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病人說了什麼,醫師聽到什麼?|驚異北齋|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雜碎
【5/8~5/24活動預告】
通通編每週都在埋頭整理閱讀活動,就是為了週五給大家一些出遊靈感,如果想要自己找藝文活動,請上:Openbook閱讀通
● 5/13(三)
● 5/14(四)
● 5/16(六)
● 5/21(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