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248 酣暢淋漓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體膚小事
黃信恩著,九歌出版,340元
推薦原因: 樂
從人體出發的散文作品,由不同器官延伸出深刻反思,將醫學知識融入施活中的巧妙書寫,讀來饒富趣味。【內容簡介➤】
●我想我吃冰淇淋會好
傅素春著,松鼠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文
從生命經驗出發的詩作,不落俗套的文字,自生活中雕琢出悠遊自在的意象與筆觸,不為賦新詞,而是呈現更多女性的生活巧思與體驗。【內容簡介➤】
●免疫解碼
免疫科學的最新發現,未來醫療的生死關鍵
An Elegant Defense: The Extraordinary New Science of the Immune System, A Tale in Four Lives
麥特.瑞克托(Matt Richtel)著,潘昱均譯,奇光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益
隨著疫情蔓延,免疫系統的運作從專業知識一躍成為日常關心焦點以及生活必備知識。本書以流暢的節奏,引讀者深入了解人類免疫系統的運作、相關的疾病,以及各項治療的討論,值得深入閱讀。【內容簡介➤】
●地質學家的記時錄
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
Timefulness: How Thinking Like a Geologist Can Help Save the World
瑪希婭.貝約內魯(Marcia Bjornerud)著,林佩蓉譯,商周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不同於多數歷史書以人類的眼光書寫,本書則是以地質的角度切入,觀點獨特,特別是晚近氣候變遷以及「人類世」的議題甚囂塵上,人類活動與地質不再二分,反而具有複雜糾結的互動,提供了趣味十足且深具啟發的閱讀角度。【內容簡介➤】
●蕨類觀察入門
郭城孟著,黃崑謀繪,遠流出版,500元
推薦原因: 知 實
蕨類在台灣隨處可見,在作者的引領梳理之下,宛如一片腳邊地表的平行世界,生機無限,低調而奢華。又一部國人自製的高含金科普書。【內容簡介➤】
●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
微物證據會說話,鑑識生態學家帶你進入案發現場
The Nature of Life and Death: Every Body Leaves a Trace
派翠西亞.威爾特希(Patricia Wiltshire)著,吳國慶譯,八旗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十分精彩的刑事鑑識書寫,融合傳主個人生命經歷、法醫專業以及案件的殘酷真實,具有相當迷人的張力。相對於一般常見的法醫角度,專注於植物、土壤等大自然的鑑識科學書寫較為少見,別具趣味。【內容簡介➤】
●真實尺寸的古生物圖鑑:中生代篇
古生物のサイズが実感できる!リアルサイズ古生物図鑑中生代編
土屋健著,張佳雯譯,如何出版,56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古生物圖鑑相關出版品汗牛充棟,本書卻能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將古生物融入當代生活,與現今實物對比,閱讀起來趣味橫生,也示範了如何以新的方式呈現老掉牙的主題。【內容簡介➤】
●BL進化論【對談篇】
透過BL研究家與創作者的對話,考察BL的進化與社會關係
BL進化論[対話篇] ボーイズラブが生まれる場所
溝口彰子著,呂郁青譯,台灣東販出版,520元
推薦原因: 議
BL作品說是次文類,其實眉眉角角頗多,簡直機關重重,除去男男戀的表面套路,彷彿就是慾望大觀園,這本眾家訪談大補帖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進可攻,退可受,可以索驥,又可以妄想。【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閱讀隨身聽S2EP6》搖滾樂手、立委林昶佐/說自己的故事,是為了跟千百年前的人發生連結
無黨籍立法委員、知名樂團閃靈的主唱林昶佐來到閱讀隨身聽,分享他從小就迷上的那些漫畫,這些作品不僅影響他後來的人生,也影響他待人處事、帶領團隊的方法。作為音樂創作人,閃靈的盛名讓台灣的文化被更多東亞與歐美的樂迷看見,他是如何運用台灣文化,成為自己創作的養分呢?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特別來賓:林昶佐
林昶佐,英文名Freddy Lim,曾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會長,積極參與本土與人權等社會運動。2016年當選立法委員,並於2020年連任。在立法院,林昶佐隸屬於外交國防委員會,積極參與國會外交,拓展台灣與國際的連結,並推動國家正常化改革、婚姻平權立法、轉型正義工程,關注勞工、托育、性平、新創、文化政策、世代正義等議題,且親力親為解決選區台北市中正萬華區長年累積的各種居住權益、生活環境等問題,同時在國際為台灣大力發聲。
過去林昶佐最為人所知的身分,是「閃靈樂團主唱Freddy」, 身為重金屬樂團的創作靈魂人物,其靈感都源自土地與歷史。他也是台灣許多重要音樂祭,如野台開唱、大港開唱等活動的催生策展人,以及許多台灣音樂表演空間(Live House)的籌創人。憑藉理想和一股憨膽,林昶佐從零開始,以高行動力及協調力,將一群持有同樣目標理想的人聚在一起,共同奮鬥,成為早期健全台灣音樂場景的重要推手。
▇本集精彩重點
主持人(第1到4季):邱顯忠
政大新聞系、美國 Temple University 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經歷:曾任公共電視台節目部製作人暨編導。2003年以《台灣百年人物誌》獲金鐘獎,2007年《以藝術之名》入選「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視覺藝術」。另曾製作《誰來晚餐》、《文學風景》、《公視藝文大道》等節目。
➤閱讀隨身聽,聆聽導引:
➤線上聆聽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