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181 打磨精髓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自由主義的未來之戰
如何正面迎擊保守主義,構建新世紀的政經版圖與公民生活?
The Future of Liberalism
艾倫.沃夫(Alan Wolfe)著,翁德明譯,麥田出版,5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議 獨
自由主義發展到了今天,派系林立,簡直族繁不及備載,甚至完全相反的主張都可以收攏在這把大傘之下。本書倒是很有耐心地一一釐清,再次把自由主義的核心精髓拂拭乾淨,令人想起哲學家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此外, 閱讀此書不僅可以了解歐巴馬政權的思路,還能重新反思20世紀以來,自由主義思維對美國所造成的影響。【內容簡介➤】
●美感的意識形態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泰瑞.伊格頓 (Terry Eagleton)著,江先聲譯,商周出版,80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新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大將伊格頓,於本書中將美感放在物質基礎脈絡下探討,檢視美感在歷來思潮中對文化倫理的指向,亦即意識形態的位置。即便今日新馬已然式微,伊格頓不限於馬克思主義階級角度,汲引其他文化研究領域的研究取徑,仍賦予本書重構歐洲重要思想的新意。【內容簡介➤】
●被壓榨的一代
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Squeezed: Why Our Families Can’t Afford America
艾莉莎.奎特(Alissa Quart)著,李祐寧譯,八旗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議 益
當美國戰後一代建立起中產階級理想圖像(有房有車,兩個孩子和一條狗)時,絕對無法想像日後下一代無法複製這樣的生活。本書描述在全球化遷移代工情況下,年輕世代競爭工作機會愈來愈激烈,高學歷、高工時和低工資成為常態,人人追著資本主義愈滾愈大的雪球,一次次奔向金融秩序崩解。有資本的人剝削沒資本的人,沒資本的人剝削女性,女性的經濟弱勢更為嚴重。
本書可視為「占領華爾街」運動洗禮後的產物,當資本主義或「美國夢」被證實只是用來包裝的糖衣,中產階級早已只剩崩壞的殘骸。作者詳實報導這荒原之上各種失衡的亂象,雖然最後提出的出路有些勉強,但有時確切認知問題的所在,才是比簡單的解答更重要的一步。【內容簡介➤】
●阿宅正傳
The Brief Wondrous Life of Oscar Wao
朱諾.狄亞茲(Junot Díaz)著,何穎怡譯,時報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本書寫穿梭在美國與多明尼加的移民故事,家族三代命運起伏跌宕,狗血程度堪比長壽劇。作者寫作時使用英語混雜大量西班牙語,譯者還能譯出原文的活潑節奏,功力著實高深,為讀者示範了如何用練肖話的風格敘述家族傳奇。
這本2007年的作品能夠摘下次年的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和普立茲小說獎,算是初步取得了經典資格,值得以經典的規格來對待。中譯本強在照顧到原文中美語西語交雜的語境,強大的譯注也誠意滿滿。雖然讀來有不時被打斷的小困擾,但這也是沒辦法的必要之惡吧。【內容簡介➤】
●思土思民
跨足國土計畫紀實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著,余紀忠文教基金會,400元
推薦原因: 議
關於對土地的思索,除了情感面的抒發外,更重要的面向是政府對土地的政策思索。本書完整地集結了政府對台灣土地相關問題的討論,對長期關注地方社會的讀者,會是十分具有參考性的著作。【內容簡介➤】
●鱷魚的一天
Professione Coccodrillo
文字:喬凡娜.佐波莉(Giovanna Zoboli),繪圖:瑪麗亞恰拉.荻.喬治(Mariachiara Di Giorgio),吳文君譯,大塊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思 文 樂
這是一本很棒的寓言繪本,作者運用一隻人形化的鱷魚來觀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
鱷魚走在路上平凡無奇,一旦進入動物園扮演鱷魚,立刻成了駭人可怕的兇猛動物!這個故事簡白卻不淺白,可做多方解讀,輕妙的畫風也溫柔可愛,像紗窗看出去的街景,讓人想起法國插畫家桑貝一針見血的幽默。【內容簡介➤】
●他為什麼這麼做?
為什麼他上一秒說愛,下一秒揮拳?親密關係暴力的心理動機、徵兆和自救
Why Does He Do That
朗迪.班克羅夫特(Lundy Bancroft)著,周沛郁譯,大家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益
近年親密關係暴力議題逐漸被看見,但相關迷思仍困擾著大眾,成為施虐者孤立受虐者的幫兇。本書用了許多案例,將親密關係裡的暴力行為進行類型化的處理,同時也解析了暴力行為發生前的徵兆,讓受害者得以預防。
作者具有長期輔導施虐男性的經驗,在書中分析施虐者特徵,拼湊出他們的共同面貌,讓受虐者認清暴力真相,逃離以愛為名的危城。當整個社會都在為施暴男性找藉口,台灣非常需要這樣一本書,協助受暴女性自救。【內容簡介➤】
●紅樓饗宴
一起享用紅樓夢中的一茶一飯,一粥一器,琳琅滿目的佳釀美食,以及鋪陳開來的一段生活盛景
聞佳、艾格吃飽了著,幸福文化,580元
推薦原因: 知 實 樂 獨
近期有許多著作,結合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與歷史。本書深度剖析了《紅樓夢》中精緻食物的樣態、作法、與所產生的巧妙設計。書籍的編輯與設計亦稱上乘,可說是飲食文化史的一個高峰。
寫紅樓的吃,卻沒被紅樓吃掉,反而切切煮煮做出了指數級的延伸,把那些過場的俗麗一一轉化成宋瓷般的雅緻。這等不動聲色的再創作,曹董看了也要沾沾自喜的。【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書.人生.陳嘉新》宿命般的卡夫卡
不知為何,我總是為那些不典型的、邊緣性的人物與現象所吸引,彷彿在那種被現實賤斥、逼迫的生命中,可以照見自己蜷曲其間的正常空間所具有的侷限。高中最有印象的閱讀經驗,當屬卡夫卡的《蛻變》(或譯《變形記》)。
還記得那是個明亮的日子,南國正芳春,我坐在教室邊的窗戶旁,展書而讀。故事一開頭就是毫不掩飾的恐怖劇:主角古瑞格由不安的夢境中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大蟲。儘管他仍保有原先柔順的個性,但他還是成為了眾人懼怕與厭斥的對象。他無法工作賺錢,成日在家,讓家人非常頭疼,衝突日漸升高。父親甚至在憤怒中丟了蘋果傷了他的背,這傷逐漸惡化,讓他疼痛不堪、日漸虛弱。故事最後,他終於死去,家人鬆了一口氣,重新規劃未來。我闔上書,春日竟如晚秋。
同一時期,我深受王溢嘉《實習醫師手記》當中思維的吸引,對於人類處於極端狀態的痛苦、非典型生命蒙受的擠壓感到特別的興趣。習醫之後,自然地選擇精神科當成志業。剛入醫業時,同行者不多,且精神科的治療指引與臨床實作還沒有完全被健保規範限制與標準化,舊日的精神動力學訓練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保有著像是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瓜塔立(Félix Guattari)口中的小文學般的特質:非主流、多重的入口、邊界不穩定,雖有原則但也隨機而為的治療嘗試。
那時門診大多充斥著各類的精神病,較輕微的精神官能症還不多。我鎮日與各種脫序的幻聽、妄想、狂亂的思考與行為相處,開始隨意翻看著《反伊底帕斯》,也同時閱讀著各類病人誌(如《尼金斯基筆記》)。
然而,除了這種對於精神現象的興趣之外,我更多時候看到的,是這些浸淫在異常體驗的個人,如何被家人當成是大蟲般的存在。如果精神藥物能夠改善他們的症狀,那當然很好;但是就算症狀改善,許多精神病的預後並不總是符合家人期待的「一切如舊」。病人的存在常常成為家中那根在背的芒刺。
後來到慢性病房服務的時候,這種情勢更明顯:很多家屬除了出錢,一年到頭都不會來訪視病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的作者那樣,願意追溯罹病父親的生活軌跡,很多時候,家人是藉由棄絕病人而得到生活。可是我很難說殘酷的是誰:是家人,還是這個社會與生命難以承受的污名?
不管是大蟲或者是精神病者,身為異類的命運都不是自己可以選擇,這使得蛻變或者精神病某種程度來說像是天地不仁的指派。要是我們倚賴親情、道義或寬容來長期面對一個沒有生產力、形容醜陋或者令人生懼的家人,也多少可能無以為繼。最讓人難受的也正是這種可能沒有壞人的悲劇性處境,因為他們也就可能是我們。我不禁思考這種邊緣化的過程是如何糾結在我們習以為常的道德框架、社會結構、制度設計之間,讓某些人成為了大蟲,又如何社會性地死去。
後來我接觸了海洛因的慣性使用者,這群人蒙受的排斥又更大。因為用藥也好、飲酒也好,一般人多半還是以自發性的不負責任行為來理解。因為被認為是自願耽溺的,所以用藥後的危險行徑也就更難讓人容忍。儘管成癮科學近年的發展指出,這些人的腦功能的確是與常人有所不同,以至於他們會有無法抗拒的渴求感,但是這種不同卻常常難以被理解成需要醫療介入的病理性行為。
在替代療法如美沙冬還沒有出現的年代,這些人往往是在買不到貨、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來門診尋求戒癮治療,抵擋一下難受的戒斷症狀。所以求診的模式常常是一段時間密集回診,之後就消失無蹤,幾個月後才會再出現。這群人多半是跟其他用藥的朋友前來,藥包一拿到,幾個人就分而服之,完全不顧我的勸告。某日我看診完,有感而發地對門診工作人員說:「這些人若是一年以上沒來,不是被關了,就是死了。」
這種蜻蜓點水式的接觸談不上深入的理解,這些藥物使用者簡直就像是卡夫卡筆下的城堡。我抱著這樣的缺憾出國念了博士班,希望能夠以這些藥物使用者的社會與政策處境作為研究主題。我開始閱讀博士班老師Philippe Bourgois的《尋找尊重》(In Search of Respect: Selling Crack in El Barrio),他後來成為我的論文指導委員。這是本以紐約哈林區的毒品使用與販賣者為描寫對象的民族誌,描寫他們的邊緣生活與底層掙扎,是本嗅得到藥味、聽得到槍聲的人類學著作。
其中引介作者進入這個世界的關鍵人物是一個叫做Primo的男子,他當時幫忙在地大哥經營幾個吸食快克(crack)的處所。Primo就帶著Philippe由這些當地所謂的「遊戲室」開始,走過東哈林區的大街小巷,進入販毒的地下經濟、街道正義、種族區隔、性別差異,一步步踏查出結構暴力的樣貌。我記得那時上課時,同學們問起Primo的近況,Philippe說他們還是保持一兩年見面一次,平日則不定時連絡。也因此他知道Primo日後逐漸脫離了快克的地下經濟,也試圖克服不同的藥癮,掙扎著找份工作,並且修補跟家人的關係。
因為諸多因緣際會,我最終並沒有真正貼著藥物使用者這些大蟲們寫作我的博士論文,但是卻記著Philippe與Primo的這份情誼,也不斷反省著我與各種大蟲們的關係。距離當年閱讀《蛻變》已經30年,我似乎還是沒有進入那城堡,只能不斷地在外圍逡巡來回,危危顫顫地保持著觀看邊緣時的平衡感,有時候也就心懷遺憾地走遠一些了。也許我最多只能如易卜生所說,藉由寫作不停地審判自己;雖說審判的終點,卡夫卡也早就寫好了。●
作者簡介:陳嘉新
台大醫學系醫學士、清大歷史所碩士、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社會學博士,精神科專科醫師,曾於臺大醫院、居善醫院與雙和醫院工作。現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研究興趣包括精神科學、神經科學與成癮科學的社會學與歷史學研究。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