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42 陪孩子茁壯內在,擁抱自我
●紅屁股的猴子
文:盧千惠、圖:曹俊彥,玉山社,330元
推薦原因: 圖
這是兩位兒童文壇長青樹創作者聯手合作,送給台灣囝仔的閱讀禮物。內容改寫自台灣民間傳說:一對有錢卻吝嗇的富家夫妻,一個面貌有缺陷卻知足善良的幫傭女,因心地不同而各有善惡報應。趣味生動的文字與鮮活栩栩的筆觸插圖,讓古早味的故事讀來別有一番活潑氣息,領受雋永的鄉土情懷與人生智慧。【內容簡介➤】
●愛達的小提琴
巴拉圭再生管弦樂團的故事
Ada’s Violin:The Story of the Recycled Orchestra of Paraguay
文:蘇珊.胡德(Susan Hood),圖:莎莉.沃恩.康伯特(Sally Wern Comport),柯倩華譯,字畝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本書描繪發生在巴拉圭貧民小鎮的真實故事,追求音樂夢想的女孩以及熱忱滿懷的教師,同心齊力,把不起眼的回收垃圾改造成樂器,翻轉一無所有的命運,向世界大聲奏出充滿自信希望的音符。故事情節激勵人心,書頁中以拼貼、素描、壓克力等複合媒材塑造出的濃烈視覺氛圍,更令人為之震撼。孩童、樂器、垃圾場的景像重重交疊,現實與夢想並陳,一路推著故事精彩向前,讀完心中盡是滿滿的共鳴與感動。【內容簡介➤】
●第二個惡人
二番目の悪者
文:林木林,圖:庄野菜穗子,米雅譯,拾光工作室,35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自視甚高的金鬃毛獅子,認為國王寶座非牠莫屬,當牠聽聞其他動物對城外的另一隻獅子讚譽有加時,備感威脅的牠開始散佈不實謠言。於是,不查證、不負責、不停歇的「聽說」耳語,開始在動物之間流傳散播著。光天化日之下,惡意迅速萌芽,除了金獅子以外,誰是「第二個惡人」?誰能置身事外呢?
層次高明的情節醞釀,濃厚強烈的圖像氛圍,每一頁圖文讀來都充滿力道。如同書中令人怵目驚心的一句話:「誰能斷言,這全是編出來的故事?」在假新聞、假消息充斥,透過網路社群,手指輕輕一按就能擴散出去的今日,本書不只是警世寓言,更是我們生活裡真實經歷且正面臨的挑戰。故事最後,真相大白了嗎?自以為無傷、無辜但成了幫兇的動物們,是否學到教訓?人性的黑暗與無知至此,剩下的恐怕只有唏噓。【內容簡介➤】
●吃的東西,原來如此!
文:胡定豪、趙瑜婷,圖:森酪梨、馬樂原、徐橘喵,國語日報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知
這是一本貼近日常,引領孩子好奇心與觀察力的圖文書,也是一本知識含金量極高,深入淺出介紹食物製作流程與典故來源的科普讀物。從客廳、餐桌、冰箱裡的吃食,書中提到好多台灣本土美食:柿餅、燒仙草、貢丸、米粉、醬油……
本書主題明確又充滿趣味,以孩子的視角觀察生活小細節,用科學實驗及閱讀理解的方式,連結並認識生活裡的熟悉滋味。策畫、文筆、繪圖、編輯皆在水準之上,是近期令人眼光為之一亮的本土佳作。【內容簡介➤】
●但願有一天你會懂
文、圖:幾米,大塊文化,399元
推薦原因: 圖
小光渴望父母的陪伴,但得到的回應總是叨念與要求:要聽話、要用功、書唸完了嗎、還不趕快去睡、有什麼事明天再說……這些台詞聽來並不陌生,或許,也正在你我身旁上演著。相親、相愛的雙方,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在心中默念著,但願有一天,對方會懂我的心。
幾米用一貫優美療癒的筆觸,刻畫現代疏離的親子關係,為已放棄回應與爭辯的孩子發聲,以圖像力量帶來撫慰與共鳴。願所有受傷的孩子們,不只找到專屬的流星熊,更能勇敢地茁壯內在力量,掙脫成長路上的傷痕,擁抱自我的色彩。【內容簡介➤】
●小芙烈達
芙烈達.卡蘿的故事
Little Frida: A STORY OF Frida Kahlo
文、圖: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劉清彥譯,維京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趣 文 圖
安東尼・布朗與芙烈達・卡蘿,光是看到這兩位大藝術家的名字在書上同時出現,就夠令人興奮期待了!果然沒令人失望,安東尼・布朗以悠遊於現實與想像之間的慣有細膩筆觸,將芙烈達的生平與畫作巧妙融於畫頁之間,以如此恰到好處的篇幅,訴說一個獨特且動人的傳記故事。
本書在突顯傳主芙烈達的強烈藝術風格時,亦不失自我的畫風語彙。懂得適度剪裁,抓準角度,擷取角色生命中一段最特別的時光,進而鋪陳故事。能夠達到這般完美境界,拿捏揮灑自如的創作者,非安東尼・布朗莫屬。【內容簡介➤】
●森林裡的橡樹
森のみずなら
文、圖:高森登志夫,王蘊潔譯,步步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茂密的山頭下,森林靜幽處,矗立著老橡樹,以穩健挺拔的姿態。綠葉、動物、橡實、落雪,按時捎來四季的消息,一月月,一年年。某天急風襲來,衰老的橡樹攔腰斷成兩截,腐爛的枝幹倒臥在土壤中,卻化成春泥更護花,靜心等待,新的生命就要探頭萌芽了!
這是一本沉靜抒情,充滿濃濃文學味的繪本。打開書,彷彿真的走進一座開闊的森林,感受大自然的呼吸氣息。作者以猶如長鏡頭般的定格視角,細細描繪橡樹的變化和興衰,無論是蔥鬱綠意或落葉枯枝,都美得令人屏息。【內容簡介➤】
●10層樓的樟樹公寓
くすのきだんちは10かいだて
●樟樹公寓的新房客
くすのきだんちへおひっこし
文:武鹿悅子,圖:末崎茂樹,張文玉譯,小天下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趣
樟樹公寓裡每一層都住了不同的房客,有狐狸音樂家、兔子護士、猴子木匠、剛生小寶寶的松鴉夫婦,還有胡桃屋動物餐廳,大夥如同家人般居住在一起。新房客帶來新的故事,當不懷好意的蛇也想搬進來,該怎麼辦?游泳教練青蛙加入後,又會為公寓帶來什麼新氣象?
以成人的實際眼光來看,不同的動物同住一棟公寓,簡直匪夷所思。但「樟樹公寓」系列繪本成功創造了一個具有想像力及說服力的世界,不管是場景擺設、角色塑造、人際關係、生活氣氛,描寫真實且細膩,讓孩子沒有隔閡地產生好奇與投入,深深沉迷其中。這閱讀的魔力,無解但美好,盡情享受吧!【內容簡介➤】
●手套{烏克蘭民間童話}
Рукавичка{Українська народна казка}
文、圖:羅馬娜.洛瑪尼新(Romana Romanyshyn)、安德瑞.雷西夫(Andriy Lesiv),蔡季佐譯,布克文化,32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老先生在森林裡掉了一隻手套,許多動物跑進去住了下來:小老鼠、小青蛙、小兔子、狐狸、野狼、小山豬、大熊,眼看快要住滿擠不下啦!當老公公發現手套不見了,牽著小狗回過頭尋找……
這則帶著奇幻色彩的烏克蘭童話,已不只一次被畫成繪本。作者跳脫以往的詮釋,大膽採用充滿現代感的圖像風格,利用多媒材呈現手套的觸感質地,並運用透視設計,讓讀者清楚看到動物們在手套裡的生活情景,視覺感受相當新鮮。【內容簡介➤】
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圖像表現.創意
漫畫現場》生活即前線,不同價值的拉扯戰:《熱帶季風Vol.3》新書座談側記
紀實漫畫雜誌《熱帶季風》自推出以來,獲得不少讀者支持,今年6月,慢工出版社推出第三集,以「安靜的戰地」為專題,講述在世界各個角落裡,與生活勇敢搏鬥、在信念中堅持的一幕幕故事。
除了每季重量級單元「國際經典」專欄,《熱帶季風Vol.3》另一亮點是邀來兩位專業記者與作者合作,以真實的田調經驗參與創作。6/4晚上,慢工出版社舉辦新書發表會,除了總編輯黃珮珊,也邀請裝幀設計師何佳興與本期多位作者(曾耀慶、葉馨文、歐泠、阿多、陳澈,以及記者鐘聖雄)分享創作甘苦,讓現場近百名書迷更深入了解每一部作品的來龍去脈及誕生過程,窺見作者如何調整及擺放看待故事的視角。
▉邊緣即前線
先從封面看起吧。如雲如煙的銀色標準字「熱帶季風」燙在亮黃側書封,搭配以稠密彎曲線條構成的〈異鄉人〉主角圖。一亮一沉,一明一暗,隱約透出本季基調。
《熱帶季風Vol.3》主編序寫道:「(第三期)離開了上一期那個明確的東南亞地理空間,走向一個較為抽象的『生存領地』。」
本期發想之初主軸是「社會邊緣的故事」,作品完成之後卻苦思不得最適切的標題,直到設計師何佳興點出本期「動靜並存」的氛圍,才確定了整本刊物的節奏,並採用收錄作品〈安靜的戰地〉之名作為專題名稱。
有別於第一季的緊湊,為了凸顯第三季的安靜氛圍,黃珮珊在編排上,運用了扉頁或短篇延緩節奏,或直接於作品中安插「延伸閱讀」,或讓作者帶入更多意象,強化覆於故事外層的沉靜。
本期作品的故事背景包括勒斯坦、寮國、越南、中國、台灣。殊異的地理空間,卻指向社會邊緣的普遍景況:有時人們安靜地搏鬥,有時人們安靜地死去。
這裡的安靜,恐怕跟「平靜」不太一樣,而是更接近於滄海一粟,無人聞問的徒勞。透過藝術,我們或可對於人的生存處境有了更多想像或理解。
▇生活即是戰地
那一層薄如蟬翼卻滯密無疏的安靜底下,暗潮洶湧的是關於生存,關於欲望,關於被看見的種種掙扎。譬如由戰地記者Versus與漫畫家高妍合作的〈安靜的戰地〉,故事描寫在烽火連天的巴勒斯坦,戰地記者結束一天工作,卸下鋼盔與防彈背心後,又投身進入另一場與國際記者、NGO工作者、當地人的人際戰爭。作品中不見血肉模糊或砲聲隆隆的戰地,反而以柔和色調繪出人與人之間的性、嫉妒、偽裝,互相輕視,也彼此支持。
〈異鄉人〉為資深記者鐘聖雄和漫畫家曾耀慶首度合作的作品,故事原型來自鐘聖雄的報導〈窮得只剩一條命〉,講述逃逸的越南移工的處境。鐘聖雄談起該移工自越南來台的故事,認為〈異鄉人〉「最後融合了人的漂流,呈現出在一片汪洋中被迫漂泊的狀態。」
與此呼應的是,黃珮珊對於〈異鄉人〉大海意象的重視。實體空間的遷徙,心理空間的迷茫,生命不斷被命運沖刷至無力掌握之境。「耀慶透過畫技與材質,完整呈現出那種漂泊狀態,我覺得他以漫畫解放了想像力,藝術的確能夠將我們從日常生活的掙扎解放出來。」鐘聖雄說道。
生活即是戰地,我們每個人在命運裡的掙扎,既轟隆又安靜。
譬如描寫酒店小姐工作日常的〈事前菸〉,踏入五光十色酒池肉林的包廂之前,一根菸是緩衝或麻痺。一夜狂歡,其實是身不由己的情緒勞動,剩下的,僅是沉沉壓來的疲憊。
深度訪問酒店工作者的漫畫家葉馨文,曾聽見一位小姐哭著對媽媽桑說,對自己很沒自信,很想增進工作專業,讓客人更喜歡她。「我覺得這跟多數人的情緒是一樣的,譬如我身為插畫家,也會希望更進步,希望吸引更多人。」
最後一幕,場景回到一間狹小浴室,殘妝亂髮的酒店小姐坐在馬桶上,旁邊是擺滿瓶瓶罐罐的三層架,她前額抵牆,悠悠吐出一句:「好累。」
那樣僅容一人轉身的浴室,恐怕是許多租屋族的共同記憶。葉馨文自己就說:「我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帶進去,畫成這一幕。以前租的房子浴室就是那樣,覺得很煩的時候,我也會把頭這樣靠在牆上。」
「好累」,這句嘆息並不專屬於酒店小姐,可能是許多人經歷一天拼搏之後,僅存的一絲氣力。
如此疲憊,如此泥淖,所求何事?闔上書,如果你翻開了亮黃色的側書封,將發現那個面目模糊的異鄉人的心聲:「爸爸,大家還好嗎?不過你不用擔心,我會在這裡賺到錢。等我回去,就可以買房子、娶老婆了……」
賺錢,買房,成家,成為一個人。來自越南的異鄉人,心願竟與島上的我們相去不遠。至此才醒悟,「邊緣」其實並不遠,戰地也可以沒有煙硝,那根本是我們每日第一線面對的生活現場,充滿了不可得,必須邁開腿追逐,而又欲振乏力。《熱帶季風Vol.3》投射出當代眾生相:我們棄脫不了的生存處境。
▉紀實漫畫的展演
《熱帶季風Vol.3》作者群有熟悉面孔,也有人第一次創作紀實漫畫,如何看待非虛構故事,同時找到最適合表現的敘事角度,每個人各有想法,也讓整本刊物的呈現方式更加多元。
號稱本季唯一沒做田野調查的〈最後的雨林〉,作者陳澈說,本來對熱帶雨林完全沒有想法,即將放棄之前卻夢到火災,便將夢境重新整理,將夢中的壓力與絕望感表現出來。
黃珮珊認為,夢境本就是紀實的一部分,「夢境抽離了真實感,具有轉換的作用。我跟陳澈合作很久了,其實她一直在描繪自己,這就是紀實。」
也曾參與《熱帶季風》前兩季的陳澈提到,前兩季的作品都較為抽象且無具體故事情節,但題材的確就來自自身生活經驗。「我不喜歡用直白方式去講,就要隱晦地用密碼式的方式拆解生活細節,組合成新的表現方式。在漫畫中,我像是上台演舞台劇,重演一次現實。」
同樣參與了三季創作的歐泠,〈The Weaving Sisters〉以輕巧線條及特殊配色,呈現出她與故事主角姐妹相遇的氛圍,畫風與前兩季截然不同。歐泠說:「這三次創作是我跟自己的遊戲,每次都用不同風格,想看自己能精神分裂到什麼程度。」
第一次創作紀實漫畫,故事原型又來自鐘聖雄的報導,使得鍾耀慶對於「紀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過程中有一個障礙,來自於我無法接觸到取材對象,或者親身經歷故事,只能透過珮珊和阿雄去認識它。另外則是,所謂『真實』是什麼?又是誰的真實?事件的參與者會有各自的認知真實,可能是互相抵觸的,所以我該選擇哪個視角?」
起初,曾耀慶試圖從原作者(鐘聖雄)的角度出發,盡可能真實呈現當時狀況,但反覆思索之後,他決定拉開距離,讓自己成為「盡責的旁觀者」。「我不只要講這個悲劇,而是這個悲劇如何被看見。」
▇不同價值拉扯戰的前線
如何在還原真實的同時,還能拿捏好距離,對許多創作者而言,都是一大課題。鍾聖雄談到,製作報導時,會反覆提醒自己不要消費他人的苦難。「我一直在收斂激烈的情緒,可是報導登出來還是有人說很煽情,當然也有人看得出來我在收斂。結論是:對於不想看的人,你給得再少,他都嫌多。」
另一位作者阿多坦承,上一季創作〈倖存者〉時,也很擔心消費他人的創傷。這一季,阿多的心理壓力可能輕鬆多了,〈旁邊的豆豆們〉像遊記也像田野筆記,來到花蓮卓清村,跟著布農族朋友認識部落傳統料理,以及代代相傳的豆豆事蹟,「這次我立場有點像觀光客,所以也把自己畫進去,描述參加活動的過程。」
對阿多來說,真實與虛構之間並沒有明確界線,「之前我畫的都是跟身邊親友的互動,只是改變了面貌和結局。如果虛構需要真實,那真實也需要虛構。」
本次講座,除了作者聊創作祕辛,黃珮珊與何佳興也分享了設計刊物的種種血淚,包含選紙、印刷、工法都是一次次精銳盡出的展現,兩人甚至還為了側書封該不該上油,在印刷廠僵持不下。
如同主編序所寫:「戰地,是一個對抗的地域,它不只是武裝戰爭的場域,也可以是在不同價值中拉扯的、或在信念中堅持的戰地。」《熱帶季風Vol.3》,或許就是每位創作者的戰地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