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評論》在羅浮宮與大英博物館做漫畫夢,尋找台漫的國際蹤跡

5月下旬,大英博物館推出日本漫畫特展「Mangaマンガ,The Citi exhibition Manga」。這場日本媒體譽為「海外最大規模」的漫畫展,以2018年獲得手塚獎的《黃金神威》故事中的北海道愛努人為主視覺,從浮世繪的歌川國芳、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一路到新生代漫畫家《聖☆哥傳》的中村光等,共展出50位不同世代的日本漫畫家、逾70部作品及240幅畫作,展示日本漫畫的文化魅力。

「Manga展」以讓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人們都能體驗漫畫的樂趣為宗旨,分為「漫畫藝術」、「借鑒過去」、「每個人的漫畫」、「漫畫力」、「線條的力量」、「漫畫:沒有限制」等6個主題。除大量展示原稿、分鏡手稿之外,也運用各種聲光技術和巨幅輸出:電視牆播放七龍珠、寶可夢等動畫影像;牆面張貼著大型人物看板,並擺放等身大小的巨型公仔;以巨幅光牆,模擬日本租書店的空間樣貌,並有同人場和cosplay介紹;書架上並備有英日版漫畫,供讀者翻閱,展現日本漫畫超越文化和語言的力量。

大英博物館「Manga展」宣傳影片

這不禁令人回想起去(2018)年夏天,紀念已逝台灣漫畫家鄭問的特展「千年一問:鄭問故宮大展」。不管是從台漫或故宮的角度來看,這項特展都是個雙贏的設計,是值得寫入台灣文化史的重大事件。然而過程中還是引來了不少批評,指責政治力在其中的操作,或宣稱漫畫不足以進入故宮殿堂。

藝術和權力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要說有全然無涉政治的「真空」藝術環境,不免失之天真。不管是對急需群策群力的台漫復興或故宮轉型的任務來說,來自公部門的挹注和支援,都是現階段絕對必要的舉措。即使是「Manga展」,也有論者指出背後可能和日本政府欲宣傳2020東京奧運有關。

比起政治的紛擾,鄭問展更值得關注的議題,是過程中觸及的爭議:漫畫能否被視為「藝術」,並具有進入故宮這樣「世界級博物館」的資格?倘若漫畫足以登上博物館殿堂,那麼接下來就必須追問:博物館該如何展示並彰顯漫畫這項藝術後起之秀的精神與價值?

漫畫算不算「藝術」?

漫畫不能稱為藝術?藝術史上這類帶有菁英意味的質問屢見不鮮。誠如藝術史大師宮布里赫(E. H. Gombrich)在名著《藝術的故事》破題時所言:世界上只有「藝術家」,沒有「藝術」。藝術因應著時空的變化,而有不同的定義,一旦把藝術絕對化成為僵硬的標準,就變成了「幽靈」、「一個被人盲目崇拜的偶像」。

宮布里赫略帶戲謔地說道:「要讓一位藝術家希望破滅,只消告訴他,他的作品本身的確不錯,但卻不是『藝術』。想干擾正在賞畫的人,就告訴他,他喜歡的並不是這幅的藝術,而是其他成分。」

在鄭問故宮大展的爭論中,體現了相似的邏輯,窄化了「藝術」所蘊藏的可能。

漫畫創作當然有商業銷售和應用的層次,然而就像麥克勞德(Scott McCloud)在《漫畫原來要這樣看》三部曲中反覆強調的:漫畫作為一種「連續性藝術」,共享著藝術創作的精神與步驟。漫畫也和所有藝術創作一樣,無論從內容或形式,都不能自囿於既有的種種成見,而應當探索不同的領域和潛能。

麥克勞德將看似渺小的漫畫框格比喻為原子,在「分裂」之後,將解放出無限的能量。這也是各國漫畫在進入新世紀之後,逐漸發展中的嘗試:努力在既有的框架之外,延伸出漫畫嶄新的面貌。

▉博物館該面向大眾還是守護文化?

「千年一問」展的另一項爭議在於,以一座博物館而言,故宮的屬性或定位究竟為何?它應該面向大眾、走入生活,抑或是扮演國寶的典藏和守護者?

這當然不是二選一的排他選擇,而是如何兼顧的挑戰。從博物館經營的角度來看,故宮珍稀的國寶是恩賜,也是負荷。它們既是故宮最大的賣點,但「國寶」一詞的沉重形象,也讓所有的改變都帶著層層的限制。

同樣出於國家級的收藏,法國羅浮宮從來不以追憶皇室或捍衛國族的榮光為使命,它是世上第一座「公共」博物館,主要目標還是在體現法國大革命之後,啟蒙和革命的理想。這個精神一路傳承,為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年時,由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即是代表工程之一。這項曾受到激烈抨擊的設計,如今能成為羅浮宮甚至巴黎的重要地標,除了貝聿銘個人的建築藝術功力外,也在於它呼應著羅浮宮從革命時期以來求新求變、廣納百川的開放精神。

羅浮宮近期開放給美國歌手Beyoncé和Jay-Z夫妻檔團體The Carters拍攝單曲〈APES**T〉的MV,影片結合嘻哈文化的藝術美感,大量利用展間和館藏,作為視覺的發想和構思,更是另一則說明羅浮宮勇於嘗試、絕不保守封閉的好例子。

〈APES**T〉MV

近年來,透過文創商品和網路社群,故宮努力經營年輕的形象。鄭問或漫畫進入故宮,在拉近與大眾距離的成效上,遠遠超過文創商品所能帶來的效應,對「故」宮的「新」形象絕對是正面的助益。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博物館該如何運用或展示漫畫。這反而是在故宮推出鄭問展時,未被充分討論的環節。

故宮的展間與鄭問的作品無法有效結合,參觀動線的規劃也略顯侷促,更重要的,展示的作品呈現了鄭問的高超畫技,但似乎無法體現鄭問作品和讀者的連結。誇張點形容,展覽主題似乎著重在作為繪師的鄭問,而非身為漫畫家的鄭問。

當我們接受漫畫是足以進入博物館的藝術形式時,「如何展演」才是更當思索探求的提問。尤其在台灣漫畫博物館完工在即的當前,值得台灣博物館界和漫畫愛好者思考。

這是沒有解答的大哉問,而他山之石可能是一時間最有力的參考。

漫畫展示的「靜」與「動」

若要用最直覺的方式概括博物館的任務,即是經由文物或藝術品的收藏和展示,對觀者帶來觸動和啟發。漫畫之於博物館亦復如是,或許可以區分為傳統「靜態」層次的展示,以及作為靈感來源的「動態」刺激。

前述大英「Manga展」代表傳統靜態的展示,而法國羅浮宮從2003年起所推動的「當羅浮宮遇見漫畫」(BD Louvre)系列出版計畫,則是動態啟發的代表。

漫畫登上世界級博物館,被許多漫畫愛好者視為是漫畫的勝利。過去被界定為大眾通俗藝術的漫畫,確實很需要這般「廟堂之上」的里程碑。這樣的策展操作模式,幾乎也是未來台灣漫畫博物館應有的理想型態。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大英「Manga展」這類海外展的成功,絕非是一蹴可幾的速成速效,依憑的是日本漫畫在國內長期的積累和操練。

漫畫作為展示對象,在日本早已行之有年,從最著名的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地區性的埼玉市立漫畫會館、杉並動畫博物館、北九州市漫畫博物館,又或者個別漫畫名家如手塚治蟲、石森章太郎、水木茂、藤子不二雄、矢口高雄等人的紀念館,甚至各地美術館,都三不五時會有漫畫相關的展覽,對於資料的收集、展示和動線的設計,已有各式各樣的嘗試。是以,雖然這次大英的展出刻意淡化時間的先後排序,但豐厚的歷史考掘,早已提供了最好的後盾。


luo_fu_.jpg

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外觀及內部展示(取自wikitwitter

在大英「Manga展」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是日本漫畫產業和文化完熟的展現。除了展示漫畫早已成為一種專業,還有餘裕做更深度的反思。事實上,這次海外展也引起部分日本藝術研究者對於漫畫和博物館之間如何連結的反思。譬如曾在大英博物館任職的吉荒夕記就直言,為了符應博物館觀覽需求的宏偉展示,是否會犠牲掉漫畫和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連繫感?

倘若要以大英「Manga展」作為日後台灣傚法的對象,那麼絕不能只在形式上橫向挪用,更必須注重在產業、歷史、日常生活、藝術文化……等不同面向之間的連結。

▉館藏文物是無止盡的創意繆思

羅浮宮對待漫畫的態度和合作形式上的開放精神,則是漫畫與博物館互為靈感來源的範例。

「當羅浮宮遇見漫畫」系列計畫的總監杜爾(Fabrice Douar)在第一部作品《衝出冰河記》的前言指出,這系列的目的是試圖串連「漫畫世界」和「羅浮宮(或泛指博物館)世界」。

這項計畫邀請漫畫家自由選擇羅浮宮裡的一幅作品、一系列收藏或一間展示間,透過個人的觀點,用漫畫打造全新的「故事」或「歷史」,創造出漫畫家「全新的宇宙」。

這個企畫執行迄今已十多年,共出版了25部漫畫作品。依著不同背景的創作者各自的風格和視角,羅浮宮的藏品加上豐沛的想像力,一方面挖掘出漫畫創作蘊藏的無窮潛力,另一方面也重新為羅浮宮的存在留下新的詮釋。羅浮宮的文物收藏,成為人類能不斷復歸汲取靈感的繆思。


li_nian_luo_fu_gong_man_hua_s.jpg

「當羅浮宮遇見漫畫」系列

這系列漫畫有好幾部已推出中譯本,台灣讀者也能一睹羅浮宮和漫畫兩者激盪出的奇想和火花。譬如德魁西(Nicolas de Crecy)的《衝出冰河紀》從末世的設定出發,漫畫家以他一貫近乎速寫的線條,糢糊了藝術品虛實的界線,讓作為人類智慧和文明集合的羅浮藏品,在幻想之中徹底解放。

達文多(Etienne Davodeau)的《斜眼小狗》用看似荒謬的喜劇情境,追問究竟什麼樣的作品有資格被「決定」放進羅浮宮這樣頂級的博物館裡?如同他在《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中的敘事,輕鬆的筆調背後帶有深刻的質疑,含蓄卻尖銳地點出公眾和菁英之間那道難以跨越和弭平的鴻溝。


xie_yan_xiao_gou_-67.jpg

《斜眼小狗》內頁

相對於一般讀者較陌生的歐美漫畫創作者,系列中的谷口治郎和荒木飛呂彥是台灣讀者熟悉的名字。從兩人的作品中,也更能具體感受到羅浮藏品所激發的創作能量。

谷口治郎的《羅浮宮守護者》出版於2014年,是他生前最後的單行本(谷口於2017年去世)。這部作品投射出《少爺的時代》和《孤獨的美食家》這兩部谷口代表作中獨有的節奏,以羅浮宮為觸媒,從容遊走於個人小我和歷史大我之間。在谷口一貫優美的散文敘事中,潛伏著巨大的哀傷,卷末的救贖和對羅浮宮的詠嘆,陳述有限的生命如何藉由或大或小的收藏品,留下存在的痕跡。


luo_fu_gong_shou_hu_zhe_-1-13_s.jpg

《羅浮宮守護者》內頁

荒木飛呂彥的《岸邊露伴在羅浮》則延續著他從《JoJo的奇妙冒險》中延伸出來的《岸邊露伴一動也不動》短篇系列,將該系列某種「怪譚」的氛圍,鋪展得更深更遠。這部作品討論人性在美與良善之外,並存的邪惡與黑暗,架空的劇情和現實的羅浮宮看似關聯不大,卻最能傳達出藝術創作的存在對人性正反面的探掘和折射。


an_bian_lu_ban_zai_luo_fu_-15_s.jpg

《岸邊露伴在羅浮》內頁

這4本只是全系列中的鳳毛麟角,其他傑作譬如浦澤直樹的《夢印》、松本大洋的《羅浮的貓》,都是死忠粉絲引領期盼的大作。

▉台灣漫畫家站上羅浮宮舞台

在這系列出版中,令人驚喜的是,其中也可找到台灣漫畫家的蹤跡。

2015年,羅浮宮的漫畫收藏首次在海外展演,《L'ouvre 9 打開羅浮宮九號》在北師美術館(The Museum of NTUE)登場時,策展人杜爾同時邀請7位不同世代的台漫創作者,以羅浮宮及其收藏為主題自由創作。這些作品最後集結成《羅浮七夢:台灣漫畫家的奇幻之旅》一書,每一則故事既可看出羅浮宮以繆斯女神姿態的點石成金,亦展示了台漫創作者絕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和各路高手平起平坐。

常勝的〈Déjà Vu〉用近乎電影質感的細膩和寫實,營造出近似名導諾蘭(Christopher Nolan)作品中常見的時空思索。61Chi的線條和畫面一向風格強烈,〈女神們的煩惱〉以女性日常式的獨白,佐以一絲絲的自嘲或批判,將羅浮鎮館三寶拉回人間。


fu_sheng_qi_meng_.jpg

《羅浮七夢:台灣漫畫家的奇幻之旅》集結了7位不同世代的台漫創作者

小莊〈倩影遊戲〉充滿動感,利用分鏡的功力,表達奔跑移動的速度感,不只帶領讀者穿梭各展間,也諷刺了博物館變成觀光景點的現象。簡嘉誠的〈召喚大師〉以滿溢的童心,討論藝術和漫畫之間的距離。TK章世炘的〈3AO7〉沒有半句對白,以純粹的墨線勾勒出藝術品展示等同於「囚禁」的意象,傳達一則關於追求自由的故事。

阿推的〈外星人逛羅浮宮〉,劇情雖然簡單,但近乎素描的墨線和不拘一格的大色塊運用才是吸睛的重點,既是讀者們熟悉的阿推,又充滿著意想不到的新意。而麥人杰的〈交班〉則以他一貫純熟的畫技,在羅浮宮的舞台上,演出一則史匹柏式的人和機器人之間的情感互動。

▉世界級博物館都動起來

「當羅浮宮遇見漫畫」證實了,在妥善的規劃下,不僅能打破典藏的國寶和大眾之間的隔閡,更能在被動收藏或觀光機能之外,將數百年甚或上千年的藏品,主動化為新媒介(漫畫)在創作上的動能。

而漫畫藉由羅浮宮這樣的文化集合,天馬行空地開展出不同面向,無論在形式的實驗或內容的反思上,都讓這個原本立基於大眾的藝術創作形式,呈現出和所謂「古典」藝術平起平坐的可能。

當遠在法國的羅浮宮,能激發一萬公里之外台灣漫畫的創作可能,說明了去區分、切割漫畫和博物館之間的位階,早已過時。我們可以關注的,除了如何打破博物館和大眾之間的距離,還有如何進一步重新活化受保存的文物,發揮各級博物館在藏品或策展上的動能,將過去導向現在,對當代帶來影響。

歐美的博物館界無疑已邁出一大步:「當羅浮宮遇見漫畫」系列仍在繼續,未來包括香港地下漫畫家利志達在內的作品將陸續推出,以奧塞美術館藏品為靈感繪製的漫畫《消失的維納斯:奧塞美術館狂想曲》,中譯本也已在台上市。

台灣的博物館與漫畫的合作,也有零星的成果。台灣歷史博物館拔得頭籌,台史博自2011年起陸續推出《一九四五夏末》、《新港少女李樂》、《歷史小將:英雄之路》3部漫畫,作為介紹台灣歷史的媒介。2017年出版的《終戰那一天:台灣戰爭世代的故事》,台史博和新生代文學寫作者之間合作的成功模式,或許也可以成為日後漫畫依循的參考。


0000043793-side.png

台灣歷史博物館所出版的漫畫,左起:《一九四五夏末》、《新港少女李樂》、《歷史小將:英雄之路》

無論如何,圖像所獨具的生命力,正在博物館世界裡,進行自由的融合和嘗試,世界級的羅浮宮和大英博物館已做了最佳的示範。

如果博物館只是消極地收藏文物,那麼頂多就只是一間供人拍照打卡的豪華倉庫;倘若漫畫一直被框限在「教壞囝仔大小」或純商業生產的偏見之中,便永遠無法撞擊出更多創作和想像的可能。

如同「L’ouvre 9 打開羅浮宮九號」展覽特別強調「打開」的概念,真正要打開的,不只是博物館或漫畫在形式上的侷限,而是要跨越你我心中刻版的成見。

衷心希望,有一天台灣漫畫能自由自在地在各級博物館裡,做著屬於這座島嶼的夢。

 

01_3.jpg 衝出冰河紀
Période Glaciaire
作者:尼古拉.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
譯者:喬一樵
出版:大辣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02_1.jpg羅浮宮守護者
Les gardiens du Louvre
作者:谷口治郎  
譯者:喬一樵
出版:大辣出版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03.jpg 斜眼小狗
Le chien qui louche
作者:艾堤安.達文多(Étienne Davodeau)
譯者:喬一樵
出版:大辣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04.jpg 羅浮7夢:台灣漫畫家的奇幻之旅
Sept rêves du Louvre
作者:常勝, 61Chi, 小莊, 簡嘉誠, TK章世炘, 阿推, 麥人杰  
出版:大辣出版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05.jpg 岸邊露伴在羅浮
Rohan au Louvre
作者:荒木飛呂彥  
譯者:廖詩文
出版:大辣出版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0000043793.png一九四五夏末
作者:BARZ

出版:台灣歷史博物館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xin_gang_shao_nu_li_le_.jpg新港少女李樂

作者/編者:東默農、KITTY貓 
繪者:米比菲、津保昭博
出版:台灣歷史博物館
定價:100元
內容簡介

4uucxjxmvu2n.jpg 歷史小將:英雄之路
作者/編者:四號機(漫畫繪製)、臨貓(編劇)
出版:台灣歷史博物館
定價:11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鬼怪MIT.特展》不只在鄉野,妖氣橫流,都市縱走:「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

覺得夏天聽鬼故事、看恐怖片,就能從腳底「涼快」到頭頂的人有福了。今年暑假,這個活動將陪你度過最文學、最藝術的中元節,7月鬼門開與關當天(國曆8月1日與31日),還有前所未聞、超鬧的巨妖出閘,邀你一起逛大街。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聯合主辦的「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自7月5日起將在空總妖艷登場。活動內容橫跨3000年,從原民巫覡到漢族民俗,從森林神靈到都市傳說,並集合文學、美術、圖像插畫、VR/AR、裝置行動、遊戲、遊行等多元藝術形式,企圖魅惑你的元神、顛覆你的三觀。

從明華園畫師陳冠良手繪螢光色調的主視覺即可預見,本次特展絕對超乎大眾的普遍想像——金剛護法神三頭十臂、怒目圓瞪,卻表情詼諧、戲感十足。祂一邊手持媒體麥克風與智慧型手機,一邊還掖著買醉的酒瓶;祂一手捧著保育鯊魚、高舉抗議,另一手還握著核能標誌。古老的傳統元素誇示出眼前社會的荒謬,帶來生猛的批判性與反思。

策展人之一的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龔卓軍表示,「妖怪,其實是我們內心深處的原始莽林」。本次特展正是試圖讓文學、民俗與當代文化場域中的各種「妖鬼魍魎」得以著陸發聲,並跨出文本,與當代社會對話。

「在山稜線的後方,妖氣宇宙、妖氣都市蠢蠢欲動,不幸的生命、受辱的靈魂、被殖民的從屬、污穢的環境、遺忘的廢墟,角落黯黑勢力,無明怨氣集結,佈署出異樣的臺灣精神地理學。」龔卓軍如此描述。


bei_cheng_bai_hua_tie_c16-2-c-bing_2-rgb_s.jpg

AKRU的作品〈文學少女黃鳳姿〉

在鬼怪文學方面,本次特展以巴代小說《巫旅》為起手勢,其他作家作品還包括日治時期佐藤春夫的〈女誡扇綺譚〉,乃至當代的甘耀明《殺鬼》、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說妖》等。主辦單位依據這些作品,邀集藝術家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勾勒展演台灣百年來妖氣流變的大眾文化。

image003-side.jpg

本次展出共由龔卓軍、羅傳樵、王嘉玲、黃啟瑞4位策展人跨域策劃。除了文學家及團體,還囊括8組當代藝術家與建築團隊(侯俊明、許自貴、李俊陽/妙工俊陽、涂維政、陳飛豪、何采柔、NAXS、鄭乘騏/Group B)、6組圖像插畫藝術家(柘榴君、角斯角斯、張季雅、AKRU、Nofi、陳冠良)、6組聲演藝術家與團隊(李凌子、陳慧勻、曾伯豪+戴開成、楊秀卿+微笑唸歌團、楊雨樵、蘇俊穎木偶劇團)、6組VR/AR電影動畫遊戲團隊(原金國際、肯特+國網中心、羊王創映、綺影映畫、高雄電影館、踢歐哎哎)等,共計30組創作者及團隊參展。

作家巴代以原住民巫覡文化為基礎,藉由山林精怪、樹精巫魂,探索人類於生存環境中的價值觀與道德責任的小說《巫旅》,是這次展出中文學跨域呈現的一大亮點。藝術家李凌子採集自然聲響的作品《巫聲》(Illusory),透過8聲道系統(Octophonic)構建身歷其境的感受,用以敘述少女巫師血液覺醒過程中時空旅行、與鬼魂或樹靈交談中的心靈聲音。

此外還有肯特動畫與國網中心合作,運用i-flyover的3D技術及雲端算圖技術所製作的妖怪地誌影片《巫行》,以俯視的科技視野、空中流動的視覺畫面、超自然的觀影經驗,來詮釋《巫旅》文本裡的小女巫,透過「意念飛行」的尋妖旅程。

預計於8月1日及31日傍晚舉行的兩場慶典式妖怪祭,也將依《巫旅》書中的巨妖形象,由南藝大的Group B團隊負責設計製作、雞屎藤舞蹈劇場陳慧勻導演遊行活動。


image011-side.jpg

阿美族傳說中的巨妖「阿里嘎蓋」

「阿里嘎蓋」為阿美族傳說中居住在花蓮美崙山區的巨妖,他們能施法術、喜歡嬰兒內臟,甚至與阿美族舉辦豐年祭的由來有關。在北地異開發的桌遊《說妖》及張季雅所繪《妖怪台灣》中均有著墨。

而日本文豪佐藤春夫描繪台南廢屋鬼影的作品〈女誡扇綺譚〉,則由擅長以動態錄像詮釋台灣歷史的藝術家陳飛豪,透過影像作品結合微笑唸歌團的說唱藝術來呈現,企圖以當代眼光來旁視殖民者眼中的漢族女鬼形象,以及日本浪漫派文人認知的台灣異國情調。

自幼生活在魔幻鄉野奇譚中的作家甘耀明,會場中布置有「水鬼教室」為作家及作品代言。近年來對「台灣妖怪學」頗有建樹的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則將作品化身為「說妖密室」。


image019-down.png

北地異的《說妖》密室(上圖)及結合動態影像與台語說唱藝術的〈女誡扇綺譚〉。

圖像插畫藝術創作方面,展出作品有描繪台灣300年妖鬼神遊的奇幻誌《妖怪台灣》(張季雅);時空設定在1930年代的台北、能與妖怪溝通的奇幻漫畫《北城百畫帖》(AKRU),第一本匯集台灣本土起源神話的插畫作品《怪生島》(角斯角斯),以及觀察都會百態、挑戰世俗禮教的「台北妖怪繪卷」(柘榴君)等。上述圖像插畫藝術家的精彩畫作,都將以巨幅呈現,為觀眾帶來異世界繽紛壯闊的臨場感受。


guai_sheng_dao_-down.jpg

參與特展的圖像插畫藝術作品都有巨幅呈現。上圖為角斯角斯的《怪生島》、下圖為柘榴君「台北妖怪繪卷」系列中的作品「公幹」。


zhan_chang_gui_hua_.png

展場規劃示意圖

當代藝術的展演部分,作品常與台灣政治環境及社會現況相連結的畫家侯俊明,將展出談論國族之妖的《盧亭》,以及擁有各式因慾望過度壓制而變相者的現代神鬼人圖誌《搜神記》。土味十足又反骨的畫家李俊陽,則有壁面現地繪製的一系列作品及《台灣妖怪》。


image027-side.jpg

左:侯俊明的《搜神記》有各式因慾望過度壓制而變相者;右:李俊陽《台灣妖怪》系列中的「八肚妖」與「酒鱉」。

裝置藝術方面,何采柔飄浮的兔子面具女郎《半透明》,將在展場創造出既令人熟悉又脫離現實的荒誕氛圍。常藉動物講述人性,認為妖魔總伴隨人性出現的許自貴,則帶來萌系作品《大腳十二生肖》,幽默嘲諷人類的慾望基因。


zhan_pin_.jpg

左:何采柔《半透明》。右:許自貴,台灣新門神「風調」及「雨順」。

除了室內的裝置藝術作品,空總的戶外草皮區還有涂維政依據張系國的科幻寓言,仿擬的考古遺跡《巨人與巨獸遺跡—義村遺址》,為極具張力、打鬥雙亡的兩具5公尺巨人和7公尺妖怪的骨骸。有趣的是,藝術家還運用工作坊邀請民眾自帶家中物件,翻模仿製成出土文物展出。

民眾心中最炫的,莫過於高科技、沉浸式的新媒體藝術體驗了。本次特展引入原金國際360度的環景VR設備,以50張妖怪圖像製作《妖市蜃樓》。每扇緊閉的都市窗景,都將感應觀者的腳步,逐一打開,露出躲藏在城市中面貌各異的百鬼奇妖,叩問人們內心幽微的聲音。

本次創作《妖市蜃樓》的藝術家王世偉,過去同樣曾以環形劇場創作《水生相》。從影片可一窺環景VR的觀影經驗。

另外,NAXS團隊運用儀式劇場手法創作的數位船筏 《XR-XATA躰-02》,將藉由VR的漂浮、下沉、揚升,嘗試塑造當代信仰體驗。對VR電影有興趣的朋友,特展期間更有《全能元神宮改造王》、《恐怖廟宇》兩部短片可觀看。


noxwdjzvaosowqfnacy4-500x708-side.jpg

左:《全能元神宮改造王》、右上:《恐怖廟宇》海報,右下:《XR-XATA躰-02》展場示意圖

想在空總實境中見鬼嗎?展覽現場有TOII實驗室的《都市傳說冒險團》,可利用手機AR與「靈界」進行互動體驗。現場還備有iPad,供民眾觀看結合台灣特色建築的妖怪醫院,《印象中的角落》為羊王創映最新推出的AR立體概念書。

空總55放映所將於7月20日及21日兩天推出「妖怪電影院」,播映《新桃太郎》、《魔法阿嬤》、 《紅衣小女孩》等影片,民眾可鎖定時間前往觀賞。

***

事實上,在打造文化生態系的構想下,空總自今年2月起即與北地異及台文館合作,共同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妖怪學院平台「妖怪學院:妖異文化實驗場」。該平台現階段除做為「妖氣都市」特展的前導宣傳介面、舉辦一連串諸如表演、說書、講座等暖場活動之外,長期來看,妖怪學院也將為台灣特有的妖怪文化及內容表現,繼續進行知識的匯聚積累,並擔當台灣妖怪學跨國、跨域合作的基地。

策展人龔卓軍指出,在關心台灣文化的浪潮中,「台灣妖怪」最具有在地性、識別性與未來性。本次「妖氣都市」特展,在跨越中元普渡的民俗節氣中,希冀開拓台灣妖怪的文化創作新視野,重啟俗民社會內在喧囂,讓群眾重新感受台灣妖怪當下的生猛氣息。

「『妖氣』的不馴化、不服從,在人類之城裡,進行異類結界,正含藏著一種文化實驗的底蘊態度,成了必須要帶有跨文化批判思考、成了一種描摹未來異類的當代意氣之聲,這正是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攜手合作,共同策辦『妖氣都市』的初衷。」

▉鬼門開!Openbook送周邊

即日起至8月6日24:00止,喜愛鬼怪的你,只要在FB&IG上參加我們的贈獎活動,就有機會得到妖氣都市小禮組哦!快來一起搜妖儲魔!


zeng_jiang_gif.gif

✨妖氣都市涼嚇扇+血盆大口杯墊✨

【台灣鬼怪與它們的產地】完整專題

yao_guai_zhuan_ti_tu_c.jpg

【妖氣都市——百鬼行】

67208985_503692743770024_1736446511744548864_o.jpg

  • 時間:共兩場,8/1(四)17:30|8/30(五)17:30(約1.5小時)
  • 參與方式:17:30前於「圖書館展演空間戶外廣場」,領取「百鬼行」通行布條
  •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園區戶外空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 內容:結合動態機械裝置、空間構築、偶戲、舞蹈、劇場行動,以及南藝大師生合力打造的巨妖裝置
  • 限定放送:當日穿戴自認具妖異之氣的衣物裝扮,或攜帶可敲擊出聲響的日常小物或小樂器(如金屬筷、水壺等),現場打卡「妖氣都市」,即可在集合地兌換限定「妖怪口罩」(款式隨機贈送)
  • 更多詳情https://yaochi.clab.org.tw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9-07-01 12:00
現場》拒當聖女,不做婊子:重新認識女性欲望和開放式關係,鄧惠文帶讀《性、謊言、柏金包》

「很開心有這個機會,我們可以在公開場合談性。」

在風和日麗的週日下午,超過百位讀者抱著期待的心情來到誠品信義店,參加由鄧惠文醫師主講的《性、謊言、柏金包:女性欲望的新科學》新書講座。眾人齊聚,令人一時忘記,在許多情境下公開談性和欲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鄧惠文開場便說,她覺得原文書名「Untrue」取得相當有意思,特別是看完書後,發現其實Untrue的含義非常複雜。作者馬汀(Wednesday Martin)並不是只書寫那些「不誠實」的女人,而是在推翻那些關於女人情欲與不忠的刻板言論。我們習以為常,關於女人外遇和情欲的許多描述,有許多都與現實不符。作者在書寫過程中要做的便是:找出新的發現、資料和故事來讓我們自由。這個「自由」指的是誰的自由呢?是男人,還是女人?或者其實不是只有這兩種性別?我們原本背負什麼包袱,又要從哪裡解脫?

正如同馬汀在序言裡的自白,身為女性,她對性的糾結、不敢坦白、渴望,以及最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罪惡感,讓她長期生活在不自在的壓力中。即使結婚生子,她仍然有「不正常」的性幻想,迷戀不同年齡和風格的男性,甚至女性。

▇ 約束女性的緊箍咒

「天底下怎麼會有我這種老婆和媽媽?」馬汀在書裡花了不少篇幅鋪陳,好似她必須花很大的力氣來解釋這個「不正常」:為什麼她想做這個題目?為什麼女人想要多重性伴侶?為什麼女人很想要性?但更應該被問的,難道不是:為什麼女人對性的渴望會被視為「不正常」?

鄧惠文用一個自身遇過的例子,開啟了關於「女性不正常」的討論。在她待過的醫院中,某精神科主治醫生開立憂鬱症處方箋給因為先生外遇而感到憂鬱痛苦的女病患。當女病患不解為何丈夫外遇,卻是自己需要吃藥時,該名男性醫生回說:「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的老公有外遇嗎?為什麼別人不會有憂鬱而你會有?可見你需要吃藥。」

鄧惠文也引用了書中的一個歷史案例:1856年美國史托爾醫師(Horatio R. Storer)的個案描述,B女士經常感到性欲高漲、會做春夢、會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男性有欲望,但先生卻有性功能方面的障礙。因此醫師針對B女士「不正常的性欲」所開治的處方箋包含了:

B女士須戒除跟先生行房;先生搬離家裡、妹妹搬進來。不能吃肉喝酒(避免激起肉欲的刺激物)。不能睡羽毛床墊,限制睡眠時的舒適品質。每天要洗冷水澡、用冷水灌腸、用硼砂溶液擦拭陰道等等,並且B女士需要停下手邊正在寫的小說。

姑且不論史托爾醫師的處方箋是治療還是虐待,但他明白點出B女士的問題出在「主動性」。因此從洗冷水澡、折磨陰道到抑制創作,都是為了要消滅B女士的主動性,連帶的是進一步壓抑性欲。

女人是否能夠自我主宰自己的情欲和身體?

兩個例子,前者諷刺地呈現了男性的欲望是如何被體制所保護與包容,後者則反映了女性無法對生活和欲望有主宰權和主動性。只要關係出了問題,都是女性的問題。即使是男性不舉,或是男性外遇,該被「治療」的仍然是女人。

說到底,問題不是出在性或性欲,而是出在「女人」。


deng_hui_wen_c.jpg

主講:鄧惠文(精神科醫師 / 榮格分析師 / 作家 / 廣播主持人)

當女性試著表達自己在欲望和關係上的感受,卻被視為不正常時,我們就必須追問:還有多少情境和議題,是讓女性難以啟齒卻深受其擾的?

鄧惠文提到,過去在大學當輔導心理師的時候,大學女生普遍都知道、在各式的宣導中也會一直被提醒,自己「需要避孕」。而避孕的方式,是外出約會時隨身帶著保險套以防萬一。然而真的會在緊要關頭拿出來用的女性,其實非常少。

「為什麼女生不敢拿出來用呢?」鄧醫師問。

現場馬上有男性讀者回答:「因為女生怕被貼標籤。」

此時,鄧惠文嚴肅地表示,的確,他們接觸到的很多狀況都是當事人「怕被貼標籤」,這其實是很讓人擔憂的狀況。到底有什麼觀念如此難突破,讓僅僅是保險套的使用都如此困難?我們到底在怕什麼?性與負面刻板印象的連結,讓人們為自己戴上了緊箍咒,也連帶地牽制了人們的行為。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鄧惠文經常遇到的情形:妻子來諮商並抱怨先生不願意有性關係,但她真正焦慮的並非自己的性欲沒有被滿足,而是擔心先生是不是不愛她了。性行為在關係裡的意義變成按表操課:「就像點貨一樣,沒點到就會焦慮是不是出問題,是不是自己沒有吸引力,是不是老公在外面有別人。」

然而,當夫妻兩人一起來諮商時,太太卻絕口不提性生活不滿足這件事。就算好不容易有機會提到,先生往往一頭霧水,並且表示大部分時候自己是想要有性行為的,但太太會以各種理由拒絕先生,諸如「打呼太大聲去隔壁睡」、「應酬喝酒太臭不想要」、「已經很累不想要」。

在長期親密關係和婚姻關係中的女性,可能會對另一半感到倦怠。倘若女性對自己的情欲或是感情沒有足夠清楚的認知,很容易會去怪罪關係中的另一半,抱怨對方哪裡沒做好,但對另一半來說反而覺得莫名其妙。鄧惠文更提到,她在與夫妻進行溝通時,常會覺得先生是相較容易溝通的,「因為女性不能承認和不能討論的事情太多了。」女性在性欲、身體、情感的有口難言,即便到了長期關係中仍然沒有好轉。

▇ 想像第三者,開放式關係?

「如果有一天,你的伴侶和別人發生性關係……」

在座談會中場時,鄧惠文提議讓大家玩個小遊戲,與身邊的人三人一組,並設想:「當另一半跟別人有性關係的時候,想像那個畫面時,你會有什麼感受?」

為什麼是三人一組呢?貼心的鄧醫師表示:「三人組合是比較舒服的數字,如果不想講自己的話,至少可以說『我們這組有人說』。」

「會好奇第三者是什麼樣的人。」

「會有憤怒的心情,可能會質疑對方和自己。」

「憤怒,釋懷,可能會原諒對方的錯誤。」

「不公平、會想比較、覺得受傷。」

「如果想像畫面的話,會有興奮的感覺。」

「自尊心被踐踏、被掏空。」

「懷疑是不是自己哪裡不好。」

現場讀者陸續分享了自己的想法,難以想像上述這些帶有許多負面情緒的回答,來自於剛剛熱鬧且歡笑聲此起彼落的討論。


tai_xia_guan_zhong_c.jpg

現場讀者分組針對「想像第三者」進行討論、分享

現場關於「想像第三者」的討論,順勢開啟了書中在「情欲」之外的另一條主軸:「開放式關係」的實踐。

「開放式關係是什麼?」、「你會想要開放式關係嗎?」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重點是大部分的人,可能根本沒有仔細思考過這類的問題。

在當代社會裡,我們已經習慣「一對一」的伴侶模式,但為什麼我們的預設選擇是「一對一」關係?又為什麼我們排斥「開放式關係」,並對打破「一對一」關係的人如此憎恨?套句作者的話:「真是很不可思議,人們承諾相守ㄧ生,然後根本沒討論過性專一這件事,就結婚了。」包括她自己的婚姻也是。

鄧惠文提醒讀者,馬汀這本書給讀者的提醒是:「用挑戰的心態去看你看到和聽到的事情,是真的嗎?是絕對的嗎?」

刻板印象中,「女性比較在意情感,男性比較在意肉欲」,「男性要四處播種,確保自己能夠流傳後代;而女性是懷孕的一方,必須要慎選配偶,才能有優良的後代」。這些振振有詞的「理論」是真的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根據是什麼?如果不是,那為什麼我們依然傳頌這樣的言論?而真實的狀況會是什麼?

馬汀在書裡大量引用心理學、生物學、性學研究與人類學的研究成果,而近代的研究成果早早就推翻了上述的刻板印象。例如,在某次實驗中,研究者讓女性和男性受試者在小房間中觀看各種不同的色情照片或影片,並在受試者的陰莖和陰蒂上接上小型感應器,測量充血量。研究結果指出,男性和女性受試者的身體都會有反應,充血程度並無差異。

而有趣的發現是,女性幾乎對任何畫面都會有反應,即使她們是異性戀女性,不論看到男男、女女、甚至是猿類之間的性交畫面,都有著不相上下的反應。反之,男性通常只對自己宣稱的性傾向有生理反應。書裡引用許多不同的實驗,都是要證明,在「性」這件事情上的反應和需求,男女之間其實沒有太大的不同。

現場有位女性讀者問:「如果這個社會的蕩婦羞辱還是很嚴重的話,女生到底要怎麼坦然面對自己的性欲?」


guan_zhong_ti_wen_c.jpg

現場讀者提問

同樣身為女性,聽到蕩婦羞辱的確讓人心裡一把火都起來了。想想在批踢踢上常見的仇女言論、仇CCR言論,台灣雖然號稱是全亞洲性別意識最進步的國家,但網路上的匿名發言,還是毫不掩飾地暴露出惡劣的性別歧視。

但鄧惠文出乎意料地回答:「我們的社會真的不允許女性有情欲嗎?」

整個社會並不是要求女人沒有情欲,而是情欲必須要被管理,需要符合「權威者」的需求。所謂女性要「出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進得了臥房」,難道不就是在暗喻女性既要幹練得體又要淫蕩風騷?而「綠茶婊」這種名詞的出現,同樣也在暗示女性如果不懂得透過耍心機來施展魅力,就會在異性爭奪的鬥爭中慘敗。

所謂蕩婦羞辱,是羞辱不合時宜、不符關係期待的性,而非真的對情欲採取打壓和禁止。鄧惠文提醒:「女性同時被期待既要當婊子,又要當聖女。」然而這兩者是不可能在一個人身上同時滿足的,女性必須要超越婊子與聖女這兩個角色的限制,才能超脫這個宰制。

「女性因為一直被兩種極端的標準所分裂,所以自身的力量才一直被削弱。我們必須要超越這兩個分裂,才能有機會保留完整的自己。」男人和女人之間,有很多因為恐懼和不解而產生的憎恨,我們則期望找到理想中的伴侶,來克服這種恐懼。但我們必須要有所覺悟,自我的成長不能只仰賴另一半。

「希望我們從整理自己、面對自己開始,不要一直去責怪另一半,才會有成長的可能。」《性、謊言、柏金包:女性欲望的新科學》書中的女性故事和諸多研究就是在挑戰我們的認知,試圖打開我們的想像,推翻那些「Untrue」的印象,幫助我們讓尚未打開的情感和欲望找到出路。

wei_tu_c.jpg

getimage_14.jpg性、謊言、柏金包:女性欲望的新科學
Untrue: Why Nearly Everything We Believe about Women, Lust, and Infidelity Is Wrong and How the New Science Can Set Us Free作者:溫絲黛.馬汀
譯者:許恬寧
出版:時報出版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溫絲黛.馬汀(Wednesday Martin)
作家及文化評論家,於紐約有逾20年的寫作與社會研究者經驗。著有《紐約時報》排名第一暢銷書《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及《Stepmonster》,作品散見於《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每日野獸》、《好萊塢報導》、《哈潑時尚》、《倫敦泰晤士報》,以及《每日電訊報》。此外,她也是《早安美國》、《今日秀》、CNN、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NBC News、BBC Newshour的常客。馬汀於耶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目前與丈夫和兩個兒子定居紐約市。

Website|wednesdaymartin.com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章雁婷(韋恩州立大學醫療人類學碩士)
2019-06-30 21: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