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評苦雨之地》吳明益回應:「為了小說」
如果有讀者問我,為什麼《苦雨之地》這樣的一本小說,得找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審稿?(註)我會回答,為了小說。
小說創造一個讀者需要懸置懷疑的世界(Umberto Eco的說法),創造這世界的辦法有千百種,但都脫離不了事實的基礎。許多研究者發現,無論故事發生在地球或外太空,幻境或是實境,都受到人認識這世界能力與識見的影響。
但小說作家過的人生有限、專業有限,寫的人物卻不會只是「自己」。為了這一點,如果有人能幫忙提醒在描寫那些「不同工作」人的行為模式時,所發生的誤差,再交由小說作者取決,我認為可以激發創作者的思考與想像。
其次,小說作者的取決有時卻無關知識「正確」與否,那是因為他描寫的是世間人——專業人士會有誤判,知識份子可能無知,人在愛情與悲痛中可能盲目,講話會有口誤。而這個取決過程與結果,才是小說藝術的核心,也是小說作者何以是小說作者,他所寫的是縱橫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的一種自由文體。
Openbook閱讀誌非常嚴肅認真且努力地找了吳海音、黃榮棋、董景生、潘震澤四位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寫了關於《苦雨之地》的書評,我感到榮幸且感動。因為這四位科學家都是我尊敬的學者,他們願意把我的小說讀完,且提出意見,讓我心存感激。
身為一個作者,我都盡量避免回應評論,因為評論者本有權進行詮釋,當詮釋容有不當之時,自有後繼的評論者會提出來(理論上來說)。因此我向來覺得,評論者的「對手」是更用功的評論者,而非作者。作者沒有壟斷詮釋權的權力,也不應該糾結於此(雖然人心很難)。
但因為科學家的評論有時是舉出「事實」,就像是歷史學家對歷史小說的「勘誤」一樣,這時就不免產生兩種文類(fiction and non-fiction)著重的重點的差異。為避免誤會,我將不會回應評價問題,也不針對同類問題一一回應,只取其一來說明小說家的立場,我想讀者當知我的心意。
以潘震澤老師的文章來說,裡面舉出的幾點恰好我們在編輯時都有審稿人提出(雖然角度不同),事實上這段正是從疾病史裡得到的訊息——在疫苗發展過程中,很多人不相信疫苗,甚至認為它會造成傷害,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換句話說,我明白這段歷史,而以小說作者的眼光做了取捨,我的審稿人也理解了我的取捨。
一個傷神的母親,在自身兒子遭遇特殊狀況,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之時,怨天怨地,寧信在科學上判斷不合理之事(即使她是一個高知識份子亦然),這是因愛而心亂。因此,小說裡刻意寫:「明知道沒有根據,但日後狄子媽媽堅稱……。」寫她「堅稱」,不是她「相信」,用意是進入這樣母親的哀痛之中,所描寫的是「她」的想法,而不是小說作者的「我」趁機為「反疫苗」的概念張目。
就像我上面所提到,這個心理描寫的小段落,有審稿人提醒過。他說他知道我的意涵,但可能會有人誤解,這般誤解恰好也就是小說呈現出來的人性多元性。小說不在道德正確、科學正確,也不是一篇為了導正視聽所寫的疾病學文章,而是一篇想刺探人類心靈的小說。當你寫的是「某種人心的狀況」時,往往另一種人心狀況的人會想「糾正」他。但世間正有此人,既是一種虛構,也絕對更符合事實。如果小說裡的人物都道德正確、都心無懸念、都知識豐富,豈不是不「正常」?
揭露這點,實是作者不應該做的事,但因為潘老師的語句較為決斷,似乎判定我原意如此,所以我就以這點為例,稍做說明。我也希望讀者可以回去感受小說,以自己的閱讀能力判斷,而非一下子相信我的說明或任何評論。
評論中提及的其他處,亦都是我做為小說作者的決定,也就是說,寫與不寫,鋪陳與不鋪陳,有時並非全然依賴知識體系的判斷,而是小說寫作者的判斷。
我相信讀者也會知道,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我後記寫的是,我寫作時是以寫長篇的「心態」在寫作,而不是說它是一本長篇小說,語意甚明。短篇故事,自然可能有共同背景,至於為什麼一定要有一個共同背景,那自然也是我的判斷的一部分。拿掉這個,就不是我的創作了。
我仔細讀了這四篇不同領域專家寫的文章,這是我對文字的敬意。許多誠摯的回應也讓我想起在審稿過程中,得到審稿人數十條修改的建議,他們都是願意理解文學的科學家,這些意見都參與了我的想像力,沒有這個過程,這批小說不會是這個樣子。
我曾在受訪時提到,要自在地寫這本小說,在查證(查證後用或棄而不用)與馳騁想像之間,以一個小說作者的方式與尊嚴,為我的讀者編織故事。這是我的責任、我的夢想,以及我的長路。●
OB短評》#153 渾然天成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多出來的那個人
陳輝龍著,聯合文學,25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台灣最接近「村上春樹體」,並能持續創作多年不輟的,首推陳輝龍。他是文壇的過動兒,總是不安於室,嘗試不同新的領域。這幾年歸隊,新書陸續出版,本書則是的久違的長篇,帶著或許連村上都再也寫不出,屬於《聽風的歌》時期的清淡韻味。
閱讀時滿有「身體感」的,彷彿跟書中角色共坐在車上,伴隨行駛規律的晃動感,耳邊響著音樂。本書後頁也附上QR Code,讓讀者在閱讀時與角色一起聽著同首曲子,試圖營造3D立體的閱讀感受。除了文字,作者也很想與讀者的身體做互動。
作者與其說在寫小說,倒不如說是在鋪陳一種fu,基底酒是文青頹廢、都會傳奇、公路迷情和清涼爵士,最後再加上一盎司艾雷島威士忌,這杯就叫作近懷舊,懷世紀末的舊。【內容簡介➤】
●清潔女工手記
露西亞.柏林短篇小說集
A Manual for Cleaning Women: Selected Stories
露西亞.柏林(Lucia Berlin)著,謝靜雯、林士棻譯,聯合文學,48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書中飄散墨西哥的辣椒嗆味。最有趣的比喻莫過於「獨處」:墨西哥人是不獨處的,要哭要罵要笑要幹嘛,都是跟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沒有在隱藏個人心事的。作者活靈活現寫出移民底層的切片,不是想像的囈語,而是真實的血肉。在這些文字裡,讀者能隨處發現藏在四處、值得反覆回味的好故事。
過去談到社會底層,多來自第三方的窺探和想像,出自社會學多於文學。本書親身接觸的視角,提供了深刻的描繪,以和煦溫暖的筆調,帶出悲天憫人的關懷。
這位長得有點玉婆fu的傳奇作家,講起故事來簡直天女散花,隨手一撒都看得人眼花撩亂,應接不暇,再平淡無奇的小人物和小事物,被她調度一下都顯得光彩奪目。她在世時知音不多,這本2015年(她死後11年)出版的選集卻讓她一夕爆紅,傳奇於是更傳奇了。【內容簡介➤】
●寄食者
人類關係、噪音、與秩序的起源
Le Parasite
米歇爾.賽荷(Michel Serres)著,伍啟鴻、陳榮泰譯,群學,56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賽荷的哲學散文既像囈語,又像咒語,說的都還是日常事物,卻彷彿是以另一套宇宙論組織起來的,詭異的鏡像正好映射出這個世界的詭異。
寓言是很有趣的文體,過去常用以投射潛意識與情感關係,本書以天馬行空的寓言寫作,將人類社會裡的結構,包含交易、家族群體、政治運作、勞資關係及國家體制等等嚴肅議題,翻炒出另一番滋味。
賽荷在學界的地位,如同他文字的困難,無需多言。如此經典能有繁中譯本問世,是台灣讀者的幸福,我們終於有機會親近大師思想。值得一提的是伍啟鴻和陳榮泰這組譯者,繼拉圖之後再挑戰賽荷,迎向艱難又能交出好成績,是有志於法國當代哲學的讀者們,值得留心的譯者名字。【內容簡介➤】
●廢棄社會
過剩消費、無用人口,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
Wasted Lives:Modernity and Its Outcasts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谷蕾、胡欣譯,麥田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獨
本以為是在講消費革命,闡述工業化問題的書籍,細讀之後才發現作者野心不僅於此。寫作視角高瞻宏觀,不只談百姓生活而已。以同樣「無用」的角度,納入這幾年四溢流竄的難民問題,再引申至國家結構與國際關係,如此恢弘,閱讀當下大汗淋漓,不知是害怕還是過癮。
包曼是當今資本主義社會運作最重要的觀察者,不只點出許多人們未曾察覺的現象,諸多洞見更幾乎是對於未來的殘酷預言。書中針對過度消費而發的種種針砭即是一例,提出來的奇點是:消費導致報廢,而在這邏輯之下,多數人都將只是無用的報廢物。這是對資本主義的齊物論式批判、物化觀念的升級版;是智者逆風的登高呼喊,但能喚起多少反響,又或者僅是狗吠火車,只能留待後人了。【內容簡介➤】
●男時女時
男どき女どき
向田邦子著,章蓓蕾譯,麥田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向田邦子的強項在於短兵相接的人情,特別擅寫對白和中短篇。這裡收錄的文章更短,更碎,更隨筆,或許不是那麼搶眼,卻是向田流的基本元素,大概也只有她才能把任性寫得這麼可愛。
除了向田一貫的文風,本書又比其他散文多了些無拘無束的輕鬆感,像是與作者私下閒聊,一起碎念人生百態,偶爾從他人言行反思自我。讀起來讓人很放鬆的文集。
隨著遺作和散稿不斷被挖掘,能出版的作品越來越少,只能像本書一樣片段集合。雖是遺憾,然而這些散落未經打抛的部分,發散著某種質樸的魅力,是渾然天成的美景。【內容簡介➤】
●民間故事啟示錄
解讀現代人的心理課題
昔話と現代
河合隼雄著,林詠純譯,心靈工坊,36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樂 獨
河合隼雄之所以令人百看不厭,就在他那種於不疑處有疑的靈活觀點。找出核心癥結,一針刺下去,一通百通,輕而易舉就化解了東方與西方、學術與常識的差異。這是現成的方法論寶庫。
河合擅長經由傳說的析理,解讀出民族的基本心靈樣貌。本書不是專著,更能貼近一般非學界的大眾,從民間故事到村上春樹,文本殊異,顯出作者一以貫之的思考。
口耳相傳留下的民間故事,就如一面鏡子,反射了族群的狀況。河合隼雄再次以鋒利的眼光,精準拆解神話傳說背後,根基於人性的慾望。這些古老的傳說故事,依舊呼應現代人當下的身心狀態。不僅是寓言,也是預言。怎麼跳脫?請看河合隼雄。【內容簡介➤】
●影子
Skyggen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著,約翰.雪萊(John Shelley)繪,盧慧心譯,時報出版,33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獨
不可諱言,因為村上春樹,台灣讀者才有機會讀到這則童話。感謝村上破題式以大白話為讀者們點出安徒生創作時埋藏深刻的寓意,看村上和安徒生相隔兩百年的對話,一來一往,挖掘出那不論何時何地,人類心靈底層永恆的掙扎。
安徒生其實是個謎,這部作品就令人看到他飄忽的深度。村上的精彩演繹當然令人難忘,但這或許也只是一種演繹而已。有志於創作的人,不妨時時去安徒生的沙龍裡坐坐,看看他姿勢古怪的手舞足蹈。
故事裡以影子暗喻人性陰暗面,「影子」是附加於實體的,因光線照射而得到的無形物,但卻也是實體在這世界上的一部分,只要有光就相依相隨。能說這故事中影子奪取實體主權嗎?倘若將影子視為存在的一體兩面,存在了,也就無須背負奪取的壓力。果然是村上春樹會喜歡的故事。
相較於兩人高手過招的交錯,本書圖像則不免有點失於具象,實為可惜。【內容簡介➤】
●封鎖
小白著,聯經出版,29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小白的上海總讓人看得流油,幾乎只能跟著在那些巷弄裡滑來滑去,抽不出身來。這樣的小說不是寫實,也不是虛構,而是前世今生,不信的話去看一下他的視頻。
小白是當今華語世界歷史小說的高手,能以歷史為底本,又能不為其所拘限,開展出讓想像力馳騁的空間,並能不時自類型文學領域跨足嚴肅文學。不同於《租界》長篇的氣勢取勝,本書收錄的兩個中篇更見精巧,為歷史增添色彩,為虛構提供了重量。【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