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書房》使女的故事下半年推出續集,及其他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 以《我在貴族學校的日子》(Prep)、《合格者》(Eligible)聞名全球的才女作家克蒂絲.希坦菲(Curtis Sittenfeld),1月4日於亞馬遜旗下的有聲書平台Audible發行了最新短篇小說《Atomic Marriage》,描述對於婚姻看法不同的自由撰稿作家Brock,與好萊塢製片人Heather,如何在溝通與妥協中建立合作關係,並由知名演員黛安·蓮恩(Diane Lane)發聲。這是希坦菲第一個以有聲書形式發表的原創作品,她表示,身為作家,嘗試新東西很有趣,有聲書為小說增添了新的面向,也更加生動地表達了她的文字。
     
  • 以詩集《火星上的生命》(Life on Mars)獲2012年普立茲獎,同時也是2017年美國桂冠詩人崔西.K.史密斯(Tracy K. Smith),新的廣播節目《The Slowdown》於1月14日開播。在每一集節目中,史密斯將朗讀並介紹她所選擇的一首詩,透過詩歌的角度帶領聽眾看世界。
     
  • 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日前在個人推特上宣布,將在2019年9月推出《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續集小說《The Testaments》,故事透過3名女性角色的角度,從《使女的故事》最後一幕的15年之後開始說起。
    《使女的故事》被譽為「女性主義的反烏托邦小說」,自1985年出版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讀者喜愛,獲當年《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最佳小說獎,2017年改編的同名影集也獲金球獎、艾美獎最佳劇情類影集。

    mv5bmtg0ndywmjqyof5bml5banbnxkftztgwodk0njexmji._v1_sy1000_sx1500_al_.jpg

    影集《使女的故事》劇照(取自imdb

  • 以短篇小說選集《清潔女工手記》(A Manual for Cleaning Women)聲名大噪,逝後11年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小說家露西亞.柏林(Lucia Berlin),生前撰寫的自傳《Welcome Home》以及未發表的短篇作品集《Evening in Paradise》近日曝光。《Welcome Home》承襲柏林一貫機智與幽默的風格,描述她所居住的地方以及認識的人們,使讀者更貼近作家本身。《清潔女工手記》中文繁體版於去(2018)年12月20出版,由聯合文學發行。
     
  • 德國著名作家弗爾克.庫徹爾(Volker Kutscher)以1920年代魏瑪共和國時期為背景的偵探小說《巴比倫柏林》(Babylon Berlin),其同名改編影集不僅在德國引起熱烈話題,也在美國知名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上線。《紐約時報》指出,庫徹爾成功地將德國因對納粹時期的荒唐與內疚,而鮮少提及的這段二戰前歷史,重新帶到世人面前。關於德國100年前現代民主國家建立的討論,庫徹爾的小說幾乎成了不可或缺的閱讀文本。
     
  • 美國懸疑作家布萊恩.加菲爾德(Brian Garfield)12月29日逝世於加州家中,享年79歲。加菲爾德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為1972年的小說《猛龍怪客》(Death Wish),曾兩度搬上大銀幕,也是好萊塢歷史最悠久的電影專營權之一。

【業界新聞】

  • 美國推理作家協會(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宣佈收回預定2019年頒給暢銷推理小說家琳達.費爾斯坦(Linda Fairstein)的「大師獎」(Grand Master Award)。原因爲費爾斯坦在1980年代擔任紐約市檢察官期間,發生了轟動一時的紐約中央公園強姦冤案(The Central Park Five),28歲的白人女銀行家在慢跑途中遭到性侵,5名非裔及西裔男子被誤定罪,蒙受冤獄多年。此案被指為美國種族歧視黑暗的一章,費爾斯坦卻至今仍認為自己沒錯。該協會表示,由於多數會員對這個獎項結果持反對意見,經討論過後決定撤回並重新評估適合人選。
     
  • 美國漫畫巨頭DC和IDW出版社,聯合發行的《Love is Love》公益圖集,在2018年為防止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青少年自殺的崔佛生命線(The Trevor Project)募得了51,000美元。
    崔佛生命線最初是由DC 旗下編劇Marc Andreyko所發起,旨在幫助2016年奧蘭多同志夜店槍擊案的受害者及家屬。計畫發展至今,每年有不同的LGBTQ團體受益。

    387424_20161228162848_large.jpg

    Love is Love》公益圖集(取自Amazon

  • 酒吧用具供應商Cocktail Kingdom的擁有者Greg Boehm,宣佈將他收藏的三千餘本調酒和飲酒文化的古董藏書與大眾分享。位於紐約的「雞尾酒圖書館」裡,除了能看到美國雞尾酒之父Jerry Thomas的經典作品《How to Mix Drinks》初版、1927年版的《Barflies and Cocktails》,還收藏其他日語、西班牙語、德語和法語的書籍,有意參觀者需事先預約。
     
  • 曾以《紫色姊妹花》(The Color Purple)獲普立玆文學獎和美國圖書獎的作家愛麗絲.華克(Alice Walker),日前接受《紐約時報書評》訪問時,因推薦一本反猶太主義的書而招致批評。當華克被問及床邊讀物時,她提到了4本書,其中之一的《真相使人自由》(And the Truth Shall Set You Free),是被認為是反猶主義陰謀論者、備受爭議的英國作家David Vaughan Icke的著作。
    華克在自己的網站上回應表示,她不認為Icke是反猶太主義者,並支持他分享自己想法的權利。另一方面,被批評在缺少備註的情況下,不恰當地刊登此採訪的紐時書評編輯Pamela Paul也回應表示:他們採訪任何人時,並不代表贊同他們的觀點和行為,有時甚至是厭惡的,但他們從不因此濃縮受訪者的答案。專欄的目的是透過閱讀習性來了解一個人,這些回答反映受訪者的意見、品味與觀點。據實傳達哪些人持有哪些信念是重要的,相信讀者會自己在心中判斷:我同意這個人嗎?
     
  •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深夜脫口秀節目近年來已經成功地幫助許多知名度還不高、或者剛剛起步的新秀作家被大眾看見。例如在上過Trevor Noah所主持的《每日秀》後,非裔美國詩人凱文.楊(Kevin Young)的詩集《Brown》在亞馬遜的排名瞬間由2,712躍升至335。另一知名脫口秀《賽斯梅爾深夜秀》(Late Night with Seth Meyers)也在過去5年裡,邀請了數十位文學作家參加節目錄製。主持人梅爾在受訪時表示,儘管自己也很喜歡史蒂芬.金、強納森.法蘭森、喬治.桑德斯等知名作家,但這對剛踏入文壇的「初生之犢」來說,會是一個更重要、更難得的機會。
     
  • 美國獨立音樂公司Concord Music日前收購了以發行劇本聞名的英美出版商Samuel French,這是該公司首度跨足非音樂性的投資。Samuel French總裁Nate Collins表示,Samuel French依然會繼續運作,劇作家將擁有更多技術創新資源,也能更直接地與製作人進行溝通。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B短評》#152 凝視暗處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嘻哈囝

台灣饒舌故事
Taiwan Hip Hop Kids
顏社KAO!INC.統籌策劃,避風港文化,40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台灣少見的嘻哈文化書寫,盡可能地交代了台灣嘻哈的起源,而後如何交融內化成在地的風景。除了側寫與訪談樂界人物,也引介了表演舞台、經紀運作和網路社群。文圖的搭配若能更豐富會更好,畢竟服裝和影像在嘻哈界是很強烈的符號表現,可以看出時代在嘻哈文化上的流轉。
饒舌絕對是當前台灣音樂界最生猛有活力的音樂類型,不論主流或地下,無數音樂人在其中進行各式各樣的實驗,替這外來的樂種嫁接上台灣原生的特色。一樣事物要能走得夠久夠遠,在前線的開拓外,也需要有堅實的歷史基礎作為活水源頭。顏社企畫的這本書,適時填補了後者的空白,也展現該公司對饒舌在思考上的宏觀和野心,提供相關音樂書寫重要的入門磚。
台灣嘻哈雖然談不上遍地開花,卻也迎來一番小小的榮景,這本第一階段的小總結雖說略顯簡樸,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迷哥迷妹自可找到值回票價的迷點。你當然可以要求更多,但這絕對是台灣近期最重要的音樂書籍,沒有之一。【內容簡介

百臉先生

monsieur cent têtes
文、圖:季斯蓮・賀貝拉(ghislaine herbéra),陳太乙譯,大塊文化,50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議   樂   獨 
面具原本即是人類社會充滿神祕的器物,聚合天人之際的各種想像,本書將散落世界各地的神祕串連成詩,講述人的各式面目、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一百多頁的繪本,兼具文學、民族學和社會學等等不同的想像。
作者搜羅了世界各個文化的面具,說了一個多樣性的人類學故事。七情六慾的臉譜,又可以當成是辨認情緒的練習,教人隨時意識到ego的把戲。這樣的繪本有料又有工,簡直可以拿來當成睡前的冥想晚課了。
樸拙線條裡有種自動繪畫能量圖的奇妙感,彷彿介於神性與人性間的幽微,正好也反應了面具存在的某種含義。被迫、自願、又或渾然天生,是靈魂的被擠壓,也是靈魂的再綻放,這本書字量很少,故事量很多。【內容簡介

巨人的時間

O Tempo do Gigante
馬努葉爾・馬爾索(Manuel Marsol)、卡門・奇卡(Carmen Chica)著,馬努葉爾・馬爾索(Manuel Marsol)繪,葉淑吟譯,大塊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獨 
巨人拖著紅通通的大片肉身,踽踽獨行,不斷地走出時間、走出季節、走出萬物、走出文明,既是開天闢地,又是日常人生。細節裡藏了不少哲學性彩蛋,這樣的宇宙論大家都可以。
這本書實在耐人尋味,有南柯一夢的餘韻,又有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感。人世間日復一日,生命存在價值的哲學哉問,以童趣線條色彩繪製,深廣的思路輕而易舉地奔放出來。
衡量一本圖文書的標準,或許在於它所能提供的想像空間,如同禪門的公案,讓讀者依各自心境產生不同解讀,一旦以文字強加解釋便立刻失去生機。本書就是最上乘的範例,以最低限度的文字,最廣幅的圖像,讓讀者自由馳騁,各自表述內在的觀點和感知,成為想像和反思的起點。【內容簡介

黑龍江

尋訪帝王、戰士、探險家的歷史足跡,遊走東亞帝國邊界的神祕之河
Black Dragon River: A Journey Down the Amur River at the Borderlands of Empires
杜米尼.齊格勒(Dominic Ziegler)著,譚天譯,聯經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這本書側重黑龍江的左岸,一大部分都不在今天的中國境內,反而讓人能以西伯利亞的角度來看待這條南境之河。光是這樣的地理大反轉,就夠教人見獵心喜了。
作者的書寫補足本地讀者缺少關注的地理位置,牽起了中俄間的愛恨情仇。也許因採訪時間等限制條件,有時推論略顯輕薄,但無損本書價值。
以流域而非民族國家的疆界進行報導和歷史回顧,不只是從國族視野到區域視野的轉換,也更能體現黑龍江一帶複雜、多元,甚至帶有爭議的現狀和過去。雖是外來者的眼光,卻打破盲點,填補被忽略的亞洲缺塊。【內容簡介

最黑暗的時刻

Darkest Hour​: How Churchill Brought England Back from the Brink
安東尼.麥卡騰(Anthony McCarten)著,區立遠譯,八旗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電影都演完了,還有什麼理由看這本IP書呢?重點在邱吉爾的武器是語言,終究還是得借助文本,仔細推敲,才能接得住他當時的每個心思。
作者穿梭歷史文獻,精於以字句資料刻畫人物氣質,填補電影難以傳達的內心轉折。這些細節活化了邱吉爾的魂體,無論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讀者都能浸淫在作者的故事裡。
中譯雖來得有點晚,然而「即時」從來就不該、也不是決定東西好壞的標準。相較電影注重的戲劇節奏和張力,文字書寫保留了更多的時刻,以及人們在危機存亡之際的各種徬徨和決斷。背景當然是二戰的英國,卻又莫名切合當下的台灣。【內容簡介

岸邊露伴在羅浮

Rohan au Louvre
荒木飛呂彥著,廖詩文譯,大辣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獨 
大名鼎鼎的經典,終於出了中譯,在滿足死忠鐵粉之餘,也呈現荒木飛呂彥做為世界級漫畫家的創作力道。一樣少年漫畫的格局,一樣的替身設定,但卻能輕鬆駕御羅浮宮主題的種種拘束,進而產生藝術層次的共鳴和共振。即使完全不懂原著設定的讀者,也能感受其中的悸動。
以羅浮宮為背景的作品,大多會被那些文明瑰寶吃得死死的,岸邊露伴卻依然故我,在博物館地底橫衝直撞,完全無懼於頂上文明,光是這點就令人讚嘆到要見賢思齊了。
傳說是時空旅人,永遠不老的荒木飛呂彥不只面貌不老,才華亦不老。和羅浮宮合作的這本畫冊,展現他源源不絕、比起年輕創作者毫不遜色的崢嶸鋒芒。故事邏輯流暢,很容易就走進畫面,隨著懸疑節奏心跳加快,品嚐故事餘味中,夾著淡淡的戀慕心酸。【內容簡介

水資源的世界地圖

保護與共享人類的共同資產
Atlas mondial de l’eau:Défendre et partager notre bien commun
大衛.布隆雪(David Blanchon)、歐瑞麗.勃西耶(Aurélie Boissière)著,陳秀萍譯,無境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益  
這本法國的水書編得言簡意賅,圖解一目瞭然,水文豆知識的置入也玲瓏可喜,不和不覺就翻到底了,法蘭西果然是編百科全書起家的。
講到資源,通常會想到石油、金屬、電力這類比較直觀的能源。作者則點出:其實水資源是未來人類存續最重要的事物。本書以清楚的對應圖表和簡潔文字,告訴我們水是什麼樣的存在,在現今世界的分布狀態,以及污染和缺乏的狀況。讀畢此書,不禁覺得未來戰爭搶奪的,恐怕就是水資源了。
圖像和表格最厲害之處,在於超越文字,具體而直接的衝擊感受如同一拳超人,一擊獲勝。本系列不管談性或宗教,或像水資源這麼重要的公共議題,都能發揮類似的效果。讀後令人深思水資源問題的迫切,而對水資源理解的落後,或許才是真正世界觀的欠缺。【內容簡介

錢暴後的暗處

操作下的21世紀藝術市場
Dark Side of the Boom: The Excesses of the Art Market in the 21st Century
喬治娜.亞當(Georgina Adam)著,官妍廷譯,典藏藝術家庭,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或許正因為藝術的價值無可估量,才會有藝術市場的泡沫。本書則是這場金錢遊戲的面面觀,art不迷人人自迷,真正立於不敗之地的藏家,看重的絶對不是藝術的價格,而是藝術的無價。
除了參觀美術館,高價藝術品的運作總是離日常百姓有點遙遠。作者揭示藝術品市場背後洗錢與炒作的手法,雖然並不特別深入,但可做為理解藝術市場運作的入門。除了看內幕看八卦,也讓人省思關於品味、關於價格的定義。
精鍊又充滿趣味的專欄文字,描繪藝術市場「枱面下」的運作,這些暗裡的潛規則才是藝術市場的日常。本書無疑是有志踏入藝術市場者的醒世指南,一般讀者則可藉由此書,一窺那藉由品味包裝,充斥紙醉金迷、黑吃黑的天地。【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童書書房》冬夜三部曲完結,及其他童書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 曾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的青少年小說家洛莉.荷茲.安德森(Laurie Halse Anderson),自從出版談論性侵事件的成名小說《我不再沈默》(Speak)之後,時隔20年,即將發表相同題材的回憶錄《Shout》。《華盛頓郵報》認為相較於前作,《Shout》更加憤怒,卻坦然且懷抱希望。安德森以詩的語言追溯童年受暴經驗,以及父親的戰後創傷帶來的影響,探索自己如何透過寫作,練習將不好的經歷說出口,同時期望藉由此書取得話語權,批判社會上關於性的錯誤訊息。安德森在訪談時稱該書為「向強暴文化宣戰的誓言,也是克服傷痛、一路走來的慶賀」。
     
  • 以色列插畫家Einat Tsarfati的希伯來文繪本《The Neighbors》目前已售出超過10種語言的版權,英文版也終於在2019年上市。故事描述住在公寓7樓的紅髮女孩,爬樓梯返回「無聊」的家時,注意到每層樓鄰居的家門都有「一點」不同,根據這些線索,她判斷每扇門後都藏著浮誇的異想世界:第一戶人家裝設了監視器和異常多的門鎖,所以大概是一窩專精於埃及古文物的竊賊家族;第二道門的周遭佈滿了動物腳印和植栽,想來住戶是與寵物老虎一起生活在室內叢林的年長獵人;還有一個樓層散發著醃魚腥味,那肯定是海盜和他的人魚伴侶住在裡面⋯⋯女孩最後回到看似平凡的家中,不過,她的爸媽似乎也隱藏著驚人的祕密身份。
    71xj5srpool.jpg
    (取自Amazon

  • 擅長將文學經典濃縮成幼兒繪本的創作者珍妮佛.亞當斯(Jennifer Adams),與長期為《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繪製插畫的克里斯多福.希拉斯.尼爾(Christopher Silas Neal)合作,推出圖畫書《我如何愛你?》(How do I love thee?),書名和內容架構皆源自於維多利亞時期詩人伊莉莎白.白瑞特.白朗寧(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著名的十四行詩。在兩位創作者的巧妙安排下,將原本稍嫌艱澀的語言,轉換成孩子也能輕易理解的文字,並且保留這首傳世情詩中的美好意境,延伸為歌頌孩童友誼、大自然及家庭的溫馨畫面。
     
  • 以青少年小說《雛雁新飛》(The Fledgling)獲1981年紐伯瑞銀牌獎的多產作家珍.蘭葛東(Jane Langton)於2018年12月22日逝世,享壽95歲。葛蘭東擁有天文學與藝術史的學位,擅童書創作及懸疑推理小說,並親自為多本書繪製插畫,其中超過30本著作是以她生活的所在——美國新英格蘭及歷史悠久的康科德(Concord)為背景。如同當地知名的超驗主義者愛默生與梭羅,蘭葛東崇尚自然,亦將超驗思想融入作品中。其子認為她的作品經常圍繞著兩種謎團,一是劇情本身,另一則是關於生命意義的探索。
     
  • 凱薩琳.艾登(Katherine Arden)好評如潮的奇幻鉅作《冬夜三部曲》(Winternight Trilogy)邁入尾聲,從一名驚人的首部曲《熊與夜鶯》到第二部《塔中女孩》(The Girl in The Tower),主角瓦西莉莎天賦異稟、獨立勇敢的形象深植人心,不落窠臼的敘事觀點、中世紀背景及俄羅斯民間故事交織融會,更是最受讀者讚譽的特點。第三部《女巫之冬》(The Winter of the Witch)緊接上一集的時序,描述舊神統治的世界式微,新興宗教在人民心中變得越趨重要,甚而有瘋狂的教士盤算著將瓦希莉莎當作女巫燒死。
    《出版人週刊》評述作者行文華美,讓政治陰謀、女性議題與魔法、民間傳說彼此纏繞,講述了貼近讀者卻又如史詩般的故事,女主角危難險阻卻妙趣橫生的英雄旅程來到高潮,在最後一部作品中留下讓人意猶未盡的餘韻。
    bear-side.jpg

【業界新聞】

  • 英語世界兩大報《紐約時報》及《衛報》分別評選出2018年度最佳繪本,前者與紐約公立圖書館合作,開出10本書的清單,後者則有7本。兩份書單無一重疊,而且都沒有特別說明選書原則。
    《紐約時報》的指標性書單包括:凱迪克銀牌獎得主茱伊.莫拉雷斯(Yuyi Morales)有關移民經驗的《Dreamers》;澳洲創作者安娜.沃克(Anna Walker)講述小孩適應新家、在都市尋找綠意的《Florette》;描述非洲女孩在終戰之後不惜穿越危險叢林,一心只想前往學校的《Ayobami and the Names of the Animals》;在設計和裝幀上匠心獨具、藝術品般的《The Forest》;暢銷作家茱莉.福萊諾(Julie Fogliano)攜手英國凱特格林威插畫獎得主藍.史密斯(Lane Smith),透過小孩的眼睛探究廢棄老屋過去的詩意作品《A House That Once Was》;色彩鮮豔濃厚、由簡潔塗鴉構成的《Our Car》;以瑪麗.雪萊創作《科學怪人》為故事主軸的《She Made A Monster》;色調明亮愉快、呈現小孩觀看大人世界視角的《The Funeral》;盛讚大自然與戶外活動、鼓勵小孩拋下電子產品的《Run Wild》;以及立體拼貼作品《The Visitor》,描述男孩闖進一位怕生女士的黑白世界,隨之帶來色彩和光亮。
    《衛報》選出的則是:潔西卡.勒福(Jessica Love)於去年大放異彩的處女作《Julián is a Mermaid》;完全透過群眾募資而來、收錄全球一百多位優秀女性真實故事的《Good Night Stories for Rebel Girls 2》;由范氏兄弟擔綱插畫的《狐狸馬可與鹿角船》;描繪20種動物遷徙的知識型繪本《Migration》;另外還有《Billy and the Beast》、《Baby’s First Bank Heist》、《Dave the Lonely Monster》等妙趣橫生的圖畫書。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