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灣文學金典獎.得獎評語》張貴興獲年度大獎,洪明道、王天寬、曹馭博獲蓓蕾獎
2019臺灣文學金典獎得獎名單揭曉,張貴興《野豬渡河》奪得金典年度大獎,獲得獎金100萬元,圖書類金典獎獎項得主共有7名,蓓蕾獎得主3名。創作類「劇本創作獎」由陳禹心《切瓜的角度》勝出,臺語新詩、客語新詩、原住民漢語新詩金典獎各有2名得獎人。
▇完整得獎名單與短評
圖書類
-
金典年度大獎:《野豬渡河》,張貴興著,得獎評語
- 金典獎:
《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台灣小說風景》,賴香吟著,得獎評語
《我有關聲譽、財富和權勢的簡單思索》,唐諾著,得獎評語
《大海之眼:Mata nu Wawa》,夏曼.藍波安著,得獎評語
《等路》,洪明道著,得獎評語
《開房間》,王天寬著,得獎評語
《問津》,羅智成著,得獎評語
《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阿潑著,得獎評語 - 蓓蕾獎:
《等路》,洪明道著,得獎評語
《開房間》,王天寬著,得獎評語
《我害怕屋瓦》,曹馭博著,得獎評語
創作類
- 劇本創作獎:陳禹心《切瓜的角度》
- 臺語新詩創作獎:王永成〈布袋〉、曾美滿〈失落的批信〉
- 客語新詩創作獎:張芳慈〈牆系列組詩〉、王倩慧〈送分ngai⌵故鄉个泥肉〉
- 原民漢語新詩創作獎:黃璽〈十二個今天〉、游悅聲〈Bayes〉
獎額說明:請點我
今年臺灣文學金典獎圖書類共有147本圖書作品參賽,首次採不分文類共同徵獎。評審團表示,本次跨文類的文學圖書競賽,讓介於詩、小說與戲劇的《問津》,充滿才情與史識的臺灣小說評論《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臺灣小說風景》,調查報導作品《煙囪之島》,以及紀實寫作的《美茵河畔思索德國:從法蘭克福看見德意志的文明與哀愁》等書,都能進入最終決審名單,展現出臺灣文學跨域書寫的創新、人文與社會關懷特質。
張貴興的長篇小說《野豬渡河》以絢麗的筆法書寫日本殖民下的婆羅洲砂拉越豬芭村,立體呈現了熱帶雨林中生猛的求生意志,殖民者的殘暴,住民的反抗,大自然的暴虐,鴉片帶來的幻覺,神話中的魔幻,讓人目不暇給,獲得多數評審給予高度的評價,因此一致決議,將「年度金典大獎」頒給張貴興《野豬渡河》。
圖書類金典獎得獎作品中:賴香吟《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台灣小說風景》將小說家對文學前行者的感念與思索,化為饒有意趣且深情的篇章,是絕佳的文學欣賞入門。唐諾《我有關聲譽財富和權勢的簡單思索》顛覆作者一貫近乎炫學的繁複行文模式,代之以體貼讀者的簡淨、輕鬆筆調,談論生前死後的財富、權勢和聲譽等相關議題。夏曼‧藍波安《大海之眼:Mata nu Wawa 》以達悟語思索,翻譯成漢字,思維常閃現獨特而靈動的詩意,背後更多的是思辨與質疑。
羅智成《問津》在詩體的精神解放與創造手法自由揮灑,帶領讀者穿越一座迷人的文化長廊,其經歷如夢境般動人思省。阿潑《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展現出台灣報導文學新生代作家的田野經驗與實踐力,以民族誌法的厚描手法,觀察天災對人類的衝擊、災後重建的困難、倖存者與救難者的交會乃至於記憶風化等問題,細節處相當動人,思辨處視野遼闊。
圖書類金典獎得獎作品中,洪明道、王天寬係第一次出版文學著作,兩位新人亦同時獲頒蓓蕾獎。王天寬的《開房間》以詩與典故與大師比肩,又能以創意閃現出青春的時代語言,不斷展演出他創新的實力與思考的深度。洪明道《等路》觸及的主題廣泛,從政治創傷到小家庭的階級煩惱,能在社會觀察上直指要害,小說手法收放自如。
另一位蓓蕾獎得主是曹馭博《我害怕屋瓦》,曹馭博曾說要做一名「國民詩人」不在於追流行或引領風騷,而是要「發現時代恐懼的人」。他是在皮夾一毛錢也沒有時,寫出〈我害怕屋瓦〉,體會寫作不是處理私我問題,而是回應世界的一個方式,此次榮獲象徵新人的蓓蕾獎實至名歸。
創作類方面,今年度創作類總共有77件投稿,19件通過入圍,經評審委員複決審後,計產生劇本創作獎1名獎金30萬元、臺語新詩創作獎2名各獎金10萬元、客語新詩創作獎2名各獎金10萬元、原住民漢語新詩創作獎2名各獎金10萬元。
評審團認為,本年度得獎作品形式多樣,議題深刻,結構井然,質的優秀,顯現臺灣新生代與知名作家持續筆耕的耐力與成果,也看見創作道路上不斷湧現創新和多元的佳構,美中不足的是,創作量體未見成長。
本年度創作類的得獎作品及圖書類的書訊將收錄於《2019臺灣文學金典獎作品集》,預計於11月中旬出版。入圍及得獎的圖書,於全國北中南書店進行同步書展,並邀請入圍及得獎者展開系列講座,分享創作心得。●
▇2019臺灣文學金典獎系列講座
- 系列講座一:煙囪之島:看見犧牲體系下被榨取的地理
時間〡10/26(六)14:00~16:00
講者〡房慧真(圖書類入圍作家)
地址:三民書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1號)
- 系列講座二:滾動滑鼠的薛西弗斯──Word頁下,空白如恐懼
時間〡11/23(六)14:00~16:00
講者〡王天寬(圖書類金典獎、蓓蕾獎得主)、王姿雯(圖書類入圍作家)
地址:三民書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1號)
- 系列講座三:從《我害怕屋瓦》話詩的創作
時間〡11/17(日)14:00~16:00
講者〡曹馭博(圖書類蓓蕾獎得主)
地址:新手書店(台中市西區向上北路129號)
- 系列講座四:台灣小說放大絕
時間〡12/01(日)14:00~16:00
講者〡洪明道(圖書類金典獎、蓓蕾獎得主)
地址〡政大書城(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
▇2019臺灣文學金典獎巡迴書展
- 台北:三民書局及網路書店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1號);時間:10/1~11/30
- 台中:新手書店(台中市西區向上北路129號);時間:11/1~11/30
- 台南:政大書城(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時間:11/1~12/01
第6屆豐子愷奬現場》蘿倫.柴爾德現身上海,台灣作家劉旭恭、林柏廷作品驚豔評審
華文圖畫書獎項中獎金最高、備受重視的「豐子愷兒童圖畫書奬」,每雙年舉辦,今年邁入第6屆,頒獎盛會今日於上海隆重舉行。知名英國童書作家蘿倫.柴爾德(Lauren Child)與英籍捷克作家彼得.霍拉賽克(Petr Horacek)均現身會場,台灣作家劉旭恭的作品《車票去哪裡了?》、林柏廷的《一起去動物園》榮獲佳作,均受邀出席,並分享創作經歷。港、中、台三地有超過300位童書出版人,評論家、圖書館員與創作者出席頒獎與論壇活動,Openbook閱讀誌特派員帶大家直擊活動現場。
【延伸閱讀】第6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奬揭曉,首獎為《外婆家的馬》,4本佳作台灣獲獎3件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奬於2008年創辦,迄今已逾10年,時逢中國繪本發展的「黃金十年」。過去10年均受邀出席的台灣童書作家莊世瑩指出,每屆與會,都可看見中國繪本逐步且快速的成長。譬如今年361件參選作品中,來自中國的有158件、台灣則有170件、香港29件、新加坡3件。相較前屆總數194件,今年的總數成長接近2倍,而中國本身的參件數已接近前屆的總數。
得獎人及評審團合影。
▉參賽數量爆增,質量未相對提升
今年評審團主要關注的部分在於:兒童特質如何在書中展現,以及文字與圖像關係如何搭配、圖像語言與編排設計,最重要的則是創意。評審團主席柯倩華指出,出版數量的增加超過了質量的提升,在嚴格的檢視下,大多數作品主要的問題是:整體完成度不夠、兒童觀認識不清楚、了無新意。有不少作品以傳統民俗為題材,很可惜沒有兒童的視角,又缺乏有效的創意,華麗的文化材料很可能只是機械性地再複製,缺少了真實的文學內涵或生命情味。
柯倩華指出,很多作品書寫童年回憶,雖然個人的回憶和民族的回憶都很寶貴,但如果沒有與現代兒童讀者溝通的角度和語言,又缺乏高明的手法,就只是成年人的自言自語。而有些作品取材社會關懷的議題,例如特殊兒童、環保、老年、反戰等,立意良善,但若沒有適當掌握兒童視角的敘述觀點以及圖畫書語法,也容易有主題先行的問題。此外,多位評委則特別提醒出版社,留意「編輯」對於圖畫書的重要性,例如字體、文字擺放的位置、開本、版式等,都會影響閱讀及整體的美感。
與書獎頒獎典禮同時舉行的華文圖畫書論壇,本屆的主題是「童年無限」,主辦單位邀請到2017-2019英國兒童文學桂冠作家柴爾德,擔任頒獎及主講嘉賓。柴爾德的作品「查理與蘿拉系列」深受台灣讀者喜愛,她拿下英國最重要圖畫書獎項凱特格林納威大獎的作品《我絕對絕對不吃蕃茄》,更是所有家長對付挑食孩子的絕佳武器。
知名英國童書作家蘿倫.柴爾德擔任頒獎人並發表演講。
柴爾德以親筆簽名畫向Openbook讀者問好。
▉台灣作品獲國際評審驚豔讚賞
典禮上,柴爾德以「童書寫作與閱讀的魅力」為題,現場演示她如何操作不同素材的拼貼,簡單卻奇幻的效果,令場上與會者讚嘆連連。她更分享道,自己小時候看過一幅海洋中有鯊魚的圖片,從此對下海游泳感到謹慎,所以她非常相信圖像的力量。
本屆獲獎的台灣作品中,柴爾德對林柏廷的《一起去動物園》非常驚艷。本書描繪姐姐陪伴重病的弟弟,在蒼白的病房中,藉由想像各種動物展現童稚繽紛。她指出:「這本書寫作的主題非常困難,即使在英國,我們也避免創作這樣主題的作品,因為難度真的很高。而這本書卻非常非常美麗,且結局的模糊性更是相當有力量,讓人非常感動。」柴爾德同時也讚賞劉旭恭的《車票去哪裡了?》,直言這部作品很多地方讓她非常愉快,從頭笑到尾,彷彿與書中的巴士一同享受了一段美好的旅程。
《一起去動物園》作者林柏廷(左)及遠流出版主編張詩薇上台領獎。
《車票去哪裡了?》作者劉旭恭(右二)及小天下總編輯李黨(右一)接受頒獎。
【延伸閱讀】劉旭恭用清澈的眼光,捕捉生動的兒童世界
本屆大獎得主《外婆家的馬》作者謝華帶著她的孫子一同出席領獎,發表得獎感言時,謝華表示,與孩子共處的時光是她的靈感來源,書中的橋段,也真實發生在她自己家中。本書繪者黃麗則分享了她創作的心得,她認為圖畫書創作者必須搭建一個通道,讓讀者一步步感受到這個世界。在圖像和文字搭配與分工的訣竅上,她則分享:敘述性的內容(如顏色、場景)應該交給圖像,文字則多數可能是對話,至於內心世界,則更常透過圖像來表現。
大獎得主《外婆家的馬》作者謝華帶著孫子一同出席領獎
▉台灣圖畫作家創意豐沛,中國插畫能力非常高明
民族元素是中國繪本創作經常援用的主題,這點也數次在本屆會議中被提及。然而,今年的創作者和評委都更著重在討論圖畫書的基本語言(而非民族元素),例如如何構圖、如何說故事、進行文化素材的轉化,都是本屆會議的重心。
評委姬炤華也指出,好的插畫並不等於好的圖畫書,後者對書籍的形式與圖像/文字的結合有更多的思考。另有評委指出,中國作品的插畫能力大多非常高明,但對圖畫書的語言卻不夠成熟;相對而言,台灣的圖畫作家創意豐沛,但插畫的基本功則可能不及中國圖畫作家。
在文字作者與插圖畫家的合作方面,今年首獎得主《外婆家的馬》作者謝華和繪者黃麗,經過長年累月的田調和溝通,最終成就了一部極精彩的作品。柯倩華指出,文字與圖像的結合有很多不同的合作可能,過去常發生作家和畫家在合作上互相干預的問題,所以,成熟編輯的援助與介入,也是相當關鍵且應該被重視之處。
第6屆豐子愷書獎評審委員會是由中國、台灣、美國及英國的專家組成,涵蓋領域包括幼兒發展與教育、藝術、圖畫書創作、兒童文學評論等。成員包括:評委會主席及童書評論家柯倩華、兒童文學理論家兼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方衛平、寧波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陳恩黎、畫家及閱讀推廣人姬炤華、圖畫書作家及評論家徐素霞、英藉華裔插畫家蘇美璐,及幼兒教育專家李坤珊。●
▇童書的技藝,完整報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