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讀者》負起重擔的人,請別忘了休息一會兒:Suming舒米恩今年最喜歡的10本書

阿美族歌手舒米恩(Suming Rupi)是近年原住民文化十分重要的偶像與推介者,雖然自2014年後未曾再推出新專輯,但他持續創作不輟,投身製作電影與戲劇的配樂。2015年以《太陽的孩子》主題曲〈不要放棄〉獲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隔年再獲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2017年他更獲頒總統文化獎的青年創意獎。

這些年,無論音樂事業或原住民文化的保存,舒米恩都一肩扛起。年屆不惑,他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倚靠他的夥伴,在這樣的蛻變之路,他如何保持熱情和赤子之心呢?

「很多事情,只有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可以做!」舒米恩興奮地說。他是第一個以原住民語做電音創作的歌手 ,因為有感於部落的後輩越來越少出現在傳統活動中,而且都喜歡聽Kpop,他責備也不是,鼓勵也不是,於是決定開始創作電音,讓部落的孩子可以用族裡的音樂唱歌跳舞。

「過去樂在其中,自己喜歡就喜歡,現在是要對很多人負責。」他說。尤其原住民文化的交流部分,因為祭典活動都牽涉到時間,錯過就沒有了,所以很多知識、歷史都要趕快做功課。

念書時,舒米恩最喜歡地理,尤其是世界地理。他喜歡看書上不同國家的照片,想像世界各地的文化,心裡也想飛去不同國家。長大後,不知是否算是美夢成真,他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邀請,光是今(2018)年11月就去了日本和美國,忙著和不同音樂人交流。他觀察不同國家的音樂形式、文創機制,也邀請國外的音樂人來台東都蘭交流,將大量精力投注在部落的建設。

「雖然現在資訊爆炸,但原住民的青年要從哪裡得到部落文化的訊息?還是只有豐年祭而已。這提醒我,社會處境變化得太快,很難用以前的方法與經驗繼續走下去,我們要找到新的方式。」走過這麼多不同國家,舒米恩認為:「文化是流動的,人需要通過歷史去了解過去,才能對未來有新的掌握。我們要在這個當下,去做那些未來想要的事情。」

dsc02816-bian_ji_suo_.jpg

最近舒米恩忙著新專輯,思考新的音樂走向,也忙著為都蘭部落的阿米斯音樂節做新的音樂策展、尋找場地等等。我們請他推薦一本最近正在讀的書,他拿出了《最高休息法 》(悅知文化),看來他實在是累壞了。

他說:「有時候身體吃不消,我以為睡一覺就會好了,但沒有。這本書教人冥想——怎麼會這樣,我以為是睡覺!它寫到可以選擇或坐或躺,感受你的身體,感受腳趾,感受呼吸,聆聽你的心跳。」

這本書是他在桃園機場買的。舒米恩大部分的書都購自機場,長途旅行的過程中,他喜歡讀書,尤其喜歡圖像較多的書。他最近買了《這不是我們做事的方法!》(聯經)、《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如果出版),這些管理學的工具書裡面有不少圖像,他讀起來很順暢。這些書反映了他這些年人生的改變:「我最近在學怎樣不讓所有光芒聚焦到我身上,讓其他夥伴的辛苦被看見。」閱讀,經常陪伴我們面對人生的成長與改變。

問他面對人生的忙碌和重擔,如何保持初衷?舒米恩突然提起父親。二十多歲時,他到台北當音響學徒,每個月領1萬6000元,和月薪9000的妹妹共租每月1萬1000元的房子,生活過得苦哈哈。那時父親總要當他去當職業軍人,剪貼相關廣告放在他桌上、枕上,提醒他負起家庭的責任,快點賺錢。山窮水盡的某日,父親正好北上,妹妹要他跟父親借錢,他只好開口要了6000元。「那天一直覺得好悶,早知道就叫妹妹去借了。」他說。後來困頓時,他常常想起那6000元和當天的苦悶,是激勵也是提醒自己要負起責任。

舒米恩的音樂工作一直不被父親認同,甚至當他第一次拿下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打電話回家報喜訊時,父親也表示那是電影的獎項,不是音樂的。這幾年他發起並推動阿米斯音樂節,父親甚少表露認同。但隨著音樂節順利舉辦了好幾屆,獲得廣大的回響,連父親的友人都十分喜歡,紛紛表示很喜歡這個音樂節,父親也才流露了欣喜之情。

回想和妹妹在台北打拚的日子,最高級的享受就是去吃一頓吉野家,常常買便利商店的紅茶和蛋捲假裝吃貴婦下午茶。談起這些窮困往事,舒米恩卻笑得燦爛,彷彿那也是記憶中十分美好的一部份。

如何保持初衷?「不要放棄,」他說。這也是《太陽的孩子》主題曲的歌名。然而路上可能荊棘與艱難,也請別忘了閉眼休息一會兒,因為路總還長。

▇Suming舒米恩的10本2018年度好書

zi_ji_de_shu_.jpg

  • 《這不是我們做事的方法!:組織的興起、殞落,再崛起》,約翰・科特、赫爾格・拉斯格博著,許芳菊譯,聯經出版【內容簡介➤
  • 《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行為科學教你把身邊的腦殘變幹才》,石田淳著,孫玉珍譯,如果出版【內容簡介➤
  • 《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 我和我的那些都蘭兄弟們》,蔡政良著,玉山社【內容簡介➤
  • 《台灣你好本子》,青木由香著,黃碧君譯,大塊文化【內容簡介➤
  • 《祕密》,朗達.拜恩著,謝明憲譯,方智文化【內容簡介➤
  • 《最初》,Suming舒米恩、游文興著,黃海蒂繪【內容簡介➤
  • 《就這樣我們一起慢慢長大:都蘭部落青年成長史》,蔡政良、羅素玫主編,台東縣阿度蘭阿美斯文化推進協會【內容簡介➤
  • 《最高休息法》,久賀谷亮著,陳亦苓譯,悅知文化【內容簡介➤
  • 《小鏡頭外的大世界:伊斯特凡.曼艾繪本作品集 》 ,伊斯特凡.曼艾著,青林國際【內容簡介➤
  • 《阿甘正傳》,溫斯頓‧葛魯姆著,李函譯,避風港文化【內容簡介➤


▇2018Openbook好書獎

▇來看看超過300位讀者的年度好書吧!

46525834_494388017636101_5109323950366654464_n_0.jpg

▇得獎好書,各大網路與實體書店熱烈推廣中

he_jia_ren_.jpg

hui_xiong_ai_du_shu_.jpg

readmoo.jpg

du_ce_2.png

san_min_shu_ju_.jpg

you_shan_shu_ye_he_zuo_she_.jpg

jin_shi_tang_.jpg

shu_lin_shu_dian_.jpg

bo_ke_lai_.jpg

cheng_pin_.jpg

131105momo_logobiao_zhun_zu_he_-heng_shi__0.png

 

指導單位:wen_hua_bu__0.jpg  

主辦單位:openbook.jpg

贊助:

yu_cai_yu_hui_.jpg

xie_xu_ying_2.jpg

hong_jian_quan_2.jpg

合作夥伴:

go92_0.png wen_xun__0.jpg gao_chuan_zhen_.jpg guo_tu_logo.png
xin_bei_shi_tu_logo.jpg zhi_sheng_logo_0.jpg

zhou_kan_bian_ji__0.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11-28 13:56
OB短評》#143 點亮世界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21通電話

阿兵哥的深夜求救
陳碧娥、李儒林著,玉山社,380元
推薦原因: 議   益  
2018年起,台灣確定實施完全募兵制,服役歷史似乎走向了新的一頁,然而要建立新的軍隊文化,過去的陰暗不能被輕易忘記。書中所載徵兵制時代的軍中人權事件並非單一孤例,顯現了在封閉環境下的人性扭曲面,唯有正視這些扭曲,加以清除,才能期待募兵制成功的一天。
這本書提醒我們3件事:黃媽媽、黃國章們、軍中人權。這幾年軍中人權雖然有些許改善,卻依然是個深不見底的黑洞,多虧了黃國章們的犧牲與黃媽媽們的奔走,才讓黑洞透出了一線曙光。然而這道微光終究還是太暗淡了,在戰場和軍隊中談人權,本質上就是一件吊詭的事。
軍警體制要求的絕對服從,加上相對封閉保守的風氣,讓當過兵的人戲稱軍中是陰間,軍外的世界是陽間。高壓封閉的環境,也特別容易藏著魑魅魍魎。21通電話的緣起,是心碎的母親挺身斬除魑魅魍魎,期望不再有別的母親同她一般心碎。21篇軍中人權案例,有時難免會有重複的文字情節,但書寫這些真實案例的背後意義,在於提醒我們,這類傳統服從制度的職業環境,該怎麼與時俱進,也讓我們思索當職業精神與人權產生衝突時,到底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還是只是黑暗人性中,凌駕操弄的權力慾?【內容簡介

百年降生

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著,聯經出版公司,4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文   樂   獨 
依計畫集體書寫的模式,是當下不能逃避的寫作現實。如何不受模式的先天架構侷限,從中挖掘、開展出創作的能量和美學空間,對現實中闖蕩的各路人馬是一大考驗。本書從專欄到成書,成功駕御模式並找出新意,一方面交代過去,也以書寫的體例和形式體現著當下。全書架構了不錯的入門踏腳石,雖然書寫對象的挑選見仁見智,但文筆和所做的基本功課十足,是不錯的參考文本。
由80世代的寫手們回顧上個世紀的台灣文學,這本執行漂亮、處處亮眼的合集,絕對有其宣示性意義,編輯統整也值得好幾個讚。吹毛求疵的話,作者群個別才氣各自奔放,整體風格似乎還可以更統一些。而篇章構成還是既有的文學史格局,諸如瓊瑤、三毛這樣的作家幾乎不入法眼,略為保守了些。【內容簡介

盛會不歇

最屈辱的年代、最璀璨的時光,納粹統治下的巴黎文化生活
And the Show Went On : Cultural Life in Nazi-Occupied Paris
艾倫.萊丁(Alan Riding)著,莊仲黎譯,麥田出版,6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有一種人,叫法國人。即使言論管制,還是要在創作中見縫插針,即使被威脅,也要以才華說出想說的話,以不同視角鳴放聲音。巴黎終究還是有底氣的,就算納粹來了,依然馬照跑,舞照跳,畢竟直挺挺的普魯士軍官也吃這一套……這樣的題材精彩可期,作者地毯式的蒐羅和藴藉的鋪陳,更讓這時候的巴黎備增異彩,神魔過招,各顯神通,晃晃內含光。
不論中外,史學界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研究,近年逐漸從充滿國族激情的前線戰場,轉向大後方的平民日常。撇去大我的對立,每個小我的生命都努力找出安穩的可能,甚至還交織出更勝過去的光彩。重新理解這些被國族意識污名化的過去,不只填補歷史,也更理解人性。作者架構的能力極為優秀,幽默但不刻薄,有點微酸,但不失對生命的尊重。【內容簡介

被誤解的台灣古地圖

用100+幅世界古地圖,破解12~18世紀台灣地理懸案&歷史謎題
陸傳傑著,野人文化,88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議   樂   獨   益  
精美華麗的古地圖集出版品中的常勝軍,鑑賞裝飾兩相宜,若再加上選材特殊,觀點獨到,就可以拿來當傳家之寶了。眼前的這本地圖集,這些優點通通打勾,又還是MIT, MIT, MIT!這本國產書很可以拿到國際上去跟人家較勁了。
贈品海報質感細緻,書中蒐羅的各式台灣古地圖更有誠意,是難得出現在書市裡的逸品,走一個誠懇實在,毫不唬哢的路子。即使對書中的台灣歷史沒興趣,光是一幅幅精彩地圖和附贈的海報,便值回票價。
作者以古地圖為主軸,再辨析出入謬誤,佐證史料與論點。裝幀與文字相映成輝,書價還很實在,單純翻圖都開心,不收就傻了!【內容簡介

一種尺寸不能適合所有人

拒絕不當設計,察覺日常用品與空間規畫中隱含的偏見與危機
Defined by Design: The Surprising Power of Hidden Gender, Age, and Body Bias in Everyday Products and Places
凱瑟琳.安東尼(Kathryn H. Anthony)著,方祖芳譯,遠流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獨   益  
魔鬼真的藏在細節裡。這本書讓人看到所有的產品設計都有預設,說穿了就是偏見,對某些族群來說未必是真便利。無心的漠視正是最容易的歧視,如果人類演進的方向是尊重多元,書中的內容就該是常識。
真正可怕的歧視,不在於公開的言說,而在於完全無心的忽視,前者還能辨別敵友,進行爭辯或對抗,後者則在不知不覺中徹底漠視對方的存在,甚至強化了歧視的既有結構。本書不僅只是討論空間的案例,更是要提醒:不管是現實或在我們心底,歧視無所不在。
本書提出了各種常被忽視的小處。作者讓我們明白,空間即政治主張,生活用品更是政治,連玩具也是政治。重新理解什麼是不便,怎麼做才不會傷及他人的尊嚴與權利,有省思才有進步的可能。【內容簡介

不眠之城

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
Insomniac City: New York, Oliver, and Me
比爾.海耶斯(Bill Hayes)著,鄧伯宸譯,心靈工坊,55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這本熊熊的老壯之愛真是美好得令人動容,薩克斯的光環是其一,作者的心路輾轉是其二,紐約的街頭人情是其三,執子之手、陪到盡頭的深情是其四至其十。
像是長在乾淨深山,生在峭壁上的野花般純粹恬靜的故事,竟然出落在紐約這樣的都市裡。作者文字帶詩意,攝影更是。訴盡千言萬語的靜默,都裝幀成了一個讓人不願醒來的夢。
奧立佛.薩克斯科普寫作的魅力,在於他總能在生硬的知識中,帶入細膩的人性曲折。他也不吝將自己的私密公開,拉近人們和科學之間的距離。本書來自他戀人的觀察,有暮年之愛的優雅和傷感,是跨越性向,屬於普世的溫暖和動人。【內容簡介

特斯拉

點亮現代世界的傳奇
Lightning Strikes: Timeless Lessons in Creativity from the Life and Work of Nikola Tesla
約翰.瓦希克(John F. Wasik)著,林東翰譯,行路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交流電之父」特斯拉在21世紀捲土重來,大概是當年誰都沒料到的事。他一生勇於追夢,讓想像力無限延伸。這本傳記淺顯易懂,沒什麼高深的扭捏作態,甚至還直接條列,看似違反了所有品味或好壞的標準,但這或許是最適合特斯拉人生的形式。
特斯拉活著的時候,並未得到足以匹配他個人才華的榮耀,如今眾人還給他遲到的公道。作者按部就班拆解特斯拉的生活與志業,清楚明瞭且節奏明快,是一本少年成年人都能輕鬆閱讀的書籍。
新世紀以來的特斯拉熱有幾個原因,一是他的發明頭腦,二是資源共享觀,三是他的謎樣人生。這本簡明流暢的傳記都照顧到了,可惜的是每章末的勵志篇,怎麼又變成看魚的蔣中正了!字句太過心靈成長小語,是流暢故事裡的雜音。趕緊去google一下特斯拉和外星人吧。【內容簡介

解讀民粹主義

What Is Populism?
揚-威爾納.穆勒(Jan-Werner Müller)著,林麗雪譯,時報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實 
「民粹主義」近年成了很好扣上的帽子,戴上的人彷彿枷鎖上身,難以洗清被潑的污水。民粹是個剪不斷、理還亂的現象,和民主更是糾纏不清。作者劃下了清楚的分界和定義,毫不模糊客氣。析理清楚,比對美國、歐陸、拉美之間的異同,得出幾個簡易判別民粹的特質——這樣的簡易並不簡單,面對民粹這股硬拗的負能量,是不能思辨過度的。書中也提供與真.民粹主義者該如何溝通的撇步,雖然不保證每發必中,至少得以展現所謂的風度。
本書無意在哲學或歷史中糾葛,而是直指當下民粹主義的特徵,並貼心歸納成數項要點,要人人銘記心頭。雖然有點簡化,然而切身、現實的指涉和連結,或許比在學理中打迷糊仗來得有意義。【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現場》把好的內容,用對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李取中、蕭宇辰對談

社群媒體盛行的時代,知識與書籍的來源及定義已與過往大不相同,閱讀的形式也更加多元開放。從紙媒到網媒,從個人網誌到社群媒體,內容生產者如何取材?選擇用什麼形式和手法與讀者溝通?「2018Openbook好書獎」暖身系列第二場講座,邀請李取中與蕭宇辰對談。

曾在網路產業工作十餘年的李取中,2010年創辦《大誌》雜誌,對台灣社群文化造成巨大衝擊,改寫一般人對公益救濟及社會企業的認知。去(2017)年他再度籌辦《The Affairs 週刊編集》,以「7年創刊2紙媒」受到各方矚目。

火紅網路新媒體《台灣吧》的共同創辦人蕭宇辰,同時也是《說書》網站的經營管理團隊。旗下媒體新穎的表現形式和普及化的內容,深受年輕讀者歡迎。在進入網路經營前,他的身分是歷史教師。

紙媒/網媒,這場座談中兩人對於內容產業的現況及經營,有深刻的體驗分享及精彩對談,本文是其摘要紀錄。

  • 講題:內容的形狀:從紙媒到網媒再到紙媒
  • 講者:李取中(《大誌》、《The Affairs週刊編集》創辦人)、蕭宇辰(《台灣吧》創辦人)

▉昔日:人生是從誤打誤撞走過來

李取中看著隔一步就是台下讀者的現場,露出微笑,嗓音堅定而溫暖:「這樣的距離感覺很親密,我們今天就舒服地聊聊天吧。」他先介紹自己在成為紙媒人以前的經歷,原來就讀東海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很是茫然,有感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此決定先簽下軍中志願役,再逐步摸索未知的人生。李取中當了三年半的職業軍人,最後以連長的位階退伍。

其後,他在青輔會(全名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現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課程,學習各種電腦技能,如Office、Photoshop。再以結業作品,亦即點擊後、畫面能夠凸起或凹落的數位內容,到精誠資訊應徵。李取中說:「那是1997年的事,當天面試,隔天上班。然後,我就成為奇摩站(KIMO,台灣第一個入口網站)的創始員工之一,負責新聞頻道的編集。其實說穿了,就是有個機會來到眼前,誤打誤撞也就進入網路產業。」

李取中就此開展他的職場人生,包含各種網路應用的規劃、平台與介面的設計等等,最後他在樂多(roodo)服務,負責《樂多新文創》,當時有100多位的外稿撰寫者,提供各種各樣的閱讀內容,並且獲得金手指網路獎。他說:「網路產業、網路新媒體的工作,讓我對『閱讀的形式』這件事,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同時也更能確實掌握到網媒與紙媒彼此之間的差異。」

充滿幹勁與使命感的蕭宇辰,至今有8年的職業生涯,前3、4年都是歷史教師。「我中學時期就對歷史特別感興趣,尤其是三國歷史,也喜歡打電動,比如光榮的《三國志》系列,或是看橫山光輝漫畫《三國志》。那些《三國志》其實比較接近虛構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而不是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後來他選了文組,到台大歷史系就讀,又想著要把歷史當飯吃,那就選修教育學程,以後想當歷史老師。

「但真的是很痛苦的經驗啦。」蕭宇辰很坦白地講:「先是當半年的無薪老師,而後就是南北奔逃啊,因為高中都是獨招,所以我也當了一陣子流浪教師,哪裡有職缺,就去哪裡面試。」

蕭宇辰後來還是幸運的成為歷史教師。在教育現場的他,2013年時其任職的學校開啟透過平板教育的計畫,他也參與其中。蕭宇辰笑著說:「我也是誤打誤撞啦,因為跟著一群大學教授做比較有趣的教育內容,就一頭栽進來數位的世界。」也因此,他對教育、知識傳播的形式,就有了更多的想像,而不僅僅是侷限封閉於紙張、黑板與學校內部,並種下日後踏入網路新媒體世界的可能。

zhu_tu_2.jpg

▉此時此地:踩在知識與娛樂的中間

講起創辦《大誌》的契機,李取中說:「那時候有本現在已經停刊很久的雜誌叫《2535》,有一期在介紹2003年創刊日本的《大誌》,他們是跟1991年創辦的英國《大誌》取得授權。當時,我對雜誌作為社會企業,留下深刻印象。」

人生似乎總是不斷地探尋與思索的李取中講述:「人的存在,因為大量聚集,產生社會,也就有許多關係產生,而後更會有各種義務、責任與道德。但有些人就是怎麼樣都沒辦法適應社會。我在想,為什麼我們要譴責不想、不能工作的人呢?」一直覺得做一本雜誌這件事太有吸引力的李取中,決定向英國方爭取授權,在台灣創辦讓街友販售的《大誌》。

「我覺得不管是哪一種媒體,最難的都是把想要傳達的議題,拓展到更大的族群,而不是原來的圈子。我們的同溫層都很厚,所以你壓根不用奮力去說服無須說服的人,他們本來就知道你想要傳達的事。大聲疾呼是沒有用的,有時反而變成阻礙。」李取中做每一期《大誌》都期許能夠帶來新的眼光,讓人去思考曾經看過、但未有深入思維的議題。他相信:「人是有共通性的,不因語言、文化等等有隔閡。我以為無法傳遞,可能是挖得不夠深入的緣故,一旦你能鑽進背後真正的核心,它一定具有感染力。」

李取中聲色平和地說:「這就是我們在做的努力,必須讓其他原本對此不感興趣或一無所知的人,也有扣合感,這才是媒體的最大挑戰。是以,《大誌》內容,比如環保、性別等議題,其實都偏重,但一般人對它的感覺,反倒是比較輕的。」


li_qu_zhong_.jpg

《大誌》雜誌創辦人李取中

蕭宇辰很感同身受,「不是常有觀眾說,媒體充滿腥羶色嗎?而媒體就會說,是觀眾愛看的緣故。但媒體應該先自我反省吧。難道沒有辦法做出把好的內容用對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的東西嗎?」

他跟其他三名伙伴開始做具有知識性內容的影片,起初並沒有預料到會怎麼樣,只是單純的想要嘗試。後來獲得廣大迴響後,蕭宇辰反倒非常的驚訝:「原來是有需求的,並不是像大家以為的那樣,沒有人想看。對啊,就像我因為充滿娛樂性的歷史小說、漫畫或遊戲,成為鑰匙,而讓我一腳踏入歷史的領域。你得用別的方法與角度去做,更靈活更生動。」

其後,蕭宇辰與伙伴共同創辦《台灣吧》,而要組織化這件事,就勢必要拋棄歷史教師的安穩生活。「這也不是有沒有勇氣的問題,畢竟,如果《台灣吧》失敗,學校還是一直在那裡,我還可以回去。當時,我就是想做一個沒有遺憾的選擇。」

「同時,我也開始在思考,歷史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可以容許歷史的虛構裡,有多少程度的失真?」這對後來《台灣吧》的走向,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蕭宇辰將《台灣吧》定位於教育型新媒體,他說:「我們必須踩在娛樂與知識的中間,讓觀眾自取所需。」所以,《台灣吧》有黑啤與啤下組織(包含黃紹、白米、藍地、紅瑰)等深切與台灣意象結合的符號卡漫人物,也有各種承載剖析、論述與事實的數位內容。

蕭宇辰又更進一步說明:「為什麼是吧(Bar)呢?我們想把知識帶進娛樂場所,也就是顛覆大家對知識交換空間的定見。知識在酒吧裡就不能傳播嗎?應該要先貼近一般人,接近大家,才有可能偷渡真正想說、重要的事吧。」

但他隨後也分享一樁趣事,「我們成立《台灣吧》後,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他們說要訂位,兩個人。當下,我真的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說明,我們的吧,不是他以為的那個吧。」遂引起哄堂大笑。

▉未來:讓需求持續累積,讓媒體被人們重新信任

《大誌》的銷售、經營與讀者群穩定後,李取中又想著要做更為全面發展的媒體,「《大誌》終究是有不足的,因為想要讓街友實地販售,它沒有數位版本,傳播性自然不夠。但我又不想要破壞目前《大誌》的完成樣貌。畢竟它已經是一本即使不容易買到、但每期都大概能賣出3、4萬本的雜誌。所以,我就想做《週刊編集》,完成我對媒體的想像。」

2017年6月至今,李取中自言1月1期的《週刊編集》,眼下還是在初步的階段,現在所展示的報紙型態,只是其中的一種,日後也會推展網路數位版本,甚至達到2週1期、1週1期的出刊量,「主要是,現在大部分人對媒體都失去信賴感。媒體在當代的失能失效,是有滿大問題,後面有太多力量介入。我很想透過《週刊編集》去挑戰媒體的現況,重建人們對媒體的信任度。」


xiao_yu_chen_.jpg

《台灣吧》創辦人蕭宇辰

蕭宇辰除經營《台灣吧》,目前也擔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的管理階層,「網路新媒體其實很容易吃土的產業。」台下笑聲不絕。蕭宇辰繼續說:「我其實沒有那麼貪心,什麼都要沾都要碰,只是《故事》那邊大多是歷史系老師、學生,他們很浪漫,對歷史有熱情,但不知道怎麼管理團隊跟經營。我是去救火的,《故事》真的是很好的概念,是有機會發展起來的,不能不管它。」

再加上,《台灣吧》建立一套工作模式,財務也算穩定,所以蕭宇辰才能夠兩頭燒。他笑說:「但把自己當兩個人用,一直損耗生命也是不行的,我並沒有打算長期這樣下去,希望慢慢能夠找出方法解決。」

蕭宇辰另外又提到《故事》接受台灣歷史博物館的委託,製作該館期刊《觀.台灣》,踏出從網媒伸入紙媒的第一步:「大家對政府型期刊的印象,應該都會是單調、偏硬吧?但我們做《觀.台灣》就存著顛覆這種想像的企圖,想讓它變得更有趣。」

▉推薦:《非虛構寫作指南》、《白鯨記》、《地圖之外》、《圖外之地》

李取中最近喜歡的讀物,是威廉.金瑟(William Zinsser)《非虛構寫作指南:從構思、下筆到寫出風格,橫跨兩世紀,影響百萬人的寫作聖經》(臉譜出版):「描述真實的文字能力,表達對世界的看法,都很好,也可能是現在寫作者缺乏的。」

另外,他也推薦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經典名著《白鯨記》:「即使現在讀來,關於人的本質,對體制的批判,以及所有權概念的質疑,依然都教人信服。其實,只要能刺激人思考的書,讓人對現代世界與社會有所省思,都很值得去讀。」

蕭宇辰則是推薦阿拉史泰爾.邦尼特(Alastair Bonnett)的《地圖之外:47個被地圖遺忘的地方,真實世界的另一個面貌》(臉譜出版),以及續作《圖外之地:39個從地圖上逃逸的地理異數,一場新烏托邦的世界探尋》(臉譜出版):「這是一本打破我的想像的地理書,除了透過段落小故事,進行奇特地理現象的描寫,很符合現代人零碎時間的閱讀習慣外,還顯示出我們對地理學知識的缺乏,包含直至2012年為止,有一座並不存在的島嶼,還普遍被人們以為存在。讀完會讓人反思,究竟知識的建構與確立,是不是真的永遠顛撲不倒?」

wei_tu__4.jpg


▇2018Openbook好書獎

▇來看看超過300位讀者的年度好書吧!

46525834_494388017636101_5109323950366654464_n_0.jpg

▇得獎好書,各大網路與實體書店熱烈推廣中

he_jia_ren_.jpg

hui_xiong_ai_du_shu_.jpg

readmoo.jpg

du_ce_2.png

san_min_shu_ju_.jpg

you_shan_shu_ye_he_zuo_she_.jpg

jin_shi_tang_.jpg

shu_lin_shu_dian_.jpg

bo_ke_lai_.jpg

cheng_pin_.jpg

131105momo_logobiao_zhun_zu_he_-heng_shi__0.png

 

指導單位:wen_hua_bu__0.jpg  

主辦單位:openbook.jpg

贊助:

yu_cai_yu_hui_.jpg

xie_xu_ying_2.jpg

hong_jian_quan_2.jpg

合作夥伴:

go92_0.png wen_xun__0.jpg gao_chuan_zhen_.jpg guo_tu_logo.png
xin_bei_shi_tu_logo.jpg zhi_sheng_logo_0.jpg

zhou_kan_bian_ji__0.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