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禮物》:一個新的(台灣)文學書寫者/書寫史

《禮物》是一本關於「寫」與「被寫」的小說,這意謂著當讀者翻開本書封面之後,書裡的每一字句、人物與情節都首先是以小說形式在深究「何謂小說書寫?」的文學存有論。

這樣的小說對許多人而言其實是一本「偽小說」,因為作者並不真心想回應讀者對小說的傳統期待,以珠玉之詞如簧之舌源源吐出峰回路轉的故事巢城。《禮物》裡的4個角色,他們執拗地辯詰著什麼是書寫,在讀書會、性愛、日記、閱讀筆記與小說殘稿之間的真正主角其實是「書寫」,彷彿面對著一個古典的申論題:「試以小說來辯證何謂小說」,只是即使行文中飽含機鋒與辯證,真正的賭局並不在此,而是下注在必須出現兩次的名詞「小說」。

這樣的小說不論主角出現在現代或中世紀,在火星或台灣,都從事著一種「迴返自身」的徒勞工作:小說是什麼,正是小說必須出發去尋覓之物。在重新尋獲這個答案之前,一切書寫出來的字句都可能不是小說,都還未是小說,而只能是「小說的準備」。小說的存有意義必須被小說家重新誕生下來,小說家唯一能使用的方法卻又只能「寫小說」。工具與目的於是不幸地合而為一,終點等於起點,一切都不再理所當然,模仿絕對不可能,因為小說的傳統是「新」本身。

這樣「準備寫小說的小說」最有名的例子,是普魯斯特厚達二千餘頁的《追憶逝水年華》。每一本小說至少一開始都尋覓一個文學書寫的起點,只是在書寫的平面上,一切都只是幻象與虛構,可以無窮攤展,亦可以瞬間歸零,無來也無去,無代誌。各種可能的世界從這個零暴長而出,只因為閱讀與書寫,我們因此能一再地重組我們對世界的知覺,賦予生命一種系譜學式的價值重估,無窮地豐富了我們自身的多元可能性。

這便是與當代書寫不可分離的「強虛構小說」,「直到虛構了小說本身的體裁、文學與語言的小說。」朱嘉漢這麼給予定義。

小說存有論的這個嚴苛要求並不是新的小說手法,但絕對是個難題,不論是對於作者或讀者(即使是作者所假設的讀者),都必須有再觸及「認識界線」的必要準備與勇氣。

朱嘉漢打算以他的第一本小說《禮物》直面對決這個難題。

小說裡的4個人物在巨大而封閉的巴黎,以各種方式對話與書寫,這座觀光之城最終成為埋藏於大腦深處的多重迷宮與密室。年輕的台灣小說家與博士生「離散」來此,力抗各種書寫的誘惑與困局,huis clos(無出口)卻又嚴肅召喚著巴特、莒哈斯、普魯斯特、巴塔伊、布朗肖、牟斯等20世紀的法國思想家。

諸神紛至,諸神隕落,《禮物》宛如是法國版的《文藝春秋》。這些當代法國思想的熠熠明星並不只是在小說進行中跑跑龍套,而是構成了《禮物》之所以如此組裝與敘事的真正內核,一個書寫與書寫者的形上學劇場。他們是迫使小說與文學書寫必須一再重置的恐怖條件,而四個尋找書寫意義的小說角色則逐漸將整個巴黎摺疊成思考中的大腦,當代書寫如何可能(與不可能)的判教正如一場抽象風暴在腦核中颳起。

「禮物」是開啟小說的關鍵字之一。對朱嘉漢而言,如果法國經驗是一個饋贈(不只是對台灣的書寫者,而且是所有當代書寫者),那麼這本小說則是由被贈予者所寫成的當代文學見證與「回禮」。

這可以是一種新的「台灣文學」嗎?或者不揣冒昧地問,如果《禮物》贈予了台灣文學(史),那麼將打開何種另類於現在所思、所是與所做的文學視野?將重置什麼文學的全新時間刻度?與或許更重要的,可以迎來何種對當代(台灣)文學的系譜學價值重估?

長久以來,我們嘗試閱讀各種當代小說與當代理論,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我們讀到朱天文將李維史陀、傅柯與巴特入列於《荒人手記》的小說脈絡;張大春將艾可、昆德拉或卡爾維諾羅織入小說節理;邱妙津遠赴巴黎追隨西蘇(Hélène Cixous)並在作品中投射法國思想群像……這些早已具名或隱跡出没於台灣文學作品中的各種當代思想人物,如果不只是蟻附潮流的「炫技」或「抖包袱」,那麼真正的衝擊究竟是什麼?如果我們同意巴迪歐(Alain Badiou)的思想史斷言:20世紀下半葉的法國是接續古希臘與德國觀念論後的第三次哲學時刻,那麼這個當代的思想事件究竟持續與間接地在台灣產生了何等震波?

或許,應該試著這樣思考《禮物》所想傳遞的這個幽微與漫長的訊息,而且,從1930年代風車詩社對當代思想的追尋(超現實主義、立體派……),60年代《現代文學》諸人(白先勇、王文興、陳若㬢……)對現代主義的發揚,這種對「當代」的創造性尋覓在台灣文學史上似乎從未結束,而且總是由每一代作者全面動員之中。

然而,與「當代」或「當代書寫」的恐怖遭逢,我們是否遲到了?一切是否總已經太遲了呢?《禮物》的答案是no。海德格雖以柏拉圖為註腳,卻不會因此「遲到」;波赫士一再援引旦丁與荷馬,反而開創全新的文學版圖。人類文明史的這些禮物「沒有誰給誰,沒有循環。物一直在流動,沒有屬於過誰。」「若有過去,若有回憶,一切都該投入在未來面向親臨的死亡的寫作中。」未來,將臨才是屬於書寫的時間性,而在創造性之前從來不會有遲到的問題,書寫者書寫的永遠是未來的文學(史),一切都正在其新生的萌芽之中。

或許,巴黎或法國思想亦僅只是書寫的一個藉口,只是為了在落筆的每一當下都持存最大的陌異,為了繞經認識與想像的最遠之處迴返。四個尋覓書寫的小說角色在當代思想的無窮縱深中竄高伏低,朱嘉漢彷彿有一只裂開成四瓣的舌頭,天河撩亂地訴說著當今最高妙的書寫「武功」。

書寫最終並不只是為了這個或那個故事,《禮物》以故事的四重奏全心地思考書寫的問題,一種誕生在語言深處的「論述-虛構」(essai-fiction),既同時書寫著包抄當代思想的故事,同時亦是力透當代思想重重迷霧的書寫。

li_wu_.jpg禮物
作者:朱嘉漢
出版:時報出版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朱嘉漢
朱嘉漢,1983年生。台大人類學系學士,法國第五大學社會學碩士。離開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歷史與文明博士班後,曾於Bonheur,Bonne Heure茶沙龍擔任藝文沙龍策劃人,以及逗點學校:「夜讀巴塔耶」系列講座主講人。

專長法國文學研究,評論與創作作品散見《印刻文學生活誌》、《聯合文學雜誌》、《週刊編集》、《文訊》等。長篇小說《禮物》獲國藝會創作獎助。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楊凱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院長)
2018-12-11 11:27
OB短評》#144 誠意堅實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懸崖上的野餐

Picnic at Hanging Rock
瓊恩.琳西(Joan Lindsay)著,易萃雯譯,臉譜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這部半世紀前的謎情經典,今天看來依然教人心馳神蕩:維多利亞式的壓抑、少女的費洛蒙體味、沒有線索的迷離懸案,作者有如上帝般的飄忽視角,朦朧曖昧,輕輕地就讓這個故事成為人生如夢的隱喻。
少女的失蹤看似做為故事的主軸,可實際的重點在於失蹤這件事,敲打了每一位活在故事裡的配角,每一次敲打,都掉出一點碎屑,是階級體制裡的灰暗蠕蟲,又有禮教與性之間的拉扯痂塊,這些碎屑積沙成塔,到底是失蹤恐怖,還是少女們不想再作少女比較恐怖?然而這些不再出現的少女們,卻又諷刺地永遠以少女的型態,活在人們的記憶裡。懸崖上的野餐,處處埋著暗喻,尋找作者不經意又有意為之的碎片,刺激過癮。
經典的中譯問世,如何安排好的導論呈現經典的當代意義,是考驗出版者的指標。書前的導論已道盡本書的精彩。這部50年前的著作,已成為無數創作參考的原型,不斷被不同世代的大眾文化重新演繹,更驚人的是,現實世界裡也不時看到類似事件反覆出現。開放結局的故事,竟成為一則橫跨虛構和真實世界的預言書。【內容簡介

貪吃女王

從飲食看英國女王的生活、國事、外交與皇室祕辛
The Greedy Queen: Eating with Victoria
安妮.格雷(Annie Gray)著,祁怡瑋譯,麥田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實   樂   獨 
原文書名叫《貪婪女王》,也許更好也更露骨:書的賣點雖是吃,不過也看得出這位身形嬌小壯實的女王,於公於私都有虎狼之氣,就算消化不良還是拼命塞,真有海納百川大丈夫的氣魄。她的日月上升合相於雙子,大概也只有這般本質性的好奇、狡辯、見風轉舵和雌雄同體,才撐得起日不落國的偉業。
飲食史是新文化史中重要的一支,台灣學界也紛紛有學者響應,但總失之於嚴肅或流俗兩個極端,尚未交出既有學術深度,又充滿人情趣味的成果。本書是飲食史極佳的示範,從飲食出發,不僅了解維多利亞女王人性的一面,更進一步精準掌握了時代大小事的變化脈動。
看作者寫維多利亞女王,因著愛吃被評論胖瘦,有些心酸又備感欣慰。即使是女王也躲不過被檢視身材的壓力,甚至因為是女王,這些眼光更嚴峻。本書重點當然並不如此膚淺,作者說史的功力如火侯精湛的大廚,燒出噴香的故事,惹出了飢餓的閱讀欲。從食材運送、烹煮方法、廚房設計,架構起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風俗民情,也以此剖析當時的國際情勢,趣極,妙極。書末整理數份食譜,飽讀之外還能飽肚,今天也想來一道女王的晚餐!【內容簡介

本質

超越時代的字體排印學巨匠,1950年代的四堂課
fundamentals: four lectures from the 1950s by the master of timeless typography
艾米爾.魯德(Emil Ruder)著,林欣璇譯, 葉忠宜|卵形繪,臉譜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議   樂   獨 
這本從日本拐過來的瑞士排版美學,自身就是最本質的示範:極簡的字體、清朗的字體空間、不求過份工整的參差行尾,完全沒有時下為了追求美感而妨礙閱讀的over設計。這已經不只是排版美學,而是排版倫理,大編小編們應該仔細參拜一下。
常見設計師朋友喬字體時很是逼瘋自己的節奏,一下拉密一下拉鬆,還要一會站遠處看,一會貼近看,局外人很搞不懂差那一毫髮絲的微距,到底是差在哪裡。而作者以實品展示告訴世人,這樣排到底美在哪。整本書以白為主色,昭顯字體本身線條與字塊結構。略遺憾的是,許多案例較不適合再插入華語翻譯,有時略為突兀,雖然不損及這本著作整體的美。
平面設計的開山祖,藉由文字,超越時空隔閡,親自講授潛藏於平面美學背後的世界。線條和每個空白包含著人類的感知、社會的結構,甚或哲學和美學的根本,有如開悟偈語,靜待有緣人來體悟。【內容簡介

勝算

賭的科學與決策智慧
The Perfect Bet: How Science and Math Are Taking the Luck Out of Gambling
亞當・庫查司基(Adam Kucharski)著,甘錫安譯,行路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獨 
談博弈科學,談到後來卻有點成了博弈心法,乃至於博弈哲學。隨機其實一點都不隨機!運氣與技巧、賭博與投資之間的曖昧關係,被作者拆解得十分通透,立論雖然不見得新穎,卻有種當頭棒喝的頓悟感,賭性堅強的人務必修煉一下。
本書企圖將賽局理論解釋得更透徹,分析人是怎麼做抉擇,又怎麼做判斷。有句流行語是,海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作者看來是希望讀者掌握賭局的數學原理和人性心理,降低運氣的成分比例,當海水退了之後,讀者的褲子都還在。
數學是一種語言,也是今日資訊時代一切運作的基礎,卻同時是多數人聞之色變的妖魔鬼怪。本書經由數學史的回顧,雖然不見得讓人人一夕之間成為數學大師,但至少能理解數學在實務應用上的重要,不再只是考試惱人的學科。【內容簡介

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

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
老人性うつ—— 気づかれない心の病
和田秀樹著,楊詠婷譯,仲間出版,34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失智」這個標籤的確有些負面,醫界目前也在討論是不是該換個名稱。本書提供了更細膩的辨證,不只談到各種失智的亞型,還提醒我們老年憂鬱症這個還沒被重視的課題——別忘了,大部分的疾病,其實都是心因性的。
市面上有許多樂齡保健資訊,關注重點多在關節或肌肉,消化或心血管。相較於生理的照料,關於情緒的就少了許多。樂齡階段其實與狂飆青少年一樣,面對生理與人生重心的重大改變,有許多並不理所當然的關鍵細節。作者整理了日常生活常見的情緒狀況,讓樂齡者本人或者周遭的親友,可以按文索驥,實是居家必備良書。
如同副標所言,老年憂鬱症是難以察覺的心病,究竟是因憂鬱導到諸多身體狀況,還是身體的病痛造成心理的抑鬱,其間的因果或機制,還有待細論。然而,對老人醫護而言,努力保持心情愉快,是超越科學因果的王道,當年輕一代已把身心症狀當作日常的一部分,老人的心理症狀也理當受到去除污名的正視。【內容簡介

沙皇時代

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年史
The Romanovs: 1613-1918
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著,陸大鵬譯,馬可孛羅出版,126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獨 
這兩本磚書光看噸位就知道誠意滿滿、自信十足。20位沙皇的起起落落,在作者的華麗編排之下,由血腥而開明,從昂揚到墮落,幾乎收攝了所有人類的經驗。羅曼諾夫王朝的身影從來不曾如此清晰過,不論你迷的是杜斯妥也夫斯基、史特拉汶斯基還是普丁,這套書都會喚醒你還沒意識到的俄羅斯魂魄。
這套書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河劇。面對龐大的家族與國族的長篇歷史,沒有過人的熱情與耐性是不可能成書的。作者燃燒了熱情與耐性,將篇章整理得清晰有條理,這等奉獻歷史的純愛,讓手上的重量更顯誠意。
作者的寫作功力不用懷疑,和前作《耶路撒冷三千年》相比,本書不管在量或質上都再提升了一等級。羅曼諾夫王朝的歷史本來就龐雜巨大,若無明確問題意識難以聚合,以研究史達林成名的作者,在這兩巨冊中的關注顯而易見。當獨裁已在眼前,我們必須回頭尋找智慧。【內容簡介

絕望的精神史

絶望の精神史
金子光晴(Kaneko Mitsuharu)著,周芷羽譯,麥田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議   樂   獨 
這書其實沒有書名那麼絕望,甚至還有點身心靈:與其不斷地要強、搏取他人的認同,不如擁抱絕望,正視自己的陰影。對自己和自己的文化投以深入而深情的批判,這不正是文人最閃耀的時刻麼?
在春櫻與秋楓的背後,大和民族潛藏的陰暗面,作者都爽快地寫在這本書裡了。說是絕望,但作者不住啼鳴的幹勁倒是活力十足的樣子,不時勸勉同胞別妄自尊大,這種勉力自省的性格,很有日本社會某些令人不解但也值得尊敬的樣子。雖然過了這麼些年,作者的提點,其實放在任何獨尊妄大的國家社會,都很有既視的影子。
當詩人不寫詩,收起浪漫感性,轉而一本正經對整個社會民族進行批判,往往都有深刻犀利的洞見。作者反覆提及的「絕望」,是一切以大我利益為依歸的前提下,小我無處可逃的處境。與日本政治思想大師丸山真男有異曲同工的觀察,甚至點出日後反覆出現於日本文學或思想著作中的關鍵主音。【內容簡介

未來簡史

Une brève histoire de l’avenir
賈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著,林心如譯,避風港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法國知識分子向來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作者學術政壇兩得意,正是功成名就的一位,由他來解析未來趨勢,頗能代表某種歐洲菁英的世界觀——四平八穩的溫良恭儉讓,帶點小小的驚悚。
不論實現的程度與可能性,也不論是否全然掌握所有國際情勢,作者展現的思想獨具風格,是預言也是寓言。只要意指尊大無上的位置,書中的國名也可以代換成任何國家,任何組織,可以是某個顯要或任何一個人。
作者在法國的影響力無需多言,是當今世上少數碩果僅存的全才型知識分子,每一次中譯,不管類型為何,都引起台灣書市一陣矚目。光是對資本主義言簡意賅的回顧,就足見大師功力。未來學或任何對未來的回顧,在準確與否之外,更重要的是促使人們對當下的思索和關注,本書以優美的文筆,做出了最堅實的示範。【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現場》當閱讀走出教室:大安高工閱讀推廣大使參與「2018Openbook好書獎」說書活動紀實

2018年的冬天,由5位大安高工學生組成的團體,獲邀參與一年一度的閱讀盛事——Openbook最佳童書/青少年圖書決選會議,並在2018台灣閱讀節中以「閱讀推廣大使」的身分,透過說故事的方式,為現場的大人小孩介紹年度得獎好書。

▇木棉樹下的悅讀者:大安高工閱讀推廣大使

「圖書館」一直是大安高工的人文重鎮,在這個偏重理工思維的環境中,館內老師長年致力於推廣閱讀,期待能幫助高職學生成為人文與科技兼備的未來人才。

在老師們的積極宣傳之下,每年都會招募到一群有理想與熱情的同學,加入行銷閱讀的行列,他們就是被稱為「木棉樹下的悅讀者」的大安高工閱讀推廣大使。


dsc03555-001suo_.jpg

今年在「2018台灣閱讀節」中擔任「閱讀推廣大使」的大安高工同學,(前排左起)許宸維、王明宇、洪承裕、(後排左起)高齊、陳塏岑。(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青少年眼中的「最佳童書/青少年圖書」

「Openbook好書獎」是閱讀界的年度大事,大安高工師生獲邀在11月9日參與了其中「Openbook最佳童書/青少年圖書」獎項的決選會議,觀摩專業評審如何從一整年的出版作品中,精挑細選出10本值得一再閱讀的好書。

透過評審們的討論,我們瞭解到2018年童書/青少年圖書出版的整體趨勢,也對「好書評選」的意義與功能等議題有更深入的理解。其中,引發同學們最多思辨的話題是:「社會如何定義所謂的『青少年』,而這些被預設為專屬於『青少年』的讀物,是否將『青少年』簡化為某種單一樣態,因而遮掩了部分的真實」。

將12至17歲的人統稱為「青少年」,是一般社會大眾的普遍認知,然而,在同學們看來,國中生與高中生在身、心方面都有極為巨大的差異性,閱讀的深度與廣度也各不相同。許多高中生已經開始思考非常深度的人生課題,倘若青少年讀物仍將「青少年」的閱讀程度設定得很粗淺,將無法滿足這個領域讀者的需求。

據筆者在教學現場的觀察,有不少「青少年」其實讀得多,也讀得廣,但缺乏系統性的閱讀引導與經常性的表達能力訓練,因此無法將所得整理為脈絡分明的文章。這正是學校教育可以著力之處,而像「Openbook好書獎」這樣的得獎書單,則正好可以作為他們在閱讀選擇上的指引。


he_zhao_ok_1.jpg

決選委員與大安高工師生合影,前排左起:董景生、蔡明灑、蘇敬菱、周月英、劉鳳芯、何雲姿;後排左起:洪承裕、高齊、周家嵐、王明宇、許宸維

▇站上舞台才會變優秀

為了讓12月1日的說故事活動有更完美的表現,我們在校內進行為期兩週共三次的密集訓練。前兩次集訓,每位同學要負責導讀兩本得獎好書,在五分鐘內講述該書內容,並且介紹得獎原因。由於同學們大多沒有向陌生人說故事的經驗,Openbook特別在第三次集訓,聘請專業的說故事老師葉嘉青蒞校指導。

在練習的過程中,同學們發現圖像較多的「繪本」與「圖文書」是較容易詮釋的書籍,如:《地球之書》、《左先生與右先生》、《恐龍X光》、《奇妙的海洋滅絕動物繪本圖鑑/奇妙的陸地滅絕動物繪本圖鑑​》等;至於以文字為主的《檸檬圖書館》、《謊言樹》、《弟弟追著恐龍跑》、《值得認識的38個細菌好朋友》等作品,或者由於主題較深,或者由於情節複雜,或者缺乏大量插圖配合閱讀,造成同學們在準備時有些吃力。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我們嘗試自行製作導讀本,輔助同學說故事。經過調整與練習,同學們漸漸都有了「說書人」的架勢,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整呈現書籍內容和特色。「不是優秀的人才能站上舞台,是站上舞台才會變優秀」,這是圖書館一直想傳達給學生的人生理念,每位同學不同的人格特質及魅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排練中漸漸清晰,10本得獎好書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也幫助他們看見新的自己。


img_3055-010suo_.jpg

葉嘉青老師指導同學們把故事說得更動聽。(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dsc03612-004suo_.jpg

高齊同學使用導讀本介紹得獎好書《檸檬圖書館》。(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說繪本:變回「孩子」,一同享受閱讀的樂趣

2018台灣閱讀節在燦爛的冬陽下揭開序幕,我們的閱讀推廣大使團隊從9點開始,進行長達7個小時的說故事活動。當「說故事」從「課堂演練」變成「現場演出」,「從做中學」的教育成果才真正展現出來。

「我的說書雖然不是字字珠璣,但過程卻是異常順利,我想,大概是我把對世界、對周遭的熱情與好奇傳達給小朋友了吧!」當天廣受小朋友歡迎的許宸維同學這樣說。在這次2018台灣閱讀節所有的說故事團隊中,大安高工同學可能是年紀最輕的一群,我們或許沒有非常專業的說故事技巧,但由於和小朋友年齡差距較小,加上同學們熱情和善的人格特質,整個說故事的過程,就好像是家裡的大哥哥與弟弟、妹妹促膝閒談。從小小聽眾閃亮亮的眼神中,我們彷彿看見10本得獎好書為這些小小心靈開了一扇知識之窗。


dsc02802.jpg

許宸維同學用貼近小朋友的語言和極佳的親和力,成功吸引聽眾的目光。(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對說故事的同學而言,這樣的過程則讓他們重新「變回『孩子』,一同享受閱讀本身的樂趣。」同樣深受小朋友歡迎的洪承裕同學說:「這次不僅是由我們帶來有趣的故事,小朋友在聽完後也會回饋他們的想法。有個小朋友就跟我說,我說的《左先生與右先生》就像在變魔術一樣,帶給他無限驚喜」;王明宇同學也說:「我接收到小朋友十分真摯的情感,我羨慕他們的純真,就是因為擁有純真,才會對事物產生好奇;就是因為有純真,才能不怕跌倒的去逐夢;就是因為有純真,才能夠表露出最真實的自我。」「像蛻變的蛹,我們放開自以為的成熟,與小朋友打成一片,原來我也可以笑得很真實。」高齊同學的感觸可視為團隊心得的最佳註腳。


dsc03589-003suo_.jpg

《左先生與右先生》是當天最受歡迎的得獎繪本。(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img_7125.jpg

洪承裕同學介紹《恐龍X光》,小朋友聽得非常專注。(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dsc03561-002suo_.jpg

陳塏岑同學介紹《弟弟追著恐龍跑》。(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意外受歡迎的《安妮日記》

由於多數來聽故事的小朋友年齡層偏低,團隊中途決定採取新的進行方式,讓小朋友從現場10本得獎好書中挑選1本,再由負責的同學說故事給他們聽。原本就很受歡迎的「繪本」類書籍依然是聽眾的首選,但有另一本書,卻是意外成為亮眼的黑馬。

在這次的10本得獎好書中,由愛米粒出版的《安妮日記【漫畫版】》讓說書團隊觀察到非常有趣的現象。校內排練時,同學一直擔心這樣一本「充滿晦澀、緊張、絕望」的經典,是否能引起小朋友的共鳴;但透過同學適時調整導讀方向,再加上本書精彩無比的圖文再創作,《安妮日記》竟意外成為「繪本」之外,小朋友最喜歡的得獎好書。

負責導讀《安妮日記》的王明宇同學說:「我嘗試在現場用不同方式演繹《安妮日記》,我很努力地修正說故事的方式,很希望能跟孩童多一些互動,多引發一些共鳴。我希望小孩不要帶著灰暗的心情回家,希望他們看完這個故事,不是只有難過而已,而是更珍惜身邊的事物。」同學將自己從閱讀中提煉出的正面能量,透過說故事傳遞給小朋友,這是這次活動過程中無比難得的收穫。


dsc03728-006suo_.jpg

王明宇同學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帶小朋友進入《安妮日記》的世界。(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分享好書,也療癒自己

「我發現每個人就像這10本得獎好書一樣,有不同的樣子,有不同的風格」;「這次的活動對我而言是一種突破,是對自己的試煉,從完全沒人旁聽的狀況,進步到能吸引陌生人的注目,再進步到能引導聽眾進入書中世界,並且在最後做出完美的總結,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謹慎對待」;「在這次的體驗裡,我又重新認識自我,重新拾回童心,重新找到面對困難的勇氣」;「如果我們在當初報名時選擇沉默,今日回首,我們擁有的只能是絲毫無所成長的自己,而沒機會收割孩童滿溢的笑容,沒機會找到敢大膽說話的另一個我,也不會有如今能接受挑戰、奮勇向前的勇氣」,以上是筆者在活動結束之後收到的同學回饋。

「協助推廣得獎好書」是大安高工團隊對此次活動的貢獻,但參與同學本身得到的卻比所付出的多出更多,無論是對出版業的深入瞭解、對自我潛力的挖掘、找到方法克服站上舞台的恐懼、學會適應各種未知做出調整、成員間相互支援與鼓勵…..,凡此種種,都讓這些大男孩在一瞬間更加成熟。

「分享好書,也療癒自己」,這是大安高工團隊此行最大的收穫,也願每個對閱讀仍懷抱熱情的人,都能跟我們一樣,從好書中找到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力量。


dsc02826_suo_.jpg

說故事是一種傳承,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交流。(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12-10 10:3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