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瞿欣怡》做書,就像人生
當OpenBook閱讀誌找我寫一篇「書.人生」時,我第一個想起的,是早逝的爸爸。我爸爸可能有未竟的文學夢,所以把希望放在我身上,從小教我背唐詩、為我抄新詩,還訂了成套的《大英百科全書》、《中外雜誌》、《傳記文學》,客廳擺不下,就擺在媽媽的家庭美容院。人家美容院放的是姐妹,我們家放的是傳記文學。
感謝我爸的浮誇,讓我常常在沒有客人的下午,隨手抄起一本中外雜誌,躺在美容椅上讀。翻著翻著睡著了,醒了繼續讀故事。
大學時到小叔家鬼混,小叔當時在《漢聲雜誌》當編輯,家裡到處都是書,我想著以後有了自己的家,一定也要一屋子書。
我原以為跟書的緣分最深不過如此,讀書、寫書、買書。直到認識讀書共和國社長郭重興,成立了小貓流文化,才開始了我跟書最深情的攪和。
我從買書人,踏進書的製造中心,漸漸體會,做書,是在細節處做工的手工藝;每一個編輯的人生,都與書緊緊交纏,在理想中混雜著對市場衰敗的不認輸。
每一本書的背後都是故事,有些書長得清正美,有些歪斜做壞了,無論成果如何,在很深的夜裡,都有一個編輯在與之搏鬥。與書的搏鬥並不轟轟烈烈,相反地,編輯的戰爭,安靜而瑣碎。
做書就像人生,首先,你得先決定「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選書不是尋寶,而是斷捨離。我在小貓流第一年得到微不足道的成功後,得意忘形,隔年一口氣出版了詩集、散文集、攝影集,外加一本小說,這些書都很好,卻不是我能掌握的,差點把小貓流搞到命都沒了。後來跟郭先生討論許久,把小貓流縮限在女性與療癒,才撿回小命。
好不容易選上對的路,並不會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人生到處都是坑。
選書之後,還得搶書。本土作家憑的是交情,外版書不能套交情,要講究實力。每當搶書進入第二輪競標,我把新書預算表拿出來東挪西減,還是只能小氣地追加一、兩百美元,又好笑又心酸。
好不容易書到手了,更是坑坑相連到天邊。改稿是坑、校稿是坑,就連版型都是坑。校稿有絕對標準,錯了該死,可也沒那麼磨人,遇上沒有對錯的主觀美感,才是痛苦。內頁版型每行要少一個字,還是兩個字?篇章頁的設計好像少了點什麼?每當為了那些小到不能再小的細節不斷調整,一直去煩美編時,我都忍不住想:「誰在乎呢?讀者根本看不出來吧?」偏偏我有強迫症,一定會改。
內頁做好,該做封面了,想書名、寫文案是痛苦的,但那也只有編輯自己苦。設計封面則是拉著美編一起苦,能夠一次就中是上蒼保佑,做好幾個版本則是跌到地獄。事前詳細溝通有很大的幫助,但更多時候是卡到陰。
美編常常把編輯當成討厭鬼,殊不知編輯化身為鬼的過程也很痛苦啊,每回寫信請美編修改,都要斟酌再三。有天深夜,我收拾書包要回家了,看到某總編還在電腦前寫信,她哀嚎:「嗚,我這本書的封面得換美編了。」結果那封信寫了三天才寄出去。
終於終於,內頁也好了,封面也對了,可以進廠印刷了!要進入編輯也看不到的大黑洞了!我真心實意地說,沒有人願意出錯,師傅們也都很認真,但錯誤真的難免,版廠抓錯頁、裝訂抓錯台,甚至裝幀方式錯了,都有人遇過。
有次我拿到剛印好的書,發現在無法控制的地方出錯了,我哭得很慘,怎麼會錯在這裡呢!大家文化總編輯賴淑玲對我說:「你要慶幸錯誤不是你造成的,最難原諒的,是自己犯的錯。」
經歷再多關卡,書總是會做好,要漂漂亮亮上架了。出版,最終都要面對市場。編輯們經歷這麼多苦痛把書生下來,誰不希望它們在平台上被更多人愛著。面對市場,不用輕賤,也不用跪拜,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前陣子,幸福文化的總編輯黃文慧不停慫恿我一起「週一斷食」,因為她出版了《週一斷食計劃》,沒多久她又出版了《營養師的減醣生活提案》,她乾脆斷食減醣一起來,一個月瘦了10公斤。我看著她一日瘦過一日,真的很佩服。這傢伙真的用生命來賣書啊!
書平安地出版了,也賣了,事情還沒完,低庫存時要不要再刷?什麼時候刷?刷多少本?全部都是學問,甚至是賭注。做書簡直就是無止盡的瑣碎!
但是,做書也讓人感到平靜。小貓流有一片落地窗,我喜歡在下雨天把窗簾拉開,外面的世界好喧鬧,小貓流卻如此安靜,我獨自在書裡做工。
雖然我很資淺,也犯過錯,幸好老天眷顧同事愛護,讓我閃過不少坑洞。雖然跟我的同事們比起來,我又菜又弱,他們在我眼中,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但面對每一本書,我真的竭盡心力。當我的作者跟我說「我全心全意相信你」的時候,我很感動,卻也因此失眠,要怎麼樣才能不辜負?
有個新書入庫日,我拿到剛印好的《美好,稍縱即逝:舞蹈家古名伸的追尋筆記》,這不會是一本好賣的書,可我們沒有輕慢,朱疋設計的封面那麼美,文集裡的每一篇文章都那麼飽滿。
我翻著翻著,忍不住說:「我好感動喔,做本土書很累,可是以後的人想要了解台灣舞蹈家,可以讀這本書。我們留下台灣當代的某一個切片了。」做很多本土繪本的步步文化同事微笑說:「我懂。」
編輯在做書的過程中不斷遇到困難,也常常自問:「我們做書幹嘛呢?有人看嗎?」更根本的問題是,我們做的書,真的可以幫助世界更美好媽?
前陣子,朋友憂鬱症自殺。我很沮喪地問同事們:「我們做的書,真的有用嗎?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憂鬱症?為什麼她們還是走了?」我們出版了許多探討憂鬱症的書,無論是左岸文化的《我的悲傷不是病:憂鬱症的起源、確立與誤解》談精神醫學與藥物治療,還是大家文化的《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談創傷與復原,甚至是小貓流也出版了實用的《快樂一點點就好》。我們從不同角度努力,憂鬱症的朋友還是跨不過黑暗關卡。
可是我們不能放棄。這些書,總會在某個片刻,陪伴需要它的人吧?總會在某個夜晚,安慰哭泣的人吧?
我在媒體工作20年,意外闖進出版業,看見這麼多編輯用寶貴光陰做書,思考書,儘管書市衰微,他們的身影卻如此美麗。
編輯這一行,安靜而燦爛。
做書,真的好像人生。我們不斷遇到挫折,總是自我懷疑:「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遠方會是一片好風光嗎?」問題不會有答案,我們只能繼續向前,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生聚散有時,小貓流不可能千秋萬歲,也許某一天,我又飄移到別處了,但能夠在生命中一段時光,與這麼多做書人共事,學習書本的種種專業,我覺得很幸福。真的很幸福。●
瞿欣怡
熱愛棒球、寶塚、歌仔戲,相信故事的力量。
曾任職壹週刊國際旅遊組、TVBS周刊主筆等,長期關注性別與弱勢議題。
寫作面向廣泛,從自閉症、同志,到棒球,著有《肯納園—一個愛與夢想的故事》、《堅持求勝—林智勝的棒球人生》、《說好一起老》、《台北365》等,並兩度獲得中國時報開卷美好生活書獎。
目前為讀書共和國集團「小貓流文化」總編輯,出版女性與療癒系書籍,期待在混亂現世,用書本安慰人心。
OB短評》#192 突破庸煩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日本瞥見記
異文化的觀察與愛戀
Glimpses of Unfamiliar Japan
小泉八雲(Patrick Lafcadio Hearn)著,王憶雲、林美琪、余亮誾、蔡昭儀譯,遠足文化出版,52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或許因為小泉八雲擁有雙重文化背景──母親來自歷史悠久的希臘,父親則出身充滿精靈傳說的愛爾蘭,使他在接觸日本文化時,對最古老的歷史記載《古事記》深感興趣,尤其是出雲國的妖怪神話。本書記錄了他在日本旅行的見聞,集中描寫出雲一帶的風土習俗,可視為他創作《怪談》的前奏。【內容簡介➤】
●日本文豪一○○年
說作家的怪誕,聊作家的文學!
戶田一康著,光現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樂
文豪的八卦耐人尋味,有種其實也沒比較高級的高級感,作者樂在其中,一腔熱血強作解人,試圖從大師的癖性中找出經典最初的萌苗,全身全靈,誠意滿滿。
文學作品裡多多少少都投射了作者的面貌,想更深入探討文本,瞭解作者生平是不可或缺的。本書集錄了日本近代文學大師的人生經歷,並點出與其相關的作品片段,細節雖然微小,有些滑稽,有些卑瑣,偉大的寫作意念卻常由人性啐吐的殘餘萌發。
文學史是瞭解一個國家精緻文化的重要切入點。本書以時間為緯,將台灣人相對熟悉的日本文學家按照時間羅列介紹,讀來令人耳目一新。【內容簡介➤】
●猶太教四千年
從聖經起源、耶穌時代聖殿崇拜到現代分布全球的猶太信仰
A History of Judaism
馬汀.古德曼(Martin Goodman)著,羅亞琪、曾宗盛譯,麥浩斯出版,799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由於猶太教不對外傳教,一般對它的想像容易流於單一僵固。作者梳理史料,釐清猶太教與猶太人關聯,書寫數千年來猶太教面對教義詮釋差異,以及猶太人的遷徙流佈所發展出的妥協與變奏,一直到當代女同志擔任拉比的巨大變革。本書強調猶太教教內的包容性,但對猶太教與其他宗教互動的某些解讀,仍有立場傾斜之嫌。【內容簡介➤】
●真主大道上
阿拉伯大軍征服與伊斯蘭帝國的創立
In God’s Path: The Arab Conquests and the Creation of an Islamic Empire
羅伯特.霍伊蘭(Robert G. Hoyland)著,周莉莉譯,廣場出版 ,550元
推薦原因: 知
作者聚焦在7世紀時阿拉伯人征服中東地區的旋風作戰,這段歷程被9世紀的穆斯林史家定義為真主旨意的顯現。然而,作者質疑這是後人在塵埃落定後,出於宗教理由的詮釋,試圖發掘占領初期非穆斯林的異音,顯示伊斯蘭勢力是在戰爭中逐漸成形,而非一蹴而就。同時在參考歐洲史家文獻時,作者也謹慎看待關於伊斯蘭的負面描述,完美展現何謂史家的問題意識。【內容簡介➤】
●無政府主義和其他論文
Anarchism And Other Essays
愛瑪.高德曼(Emma Goldman)著,許慧琦譯,暖暖書屋出版,37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議 獨
無政府主義是左派思想光譜中最為個人主義的派別,也由於不信任組織,在實質政治上沒有太大影響,但對哲學思想和藝術卻深具啟發。本書收錄愛瑪.高德曼的文章及關於她的傳略。 相較於巴枯寧、克魯泡特金等無政府主義理論建構者,高德曼名氣遠不如這些人,但她在20世紀初的美國倡議女權,投身抗爭而下獄,可說是無政府主義的實踐者,直至60年代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興起,才又發掘出這位對抗體制的女性先驅。閱讀她的文章,能充分感受到她作為社會運動者的熱情與勇氣。【內容簡介➤】
●一○一教室
似鳥雞著,緋華璃譯,柳橋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益
本書惡搞當前的教育體制和理念,體罰無罪,霸凌有理,令人啞然失笑,卻又毫無還擊的餘地,只能頭低低的,照樣風雨無阻把孩子送進教育絞肉機,人間失格不過如此。
本書讓人想起北野武的大逃殺系列。書中提到不少教育現場實際發生的問題,讀來發人省思。【內容簡介➤】
●時間,原來是這樣
從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到量子重力與弦論,探索時間本質之謎
時間とはなんだろう
松浦壯著,陳彩華譯,馬可孛羅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近期因黑洞事件視界照片的發布記者會直播,再度引發大眾對近代物理發展的興趣。從牛頓古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弦論,物理學家不斷探索重力、時間與宇宙如何形成的關係。本書拋卻方程式,提供一般讀者敘述性的說明,清楚易懂。當我們凝視著轉換成人眼可見的黑洞影像訊號時,將發現自愛因斯坦提出理論已匆匆百年過去,而時間與宇宙仍如此神祕、深邃、美麗,超越俗世的庸煩。【內容簡介➤】
●從暹羅到泰國
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The Lost Territories: Thailand’s History of National Humiliation
夏恩.史崔特(Shane Strate)著,譚天譯,聯經出版,390元
推薦原因: 知
本書或許並非認識泰國的入門首選,卻是進一步了解當前泰國局勢的深入之作,關於殖民與否的討論也頗能呼應後殖民的顯學。作者的解讀隱約讓人感覺到某種西方觀點,不過這樣的視角差也正是廣招思辨的英雄帖。
惟本書雖補足了目前泰國史介紹不足的問題,但此書以國恥、民族主義等論述來討論泰國現代史,即使對象是新的,仍有觀點陳舊的問題。【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