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29 陪孩子發現自然,玩轉科學

太陽山的寶藏

文、圖:蔡雅蘭,信誼基金出版社,22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流暢且自然的敘事手法,讓這篇充滿典型民間故事色彩的現代創作,讀來充滿輕盈新鮮的興味。主角李陽,從小聽父親描敘太陽山的奇遇,長大後遇見了傳說中的大紅鳥,就此踏上尋寶之途……全書篇幅雖不長,卻有頭有尾,有血有肉,輕薄完整,表現亮眼。
作者親手裁製的剪紙插圖,與文字搭配得宜,不僅營造了生動靈活的氛圍,更讓整本書洋溢古典懷舊的氣味。捧掌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一股熟悉的美好。【內容簡介

tai_yang_shan_de_bao_cang_nei_ye_28.jpg


tai_yang_shan_de_bao_cang_nei_ye_33.jpg

《台陽山的寶藏》內頁(信誼基金出版社提供)

槍聲下的飛毛鬼

Ghost
傑森.雷諾茲(Jason Reynolds)著,趙映雪譯,小天下,300元
推薦原因: 文 
阿鬼以有如閃電般的速度跑著,為了逃離酗酒父親的失控家暴、校園同儕的霸凌訕笑,以及他心中那股冒名迸燒的怒火,他只能死命向前衝。直到有一天,他遇見了一名田徑隊教練,對他說:「你不可能跑開自己,但你可以跑向你想成為的那個人。」生命從此有了翻轉的契機……
作者以第一人稱坦率真誠的口吻,帶領讀者深入阿鬼這名年輕男孩的內心,心疼他的痛苦與渴望,明白他的憤怒與恐懼。隨著汗水淋漓的衝刺起跑,讀者可以感受那身體與心理的奮力一搏,以及心靈情緒的微妙轉變。充滿驚奇且細膩的角色人性塑造,深刻卻不煽情,情節層次的描寫也相當豐富,非常值得細細品讀。【內容簡介

露西實驗室1 瘋狂科學粉

Lucy's Lab 1Nuts About Science
文:蜜雪兒・胡慈(Michelle Houts),圖:伊莉莎白・澤蔻兒(Elizabeth Zechel),周宜芳譯,字畝文化,280元
推薦原因: 文 
誰說女孩不擅科學?誰說孩子沒有能力?看完這本書,肯定會喜歡上主角露西這位對凡事懷抱好奇,打破砂鍋,全力以赴,充滿夢想與實踐精神的小女孩。她享受穿實驗袍、戴護目鏡,獨自動手實作的樂趣,也積極參與校園活動,組織眾人遊行,成功說服校長種下新樹,為松鼠們爭得一處安全的棲息地。
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角色塑造,一開始就吸引讀者目光,以熟悉的校園環境為背景,更是高明且成功的鋪陳安排。生活化的情節、舒暢的口語文字,讓人在閱讀小說的同時,不知不覺吸收了好多科學知識,更著迷於露西那不畏挑戰、按部就班的科學性格。【內容簡介

小青蛙自然大發現

カエルくんのだいはっけん!
文、圖:松岡達英,張東君譯,小天下,32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在松崗達英細膩翔實的畫筆下,一隻甫跳出水面的小青娃,探索牠誕生的周邊池塘。接著牠又蹦蹦跳跳去到更遠的河川、森林,用好奇敏銳的眼光及行動,由近而遠,從單種生物到生命萬象,探索著華麗奧祕說不盡的大千世界。
書裡有許多跨頁大圖,一拉開來,無論是鉅觀的生態介紹或是微觀的細節觀察,全數盡收眼底。文字及圖像排版清楚和諧,很能引起孩子欲罷不能的閱讀癮,是一本豐富又易讀的自然觀察圖鑑。【內容簡介

xiao_qing_wa_zi_ran_da_fa_xian_1.jpg


xiao_qing_wa_zi_ran_da_fa_xian_2.jpg

《小青蛙自然大發現》內頁(小天下提供)

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認識昆蟲的本能

ファーブル先生の昆虫教室:本能のかしこさとおろかさ
文:奧本大三郎,圖:山下浩平,葉韋利譯,小天下,499元
推薦原因: 知 
作者奧本大三郎是日本法布爾學會理事長;繪者山下浩平則是法布爾作品的鐵粉,兩人攜手合作,重新改寫百年經典《昆蟲記》,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在全套兩冊書中,法布爾化身成一個幽默親切的老師,以問答與實驗的方式,帶領小讀者認識螳螂、蠍子、天牛等昆蟲的特性及本能。每頁翻開便是一則趣味QA問答,右半頁是深入淺出的文字,左半頁則是生動幽默的漫畫,篇幅簡潔、內容活潑,成功降低了閱讀門檻,讓更多小讀者得以更早一窺不可思議的昆蟲世界。
在第一冊的前頭,特別放入法布爾的生平介紹,書中亦穿插法布爾的資料與照片,資訊完整,編排用心,非常值得推薦。【內容簡介

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有趣的昆蟲實驗

ファーブル先生の昆虫教室2:昆虫研究の楽しさ
文:奧本大三郎,圖:山下浩平,葉韋利譯,小天下,499元
推薦原因: 知 
糞金龜總是努力堆著糞球,法布爾決定來場小小惡作劇,故意把糞球固定在地毯上,瞧瞧糞金龜會怎麼做?牠會如何一次搬走多大多重的糞球呢?在第二集書中,法布爾不但是昆蟲專家、老師,更是一位好奇心旺盛的問題寶寶,端出五花八門的疑問及實驗,一一在小蟲子身上找到令人驚奇的答案。
與這系列的第一冊相同,份量1:1的左右圖文搭配,文字與漫畫雙管齊下,清楚地帶領孩子進入昆蟲的世界。書中適時穿插台灣本土昆蟲的例子,讓知識的閱讀及學習更有趣,也更有感了。【內容簡介

艾飛不見了

Alfie
文、圖:緹拉.黑德爾(Thyra Heder),柯倩華譯,東方出版,280元
推薦原因: 趣   文   圖 
妮亞的6歲生日禮物,是一隻同樣也滿6歲的小烏龜艾飛。妮亞和艾飛分享所有的事,教牠跳舞、送牠禮物,但艾飛似乎都沒反應,有一天甚至就此不見龜影……
故事至此,畫面驟然空白停歇,正當讀者感到疑惑時,另一個敘事視角開始說話了――是艾飛,牠說著自己多麼喜歡妮亞,為了慶祝妮亞即將7歲,牠出發去尋找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艾飛能否趕得上生日派對呢?
這本書的圖像充滿了弦外之言:生日氣球上的年紀數字、隔著沙發的妮亞與艾飛,艾飛最後千辛萬苦尋得的禮物……全部看仔細,讀者將恍然大悟故事的巧心舖陳與結局。妮亞一直覺得艾飛沒反應,熱臉對到冷屁股,但其實窩在殼裡的艾飛心中可是興高采烈打著鼓。人與寵物之間,甚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其實存著觀點的差異。作者以趣味及溫馨的敘事手法,提醒我們要用更多的表達與理解,去看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內容簡介

ai_fei_bu_jian_liao_2.jpg


ai_fei_bu_jian_liao_3.jpg

《艾飛不見了》內頁(東方出版提供)

被遺忘的孩子

Only Child
瑞安儂.納文(Rhiannon Navin)著,卓妙容譯,親子天下,380元
推薦原因: 文 
故事一開頭,是槍聲大作的校園現場,小一新生札克躲進衣櫃,躲過子彈的掃射,但槍手還是奪走了19條年輕無辜的生命,其中包括札克的哥哥安迪。失去孩子的悲痛,讓札克的父母親分別走向不同的憤喪幽谷,兩人間衝突不斷而且無解。札克是倖存的孩子,卻也成了被遺忘的孩子,而家,眼看就要分崩離析……
作者透過6歲主角札克的第一人稱口吻,去描述校園槍擊事件驚心動魄的過程,以及事件發生後家庭關係及自我心理的變化,細膩動人,但也略嫌成熟超齡。故事雖屬虛構,卻貼近時事現況,角色與結局不脫典型,算是一部好看的通俗小說。【內容簡介

這本書偷了我的貓

This Book Just Stole My Cat!
文、圖:理查伯恩(Richard Byrne),張政婷譯,格林文化,28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創 
小班牽著貓咪玩遊戲,跑啊跑,跑啊跑,貓咪的身體突然只剩一半。再翻頁,更是整隻不見蹤影,像是被書吃掉了一樣!趕來幫忙的直升機與動物朋友們,也一個接著一個離奇消失在書上,讓人不禁揉了揉眼睛,怎會這樣呢?
其實這是作者利用書頁的中線,大玩特玩圖像與裝訂的變化創意,讓角色們彷彿掉進一個異次元空間。只要讀者伸出「一指救援神功」,在書上輕輕搔個癢,角色就又一一蹦出來了!兼具幽默性、遊戲性、重複性、互動性的內容,好看又好玩,不僅符合低幼孩子的興趣胃口,大人也樂在其中。【內容簡介


識性.味性.學性.像表現.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人物》與死亡對話:葉覓覓與《四十四隻石獅子》

自出版《漆黑》(2004)、《越車越遠》(2010)、《順順逆逆》(2015)以來,生於1980年的葉覓覓無疑已成為中生代詩人的代表性人物。她不侷限於文字表現,更跨藝術領域,2005年至今陸續發表《天保佑》、《什麼鬼》、《連駱馬都有速度》、《他們在那裡而我不在》、《被移動的嗎?》、《南無撿破爛菩薩》 等影像作品。今年透過高雄拍影像創作獎助的《四十四隻石獅子》,即將在2018高雄電影節公映。Openbook編輯部分外想一窺這位越跑越遠、但鮮少受訪創作者的內在靈魂世界。

▉四、石、獅、死

首先要請教的就是片名《四十四隻石獅子》的發想。除了是民間繞口令外,葉覓覓在詩作〈四和死與零零──給芝加哥〉(《越車越遠》)裡也明確寫到:「我告訴他如何分辨四和死。四十四隻死獅子……」但我舌齒徹底打結,訪談時一提到片名便整個爛糊,試了好幾次依然慘敗,覺得羞愧想死,到最後只好直接用《獅子》代稱作品名。

「發音很難吧?」葉覓覓露出得意的笑容:「這就是我最初的意圖啊,玩一個小遊戲,讓大家很難甚至唸不出來。」被算計到的我,只能苦笑。葉覓覓坦承,因為很少重讀自己的作品,所以壓根忘了在詩作裡曾提到四十四隻死獅子。

跟著她說:「不過,44這個數字,對我來說還有別的意義,我的丈夫死於44歲,他的爸爸也是44歲離開人世,我很喜歡的瑪雅.黛倫(Maya Deren)也是。」44在她的生命裡,幾乎就等於死亡的現身。

_dsc2693-002suo_.jpg

而數字在葉覓覓的創作裡,占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葉覓覓講道:「我的個性很安靜、害羞,小時候喜歡跟數字對話。我很害怕數學,但數字不一樣。數字是活的,是有故事的,像是小劇場,比如6跟7是一對情侶,8就像媽媽之類的。」

她認為生活裡充滿著數字,沒有數字,生活是扁平的。亦即,她相信,數字使人的生活變得立體。葉覓覓動情地說:「沒有數字的生活,很難以想像吧,就連時間也是數字啊。」

影像詩作品《他們在那裡而我不在》也有不少數字,最後的畫面是小女孩拿著時鐘逼近螢幕。她說:「開始去拍這部片,我設定自己是一個蒐集時間的人。我的嘉義老家,囤積了許多時鐘和手錶,沒有被時間丟棄,於是我把它們拿來當道具。」

葉覓覓影像詩作品:他們在那裡而我不在

▉主角是死亡

《四十四隻石獅子》因為製作經費高、擁有影像團隊、畫面精緻度提升等等,與葉覓覓之前的影像詩有明顯的區別。她表示,因為要通過補助,就得寫明確的申請提案,所以結構方面就會比較清晰,不像以前的影像作品總帶著隨機性。

影片採四段式敘事:其一是歌仔戲演員在魚塭接電話,得知阿嬤去世;其二是算命仙預告男人明天就會死,以及如何與靈魂對話延遲死期;其三是女子在牆壁、相框裡畫頭像,最後人像消失。這三段之間,夾入雲林牽水車藏祭典、花蓮超薦拔渡法會、印尼托拉查採集馬聶聶Ma’Nene)的紀錄片影像。最後播放幕後人員名單時的動畫,則是第四段。

《四十四隻石獅子》的主題,顯然就是凝視且與死亡協商。

本次即將在高雄電影節放映的葉覓覓新作《四十四隻石獅子》預告片

講起跟丈夫James Barry的緣分,葉覓覓是在就讀芝加哥藝術學院時與他相識。他是該學院畢業的佈展高手和藝術家,因為喜歡台灣藝術家謝德慶,而學習中文,與葉覓覓因緣際會也就交往了,並且隨她回台灣定居。為了搬到台灣,James Barry將車庫裡做了好幾年的帆船完工,並舉行下水儀式。葉覓覓親眼見證,這段記錄也收錄於《被移動的嗎?》影像詩裡。來到台灣後,他先在師大上課,當時的老師幫他取了中文姓名「白建民」。

2014年7月,當葉覓覓作陪,與遠道而來的祕魯詩人前往烏來賞覽瀑布,山下的白建民,在走向公車站牌的途中猝逝。山區通訊不佳,等到葉覓覓收到簡訊,花了不少時間下山,丈夫業已不治,天人永別。

其後,葉覓覓在台灣辦葬禮,再前往丈夫的家鄉西雅圖舉行二度葬禮。一個月左右,《聯合文學》邀請她做詩集裝置,葉覓覓乃從9本詩集裡各挑選9句,拼貼成9首9行詩,再結合瑪雅˙黛倫的實驗電影短片《在陸上》(At Land),完成〈瑪雅幽谷裡的9首跫音〉(刊載於2014年10月號《聯合文學》,並收錄於《順順逆逆》)。

半年後,藝術家羅思容希望葉覓覓能幫忙製作歌曲MV,結合詩人隱匿的文字、葉覓覓的影像,由羅思容作曲及演唱的影像詩名作《南無撿破爛菩薩》誕生。再來就是全心忙著製作拍攝《四十四隻石獅子》。

葉覓覓影像詩作品:南無撿破爛菩薩

「因為非常專心在做這些事,」葉覓覓神色平靜,「那些無從躲避的悲傷才得以釋放。做創作,對我來說具有自我療癒、產生能量的作用。如果說《順順逆逆》是關於喪夫之痛的逗點,那麼,《四十四隻石獅子》應該是句點吧。」

▉葬禮的田調

而就像是啟動一樣,葉覓覓對葬禮儀式的關注,也因為白建民的辭世而有了全新的視野。她的語氣認真而深刻:「有個連接生死的開關被打開,一切的神祕一切的不可知,好像都來了。」

她決定前往印尼田野調查馬聶聶,在托拉查待了兩次,每次各住一個月。首次是到一位農夫的果園幫忙,教村裡的孩子英文,並參加一場葬禮。第二次則是專心拍攝,有兩個禮拜跟一家人同住,是因為參加他們家族裡的三個人的葬禮,也住過當地神學院和一些民家。

她目睹當地人彷彿將裹成一團的親人屍體,視為不言不語的病人,奉上三餐,充滿愛的親密對待。甚至,他們還會從棺木裡將化為木乃伊的祖先們請出,更換新衣、梳髮清洗,並一起合照。葉覓覓提到:「對托拉查人來說,死亡就是日常的一部份,是再自然不過的散布。在葬禮期間,一群男人伴著屍體,吹笛、唱歌。於是,生跟死的界線,徹底打破。」

葉覓覓回憶到遇見丈夫的4年前,她曾經在花蓮遇見一名算命師:「他坐在路邊的小板凳上,像是在賣玉米。他說,算不準不用錢。我莫名就坐下,他跟我說,明年我會有男友,異鄉人。但他會讓我難過,以意外的形式。」這個預言遲到了4年,但還是發生了。葉覓覓說:「好像是靈魂的約定哦,終究是會這樣子開始與結束的。」

_dsc9751_suo_.jpg

《四十四隻石獅子》對葉覓覓來說,更像是她與丈夫之間互相贈送的禮物。「我跟他是有聯繫上的,我知道,他展開了下一個階段,到了另一個美麗的世界。他在那裡,照看著我。我漸漸明白,生和死是一體的,巨大的死,可以激起巨大的生。」

「也因此,在這部影片裡,死亡才是主角。」葉覓覓直述《四十四隻石獅子》的核心概念:「其他不管演員還是編導如我,其實全部都是配角。它談的是:死亡是什麼,那些逝者都去了哪裡,活下來的人如何面對死亡,如何創造自己的生命儀式。所以,我不想以劇情去訴說。我想要透過濃縮的情感,直擊面對死亡的瞬間。因為我經驗過那樣的現實,所以我非常在乎,死亡在作品裡必須是真實的,它就是到達那麼深的地方,沒有虛構,不能造作。」

▉木手

訪談後進行影像拍攝時,葉覓覓主動拿出《四十四隻石獅子》的電影道具,一對木質手模型,並擺出攝影師想要的pose。有趣的是,這對關節多多、可以擺出各種手勢的模型讓人愛不釋手,深具療癒效果,OB編輯還興沖沖地與木手玩自拍。

yue_du_tong_xin_di_tu_s.jpg

專訪結束前,葉覓覓拿出兩疊紙卡,表示想請我們玩詩塔羅。仔細翻看,兩疊各99張,一疊是她的手寫短詩,另一疊則是相片。「這是我這一年多來另外在做的計畫,請你們各自寫下一個想問的問題,再從兩疊牌各抽一張,然後,我們再一起來解讀。」

葉覓覓表明:「詩歌本來就來自生活,我做這個計畫是想讓詩歌回到生活中,而不是被切割分離開來。尤其是有些完全不讀詩的人,解釋起來更有趣。也有些人會莫名就抽到正確預言中的紙牌,例如我片中的演員問愛情,就抽中了寫有『蛋』的紙牌,一開始莫名所以,沒多久,他真的交女友。女友來玩詩塔羅,跟他抽到同一張牌,當時,她已經懷孕了。」

OB團隊也就興沖沖參與。其中,攝影師的提問實在有梗到爆錶。他問:「什麼時候人類才會跟外星人碰面?」抽到的詩句是:「忍不住就要梵谷起來」,相片則是一群印尼小孩跳起,背後是一片樹林。我第一個反應是很好萊塢電影邏輯的:所以梵谷是外星人,這群孩子將來也都會被外星人帶走。葉覓覓則說,也許梵谷畫的都是外星世界。我腦洞大開,接了句:所以,他畫的全部都是鄉愁。

與葉覓覓一起搭捷運,看她背著一個大背包,裡面裝了電影道具,而且還側背一隻大砲相機,身上扛負著不少重量。因為脊椎側彎的緣故,雙腳受了傷,右腳較沒力,她得將雨傘當作柺杖,慢慢走,但臉上沒有哀痛,仍然保持著明亮輕盈的眼神。

是了,人生如此暴烈,而她依然在走,以自身深信的愛與美麗,持續行進。

_dsc9797-004suo_.jpg

▉《四十四隻石獅子》高雄電影節放映時間


35750511775b88c0ab1fa04.jpg

攝影:陳若軒;葉覓覓提供

  • 時間:2018/10/27(六) 13:00
  •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7F
  • 購票:https://pse.is/B5H7X

▉高雄電影節,即將開展


2018xiong_ying_ti_an_final_ju_quan_ol_-01.jpg


點照片可進入官網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現場》2018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以書結緣、與世界為友

陳彥明整理

「喜歡書的人一定要跟台灣交朋友,因為台灣就是一個熱愛書本、喜歡閱讀、又充分展現出版自由的地方!」2018德國法蘭克福書展10月9日開展,中華民國駐德國代表處大使謝志偉昨(10/10)日為台灣館開幕酒會致詞時,以德、英、義、法多種語言穿插演說,生動的內容不僅打動現場一百多位國際出版同業,也使大家對台灣出版業的深度和豐厚,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謝志偉將TAIWAN解讀為: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Is Wonderful and Necessary(旅行世界是美好且必要的),從四處旅行—變成文字—變成書,強調我們寫作、閱讀是為了與世界連結。「台灣人為自己而寫,對台灣有興趣、想要了解台灣、想要閱讀台灣的書的人,就已經是我們的朋友了。」

今年的台灣館展場由知名藝術家鄒駿昇設計,延續年初波隆那書展台灣館的設計基調,以象徵玉山的綠色為主色調,搭配象徵香蕉的黃色,營造出清朗明亮的視覺效果。館區今年首創「福爾摩沙專區」,精選能突顯台灣文化意象的書目。並延續推廣茶香伴書香的美麗傳統,酒會上以舊振南發揚四季常民禮俗特色的漢餅和鳳梨酥,饗宴賓客,獲得外國賓各一致好評。

台灣館開幕現場除了聚集參展的台灣出版人,也吸引了許多喜愛台灣文化的粉絲,包括中文流利的漢學家、歐美亞洲地區的出版社代表、法蘭克福書展代表,還有世界各國的書展主席。

99069.jpg


tai_wan_guan_kai_mu_jiu_hui_.jpg

2018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開幕活動引來大批人潮(陳夏民攝)

今年法蘭克福書展歡慶70歲生日,自10月7日即以5公里路跑開始暖身,接續10月8日的年度重頭戲「德國圖書獎」頒獎典禮,由作家Inger-Maria Mahlke創作西班牙佛朗哥時期一段加那利群島上三代家族的故事獲獎。10月9日正式開幕典禮,則以聯合國人權法案簽署70週年的紀念意義,重申出版自由和人權尊重在全世界此刻更需要特別彰顯的價值。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和書展主題國喬治亞總理馬穆卡・巴克塔澤(Mamuka Bakhtadze)均隆重出席。

「每一天,我們都必須捍衛人權!」德國出版與書商協會主席 Heinrich Riethmuller在開幕典禮中除了致詞歡迎喬治亞主題國帶來的豐富文化展覽和優異作家,更強調法蘭克福書展70週年慶對出版自由的追求,正是呼應人權法案簽署70週年的深意。

2018年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由文化部主辦、台北書展基金會承辦,展覽面積166平方公尺,以「Open TAIWAN」為主題,共計115家出版社聯合展出934件最新出版品。台灣館五花八門精彩的年度出版選品,在亞洲館區顯得氣質典雅而隆重,連連獲得參訪來賓的讚許。書展展前施工日,法蘭克福副主席Holger Volland特別來到台灣館打氣表示:「我昨天就經過台灣館了,真是非常漂亮的展館…非常有台灣味。今年的法蘭克福綠色最夯,4.1館就有一百棵綠油油的樹木,相信讀者們一定非常喜愛漫步自然的感受!」韓國出版協會執行長朱一尤首日參訪台灣館亦讚不絕口,大喊“Wonderful!"

展覽第一天,即有許多舊雨新知前來洽詢台灣館的新鮮出版品,探問類型以小說、心靈與宗教和童書類別為大宗。呼應法蘭克福大會彰顯出版自由的主張,兩位作家紀大偉和林育立並在國際舞台發表演講,以同志文學史和歐陸觀察的視角,提出全新風貌的亞洲觀點。


zhu_tu_02.jpg

2018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開幕酒會(左起)推薦作家林育立、推薦作家紀大偉、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趙政岷、中華民國駐德國代表處大使謝志偉、舊振南董事長李雄慶、作家徐宗懋。(書展基金會提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