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經營》讓奇蹟發生的書店職人:日劇與小說中的書店店員

書店店員化身故事主角

儘管同樣面臨閱讀人口下降的危機,日本仍然是東亞地區閱讀習慣最普遍的國家,長年以來,也一直都有以書店或編輯為題材的小說或漫畫作品。近年話題最盛的莫過於《重版出來》(松田奈緒子原著),以漫畫雜誌《Vibes》編輯部為中心,展開創作者、出版人與書店店員的各種奮鬥。

在此之前,也有以充滿歷史謎團的古書店作為設定的系列作品《東京下町古書店》(小路幸也原著),不僅讓人一窺日本古書市場及二戰歷史,還兼具解謎及溫馨家庭劇的樂趣。僅有3集的漫畫《暴坊書店小姐》,則是身兼漫畫家與書店店員的作者久世番子(是斜槓青年來著)的書店工作辛酸史。碧野圭的《書店女子》幻想成分就多了一點,不僅資深和資淺店員明爭暗鬥(上書就累死了為何有時間做這種事),和出版社業務間各式各樣的戀愛糾葛,也不禁讓我們狐疑自己的職涯是否錯過了什麼(?)。

636020947286943750-tile_0.jpg

還有非常非常多的作品,如日劇《古書堂事件手帖》(三上延原著),小說如三萩千夜的《神居書店》、八木澤里志的《在森崎書店的日子》、北村薰的《夜蟬》、《朝霧》、宮部美幸的《寂寞獵人》等等,不勝枚舉。

page_9.jpg

日書店工作的異

小說《櫻風堂書店奇蹟物語》的作者村山早紀,自述是個喜歡拜訪書店、與店員聊天的作者。她在書中細膩地描述日本書店的工作環節:

每天都有多到措手不及的新書送達,可是書店擺放書籍的地方,無論平台還書架都空間有限。想要放上新書,相對地就須透過經銷商把某本書歸還出版社。在銀河堂文庫區裡,負責揀選的就是一整。該留下哪本書,該退回哪本書⋯⋯書架就在這段重複中逐漸改變。從這個角度來看,銀河堂書店本身形同在一整的手下逐漸改變。在書市不景氣,天天都有書店歇業的時代,這是令人戒慎恐懼的重責大任……

相較全書瀰漫的浪漫夢幻氛圍,這樣平鋪直敘說出書店工作的核心,對我而言十分引人入勝。雖然日本和台灣的書店運作有許多不同之處,但「基本功」卻是一模一樣的。


s_25772036.jpg

《櫻風堂書店奇蹟物語》於讀字書店的特陳(吳致良攝)

不過,不同的書店會有不同的作業流程。書中主要描繪的「銀河堂」,是一間座落在老牌百貨公司裡的老牌書店。書籍的排列方式應該如紀伊國屋或淳久堂般,分成文庫、新書、文藝等類別。相較於台灣書店裡充滿創意的書櫃,日本大部分的書店還是以老派的方式陳列。在看似大同小異的書櫃上做出變化,想必得花上不少心思。

書中另一個有趣之處,是不同的店員有各自的特色,如主角是文庫區的店員月原一整,他能在茫茫書海中找到寶藏;店長柳田六朗太在業界則是風雲人物;文學區的三神渚砂更是「王牌級」店員,擁有自己的廣播節目等等。

這樣的劇情安排,反映出日本對「職人」身分的注重。在日本雜誌的相關專題中,時常可見書店工作者以個人名義發表意見或接受訪談。日本書店的大獎「本屋大賞」是標榜跨通路、全方位,以書店店員角度票選的出版獎項,更是早已行之有年。相較之下,台灣通常是獨立書店的店主各自活躍,而連鎖及綜合書店則仍以整體品牌經營為優先。


s_25772035.jpg

吉井忍的《東京本屋紀事》也記錄了許多書店店員的銷售訣竅(翻攝自《東京本屋紀事》)

▇在補書條上,寫下客人特徵

只要曾經在日本逛過書店,不難發現無論規模大小,店內都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自製文宣。

就如之前策展文章(參〈策展,展現書店自我的靈魂〉)中提到,台灣書店大部分使用印刷輸出文宣,手寫文宣頂多是明信片大小的介紹卡。日本書店店員的美勞魂則超級驚人,有時候遇上重點書,出版社還會舉行書店間的特陳競賽,浮誇程度簡直讓人瞠目結舌。《櫻風堂書店奇蹟物語》裡對文宣製作有相當篇幅的描述,《重版出來》裡也出現為了推薦漫畫,全國書店聯合特陳的熱血橋段。


wan_shan_shu_dian_te_chen__0.jpg

日本書店中,總是可以看見許多自製文宣(沈如瑩提供)

在日常進退貨及銷售流程上,日本書店店員的祕密武器是注文卡(日文為「注文カード」或「売上スリップ」,即補書條)。雖然現在大部分書店都引進POS系統,可以直接從報表看到銷售狀況和進行後續訂貨,但是這張夾在雜誌或書裡的小紙條,對許多店員來說仍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前曾經讀過一本由許多店員執筆的文集《書店員の仕事》(書店店員的工作,NR出版会出版),封面就是一張注文單,可見其舉足輕重的地位。


shu_feng_shu_dian_yuan_de_gong_zuo_-horz_0.jpg

右圖為注文卡(沈如瑩提供)

以往日本書店在將書本販售給讀者時,一定會將這張紙條抽出,作為補書的憑據(過去台灣應該也曾有過類似的做法),據說用功的書店店員會在紙條上記下是什麼樣的客人購買了這本書,或是「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由於書的品項極其繁多,且難以歸納銷售規則,日復一日親筆寫下的紀錄,想必是任何強大系統都無法替代的寶貴資產。

每一次將書交到讀者手上,都是一次小小的奇蹟

對於書店日常的描述,常常回歸到一件事:在書海茫茫中,找出讀者需要的那一本,無論多不起眼,只要送到需要的人手上,它都會閃耀自己的光芒。只要書店存在一天,店員職人的不同努力,就是讓這些小小的奇蹟不斷發生。

無論是台灣、日本或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這些奇蹟都是由平凡無奇的日常堆疊而成的。日本NHK電視台的節目《紀實72小時》,曾於2014年採訪東京新宿的紀伊國屋書店72小時,剪輯成〈大型書店・漫步書林〉,從每一天迎來200種新書開始,藉由隨機訪問讀者,串連起動人的閱讀風景與人生故事。儘管時空相異,只要想到自己的工作可能為陌生人帶來力量,就是奇蹟發生的時刻。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10-04 16:35
現場》獲頒金鼎獎特別貢獻獎,九歌總編輯陳素芳:我不能放下它

第42屆金鼎獎今(10/4)日舉行頒獎典禮,九歌出版公司總編輯陳素芳榮獲特別貢獻獎,由行政院長賴清德頒發獎座。

陳素芳於致詞時表示:「我由台灣文學黃金時代的80年代一路走到文學不知谷底有多深的現代;書由高印量高銷量成本不高到現在低印量低銷量高成本;從書店一條街到現在書店沒有街。時代讓我挫折,我只有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卻不能放下它。我也曾想妥協、放棄,然而生命就是這樣,當你一再說服自己卻也無法妥協時,那就是最重要的核心了。文學就是這核心,一代一代的寫作者,不正是因為這核心而持續筆耕?」


zhu_tu_2_2.jpg

行政院長賴清德、九歌出版公司總編輯陳素芳與文化部長鄭麗君

陳素芳的編輯生涯始於台灣文學黃金時代的80年代。1982年九歌成立的第4年開始擔任編輯,一路以來歷經台灣出版業的全盛期及低迷期,從上世紀跨越新世紀,始終堅守文學立場,且與時並進思索市場競爭能量。

在將近四十年的編輯生涯中,陳素芳既是台灣文學出版史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她編過的現當代華文文學超過1000冊,是深受文學創作者信賴的編輯。除了出版當代文學大師及中堅創作者的作品外,更不斷發掘新人,建構台灣文學新氣象。

陳素芳編輯過梁實秋、余光中、琦君、張繼高、夏元瑜、杏林子等前輩作家的系列作品及最後著作,並在作家過世後彙編作品全集,保留當代文學資產。黃錦樹、吳明益、朱少麟等中壯世代重要作家的第一部作品,皆出自她手。解嚴前後出生的新生代如楊富閔、言叔夏、何敬堯、楊隸亞等作家,也在陳素芳的伯樂識才下,以穩健耀眼的新人之姿在台灣文壇登場。

自1982年起,九歌每年出版年度散文選,1998年接編爾雅創辦的年度小說選,2003首創台灣年度童話選,持續至今。持續進行的年度文選,以文學記錄歷史現場,完整呈現不同年代的文學光景。


126514.png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在陳素芳的主持下,九歌並整理重要文學資產,保留台灣新文學百年風貌。代表作品包括「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灣文學二十年集」、「台灣文學三十年菁英選」等系列。今(2018)年九歌成立40週年,又陸續出版「華文文學百年選」,計分台灣、中國、馬華、香港四大部,每部再細分為詩、散文、小說各卷,以編年史形式展演華文文學百年(1918~2018)地景。

0v-z.gif

此外,陳素芳兼任九歌文教基會祕書,持續舉辦少兒文學獎,是國內鼓勵創作少兒小說的重要獎項,鼓勵優質本土少兒小說,讓文學向下扎根。

陳素芳表示,1982年剛到九歌時,只是個文學愛好者,對編輯一無所知,有6年時間,九歌編輯部就只有蔡文甫和她兩人。「他是我的老闆,更是我的師父。」她說這座特別貢獻獎「屬於九歌,更屬於我的師父蔡先生,但我無法將這個獎獻給他,因為他早就得過這個獎了。」蔡文甫於2005年獲金鼎獎特別獎。

除了感謝九歌出版社創辦人蔡文甫的器重以及所有在九歌出書的作家,陳素芳也祝福所有持續筆耕的創作者,並表示:「你們繼續寫,下一頁台灣文學史的空白就等著你們來填。我來,我編,我見證。」

_dsc7737.jpg

特別貢獻獎得主是由各類組評審團共同評選,頒發給對推動國內雜誌圖書或數位出版產業有具體成就或貢獻之人士。本屆金鼎獎共有1,257件作品報名,獎項分:雜誌類、圖書類、數位出版類及政府出版品類4大類組共20個獎項。最後總計29件作品脫穎而出,另有35件作品獲優良出版品推薦。

➤【第42屆金鼎獎得獎完整名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10-04 15:08
書.人生.章緣》瓷盤、神仙和微波爐

我們為什麼閱讀呢?很多時候是想在書中印證自己的人生經驗和體悟,找到共鳴:原來我不孤獨,原來我所經歷的,不管是奮力攀爬的現實高山,還是險些沒頂的情感海洋,已經被說了出來。

但是過去幾年來,有那麼一類書,寫出了我的共通經驗,指出我即將走進的人生風景,我卻總有意無意繞過,避之惟恐不及,那便是闗於老年失智的紀實或虛構文學。

直到我的母親去世。母親的去世,標識了一個長途旅程的結束,我站在終點處,終於有勇氣回看,與同修印證,我們是如何與老年失智的親人道別,如何捱受它的折磨和考驗。

你能愛一個完全變了樣、而且不記得你的人嗎?如果你還愛,是因為你真的愛,還是因為他是你的親人?是因為內疚、憐憫,或是因為不得不的責任感?這個問題很殘酷,而這只是關於失智看護的許多殘酷問題之一。如果深入去想,我們會觸及到人倫道德,觸及到愛的本質,最後無可避免,觸及到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做這個遺忘的大功課時,不得不重新認識自己。

郭強生在《我將前往的遠方》(天下文化)裡一再扣問,反思自己如何一路走到過半百的今天,隻身守著失智的父親。他的孤絕感,在作為外省第二代、已無手足且單身未婚的情況下,益發強烈,而父親的遺忘,讓許多重要生命經驗失去了最後一個見證人,那個見證了他的出生和長大的親人。

什麼發生了,什麼只是想像?你連個查證的人都沒有。就像我再也不會知道自己出生的時辰,上午下午還是晚上,是在什麼時刻母親辛苦地生下了我?一直以為總有機會問。兒子的生辰,刻在了醫院送的小陶鞋,擺在他的書架上,這讓我心安。有一天,也許作為母親的我也會忘記。

當郭強生年邁的父親開始出現癡呆、開始遺忘,他更加珍惜過去。一個從小看到大,凡有請客就要拿出來用的大瓷盤,凝聚了全家四人團坐家宴的回憶。過年時,他特意捧出這個瓷盤盛魚,那卻是個不圓滿的年夜飯。年年有餘,然而時光無情洗刷一切,物是人非,昨日不能再現,所存只有他當下的書寫。

關於失智的散文,更早讀到的是蔡怡的《烤神仙》(時報文化),以細膩深情的筆調記錄照顧失智父親五年、為他送終的點滴。隨著病程的進展,父親返老還童,從耄齡老人慢慢回到青年時期,回到童年,早年的記憶覆蓋了今日的現實,而體貼的女兒試圖從現實的這一端伸手過去,跟父親遙遙相連。蔡怡有手足親人,但在照顧老父一事上,被迫要獨力承擔,並因此在先生和父親之間左右為難……她的心力交瘁,是每個照看者的痛。

對我,這個跟母親一美一中、隔著太平洋的女兒,對生病的母親除了心疼,就是愧疚。母親生病初期猶掙扎著獨居,直到有一回去美探視時,看到她把雪糕放進微波爐加熱,才說服一直不肯面對此事的姊姊,請了專人照看。有人全天照看後的母親,一股要獨立生存的氣洩了,快速失去生活技能,隔兩年便忘記了我。

唯一可告慰的是,原先怯於示愛的我,深知疾病就要奪去一切,奪去她眼中的女兒,我眼中的母親,在她忘掉我之前的幾年,一有機會就對她傾訴孺慕之情,相擁相親。在某個層面上,那是我們母女感情最好的時光。

母親從確診到去世,有十二年的時間,我看著疾病慢慢侵蝕她,束手無策。母親是烈陽下的雪人,一點一滴的化水,變成一個不懂事的女孩,聽話而無助,依賴著我這個陌生人,出門散步時緊緊攢著我的手。

雖然曾把母親接來上海短暫居住,也盡我的能力協助,但我畢竟不在她身邊。有很長一段時日,我晚上睡不著覺,只是煩惱母親該怎麼辦。睡著了就做夢,夢裡趕去美國看她,飛機降落,走出機場聽到的還是中文,於是驚醒。有一回,夢見全家圍著長桌吃飯,母親在添飯,我想著,母親還知道怎麼添飯,而這時卻發現,長桌其實是我父親的棺槨……

母親三十多歲守寡,把我們扶養長大,得病後我卻沒能陪伺在身旁。這輩子,我忘不了這個夢。

跟以棺為桌的夢同樣驚心的,是上海作家、台灣媳婦于是寫的烤箱。在甫出版的長篇小說《查無此人》(人民文學出版社),女兒獨力照顧失智的父親一段時日後,不堪重負,把父親送到養老院。有一次去探望時,看到身強而腦弱的父親,固執地捧著一個微波爐繞桌一遍遍兜圈子,誰也攔不住他。她站在那裡,面容映在了微波爐的鏡面上,父親就像是捧著她的遺像向她一步步走來。這是個跟死亡緊貼的意象。或許至親的失智失憶,也帶走了我們部份的生命,死亡陰陰朝我們頸脖呵氣。

《查無此人》取材自作者的真實人生,原本要寫非虛構散文,後來寫成小說。父親失憶後,于是為了了解父親的一生,特別回到哈爾濱老家去尋訪。她寫出的尋訪過程,反映了近代中國整整一代人的記憶都是散落不全的。由此,個人的故事連結上了大時代。

我佩服作者的勇氣和毅力。整理母親遺物時,箱子裡那些黑白老照片,我能認得的只有母親和她娘家的至親。有張照片,母親穿A字長裙,腰身纖細,圓領鏤花上衣,領口別一個飾針,和女友倚在草垛邊看雜誌。誰拍的照片?女友是誰?那裡是哪裡?母親年輕的容顏和和嫻美的氣質,留在了老相紙上,卻不再有人能轉譯那段時光。我想知道,同時又想把一切拋在腦後,像拋掉沈重的行李,繼續自己的旅程。

無論是個人之疾,還是時代之病,關於失憶的閱讀和書寫,都是那麼艱難。


章緣
台灣台南人。台大中文系學士,紐約大學表演文化研究所碩士。旅居美國多年,2004年後移居中國大陸。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