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林秀豪》當世界如此美麗之際

當我還是10歲的小孩時,自然不知道物理學家的模樣,卻已看見科學知識能帶來截然不同的視野。夏日午後捧著冰茶,看著窗外來往的人群,皮膚白皙的女孩撐著陽傘,惹來老媽不屑的叨念:「又沒下雨,到底撐個什麼傘!」但這一點都不奇怪的,光是由一顆一顆光子組成的,五顏六色的光子在世界亂撞,彈入眼底的視神經,映射出這多采多姿的世界。下雨時,拿傘擋著雨滴,大太陽底下,光子雨可來得又大又急,打把洋傘避避,聽光子在傘面彈動,夏日正好。

上了高中後,能理解的自然現象越來越多,對於方程式所展現的簡潔,總是驚艷不已。青春期的我獨來獨往,越是埋進科學的世界,跟人群就越發疏離。倒不是厭惡,純粹是活在平行時空的距離感,偶爾也會好奇地探出頭,看看真實的世界。

參加交大的科學營時,有次護送隊友走回女生宿舍,靜靜的夜空掛著清亮的月,她笑著跟我說:「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人多心不平。」同樣的月光下,我腦袋中的想法截然不同,想著我們總是看到月球一側,那神祕的另一面總是隱身在黑暗中。這現象源自一個巧合:月球繞著自己轉的週期,居然和繞著地球轉的週期一樣,造成我們總看到這半個球面,或說,總有另一半神祕的面紗。

當我盯著天上皎潔的明月,不禁深思,是什麼樣的機制,才造成這麼有趣的現象呢?但人們對著千年不變的月兔陰影,賞著月、吃著月餅、吞著烤肉時,應該也不覺得滋味少一點吧。

活在自己井然有序的世界裡,有一份安心,也有一份自得。我喜愛讀書,也讀得快,但除了趕著考試外,很少一口氣把書讀完。印象中讀到放不下的書,只有兩本:赫塞的《鄉愁》跟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原本蝸居的象牙塔,在讀完《美麗新世界》後,瓦解殆盡,讓青春的我,乃至於今,都得誠實地面對這無厘頭的真實世界。

現實生活的紛亂無章,與自然定律的井然有序,呈現極強烈的對比。但我以前從未把這兩件事連結在一起,壓根兒也沒想過,如何「善用」科學知識來改造世界。看著亂糟糟的社會百態,誰不希望這世界井然有序呢?但你願意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呢?

在《美麗新世界》書中,科學鎮壓了一切的騷動與亂源。每一個人打從生產、教育到就業,都由系統化的生產線所完成。先進的科學彌平所有先天的差異,個體間的差異是由孵化與制約中心訂下的,是精心設計的,是為了維繫社會的安穩而來的。阿爾法天生就是菁英,而艾普西隆天生就是勞動階級,因為在孵化瓶中便是如此,在制約的教育中亦復如是。阿爾法慶幸不必出賣勞力,艾普西隆對於不必痛苦地動腦,簡直樂歪了,每個階級的人,如此心滿意足地珍惜自己階級的幸福美好。這樣的階級差異,自我衍生,這樣的平穩秩序,代代相傳。即便生命冒出短暫的脫序,別擔心,只要吞下幾顆「索麻」,迷幻過後的自己,又將回到這美麗世界的常軌上。

是的,經過科技調整後,紛亂不見了,社會秩序如此安穩,每個人不分階級,都如此安分快樂。每個人都在設計好的框架裡,如此無害地活著,如此無害地運用殘存的自由意志,去經營個人的幸福。書中的世界實在太過驚悚,即便放下書後,依然在我腦海盤旋。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確實有這樣的可能性,然而這樣的美好秩序,所需的代價是否過於巨大?我想敲醒美麗新世界裡的每一個人,從阿爾法到艾普西隆,然而喚醒後的世界,真的有比較好嗎?面對這樣的社會循環,當所有受害者同時成為加害者時,罪惡是否不復存在?在美麗新世界裡,我們甚至找不到可怪罪的人。

當動人的蘭妮娜陷入情慾的迷惑時,她的好友芬妮勸著:「又不是多一兩個男人是痛苦的,妳應該再多雜交一些……」書中對於性感胴體的描述,充滿動感的挑逗,而當雜交成為被稱頌的規範,婚姻已成為猥褻而自私的行為。正是青春的我,性賀爾蒙在身體竄流之際,每每讀得臉紅心跳,除了挑起巨大的慾望外,也同時挑戰深層的道德感。在理性的輪廓外,這感官式的激動與衝擊,喚醒沈睡的另一面。生平第一次,我是這麼活生生地察覺到自己是Homo sapiens,具有活跳的慾望與矛盾,一如身邊所有的同伴。

書中的野人,只有悲劇的可能。他深受蘭妮娜吸引,卻因為彼此錯置的道德規範,而飽遭煎熬。旁人不解野人的瘋狂與痛苦時,野人點點頭說道:「我吃了文明。」當謹守禮際成為野蠻,文明成為嘲弄人性的架構,脫離了子宮而製作的生命,是否也同時切斷了人性的臍帶?

正如同野人一般,我對於美麗新世界中的種種,除了不解,也感到反胃。但是當野人轉而擁抱宗教儀式的救贖時,我越讀越感不堪,如果你誤以為錯誤的反面,必然正確,那你就太低估人類的愚蠢了。

蘇軾感嘆「人生識字憂患始」,這書硬生生地把我從明亮的科學世界踹出,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從此我不再是窗邊好奇的小男孩,科學與現實的世界重疊了,我再也無法埋進方程式裡,把感情當作幻象處理。雖然我還是操作著流暢的使用者介面,與生活中的人事物互動,但我不再是孤懸在平行世界的理論物理學家,終究意識到自己除了遵循薛丁格方程式外,也是一枚活生生的人。

這麼多年過去了,你或許會說現今的世界離《美麗新世界》還遠,至少搖搖欲墜的婚姻制度,依然在表面上維持社會交配的秩序。然而科學的進展並未放過我們,《1984》隱然到來,臉書谷歌蘋果亞馬遜,像是帶著微笑的老大哥,服務並操弄我們的人生。

當每個人毫不在乎地交出時時刻刻的點觸,換取免費便利的服務,一個龐大的巨獸在我們的餵養下茁壯:沒有人有過錯,失控的運算法則甚至不是活生生的人。沒有人綁架了我們,是不經意的點擊,是無所不在的社群連結,讓我們身陷在這美麗的新世界,啊,是的,如此美麗得令人無法自拔。


林秀豪
理論物理學家,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別名豪豬教授,出生於戒嚴時期的港邊,是飯可以多吃,話不能亂講的時代。從國小到高中,光光「我的志願」就寫了十三遍,他志趣堅定,科學家寫了十二遍,只有一次看老師打遍天下英才,胸中油然而生「有為者亦若是」,寫了一次:「我以後要當老師」。話果真不能亂講,一整打的科學家作文,加上喊了這麼一次當老師,日後就成了學生口中的豪豬教授:一邊在平行宇宙做科學研究,一邊在現實世界誨人不倦。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10-11 09:38
專訪》不要為了辦媒體而辦媒體:專訪《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作者影山裕樹

近年日本記錄區域性文化的地方刊物興盛,有別於以東京價值觀為主的大眾媒體,地方刊物傳遞當地獨有的風貌與情感,不僅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同時讓外地人興起前往觀光甚至移居的欲望。

「千十一編輯室」負責人暨企劃編輯影山裕樹耗時一年,搜羅日本各處地方刊物的案例,集結為《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影山日前來台宣傳新書,在口譯陪同下,接受Openbook採訪,聊聊地方刊物的故事,以及這些故事如何帶動地方創生。

▇地方刊物,可以讓促進世代交流

第一次來台的影山,行程裡包含了台北、新竹及台南等地,人群聚集的車站或廟口辦桌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日本,人潮聚集交流的場所愈來愈少,他認為藉由地方故事,可以找回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機會。

談起書中記錄的各種地方刊物,影山說:「即使種類多樣而無法歸結,但相同之處在於,它們成為促進人與人交流的平台,包括當地讀者、製作團隊、或者外地人。這是地方媒體的共同特性。」

影山說,如今社會中族群分裂的情形愈顯嚴重,年輕人與老年人沒有對話的機會,大眾不知遠離塵囂處的高齡者照護之家發生了什麼事……透過地方刊物,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族群,開啟了對話的機會。

影山特別讚賞書中的一例:位於福岡的高齡者照護機構發行的刊物《搖咧搖咧》。有別於傳遞專業知識的照護雜誌,《搖咧搖咧》記錄的是照護人員與老人家的日常故事,不避生死問題,甚而讓人「咯咯發笑」。


yao_le_yao_le_.jpg

《搖咧搖咧》雜誌及其編輯鹿子裕文(攝影:Mika Kitamura;行人文化提供)

這本刊物甫在當地書店上架,隨即銷售一空,連京都與東京的書店及大規模的經銷商都想訂購,熱潮超乎想像。透過這份刊物,讀者也更了解照護機構的日常,不再只是遙遠的、毫無相關的陌生群體。

▇日常的地方瑣事,有濃厚的「人」的氣息

地方刊物引起的效應,不止於此。

書中提及地方刊物的始祖《谷中.根津.千駄木》(簡稱《谷根千》),是由3位主婦於1984年創立,總共發行了94期。該刊物以主婦觀點報導當地的小型工廠、公共澡堂或是街巷漫步等特輯,無論是寫作者或被寫的人,幾乎都居住在谷根千地區。這本刊物一方面記錄了當地的日常風貌,另一方面也像是地方人士集體參與而成的故事。


jin_ji_de_ri_ben_di_fang_kan_wu_p202.jpg

日本地方刊物的始祖《谷中.根津.千駄木》(攝影:Mika Kitamura;行人文化提供)

影山表示,《谷根千》出版前,當地原本是非常沒落的地區。刊物提升了在地認同感之後,當地開始出現空間活化的計畫,包括保存老屋或將其改造為咖啡店,同時也出現了愈來愈多市民團體。重新活絡、具有獨特故事風味的谷根千地區,因此吸引了愈來愈多遊客,如今已成為相當熱門的觀光區。

為什麼這些日常故事能凝聚地方認同感,進而催發創生活動,吸引外地人前來觀光或移居?關鍵在於情感。

影山舉例說,四國高知縣位處在易受颱風侵襲的地方,加上大眾媒體的報導,久而久之,大家對於高知的印象只停留在「常受颱風侵襲」,就連當地人也不例外。

「然而在此之外,應該還有很多不同面向、多元立體的故事存在。」影山補充道,如果對自己家鄉的想像過於單一,就不會產生認同感,也不會以自己的家鄉為傲,更不會有地方復興的活動,因為大家都不想留在自己的家鄉。

一般觀光手冊或企業宣傳雜誌往往以利益為導向,主要呈現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地方刊物卻能忠實呈現地域的文化或日常瑣事。這些由當地集體譜寫出來的故事,讓該地域的地景空間附著上濃厚的「人」的氣息。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構築成地方故事,反映出某些普遍性的課題或情感,更容易引起共鳴,讓人發現自己的故事原來與別人的故事相關,從而喚起對於家鄉的想像。在疏離的現代社會,這種「我不孤單」的歸屬感,更能緊密連結人與人、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p1010719.jpg

▇我們可不只是在飲酒作樂啊!地方編輯的份外之事

辦好一份刊物,就像說好一個故事的過程。時常到各地參與專案編輯工作的影山,以「外來者」的角度分享與地方編輯合作的趣事。

有人就有江湖,每個地方可能都存在著派系或權力關係。影山表示,「外來者」編輯的好處在於不受權力階級關係的影響,可以保持一定距離,但又要讓當地人覺得被理解。

「我們很常跟當地人喝酒搏感情,喝了酒比較容易說出真心話,互相了解彼此的想法,也算是一個交流的場合。」影山說,平時除了保持一定距離觀察當地之外,也必須透過閒聊交換情報,才能挖掘出地方真實的樣貌。

有別於外地人,深耕地方的媒體不可避免會涉入地方事務。影山說,地方編輯往往需要參加政府人員的私下聚會,當地方派系產生紛爭時,也可能得擔任居中協調的角色,甚至帶著酒登門道歉等等。

書中一編輯團隊與公部門合作的罕見案例《在雲端上》,創刊號介紹當地特色鮮明的「角打」。影山透露,最初編輯提出這個構想時,公部門認為對該地形象恐怕有負面影響,溝通過程中也不乏爭吵。「後來大家一起去喝了酒,還是決定以角打為主題。」結果證明效果很不錯,不只當地人覺得熟悉,也讓外地觀光客興起一探究竟的念頭。

地方編輯做著看似非編輯份內的事,實際上是將根紮得更深,藉此累積當地更強的牽絆,從交流中孕育更多可能性。


yun_duan_shang_.jpg

2006年創刊以來已持續發行10年的公部門免費刊物《在雲端上》(攝影:Mika Kitamura;行人文化提供)

▇對地方有必要性的刊物,就有辦法繼續存在

「刊物如何長久存續?」幾天下來的新書發表會,台灣讀者最常問這個問題。

時間,也是影山認為刊物最重要的課題。「必須經過很長的時間,例如10年,才能看出地方刊物的價值。有些做了1、2年就停刊的刊物,最大原因在於『為了辦媒體而辦媒體』,忘記刊物原有的目的。」

影山直接了當表示,華美的設計或很棒的照片,這些都不必太堅持。他舉例日本有位木柴行老闆的小學生兒子,辦了一份免費刊物宣傳老爸的公司,從版面設計到內容全都自己來,非常可愛。「重點是記得這份刊物想傳遞什麼訊息,以及長久存續下去。」

2019年是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透過《進擊的日本刊物》,影山想對我們傳遞什麼訊息呢?他說,台灣同樣面臨了高齡化及人口流失等問題,而地方正是面對種種衝擊的第一線,「這些地方可以實驗很多創新點子,『地方』可說是最有可能發生有趣事情的處所。」而發展這些創新點子的關鍵環節,便是他一再強調的,對於家鄉的認同感。

另一個角度來說,地方刊物已不僅是人與人交流的平台,更儼然成為綿延遼闊的故事場。透過長時間的積累,刊物本身已承載了許多情感,甚至能夠召喚更多人加入留下自己的故事,逐漸擁有改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力量。

「如果這本刊物對地方有必要性,就有辦法繼續存在。」影山如此說道。

2016850008729b.jpg

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
ローカルメディアのつくりかた:人と地域をつなぐ編集・デザイン・流通
作者:影山裕樹  
譯者:林詠純
出版:行人文化實驗室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影山裕樹
編輯、企劃編輯。1982年出生於東京。從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部畢業後,進入雜誌《Studio Voice》編輯部工作,後來跳槽到Film Art公司,經手《約瑟夫.博伊斯 甦醒的革命》《開拓自己的藝術》《橫井軍平遊戲館 RETURNS》《辦一場戶外音樂節》等許多藝術、文化書籍,之後離開公司獨立創業。2010年創辦了「Office Yuki Kageyama」,從事書籍企劃編輯、網站與宣傳雜誌的編輯、策展、活動企劃、總監等廣泛的活動。策畫、編輯的書籍包括《改變地方的軟實力》《打造秘密基地的方法》等等。近年來以編輯者、總監的身分,參與「Festival / Tokyo」(2012,13)「十和田奧入瀨藝術祭」「札幌國際藝術祭 2014」等各地的藝術祭與藝術計畫。著作包括《大人打造的秘密基地》,共同編著的書籍則有《決定版.遊戲之神 橫井軍平的話》《十和田、奧入瀨 水與土地之旅》等等。「NPO法人藝術公社」創辦成員/總監。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人物》堅持與覺悟,台灣原創漫畫關鍵的一步:訪蓋亞漫畫部總編李亞倫

▉蓋亞漫畫部的開端:從「大航海」迎向藍海

檢視本屆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的書單,獲選的37部漫畫中就有25部為台灣作品,其中寫實類型超過半數,包括職人甘苦談、本土青春劇、歷史傳記,甚至社運議題亦涵蓋其中。在多元的題材中,蓋亞文化公司和旗下的子品牌原動力文化合計有7部作品入選


shu_feng_he_ji_s.jpg

第40次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書單;還有抽獎活動可以參加喔:請按我

而在金漫獎的23件入圍作品中,原動力與蓋亞也有6部獲選,其中《龍泉俠大戰迷霧人》、《異人茶跡》及《北城百畫帖》3部作品更包下了整個跨域應用獎的所有入圍名額。最後獎項出爐,由英張的《天黑請閉眼》榮獲漫畫新人獎、《龍泉俠大戰迷霧人》拿下跨域應用獎、《1661國姓來襲》奪得年度大獎與青年漫畫獎,為本屆最大贏家。

交出了傲人的成績單,蓋亞漫畫部及原動力文化總編輯李亞倫卻表示,向來以出版奇想類小說為主的蓋亞文化,其實很晚才踏入台灣漫畫界。2008年,為護玄、林綠、可蕊等蓋亞作家群繪製封面的插畫家沈穎傑(Akru),以《柯普雷的翅膀》榮獲「行政院新聞局劇情漫畫獎」首獎及最佳劇情獎,才意外激起蓋亞成立漫畫部門的興趣。

描述大航海時代福爾摩沙故事的《柯普雷的翅膀》創造銷售佳績的成功經驗,使這類題材成為台灣漫畫可望開拓的藍海;加上這類漫畫本質上接近「影像化的小說」,受眾與蓋亞的小說讀者群高度重疊,因此蓋亞漫畫部一開始即側重本土題材,鎖定青年、歷史、紀實等定位,向少男少女主流漫畫以外的族群招手圈粉。

李亞倫透露:「當時蓋亞沒有漫畫編輯,對漫畫市場又很陌生,初期做得很辛苦,因此收購了當時的原動力亞細亞,連同編輯也一起加入蓋亞的行列。」原動力成為蓋亞的一員後,起初選書仍維持過去以日漫為主、反映市場的取向,後來慢慢引進港漫,接著才著力於本土創作的經營。

▉整體漫畫市場,遭逢「交叉低點」

細數蓋亞與原動力獲得本屆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TOP 10的作品,《1661國姓來襲》參照荷蘭末代長官揆一的據台回憶錄,重新編寫台灣重大歷史;《五味八珍的歲月》藉名廚傅培梅的故事,細訴台灣庶民文化與往日的社會面貌;《魔幻時刻:The Actor第一集》揭開演員生活群像,描繪青年如何踏上築夢之路;《台北不來悔2》則為作者米奇鰻「街頭創業」親身經歷,是感動藝術相關科系的勵志小品。

許多讀者表示,這些充滿本土特色、十分接地氣的作品,與市場大宗的日本漫畫相較,「雖然冷門,但好看、不老梗,至今還沒買到過雷本。」然而雖然讀者風評甚佳,但李亞倫對市場卻不表樂觀。究其原因,就得從台灣、亞洲,乃至全球化的趨勢說起了。

「全球漫畫市場連續好幾年以10-20%的比例不停下滑,不僅日本,台灣也深受重創。本土漫畫七、八年前賣得都比現在好,因為在那之後隨著網路普及,瓜分了讀者看紙本書的興致與時間。」

另一方面,日本電子書的營業額已超越紙本,挽救了不小的出版頹勢,而反觀台灣,電子書的普及率卻遲遲未有起色。另外還包括對岸網路中文化太快速,連帶傷害到台灣,讓使用者付費的習慣養成不易。在種種條件下,蓋亞發展的青年、歷史、紀實這區塊的漫畫作品雖已具口碑,仍不足以止跌回升。 

「台灣正處於紙本書急速下挫與電子書未成長的交叉低點,這個青黃不接的階段,我們必須一起熬過去。」李亞倫說。

zong_bian_zhao_2_gai_.jpg

▉給新生代的期許:堅持與覺悟,跨一步成大師

談到最受關切的創作人才問題,李亞倫認為,最大的癥結點是台灣漫畫少了一個世代。他說:「台灣漫畫創作有斷層,資深漫畫家已漸漸不畫,而新生代還沒起來。中間缺少的那個世代,照說本應該是現在這個時期最熱門的漫畫家。造成斷層的原因很多,例如景氣因素,例如中國崛起——跑去對岸發展的創作者相當多。」

他還認為,創作者有夢想是遠遠不夠的,重點是「覺悟」。

「我看過有才華的人不少,但覺悟往往不夠,因此最後成功的未必是最有才華的那一個,而是堅持下去的那個。以日本為例,眾所週知的漫畫大師都是畫了幾十年,才創造出生命價值,甚至畫到現在,連載還沒結束。台灣的漫畫家卻往往畫到一個階段就累了、放棄了,少有年輕畫到老的。」李亞倫強調:「台灣漫畫家放棄的階段,在日本正好是跨一步就成為大師的時候。」

李亞倫也指出,許多漫畫家在最顛峰的階段就漸漸不再畫了,「當時一部好作品可以賣二、三十萬本,版稅收入已經很可觀,卻沒有堅持下去,癥結還是因為台灣市場不夠大。在產業不足以支撐下,很多人轉去做遊戲、做網路。或許他們覺得畫漫畫太辛苦了。」

李亞倫說:「我們很想努力扭轉這個局面,希望有個平台,可以支付稿費讓創作者穩定生計、專心畫畫,出版社也可以得到好作品,形成良好、正常的循環。」

恰在此時,中研院漫畫人文期刊出版計畫《CCC創作集》(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前來尋求合作,正好與蓋亞的發展理念一拍即合。


cccxin_s.jpg

中研院與蓋亞合作,重生的《CCC創作集》

「《CCC創作集》的稿費比市場行情來得高,與蓋亞的讀者也很match,有才華的年輕人我們盡量給予機會,雖然還沒有真正成名之前確實無法過很好的生活,但跟其他商業出版相較,CCC相對穩定。」

李亞倫接著苦笑:「編輯會盡力幫創作者將作品推送到讀者面前,反過來說,也請創作者穩定供稿,不要經常拖稿、開天窗,像一個月交不出8頁這種情形也太扯了。」

zong_bian_zhao_.jpg

目前的新生代創作者,在月刊形式的《CCC創作集》雖然以「群戰」形式攻占市場,但集結成冊的作品集,也漸漸為個別作者匯聚出不錯的個人累積。例如包辦本屆金漫獎跨域應用獎3項入圍的作品,在今年「漫筆虛實:CCC創作集數位體驗展」的展出中便成績斐然。

譬如《北城百畫帖》可用手機搭載Google Tango空間感知技術,進入昭和時代台北喫茶店的奇想空間,體驗虛實交錯的圖像;《異人茶跡》將博物館變身為清代茶行,並由漫畫主角現身導覽,體驗19世紀瘋迷全球的台灣茶魅力;《龍泉俠大戰謎霧人》則特邀霹靂集團偶動漫監製,除了有龍泉俠與謎霧人戲偶本尊的展示,並有3D投影重現武打的經典場面。

▉跨域合作:從各種角度詮釋作品

李亞倫表示,「目前可期待的契機,就是數位應用與IP的多元化發展。」蓋亞目前正著手籌備網路平台,希望幾年內能達到一定規模的瀏覽量,也期盼國人能養成使用者付費的習慣。若再配合海外授權,及諸如電影、文字書等多方面的接觸與平行合作,期待能同時扶植創作者並培養讀者。

原動力合作過的成功案例,可舉「漫畫植劇場」為例。這個合作案一開始,從劇本、繪製漫畫再到拍戲,每部作品的狀況都不一樣,編劇和漫畫作者的磨合都需要借重編輯與各方溝通,碰撞過程難度很高,編輯工作相當吃重。

「例如《魔幻時刻:The Actor》,故事談的是年輕人入行受訓的藝界人生,是由王小棣老師的編劇描繪植劇場幕後的寫實作品,也是台灣首部演員養成的實境漫畫。我們的合作過程是編劇寫完一回之後,漫畫作者就要銜接下去畫。但漫畫不是分鏡腳本而是另一種創作,從文字轉為畫面難度相當高,編劇想像的也常跟漫畫作者不一樣,加上劇本是為電視劇而寫,6到8集變成一部漫畫,除了必須要做很多濃縮的工夫之外,結局跟電視劇也未必相同。」

「所幸成品很好看,讀者反應很正面,媒體聲量也很高。而且電視劇收視率好,漫畫銷量就好,兩者加起來成效必然大於2。」

漫畫植劇場宣傳影片

▉只要孩子願意看書,漫畫也是好選擇

國中赴日本就讀,大學畢業才回台灣的李亞倫,當完兵後,因不忍好作品被糟蹋了,「看不下去,只好自己投入漫畫出版工作。」他說:「那個年代,日本漫畫在台灣一片大好,但翻譯卻很爛,誤譯的情況很多,像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竟被音譯成美托羅波瑞塔,簡直像咒語一樣,專有名詞不見了,真實的藝術品在書裡一個個都像虛構,還造成文化上的誤解。」

當初為了「撥亂反正」而踏入漫畫產業,如今多年過去,景氣有了變化,連閱讀生態也已大大不同。「小時候家長禁止看漫畫,我們只能偷看;到了我兒子(小四生)這一輩,已經不是看漫畫長大的世代,他們可以接觸到的免費娛樂媒介太多了。現在家長只要孩子願意看書,多半都會鼓勵;文字書若嫌字太多,看漫畫也很好。」

被問及推薦給青少年學生的書單時,李亞倫想了想說,像是收假後、開學時需要收心;或者下雨天、心情不好有點消沉時,建議可以看勵志類、比較正面積極的漫畫。「例如《龍泉俠大戰謎霧人》,故事內容有點奇幻,又有深度。等我的小孩上了國高中,我就會介紹他看這一部。」

▇第40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1-980450_you_jiang_zheng_da_.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10-09 15:5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