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細節無法人造,細節是寫作發動機:專訪金宇澄
《我們並不知道》作者金宇澄。
《我們並不知道》作者金宇澄。
  • 訪談/柯裕棻(作家、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
  • 記錄整理/沈眠(文字工作者)

20171203_04.jpg

金宇澄(左)與柯裕棻對談。

▉上海印象、台灣感覺

柯裕棻(以下簡稱柯):我自己對上海的想像最早是在剛認識字、還不知道歷史的年紀裡,接觸到上海相關的語詞,都是些很精細柔軟的食物(笑),比如細粉、鬆糕、餛飩、小籠等等的,是柔軟香甜的好東西。這些陰柔細膩的印象,後來又在張愛玲的作品裡強化了。您的作品呈現了相當複雜的上海今昔面貌,您覺得上海的特點是?

金宇澄(以下簡稱金):其實,上海是雜交的城市。要說有什麼特點的話,應該是特別能接納各種變化與外來元素,能用則用,都不會排斥的。上海是1843年開埠的,我讀過一些紀錄,在更早以前,比如1836年有兩艘載滿了貨物的英國船,先是到了廣東,但被抵制,有人建議他們到上海試試,他們就航進了當時的上海,果然賣光了貨物,掙了白銀,又在上海買了大量絲綢返航。我想,這是因為上海起源的特點,包括一些無根基之人的聚集,雜匯也似的,熔爐一般,自然而然,也就能夠接受各種奇特的元素。

加之以後租界時期的繁盛,例如新式馬路的興建,都讓上海人的容納度大增,當時的老城厢外頭造起的大馬路,頭一回有了平整的馬路概念進入中國。那會兒老城裡還是抬轎子,在滿地泥濘、高低不平的中國街道上移動,讓所有人眼界大開,原來西式的馬路、馬車這般便利好用。

所以說在上海,各種奇談怪論歷來都可以被容許。簡單來說上海就是聖誕樹,五花八門的內容都可以掛在上頭。唯上海可以雜七雜八的傳奇,到了別的城市就不成樣子,不真實,獨獨在上海才能自成一格。


20171203_11.jpg

滬西蘇州河,金宇澄手繪插圖,1990。(東美出版提供)

▉文學並不神聖

柯:幾年前讀了您寫上海的長篇小說《繁花》,您發展出空前嶄新的文體,非常令人讚嘆。今年這本得獎作《我們並不知道》可說是《繁花》前傳或外傳,它在形式上是由我們較熟悉的散文和散文體的短篇小說構成。我感覺《我們並不知道》各篇章有一種「體物入微」的精神:一個人的生命時間很短,但藉由他和物件、周遭環境的互動、聯繫與記憶,使得生命拉長縱軸,超越個人的時涯。人和物質世界的綿密交感,體現了整個世代變動的蒼涼。

金:書中所描寫的確實是荒涼蒼白的時代。當時每個人的衣服都一樣,物質十分匱乏。也因為如此,一切細碎的發現,都彌足珍貴,也就是蒼白的時代,記憶會更豐富,當你不斷地返回指認那個時代遺落的記憶,都歷歷在目。

記得張愛玲提過,中文文學總是在體驗品味虛無感,是因為世道的艱難,國人無法把握命運,對一切都有懷疑,一切無法確定,生命種種的興味,內在的熱情、只投射於具體物件加以發揮,譬如宋代刺繡的複雜花紋,編織到了極其華麗細密,何以把時間用於這些無意義的複雜中?認真去想,不難發現它唯一的意義或許是,只有物的真實存在,才可以牢牢抓住自己心智,不毀不壞。

《金瓶梅》和《紅樓夢》對物件的描述,全然複雜花紋的再現,西方人注意到異國風味,但無法真正理解,這思維的特點確實只屬於中國,盡興於物的連結是國民生存的習慣,譬如說到了一個沒有政治運動的1990年代,這種舊習便逐漸泛上來,如果一旦動盪緊縮,也就萬馬齊喑——我意思是,這習性在相對的和平時期就會有充分的反映,也就如這兩部名著產生的時代,盡情消遣細碎繁瑣的內容,已經是一種國民特質了。

柯:您書裡有些非常細緻的城市景象與人物,確實會讓人想起《紅樓夢》裡,寫出整桌的菜單,列出整張藥方子,每個人物出場從頭到腳的的服飾,那些鉅細靡遺的描寫功夫。


Jin_01_0.jpg

金宇澄手繪插圖。(東美出版提供)

金:問過一些畫家,究竟為什麼他們需要模特兒?難道不能憑空想像而畫嗎?他們的回應是,想像裡畫出來衣服的縐紋,同直接面對它的寫生是完全不一樣的。我想,寫作先天上就沒有辦法做到像繪畫一樣原封不動地重現眼前的畫面,寫作畢竟本就有抽象的本質,但至少能在局部上,藉由想像力與敘事力去記錄人的故事皱纹,打造盡可能具像化的生动的可能性。這些只是局部的表現,而非整體的驗證。

也因為如此,我一向以為,作者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的,他們並不是上帝般的無所不曉。他們都有過往影響與經驗的侷限,作者的範圍,其實是相當窄小的。於我而言,作者只能、盡可能地記錄自身周遭所熟悉的人與事,只能如此,只有這些範圍。等於美國福克納說過,故鄉只有郵票般大小——同樣我的活動範圍也只郵票大小,我能把它描繪出來,已是很大成就。作者太容易自信、自戀,高高至上了。我認為寫作者絕非是「人類靈魂的設計師」,只有上帝才是。人不該自擬為上帝。

不論是我住的上海,或說這裡台北吧,每一座城市都儼然一座森林,供我們生存的區塊就更小了,只能是目力所及的周圍了,我只知道我周圍有什麼樹,住著什麼小動物,看見遠處有黑影飄過,根本難以曉得那究竟是什麼啊。我的寫作,只是加深對局部的凝視與摹畫。

柯:這讓我想起您曾在別的訪談裡說過,文學作者應該要謙卑,放棄身段,仰視讀者?當時是談到身為編輯以及網路寫作的影響。這個態度和體會請您再詳細說說好嗎?

金:是的,文學並不神聖,作者不過就是特別會說故事的人而已,我不自居於眾人之上。原因是《繁花》初稿是在網路上寫的,有長期和讀者互動的體驗,知道他們的感受和敏銳。通常的寫作是在沉默中寫幾年,寄給出版社編輯後,若是回饋一千字意見,已經不容易了。但網路上你每天都得獲了形形色色的議論,有時像在逼迫,讓你知道讀者的厲害,讓你使盡渾身解數來對應這些讀者,不敢造次,只要稍微涉及到不熟悉的領域,就會有讀者指出,而在閉門造車的環境中,確實是可以隨便隨意為之,因為聽不到讀者的這些疑問。

我總結這樣的網路寫作是奢侈的,可以坐擁這麼多讀者的聲音,也是寫作的本來傳統,英國狄更斯、俄國杜斯妥也夫斯基等等,都是連載出身的小說家。歐洲沙龍文化也就是詩人寫了一首詩,讓朋友眾人隨便傳閱與評論,現代作者卻是在出版後的朗誦,沒人會提問會質疑,然後逐漸視自己為上帝?可笑的。在我三十年編輯人生裡體認到的事實,同樣是作者得尊重讀者,尤其是尊重當前最有視野的讀者們,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多少藏龍臥虎,你壓根不曉得。

我對文學的想法有變化的。尤其讀到全知視角小說,總讓我疑慮多多。作者真有辦法切實地瞭解一個人?我活了大半輩子,也沒能瞭解一個人超過百分之五十。人經常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瞭解別人至多就是這些,剩餘五十,是那人對自己百分之三十的瞭解,最後的百分之二十,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

由於社會、時代的不同,早前的閱讀,需求作者要「活靈活現、內內外外」寫透一個人,是根基全錯的表現,一定意義是誤導讀者:人是可以被瞭解的。實際的真實卻是:人複雜異常,無法被瞭解,其實,一個人最特殊最私密的內容,往往是不能寫的,會帶進棺材,因此我說,文學常帶有欺騙的意味,其實它是處處有保留的,最有人性深度的內容,往往被作者燒掉或者咽進肚子。這樣推論下來,作者應該給出合理的「空白」才對,讓讀者知道,小說裡很多「留白」是正常的——寫作的追求就是,透過無數細節和回憶,最大程度告訴讀者其中的一部分。

▉細節是寫作的發動機

20171203_03.jpg柯:沒錯,正是細節勾人。這書中的故事,比如床腳裡藏金條,蛋殼裡藏鑽石,或是坐墊裡藏鈔票,藏的人想法如何,發現的人又因為什麼經驗所以立刻識破了,不同的立場和視線交錯,栩栩如真。或像〈鎖琳琅〉這篇後段,眼神姿態情意非常纏綿,大量的情感壓縮在動作細節裡,結尾收得乾淨無痕,又不是無情。這些串成了很棒很有臨場感的故事。

金:現實主義的寫法,也就是透過細節,逼近一個人的存在,讓他的真實感自然出來,也表示出作者的熟悉度,所掌握的細節有多少,我自己想想,最真實的部分,寫到三分之二是最好的,太過緊密的就不大方便寫了。最真實的、最有份量的,很難真的下筆。文學還是要有所保留的。

比如張愛玲《小團圓》,就差點被燒掉了,還好最後留下來,讓我們知道某些解答。《小團圓》寫某日張和胡蘭成相談一整天,次日胡問張對自己的感覺為何。張沉默中打開一個信封,裡頭放著胡昨日留下來的所有的菸頭。張沒寫一句情話,出示的細節多麼逼真。通常所謂「塑造」是一個很假的東西。寫作必須不虛假地體現人物的特點。

柯:那麼您自己怎麼看待「細節」的意義呢?

金:這個信封,就是好細節,長期當編輯,我對來稿的判斷,第一是看語言,第二是讀細節。細節無法人造,有好的細節就能出現好作品,細節是寫作的發動機。每一個小說編輯,作夢都盼望接到一部好文字好細節的來稿,這幾乎是終生的盼望。

我愈來愈覺得,中國傳統筆記體的寫法會更有魅力,比如陳巨來《安持人物瑣憶》處處生動,有一則寫30年代一小氣畫家,平素是用畫來交換一切生活雜貨,賺了錢就藏在傢俱裡,比如八仙桌腳挖空,藏金其中。寥寥數筆寫活人的特點。

李伯元《南亭筆記》也是具體的細節,比如郭子美(郭松林),白馬白盔白甲,譽為「清代趙雲」,軼事是此人一到上海,就裝成乞丐,跪在四馬路上派發整疊的手紙,有美人經過就給一張,裡頭藏著一片黃金葉子,發完即走。書裡沒說此人意圖,但你只要讀過,很難忘記。

或者陳定山《春申舊聞》寫的葉澄衷,原是黃浦江船夫,划擺渡船,一次發覺外國船客遺留的錢包,葉就停船原地等待,相信洋人會回來尋找。果然那人返來,發現葉在等待,大為感動,請他到洋行工作。從此,葉澄衷一路發展,變成了五金大王。

葉澄衷的孫子葉仲方也有趣,雖然以後參加了中國遠征軍,青年時代卻常做怪事,最冷的天請一百多人吃飯,讓手下把室內燒得火熱,來客脫掉大衣,仍然汗流浹背,最後,葉仲方來到席間,宣佈今晚他根本付不出飯錢,已把大家的皮大衣全「當」掉了,說完他把一疊「當票」甩向空中,就走了。客人急得跳腳,天這麼寒冷,怎麼回家?但是事後三四天,葉仲方又一件一件買了新大衣,全數奉還。很難說現在的富家子弟會做這樣的事,這行為是什麼意義?可你就是記得了。

中國文字一向簡潔,《史記》都是挑出特點,勾勒人物,透過細節經營,極其克制地寫活人物,跟西方大規模的史詩填充疊床架屋的繁複寫法完全不一樣。中國筆記體是一種極簡的審美觀,是寫給聰明人暗暗裡體會的段子,無需西方的大面積透徹分析。

在生活的角度,在人格的魅力上,精彩的段子都會讓人過目不忘。我們究竟是依靠什麼記住一個人呢——是《安娜.卡列妮娜》的長篇大論,還是莫泊桑《羊脂球》(台譯《脂肪球》)的略略幾句話、幾個描寫,就讓你記緊了?

今天我們討論細節——細節就像是法律文件上的圖章,是最有效力的。細節能夠產生合理性。說這麼多也就是想說,細節最能說明問題,緊密獨特的細節,是無與倫比的真實。誇張點來說,細節能夠產生歷史,產生一切。

說來說去,作者最需要的是把最特別的內容傳遞給讀者。如果只當成個人的宣洩、排泄,讀者一般是不會感興趣的,一般也真不那麼重要,作者自讀就夠了。另外的例子是,比如說自己對自己寫的稿子,本來就很不耐煩,寫完不願再看第二遍,或任由編輯改動而不顧——你自個兒都不甚在乎,人家怎麼會看重你的作品?

某種意義上說,寫作也是一種變態行業,作者需要特別珍愛自己筆下的產物,效果會好一些。我講過的,我寫《繁花》等於是一個老年婦女生了孩子(笑)。年輕女子生了小孩,一般就是讓媽媽抱,還可以再生,我則是成天抱緊了不放,愛不釋手,看不夠,時時刻刻希望打扮這個小孩,因此這小說我修改了20遍,十次加印都有修訂,編輯都沒見過。因為自己真是那麼喜歡,不捨得拿出去,等於母雞生了蛋,別拍拍翅膀轉身就走,要好好孵出一隻小雞來。

認真嚴厲對待自己的作品,不追求多和快——當然每人的狀態是不同的,確實透過數量,也可能產生質量,我只是講我自己對寫作的觀點。


20171203_10.jpg

金宇澄手繪插圖。(東美出版提供)

▉無以窮盡的悲劇

柯:在《我們並不知道》,我覺得另外有一條書寫主線,是對萬物的心痛哀憫。不止對人,還有對動物、植物的感情,都令人不忍。寫貓呀狗呀烏龜或鳥情感都深,〈馬語〉這篇看了尤其心痛。

金:中國有一種說法,說50後的作者,就專門寫這種東西來折磨人(笑)。王安憶讀我寫馬那一段,表示真心的喜歡,有個馬場老闆問我,怎麼有比他還懂馬的事,我怎麼這樣熟悉馬的處境——他不知道過去的情況,不知道我所看到的馬的故事,比現在的馬要悲慘得多。

對了,有一道菜色叫水煮牛肉,源出於自貢,當地產岩鹽,都是把牛拉到礦坑底下,一直不見天日作業至死,礦工們也都是赤身裸體在坑裡工作,死牛就存放在礦洞裡,用最簡單的辦法片下來煮著吃。所以,水煮牛肉是一道非常卑賤的菜,是上不了檯面的,現在卻演化到五星級酒店也在吃,時間就是這樣有趣的變化。傳統中國菜系包括用具和形式,同樣引發多層面的演變,從極其的精緻變更為大眾的走向,主要就是保持習慣的人慢慢死去了,還有是交通快速的改善,傳統江南人不吃辣,交通有限就難以變更。當人的移動變得通暢,會破除封閉的空間。地域文化大部分來說都是脆弱的,經過人與時代的更替,審美與價值都在快速變化中。

回顧我的青年時代,是什麼都講吃的荒涼時代,目擊很多殘酷的事,比如有一殺狗的故事,想寫一直不忍,口頭上說說可以,恍如隔世。我16歲奉命去黑龍江務農,上海青年人的宿舍外,有一戶老太太養狗──當時東北農戶養狗,不只為情感關係,重要的是狗皮。東北習慣是在炕上鋪一張狗皮,能防濕氣。這些上海來的青年人沒有肉吃,就想這條狗。一次某青年就在宿舍門口,以食物誘那隻大狗進來,眾人準備了叉草的鋼叉要弄死牠,飽餐一頓。狗進了宿舍發現不妙,畏縮躲藏在板鋪下,總之,最後是發動圍剿,得償所願。細節太激烈,此處刪去200字。老太太最終大概猜到了,天天就坐在宿舍門口哭,她哭的只是要把狗皮還給她,不是哭狗,是哭皮。眾青年一直保持沉默,沒還是覺得沒面子歸還,留著一點基本的人的意識,不是要用這張狗皮,是狗皮已被鋼叉戳得都是孔洞,怎麼還。時代的殘酷,在我年輕的眼光裡是稀鬆平常的,像書中寫貓的一節,毫不稀奇,廣東人吃貓是很普遍的事。

柯:另有一篇寫時鐘,明的暗的情感轉好幾折。最後一小段說一落魄老先生抱個鐘到古董店去賣,要價五百,但舖子只願給三百,兩人還價,您聽了就想按照原價買,在鋪子外頭等老先生出來。等著等著,轉念覺得買下來無用,就離開了。短短一段才三行,從深情驟轉虛無。您的作品不論是小說或散文,有時會看見這樣情感飽滿,但轉眼成空的時刻……

20171203_02.jpg金:不買舊鐘,是醒悟了,抑制一種「收藏」的企圖,假如因此形成了癖好,興致勃勃,將來怎麼辦?人生是虛無的,我有個朋友常去德國收集舊照相機。比如當地一位老人死了,律師按例打電話通知,但死者的兒女卻不回來,只是請律師直接處置變現,老人家一輩子收集的藏品,就這樣堆在門口賣,一生井然有序的收藏,立刻變成了無序的流逝,沒意思,文章寫到這裡,也真覺得了一種落空,是真實想法。

人生一直就是尷尬、糾結的,常常不知道自己的抉擇或作為,是對是錯,沒辦法,人常常只能選擇。我曾在黑龍江遇到一個犯人,他告訴我,青年時代適逢「國共合作」時期,他和同班的好同學一起到山西,報名參加抗戰,排隊走進一大院子,依序辦理報名手續。等排進了大廳,見是左右兩張桌子,左邊共產黨,右邊國民黨,不得選擇,等於你進了機場海關邊防檢查,排到你在哪一面,就上前登記入冊,輪到你在哪一桌,就是哪一黨,他和最好的同學就此左右分離。他加入國民黨軍隊,最後是在國共「淮海戰場」被俘虜,後判刑到了東北,一次舉行犯人大會,他意外發現坐在主席台正中的,就是當年加入共產黨的好同學,雙方目光有交集。散會後,一個勤務兵走近他私語,長官馬上要去東北黑河的某勞改營,他如果想去,就可以報名。就這樣,他來到了最北方,其實也沒有得到好同學幫助,因為沒多久,好同學再次調任了,離開了這個地方。

人生選擇,往往像賭博,並不是想像裏一條充滿各種機會的康莊大道,只要面對一個具體的人,往往忽然變得狹隘,難有再多的選擇。毛澤東說青年人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是精神層面的激勵,其實人生常常是尷尬的,「人生知己無二三,不如意事常八九」,既是古話,仍然也是今日世界最重要的認知,做人有這準備是必須的,不討喜,真實的景況也就這樣。

柯:您確實寫了好多悲劇,每個人不管是不是機關算盡,都沒能跳脫命運。多數人都說時代要往前看,實在是因為回眸誰都覺得不忍。您自己怎麼看時代的回憶呢?

金:回憶起一個農場例子,有一位漂亮的哈爾濱女青年,據說是因為沒買票,最後被火車列車長抓進一小房間裡強暴,回農場沒多久發現懷孕了,也記不起來她具體坐的是哪一天的火車。總之事發她已經精神錯亂,經常在半夜的月光下,披頭散髮裸體跑到田野裡,給人恐怖的感覺。寫作也許就是是為了記錄時代的種種細節,讓那些遺落的事物重生,讓它們不褪色地存續。這是虛構嗎?它是真實的人的圖畫。

《我們並不知道》寫了很多我這一代人的困難。我必須記得,所以我寫。我寫,也是因為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記得曾有過那樣慘白的時代。相比當前就幸運太多啊。我有時會覺得,如今國人的欲求太多,並不懂得完整無缺地過完一天,同樣是無比欣慰的感受——因為我懂得,這簡單的平安無比珍貴,應毫無保留地感恩。

【訪談側記】

柯裕棻

金宇澄本人比照片更高,清瘦,目光冷靜時有星芒。談話愉快、敏銳,行止對答自持有度。他說,雖然作品多以幻滅虛無作結,可他本性喜歡熱鬧,喜歡明亮溫暖的事物,喜歡市聲鼎沸,喜歡網路和讀者意見,川流熙攘,覺得快樂。

他在2012年發表的長篇小說《繁花》幾乎為這十年的中國文壇下新定義,立新座標。這本奇書開創了新文體,寫文革時期的上海,也為改革開放後的時代做史。更令人驚異的是,這本數十萬言卻精練無比、直逼《海上花列傳》的巨著,是在網路上連載完成的。

金宇澄做文學編輯多年,熟諳字句的收斂與調度。他嚴謹對待每個字和標點。他認為一個故事的表裏明暗非常關鍵,明寫的段子和咽下不寫的一樣重要。他認為細節產生一切,但留白使人難忘。

他擅長寫鮮花著錦之盛,深知人情曲折旮旯,也見過屈辱與瘋狂的煉獄,今年得獎的散文集《我們並不知道》正是這些主題交錯而成。在生活裡,此處錦繡必有彼處黯淡,有扮戲的鑼鼓就有拭淚的時刻。

這天台北不冷,金宇澄穿對襟立領薄呢黑外套,高瘦如墨竹。一行人走小巷,見花磚老榕,小貓矮牆,他都要停下來手機拍照。進餐館眾人坐定,金宇澄低頭整理照片,專心喜悅,滿懷人世燈火。

 

9789869213912_東美_我們並不知道.jpg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散文
金宇澄著,東美出版公司,380元。【內容簡介➤

【2017Openbook好書獎】

➤專題目錄
➤評審報告評審名單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書
➤美好生活書
➤最佳童書與青少年圖書
➤抽獎活動辦法
➤9場巡迴講座


【作者簡介】:金宇澄
1952年出生於上海。小說家,《上海文學》執行主編。
1985年開始發表小說,1988年擔任《上海文學》編輯,淡出文壇,直至2012年發表長篇小說《繁花》,成為當年最暢銷文學作品,被喻為「小說界的潛伏者」,長期盤據小說排行榜,並獲包括「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化獎」、「施耐庵文學獎」、「圖書勢力榜白金圖書獎」、中央電視台「中國好書」、「華語文學小說家獎」……成為新世紀中國文壇一大傳奇。
其代表作包括《迷夜》、《碗》、《火鳥》、《回望》等。曾於台灣出版《飄泊在紅海洋——我的大串聯》(時報文化,1996年)、《繁花》(印刻,2014年)。
本書原名《洗牌年代》,曾獲2016年「花地文學榜」散文金獎,經增訂後,改為今名。

 


facebook_line-01.jpg


來看看讀者版本的年度好書!

主辦: 2017logo_1.jpg

 

贊助: 2017logo_2.jpg

logo_2b_2_0.jpg

 

得獎好書,各大網路與實體書店熱烈推廣中: 

bookstore_1.jpg

bookstore_2a.jpg

bookstore_3.jpg

bookstore_4.jpg

誠品.jpg

bookstore_5.jpg

bookstore_6.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Openbook好書獎 導讀講座3》人人心中都有一間雜貨店
《老雜時代》作者曾國祥(左)和林欣誼。(周月英攝)
《老雜時代》作者曾國祥(左)和林欣誼。(周月英攝)

2017好書獎banner_03.jpg

  • 導讀書籍:
    《老雜時代》(遠流出版)
    (2017Openbook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
  • 主講:
    林欣誼(文字工作者)
    曾國祥(攝影師)

整理記錄/安靜
畫面提供/曾國祥

謝謝大家星期天下午抽空來參加這個分享會,感謝openbook與閱讀推進協會頒給我們這個獎項,也感謝所有這本書內所有受訪的傳統雜貨店老闆,沒有他們這些的精彩故事,就沒辦法完成這本書,也沒辦法替台灣的庶民歷史留下這些紀錄。

採訪這些雜貨店,我們夫妻帶著當時還沒戒尿布的孩子,一家三口開著車,一趟趟出門,一起出門去尋訪這些雜貨店。為何想採訪雜貨店?我們夫妻都是六年級生,小時候都經歷過雜貨店年代,不是去買糖果,就是幫父母去買個醬油什麼的。年長後,雜貨店漸漸減少,但雜貨店是與我們的童年連結在一起的,是很美好的一部分。

image003_0.jpg

這個糖果櫃可以說是我們會想開始寫雜貨店這個計畫的起源。這是在台南的一個糖果行,接近水仙宮那邊,我們後來在台東在台東泰源有發現另外一座這樣的糖果櫃。這個櫃子背面造型很特別,以前就直接把糖果放進去,要買的時候,老闆從後面直接拿出來,相對於現在糖果都是塑膠包裝,過去這樣是有點不衛生、但很有味道。

現在要找東西,最方便就是用google;但是當你要找雜貨店,用google搜尋,不見得找得到,所以我們是用人肉搜尋,繞台灣跑了一圈半。

▉人人心中都有一間雜貨店

image005.jpg

這是我們這本書收錄的雜貨店分佈圖,我們有刻意在每個縣市都盡量找到老雜貨店,也盡量在族群上有所區別,包括閩南、客家、眷村與原住民部落。最北是在萬里海邊,最南到是恆春,一共採訪收錄了32間雜貨店。雖然帶小孩出門採訪很麻煩,但有不少雜貨店老闆跟我們說,要不是看到你們帶著小孩,會以為你們是詐騙集團。所以孩子也是一種工具,不少雜貨老闆看到我們帶著小孩,比較容易卸下心防接受訪問。

image007.jpg

在宜蘭與花蓮的交界,有個地方叫澳花部落,這是個泰雅族部落。探訪的那一天,我們從宜蘭過蘇澳後,碰到有叉路的部落或村莊,我們就繞進去找老雜貨店,那天一路找到傍晚,都沒有找到,或者找到了卻無法和老闆聊下去。當時心想,這是最後一個點,再找不到就直接去花蓮。車開著開著,看到一個地方有亮光、有人坐在門口在吃飯,我們就問這個人說這裡哪裡有雜貨店,結果這個人說我家這裡就是雜貨店,但這就是間鐵皮屋,完全看不出來是一間雜貨店。

雖然我們是以雜貨店為採訪的開始,但聊天後發現,每個老闆都有他的故事。像這家雜貨店,我們發現客人與老闆娘聊天,用的不是中文或是泰雅族語,而是用日語。原來老闆娘的父母在日治時代出生,在家裡和孩子們講日文,老闆娘這一代從小也沒有學泰雅族語,長大後,同輩間也都用日語溝通,甚至到現在,親戚叫老闆娘都用她的日文名字稱呼。不過老闆娘很有心,她參加農村再生班,學母語、泰雅族語,也學很多部落的歷史。像這樣的部落雜貨店有個特色,她們到現在都還可以讓客人賒帳,這是便利商店無法打進部落的原因之一。

▉一間雜貨店的誕生

我們訪一家雜貨店,第一步通常是先進去買瓶水,先消費,和老闆產生第一步連結,再看情況決定是否可以採訪。有時就直接問是否可以採訪,有老闆臭臉以對,但也有老闆很友善,能訪問到的都很友善。我們通常會從這家店開多久、這個櫃子的來歷開始問起,一直拷問到老闆的祖宗八代與前世今生,也意外問到很多台灣的歷史。

image009.jpg

這家開在龍潭第一條街的雜貨店,開店是因為日本時代末期,有一天老闆爸爸出門去買藥,回家路上遇到空襲,人車都不能通行,爸爸拜託警察放行,沿著龍潭飛行場旁邊的小路走回家,上面的空襲戰鬥機掃射,爸爸被射死,那一年他才15歲。他是家中長子,就繼承爸爸的碾米廠家業,過了3年,在隔壁開了這家雜貨店,十幾歲就當家。阿投伯女兒回憶,小時候雜貨店經常開到半夜一兩點,晚上還跟爸爸去抓鱔魚賣、補貼家用:先挖蚯蚓放進竹簍裡,再把竹簍放到田裡抓鱔魚。阿投伯今年80歲了,身體非常硬朗,雖然生命歷程辛苦,但性格非常開朗。

image011_0.jpg

基隆的碼頭新村,一度聚集很多碼頭工人,村裡曾有六、七家雜貨店,現在只剩一、兩家。

這位馬老大經營的雜貨店是其中一家,他是山東青島人,在家鄉當游擊隊,哪邊有飯吃就去哪裡,跟著國民黨打土八路、也就是共產黨,隨後跟著國民黨來臺灣。我們問他回想家鄉最懷念什麼,不料他說:「當兵的人沒有家鄉。」

馬老大對戰爭的記憶很深刻,說常在路上走一走,碰地一聲,旁邊的人就倒地死掉了。他還說了句當時的順口溜:「槍砲一響,好的話黃金萬兩;不好的話見你老娘。」他退伍後,到基隆當公車司機,認識了他本省籍的太太。我們訪問馬老大時,最大的困擾是聽不太懂他的山東腔國語,大概70%聽不懂,都靠他太太翻譯給我們聽。

他們夫妻感情很好,也標誌著台灣外省老兵與本省太太結婚的一段歷史。馬太太與馬老大相差廿多歲,馬老大當時開公車,雜貨店給太太顧;馬老大退休後,夫妻倆一起顧店。

▉雜貨店的物流

講完了為什麼開店,接下來談雜貨店賣什麼東西、怎麼補貨。

image013_0.jpg

在海拔一千多公尺山上的屏東霧台神山部落,經營雜貨店的魯凱族奶奶說,她小時候公路沒開通,到山下,單趟徒步要花走五、六個小時。早期原住民背著一些鹿皮、藥材,到平地與漢人交易米、鹽之類。現在高齡90歲的奶奶,在公路開通後,開了這家雜貨店,奶奶的雜貨店有賣知名的「神山愛玉」,但愛玉對魯凱族來說,原來是「惡魔的果實」、不採不吃,魯凱族是在與漢人交易後,發現竟然有人吃愛玉,才開始採愛玉。

image015_0.jpg

宜蘭五結的利澤簡雜貨店,照片中這位是第二代老闆。他印象中,當年爸爸每天晚上要騎腳踏車到羅東去補貨,爸爸騎著當時俗稱「雙管仔」(台語)的載貨腳踏車,龍頭兩邊載了兩籃,後面的架子又載了兩籠的貨。宜蘭常下雨,他印象中爸爸就是在飄雨的夜裡,搖搖晃晃騎著腳踏車補貨的身影。

至於台灣東部,舊時雜貨店有個特別的物流方式,叫「抄貨」。當時批發行的業務,搭著火車到東部,一站站下車,到雜貨店去把他們要補的貨品名稱與數量抄下來,用明信片寄回公司,公司收到後再把貨發運出來,雜貨店就到火車站去領貨。這與現在的物流方式差很多,現在大家只要在電腦上點兩下,貨物就會送到家。但現在東部的送貨業務也滿辛苦,送一趟貨到宜花東,要七、八天時間,所以跟雜貨店老闆像兄弟一樣。

▉老雜貨店的金流

講了開店、補貨方式,雜貨店的第三問是:以前的人開店如何記帳、怎麼算錢?

image019.jpg

上面這張照片裡每個項目底下的特殊記帳方式,叫做「花碼」。這是我們在苗栗公館一家雜貨店拍到的,這是一種從中國蘇州傳來的民間商家數字記帳系統。使用花碼,比較不容易被竄改,就好比國字比阿拉伯數字不容易被竄改的意思一樣。它的一到十有特殊的記法,十進位後又有別的寫法。

image021_0.jpg

另外,我們在很多間雜貨店店,都會看到記帳的小黑板,甚至還看到有個老闆,是用粉筆記帳在掌櫃桌上。我們問他:「這樣不會一不小心就擦掉了嗎?」老闆覺得無所謂。在以前的年代,雜貨店都可以賒帳,還錢大抵都是在農曆年前、稻米收成後,或者豬仔養肥賣出後。老闆認為既然對方有困難要賒帳,如果記下的帳真的不小心擦掉了,也無所謂,人情味很濃厚。

▉聚落裡的資訊中心

雜貨店除了是當地的物流、金流要地,還有個重要角色是「村民八卦中心」。我們去採訪這些雜貨店時,經常會碰到鄰居過來聊天,大家會聚集到這邊問問厝邊隔壁有什麼事情,不一定是為了買東西而來。另外,雜貨店還有地方樁腳會來。

image025.jpg

這位老闆叫阿界,雜貨店位在屏東恆春,離墾丁不遠的一個漁港。老闆說,每逢選舉,不論選舉規模大小,大家都會到他店裡拜會,村里婚喪喜慶,他都是拿麥克風的那個人,在這裡問起「阿界」,沒有人不認識他。

我們採訪時發現,每個雜貨店老闆都身懷絕技,經常會看到每個老闆性格的展現。還記得我們去採訪「花碼」記帳簿那家雜貨店時,是2016年總統大選的投票日,我們和老闆聊天,問他「當村長和當老闆有何不同?」他說,都一樣,最重要的是要圓融,「有錯,一定是老闆的錯;算帳算錯,一定是老闆的錯。」很多老闆都和我們說過一樣的話,「不要去和客人爭,爭贏了,客人也不會再來了。」這是雜貨店老闆的經營之道。

比起農民,開雜貨店的通常經濟能力比較好一點,因此,往往村裡的第一支電話、第一台摩托車、第一台電視,都是出現在雜貨店。

image029.jpg

這家雜貨店是在雲林土庫順天宮對面,現在的老闆是第二代。他說當時店裡裝了村內第一台電視,每次布袋戲開演,店裡就擠滿了人,有個開演的時段是白天,有人看到不想去上班;大家邊看邊買飲料與零食。另外,雲林土庫曾經是台灣花生油與麻油的產銷重鎮,以前台灣的這兩項油價,就是由土庫的時價來定價。

雖然現在便利商店也有人情味,可以讓客人買咖啡寄杯,但這種人情味,和以前雜貨店的人情味是不一樣的事。便利商店的工作人員來來去去,雜貨店則可能是祖傳在此三、四代,可以述說在地的變遷與歷史。

image031.jpg

這家雜貨店老闆,曾經是礦工。雜貨店在這裡已經開了六、七十年。雙溪牡丹曾經是台灣重要礦區。老闆廿多歲開店給爸媽和太太顧,自己去挖礦,後來台灣礦業沒落,他才回家顧店。在我們訪問的32位雜貨店老闆中,這位阿伯是挖礦的,前面講過的基隆馬老大則是曾經載運煤礦,另外在台南官田有位雜貨店老闆,則是曾經從台北後車站載煤炭到美髮店去燒開水。我們在三個不同的雜貨店老闆身上,都看到煤礦相關的歷史環節。

image033.jpg

這家在台南東山的吉貝耍部落的雜貨店,老闆娘是嘉義嫁過來的。嘉南平原這裡原是西拉雅族,但因爲西拉雅族漢化程度比較深沒有自己的語言,很多事物和平地人差不多,傳統信仰是阿立祖,每年辦一次夜祭,沒有神像。吉貝耍全村居民幾乎都是「阿立母」的忠實信徒,公廨都供奉「阿立母矸仔」,用澤蘭的葉子插在一個瓶子裡。老闆娘與部落的文史工作者,學習夜祭傳統,會去唱「牽曲」,每年來參加夜祭的人,很多人都會去拜訪這個老闆娘。

▉雜貨店之最

image035.jpg

最貴的菸酒牌:早期是圓形的,上面的號碼越少,在拍賣市場價格越高。

image037.jpg

image039.jpg

最老的雜貨店:有170年歷史。

老闆拿出地契,是清朝道光年間,地契上有標註商店。這家店目前傳到第七代,我們覺得它有機會再邁向下一個一百年。因爲採訪兩年後、我們回去送書時,發現他們的收銀台旁邊多了一個螢幕、有送貨的GPS定位,老闆女兒,也是目前第七代掌櫃很有心,轉行擴大做批發,下游有幾十間雜貨店,每天進出的貨車很多,店裡各項貨源充足,光是雞蛋就有10種,來自各家不同蛋場的雞蛋。

image041.jpg

最痛的記憶:屏東恆春雜貨店老闆阿界爸爸當日本南洋兵的血痕記憶。

老闆爸爸在日治時代末期,被徵召去當南洋兵,這是他在戰場上寫的日記。右邊是寫他思念的人,左邊是他聽到的戰事,中間是同袍的通訊錄,同村六、七個人去打仗,最後只剩他爸爸一個人回來。他爸爸說,有同袍過世,屍體就地燒一燒,每人撿一塊屍骨帶在身上,像傳統台灣民間習俗一樣,過河、爬山就會喊一聲口袋裡的屍骨同袍名字,告訴他要過河了、爬山了。也有碰到沒東西吃、活不下去吃人肉的情況。他爸爸說,人肉烤了會有七彩的顏色,他不敢吃,就吃蟲:把人的頭顱放到鋼盔,再把鋼盔埋到土裡,就會有蟲跑進鋼盔要吃人肉,他們再把鋼盔挖出來,抓這些蟲烤來吃。從戰場上活下來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阿界非常孝順,結婚後就回家鄉照顧父母。

image043.jpg

image045.jpg

我最會賣:不同年代的獎狀與匾額。主要是參加菸酒公賣局的比賽,賣酒賣得最好、菸酒陳列比賽得獎。

image047.jpg

經歷最特別:這家店2013年才開,但是老闆的經歷非常特別。他3歲從大陳島過來台灣,小學畢業就到台北當學徒、學裁縫,後來湊了錢買了張當年要價4萬元的機票,跟親戚移民到維也納、到親戚餐廳當學徒。後來他自己在維也納開餐廳,事業很成功,開過兩家中餐廳,60歲左右賣掉餐廳回台灣,在小時候住過的破舊眷村內陪伴生病的媽媽。為了打發時間,他在家門口開了家簡單的雜貨店,媽媽過世後,仍然繼續開店,太太與小孩則都還留在維也納。

▉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早期雜貨店就是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雜貨店的特色就是如此,但還是看得出些地方特色。

image061.jpg

新北市萬里:龜吼漁村,夏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曬石花、雜貨店也賣石花。

image063.jpg

台中大里:這裡是台灣鹹菜重鎮,雜貨店不一定要賣鹹菜,但一定要賣鹽,這家店的倉庫,以前可以儲存3000公斤的鹽。

image065.jpg

南方澳:位於台灣東北方的國際漁港,很多外籍漁工要買明礬。他們進了當地雜貨店就搓搓手,講「清緄仔」,老闆就懂了,知道他們要清除魚鉤上的髒東西,要買明礬。

《老雜時代》的採訪計畫進行一整年,書寫整理又是一年,出版時間距離當初採訪已經是兩年後。我們在書出版後,回頭一家一家雜貨店去送書,感謝這32位雜貨店老闆,沒有他們,就沒有這本書。但是我們也發現,兩年後,很多事物已經不見了。這讓我們感觸很深,很多東西你覺得好像會一直存在那邊,不論是街角的雜貨店或是親人,或是雜貨店前的一棵大樹,但其實這些東西,都可能在某一天就突然不見了。因此大家只要有心、有興趣、對自己有意義,都可以嘗試把它記錄下來。

20171217_05.jpg

20171217_06.jpg
(周月英攝)

▉Q & A:

Q:這些老雜貨店為何能持續經營下來?它們與便利商店有何區隔?

A:便利商店有賣咖啡、有廁所,便利商店和全球化或是工業量產,都是一樣的道理,也因此失去了個性。便利商店都是員工、要求強調的是標準化。而我們採訪的雜貨店,則都反映了老闆的個性,不論是商品的陳列、與客人互動的方式,都可以展現老闆的個性與他的人生經歷,這是超商無法取代的。

這些雜貨店能夠生存到現在,在某些部落可能是因爲便利商店不能賒帳,或是部落的經濟規模太小、超商評估不值得進去。我們不評價超商和雜貨店哪一個比較好,商業型態的演變也可能是因爲交通狀況改變而產生的。雜貨店能生存,除了賒帳外,還有信賴感與便利,像我們在金崙部落,就發現這裡很多老人家來買東西,他們進雜貨店,直接講他要買什麼,老闆就會幫忙找到他要的東西,因爲老人家可能行動不太方便,假若他到超商或超市,要自己走到貨架去拿東西,這對他們的體力等都是負擔。

還有些鄉下地方,小朋友在路上撿到一元,就可以到雜貨店買東西,但現在便利商店幾乎沒有一元的東西可買。

有一百間雜貨店,就有一百種生存的理由。我們在屏東車城發現,當地人口外流非常嚴重,有個大姐,因此繼續顧著阿公時代就開的雜貨店,讓看著她長大的街坊鄰居,有地方可以去串門子。她的本業是帶團當導遊,帶團之餘就顧雜貨店。

Q:雜貨店是否店面都是自有?無需承擔店租?

A:的確是這樣,我們採訪到的店家,店面都是自有。甚至有家雜貨店,我們去採訪時,發現他的雜貨店和便利商店背靠背,老闆把三分之二的店面租給便利商店。等我們回去送書時,發現老闆後來把整間店都租給便利商店,把自家雜貨店搬到對面倉庫去。我們發現,他賣的東西與超商還是有區隔,這家雜貨店因爲靠近市場,所以賣很多南北貨,像我們去採訪時接近端午節,雜貨店裡就有賣香菇、粽葉、棉線、米等。

遠流_老雜時代.jpg

老雜時代:
看見台灣老雜貨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

林欣誼/文字、曾國祥/攝影,遠流出版公司,399元。【內容簡介➤

【2017Openbook好書獎】
➤專題目錄
➤評審報告評審名單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書
➤美好生活書
➤最佳童書與青少年圖書
➤抽獎活動辦法
➤9場巡迴講座

▇九場巡迴講座,讓我們陪你讀好書

24796249_327610050980566_1195811812057439489_n.jpg

facebook_line-01.jpg

來看看讀者版本的年度好書!

主辦: 2017logo_1.jpg

 

贊助: 2017logo_2.jpg

logo_2b_2_0.jpg

 

得獎好書,各大網路與實體書店熱烈推廣中: 

bookstore_1.jpg

bookstore_2a.jpg

bookstore_3.jpg

bookstore_4.jpg

誠品.jpg

bookstore_5.jpg

bookstore_6.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12-21 19:50
專訪》離開高中後,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歷史?——專訪「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陳建守、吳政緯
學長陳建守(「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在右,學弟吳政緯(「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靠左。
學長陳建守(「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在右,學弟吳政緯(「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靠左。

▇ 史學界學長學弟,記不得初次相遇始末

網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以下簡稱「故事」)共同創辦人陳建守和「故事」專欄作家吳政緯初次見面,約在師大商圈水準書店旁,這個歷史性的時刻裡發生了什麼事,自然是說故事不能漏掉的細節。吳政緯聽了卻搔搔頭,臉上浮起憶及天寶舊事的表情,未幾答道:「欸——想不起來了」,一旁的陳建守也歪著頭:「那真的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那時,「故事」還只是一個想法,團隊的雛形未聞胎動,更遑論擬定具體的書寫計畫。要知道任何停留在腦子裡的作品都是傑作,付諸行動卻總是困難重重,只是任誰也無法預料,三年的時間倏忽而過,當年的胚胎已然順產,而且長大成人,還有了一個「史多禮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史多禮,啊,是story對吧?誰能想到,他們不僅專心把說故事說好,還開了一間公司。

在那次之前,對兩人來說,彼此都是傳說中的人物。同樣出身師大歷史碩士,博士班碰巧又都在臺大歷史所就讀,兩人卻是前腳進後腳出,時間剛好錯開,沒碰上面。但學界就這麼點大,名字總能經由口耳相傳,兩人終究沒有錯過。

先是網站創辦人涂豐恩開了頭,說要做一個網站來刊登文章,找了陳建守跟謝金魚,起初沒有想過開公司,即便不是存心做功德,但大抵僅是興趣使然。接著就是各自招兵買馬,「建守學長在師大歷史系非常有名,傳言中對學弟妹非常照顧」,吳政緯說第一次見面時他還是個碩士生,就被陳建守找去寫文章,因為是慕名已久的學長,又是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便欣然同意。「另一方面也是用學長的身分脅迫他啦」,陳建守玩笑說,吳政緯連忙澄清:「沒有沒有,完全沒有脅迫!」

▇ 除了關注歷史,也留意好酒與米倉涼子​

_DSC0218-編輯-5-1.jpg吳政緯長期關注明清時期中國與朝鮮的往來,他透過朝鮮使節的眼睛,看到一個大眾所陌生的中國。使節其實就是外交人員,當時的中國是東亞文明的中心,而朝鮮又奉明朝為天朝正統,在那個沒有臉書、Line與越洋電話等通訊管道的時代,中朝關係的維繫特別倚重於朝鮮的這些「朝天使」。肩負社稷存亡大任的使節,心中一邊掛記朝鮮政局的安穩,一邊對漢文化滿溢著仰慕之情,於是在興邦喪邦的巨大張力底下,朝鮮使者心中流淌的是豐沛而複雜的情感。

所以吳政緯說,「我一直對意識型態跟人的關係很感興趣,我很好奇人在極大程度的壓力之下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我想知道是什麼東西可以勾起人的情緒,我覺得這是我自己很重要的母題」,今年七月才剛出版的《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裡滿紙的情感何來不言可喻。

「其實我應該替他補充一下,他有個休閒活動是喝酒。他大概不好意思講,所以我替他講,喝酒是他寫作最重要的一個輔助」,陳建守補充,外表沉穩斯文的吳政緯有千杯不醉的本事。至於酒品,「還可以還可以,還行……啦,至少不會盧,這樣就很好了。」

陳建守關注的是史學方法論,「比如你蓋房子前需要一張透視全局的藍圖,先搭建骨架,接下來才能灌水泥、建外牆、貼磁磚。」相較之下,陳建守對於歷史敘事背後的思想有更高的興趣與敏感度。善於進行抽象思考的陳建守,在不做研究的時候也關注時下社會的脈動,包括時尚的、健康的、影劇的議題,「我總覺得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大腦,所以得接觸這些最新的東西。」

也或者,看部長劇吧。偏好什麼類型?「很簡單,就看我喜不喜歡那個女主角嘛,比如說我年輕的時候很喜歡那個誰……忘了叫什麼名字」,這次換吳政緯吐槽陳建守,「呵呵,我知道你在說誰,米倉涼子。」「對,後來我就一直追蹤她的作品。」

▇「我們相對保守,沒辦法從外太空講到內子宮。」

離開高中後,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歷史?陳建守說:「我們大家都有過去,那就是歷史,歷史會對我們的思想產生影響,所以每當遇到事情的時候,大家都會把歷史搬出來講,無論是南海的問題,釣魚台的問題,還是課綱的問題。如果歷史沒有用,為什麼課綱會吵得這麼兇?但是常有人質疑歷史不實用,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無知且無聊的想法。」

_DSC0224-編輯-2-編輯-1.jpg只是,許多人以為掌握了歷史,就能擁有過去,進而理解現在,但歷史並非一片透明,敘事背後的立場角力像一道陰影,藏著許多秘密。吳政緯說:「我們的社會太快想要求結果,期待每件事情馬上就有一個很簡單的二元對立的答案,但有時候事情的狀況是介於『之間』的」,例如今年四月《華盛頓郵報》提及美國總統川普轉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說韓國曾是中國的一部分,若從中朝關係的歷史變遷來看,這個問題本身的複雜性,遠遠超越是與非的分判。

無論是從方法論的角度檢視歷史的敘事,或在史料中體貼人物的情感,他們其實是用不同的方法閱讀世界,說出不同的故事。但,他們只是「故事」這個龐大團隊裡的兩個人。

「史多禮」這間成立不久的公司,支領全薪的人其實只有五個,卻透過「故事」這個平台集結了上百位作者與編輯,擁有龐大的產能。產出的內容包含歐洲史、中國上古史、海洋史、台灣史、近代史、明清史等,更規劃各種專題如近代日本的形成、貓狗的歷史、東南亞的歷史、弱勢族群的歷史。「故事」的存在,已成為台灣史學研究版圖中的一塊拼圖。

確實,「故事」的存在感相當鮮明,但在一個已經擁有學術單位負責史學研究的社會裡,又該如何定位「故事」存在的意義?陳建守說:「我跟涂豐恩一直覺得,我們不是在做歷史普及,其實我們是相對保守的,沒辦法從外太空講到內子宮。我們也不是跟主流學界對立、搞獨立,我們只是換一種方式來談歷史,所以才叫『故事』。」

_DSC0171-編輯-1.jpg

▇ 故事與說書還不夠,世界需要更多知識性平台

他們改變了歷史研究的載體,受眾便從學院擴及廣大的網路使用者。但「史多禮」想做的更多:以線上產出的內容為基礎,舉辦各種線下的講座與書評會;因應課綱的改革,與中學端歷史教師合作,規劃專屬選修教材;掌握視覺媒體傳播優勢,將現有內容動畫化;配合書籍出版,開發主題小旅行,例如可以全台的老戲院或老郵局為主軸,帶讀者走讀台灣。「最後,我們應該要成立一個知識共和國」,目前「史多禮」品牌底下有「故事」與「說書」兩個平台,但「新的平台應該要不斷地產生,若能串連目前線上各種知識性平台,這個共和國會將會非常強大」。

這段話,陳建守幾乎是一口氣說完的,或許這張藍圖不只是想像吧。從「故事」在網路社群中的接受度而言,對歷史有興趣的人超乎想像的多,而即便最初誰也沒把握能走多遠,但「史多禮」出現了。況且,現在有曹永和文教基金會、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的支持,以及讀者的小額捐款,這些來自民間的力量,正如同水泥磚瓦,一步步地建造著知識共和國。

故事.jpg

9789863264323.jpg
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
作者:吳政緯   
出版:秀威資訊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吳政緯  

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說書 Speaking of Books」編輯委員。著有《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以及學術論文〈寓思明於志怪:董含《三岡識略》的歷史書寫〉等作品。

9789865729103.jpg
時代的先行者:改變歷史觀念的十種視野
作者:陳建守/主編  
譯者:林俊宏、莊勝全、陳禹仲、陳建元、陳建守、傅揚、黃璐、韓承樺、謝柏暉/合譯
出版:獨立作家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主編:陳建守
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2014-2015為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訪問學員。研究興趣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中國近現代學術史以及當代西方史學理論。著有《燕京大學與現代中國史學發展》,主編《史家的誕生:探訪西方史學殿堂的十扇窗》、《德/賽先生‧五四運動研究書目》。另有單篇論文、翻譯及書評三十篇。本書由其邀集林俊宏、莊勝全、陳禹仲、陳建元、傅揚、黃璐、韓承樺、謝柏暉等海內外青年學者群精心合譯,並特邀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李弘祺、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蔣竹山撰寫專序。

譯者簡介
林俊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生

莊勝全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陳禹仲
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政治思想史碩士

陳建元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

陳建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傅揚
劍橋大學東亞系博士候選人

黃璐
復旦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專業博士生

韓承樺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謝柏暉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博士生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12-19 16:27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