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給成年人的(黑暗)床邊故事:《地球生命簡史》導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顆巨大的星體快要死了。」這是《地球生命簡史》的開頭,英文原文為Once upon a time, a giant star was dying。這個簡單的開頭定義了全書。

如作者亨利.吉(Henry Gee,以下容我以亨利稱之)指出的, 這本涵蓋的時間長達46億年的小書,不會用各種科學事實轟炸你。他的目的是,各位智人(Homo sapiens)啊,在你入睡前,請就著床前小燈,手持這本書,讀上幾頁,然後你可以心滿意足地關燈,把棉被拉到下巴前,準備進入夢鄉。是的,按照亨利自己的說法,《地球生命簡史》是本科普著作,但同時也是成年人的床邊故事集。

在亨利所處的社會文化中,睡覺可被理解為某種瀕死時刻。有個廣受歡迎的睡前禱文是這樣寫的:

Now I lay me down to sleep,
I pray the Lord my Soul to keep; If I should die before I 'wake,
I pray the Lord my Soul to take.

《地球生命簡史》不談上帝,也不談人的靈魂,甚至,不像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著名的「人類三部曲」。在《地球生命簡史》中,亨利只留一兩章的篇幅給智人——當然,這已經是相當「慷慨」之舉。畢竟,在46億年的時間尺度中,智人不過30萬年的歷史,只佔了0.000065%。


表示地球歷史各地質年代相對時間的錶盤形式。

在以星球之死開場後,亨利以智人以及地球生命的滅絕(extinction)作結。他告訴我們,在幾千年內,智人將會消失,「人類占據的棲地幾乎遍及整個地球,而我們卻逐漸讓這個地方變得愈來愈不適合居住。」

在人類消失之後,亨利表示,地球的生命當然還在,也在繼續演化,試著調適Homo sapiens這個該死物種造就的損害。由於大氣中還殘存著人類製造出的二氧化碳,冰河期將會延遲,但將會以更兇猛的態勢回歸。墨西哥灣流會停止流動,地球再度冰封,隨著板塊運動的趨緩,「老朽的地球罹患了關節炎似的,構造板塊不再像以前那樣潤滑」,地表的生命率先終結,地底深處的生命也終將消逝。

亨利指出:「地球上的生命曾經多次巧妙地將威脅到他們生存的挑戰,轉化成讓他們蓬勃發展的機會,但是大約再過10億年之後,終將全部消失。」

《地球生命簡史》顯然不是什麼賞心悅目的睡前讀物。我不禁想起重金屬樂團Metallica的名曲:Enter Sandman。在有個童聲呢喃著前述睡前禱告後,主唱James Hetfield唱著:「噓,小男孩,別出聲,也別注意你聽到的怪聲」。噢,你好奇那是什麼?沒事沒事,那只是在你床下、衣櫥跟腦袋中蠕動的怪獸罷了。

亨利是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資深編輯,《Nature》是創刊於1869年的期刊,為當今科學界地位最崇高的刊物之一。能在這樣的刊物擔任編輯,亨利的專長顯然不只是講睡前故事。亨利是劍橋大學的古生物學博士,專攻牛在冰河時期的演化。他熱愛閱讀、做田野與寫作。畢業後他並未進入學術界,反倒前往《Nature》擔任科學記者。

在訪談中,亨利回顧這段擔任記者的經驗。他表示,在寫過各種難以想像的科學題材,以及應付各種難以理解的死線後,他得以晉身《Nature》的後台,擔任編輯,與世界各地最傑出的科學家打交道。在這個意義上,《地球生命簡史》也相當於亨利的「編輯室報告」。一方面,亨利巧妙地將各科學重大發現串連成流暢的敘事;另方面,為了讓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原文,他也做了詳盡的註腳,列明文章出處。

此處要特別讚揚果力文化在編輯本書時的選擇。在英文版原書,亨利是按照一般科普書的慣例,將註腳列在正文之後,但果力文化將註腳放在正文旁,方便讀者對照閱讀。此外,在註腳中,亨利常針對個別文章,從編輯的角度作出點評。這讓閱讀註腳本身就是個樂趣。

讀者或許會好奇,長期擔任《Nature》 編輯的亨利,對待「自然」與「生命」的觀點是什麼?他是這麼説的:「地球上的生命,其戲劇性的起起伏伏,只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緩慢減少和太陽亮度穩步增強的兩大因素控制。」即便如此,亨利也認為,生命起伏的戲劇性直教人目不轉睛。

依據亨利的說法,生命誕生於45億年前的地球。當時地球還正在沸騰,熱氣軟化了外層的岩層,地殼碎裂成板塊,板塊間的空隙形成海洋,板塊與板塊間的擠壓則形成崇山峻嶺,或在海底刻出深溝。但就「在這樣的混亂與災難之中,生命誕生了;也正是這樣的混亂與災難,孕育、滋養、創造了生命,讓生命得以發展茁壯。」

亨利也告訴我們,在21億至24億年前有個「大氧化事件」。當時,藍綠菌演化出日後叫做光合作用的機制,釋放出一種致命物質,也就是氧氣,讓那些在缺氧環境中演化出來的生物吃不消,造成地球生命史上的首次大滅絕。不僅如此,藍綠菌還順勢「清除了保持地球溫暖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並開啟了首次也是最長的冰河時期」。地球成了顆雪球,從南極到北極被冰層所覆蓋。然而,亨利指出,大氧化事件與雪球地球正是「地球生命繁榮所需的那種末日災難」。


休倫冰河期據推測便是由大氧化事件引起的冰河期。「休倫」知名來自於發現相關地質證據的北美休倫湖。

同樣的,亨利也認為,哺乳類之所以出現,與6600萬年前的一場末日災難脫不了關係。當時,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留下160公里寬的隕石坑,終結了四分之三的物種,包括全部我們今日蓋稱為「恐龍」的生物。從三疊紀以來便「一直活在陰影的動物」,也就是所謂「哺乳類」,經歷100萬年的演化磨練,如同打開一個充分搖勻的陳年香檳一般,全面噴發。

就亨利而言,智人的出現與散佈全球也不脫如此的循環。亨利曾出過一本學術書籍,直指智人是個「意外的物種」。在《地球生命簡史》,亨利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版本。距今30幾萬年前,當尼安德塔人逐漸適應歐洲的冰冷氣候時,智人在非洲現身了。

不過,切莫以為,智人是什麼高等、更具演化優勢或「出道即顛峰」的物種。正好相反,亨利表示,在智人生存期間,「前98%的時間都是令人心碎的悲劇」;「幾乎所有的人都死了,這個物種也幾乎完全滅絕。」這個物種的生育地一度只限縮在非洲南部馬加迪卡迪(Makgadikgadi)的濕地,苟延殘喘了7萬年。

至13萬年前,由於地球進入了千年以來前所未見的溫暖時期,馬加迪卡迪濕地外的沙漠正為一片草海。智人於是動身了,跟著獵物搬遷。沿途與其他的古人類爭鬥,或者交配,讓這個基因多樣性原本很低的物種,變得越來越混雜。智人也產生了自我意識,在洞穴壁上留下赭紅色的手印,彷彿在說:「我在這裡。」

為了寫這篇導讀,我到Youtube上看了大量亨利的演講與訪談,順便想了解這位智人究竟長什麼模樣。我看到的相當讓我滿意。即便在最正式的訪談中,亨利說他是個禿頭的胖子,是個沉迷於化石的geek,是熱愛科幻小說的nerd,是個從大學時期就在為各種雜誌寫稿的勞動者。基於某種我也說不清楚的原因,我開始覺得《地球生命簡史》與Metallica樂團的Enter Sandman重疊了。

準備進入夢鄉了嗎?各位智人。你感覺到那隻名為「滅絕」的怪獸正在你的腦袋、牆角與床底蠢蠢欲動了嗎?乖,這是所有生命必然走上的路徑,智人也不例外。你的誕生是個意外,你的滅絕卻是必然。你以為的永恆終將消逝,在地球的尺度上不值一顧,且nobody really cares。

但,亨利也告訴我們,不知道是幸或是不幸,智人偏偏就是那個有所自覺的物種。智人畢竟與那群在21億至24億年釋放氧氣、釀成所謂「大氧化事件」的細菌不一樣。智人自覺自己的存在,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欠了環境與其他生命多少債,多少也試著在短暫的生命中還債。

他引用科幻小說家William Olaf Stapledon之語:說來奇怪,「這些微小的動物似乎更想要在這場鬥爭中扮演某種角色,而不是淡然以對,他們短暫地努力奮戰,想要為自己的種族在最終黑暗到來之前,贏得一些更清醒的時間。」

好好地睡一覺,不要絕望。《飄》的女主角郝思嘉不是這樣說嗎?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地球生命簡史
A (Very) Short History of Life on Earth: 4.6 Billion Years in 12 Pithy Chapters
作者:亨利.吉 (Henry Gee)
譯者:劉泗翰
出版:果力文化
定價:5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亨利・吉 

英國古生物學家、演化生物學家、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資深編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前學院教授。他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倫敦林奈學會(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前副主席,出版《約伯的天梯》(Jacob’s Ladder)、《尋找深時間》(In Search of Deep Time)、《中土世界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iddle-earth)和《意外的物種》(The Accidental Species)等書。他曾受邀參與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電視與廣播節目以及美國全國公共廣播公司的《萬事皆曉》(All Things Considered)節目,也為《衛報》(The Guardian)、《泰晤士報》(The Times)和《BBC焦點》(BBC Focus)等報章雜誌撰寫文章。他目前與家人和無數寵物一起住在英格蘭諾福克郡的克羅麥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2024-05-31 18:30
OB短評》#475收藏藝術與生活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巴黎墓園的祕密生活

為逝者按讚!網路爆紅生命守門人,帶你體驗法國「拉雪茲神父公墓」多樣迷人的生態,在自然景致與逝者銘言間體悟生命美好
La Vie Secrète d’un Cimetière
班諾瓦・加洛(Benoît Gallot)著,謝珮琪譯,積木文化,5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印象中歐洲墓園守護者都是有故事的老人,然此書出自剛過不惑之年的青年守墓人,寫的正是被譽為喪葬界迪士尼的巴黎公墓。作者出身殯葬業家庭,因此他熟知死亡與守喪文化的變遷、剖析墓園消失的危機,也親身觀察到墓園作為都市的生態空間,如何在新冠疫情期間迎來新生機。作為墓園管理者,他經營SNS、也記錄死亡如何到訪,並以幽默精彩的筆調,將這些特殊的經歷帶到讀者眼前。【內容簡介➤

時間的代價

從利息的歷史,揭示低利率的風險與危機
The Price of Time: The Real Story of Interest
愛德華.錢思樂(Edward Chancellor)著,吳書榆譯,今周刊,5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看似財經書,骨子裡其實是歷史回顧的集結。談的好像是利率升降的遙遠過去,字字句句卻又是針對當下現狀的諍言。唯有透過這樣一本充滿現實關係的歷史書,我們才有辦法看清當前經濟格局的優缺,在過度泛濫的訊息中,審時度勢。無論接下來遇到「黑天鵝」或「灰犀牛」,心裡都能有所準備,甚至有機會能防範於未然。【內容簡介➤

瘋狂美術館

藝術史上的天才奇作大解謎
The Madman’s Gallery
愛德華.布魯克希欽(Edward Brooke-Hitching)著,原點出版,88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樂   獨 
赤裸健美的蒙娜麗莎、外星迪士尼樂園般的肉慾淨土、鬼壓床也壓不住的章魚口交夢,作者很懂也很會,蒐羅這些奇葩之作集結成冊,美育醜育兼備,成功撩亂人心,一甩藝術史貢高我慢的道貌岸然。【內容簡介➤

綠金.茶葉文明史

從喜馬拉雅山、圖博、雲南到阿薩姆,穿梭帝國談判桌與茶農辛勤間,轉動現代工業、經貿發展與醫療應用齒輪的隱形推手
Green Gold: The Empire of Tea
艾倫・麥法蘭(Alan Macfarlane)著,楊佳蓉譯,積木文化,5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這位出身阿薩姆地區的英國院士,以喜馬拉雅山的兒時茶園為支點,向東探索茶葉的起源,向西追溯英國茶的發跡歷程。心靈茶湯亦是帝國籌碼,可以掀戰也可以止戰,大大擴展了我們對綠金文明的想像。【內容簡介➤

遺忘之神

Lost Gods
葉長青著,奇異果文創,380元
推薦原因: 設   議   文   樂 
這部以土地山林神話為「歷史」基底的圖像作品,透過「木塊」作為主體推進敘事,訴說了一個深刻且充滿哲思的神靈故事,卻更直指現代化、殖民、人類中心等歷史暴力在台灣遺留下的問題,以及「遺忘」如何延續了這些暴力。書中各幀圖頁都細緻呈現了豐富立體的在地文化元素,充滿獨立的藝術性與詩意,卻不侷限在特定的歷史解釋中,而是能讓議題與想像,擴及並連結不同的生命經驗。【內容簡介➤

床,和床上的人類史

性交、出生、就寢、死亡⋯⋯床的歷史與我們在上面做過的事
What We Did in Bed :A Horizontal History
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娜蒂亞.杜拉尼(Nadia Durrani)著,林楸燕譯,日出出版,5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床」不是只用來睡覺,人類在床上幾乎做過所有的事情。從人類與床的關係出發,這本書重新告訴我們關於床的故事與歷史,同時映照出人類的生死觀、階級文化、設計發展、家庭結構等多元的歷史發展,是一本知識量與趣味性兼備的精彩作品。【內容簡介➤

策展時代

Curating Art Now
莉莉安.卡麥隆(Lilian Cameron)著,高文萱譯,典藏藝術家庭,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這本書以策展政治為題,呈現展覽、博物館等機構、策展人、藝術家、藝術市場等角色的諸多「眉角」與祕辛。作者意不在呈現策展界的宮鬥戲,而是透過該領域狹隘化的權威系統與暴力,提醒西方/白人/男性中心的博物館觀,與藝術產業勞動剝削的問題,以此介入知識與藝術解殖的宏大命題。【內容簡介➤

私人圖書館員:貝兒與摩根大通

The Personal Librarian
瑪莉.班尼狄克(Marie Benedict)、維多利亞.克里斯多弗.莫瑞(Victoria Christopher Murray)著,蕭季瑄譯,野人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奠基於真實人物與史實,這本小說細緻重建了20世紀初美國東岸的日常生活與人物內心,並讓書中主角的個人冒險展現了時代的深度。26歲的女主角是出身不那麼黑的黑人家庭女性,她獲得紐約銀行家J.P.摩根的青睞,受聘為其家族私人圖書館員,維護、收購手稿、珍本和藝術品。小說不免觸及階層、性別、種族等身分政治元素,卻也因兩位主角的複雜性與古書藝術界的奇景,讓小說讀來富有高度娛樂性與知識性。【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英美書房》原作者與譯者共同獲獎!英譯小說《Kairos》摘獲2024年布克國際獎,及其他藝文短訊

【得獎消息】

■2024年布克國際獎得主揭曉,得獎作品是由德國屢獲大獎的重量級作家暨歌劇導演Jenny Erpenbeck原著、由Michael Hofmann英譯的小說《Kairos》,兩人均分5萬英鎊的獎金,象徵本獎項對於原作者與譯者同等尊重。兩位得主也分別創下布克國際獎首位德國作家、首位男性譯者的獲獎紀錄。

出身東德的Erpenbeck為1980年代末期的東柏林譜寫一段曲折戀曲,透過19歲少女卡塔琳娜與50歲已婚作家漢斯之間激烈又艱難的長期戀情,體現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DR,即東德)理想主義粉碎的過程。主人翁反覆歷經希望與失望,引人深思關於自由、忠誠、愛與權力的複雜命題,也巧妙捕捉了當原本深信不疑的國家與理念崩解時,人對於自身存在的迷茫。

■英國圖書獎(The British Book Awards,亦稱「筆尖獎」[nibbies])於5月13日於倫敦舉行頒獎典禮,除了以15項年度圖書獎肯定作品及作者,更以17項獎座表彰那群成就書籍從編輯、插畫、印刷、出版、行銷、銷售、版權經紀的幕後英雄。


(圖片來源:The British Book Awards

匡靈秀大膽諷刺近年來歐美出版界過度追捧種族多元性、探討「文化挪用」的小說《黃色臉孔》(繁中版由臉譜出版),創下超過20週位居英國《週日泰晤士報》前10大暢銷書的紀錄、一年賣出超過10萬冊的佳績,更讓筆尖獎評審一致驚呼匡靈秀寫出他們前所未見的新意,因此摘獲「年度小說獎」。

《黃色臉孔》背後的行銷團隊,為這部作品打造了長期、大規模的宣傳策略,精準把握每個機會並創下跌破眾人眼鏡的佳績,因此榮獲「年度行銷策略」的殊榮。

2023年5月出版的《黃色臉孔》宣傳期並非只有出版後一個月的蜜月期,而是從2022年春季推出試讀本開始,至少延續到2023年聖誕節重點檔期,規模堪稱身為「出版五巨頭」之一的哈潑柯林斯(HarperCollins)史上最大戶外宣傳。例如除了在人來人往的商業大道架設醒目鮮豔的黃色看板,更洽詢專業顧問針對東亞及東南亞裔最常經過的路段加強宣傳,讓業界原本認為很難推的書賣到洛陽紙貴,也是去年英國小說精裝書前30大銷售排名中,唯一出於非白人作者的暢銷作。

■美國普立茲文學獎於5月初宣布決選與得獎名單。《雲雀與白蟻》(Lark and Termite,暫譯)和《奎特戴爾命案》(Quiet Dell,暫譯)作者、寫作生涯近50載的潔恩・安・菲利普斯(Jayne Anne Phillips),以《守夜者》(Night Watch,暫譯)獲頒普立茲小說獎。讀者跟隨一對被送往精神病院的母女,看見19世紀中後期的美國,如何深陷南北戰爭帶來的身心創傷和混亂中。菲利普斯嚴謹考證當時戰爭和精神治療的細節,令戰爭的殘酷以及人性的溫暖療癒形成鮮明對比。

本屆傳記獎出現雙得主,其一為強納森・艾格(Jonathan Eig)的《金恩的一生》(King: A Life,暫譯),結合聯邦政府解密文件和鮮少公開的金恩博士照片,讓大眾更了解這位民權鬥士除了激昂熱情,亦曾內省抑鬱的各個人生階段。

傳記獎另一位得主為伊莉昂・吳(Ilyon Woo)的《主奴夫妻》(Master Slave Husband Wife,暫譯),帶讀者回到1848年的美國,追溯黑奴夫妻艾倫與威廉・克拉夫特偽裝、逃亡的驚人歷史。艾倫利用自己偏白的膚色偽裝成白人男性,戴眼鏡、剪短髮,打扮成行動不便的主人與他(她)的黑人隨從。他們兩人從還在蓄奴的喬治亞州一路向北,逃亡超過3000公里,只為尋找真正的自由之地。

非小說獎頒給內森・薩拉爾(Nathan Thrall)結合報導與傳記寫法的《阿貝德・薩拉馬的一天:一樁耶路撒冷悲劇的剖析》(A Day in the Life of Abed Salama: Anatomy of a Jerusalem Tragedy,暫譯),講述一台幼稚園巴士在耶路撒冷郊外失事後,巴勒斯坦父親阿貝德焦急尋找受重傷的5歲兒子被送往哪家醫院,卻因複雜的身分、種族和政治衝突,遇上重重阻礙。

本書猶如一則預言,出版4天後,哈瑪斯突襲以色列,隨後以色列激烈反擊。以哈兩方交戰至今,仇恨的源頭難以追索,平民流離失所。而《阿貝德・薩拉馬的一天》聚焦在阿貝德的一生,具體而微、真實地呈現種族隔離政策的嚴峻後果,寫實呈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的矛盾處境和無力感。


(右圖擷取自:YouTube

■獎勵39歲以下青年作家的英國狄倫湯瑪士獎(Dylan Thomas prize),今年得主為迦納裔英國作家迦勒・阿祖馬・尼爾森(Caleb Azumah Nelson)的第2本小說《Small Worlds》。尼爾森3年前以小說《開放水域》(繁中版由大塊文化出版)如歌如詩的文字擄獲文壇,並獲得柯斯塔新人作家獎。本屆狄倫湯瑪士獎評審讚揚尼爾森的文字有音樂的質地,畫面和想法往復重現,譜成美妙的閱讀體驗。

Small Worlds》裡的少年史蒂芬剛從高中畢業,音符和舞步定義了他至今為止的人生:他和家人在教會高歌頌揚上帝,和樂團團員在爵士樂的奔放中抒發日常的艱辛和喜悅,和摯友黛兒在客廳對唱、執手輕舞。但當舞步慢下、樂聲漸歇,他要如何面對陷入齟齬的父子關係,承受太早來臨的喪親之痛,在新學校格格不入的異樣感,以及父母當年輾轉落腳倫敦的神祕過往?一切答案,也許都在父母的故鄉迦納⋯⋯

【訃聞】


(圖片來源:David Shankbone

■美國後現代小說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日前因肺癌併發症於布魯克林家中過世,享壽77歲。奧斯特集小說家、詩人、劇作家、導演於一身,於1982年出版自傳《孤獨及其所創造的》初次獲得文壇矚目。他的第一部小說《玻璃城市》,後與《鬼靈》和《禁鎖的房間》合併為《紐約三部曲》一書,以故事中的故事、敘述性詭計、大都會特有的疏離與親密感,以及對人存在處境的思索,打開在國際間的名聲,更讓他的形象與紐約密不可分。

紐澤西出生,但長年以布魯克林為家的奧斯特,幾乎將紐約視為作品裡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月宮》、《日落公園》、《神諭之夜》等,被《紐約時報》稱為「紐約的守護聖人」。

在形式上,他擅長翻轉懸疑類型文學,透過不可靠的敘事者鋪陳出謎題揭曉時的驚奇和餘韻。而他的小說和回憶錄寫出人存在的矛盾,總是在孤獨與對人際關係連結的渴望之間徘徊,帶來無盡思索。奧斯特生前最後一本小說《Baumgartner》於2023年出版,講述一名哲學教授直至妻子過世10年後,才發覺自己的一部分也隨之而逝,融入奧斯特晚年對肉體、時光和摯愛消逝的哀悼。

【新書快報】

■即使戰事如火如荼,也澆不熄文學狂粉心中的火花!斐迪亞・勒儂(Ferdia Lennon)的第一本小說《光榮之舉》(Glorious Exploits,暫譯),以現代愛爾蘭方言演繹古希臘人生活,甫出版便獲得各大媒體盛讚。

西元前5世紀,希臘各城邦籠罩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戰火中。在敘拉古(Syracuse)意外打敗來襲的雅典人後,鍾愛雅典劇作家尤里庇狄斯(Euripides)的敘拉古人蘭波和葛倫逮到良機,利用糧食和飲水作為獎勵,交換戰俘背誦尤里庇狄斯的名句。誰說不能愛上敵人的文學和藝術呢?在雅典戲劇失傳之前,他們決定將尤里庇狄斯的悲劇《米蒂亞》(Medea)搬上敘拉古的舞台演出,卻未料一時的熱血將帶來意想不到的危險。

《親愛的夏吉・班恩》及《少年蒙歌》作者道格拉斯・史都華評論,這本書從第一頁就令人欲罷不能:「大膽放肆又完全出乎意料,我愛這本書。這本技藝高超的小說,主題是友誼,是藝術的療癒力,以及我們為何要為夢想而戰。」

■集電影編劇、導演、演員及暢銷書作家身分於一身的米蘭達.裘麗(Miranda July),出版她的第二本小說《All Fours》,同時獲選《衛報》、《出版人週刊》、《歐普拉日報》的「2024最受期待之書」,大膽寫出女性在卵巢及賀爾蒙運作的緊迫倒數下,出於自身慾求及創作自由的誠實渴望所展開的刺激冒險。

45歲的主角在外是個事業有成的藝術家,在她美滿的家庭中則同時扮演稱職的太太與母親,但自數年前走過差點流產的難關後,她就發現與丈夫間即使有性關係卻仍日益疏遠。最近,她從婦產科醫生那裡收到判決:她的更年期已經來臨,也許她對性、對生命的激情,都將隨著生育能力一同被沒收。於是主角決定瞞著丈夫與孩子,帶著2萬美元(約台幣64萬)進行一趟活在當下的公路旅行:原先預計橫跨北美前往紐約,卻中途駛離高速公路入住一間廉價的汽車旅館,顛覆她過往45年的日常生活⋯⋯

■在Netflix得獎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中,以動人影像和詩意記錄章魚一生的自由潛水者克雷格・佛斯特(Craig Foster),近日出版回憶錄《兩棲靈魂:在馴化的世界中尋找野性》(Amphibious Soul: Finding the Wild in a Tame World,暫譯),鼓勵讀者走出戶外、走進自然,透過與自然建立連結,重新專注於當下。

從南非大非洲海洋森林(Great African Sea Forest)熱鬧的生態系,到波札那沼澤三角洲的鱷魚巢穴,佛斯特透過環境線索尋找生物蹤跡的同時,也向過去探索自己的情緒與反應根源。透過他浪漫的雙眼,大自然顯現出寬厚而涵括一切的大度,也是不吝教導知識、撫慰心靈的導師。


(右圖擷取自Netflix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